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65100000109

第109章 统一之战(二十九)

“尚香这大半年在外都去了哪里?一出门就杳无音讯?这要是有个好歹你让母亲将来怎么有脸面去见你的父亲?母亲与你二哥派了那么多人去寻找,都不曾找到。快与母亲说说都去了哪里?”

娘俩进的屋内吴国太自然是一番盘问少不了的了。孙尚香也没隐瞒,把从偷跑出去,到一路寻找刘辨的事都讲了一遍,不过她没有说仰慕刘辨的话,只是说为了江东,为了二哥,为了孙家去请刘辨退兵的事。

可是吴国太是什么人?鬼老灵,人老精这句话孙尚香这个年纪还体会不到,孙尚香这点小心思哪能瞒得过吴国太的眼睛?

可是吴国太一想到现在孙家与皇帝的关系,就头大了。为什么呢?撇开孙家和皇帝不是对立的问题的话,刘辨确实是个好皇帝,也是个天下女儿家仰慕的男人,她这个老太婆还是或多或少听说过皇帝的事迹的,坦白说这样的男人如果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绝对没有问题,尽管他已经有了皇后和皇妃,可实事说明皇帝并不是荒淫无道的昏君,相反确是一个有情有义有担当而且文治武功赶超历代先帝的伟丈夫。可以说天底下再也没有哪个女婿他更合适了,无可挑剔的乘龙快婿啊!可现在呢?自己的儿子与他打着仗,不过眼看就快要结束了,结果还不知道怎么样了?不过多半是自己儿子输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孙权瞒着吴国太没有告诉她最近的战况)

最后孙尚香把当下朝廷三面合围南徐的事告诉了吴国太,吴国太惊讶的一下子站起来骂道

“来人,去把仲谋给我叫来!”

吴国太刚怒吼完,下人就一溜烟的跑去找孙权了。老太可好些年没有像今天发这么大的火了,自打孙坚去世之后常年吃斋念佛,都快成活菩萨了。突然间暴怒起来下人还不跑的和兔子似的,就怕慢了自己遭殃。

“好个逆子孙仲谋!,如此大事竟然瞒着我,看来母亲是真的老了!你二哥都快把孙家折腾没了居然都不透露一点风声,好啊!”

“母亲您别生气了,二哥不想让您知道也是怕您担心,其实出了这么大的事二哥应该最难过了。父亲起家,大哥接过父亲的古锭刀平匪患,收山越,定江东;可天不遂人愿,大哥英年早逝,将大好的江东交给了二哥,二哥非旦没有将父兄的霸业发扬光大,反而保都快保不住了,可想二哥心里有多苦了!”

“唉…话是不错,可毕竟这事关乎我孙家阖家上下一千多人的性命安危啊!由不得他胡来!母亲也是担心你们兄妹啊!我孙家可不能就此没落下去啊!否则真到了那边母亲哪还有脸面见你父亲?仲谋糊涂啊!朝廷大军数倍于我江东,皇帝一统天下的意志谁能阻挡?仲谋这是在螳臂当车啊!”

“也难为二哥了!现在好了,朝廷收回江东,正如母亲所说,螳臂当车殊为不智,但愿二哥不要执迷不悟吧!”

孙权听说母亲找自己,尽管非常不情愿去,但还是无精打采的跟随来者来甘露寺见自己的母亲了。

“孩儿见过母亲!”

孙权见母亲气呼呼的知道老太太心情肯定不好,而且是很生气的那种。

“二哥你来啦!小妹见过二哥。”

孙尚香若无其事的像往常一样给孙权见了个礼。

“小妹这些日子你都跑哪去了?知道我和母亲都在担心你吗?都这么大人了还这么顽劣?”

“先别说你妹妹,先来说说你吧?仲谋你好大的胆子,这么大的事情居然瞒着母亲?都这个时候了还不对母亲说?难道你非要等到人头落地的时候再说吗?你置江东父老于何地?置孙家于何地?这么大的事是你一个人的事吗?逆子你糊涂!我且问你,事已至此你打算怎么做?”

