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52300000026

第26章 下篇 儒墨谁是“大功利” (1)

第二章 儒墨谁是“大功利” (1)

利义不相斥,君子并容之

“功利与非功利之区别,不是内容的不同,完全是一个态度的不同。”

“功利”总易于被人理解成为“追名逐利”,其实不然。这个词所包含的更多的是一种实在可得的利益。而利和义总是被并提,如“见利忘义”。和利相比,义应该是更为高尚的精神追求。儒家正是这样,所以梁漱溟先生认为它是非功利的,《论语》里有两句话明白地说明了孔子的态度:

第一句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问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没有利可图。

第二句是“放于利而行,多怨。”一个人总是以个人利益为目的而行事的话,难免招致他人的怨恨。

从字面上来看,利和义是截然对立,泾渭分明的,就如君子和小人之别一样,真是如此吗?简单地来说,重在利的可称为功利派,重在义的可称为非功利派,但是不能轻易地从他们的行为上做出判断。其实非功利派是“见利思义”者,就是比功利派多了一个“义”。他们的行为能够产生现实的功用,但是要看是不是合乎义,可见非功利派是一个更高的标准,也就是把行为引向好的方向。

梁漱溟先生说:“功利与非功利之区别,不是内容的不同,完全是一个态度的不同。故富国强兵的论调本是功利派的说话,可是孔子也不一定就不讲,他曾说足食足兵一类的话,因此可见这完全是态度上的区别,与事实并不相干。”若只从内容上看,孟子像一个政论家一样,为君王出谋划策保境安民,不是更为功利吗?但是这种功利是利国利民,有何不可?因此,孟子却是属于非功利派的。

事实上,同样的事情,功利派和非功利派都可以去做,甚至连结果也可能一样。他们的区别仅仅在于一个心态的不同,心中的目标不同。梁漱溟先生说,世间所有一切的问题,仿佛只有两个,一是是非问题,一是利害问题。功利派就是拿利害去解释一切。“是非”是一个趣味的取舍,利害则不然。梁先生所说的“义”是一个广泛的与“利”相对的意思。

举个例子,有个女孩子站在街头卖花。如果她是功利派的,就只会在心中想着:这些花快点卖出去才好,待会儿干了就不新鲜了……成本是多少,卖多少钱才合适……她会紧紧地盯着过往的行人,看谁是她潜在的顾客。看着花渐渐枯萎,心中越来越焦急,因为这是一种损失。如果是非功利派,行为上看起来很相似,但她不会那么焦虑。她会觉得卖花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虽然也要靠卖花来养活自己,但是手里拿着花儿本身就是很美的事情,如果花枯萎了,心里也会触动,但那时一种美学上的感伤。或许对她来说,和陌生的人打交道,每次都是一段奇妙的经历。

可见非功利派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孩懂得现实在何处——花是用来卖钱的,不是只用于自己欣赏,所以她依然站在路边耐心地等待着顾客。只不过她的心里比旁人多了另一个意思,那就是趣味。梁漱溟先生说:“他(孔子)在生活中并没有是非的意思,只是一个趣味的问题,无所谓讲是非善恶,因为正在直觉中,完全是一个以为,并无种种说法,如是非利害等问题。”趣味是一种意味,它涵盖的内容要比是非广泛得多,它是从直觉中出来的,所以说非功利派心中其实连是非都没有,只凭着直觉去行事。

有些人看到那个女孩子在数钱,就会觉得功利、铜臭气,却不问她内心是怎么的想法。前面的卢藏用,隐居终南山,看似不问世事、淡泊名利,其实心中一本账册计算得分厘不差。因此梁先生说:事实上不管他像功利派的也好,非功利派的也好,只要他态度是一个非功利的态度就对了。反过来说,若他是个功利派的态度,不管事实像不像非功利派,他仍是一个功利派。因为旁人按自己看到的只能去推断“像不像”,很难知道实际中“是不是”,如果不是卢藏用自己成功地走完了“终南捷径”,不知情者恐怕依然会称扬其苏世独立呢。

因此君子只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重在生活本身的趣味,利只是旁人看到的副产品。他不会因为旁人说这是功利的事情而放弃。“君子喻于义”,“义”者,“宜”也,也就是“应该”之意。

两师兄弟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上。走到一处浅滩时,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踟蹰不前。由于她穿着丝绸的罗裙,无法跨步走过浅滩。

“来,小姑娘,我背你过去。”师兄背着少女过了浅滩,然后放下,与师弟继续前行。师弟心内不悦,但是默不作声。回到住处后终于忍不住问道:“男女授受不亲,你为什么要背那个女子呢?”

师兄一愣,继而笑答:“你说的是今天那个女子吗?我早已把她放下了,怎么还在你心上?”

