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274700000037

第37章 老钱买状元

陆扬回到李府,先将瓦姆安顿了下来,然后,继续闭门苦思起来,“嗯,第一步,得通过院试再说,在这‘以文制武’的大明朝,没有功名,一切都白搭”,不过,想到漫漫科场路,陆扬真的不知道是否有那么多时间,可以让自己在这科举中消磨,哪怕最后中到进士,乃至于点了状元,也是多少年以后的事了呢。再说,中了状元又能怎样?还不是得从一个六品翰林院编修干起!还来得及吗?陆扬反复问自己。

自从这天起,陆扬闭门苦读,再也不过问“木匠世家”、《日报》与“得月楼”的事情,全权交付给他延请的掌柜、主编们打理去了。只是中途实在推无可推时,才赴钱谦益主持的“词曲会”,参加了一次文化交流活动。

在会中,陆扬意兴阑珊,开始时,一首词也不写,只是坐在那饮茶,让钱谦益都颇感奇怪。后来,在吴县县丞家公子张标的起哄下,一众士子纷纷要求陆扬赋词,“堂堂陆大才子,又是《咏雪》,又是《红楼梦》的,作诗,作小说,都做得,难倒还就是偏偏不会长短句不成?!”

“长短句”,乃“词”的别名,因其有长有短,不似诗赋那般整齐,故而得名。“长短句”是合乐的歌词,于音律、曲调要求极高,作起来,倒比作诗更见才情。陆扬苦笑,暗道:难不成,要我将林夕、方文山都给搬出来才行?

有人激将道:“陆大公子,才情无限,既然来参加词曲会,总不至于一言不发,拂了牧斋先生的美意吧?!”牧斋,乃钱谦益的号。

“是不是陆公子研究汉唐经学,研究太多,染上了酸腐劲,倒丢失了原有的才情?”又有人出言道,“听那顾炎武说,陆公子竟然对汉唐章句旧学,很有研究,那可是一帮子老学究才有兴趣的事呢”。

罢了,罢了,陆扬将杯中香茗饮尽,拂拂衣袖,起身道:“学问、才情,从来都不是两误,而是两美的。哪来的彼此相妨的说法”,顿一顿,又道:“哪怕是司马温公也曾留下极见才情的诗句——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乃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中的诗句。司马光乃饱学硕儒,以撰修将近三百卷的煌煌史学巨作《资治通鉴》,而闻名于世,自然是学问的代表,而严谨、古板如他,也曾写过这么情思深深的诗句,可见学问、才情两误的论调,确实站不住脚。陆扬这一番话,说得众人频频点头,就连那钱谦益也是捻须微笑。

看了看众人,陆扬又笑道:“再说,学问、才情并兼者,远有司马温公,近有牧斋先生,牧斋先生的《初学集》《有学集》,都是赫赫有名的学问之作,先生甚至对佛学都深有研究,《楞严经蒙抄》《金刚心经注疏》等,连经院高僧也是自叹弗如的。如此说来,怎还能将学问、才情彼此排斥呢?!”

“又何必扯上老夫呢”,钱谦益呵呵笑道,“小友才高,老夫是自叹不如的,那《咏雪》,那《红楼梦》,老夫自忖是作不出来的。不过,刚才那几名士子说得不错,小友既然来了,何妨作曲几首呢,你自己也说,连司马温公都是写过《西江月》的”。

既然钱谦益开口了,陆扬自然不得不作词,陆扬便笑道:“恭敬不如从命,小生便以《临江仙》为词牌名,赋长短句一首吧”,陆扬略一沉吟,赋道: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好词”,钱谦益感慨道,“只是词中‘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何意?小友似有未尽之意,何妨再赋一曲解之”。

“也罢”,陆扬苦笑道,纳兰兄,对不住了,这一下子便借走你几首佳作了。顿了一顿,陆扬又以《木兰花》为名,赋道: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秋扇,闲置之扇,语出汉妃班婕妤。骊山语、雨霖铃、连枝,典出唐妃杨玉环”,钱谦益乃是用典宗师,自然轻而易举地点出了此词的典故,“婕妤、贵妃都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最后落个悲剧收场。幽怨、凄楚、悲凉,一切尽在不言中矣。特别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句话,道尽千古情思、怨念。好词,好词啊”,钱谦益反复揣摩,赞叹不已,说完,看着陆扬,钱谦益笑骂道:“有时候真怀疑你到底是不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子,怎么倒偏偏写得出,这么情思深重的句子来呢?”

