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8500000037

第37章 老板心态,打开成功的钥匙(4)

企业招聘人才,就是要他们为企业做事,要求他们干出实事,取得好的效果,为公司谋利益。员工都向老板要结果,这个结果就是工资。公司请了一帮人干活,到了月底,不管经营好坏,工资都要按时发,这就是结果导向。反过来,员工也应该具有结果导向意识,你领工资的时候,老板问你:“我凭什么给你发工资?”这个“什么”就是你应该给老板看的结果,或者说,你应该给老板一个令他信服的给你发工资的理由。“付出才有回报”,结果便是你工作付出的多少对你的回报。一个具有老板心态的员工,绝不会让自己的工作半途而废,有劳无功,他们的每一项工作都会有一个好的结果,让自己的努力不白费。工作中的好结果,是员工工作的最佳证明。

培养老板心态,学会为自己打工

警惕“打工心态”

眼光 责任 效率 成本 质量

老板心态: 关注企业的战略与长远发展 承担责任,信守承诺 日事日毕,绝不拖延 精打细算,多快好省 精益求精,产品等于人品

打工心态: 保住眼前的工资和饭碗续表 漫不经心,得过且过 懒惰拖拉,消极应付 大手大脚,花公司的钱不心疼 差不多就行了

失败 团队 结果 事业

老板心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群策群力,分享共赢 以结果论英雄 把企业当成自己的事业

打工心态:寻找借口,竭力为自己辩护 单枪匹马,个人英雄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把企业当成别人的事业

以上是老板心态和打工心态之间的对比,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什么是打工心态。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建筑工人准备退休了,老板很感激他这么多年勤勤恳恳地工作,就问他是否愿意帮自己再建最后一栋房子。建筑工人答应了。可是,建筑工人的心思早不在工作上了,干活马马虎虎、偷工减料,用劣质的材料随随便便地盖好了一栋房子。谁知道完工以后,老板拍拍建筑工人的肩膀,诚恳地说:“这是你亲手建造的房子,我把它送给你,表达我对你这么多年工作的感激之情。”

建筑工人惊呆了。如果当初他知道是在为自己建房子,他一定会用最优质的建材、最高明的技术,然而现在呢,却建成了“豆腐渣工程”!但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老建筑工人就是怀有这种打工心态,工作不尽力,结果反受其害。

许多身在职场的人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在为谁工作?这样的思考会产生两个结果:一个是觉得自己在为公司工作,或者说是在为老板工作;另一个就是认为自己是在为自己工作,而且无论是在什么公司。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态度,必然产生不同的结果。

对于“为公司工作的人”来说,他们的逻辑大致是这样的:我在企业工作,而企业是属于老板的,那所以很明显,我在为企业、为老板工作。至于通过工作学到的知识、积累的经验,他们都把这些简单地用薪酬加以衡量,他们只关心薪酬的多少,这也是他们工作最大、最原始的动力。

对于为自己工作的人来说,虽然身处企业,企业也属于老板这一从属关系同样存在,但他们更多看中的是通过工作,自己从中得到的收获。薪酬当然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他们更关注在工作中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因为他们清楚这些才是自己事业大厦最不可缺少的基石,而薪酬就如同这座大厦漂亮、悦人的装潢一样,随时都可以更换。

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工作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是人生的存在形式,不管你在哪里工作、为谁而工作,你首先是“工作”,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然后才是为谁而工作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有正确的心态——为自己而不是为老板工作的正确心态。

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将心态回归于外行,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千万不要视工作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没有裨益。

齐勃瓦出生在美国乡村,没有受过什么学校教育。15岁那年,由于家中贫穷,他就到一个山村做了马夫。他不甘沉沦,不甘一辈子做马夫,他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发展的机会。3年后,齐勃瓦终于来到钢铁大王卡内基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虽然他也是一个进城的农民工,但是,自从进入建筑工地那一天起,齐勃瓦就下定决心,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当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的时候,齐勃瓦却默默地积累着工作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

闲暇时间,工友们往往在一起闲聊天或打扑克,只有齐勃瓦躲在工棚的角落里看书。有一天,公司的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在视察工人宿舍时,看见了齐勃瓦手中的书,又翻了翻他的笔记,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第二天,经理把齐勃瓦叫到办公室问:“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

齐勃瓦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和管理者,是不是?”

