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33700000023

第23章 目连大戏(1)

“你复万哥来信,说是汉口庄上有些事情,要我去一趟。正好,我也想去那里看看。”张恒泰对儿子说,“浦阳的事情,就全都交给你了。”

“爹爹去汉口,油号的事情,可以交给我。可您是镇上这届罗天大醮的大头工呀!打醮过后还要唱目连大戏。您怎么脱得开身?”张复礼不解地说。

张恒泰笑着说:“怎么?你没听明白?我说了,浦阳的事情全都交给你。罗天大醮的大头工,也由你去当。我不就脱了身吗?”

张复礼没想到父亲会把那么重要的差事交给他。浦阳镇三年一届的罗天大醮,是当地道教最大规模的斋醮,时间长,地域广,涉及附近沅陵、泸溪、辰溪三县的四乡八里。有人说,当得了这个大头工的人,就做得了县太爷。头届由天后宫当庄,这届轮到万寿宫,最后落到了张恒泰的头上。张恒泰决定把重担压在儿子的肩上,让他得到历练。张复礼窨子屋里憋屈得慌,正想找个由头到外面透点新鲜空气。他立刻答应了下来:“爹爹如果放心,我可以试试。”

张恒泰认真地说:“怎么说试试呢?万寿宫操办罗天大醮,关系到整个西帮的脸面。把你放到这个位置上,你就一定要操办得好上加好。”

张复礼沉吟片刻之后,胸有成竹地对父亲说:“如果让我当大头工,我有把握将这届罗天大醮操办得好上加好!”

“好!我就是在等你的这句话。”张恒泰很兴奋。他说:“这事我还要同万寿宫的执事们打个招呼,想必他们会同意。把事情定下来,我就动身去汉口。你都是当老子的人了,头回主事,要做出个样范来。”

张复礼当上大头工,开始了醮事的筹备。他延聘老庚印茂佳为建醮的录事。印秀才制作了上百本募化的簿子。这些簿子,要分发到附近三县的乡镇和村寨。趁着浦阳镇的赶场天,各地的小头工,都纷纷来到万寿宫来领簿子。

罗天大醮办得气派与否,在于募集到资金的多少。为了募集到更多的资金,张复礼在征得镇上各油号的同意后,实施了一个新办法:眼下手头拮据的乡民,募化的功果,可由各个油号先行垫付,待到桐籽收摘,把桐籽交到油号抵账。浦阳附近的乡民,家家都有油桐树,且都有固定的买家。有了这个办法,乡民不愁无钱募化,油号的原料也因此得到保证。张复礼守候在分发簿子的现场,对每个来领簿子的小头工,逐一宣示这种新办法。

麻家寨的苗人非常热心罗天大醮。这里没人读过书,只有雕匠麻家父子粗识文字。每逢浦阳镇打醮,头工的差事非麻老矮莫属。这天,他和灵芝来浦阳赶场,顺便到万寿宫领簿子。两公婆来到厢房领簿子。张复礼正和一位领簿子的小头工交代以桐籽冲抵募化的事,没注意麻家夫妇的到来。

“嘻嘻!我们来领簿子,”麻老矮对发簿子的执事说。

执事问:“哪个寨子的?”

麻老矮回答:“麻家寨。”

听说是麻家寨,张复礼立马扭转身子。他和麻家夫妇正好打了个照面。

机灵的灵芝,立刻对张复礼点着头说:“大头工,我们来领簿子。”

张复礼一眼看到这一高一矮、一乖一丑的麻家夫妇,心里立刻便像打翻了五味瓶。过了好一阵,他才回过神来,说:“呵!你们来领簿子,好!”

麻老矮拿着领到的簿子,说道:“大头工,簿子领好,我们走了。”

“你们好走!”张复礼显得很礼貌。

麻家夫妇走出厢房,过了天井。那位执事突然发现,张复礼还没向他们交代用桐籽相抵募化的事,连忙说:“大头工,这麻家寨的人,你还没向他们作交代呀。我去叫他们回来。”

“不必了,让他们去吧!”张复礼不想再见到他们。他自觉得有点儿神情恍惚,便对那执事说:“我有点不舒服,想去隔壁房间里躺一会儿。”

张复礼躺上床,刚才那一高一矮、一乖一丑夫妇的形象,又一次在他的眼前闪现。他想起了迷药的传言。又矮又丑的雕匠,若不是靠迷药,怎能将这光鲜妇人搞到手呢?他突然发现,自己屋里那嫩伢伢容貌里,竟若隐若现着这光鲜妇人的影子。他恍然大悟了。矮子雕匠子承父业,故伎重演,乖与丑的再次融合,便留下了孽种。张复礼无地自容地意识到:自己被愚弄得太惨了。

“大头工,天快黑了,起来回家吧!”发簿子的执事进到房间,把他摇醒。

“你先回去吧!我还想在这里躺一会儿。”张复礼说。

天黑了。万寿宫里格外冷清。老住持提着一盏桐油灯,进到了厢房里。

“张家少爷,天都黑了这么久,你怎么还不回家?”