钱谦益的无心之语,却让陆扬苦笑不已、暗自钦佩钱氏的老辣眼光,“不愧是天下文宗啊”,陆扬暗自赞叹道。

~~~

“来,来”,钱谦益将陆扬邀到内厅,隔着一张八仙桌,东西分坐,待婢女将两杯香气清高的明前龙井,摆到桌面,退下后,钱谦益说道:“你院试在即,老夫这里有荐书一封,你到时可呈给主考的汝格先生——庄祖诲。”

“……”,陆扬暗道:还来?!你钱老先生,不就是因为身涉科场弊案,而被迫赋闲在家,怎么还敢弄事。

看到陆扬的表情,钱谦益呵呵笑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放心吧,庄大人乃我挚友,自有分寸,不会让你我卷入弊案的”,品一口香茗,又道,“再说,我也没有叫他对你大开后门,只是要他不要将你黜落即可”。

“这是为何?!”陆扬讶道,心中暗道:你就那么不看好我?虽然,我承认我对八股文很是恶心、反感,但捏着鼻子,也还是可以写一写的。

“大明朝,科场弊病,由来已久”,钱谦益无奈道,“你才通过县试、府试,自然感触不深,但只要到了院试阶段,徇私舞弊,可以说便极为常见了,若不提前打个招呼,任你文章花团锦簇,也是白搭,被黜落很是平常”。

“不会吧,国家抡才大典,岂能如此儿戏!”陆扬有些气愤了,他可是刚刚下定决心,要通过科举,进而为士,为国家、为民族,尽一己之力的。

“不要不信。好吧,老夫便告诉你一个秘密罢”,钱谦益眯眯眼睛,“小友你觉得老夫我文才几何呀?”

“先生乃天下文宗,文才,自然是八斗有余”,陆扬说道。

“老夫可比不得曹子建”,钱谦益笑道,“不过,比起天下间庸庸碌碌之辈,老夫自恃还是有点薄才的,不过,哪怕是老夫这样的名士,当年科考,也是花了六万两白银出去,准备买个状元的”。

“啊?!”陆扬惊讶不已。

“谁知道,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有个姓韩的家伙,出价更高,那个不学无术的货,却硬是将我从状元挤到了探花”,虽然时隔多年,钱谦益还是有点愤愤不平,毕竟钱花了,事没办成,任谁都郁闷。

在状元与探花之间,不是还有个榜眼吗?您老怎么直接由第一,被挤到了第三,好吧,估计是还有个出钱比您高,但又没那韩氏高的家伙,陆扬暗道。

“怎么样?还相信科考吗?呵呵”,钱谦益道,“不过,那姓韩的也没得个好,后来被老夫整得丢官罢职,滚回老家去了”。

陆扬暗道:看不出来,一直慈眉善目的钱谦益,原来也是个有仇必报的老家伙。不过,您老嘲笑他人被整回了老家,您自个儿,现在不也一样,老老实实,在老家呆着吗?大明朝官场果然是水深王八多,真他娘复杂啊。

“老夫对你这样一番推心置腹,只是不希望你在科场蹉跎,平白浪费生命,怎么样?”

“那依照市价,买个状元,要多少银子?”陆扬现在倒是不差钱,便问问行情嘛。虽说六万两,还是有点太贵了,那折合成后世的钞票,得三千万元左右呢!

“至少五十万两”,钱谦益道。

“怎么您那时候只要六万两,到我这便要五十万两了”,陆扬郁闷道。

“今时不同往日”,钱谦益苦笑道,“我花了六万两,不是也没整成吗?据说,那姓韩的,可是花了十万两。现在之所以说,要五十万两,是因为现在掌权的是魏公公,他吃相可比以前那些礼部堂官们难看多了。没有五十万两,休想入他的法眼”。

“魏忠贤这阉货……”陆扬忿忿不平道。

“慎言”,钱谦益赶紧阻止道。

“您不是东林人吗?”

“我是东林人不假”,钱谦益苦笑道,“可是现在是阉党的天下了,东林党只能蛰伏待机、韬光养晦”。

陆扬突然意识到,钱谦益这老家伙,十有八九是自己故意让别人给整下来的,他正是看准了风头不对,所以赶紧激流勇退,从即将到来的风暴中,全身而退。至于那东林核心——吏部尚书赵南星、都察院左都御史高攀龙,恐怕则是在劫难逃了。这两位部堂高官,正准备领导东林绝地反击,与魏忠贤决一死战,钱谦益正是看准了形势,为免左右为难,所以才赶紧打包走人,远离庙堂。老狐狸啊,倒是低估老钱了,陆扬暗自嘀咕不已。