经理点了点头。不久,齐勃瓦被破格提升为技师。

他们中的有些人看到后有些嫉妒,挖苦、讽刺他。但齐勃瓦的回答是:“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我们只能在工作业绩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的工作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我把自己当做公司的主人,就能获得发展的机遇。”

正是怀有为自己打工的老板心态,齐勃瓦工作努力,刻苦钻研,系统掌握了技术知识。就这样,齐勃瓦一步一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25岁那年,齐勃瓦终于做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在建筑公司完成了最大的布拉得钢铁厂建设项目时,他那为自己而工作的热情和由此培养的卓越才能又被卡内基钢铁公司的天才工程师兼合伙人琼斯所发现。琼斯立即推荐齐勃瓦做了自己的副手,主管全厂事务。

两年后,琼斯因一次事故而丧生,齐勃瓦接任了厂长。由于齐勃瓦的积极努力和工作热情,加上他日渐成熟的管理艺术,布拉得钢铁厂成了卡内基钢铁公司的灵魂。几年过后,卡内基亲自任命齐勃瓦担任了钢铁公司董事长。齐勃瓦摒弃了得过且过的打工心态,为了自己的事业不断奋斗、不断学习进步,终于成为一名卓越的领导者,超脱打工者的行列。

要想成大事,就要警惕“打工心态”,像老板一样,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如果你是老板,你一定会希望员工能和自己一样,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更加积极主动。因此,当你的老板提出这样的要求时,你就应当积极努力去做,用心去做,创造性地去做。

有了老板心态,你就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老板乐于接受的人,从而也是一个可托大事的人。因为一个为公司尽职尽责完成工作的人,往往已经把这份工作看成是自己的事业,自己的事业是公司事业的一部分,公司的事业也就是自己的事业。

为自己寻找抱怨、偷懒、渎职的借口,这些只是打工心态在作祟。要知道因为他们不仅仅是在为老板工作、为工资工作,更是在为自己工作、为自己的未来工作,应该把它当做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用心去做、去经营。

不要只为钱包而工作

薪水是对于个人在工作中所作的贡献,包括实现的绩效、付出的努力、时间、学识、技能、经验与创造所付给的相应回报与答谢。

但薪水仅仅是对个人回报的一部分,而且是很少的一部分。除了薪水,工作给予的报酬还有珍贵的经验、良好的训练、才能的表现和品格的建立。这些东西与用金钱表现出来的薪水相比,其价值要高出千万倍。

不要只为钱包而工作,这样你会得到更多。如果人们将工作视为积极地学习经验,那么,每一项工作中都包含了许多个人成长的机会。当年轻人刚刚踏入社会时,不应该过分考虑薪水的多少,而应该注意工作本身带来的报酬。譬如发展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与你在工作中获得的技能与经验相比,微薄的工资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老板支付给你的是金钱,你自己赋予自己的是可以令你终生受益的无价之宝。

人们都羡慕那些杰出人士所具有的创造能力、决策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力,但他们并非一开始就拥有这种天赋,而是在长期工作中积累和学习到的。在工作中他们学会了了解自我、发现自我。这是职业赋予人最珍贵的礼物。能力比金钱重要万倍,因为它不会遗失也不会被偷。

在为钱包工作之外,提升自己的潜力使其得到充分培养和发挥更为重要。

或许老板支付给你的薪酬也许是微薄的,没有达到你的期望值,但你可以在工作中使这微薄的薪酬增值,那就是宝贵的阅历、丰富的职业训练、能力的外现和品行的锻造。这些显然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也不是简单地用金钱就能买到的。

工作所回报给你的要比你为它付出的多。把工作看成一种经验的积累,任何一项工作都蕴含着无数成长的契机。

不要刻意考虑薪酬的多少,而应珍视工作本身给你创造的价值,要知道,只有你自己才能赋予自己终生受益无穷的财富,而你的老板给你的永远都是可数的金钱。

马克思曾经这样告诫年轻人:“我们在选择职业时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身完善。不能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斗争,一方必然要消灭另一方,人类的天性就是这样:人们只有为了同时代的人的完善,为了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自己才能达到完善。”

个人发展的结果使自身能力得以提高,这比金钱重要得多。这就像画家丢了一幅名贵的书画,但他永远不会因此变得贫穷,因为他的财富是他所具备的能力。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更应该多考虑自己的前途,而不应该过分考虑薪水的多少。发展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与眼前的工资相比,你将如何选择?

