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5300000026

第26章 人生百了时

刘朗生过世已经四十一天了,刘巧英家家神柜旁边的西墙上的柒单已经撕去了五张小纸条,现在该是刘家为刘朗生做六七了。

丧事最难办,按照三角圩的习俗,一个长者亡故,是有许多法事要做的。

丧事并不是仅止于死者入土为安。

民间对丧葬礼仪极为重视,丧仪繁琐铺张。习俗相沿,以丧事的隆重与否,视为子辈孝道的尺度。儿女侄孙均戴孝,儿女服孝期为3年,侄孙辈服孝1年。子女在六七之前不得剃头理发和化妆,称“哀戚毁容”。家中3年内过年不贴红纸春联,如果要贴春联,则第一年要贴白纸春联,第二年改贴黄纸春联,化了牌位脱了孝,第三年起,才能正常贴红纸春联。

单是死者倒头参加吊丧的亲友,起码六七和化牌子还要请到家里来。

除了死者倒头、六七和化牌子三次大办之外,更有许多起码全家人要参加的小办法事。

首先是“烧七”,一般通称为“做七”,亦称斋七、理七、七七斋等,是民间常见的祭奠习俗。其大致内容是:人死后,亲属每七天设斋会奠祭(或称追荐)一次,前后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民间俗信对此尚有种种讲究,如第一个“七”称头七,例由儿子为亡父(母)设木主焚纸钱,延请和尚诵经;二七则请道士还受生经;三七、四七俗称“散七”,可由外甥、侄辈来做;五七另有“回煞”仪式;六七由女儿备酒饭,无女则由侄女;七七称“断七”,由丧家供奉酒菜祭奠,并诵经除灵等。

头七:人死后的第七日其魂魄会回来家中以作最后的怀念,家人会为逝者准备其生前最喜爱的食物及物件以作最后的致意。头七是根据死者去世的时间,再配合天干地支计算出来的日子及时辰,然而习惯上大家都认为“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一般都认为,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家人应于魂魄回来前,为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之后便须回避,最好的方法是睡觉,睡不著也要躲入被窝;如果死者魂魄看见家人,会令他记挂,便影响他投胎再世为人。亦有说认为到了“头七”当天的子时回家,家人应于家中烧一个梯子形状的东西,让魂魄顺着这趟“天梯”到天上。

“五七”的前一夜,要搭“望乡台”。传说,死者只到那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就会在阴间里登上“望乡台”眺望阳间的家室,会见亲友。搭“望乡台”,台上放把靠背椅,在椅子上放置一件死者的衣衫,上面罩把伞,由道士做法事。时辰到时,道士会拿一张白纸去往牌位上粘,若是粘住了,即喊:“亡魂回家了。”顿时家人哭作一团。

到第41天就是六七。。六七所代表的是子孙为亡灵做的最后一顿饭,这不光体现了中国人浓厚的孝道传统,更体现了子孙对故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只要是丧家过得还可以,一般都是要好好热闹一番的,特别是老人过世,一定要大操大办的,这就叫做斋。你如果不大操大办,人家就会说闲话,什么忤逆不孝啦、抠门啦等等,让你无地自容。因此,不管是谁家,这一关必过,即使有些人家手头并不是那么宽裕,也只好硬着头皮做。

六七要放焰口。放焰口,也称“焰口施食”,这是一种超度饿鬼并对死者亡灵进行追荐的法事。这种法事的主要根据是唐代僧人不空翻译的《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经书上讲:有一天,佛陀在迦毗罗城说法。这时,只有弟子阿难在僻静地方独自修习禅定。到夜间三更时分,有一个饿鬼出现在阿难面前,这个饿鬼就是“焰口”,又叫“面然”。他形状丑陋,身体枯瘦,口吐火焰,非常可怕。饿鬼焰口向阿难述说了自己生前因贪欲不足而堕入饿鬼道中的情景,并告诉阿难:“3天之后,你的寿命将尽,你也将生于饿鬼之中。”阿难听后十分害怕,急忙跑去向佛陀求救。佛陀给他说明了解救饿鬼的办法,只要诵“无量威德自在光明殊胜妙力陀罗尼”的咒语,就能增长福寿,免受饿鬼之苦。佛陀还说,修炼此法时,任何时候都可以取一干净的器皿,里面装上净水和少许饭食。口里诵念陀罗尼咒7遍,然后称如来名号,用右手伸入器皿中,捻少许水、米,然后向地面弹指。如此连做7次,作为对饿鬼的布施,无数饿鬼吃了这些饮食,就能得到超度。