被骂的孙权看了看孙尚香,孙尚香明显的躲避着他的目光,不敢看他。他知道一定是刚回来的孙尚香把事情告诉了母亲。否则母亲不会发这么大的火,上一次母亲发火是什么时候的事他都不记得了。

“母亲教训的是,都是孩儿的错!事到如今已无力回天了,孩儿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可惜父兄基业被孩儿一手葬送,孩儿无能啊!孩儿有罪,愧对父兄!”说完孙权就跪了下去,嚎啕大哭,这些日子以来的压抑,烦躁通通释放了出来。

望着摊跪在地上的孙权,吴国太内心也由来的一阵疼惜。是啊!十几岁上就接过兄长递过来的担子,对外是游离于虎视眈眈的诸侯之间;对内是周旋在野心勃勃的世家左右,几年下来能够稳住江东局面已是难得,如今朝廷数十万精锐大军南下,耗尽了多少心思,伤透了多少脑筋又有谁理解他呢?

“仲谋难为你了孩子,这么大的摊子你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上祈罪表吧!陛下胸襟似海想必不会太过责难我孙家。母亲不担心江东百姓是否会遭受战火,陛下是千百年来难得的有道明君,爱民如子,战争与百姓无关,他必会约束士兵不得伤害无辜百姓;母亲也不担心自己,夫君与姐姐早就团聚于九泉之下了,母亲都这把年岁了早晚也得去;母亲更不担心你妹妹,她迟早要嫁于他人为妻为妾,而你不同,你是孙家的男丁,你兄长已经不在了,你父亲如今就只剩下你这么一个儿子了,如今你膝下只有登儿(此时孙权还只有孙登这一个儿子,其他儿子还没出生呢。)这一个儿子,可你为他考虑过吗?为孙家的将来考虑过吗?一旦你抵抗到底会什么结果?能打的过朝廷大军吗?如今的大汉皇帝就连我这个老太婆都知道是一个既强势又睿智的君王,胜过大汉历代先帝,民间都有传说他乃是神仙弟子,是上天派来拯救我大汉亿兆黎民于苦海的明君,再加上如今朝廷兵强马壮,战将如云谋士如雨,岂是你孙仲谋能抗衡的?你拿什么跟皇帝斗?无知傻儿,回去吧!速速将祈罪表呈给陛下,我孙家不能折腾了,听母亲一句劝切莫一意孤行做下蠢事。”

孙权离开甘露寺后并没有听吴国太说的那样写祈罪表上书皇帝,而是秘密通知周瑜,告诉他皇帝就在曲阿,无论如何要设计赵云大军活捉或者击杀皇帝,只要皇帝一死那么刚刚聚拢的天下毫无向心力,必然再次分崩离析,到那时这些统兵的武将各个都有可能成为诸侯,而江东就再没有忧患了。

不能不说孙权想的很周到,可刘辨既然敢放孙尚香回去怎么可能不防备孙权使坏?只要孙尚香稍不留意就能泄露刘辨的行踪,那么孙权若是野心不死自然要把主要目标对着他。这么简单的道理,刘辨怎么可能不知道?

孙尚香走后,刘辨就让赵云派人把徐晃,庞统,关羽等人都叫来了曲阿,简单的开了个军事会议,内容就是告诉他们密切注意江东兵马动向,一旦有兵马调动的迹象那么就准备全力攻打周边江东军营地,营地被拿下之后不停留直接进攻南徐。

孙权用的是斩首行动,其中参杂了调虎离山,想调开赵云的主力大军,袭击刘辨所在的后方大营,可是孙权没有想到的是刘辨也是用的调虎离山之计,只是调的是他孙权和周瑜的江东军主力而已,只要孙权周瑜一起行动,那么南徐城喝其他几个军营据点必然兵力空虚,而刘辨就选择了这个点进攻,正好满足了刘辨的要求,无论哪一方兵马的损伤都会降到最低,损伤更低的话就是江东军投降,不过这显然是要看孙权的态度了。

兴启二年十二底,这是一个灰蒙蒙都早晨,天刚刚放亮就见下面有兵丁前来禀告赵云,说前方营寨起火了,有江东兵偷袭营寨。果然不一会就听到厮杀的呐喊了。

赵云赶紧亲自去刘辨的马车边禀告了刘辨他知道的情况

“子龙,孙仲谋终究还是忍不住了,唉~既然如此那通知徐晃扫清南徐城外军营,而后与子龙兵围周瑜主力,不得放跑一兵一卒,否则朕唯庞统,徐晃,赵云三人是问!关羽只扑南徐城,无辜百姓只要手中没有兵器者不得伤害,拒不放下兵器投降着杀!违令者斩!准备收网吧!”