但现实中依然只是为了钱包而工作的人占大多数。他们找工作的第一标准就是高工资,包括将来跳槽也基本上是以薪水的高低作为标准。

不过近来的一项调查可以为这些初入社会的人们一些启示:与薪资相比,个人发展为越来越多的人们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在被调查的150个高级主管人员中,41%的雇员离职是因为晋升机会有限,25%的人认为他们的业绩没有得到赏识,而只有15%的人是因为薪水。在目前这样高级和紧缺人才的激烈争夺中,那些对雇员既不许以光明前途又不及时提升他们的公司,就要输给可以做到这一点的竞争对手。

薪水只是我们为了生活必需的一种要求,但它并不是全部。应该看到,为钱包而工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社会竞争力,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些是比钱包更重要,也是更高层次的要求。

让敬业成为习惯

我们要尊重自己的工作,工作时要投入自己的全部身心,甚至把它当成自己的私事,无论怎么付出都心甘情愿,并且能够善始善终。如果一个人能这样对待工作,那么一定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支撑着他的内心,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职业道德——敬业。在人类历史上,敬业一贯为人们所重视,而在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它更是一切想成就一番大业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敬业心是老板心态的必备内容之一,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收获,由此我们就应该培养敬业心,让它成为一种习惯。

对于职场中的个人来讲,一个无法做到敬业的人不可能成为专业领域的精英人才,自然也不会有好的绩效和竞争力。因此,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除了相信自己,主动工作之外,还要有敬业的习惯,一个人无论职位多么不起眼,多么无关紧要,只要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肯干、爱岗敬业,每个人都可以在平凡中做到杰出和优秀。

弗雷德是美国邮政的一名普通邮差,但他却让两亿美国人为之敬仰,他实现了从平凡到杰出的跨越。

一天,演说家桑布恩迁至新居,邮差弗雷德前来拜访:“上午好,先生!我的名字叫弗雷德,是这里的邮差,我顺道来看看,向你表示欢迎,介绍一下我自己,同时也希望对您有所了解,比如您的职业。”

当得知桑布恩是演说家时,弗雷德问:“那么你肯定要经常出差旅行了?”

“是的,确实如此,我一年有200来天出门在外。”

弗雷德点点头继续说:“既然如此,最好你能给我一份你的日程表,你不在家的时候我可以把你的信件暂时代为保管,打包放好,等你回来时再送来。”

面对弗雷德的热心,桑布恩虽然觉得也很敬业,但太麻烦了,便很婉转地谢绝了弗雷德的好意,说:“把信放在门前邮箱里就行了,我回来时取也一样的。”

同类推荐
  •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

    一代高僧弘一大师曾经说过:“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著名作家贾平凹也曾经说过:“舍与得实在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艺术。”“舍”与“得”虽是反意,却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舍”是放弃,却成了因,结出了“得”的果子,不舍者不得,得亦因舍而得。这就是“舍得”的真意。人生就是这样,若想得到一样东西,必然要敢于放弃一些东西,如果舍不得放弃,又怎么能够奢求得到呢?而在这世界上,唯有那些懂得生活的人,或者是那些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他们懂得取舍,真正悟透了“舍得”二字所蕴含的人生真谛。
  • 20几岁,决定男人是否有钱

    20几岁,决定男人是否有钱

    本书将告诉您20几岁,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20几岁,必须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20几岁时的机会最宝贵;20几岁,让自己成为有人脉的人;20几岁,你必须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理财要趁早,20几岁起要学会理财;20几岁,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力;20几岁,趁年轻多给自己投资;20几岁不努力,凭什么三十而立;20几岁就成功的男人!少年早奋斗,财源滚滚至,功名利禄纷至沓来,成就锦绣前程。年轻无所为,老大徒悲伤,踏破铁鞋凄凄惨惨,成功无处寻觅。
  • 不可不知的犹太人赚钱智慧

    不可不知的犹太人赚钱智慧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幸福的活法

    幸福的活法

    本书是一本关于幸福的读物,教你如何懂得放下、宽心、淡定、宽恕、舍得、感恩、珍惜等,为焦虑的人生寻找幸福的活法。
  • 20几岁,不能再犯迷糊了

    20几岁,不能再犯迷糊了

    20几岁的年轻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也充满了迷茫。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应该走向哪里,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和方向。很多人期待着自己成熟,但是从思绪上和行动上却难免犯一些糊涂。年轻,允许失败,但是不允许我们甘于失败。年轻可以失意,却不应该为今后留下悔恨。站在这个崭新的十字路口,你能自信坚定地走出每一步吗?
热门推荐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 倾邪无比

