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7500000028

第28章 隋朝、唐朝(4)

武宗灭佛在历史上又被称为“会昌法难”,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灭佛合称“三武之厄”。

唐朝建国之时就以道教为国教,然而,佛道之争一直没有间断。武宗身在藩邸之时就喜好道术,即位后更是崇尚道术,他将太上玄元皇帝老子的降诞日(2月25日)定为降圣节,全国休假一天;又在宫中设道场,在大明宫修筑望仙台,拜道士赵归真为师,对他们的长生不老之术和仙丹妙药十分迷信。

武宗之所以灭佛,主要是因为道士赵归真等得到信任,宣扬佛道不能并存。武宗也认为佛僧的存在影响了他修炼成仙。当时的道士还散布舆论说:“李氏十八子,昌运方尽,便有黑衣天子理国。”他们解释说:“黑衣者,僧人也。”就是说僧侣将取代李唐国统。这样的情况下,武宗灭佛就理所当然了。

公元842年,武宗下令凡违反佛教戒律的僧侣必须还俗,并没收其财产。这期间有个僧人自称能够做“剑轮”并能打败敌军,武宗准许他试做,结果未能做成,就把他杀了。此后,武宗陆续下令限制佛寺的僧侣人数,不得私自剃度,限制僧侣蓄养奴婢的数量,很多寺院被拆毁,大量的僧侣被强迫还俗。

公元844年,武宗降旨“不许供养佛牙”,同时规定:代州五台山及泗州普光寺、终南山五台寺、凤翔府法门寺等有佛指骨之处,严禁供养和瞻仰:如有一人送一钱者,背杖二十;若是僧尼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这些地方受一钱施舍者,背杖二十。

公元845年,武宗又开展了更大规模的灭佛运动。他下令僧侣四十岁以下者全部还俗,不久又把年龄提升为五十岁以下。很快,连五十岁以上的如果没有祠部的度牒也要还俗,就连天竺和日本来的求法僧人也被强迫还俗。

武宗灭佛沉重打击了寺院经济,增加了政府的纳税人口,扩大了国家的经济来源。

武宗虽灭佛,自己成仙的愿望却没能实现。他急切地想要得到道士们炼制的仙丹妙药,并多次催促。在道士的花言巧语欺骗下,武宗最终成为继太宗、宪宗、穆宗之后,又一位因为服食仙丹妙药而死的皇帝。

唐宣宗:“小太宗”开创“小贞观”

唐宣宗李忱为宦官所立,在位十三年。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他被人称之为“小太宗”。

宣宗勤于政事,孜孜求治。他非常喜欢读《贞观政要》。他重新整顿吏治,并且限制皇亲和宦官。他把死于“甘露之变”中的除郑、李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他也曾经想根除宦官,但鉴于“甘露之变”的前车之鉴,未能有所行动。

宣宗勤俭治国、体贴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阶级矛盾有所缓和,百姓日渐富裕,使十分腐败的唐朝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史称“大中之治”。

宣宗一即位,就把武宗时期的宰相、晚唐重臣李德裕贬出朝廷。一直到死,李德裕也未能还朝。宣宗又重用牛党的白敏中为相,延续几十年的牛、李党争最后以李党的彻底失败告终。

在对外关系上,唐宣宗趁吐蕃、回纥衰微之时,派兵收复了河湟之地,平定了吐蕃,从名义上打通了丝绸之路。

宣宗同代宗一样迷恋仙术,公元859年,宣宗因为食用仙丹中毒,最终一病归西。

唐宣宗曾为祖宗基业做过不懈的努力,这无疑延缓了唐帝国走向衰败的大势,但是他又无法彻底扭转这一趋势。

严教子女

唐宣宗是一个提倡节俭的皇帝,对于子女的要求更是严格,几乎到了不尽人情的程度。

他的大女儿万寿公主,下嫁给起居郎郑颢,按常例要用银箔饰车。然而从宣宗开始,改为铜饰。公主出嫁时,宣宗亲自告诫她,到夫家要严守妇道,不得以皇家贵胄轻视夫族。有一回,驸马的弟弟郑觊得了重病,宣宗打发中使去探望。中使回朝,宣宗询问公主在否,中使答“公主在慈恩寺观戏”。宣宗大怒,说:“朕有时怪士大夫家不愿娶公主为妻,至今才知其情。”于是命人把公主叫来,当面斥责道:“小郎有病,你为何不去看视,反倒去看戏?成何体统!”公主一看父皇发怒,吓得连忙请罪,表示洗心革面,不敢再犯。

