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083200000014

第14章 长安的卫星城

第二日上午。微风拂柳,通书什的两伍人走在渭河边上,向着长安北面的渭河桥前进。虽然是放假休息,但是他们被命令集合行动。那名素来帮两位什官抬黑板吹笛的军士也走在队伍外面,天依知道,他今天是作为军幕的监视人存在的。

大家都穿着较厚的粗麻便服,甚至乐正绫和天依也煞有介事地穿上了一件军幕发给的女式旧直裾,把脸用纱蒙起来——当然,直裾是套在札甲外面的。也有几个强壮的兵士藏着短刀,以时刻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就算在天子脚下。

“什正,我们下午可以行船回营么?”何存一边走,一边问他的什正。

“不行。”乐正绫摇头拒绝,“行船水中,有倾覆的危险,军幕的要求是每一个人都安全。”

“哎……”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坐上船会发晕。”乐正绫又补了一句。

大家都笑了起来。楼昫一边听着,一边联想这位素来在他们面前表现出勇毅活跃一面的什长发晕的样子。他几乎快忘了这个女性也有柔弱或者安静的时候。

“走着去长陵县,太累了!”夷邕嘟囔着,他的背上背着一只沉甸甸的小箱子,那是军幕发予的他们今日的资材。

“郑,一会上了渭桥,你给他背一下。”乐正绫向乙伍中的第三名士兵说。

“慢着——我有气力。”听到此言,夷邕连忙摆手,“我能背。”

“你的气力还是用在陵邑里吧。”乐正绫仍然向那位姓郑的士兵下达了命令。

“唯!”

两伍人路过许多村镇,踏上了渭桥。楼昫看到北面干涸的河滩上,有一些附近的村民正在淤泥里边捞鱼,他就想起来自己前些日子在涧河捞鱼的日景。进而,他的视线向远方延展,看到了两三座大的城邑,在渭河边耸峙着,城邑附近还有宫苑的楼阙,围着一个大型的几层高台展开。

“那些高台是……”楼昫看着远处的高台,入了神。

天依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答道:

“是先君陵寝。不要轻易冒犯。”

不同于现代见的封土堆,西汉时期的封土仍然维持着先秦以来习惯在封土堆上修筑高台建筑的特征。陵堆被分为数层,像埃及早期的金字塔一样,只不过在每层上又修筑了木结构的围廊,上面覆瓦,这么逐层地上去,最后在顶部还修筑厅堂。作为死人所安息的地方,这种高台建筑的形制和活人居住的宫殿是差不多的——天依在后世参观的西汉未央宫遗址和穿越以来偶然瞥见的洛阳宫中高台建筑的轮廓都印证了这一点。秦始皇陵是所有这类高台中最雄大的,围廊多达九层,只是这些梁柱和屋顶没有留存到现在,若不是出土材料作为实证,天依几乎以为参观时眼见的那座人工堆起的小山便是它原初的样子了。

这类高台建筑在汉魏以后,随着木结构技术本身的进步,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这时天依和乐正绫还能有幸在远方一睹这些宫殿和陵墓群盛期的荣景。

听到什副的劝告,楼昫只是看了一眼,便把视线由陵园转向富贵热闹的陵邑去。天子就是天子,他父亲去世了,家族只是出钱到郊外祖坟找个地方厚葬他,并没有在上面兴建什么高台;自己若死了,不知道什正、什副和弟兄们会不会为自己痛惜——至少如果他没有入军,由于冻饿死在陋巷或者野外,那自己的尸体八成留给野犬来观照;而天子驾崩,居然要花这么大的气力,在埋的地方起一座宫殿似的陵园,在坟上修起高台,又要筑一座城邑,迁关东的富家大户来充实,让他们竟日走马博弈,狎玩声色。

面对渭河北岸平原的盛景,楼昫一时说不出话来——他陷入了沉默。他知道面对这番情状,两位什官又要用海国话交谈她们私人的事情了。他试着努力去听辨她们的言谈。

“这三座陵邑,都是消费性城市。”天依用现代汉语普通话对乐正绫说,“以后汉武帝驾崩了,还要在最那端兴建茂陵,设置茂陵县;汉昭帝还要修建平陵。这五个地方,就是以后素称的五陵,关中最繁华的地带。”

“那长安呢?”