放焰口要请和尚,和尚可以请七个、九个、十一个、十三个不等。和尚越多花钱就越多,这就看你家庭的经济实力了。如果子女多,那负担就轻,因为最后算账兄弟姐妹大家平摊。如果是独生子或独生女那负担就重了,因为所有开销皆由他或她一人承担。和尚的作用就是坐台念经做佛事,一般从第一天下午做起,到第二天上午结束。

大和尚朝上席一坐,喊一声不知什么内容,反正很响亮,一台“焰口”就开始了。坐在两边的各四人,分别念起经文来,有些人熟稔经文就闭了眼睛卖力地吟诵,有些才学徒的小和尚,还要不停用手沾些口水翻那手抄的经文。

和尚也不都是念经的,其中两边还有吹唢呐、敲鼓、啦二胡的。这样一台焰口就很热闹:两张桌子拼起来,大和尚坐上席,旁边各做四个和尚,朝门的一方是一张小的供桌,上面香炉蜡烛供奉着被超度者的排位“先考××”、“先妣××”,地上放一个烧纸的火盆,前面放一个蒲团作拜垫。桌子上若是放了宝塔状的灯具就叫花台焰口,若是空无一物就叫平台焰口,花样不同,热闹程度与价格自然也差异。

放一台焰口的时间要一个小时的样子,期间“大和尚”要走下位子来请子女在“经单”上画字,一台焰口是哪个儿女花的钱献的孝心就由谁来画字。名字早就写在“经单”上,只要在下面画一个十字。然后烧一些纸钱,和尚们就继续念经。

请和尚之外还要请人扎库化库,即给死者建房造院。请的这些人多是些地方上的能工巧匠。做法是用芦柴做支架,用彩纸做墙壁砖瓦做成前后三进平房,还有好多的红绿剪纸。等和尚们做好佛事,把亲朋好友拿来的纸钱元宝等统统放到库的周围或库内,然后就点火烧纸花钱化库,让死者在天之灵得以受用。

到了七七四十九天,便要做“断七“。断七过后就出了孝期。

七七49天的超度来源于佛教。佛教认为,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灵魂一般并不能够马上转生。没有转生的亡灵不是鬼,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所以,佛教主张超度亡灵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过了七七期之后,亡灵托生的类别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却不能改变他已托生的类别了。如果一个人,生前作恶很多,注定来生要托生畜类,当他死后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属亲友为他大做佛事,使他听到出家人诵经,当下忏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为人了。佛教给中国传统丧葬礼仪程序带来了所谓“七七追荐”。七七追荐又称七七斋、水陆道场、水陆大会、水陆会、水陆斋仪等,是一种超度死者亡灵的大****,主要来源于佛教信仰。在佛教的轮回转世观念中,人死后在七七四十九日内,经过七个阶段随业力投生,也就是说四十九日是个缓冲期,除了极好的人立即上天,极坏的人立即下地狱外,绝大多数人经过超度可以赎罪,能投个好胎,七七追荐便是为了替死者消罪免祸、诵经修佛,以投入善良之家,因而延请和尚设斋念经,礼佛拜仟,追荐亡灵。七七追荐在南北朝开始流行于世。

“头”七由儿子办理,“二七”为小七,“三七”系出嫁女儿负责,“四七“也是小七,“五七“为出嫁孙女祭祀,“六七”也是由儿子操办,要举全家之力大办,“七七”又称“满七”或“圆七”由儿子办理有始有终,功德圆满。