“好了,安心考试吧,其他的,还是不要想了”,钱谦益道,“在天启朝,东林是不会再有复起的机会了,作为正人君子,自然不能党附魏阉,但也不要得罪他,明哲保身吧,这可是阳明公的名言”。

同类推荐
  • 三国之霸业

    三国之霸业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穿越者秦成,凭借自己对历史的一知半解,在铁血中开创自己的末汉霸业。正所谓: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不做悲情英雄,在这里,将会开启一个不一样的三国时代!
  • 三国本纪

    三国本纪

    刘翼重生在三国,拥有两世记忆,却改变不了眼前的一切。那个晚上,他失去了几乎一切。这是一个吃人的世道,在这里活着,要不学会吃人,要不就等着被吃!
  • 大唐第一权臣

    大唐第一权臣

    贞观六年,天下初安。云昊靠着伪造身份,来到长安,成为玄都观中一道士,邂逅长乐公主。自此之后,长安再无安宁。他是道门高人,预言无所不准。他是文坛巨匠,诗词冠盖满京华!他是朝堂权贵,文武兼具,只手遮天。长安人只知他武功超绝,万国却惊惧他阎罗在世云一刀。他不属于这个时代。他却用手里的唐刀,劈开崭新的大唐时代。
  • 乾隆十三年

    乾隆十三年

    乾隆朝历史相当久长,所以不能不作分阶段的研究,本书所述即其第一个阶段,乾隆朝前十三年的历史,当时朝廷如何感受若干现代问题(如人口问题),提出跨时代有创意的发展政策(与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一脉相承),如何作出欧洲式的“现代反应”(如加强政府),以及打算“回向三代”,做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皇帝,都是本书的重要内容。但天下不如意事常八九,尤其是乾隆初年曾有预言“十三年必有拂意之事”,果然这一年就发生了许多不尽人意之事,从家庭到朝廷,从财政到经济,从政治到战争,也连带引发了政策的全面“收敛”。
  • 史记的读法:司马迁的历史世界

    史记的读法:司马迁的历史世界

    本书是看理想的口碑节目《古今:杨照史记百讲》精编而成。作者打乱《史记》原来的篇章次序,以“历史式读法”还原当时的社会背景,解释重大事件的因由,以“文学式读法”去接近司马迁的视角、态度与理念,把经典带入今天的时空。他从《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开始,解读司马迁的切身遭遇,进而从《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后本纪》等篇章分析汉代初期的历史,表现司马迁对汉初政治运作的锐利观察。在多重时间维度的观念中,《史记》中的“表”和“书”可以突显司马迁的突破性创意,而本纪和列传的布局谋篇中,也可以发现司马迁眼中谁才是值得载入史册的典范,哪些价值才是让他耗尽全部心神写完《史记》的动力所在。
热门推荐
  • 邪医都市行

    邪医都市行

    精灵校花乔乔。制服警花韩雪。冷傲医生叶轻眉。还有善解人意、温婉可人的人民教师童圆圆。跟这几个气质不同,但同样绝色的美女一起会发生什么?刘芒说,我的理想只是发扬华夏中医。
  • 末法时代也要搞事情

    末法时代也要搞事情