“汉代的长安本质是几个大宫殿,比如未央宫、北宫、桂宫等等。一开始这几个宫殿没有城墙,后来吕后为了防御匈奴威胁,用城墙把这几个宫殿连起来,就成了长安。所以长安实际上是一个宫殿群,只有少量居民在宫殿之间的夹缝中居住。”

“等于说最繁华的并不是长安,而是长安外,以及渭河北边的这几个陵邑。‘五陵年少争缠头’。”乐正绫说。

“对。五陵少年就成为后世唐朝诗句里面常用的富贵人家子弟的意象。”天依点点头,“长安城的居民,大部分是宫里的、和宫殿有关的人,应该不超过十万。但是把这几个陵邑——当然现在只有三个——加起来,可能规模也有个几十万,而且由于是迁徙山东富户入关,这几个陵邑的居民购买力是惊人的。所以它也是丝绸之路在东端的最重要节点之一——其实连之一都可以省却了。”

“嗯,我和祁叔从塞下退却的时候就遇到过很多商队,他们基本上都是去长安的。”

楼昫一边听着两人的语音,一边努力辨识一些发音和汉说相近的词,比如“汉”“安”“宫”等。由那个后附的“安”字,楼昫进一步推得在海国话里面,“长安”的“长”读/t??ɑ?/,和汉地的/da?/不同。似乎在海国话中,可以找到和汉地的/t//t?//d/有对应关系的/t?//t??/等——它们都是塞擦音,海国的塞擦音特别多,而且高元音特别多,比如/y//i//u//o/。往往它们似乎和汉地的低元音/a/有对应。

有这么多疑似的对应关系,楼昫不禁更加怀疑,两位什官所说的海国,是否就是汉民在海外的国家,她们是不是实际上的汉民。可是她们既说的汉语,为什么自己和她们完全不能通话,且那边的塞擦音和高元音如此多,而韵尾如此稀少呢?

楼昫打算把这个问题带到塞下再问。至少在这个当儿,他想抛开这些音系上的疑问,好好地享受假日的阳光。

两伍士兵下了渭桥,乐正绫让众人散开队形,不要走得整齐,短刀也要收藏起来。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容易扰民。

又沿道路走了许久,高大的长陵县的城门终于来到了距离他们不到百步的地方。这座城市似乎并不喜欢将它的富有和热闹藏在城内,而是蔓延到了城外的道路上。摊亭、伞盖、凉棚,处处而有,小伙子们各个面有喜色。

“什正,使君划给的经费,应该不止是购球的费用吧?”夷邕问道。

“对。”乐正绫笑着向他说,“司马能看不出你们的小心思么?——对了,进了陵邑,不要呼什正什副,叫姑嫂便是。”

“唯!”

众人并不打算在外围留恋。他们的目的从一开始就很明确——进到长陵县城最中心的市场上,大开一下眼界,看看汉地最繁荣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用乐正绫的话说,叫“见西洋景”。城外的商贩并不值得他们浪费时间。楼昫和何伍长等几个乙伍的士兵倒是走到药摊上,用自己的资材买了些茶叶。

“哎,阿昫,阿存,”乐正绫也开始换用辈分的叫法来称呼自己的士兵们,“你们几个后生怎么浪费钱呢!”

“这不是给‘大姑’您治一下嗓子么!”何存抱着茶叶说,“反正这是最贱的药材了,我们几个人一摊,一人也用不到多少钱,不妨多买点的。”

“最贱?”乐正绫看了看茶叶。看来在汉代,是真没多少人喝这个东西。

“哪儿的茶?”天依问他。

“华阴的。不算好,随便采采。”药摊摊主陪笑道,“我卖的主要不是这个,我这儿朱砂粉很好,不知受用不?”

硫化汞都能做药?天依在心里暗自吐槽。看到她一脸疑惑的样子,摊主笃定她从前深居闺阁,没出过几趟家门,遂向她介绍道:

“解毒安心用的,夫人,您出来一趟不容易,听我讲讲这朱砂的效果。小孩晚上要老是哭,心神不定,吃这个有用。”

天依摇摇头,和士兵们离开这个摊位。

“哎,夫人,还有石英粉呢!名贵是名贵了点,药到病除啊!”

药摊老板奇怪地看着这些男女走向城门中去。好药他们不买,却买一些不痛不痒的茶叶,这让他十分摸不着头脑。

“什副,其实我们也可以买一点那些粉。以后谁犯了什么病,我们可以……”夷邕对天依道。

“朱砂也好,石英也好,都是有毒的,最好不要用它治病。一般的草药都比这些矿物好。”天依说,“我是无论如何不会使用这些药物的。”

“有毒?可朱砂不是解毒的么……”夷邕对天依的回答感到很疑惑。

一行人走到城门口,守兵在检查他们的装备时发现了札甲和武器,众人被滞留了一会儿。乐正绫向守兵的队长出示了背章和军幕的文书,并告知了收藏兵甲的原因,守兵才放他们进入了作为三陵邑之一的长陵县城。这下可长了大家的见识——