师弟就是在只看到了现实的“利”,因此对师兄的行为存有芥蒂。而师兄则只去做自己当做之事,因此内心坦荡荡。此二人,一者功利派,一者非功利派,截然分明。

世界上,有人因德高而望重,有人却是沽名钓誉。盛名之下,其实存有多少的真实?对于这种问题,非功利派之人总是一笑了之,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当行则行,其余的东西与他何干?

弦外听儒音

一毛不拔:源于墨子学生禽滑厘和杨朱的对话。禽滑厘问道:“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干不干?”

“天下人的问题,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

禽滑厘又问:“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

杨朱默不作答。

杨朱贵生、重己,但是并不是自私自利,因为他知道“拔一毛利天下”是一个伪命题,也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就不予回答了。

儒家主大利,墨家太计较

“孔子的唯一重要的态度,就是不计较利害。”

“墨子处处要问一个‘为什么’。”

梁漱溟先生说:孔子的唯一重要的态度,就是不计较利害。这是儒家最显著与人不同的态度。不计利害,指的是不避利害,即人的心并未着眼于“利害”之上,这也是儒墨两家最显著的差别,如下这段话就清楚地说明了这点:

墨子问于儒者曰,“何故为乐?”曰,“乐以为乐也。”墨子曰,“子未我应也。今我问日,‘何故为室?’曰,‘冬避寒焉,夏避暑焉,室以为男女之别也’,则子告我为室之故矣。今我问曰,‘何故为乐?’曰‘乐以为乐也。’是犹曰,‘何故为室?’曰,‘室以为室也。’

儒家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与国人交,止于信。”

儒家只是说一个理想的标准的君臣父子应当是怎样的,而不会去追问为什么。因为在儒家看来,过最理想的生活,是最自然也不过的事情,本当如此,何必再去追问?因此在回答“为什么乐”的问题时,说“乐以为乐”,在回答“为什么要造房子”时也回答,想造房子所以就造了。用董仲舒的话来说,儒家就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在生活中本着“义”而行,也许会带来利益,但是心中不去计较这些。而梁先生说,墨子处处要问一个“为什么”。他还举了个例子:如造一所房子,墨家先要问为什么要造房子,知道了“为什么”,方才知道怎样做。知道房子的用处是“冬避寒焉,夏避暑焉,室以为男女之别”,方才可以知道怎样构造布置始能避风雨寒暑,始能分别男女内外。

墨子的主张看起来很实际,在现实中房子也确实是应当做如此用途的,因此梁先生称之为“应用主义”,或者“实利主义”。如是,世界上的万般事物的价值判断就成为了有用和没用,而没有了美不美。

墨子是主张兼爱非攻的,希望人能够摒弃私念,爱人如己。当时就有人诘难墨子,问道:“即善矣,虽然,岂可用哉?”大家都无私心,彼此相亲相爱,再无战争世界和平自然好得很,然而真的能够实行吗?墨子答道:“用而不可,虽我亦将非之。焉有善而不可用者?”他说如果不能适用,又怎么称得上是“善”呢?好的东西必须要实用才行。墨子还主张节用节葬和非乐,认为进行厚葬、欣赏音乐都是铺张浪费。墨子把生活当作了生存,而不许人去获得更高层次的享受。如吃饭,只有食物够不够,而不管它是否色、香、味俱全,与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要求相差得何其之远。

因此,在梁漱溟先生看来,墨家就是把整个的人生生生打成两段:若处处持这个态度,那么就把时时的生活都化成手段,而全部人生生活都倾欹在外了,不以生活的意味在生活,而把生活作为别的事而生活了。

比如造房子,房子被排除在了生活之外,只作为生活的手段。抱着这样的心态,造房子成为了不得不为之事,带有了勉强的意味,唯一的动力是“先苦后甜”的信念在支撑——“现在苦一些,日后就可以好好享受了”,工作中注意的是劳累和辛苦。而儒家不同,孔子总说“乐以忘忧”。他们不以“是非”去定“善恶”,因在儒家眼里,生活本身就是好的,无所谓有用无用,无论是造房子还是住房子都是一种乐趣,出于一种心态。梁先生说:好善恶恶,实是一个情味,要是去问他为什么好善恶恶,此实不能再下解释,因他的本身不是手段,乃是目的,故不能再问其目的。造房子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也应当是充满情趣的。趣味是生命之最后,也是生命之开头,它没有什么可解释的。