烧七是“六天烧了七天算”,即每个七里,都是第六天做法事。

“祭七”过完到了百日,再烧化纸钱,进行祭奠。以后三年内每遇死者去世的日子,都要举行祭奠礼仪,以示纪念,俗称“三年守制”。第一年叫“头周年”,第二年叫“二周年”,这两年祭礼比较简单,多为本家孝子及至亲参加。到了“过三年”,这时已经“服满”,所以最为隆重,有的像过丧事一样,杀猪宰羊,布置祭堂,来客祭奠,祭礼繁杂。“三周年”的中心是“换服”,即“守制”期到,脱去孝服。在“守制”的三年内,孝子都穿白鞋。清明、农历十月一日、冬至、除夕、新年时都要烧纸祭奠,孝子家不放炮,不作乐,过年门上不贴红对联。三年后,才可进行正常的节日习俗活动。

“三年牌子二年化”,脱孝化牌子是必须在丧事过了两个大寒之后进行,绝对不能等到第三个大寒,一般都在“二周年”之后“过三年”之前。

脱孝化牌子又要请和尚放焰口。农村和尚都是些“假洋鬼子”了,既蓄发又吃荤还娶妻生子,平时也做大寨工,一有法事披上灰色布袍戴上圆顶帽带着木鱼和锣鼓家什就来了。本来念经是个单调而正儿八经的事,但被他们演绎得五花八门热闹非凡,一会念经,一会打鼓敲锣,一会拉起二胡唱起小调。,当锣鼓陡然喧嚣,经念得极度疯狂,就是和尚们要烟要红包的时候,一个晚上这样的情况要出好几次。

脱孝化牌子要倒化纸缸,要给所有参加的人三小根红毛线头,要给亲友各家发放两条红毛巾。

“百了百了,一了百了。”对亡故长者最后做法事是为其过百岁冥寿。

在老人亡故之后,民间有为亡故的祖父母或父母做冥寿之习俗。办冥寿,实际上乃是扩大化的生辰祭。生辰祭是指人死不过三年,每到亡人的生日,他的后人即当虔诚祭奠,或上坟地,或在家中上供焚帛都是可以的。如果过了三年,就在神主面前上祭行礼就是了,也不必再烧纸了这个生辰祭和逢年按节的祭祀,均为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之意。

冥寿也叫“阴寿”,是指已故长者的寿日。据《清稗类钞》记载:“祝寿者,祝其人之长生不死也。乃有为已卒之祖父母、父母称觞祝寿者,日冥寿,亦日冥庆。”就是说,到了祖父母或父母冥寿的日子,子孙们就要为他们举行祝寿活动。为父母做冥寿的子女自称“追庆子”,孙子孙女自称“迫庆孙”,意思是“追思”、“追庆”父母或祖父母寿诞的子孙。有钱的人家,较为隆重的冥寿大都是在寺院、道观中举行,以圆满之日为正日,或一日,或三至五日。届时要搭设神坛,请和尚或道士来为亡故的父母做水陆道场,念诵经文。子女们除了不断地在先人牌位前焚香点烛以外,还要跟着和尚道士一起念经文、做经忏,然后焚烧锡箔与衣物。用于冥寿的锡箔箱上,大都要写一些“阴先父(母)×××享用”,“阳×××敬献”等字样。认为这样便能使阴间的寿者专一享用而不为他人所得。冥寿庆祝活动一般也是十年一次,做到死者一百岁为止。因为按照我国民间说法,人到一百岁以后就要重新投胎,去做后一世人。因此,百岁的冥寿庆祝活动最为隆重。

同类推荐
  • 中国好小说:当旧爱来敲门

    中国好小说:当旧爱来敲门

    夏云正准备结婚,前男友却给她送来一个5岁的小男孩!这孩子是谁的?爸爸去哪儿了?四年前,她像逃跑似的离开这个城市,断了与这个城市的一切联系,开始新的生活。当旧爱来敲门,在风中凌乱的会是你吗?
  • 霸气总裁,不屈妻

    霸气总裁,不屈妻

    爱他,只是用着单纯的心思去爱他,可是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伤害。恨她,只因一个单纯的理由去恨她,可是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心痛。每爱他一分,她就痛一分。每恨她一分,他就痛一分。可是,真的当她转身离去时,他才惊醒,原来自己也是爱着她的。不自知时,爱已生要发芽。
  • 爱上大明星

    爱上大明星

    [花雨授权]初次见面她的歌声就带给他绝对的震撼,甚至将正在谈分手的女朋友忘在一旁。再次见面,她的倔强、高傲更是让她显得如此特别!一次又一次的见面,彼此被冥冥中的命运拉近!既然爱上了,就接招吧,大明星——
  • 让我如何来爱你