“诺!末将这就去办。”

“恶来咱们去云长那里吧,这里交给子龙了,走了。”

兴启二年十二月三十日这一天彻底改变的不只是江东的命运,也改变了江东无数人的命运,关羽很轻松就攻破了南徐城门,城内都没来的及通知周瑜喝孙权就被关羽给堵在城内了。两千多号没有经历过什么战事的守军哪里是百战雄师的对手?加上关羽几包火药一炸,守城的军心早就没有了,加上这些日子里军营里传的沸沸扬扬的朝廷几十万兵马围困南徐城,水军也全军覆没了,如今这帮江东子弟兵对朝廷的兵马早就从内心里害怕了,还守啥?

关羽破城之后并没有走漏消息,而是封锁了消息。刘辨直接带着典韦喜顺,诸葛亮还有崔钧陈宫几人往甘露寺而来,到江东毁了人家的家园,自然要和人家主人打打招呼这也是人之常情。虽然身为皇帝的刘辨不应该去拜见吴国太,而是吴国太来拜见他,不要说孙氏已经倒了,就算没倒也应该吴国太来拜见刘辨,毕竟身份上的差距摆在那里了。可刘辨的想法是吴国太毕竟是长者,后世那种尊老爱幼的习惯还没有丢掉,身份地位的差别他也不是很在意。再说了吴国太都五六十岁的人了,在这个年代算是长寿了,谁知道她还能活几年?以后生晚辈的身份拜见一下也不损失什么?就因为刘辨这种小小的举动感动了很多人,都认为刘辨是一个平易近人的皇帝,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威势让人压抑的感觉。但也有些老顽固认为刘辨不分上下尊卑乱了大汉祖制,有失体统。总之说什么的都有,刘辨依然我行我素,言官也好御史也好都谏言过,没用,类似的事情他可没少做。

甘露寺已经换了护卫,如今是关羽帐下的亲卫,这里是任何人没有刘辨的允许不能来打扰的。刘辨到的时候吴国太已经带着家人在门口等着刘辨了,看见刘辨一行人骑着马,后面还跟着个大马车,她也搞不清楚哪个是刘辨,毕竟没有见过,因此她只能低声的问一旁的孙尚香了,这种事可不能搞错了,否则罪过就大了

“尚香你见过陛下的,你告诉母亲哪个是陛下?”

“母亲你看骑着白色的马,就最前面那个,明黄色的锦缎衣衫的便是。”

“嗯!果然是上天选中的人,如此俊朗的后生难怪我儿不顾一切的跑去见人家…”

“母亲,您说什么呢?人家可是皇帝,不是什么后生,女儿不也是为了江东和咱们孙家,您您不要乱说…”

“好好,不乱说,稍后你们都不要多嘴,有老身一人答话便可,仲谋如今还不知道生死如何呢?瞧瞧人家的手段,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费吹灰之力南徐城就换了主人,可惜仲谋始终听不进去劝啊!还有那个周公瑾,就这么短视吗?自以为是啊!好了都整理一下自己的衣衫,皇帝过来了。”

距离吴国太三十步远的时候刘辨就率先下马,后面的人全部跟着下马跟在他身后,很自然的就形成了以他为中心的小阵型。

“老身孙吴氏拜见陛下!拜见诸位大人!”

“国太免礼,朕今日不请自来有些冒昧了,方式不对,时机也不对,可是朕还是来了,得罪之处还望国太多多包涵啊!”

“陛下说哪里话?我大汉每一寸土地都是陛下的,陛下想去哪里自然随时都能去得,犬子无知冲撞了陛下,身为母亲没有管教好,老身也是有责任的,有什么罪责老身一力承担还望陛下给犬儿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我孙家上下无不感激陛下仁慈之情。”

“国太客气了,您老常年吃斋礼佛不问世事满江东谁人不知?要说这孙仲谋兴兵对抗朝廷这么大的责任推到您的头上恐怕有些说不过去哦!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犯了国法自然是按照国法处置,其实朕给过他三次机会,可他始终视若罔闻。国太可还记得朕登基之时召令天下诸侯前往洛阳觐见之事?期限是三个月,他孙仲谋难道不知道?第二次是我数支大军陈兵江北岸之时,他孙仲谋难道还不知道朕打算干什么吗?第三次就是令爱从朕这里离开回到南徐城之时,难道令爱没有将朕的意思传达给孙仲谋?

国太,您老倒是说说,他孙仲谋舍不得父兄创下的基业,可朕的祖宗创下的基业就该在朕这里丢掉吗?