“今晚我不回家了,住在这里陪你。”张复礼说。

过了一会儿,张家窨子的一个小伙计,提着马灯进得万寿宫,来到厢房里。

“少爷,少奶奶着我来接您回家。”

“我今晚不回家了,就在这里住一晚。”

“少奶奶吩咐,一定让您回家。”

“你去跟她说,我今晚不回家了。你先回去吧!”张复礼显得不耐烦了。

“少爷,您不回家,我可交不了差呀!”小伙计仍然不肯罢休。

“我都讲过好多遍了,我今晚不回家!你耳朵聋了!”张复礼发火了。

“少爷……”那小伙计接不走张复礼,仍然不肯离去。

“滚!”张复礼大吼起来。

没办法,那小伙计没趣地提着马灯,离开了万寿宫。

这一夜,张复礼睡在万寿宫的厢房里,辗转难以成眠。他的思绪,混乱得如同一蓬乱麻。一年多来,他的烦心事着实太多。与苗女阿春发生的一切,本是逢场作戏,没想到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他播种了生命,那生命却遭到了扼杀。那新婚之夜自欺欺人的谎言,更将他永远推向了有苦无处诉的境地。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几乎都伴随着感情的折磨。为了寻求心灵的片刻宁静,他断然决定,至少在罗天大醮和搬演目连大戏期间,他不会回到那满是雕花家具的卧房,也不会再见到那与麻家寨妇人神情相似的伢儿。

第二天上午,韩道长如约来见张复礼,商议道士班在万寿宫布置醮坛的事宜。下午,浇作匠进了万寿宫。正一派道教是没有宫观的。因此,每次在不同的场地建醮,或在会馆,或在祠堂设立醮坛,都要由浇作匠根据酬神需要,纸扎各种神像。万寿宫内,为此次罗天大醮开设了伙房,伙食一直要办到罗天大醮圆满、目连大戏歇台,长达数月之久。这为张复礼常住万寿宫提供了方便。

张复礼一连几日没回家。张王氏找到了万寿宫。

“娘!您怎么来了?”

“你可是八天没回家了啊!”

“您没看见我正忙着吗?”张复礼说。

“你是有堂客、有儿子的人,再忙也要回家。”张王氏有些生气。

浇作匠插嘴了:“老板娘,讲句话您莫多意。您是不是得了个孙子,又想得个孙女。罗天大醮有规矩,当大头工的,一定要干干净净,说什么也得忍着。要是‘大头工’回了家,做了那事,我纸扎的这些菩萨,是绝对不能让他摸的。”

张王氏啐了浇作匠一口,说:“谁跟你说这些了,真是老不正经。”

浇作匠一副作古正经的样子。他说:“老板娘,不是我不正经,等我把菩萨扎好,道士把醮坛安好,每天早上都要鸣锣喊街的,到时候您听着就是。”

“哪有闲心跟你讲这些!”张王氏说着,转身交代儿子,“你爹也当过大头工,罗天大醮的规矩我也晓得。不管怎样,你也不能总不和家里人照面。你应该回家看看钰龙嘛!他是你的亲骨肉,难道你不想他?”

母亲的话刺痛了张复礼的神经。见到麻家寨夫妇之后,他的情绪就一直不好。母亲又偏生哪壶不开提哪壶。他想,母亲此行必定是那婆娘的铺排。于是他说:“娘!你回去吧!等事情安排熨帖,我会回家看看的。”

浇作匠的纸扎神像完工,韩道长带领道士班子,来到万寿宫铺设醮坛。张复礼指挥佣工,在镇上的三条长街和四十八条弄子上空,扯上了一根根棕绳,掸上成匹的黄绫,街道和弄子不见天日,称为“黄绫遮天”。士民们挑来一担担清水,将各自门前的岩板路,冲洗得干干净净,称为“清水洒地”。沿街家家户户门前摆上了香案。袅袅的香烟,带着特有的清香,在街弄子里飘散……

夏历八月十二日这天,罗天大醮开坛。拂晓时分,浦阳镇的街弄子里,响起了锣声。一个青衣小帽的小道士,沿袭着古老的规制,反复鸣锣喊街:

罗天大醮,万民同心。酬天答地,心诚则灵。阖镇斋戒,不可茹荤。禁屠禁宰,不许杀生。门庭洁净,肃整衣裙。禁戒喧哗,言语轻声。夫妻分居,玉洁冰清。士民人等,一体遵行。

罗天大醮的道场,一直延续了七天。这七天,万寿宫内供奉着纸扎神像的醮坛前,韩道长带领着他的道士班子,进表宣诏,诵经拜忏。浦阳镇上,出现了一派与往常截然不同的景象:街市上,不见了昔日的喧闹。遮天的黄绫,洁净的街道,沿门的香案,人们走路的脚步也显得轻声。屠户的案桌上,已是空空荡荡。鸡鸭市场里,不见了鸡鸭的啼鸣。就连沅水上的渔船,也停止了捕捞。那望江楼上,酒坛子封了,猪油缸盖了,卖的是一色的素食。划拳的没有了,醉酒的也没有了。清净肃穆的氛围,给喧嚣的市镇带来了难得的安详。

浦阳镇这种罗天大醮,旨在祈求这一方土地的庆吉平安。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道士们的打醮,不过是搬演目连大戏的由头。辛勤劳作了一年的乡民,需要放松,需要欢娱。市镇上的商贩,也希望通过这盛大的聚会,寻求难得的商机。目连大戏的演唱,可以满足所有人的愿望。七日醮事圆满,便进入了搬演目连大戏的日程。遮天蔽日的黄绫拆除,门前的香案已不复见,清晨也没有了鸣锣喊街。街市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屠户的案桌上,又摆满了猪肉、牛肉;鸡、鸭市场上,又传出了鸡、鸭的啼鸣;一担担鱼盆里,又装满了活蹦乱跳的鲜鱼。看目连大戏的,有苗人,也有汉人,从四面八方,如同潮水一般,向着浦阳镇涌来,汇集到目连大戏的戏场清水坪。清水坪为此次酬神演唱,搭建好了草台。草台四周摊贩云集。最多的是出售浦阳土产:各种家机布、印花布的摊子。坪场边,苦楝树下的小吃摊上,米粉、饺儿、豆子糍粑、灯盏粑、米豆腐、碗儿糕、马蹄糕、夹心糕、现饭糕、刷把头儿、糖油香儿、出筒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其中少不了浦阳最有名的小吃——魔芋豆腐煮牛百叶。

张复礼实施了新办法,募集到的资金十分充裕。他以最高的价码,和安齐家的大红班签了合约。安花脸则不惜重金,请来高腔戏子各行当的头牌,除了“通天教主”杜凤麟之外,还有生角萧自道、小生向锦池、旦角康喜春、丑角姚本范、打鼓佬施楠亭、唢呐师饶世桐。

这堂目连戏的角色,张复礼最不放心的是当场旦角,十七岁的康喜春。他出身梨园世家。七八岁时,跟着父亲唱矮台棒棒戏,十二岁便进了大红班,拜杜凤麟为师。此人扮相光鲜,喉嗓清丽,戏台上的把把椅子,他都要坐一坐,特别是旦角唱得好。可他毕竟只有十七岁啊!让他唱刘氏一角,吃得落吗?

“安师傅,康伢儿唱刘氏,只怕压不住台哩!”张复礼找到安齐家说。

“不放心,是吗?”

“是呀!他毕竟只有十七岁。”

“请问大头工,你今年多少岁?”

“十九岁。”

安齐家笑着说:“哈哈!十九岁能当大头工,十七岁为哪样就唱不得刘氏?”

张复礼没得话说了。

清水坪宽阔的戏场里,已是人山人海。此次搭建的草台,用的全都是上好的杉料,钉着椽皮,盖着青瓦。草台包括了七座大小不一、高低不同的台子。正台即戏台,是唱戏的场所。两边的立柱上,挂着纸扎的牛头马面。正中的福、禄、寿三星壁下,戏子们在打着闹台。两边马门上,写着“出将”和“入相”。出将口摆放着一面两人难以合抱的大桶鼓。打鼓佬抡起大木槌,擂起了声如雷震的大桶鼓。一二十里之外也能够清晰地听到。

官台的后面,有一座高高耸立的经台。罗天大醮结束,掌坛师韩道长带领道士,登上目连大戏的经台,每天鸣响钟磬、诵念经文,直至大戏全部唱完。

正台前宽阔的坪场是民众看戏的站坪。站坪上人头攒动,人们抱着极大的热忱来看大戏。正台对面,隔着站坪,搭有一座讲究的官台,是供地方官员和头面人物看戏的地方。官台上铺着红色的毡子,两排椅子摆在台上,椅子前面的茶几上摆着各色茶点。段千总是个戏迷,早早地坐上了官台。汪通判稍后来到,与段千总并排而坐。印秀才是有功名的人,由他在官台迎候,不失身份。