只见街面周围绿树成荫,四下里的院墙都被刷得整整齐齐的,并没有土坯的质感。而在院墙后面,便是成片成片的陶瓦屋顶——自然,陶瓦屋顶也非常整洁。在物质条件不发达的年代,除了利用矿物和植物颜料尽可能地绘制丰富繁杂的颜色以外,整洁便是衡量建筑美学的一个重要的标准。

韩非子在《五蠹》中提到过,往古圣王的时候,他们的宫室,“茅茨不翦,采椽不斫”,也就是屋顶上的茅草并不修剪得很整齐,而屋宇上分布的椽子也没有砍得很齐。显然,这两句话的意旨便是,在商周,虽然陶瓦还没正式大面积地使用,但是人们已经将对整齐的追求融入了修剪茅草和椽子的过程。就算用茅草作屋顶,只要治理得整齐,就也能取得出色、高贵的视觉效果。而将它泛化到墙体、地板、梁架等地方,自然也是这样的。

日本的高等级建筑——一般是本土原生做法比较多的建筑物上,会使用一种叫桧皮葺的做法。它用桧树皮代替瓦、木条和茅草,将其厚厚地覆置在屋顶上,堆成一个光滑的面。虽然使用的材料比较简单,但是也能达成光滑整洁的观感。比如平安神宫等神社,有许多就是采用这样的做法,也算“翦茅茨”的另一种体现。

除了建筑物整洁,且一些门、楼、厅堂多施色彩以外,最让他们震撼的便是街上的人流了。穿着素色和彩色丝衣的人比在洛阳城里多了许多,乘车坐轿骑马的也较关东更多,在这样一片颜色的海洋中,楼昫迅速被眼前的浮光掠影给淹没了。

“跟兄弟们走!”夷邕拍了拍他的肩膀。楼昫这才从物质的冲击中回过神来,跟随通书什的其他人往市上行去。

天依和乐正绫虽然长期在现代城市居住,但是到汉地这半年来,头一次见到如此阜盛的消费性城市,她们仍然被该城市相比于同时期的繁荣给震撼到了。有人坐着马车从街上经过,瞥到这些布衣在一旁惊讶的眼神,轻蔑地笑了笑。

通书什的人们挤过汹涌的街道,来到市上。这市和洛阳的类似,外部是被围墙围着的,不过道路相对拓宽了许多。在市的中央,有一座两层,约十米许高的市楼,守兵和市吏站在二楼的平坐上,便可以将市场的一半多地方收入眼底。不过市场里人多店多,各行各业都有,招揽的幡幅又多,远处似乎还有角抵等杂技表演,估计光靠几个站在望楼上的人是管不过来的。

“请问哪里是卖踏球用的球的地方?”夷邕拦住一个路人,询问道。

“东北头。”那人不屑地让僮仆指了个粗略的方向,掉头就走。

“这!”夷邕皱起眉头,“我们好歹也是……”

“二侄,人为衣装。”乐正绫劝解他道。

他们躲着车马,向市的东北边走去。终于,在一个售卖各种手工制品的院落里,他们发现了一家贩卖革球的店。夷邕迫不及待地走上前去,询问店家球的数量及价格。众人便也围上去,增一些势头。

店主从未见过这么一大家子年轻人一块出来买球的。他对他们的行为感到非常不解。不过既然是生意,那就得做。

“你们需要几个球?”

“十五个。”

店主看了看自己店中陈列的革球。

“你们要什么款式?”

“径九寸的。”

“只有八只。”店主笑了起来。

“多少钱?”

“径九寸的,一只六十铢。”

“六十铢!”夷邕的脸都青了。按这个价格,他一个月的收入还买不到几只革球。

“你们不是要买八个么?”店主看着他的脸,觉得有点好笑,“能一口气说买八只球的,应该不差这点钱吧?”

“这……我们在华阴买的……”

“华阴是什么地方!那也能算球?”老板伸了伸袖子,“这市上,光租这店面的租就多少去了。我看你们都是布衣,价格还报低了点。”

“大姑,我们有多少钱?”

乐正绫沉吟了一会儿,向士兵们道:

“没事,钱还可以。”

“我们真的要花这么多冤枉钱买这几个球?”

“这本来就是你父亲给的购球的费用。相信他也知道长安这附近的物价。而且,二侄,你觉得这球与华阴的球比之如何?”

夷邕从店主手里拿过一个球,在手上掂了掂,四处捏捏揉揉,最后向乐正绫报告说:

“大姑,它质量好。我们在华阴买的球,虽然价格便宜,但是不耐踢,估计再过些时日就破了。这个球,踢三个月我估计应该不成问题。”

“那比买那种球要划算多了。”乐正绫开怀道,“到时候就算大家不踢了,还给父亲,也是好的。”

“也行。那什……大姑,我们就买了?”