大汉疆土虽大可朕不会丢失一寸,不容一寸分割出去,这一点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无论是谁只要有这样的想法,那么朕就派将军们带着将士们去和他认真的谈谈。我大汉疆土自兴启元年开始,只能增不能减,朕也会将这一条列入汉律之中,后世无论多少代帝王都必须能守住国土不失方才为一个合格的帝王。

国太,你江东孙家也称霸江东十数年了,用一句不客气的话说就是气数尽了,荣华富贵了这么些年就是你们的命运,天意如此,没有逆天改命的能力就只能认命。

朕不服气,朕就逆天改命,朕做到了,想必令爱也将这大半年来的所见所闻都说给您老听了吧!想必您老不会怀疑令爱是在骗你吧?那么您老认为这样的大汉好呢?还是您江东好呢?”

“陛下英明神武,天纵奇才,实乃大汉百姓之福。民间都在传言陛下乃是神仙弟子突降人间,是来拯救我大汉的,现在看来民间的传言当是属实的。

老身如今别无他求,只望陛下能够网开一面放仲谋一条生路,他的罪责都算到老身这个做母亲的身上吧!”说完吴国太居然跪了下去。

“国太您这是做什么?快快起身,此事待孙仲谋回到南徐城再说可好?如今朕现在不能答应您…”

“可是陛下,您说过的,只要我二哥不做偏激的事便可饶恕他的,为什么现在又不能答应母亲放过二哥?皇帝不是一言九鼎吗?皇帝不是君无戏言吗?为何出尔反尔?”孙尚香一着急就抢了话直接反问刘辨道

“香儿放肆!还不与我住嘴!何时轮到你来说话了?”

“无妨!朕现在依然这么说,只要你二哥孙权没有做偏激的事,朕不会要了他的性命,朕是皇帝,自然言出必践,可是他若做了偏激的事情那就另当别论了,一切还是等孙仲谋回来再说吧!”

刘辨在甘露寺与吴国太见面的时候,孙权和周瑜率领着大军正在猛攻赵云大军营寨,可是每一次眼看就要攻破了,都被打回来了,这仗从天蒙蒙亮的时候一支都打到了午饭以后,换作后世的时间单位的话那就是打了一上午了,至少是五个小时以上了,也就是差不多两个半时辰,双方都筋疲力尽,可依然没有一方妥协,仿佛都在憋着一股劲,非要把对方干趴下不可的那种。

“主公,臣下觉得不对劲啊?按照道理来说这偷袭的人马早该得手回来了,为何到现在还没有见回转?难道黄老将军得手了乘胜追击了?还是黄老将军没得手还在追赶中?”

“报~启禀主公,我军后方有大队人马杀过来了,距此不足五里了,请主公定夺!”

同类推荐
  • 唐史并不如烟第一部:大唐开国

    唐史并不如烟第一部:大唐开国

    风云三百年的大唐盛世从“窝囊”的李渊开始,在他的前面,是千古暴君的典范,隋炀帝杨广;在他的后面,是千古治世的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在儿子的阴影之下,李渊只能感叹:谁动了我的唐朝。唐朝三百年太平盛世掩盖了内部的钩心斗角、人事沉浮,把沉闷的历史放在轻松幽默的文字里搅拌,解构王侯将相的荣耀光环,表面上看是平淡无奇的炒冷饭,其实却是针针见血的翻案文章。
  • 史潮与学风

    史潮与学风

    本书作者是我国当代最具国际影响的中生代历史学家,见多识广,在过去的十来年中,除了专门的研究之外,写了一些关于学术潮流和学术风气的文章。这些文章发表出来后被媒体广泛转载,读者甚多。现在学术环境不良,许多学者闭门造车,不注意潮流,同时学术风气不佳,更是不争的事实。文章结集,对有志于做学问的学生来说,帮助极大。分为两编,史潮(史学潮流)编13篇,学风编10篇。这些文章长短不一,长者一万多字,短者一两千字,可能性较强,期待这位国际知名历史学家的见解能成为中国学术界的解毒剂,为大学教育与学术研究提供借镜。
  • 黑金权杖

    黑金权杖

    截然不同的平行时空,衍变成一段完全陌生的历史,藏在歌舞升平的繁华表象下,是肮脏残酷而又血淋淋的真实世界。这个帝国的掌权者已然老迈,但他的眼中依然有着凌厉的凶光,继承者们在暗中武装自己的爪牙,无时无刻不盯着象征权利的王座,静待风云变幻的那一天。天道、人道、儒家、法家,何以自治,何以治家,何以治国。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推动它的人前仆后继,当山河巨变,一位闯入者是否能将这条小小的时间直流重新汇入主干,向着原本的路线行去。革命没有含情脉脉,大势涛涛,尽显峥嵘!
  • 如何从奸臣做到良相