    让我如何来爱你

    你爱的人,伤你最深;能伤你最深的人,才是你最爱的人。二者何为正解?也许,爱与伤害,从来都是相伴而生。
  • 萌翻豪门:国民老公是我的

    萌翻豪门:国民老公是我的

    “老公,我来啦!”“橙子,你……别过来!”甜橙没有扑/倒高大boss之前,绞尽脑汁想要扑/倒他,终于……甜橙一直以为高大boss是只披着狼皮的羊,高大boss身体力行告诉她,原来她错了,高大boss是只披着羊皮的狼!“老公,床塌了,明晚再来!”“老公,闺蜜失恋,我要陪她,明天再回来!”“老公,我要出国留学,五年后一定回来的!”高大boss欲哭无泪,只好重披羊皮:“老婆,求扑/倒!”
热门推荐
  • 史上最强女婿

    史上最强女婿

    为赎弟弟,李钊入赘别家,却又被一道雷劈中唤醒了前世的记忆,长生功法,绝世医术,记忆之中的东西让李钊登上了巅峰......
  • 我和你的未来没有尽头

    我和你的未来没有尽头

    此部小说是以十八个纯美爱情故事组成,有学生时代的虐恋,有步入工作后的热恋。
  • 我们总是忘了,知足才能常乐

    我们总是忘了,知足才能常乐

    知足,并不是不去努力,相反,知足是对自己有相当的认识之后,知道自己的能力能达到如何的程度和境界而做的一种达观的认知。没有真正经历过“生活”的人,无法真正体验“知足常乐”的境界。
  • 话说那三国

    话说那三国

    武将叱咤疆场,谋士翻云覆雨,天下纷乱,群雄角逐······抱歉,作者智商有限,只能想到这么多。不一样的三国,一样的体验!
  • 天帝临世

    天帝临世

    一个村庄少年,得到修罗大陆顶级强者仙帝指导,一步一步成就仙帝之路,灭宗门,霸冷艳女宗主,与魔女之恋,魔帝的生死较量〔神帝书友群261249435〕感谢你的到来。
  • 重生蛇女异闻录

    重生蛇女异闻录

    这是一个少女死后变成蛇的故事。不过她却是重生成了另一个世界中刚出生的蛇。抱歉,本故事没有主线,仅仅只是一条蛇的生活~(注:这本小说是本人闲来无事写的,一个月只有一更都有可能,应该不会签约或者上架,估计写到完结都是免费,请格位不要在意)
  • 力挽河山

    力挽河山

    (全本)什么,华夏被鲜卑所灭,后被匈奴所破?!不,不可能,我定要实业救国,军事崛起,力挽山河!
  • 重生仙王之最强上门女婿

    重生仙王之最强上门女婿

    仙域万仙之王被兄弟两肋插刀,再睁眼居然成了上门女婿。前世的老实人被人各种瞧不起,仙王附体重生之后,成了古武界的天才宗师,从而开启了术通天,力裂地的地球生活。
  • 娑婆劫

    娑婆劫

    他一袭白衣,艳冠天下,离荒大陆从来没有比他更好看的男子,他的美令男人痴迷,令女人疯狂,他清冷高傲,从不掌握天下,天下却因他而变动,两国皇帝为他掀起战火,争为男宠。她一身红裙,纵使再美,在他面前也只会失了颜色,她事事以护他为主,不是他无能,只是这些俗事交给她来做就好了,他只要每日继续弹琴煮茶就好。为了他,她什么都做了,逼宫夺位争天下,甚至嫁他人为妃。他一出生,万花俱谢,三月飞雪,天下人说他太美,万花都自惭形愧,羞于再开,太多不可思议的事在那天发生,人人视他为不祥之人。“他们都说会永远陪在我身边,可到头来,始终陪在我身边的只她一人而已。而事实上,我也只要她一人陪,你们太过自作多情!”长的太美是他的错?两国皇上争他为男宠是他的错?天下因他动乱是他的错?既然如此,毁了这脸如何?
  • Kansas Women in Literature

    Kansas Women in Literatu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