    灵气突然枯竭,修者们迎来”世界末日“,人界进入末法时代。白巧灵天生阴阳眼,天赋出众,可惜生错了时代。玄学术法几近绝迹,本以为自己会平淡的走完这一生,没想到末法时代了,还有人搞事情。从孤身一人,再到爱人相伴,亲朋相随,白巧灵也不甘心就此认命了。
  • 段家三姐妹

    段家三姐妹

    1968年,杨盘村村南边的段成才家生下了一个闺女,取名叫段军花,重男轻女的农村家庭,不生儿子死不罢休,接二连三的生养,两年一个姑娘。。。。。。六七十年代的生活,农民家庭的故事,三个姐妹的人生,开启着怎样一个逗趣,温馨的凡间旅途。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没有偶像剧的璀璨,却拥有着普通人的快乐平凡。
  • 情不知所起:语薄凉

    情不知所起:语薄凉

    闻人无忧:娃娃,不要皱眉头了,好像小老太婆呀……娃娃,以后无忧陪着你,你在哪儿,我就在哪儿,一辈子……娃娃,对不起,无忧要食言了,无忧不能陪你了……西屠雪衣:语薄凉,你说,你说你爱我,你是爱我的……你从不曾信我,即使如今你也不肯相信我,哪怕一次……封舒玄:我的世界没有黑,没有白,没有光明,没有黑暗,一片浑浊,而你就是我的发光点……打从你救我的那一刻起,我的命就是你的,我信你……曲为心:我以为我负你一生,到头来,只是我以为......语薄凉:我一生机关算尽,却原来还是输了,输得这么惨,这么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创世万物之主

    创世万物之主

    少年去世之后灵魂来到神秘实验室得知一场针对人类的阴谋化身星球养育万物,重塑肉身少年将如何带领自己的子民探寻真相,讨罚那些邪恶的生物
  • 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

    本书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经典名著,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富于史诗风格。老舍说这部小说是他从事写作以来写作时间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曾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 王爷莫嚣张

    王爷莫嚣张

    同是肖府千金,她却是:爹不疼,娘不爱,姐不待见。同为女人,她却是:心上人,两分离,偏偏娶了他人妻,陌路人,强让她,相交朝夕。遇上他,不知该喜该悲,不知是福是祸,不知是缘是孽,曾经那不能呼吸的痛,肝肠寸断的苦,会因为这个嚣张的男人有所改变吗?
  • 僵尸出没请注意

    僵尸出没请注意

    本是平淡的校园生活,可没想到危险却接踵而来。那暴雨肆虐过得城市,处处尸横遍野。行尸走肉的僵尸遍布大街小巷!“可没关系,谁叫有我人见人爱的美少女夏微微呢,僵尸一切都不是事儿!突然一颗爆栗子“扑面而来”。“去想知?僵尸男友会为夏微微做什么呢?当身边一群僵尸是你要怎么详情,敬请关注玮玮
  • 绝宠妖后:魔主,请淡定

    绝宠妖后:魔主,请淡定

    一朝夕变,南辰第一府被屠殆尽。千里追杀,不堪忍辱。掉入噬魔之森,她掀起惊天巨变。昔日暗淡光辉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一身慑人光华!身怀神秘紫火,号令天下万兽!——”阿漓,我在。“”阿漓,我在。“”阿漓,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