更让人吃惊的是,宣宗的二女儿永福公主,已经选定于综为驸马,马上就要出嫁,公主对这个驸马也很满意。偏偏一次和宣宗同席吃饭时,永福公主因为一点儿小事怄气,把筷子折断。宣宗大动肝火,愤然说:“你这般性情,怎么能嫁到士大夫家做媳妇?”当即传旨,令四女广德公主下嫁于综。就这样,永福公主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未婚夫被父皇夺去,送给了妹妹。

重视人才

公元847年,唐宣宗李忱即位后,决定宰相的人选,首先想到的是白居易,但下诏时,白居易已去世八个月了。于是,唐宣宗写下《吊白居易》,深表怀念之情。

唐宣宗是爱才的,他在野时撰写诗文,才华出众;从政时颇有业绩,光彩照人。对比之下,唐宣宗对那些目无法纪、仗势凌人、欺压无辜的所谓“人才”是毫不留情的。例如,有个乐工叫罗程,善于演奏琵琶,宣宗通晓音律,很喜欢他。但是,罗程恃才横暴,以小故杀人,被捕入狱。有些乐工罗拜于庭对唐宣宗哭诉道:“罗程虽然辜负了皇上,罪该万死。然而却可惜了他举世无双的才艺。杀了他,皇上就听不到绝妙的音律了。”唐宣宗果断地回答:“你们所可惜的是罗程的才艺,而我所可惜的却是历代祖宗的法制。”最终,宣宗还是把罗程处以死刑。

不仅如此,唐宣宗对亲属也不姑息。其舅郑光为节度使,唐宣宗与郑光讨论为政之道;郑光应对鄙浅,宣宗不悦,郑光终不复任民官。

收复河西走廊

自唐武宗以来的吐蕃内乱,削弱了吐蕃的实力,到唐宣宗初年,吐蕃据有的秦(今甘肃天水)、原(今甘肃固原)、安乐(今宁夏中卫)三州以及原州七关,归附了唐朝。

此后,沙州(今甘肃敦煌)志士张议潮联结当地军民起兵,赶走吐蕃守军,收复沙州。他在被唐宣宗任命为沙州防御使后,又收复了瓜(今甘肃安西)、伊(今新疆哈密)、西(今新疆吐鲁番)等十州。

由此,唐朝重新取得了对河西走廊的控制权,在沙州设置归义军,张议潮升为节度使。唐宣宗兴奋地说:“宪宗常有志收复河、迫地区,然忙于中原用兵,事遂未成。朕竟其遗志,足以告慰父皇在天之灵!”

唐昭宗:有心无力的悲剧皇帝

唐昭宗李晔是一个聪明而又有才能的年轻人,他充分了解阻碍恢复唐朝力量和权威的形势,并发誓要复兴王朝。但是唐朝已经积弱难返,回天无力。

昭宗即位的第一年,主要政治问题仍然是宦官控制朝政的问题,此时的宦官头目正是力排众议拥立昭宗即位的杨复恭。昭宗这个人从来没有像他哥哥僖宗依赖田令孜那样依赖杨复恭。在即位之后,昭宗立即向宰相们表明,他希望由宰相掌握朝政。宰相们于是劝告昭宗要果断地抑制宦官的势力,就像当初宣宗试图做的那样。

