登陆注册
5071100000008

第8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27)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328)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329)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330)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331)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332)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333)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334)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不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为痹。

(335)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336)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33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出汗,四两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蘖六两

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339)伤寒热少微厥,指(一作稍)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340)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341)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342)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343)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炙厥阴。厥不还者,死。

(344)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345)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346)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347)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348)发热而厥,七日不利者,为难治。

(349)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350)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351)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十二枚,一法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352)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生姜半斤,切吴茱萸二升大枣二十五枚,擘

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酒水各四升。)

(353)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354)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355)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35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甘草一两,炙生姜三两,切桂枝二两,去皮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357)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萎蕤(一作菖蒲),十八铢芍药六铢天门冬六铢,去心桂枝六铢,去皮茯苓六铢甘草六铢,炙石膏六铢,碎,绵裹白术六铢干姜六铢

右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358)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359)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干姜黄苓黄连人参汤方: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360)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361)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一云设脉浮复紧)

(362)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363)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364)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365)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366)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367)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368)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卒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369)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370)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37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黄蘖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372)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373)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374)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375)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376)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377)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378)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379)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380)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381)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道德经)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道德经)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鲍鹏山说老子

    鲍鹏山说老子

    鲍鹏山说,《老子》不仅是一部哲学巨著,几千年来,也一直是历代帝王推崇的治国利器。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上善若水的水式管理和辨证管理,遵循自然规律,堪称永恒的管理之道。
  •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智囊)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智囊)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忍经·劝忍百箴(中华国学经典)

    忍经·劝忍百箴(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庄子

    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道教出现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其书与《周易》《老子》合称“三玄”。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誉为“钳揵九流,括囊百氏”。
热门推荐
  • 遇见那时

    遇见那时

    在这里…你读到的的一切都是本人经历的真实事件改编谢谢喜欢我的每一个人音乐生暖男神×美术生古灵精怪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谢谢每一个喜欢我的人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 龙在江山

    龙在江山

    怨念系统,助力武道,但是需要不断的收集怨念,那么找谁好呢?韩青鸿眼神坏坏的看向了自己的妹妹。各位同学,请听我一言,大家同在一个屋檐下学习,不送点怨念怎么行?江湖兄弟,武道前辈,不要怕坑,都是为了天下的老百姓,请救救孩子……金戈铁马,十万熊兵……你们全都记好了,是谁,让你们陷入如此绝境!风花雪月,宽衣解带……系统走开,老子要办正经事啦!同窗师长,江湖草莽,百万熊兵,把你们的怨念统统砸过来吧……(本书文武双线并行,轻松认真的种田文)
  • 我的大脚夫人

    我的大脚夫人

    付小天无意间穿越到了异界的汉国,开局就送了一位十分漂亮,武力值爆炸的大脚夫人。接着就是一路顺风顺水,不断的升官发财走上人生巅峰。但是后来他才发现,自己一直都是别人的一颗棋子,这其中,也隐藏了一个惊天大秘密。且看小郎君付小天如何一步一步的揭开自己的身世以及推翻一个早已破败不堪的王朝。(本书又名,我夫人很彪悍,小郎君升迁记,小郎君从军记,小郎君破案记,夫人救我以及不断挖坑的作者)
  • 埋忧集

    埋忧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柯传说

    魔柯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老林深处有一个农民,在田中耕作之时,从地里挖出了一颗夜明珠,夜明珠一到夜里便闪闪发光,好生奇怪。于是,农民便悄悄将这颗夜明珠藏在了自家的米缸中。农民家中很穷,米缸里只有一点点米。隔天一早,他正要出门,突然看到米缸的盖子鼓了起来。农民赶忙跑去查看,里边竟然满满地装满了米。他高兴坏了,第二天夜里,便又将这颗神奇的珠子藏在了自家的酒坛子里。第二天,酒坛里的酒也竟然满满地溢了出来。农民全家高兴坏了,这件奇事也就在十里八乡传了开来……本书已完成大部分内容,朋友们不用担心会断更,作者会以自己最高的质量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一个轻松,惬意的阅读时光!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幻色泣血抽剑若梦

    幻色泣血抽剑若梦

    异域大陆。我,冉诚,作为玄逸王的第三代转世之身,但是作为凡人,力量已经被完全剥夺。而且炽焰巨龙以及它的爪牙已经开始崛起,希冀巨龙已经按照寓言安然沉睡。在没有更强大的力量之时,只能按照炽焰之国守护者思裕告知的路径去强化自己的力量因此我们加入了幻景之境的战争洪流之中,第三次圣战已经拉开帷幕,但是守护者们却开始为了新的成神之路筹谋划策起来,只是他们不知道,守护者之中的思裕已经有了自己的计划。然后天地之间的大战一触即发,没有人再是无辜之人,只有结束圣战,然后创立新的秩序,这就是世界的面目。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左盗

    左盗

    简介:“国有国法,盗有盗规。凡盗门左盗弟子,需严守‘三规七十二忌’。三规分别为:1,不得伤人性命;2,不得出卖同伙;3,贫不取,善不盗,盗亦有道。三规需严格遵守,凡弟子有违三规者,逐出左盗一脉;有犯三规者,不得收为左盗门徒。”
  • 不做任务会死

    不做任务会死

    论高考前穿越是什么感受?系统【请宿主尽快获得反派好感。】田密:清北都朝我招手了,你跟我聊这个?*【之前】在这方陌生的天地,她只想长长久久地活下去。君不厌:或许,你可以不死。离墨:小丫头,叫哥哥。穆夜:田密,我在哪见过你?田密:不能哭,我的眼泪是珍珠。坊间童谣:镇北将军美又飒,三十三省数第一,大刀一出无人敌!*【之后】她在姑苏里做了一个梦,醒来泪沾枕巾。梦里铁马冰河,黑云压城。朔风吹过,扬起万里沙尘,漠北的战场上,连雪都是脏的。她只是想活着,当一条狗或者一匹狼,本是没什么区别。只是有人不断将她推向无尽深渊,杀人还诛心。原来当生死悬于剑上,往昔过往皆可颠覆。有人忤逆她。她不怒,只是噙着笑:【呵,你在教我做事?斩了吧。】如此淡漠狂傲。*喜怒不定缺爱腹黑嘴硬王爷VS扮猪吃老虎不正经伪乐天炮灰【高岭之花vs小丫头】*本书又名《炮灰在远方苟且》、《你又触发随机任务了》、《反派他今天笑了吗》、《隔着血海深仇拥抱你》、《我心里有件往事,以你的名字命名》、《我妹是重生女主》、《我爸是我妈杀的》、《炮灰进化》【愿读到这本书的人,都能找到生命的救赎】
  • 主神创业录

    主神创业录

    叶离穿越了,而且还是一名主神,不过让叶离蛋疼的是,自己快要被饿死了。试问,这天下间,哪有被饿死的主神啊。于是叶离开始了自己的主神创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