可见墨家的出发点已经和生活相悖了。儒家在大的方面看似很计较,其实这是一种一丝不苟的态度。

孔子说:“居上位而不宽厚,行礼时而不严肃,吊丧时而不悲哀,这种样子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这种对礼的要求就是对人品行的要求,而且之前说过,礼乐本身就是充满趣味的,人能够在仪式中得到乐趣,它的身上体现的是“大利”,是在趣味中潜移默化地教化感染着百姓。这样的生活岂不是要比整日在算盘上计算数字的墨家要有趣得多?很多的礼,如教育一样并不能在短期内就能够看到其实际的用途,但是从长远来看,它是真正有益于人的生活的,所以儒家着眼的是“大利”,而墨家在这方面难免失之偏狭。

弦外听儒音

杨朱的诗意:杨朱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有一次他外出到了一个岔路口,竟然哭了起来,因为他联想到了人生的歧路,心中不禁伤感起来,可见他也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还有一次,他的弟弟出门时穿了身白衣,回来时因为天下雨就换了身黑衣,结果家里的狗没有认出来,朝他狂吠,弟弟气得要打它,杨朱却说:“你不要打它。假设这狗在出外时为白色,回来时却变成了黑色,难道你

同类推荐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
  •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道德经释义

    道德经释义

    《道德经》是我国古老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它不仅包含着宏奥的哲理,而且蕴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系统科学诸多方面的基本素材,犹如汪洋大海,内容包罗万象。它以罕见的深度、广度和精度而著称於世。不仅驱使着古代万千的学问家为之作注,探其玄秘,释其奥义,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西方科学家步入这一古老殿堂,探索其中的重大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 了解伊斯兰教

    了解伊斯兰教

    《了解伊斯兰教》是《回族研究》创刊二十周年精品书系之一。《了解伊斯兰教》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伊斯兰文化,是回族文化的核心文化,为回族提供了彻底的一神论信仰、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伊斯兰教与回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热门推荐
  • 最简单的战争

    最简单的战争

    讲述人族少年真明在战争开始之后不断了解整个世界并为了人族与异族之间战斗的故事
  • 谁让我是练习生呐

    谁让我是练习生呐

    陈年绵发现自己穿越到平行世界的华夏,还成为了一名好歪一公司的练习生,当然带着我们的抽奖系统,他来了,带着整个地球来征服世界!
  • 我有一双妙眼

    我有一双妙眼

    轻松版简介:公子在做什么?等人。什么人?故人。等他做什么?收账。方玄:我有一双妙眼,能识天下英雄!…………………………………………………………深沉版简介:乱世再现,风云变幻!有位神棍:无量天尊,施主你印堂发黑,今日恐有凶兆啊!有个胖子:世上没有钱办不到的事,如果有,那一定是钱还不够多!有名刺客:对不起,我是个莫得感情的杀手!有对兄妹:兄:我没想长生,只想长大啊!妹:我哥说的对!
  • 驱魔人之紫瞳

    驱魔人之紫瞳

    废材女主随傲娇男主降妖除魔,偶尔秀秀恩爱的恐怖?爱情?悬疑?惊险?故事。不定期更新哦。。。
  • 宗主别浪

    宗主别浪

    一场陨石雨,一部手机,平平无奇的小白脸何小武踏入了这个世界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在地球成为了另一个世界的宗主。但是这么胆小的人,怎么能成为霸气宗的宗主?!霸气霸气,无所畏惧,不想地球灭亡,就要做一个合格的霸气宗宗主,就要在这两界之中,狠狠的浪起来!
  • 绿茵10号

    绿茵10号

    绿茵10号系统依附在男主身上,通过自己的努力与系统的加成,世界足坛风云变幻,谁主沉浮?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对手。
  • 元素祈唤师

    元素祈唤师

    苏辰,一个喜欢打游戏的宅男。这天,他像往常一样在家打游戏。当他劣势翻盘并成功五杀暴走之后。突然发现自己脑袋上出现五颗光球。原来,苏辰穿越到了一个有着空间裂缝的世界。他发现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了稀有的元素祈唤师!什么?我能穿梭到侏罗纪。。。和恐龙打交道?什么?我能穿梭到修真界。。。修个仙?什么?我能穿梭到古代世界。。。当个皇帝?(请各位一起想象。。。)
  • 血染江湖泪

    血染江湖泪

    相传明朝年间,江湖有四宝,嗜血魔刀、《嗜血大法》、《百战奇略》、《阴阳八剑式》、崇祯听魏忠贤谗言将袁崇焕杀死,为的就是《百战奇略》兵书,十五年后,袁崇焕的儿子袁腾飞学艺下山决定报仇血恨……
  • 樱殇雪

    樱殇雪

    他踏月而来,生于暮雪。她乘风而去,亡于落英。他说雪后初霁即是生,而她说水流花谢终是亡。北国的四季不曾有一朵花开,蜀地这足以融化万千冰雪的樱林却将永远沉寂于这醉人的凉意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