“二位老爷叔叔,欢迎大驾光临。”张复礼登上官台,连连拱手。

“哈哈!我能不来吗?”段千总品着茶水,笑着说,“复礼呀!听说这次唱大戏的大头工是你。”

张复礼说:“家父因为生意上的事,去了汉口,就把这个差事交给了晚辈。”

“不错嘛!场伙搞得大,有气派!后生可畏呀!”汪通判说。

张复礼得到了夸赞,心里美滋滋的。他谦恭地说:“晚生年纪轻,未经世事,许多地方考虑不周,请二位大人多多赐教。”

段千总笑着说:“哈哈!复礼呀!你能得到汪大人的一个‘好’字,是不容易的哟!你就不要客气了。”

看客们陆续到齐。地台搭在站坪的两侧,是地方上的绅士、富商看戏的地方。这其中包括各个会馆的头人、各大商家的老板等。能上地台的男人,都非等闲之辈。刘昌杰、刘金山父子,就坐在地台显眼的位置。两座地台的后面,高高地搭起两座梓台。梓台是有身份人家的女眷看戏的地方。女眷们透过挂在檐前的竹帘看戏台上的演唱。外面唱戏、看戏的人们,却看不到女眷们的活动。张王氏带着刘金莲、钰龙上了梓台,刘邬氏也带着伍秀玲、达儿上了梓台。刘邬氏见到小外孙,又亲又抱,笑得合不拢嘴。

戏台上,安花脸主持的开台仪式已经结束。接着进行的,便是大戏演出前的“穿台”。戏班的全体戏子,开脸着装,手执旗纛,在台上走着“龙摆尾”的队形,缓慢地穿花行进。

张王氏来到官台下,大声叫唤儿子:“复礼!复礼!”

官台上,正在和两位官老爷高谈阔论的张复礼一抬头,看见了母亲的到来。他立刻意识到母亲的来意,却明知故问:“娘!您叫我?”

“你这个大头工,现在该做哪样?难道你都忘了!”张王氏对儿子说完,又不好意思地对两位官员颔首道:“二位大人,看大戏哇!”

“去吧!穿台已经开始,你该和嫂夫人登台亮相了。”印茂佳轻声说。

张复礼虽然不情愿,可他面对着母亲的催促,也只得无可奈何地下了官台。

“大头工,你真忙!把这么大的事都忘过了脑壳背。”张王氏显然在责怪儿子。

“娘!我这不是在跟着您去吗?”张复礼无可奈何地说。

“穿台”是大戏开台的第一个节目。穿台时,地方上有婴儿的人家,都要夫妻双双抱着婴儿登上戏台,将婴儿交给其中的一个戏子,由戏子抱着婴儿在台上穿行。说是这样穿过台的婴儿,长命富贵,易养成人。目连大戏开台,必演《天官赐福》。剧中有魁星一角,由戏班的当场花脸扮演。“魁星点斗,连中三元”,谁若是将婴儿交给魁星穿台,则被视为最好的彩头。婴儿长大成人后,是必会“连中三元”的。今天魁星一角将由安花脸扮演。他刚做完开台法事,此刻还正在戏房开脸着装。

张复礼跟着母亲来到梓台的楼梯口,刘金莲已经抱着小钰龙在那里等候。见丈夫来到,刘金莲娇嗔地将儿子放在他的怀中,说:“大头工,快抱你的儿。”

张复礼笨拙地抱着伢儿,适才在官台上的那种感觉,顷刻间荡然无存,表面上,却仍然要做出喜笑颜开的样子。

“走!我们看安花脸开脸去。”刘金莲邀约着张复礼。

同类推荐
  • 交锋

    交锋

    本书讲述了一个斗智斗勇、惩恶扬善的警匪交锋故事。一个黑道枭雄的生死,引发国际刑警高度关注,奉命保护污点证人的方晟却与他有血海深仇;鳄鱼杀手团、欧洲无脸人,猎杀行动全面展开!敌中有我,我中有敌,谁在操控设局?最危险的敌人永远躲在暗处。
  • 办公室风声

    办公室风声

    五星大酒店,唯一“申奥”良机!管理层两大派系针锋相对,办公室暗涌危机。机密资料大量外泄,内忧外患,每个人都在演戏!孰真孰假,谁才是老鬼?风声鹤唳,职场新秀夏商竟破格提拔,机会还是阴谋?她如何才能在派系斗争中生存?如何才能应付对手打压和同事搞鬼?如何才能不穿小鞋,不背黑锅,不做炮灰?看《办公室风声》,职场无往而不胜!
  • 白马寨女人