    如何从奸臣做到良相

    别人家穿越,要么是个小兵,要么是条杂鱼,再或者,就是个亡国之君。咱家穿越,直接反着来!穿越到一个遗臭万年的大奸臣身上!*********亚洲第一狠人——李然,经过69次尝试,终于成功穿越。在这个叫大夏的国度里,开局如神仙般潇洒,顺风顺水;可难度却好似地狱般艰险,无比惆怅。人言:由好变坏易,由坏变好难。且看一位奸臣,如何改弦更易,从万民鄙夷、遗臭万年的大坏蛋,蜕变成一位流芳百世的千古圣王。
  • 大楚第一夫君

    大楚第一夫君

    家有悍妻当道,外有强敌虎视眈眈。楚秋生存在这世道,悍妻不可得罪,但强敌一锤一个准。我楚秋何许人也?花楼是什么?我敢去吗?你问问祝双双,看她会不会打断我的腿。
热门推荐
  • 斗罗之寂灭锤

    斗罗之寂灭锤

    开局觉醒可无视任何防御的破甲锤-寂灭....不舔唐三,不跟团
  • 忘川奶茶店

    忘川奶茶店

    众人都知孟婆,却不知孟婆原来是个长相俊俏的男子。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会生老病死,当你就会看见他,他会助你平恩怨,度往事,忘却前尘,报酬是你用一生写的故事和一件物件。忘川水能照映出人的内心,若无杂念,看到的便是一汪清水,若牵挂太多,是永远也看不到头的。就像手里的奶茶,世间百态,口味不一,真正的味道只有喝的人才知道了。
  •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这本新教材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结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要求,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需要的实际出发,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教材在理论体系、组织结构和阐述方法等方面均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新教材结合学生身心特点,运用大量有趣味的案例说明理论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力求满足不同学制、不同专业和不同办学条件的教学需要。全书共分十一章,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结构、财政税收和金融、社会保障和个人收入的分配与消费、国家制度、民族和宗教、当代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等内容。
  • 随心诀

    随心诀

    第一世,他在一千三百年前的唐朝,他叫完颜清枫,他的结局是,痛失爱人,孤独而终......第二世,他在21世纪,他叫银清风,他的结局是,众叛亲离,愤恨而亡......第七十九世,他在一千三百年前的唐朝,他叫完颜清枫,他的结局是,痛失爱人,孤独而终......第八十世,他在21世纪,他叫银清风,他的结局如何?他反复的命运是否得到变化?是谁在操纵他的命运?为的目的又是什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捡个侍卫来种田

    捡个侍卫来种田

    前世,她是挣扎于末世的异能者,一场丧尸潮送她穿越,再睁眼就成了清河县的县令嫡女,亲娘早逝,继母伪善,诬陷她与外男私通,要将她发落到庄子上去。对此,辛桃表示:送,赶紧送,晚一分钟送我走都不行。且看她左手药塔右手种田,勤勤恳恳走上人生巅峰,只是随手捡回来的俊侍卫身份好像不一般?就此赖上她了算怎么回事?
  • 洛武记

    洛武记

    灵气复苏,末世降临,凶兽纵横!在这个凶兽吃人,人吃凶兽的世界洛武该如何生存?
  • 浮世长序

    浮世长序

    渺渺沧海忽有一日成了桑田。桑田的最北边有一处大泽。大泽之上有个王朝,经年不败。有一天,一个书生带着一叶枯枝,走进了这个王朝。他说他在找一个东西。书生木讷,他不知道,东西掉了就再也找不到了。他于茫茫浮世中寻觅机遇;于世事无常中,体会到了人生苦乐。而后。孑然归去,弗问尘缘,因知一切因果皆有定数。旧事起止,始于南柯,终于浮生。
  • 带着神格重生

    带着神格重生

    (存稿丰厚,欢迎入坑)苏唐本是自学成才,口碑与演技都在线的实力派演员。一朝重生,光环退去,金手指加身,本想走上人生巅峰。哪知……这个世界疯了,满大街的穿越者重生者异时空旅行者。所有人的目标都是杀了苏唐。苏唐疯了,她怕不是拿错了剧本,流星花园变成致命ID了吧!
  • 转眼又见你

    转眼又见你

    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好不容易在一起,却成了最后的回忆
  • 破狱冥帝

    破狱冥帝

    灭门惨案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谁?神秘的血神教又来自于何方?混迹赌场的颓废少年如何手刃仇人,完成复仇,又是如何成为屠神弑仙的破狱冥帝?一切尽在《破狱冥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