杨复恭最后被李茂贞和王行瑜的联军打败,并被王行瑜的士兵李晔俘获,带回京师处死。这件事使李茂贞和王行瑜的势力迅速膨胀,也为后来昭宗个人所受的挫折埋下了种子。

当昭宗为重掌朝纲而进行斗争时,他又陷入与李克用的敌对行动之中。虽然李克用是剿灭黄巢的最大功臣,但是藩镇和朝廷双方都对沙陀突厥的最终目的存有戒心。因为沙陀对朝廷的效劳只是在允许他们占领大部分河东的情况下才取得的,从河东他们可以威胁关中、河南和河北。华北许多地方都普遍对突厥人怀有恐惧之心,这就给朝廷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去采取主动,组织一场得到广泛支持的战役,以显示昭宗的领导地位,甚至使朝廷恢复对关中以外的疆土的控制。

这一计划的主要倡议者是怀有利己的政治目的的两个宰相张濬和孔纬,因为他们希望胜利会增强自己的力量,使他们有可能彻底根除朝廷中的宦官,结束宦官对大唐军队的控制。大多数的朝臣反对这个计划,其中包括另外两名宰相刘崇望和杜让能。昭宗自己也相当动摇恐慌,但是战胜杨复恭的喜悦已经蒙蔽了昭宗的双眼,最后不顾反对而批准了这一方案。这场战争的结果本书中也已经提到了,对李克用之战是唐朝对京畿区之外最后一次的积极干预行动。从那时起直到大唐灭亡为止,朝廷完全忙于抵御长安周围那些越来越咄咄逼人和怀有敌意的节度使,朝廷自身也继续为内部斗争所折磨。

讨伐李克用的失败使藩镇对朝廷更加藐视,最直接和最可怕的对手就是李茂贞。此时的李茂贞已经加封为陇西郡王,势力有了更大的发展,他开始对朝政关心起来,有了当皇帝的意思。一些大臣认为他指手画脚,眼中没有君主,便对他加以斥责。李茂贞不肯服软,立即修书一封反击。朝中一些大臣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也和李茂贞联合,对抗其他大臣,这使李茂贞更加骄横,言语当中经常有不恭敬之词。

公元893年,李茂贞在一封写给昭宗的信中嘲笑朝廷的软弱态度,唐昭宗勃然暴怒,与宰相杜让能商议惩罚李茂贞,杜让能却进谏道:“陛下初登大宝,国难未平,茂贞近在国门,不宜与他构怨,万一不克,后悔难追。”昭宗大骂让能:“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这正是志士愤痛的时候,朕不能坐视陵夷,卿但为朕调兵输饷,朕自委诸王用兵,成败与卿无干。”于是战争打响了,但朝廷的军队还是以失败告终,李茂贞领兵进军长安问罪。忠心的宰相杜让能站出来,用性命为昭宗化解了一难。此后大臣们也和昭宗走的远了。

公元894年,李克用利用兵柬事件,把触角首次插入了京畿道,因为国库空虚,昭宗只好把后宫的绝色美女作为礼品奖给李克用。

乾宁二年,李茂贞又指使宦官杀死了另一个宰相崔绍纬,再次移师长安,昭宗被迫逃往河东去寻求李克用的庇护。而走到半路被李茂贞的盟友、华州刺史韩建追上,韩建恐吓昭宗说:“车驾渡河,无复还期。”挟持昭宗抵达华州。堂堂一国之君就这样被大臣幽禁了将近三年。

这一年朱温占据了东都洛阳,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导致李茂贞、韩建和李克用建立暂时的联盟,他们决定宁可让昭宗回到长安,也不能让他落到朱温手里。昭宗回到长安后,宣布改元“光化”,以资庆祝。

昭宗一回到长安,宦官和官僚们之间的旧有矛盾又引起了另一场危机。以中尉刘季述为首的宦官垂死挣扎,进行最后的抗争,他们策划废黜昭宗,拥立太子。公元900年,宦官们实现了他们的计划,将昭宗关在了他最熟悉的少阳院,为了防止昭宗逃跑,又熔铁浇在锁上,每日的饭食则从墙跟挖的小洞里送进去。

但是宦官们害怕李克用、李茂贞和韩建等人会兴师问罪,于是将包袱抛给了朱温。而朱温并不想在残酷的宫廷政治中陷得太深,相反,他派人将实行政变的宦官们一个一个都暗杀了,并拥立昭宗复位,昭宗改元“天复”,加封朱温为“东平王”。