    倾邪无比

    墨倾邪,21世纪华夏国墨家的家主,年仅20岁的她,可算是文武双全。可是就是因为她的这个位置,让她得到了一番机遇……
  • 像松树一样

    像松树一样

    岑远和林辉是感情非常要好的兄弟,他们常常拿对方开涮,以损对方为乐,渐渐的产生了他们自己都没有发现的爱意,偶然的一次,林辉发现岑远的手机密码是自己的生日……
  • 乔乔的梦

    乔乔的梦

    《正义》的小番外,基本可当同人看(基本)目前确定写《梦蝶》!是跟正文有联系但不能镶入正文的故事,主讲乔乔妈。-书名烦死了永远都重复呜呜呜-日常番外(×)动作番外(√)-申请完结了赶紧补一个正经点的:有的时候人人都能是批判家,去“指点江山”、去大谈未来,身上的错也显而易见。但也许,无论发生了什么,人们总还是可以认为自己配得上一个褒义词,乔乔认为他的词是天马行空。似真似假,在虚幻与现实之间,“老妈”变成了别样的超人,蝙蝠成了有斑点的蝴蝶。文字间有许多灵魂在跳脱,他们都有自己的观点,但我想,这是个故事。说不上好或者不好,我很喜欢它。它就放在这里,这个故事,就那样放到这里了。诸位,后会有期。
  • 奋斗吧煊儿

    奋斗吧煊儿

    一个出身卑微却满怀理想的年轻人,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由于这个时代的对于穷人阶层不友好,最终断送了这个心地善良的有志青年的前途甚至生命。
  • 鬼捕道长

    鬼捕道长

    一个被命运摆渡的家族,在他这一辈,是否能逃出那个守护一生的命运......
  • 曲终人在

    曲终人在

    该书是周大新的长篇新作。小说用写传记、做访谈的“拟纪实化”方式讲述了一个省长的一生,塑造了一个刚健有为又充满了矛盾、承受了压力的省级领导干部形象。同时,从人性的角度讲述了机关生活的某些侧面。作者坚定地站在纯文学的角度,对复杂的现实和复杂的人性都给予了令人信服的把握和描写,既面对了问题,又弘扬了正能量。该书堪称近年来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品,也是著名作家为记录时代所作出的文学贡献。
  • 幽灵武装

    幽灵武装

    “我愿意献上任何祭品,请赐予我复仇的力量!”少女对着祭坛低首祈求。“让我看看你出得起什么样的价码?”未知的黑暗中传来质疑,像是在评判这笔买卖是否合算。“唔,尘世的美貌转瞬腐朽,凡人的灵魂脆弱愚昧,你似乎一无所有。”估价者有些意兴阑珊。“不,我还活着,活着就有希望,有未来,我以生命为代价!”少女的抗辩惹来黑暗中旁观者的一阵讥笑。“有人愿意为这个生命签订契约么?”估价者仿佛想尽快结束仪式,草草问到,等待少女的是一片沉默,接着是一阵更大声的哄笑。“我接受!”一声男子的嘶吼,让喧闹戛然而止。“一个恶魔降临了?”估价者意有所指。“那是个傻子!”讥笑者们冷嘲热讽。“希望他会是个英雄。”少女轻声祷告。
  • 末世之焦土绿洲

    末世之焦土绿洲

    对于拥有随身空间的梅落香来说,末世并非十分艰难。有兴趣了出来调戏调戏变异者,被变异者调戏了就躲进空间。只是,这样一个绝望的世界并不是她能改变,她是否能够承受那些负面情绪,是否能够躲开那些伤人暗箭,也许最大的敌人不是拥有低级智慧的变异者,而是喜欢争斗的同类。注定孤独的她是否可以找到一个能够分享秘密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丫头你要听话

    丫头你要听话

    她是人人眼中“社会姐”他是人人眼中“社会哥”谁能知道?她虽社会,可一遇见了他,瞬间乖的像只小猫。他虽叛逆,可一旦有了她,就变成了一只温顺的狼。“丫头,我受伤了,你喂我。”“爱吃不吃”却拿起了勺子一口一口的喂他。“这是我们老大吗?”外面偷看的一群人不可置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