    白马寨女人

    在我以往的印象中,丰城白马寨是个有着纵横六十四条巷道、一百多栋上三四百年历史民居与一眼香泉井,曾被明朝皇帝御封为“地师府”的古村落,留有许多明清标本式的老牌坊、门楣、柱石,故而近些年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去观赏。可读过曾福龙先生的长篇小说《白马寨女人》,我眼前仿佛看到有穿着马褂、顶着花翎、抬着轿子、骑着高头大马的旧时各色人等,与当今时代的人们正擦身而过,穿越时空,彼此打着招呼,继而或交流经商之道,或比试武艺高下,或含情脉脉面向爱人……整个白马寨都在这特有的文化氛围映衬下活鲜起来。
  • 凤凰泪

    凤凰泪

    他邂逅的神秘女天师竟然是爷爷的故友,而且容貌丝毫没有改变!埋葬在古墓里的僵尸苏醒,居然是百鬼之王!神秘的力量将三人的命运缠绕在一起,一切都追溯到千年之前……畅销杂志《男生女生》金牌作者彭柳蓉继《迷魂记》后,带给大家又一力作。看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感受步步惊心的灵异事件,一定不能错过彭柳蓉的《凤凰泪》!医学院学生皇如月的另一个身份是天师,她的工作就是接收离奇古怪的案子,收取高额的费用。新生许青廷刚入校就遭到了僵尸的袭击,因而结识了皇如月。然而僵尸的复活,引发了更多的奇异的事件,世界的秩序仿佛都乱了,一切都谜团都落在鬼王明月的身上。
  • 追心者:完美迷宫

    追心者:完美迷宫

    三十二年前,他们身陷绝境,被迫以人为食。三十二年后,他们落入一个完美的心理迷宫,残酷的惩罚终将来临……本书是悬疑鬼才老十三心理犯罪小说“追心者”系列的第一部。以一起耸人听闻的“食尸”事件作为伏笔,以两名心理痕迹学高手在侦查与反侦查过程中的心理博弈、情感纠葛为推进,上演了一场既惊悚又别具特色的“龙凤斗”。对人性、人心的解析丝丝入扣,比市面上畅销的《心理罪》《十宗罪》《诡案组》等更为深刻,也更有新意,将成为下一部悬疑小说的爆款。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有一尊修仙鼎

    我有一尊修仙鼎

    因天生丹田残缺,周尘被告知无法踏足修行界,但机缘巧合之下,周尘获得一尊神奇的药鼎,在药鼎的帮助下,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修仙之路……生而不足,须假于外物。以鼎为丹,破修行之槛。
  • 新手生存手册

    新手生存手册

    生或死。 是救赎还是毁灭。这是一个个被隐藏起来的小故事,而我们故事的主角李铭偶然误入其中…… 他会揭开隐藏在现实中的另一个诡异神奇的世界谜底吗?
  • 愿以千年待归期

    愿以千年待归期

    此文由《逆魂.陌上故人归》其中一条线路的番外。可单看。他如神一般出现在我面前。从那时,我便对他芳心暗许。
  • 冷情少将霸宠娇女

    冷情少将霸宠娇女

    他是红三代兼官二代,因为生命中唯一的一次任性,他认识了她,爱上了她,伤害了她,也最终失去了她,五年后,再次相逢,明明知道她爱上了别人,他还是不顾她的意愿将她囚禁,当知道她世家小姐的身份时,他惊愕了,慌了,可是伤害已经造成,要怎样挽回?
  • 曾相遇

    曾相遇

    每个女生应该都想记录下自己的青春,有的靠文章,有的靠歌声,有的靠照片;而我当然也想过,但自己似乎什么都不会,不对,是懒惰。曾经的豪言壮语最终都败给了自己的懒惰,但是最终我还是打开了电脑,一字一字敲下了,属于我的,独一无二的,青春。有欢笑,有泪水,有感动,有心伤。
  • 问天髓

    问天髓

    阴阳五行出四海,八卦太乙转阴阳。奇门干支天之术,星布棋局遁奇门。乾坤命道非世事,几载轮回几生休。以我之力拔云月,无我无天亦有幸。穹苍是错,日月星辰是错,命道生死……亦是错。皆凡天地一切都是错,只因生于乾坤。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山河风云录

    山河风云录

    不求不欲不念不择,乱世英雄出,一剑定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