李茂贞听说昭宗复位,特意从凤翔赶到长安,厚颜无耻地请求加封岐王,无功受禄,显得异常跋扈。此后,宰相崔胤想借朱温的力量诛杀宦官,大宦官韩全诲则和李茂贞联合,请来李茂贞的几千兵马驻守京城,保护长安。

半年后朱温领兵讨伐韩全诲,韩全诲便迫使昭宗一起逃到了凤翔。朱温紧追不舍,将凤翔城包围起来,一直围困了一年多。李茂贞守得粮草用尽,从冬到春,雨雪又多,城里每天饿死和冻死的就有一千人。唐昭宗在宫中弄个小磨,每天磨豆麦喝粥,喝得他一点力气也没有;宫人们每天也有三四人死亡;百姓更惨,吃人的现象都很普遍了,“人肉每斤值百钱,犬肉值五百钱,每日进奉御膳,就把此肉充当。”直到公元903年,李茂贞实在没法再守下去了,和昭宗商量了一下,便将韩全诲等二十多名宦官斩杀,将他们的首级送给城外的朱温,同时将昭宗也交给了朱温。朱温带着到手的皇帝撤兵东去。

回到长安后,朱温命令他的士兵将几百名剩下的宦官赶到内侍省,然后将他们残酷地杀掉,困扰中晚唐的宦官问题终于被朱温解决了。但是昭宗也完全落入了朱温的监控之下,苟延残喘地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光。

大概是为了报答朱温,昭宗任命朱温为诸道兵马副元帅,又加封朱温为梁王,并赐“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的荣誉称号,还有御笔《杨柳词》五首。而此时的朱温早就利欲熏心,怎么会满足于此呢?天复四年正月,朱温将昭宗迁到由他控制的重建的汴梁。在途中杀害了所有剩下来的皇帝侍从。8月,朱温密令朱友恭、氏叔琮等人弑杀昭宗,自己篡位登基。

同类推荐
  •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一卷)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一卷)

    历史知识的普及向历史读物的通俗性和趣味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读物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其中尤以世界史读物为甚。我们用百万字,千幅图片,翔实地再现了五千年间人类共同的实践经验、创造的文明,为今天提供丰富的借鉴和启迪!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一个个历史故事,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风貌,以形象明快的语言描述一个个历史人物,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事件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
  • 五代大军阀

    五代大军阀

    五代十国没有风花雪月的浪漫,没有才子佳人的佳话,有的只是饿殍遍野,血流千里。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武夫们用鲜血染成的大时代!
  • 一口气读懂南北朝史

    一口气读懂南北朝史

    本书内容包括:南北分裂的开始、差点儿统一天下的君臣、改变历史进程的淝水之战、南朝盛世的草草收场、“千古第一后”文明太后、荒淫残暴的宋末皇帝、和尚皇帝萧衍等。
  • 大秦政帝

    大秦政帝

    秦有新帝,即为政,中原各国无不胆寒。铁蹄所踏之处,皆为秦土!秦土所在之地,敢侵犯秦威者,灭你!敢有不服者,灭你!敢动刀戈者,灭你!不服?要么打到你服,要么灭国!
  • 张学良的政治生涯

    张学良的政治生涯

    本书基于史实,以客观公正的视角,通过整理当前最新研究资料及成果,向世人展现了张学良将军的戎马生涯。全书共分十一章,前五章探讨了张学良的生平和处世,他与日本人、蒋介石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接下来五章涉及张学良扣押蒋介石(“西安事变”)及后果;最后一章叙述了张学良被幽禁的情形。结论部分分析了张学良对中国现代史所作出的贡献。
热门推荐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母爱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母爱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末世收集狂

    末世收集狂

    末世,一个恐怖的名词,但对历史悠久的宋氏家族,却是一次重大的机遇。根据突然解封的家传锦囊提示,宋家知道了大乱将至,先知先觉,定将崛起。读者老爷群:908011784
  • 那只被寂静杀死的猫

    那只被寂静杀死的猫

    江辞,像一只猫样在寂静的边缘徘徊。。。她的耳边萦绕着极致温柔的声音,这声音不停的问“你,还活着吗……”
  • 庶女涅槃记

    庶女涅槃记

    一个堂堂的穿越者,最终却落得个被制成人彘的下场。到底是她白莲花,还是太早卸下了防备?身处地狱的刹那,她坦然无泪,却仍有人携至亲死逼于她,让她不得安息。怨魂流连不散,她最终重生归来,带着滔天恨意,协着无尽悔恨,今生,她誓要如松柏一般地守卫,亦要如虎狼一般还击,那些胆敢利用她的人,她定要他们还她十倍的锥心之痛。
  • 回忆毕业回忆他

    回忆毕业回忆他

    在花一样的年纪,他们相遇,相知,相爱。却在转瞬之间他们越走越远,不再相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后夫人每天福气爆满

    重生后夫人每天福气爆满

    村里人都说灵宝儿是个扫把星,是个祸害,灵宝儿更是因为一个鸡蛋被养母活活打死,好心的村民张铁柱将灵宝儿买回家当亲闺女养,别人都笑他傻,都说张铁柱家要倒霉。谁知十年过去了,张铁柱家不仅没倒霉,反而成了全县最大的富户。做生意,开酒楼,开布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大女儿成了江南第一绣娘,绣出来的东西更是入了皇家的眼。二儿子意外参军,最后竟是做了大将军。三儿子科考,年年魁首,成了新科状元!买来的闺女灵宝儿则是声名在外,冠绝盛京,成了京城里众世家子弟青睐的对象……众人后悔不已:什么扫把星灾星啊,灵宝儿分明是个福气宝宝啊!
  • 极道如龙在东京

    极道如龙在东京

    你隐藏的太深了!这话不仅仅是鲁邦三世对姬则说的。也是姬则对峰不二子说的。桐生一马在千禧塔上,与赶到的神宫京平、锦山彰打生打死。可你猜怎么着?那900亿日元既不是落到了鲁邦手上。也没有落到了姬则的手上。都进了不二子的口袋里。当姬则追着不二子踏上一条不归路时,却没想到有另一位叫做工藤新一的家伙也是这么说的。“你藏得太深了!”
  • 天下为聘:高冷圣子的蚀骨挚爱

    天下为聘:高冷圣子的蚀骨挚爱

    她是大陆闻名遐迩的馀公子,而他是圣殿中最神秘的大人物。一场无厘头的相遇,造就了他们的此后人生的轨迹交叠。传闻他冷清冷心,残忍嗜血,对女人的洁癖更是令人发指,曾让无数人怀疑他是不是那方面出来问题。“我有没有问题,雨馀应该是最清楚的吧?”我摔,一向淡漠无尘的秦雨馀破功了,说好的高冷禁欲系男神呢?片段:秦雨馀看着这张用兽骨削薄成的纸上龙飞凤舞地写的字。“雨馀,在没遇见没遇见你之前我从来不懂什么叫爱。可是见到你之后,我便明白,仅仅是提到你的名字,我都会满心欢喜。当初是我的捉弄蹉跎了时光,还未曾发觉喜欢,已成入股挚爱……”秦雨馀看到这儿眉心突突地跳,这还是顾江云吗?亮点情话满分!
  • 芙蓉梦

    芙蓉梦

    许娇娘,出身凄苦,身份卑微。母亲为养活她,自愿卖身青楼。母亲的心愿就是她将来能嫁个好人家。后来母亲病逝于青楼,家里没有了收入来源。雪上加霜,娇娘那嗜赌成命的父亲一次赌场失意,输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竟狠心的将年幼的娇娘卖入青楼。身在青楼的娇娘从此改花名芙蓉。芙蓉此生最大的心愿就是遇一良人,将她从青楼解救。在黑暗的青楼中芙蓉犹如生活在地狱。直到万家堡堡主的出现,她的生活中才出现了一抹温暖的阳光。芙蓉花,美人泪。相思意,情难断。胭脂掩盖不了脸上的伤,只留下一滴相思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