那位姓郑的军士从背上卸下钱箱,将木闩打开,捧出一大摞铜钱。

卖革球的商人看着这群布衣少年拿出这么一只钱箱,不禁啧啧称奇。看来真的在这几个陵邑间,藏富之人还是不少的。

正当士兵们取来皮球,将它们挨个装进一个麻袋的时候,人们的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这九寸的,就让这群乡巴佬买完啦?爷的呢?”

楼昫和齐渊们往后一看,有几个穿着绸子衣服的少年正叉着腰,在店前的街边站着,打量着通书什的人们。

——第四节完——

同类推荐
  • 大唐陈王

    大唐陈王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且看后世小子祁风,是如何在唐初翻云覆雨,诡将之名又是如何闻达天下!
  • 万年神话传奇故事

    万年神话传奇故事

    发表前给广大阅读君的几句话,这个传奇故事孕育了很长时间,她是一个充满神密色彩的,开天辟地的,创造人类,世间万物的,可歌可泣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的神话传奇故事,此故事为史前故事,史前故事资料很少,,有失误和不当之处,望广大阅读君批评指正。
  • 工业帝国系统

    工业帝国系统

    主角李晓穿越到了一个类似晚明时代的世界,拥有了一个工业帝国系统,能够通过改变历史赚取贡献值用来换取各种物品,有火绳枪、土豆、辣椒、钢铁等物。此时国家外有强敌,内有內患,动荡不安,作为一个小人物的李晓生逢乱世,自然要奋起搏击,为天下百姓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世界。
  •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是中国传统史学极具代表性的名著,是各界人士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历史智慧的重要津梁。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本书以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大主题为主线,以单元统摄选文,选编《资治通鉴》对若干重大史事的叙述,加以详备的注释和解说,在彰显司马光大家手笔的同时,注重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政治智慧的发掘。
  • 最牛土皇帝

    最牛土皇帝

    姜尚把自己给走丢了,醒来的时候发现在一妙龄少女的床上,然后莫名其妙就成了小地主家的倒插门女婿!吃不惯,用不惯的姜尚,在那个落后的时代,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创造。清河镇那个小小的镇子,在姜尚呆了一段时间后,成为了全国的中心,姜尚一不小心成了土皇帝,还是连皇帝小儿都不敢惹的那种。
热门推荐
  • 萋萋忘忧

    萋萋忘忧

    中学女生葛萱假期补课,邂逅了补习老师的邻居许欢,并对这个大她五岁的男生情愫渐生。高中三年里,葛萱除了在学业上看齐许欢,方方面面都督促自己成长、蜕变。葛萱如愿考上重点大学,站台上许欢久久的拥抱,成为葛萱的爱情信仰,然而第一个寒假里返乡的这天,信仰崩碎成片,落在许欢与富家女蒋璐牵手走过的街道上。失意的葛萱性情骤变,与家人斗气,与朋友反目,幸好江齐楚仍不离不弃。在江齐楚眼里,亲切善良的葛萱是一株忘忧草。因为有她,他不甚快乐的少年时代,多了生机和欢笑。十几年的变迁周转,无论他是刚从农村进城的野小子,还是一夜暴富的阔少爷,她皆以同样的真诚待他。从对她懵懂的好感,到逐渐明晰成喜欢的岁月里,她终于坚强,学会了保护自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反穿管理局

    反穿管理局

    胡先宿醉醒来,发现自己突然多了一辆【红色警戒】里的基地车,还有一个叫谭亚的贴身秘书,而且莫名其妙的成了反穿越管理局的第一任局长。只是谭亚啊!你长得那么像克里米亚的女检察官你家里人造吗?难道他们都不觉得太有违和感了吗?PS一下:本书一天固定更新6000字左右。再PS第二下:如果作者心情好的话会加更。再再PS第三下:加更上限一万字,因为本人自我感觉一天写16000字已经是极限了。再再再PS第四下:怎么样作者的心情才会好呢?比如说上榜了、打赏了、推荐、收藏飞涨了!还有艳遇什么的大家就不要操心了,只需要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就好了。局座我在这里先为大家的推荐、收藏、打赏鞠躬感谢了。已经签约了,请大家放心收藏,喜欢养书的书友,也请偶尔推荐下,谁家种个花花草草不得施点肥浇点水啊!
  • 风起帛曳

    风起帛曳

    相传世间本位一片混沌,盘古开天辟,天地初开后,天地不稳,盘古大神便头顶蓝天,脚踏大地,每日长高一丈,使天每日也增高一丈,地每日也增厚一丈,经过一万八千年,天地定型。
  • 他不是混蛋

    他不是混蛋

    白暮和范希婉在一次葬礼中相遇。但是,他们的目的却完全不同,因此也就不欢而散。然而却在此时一个女孩爱上了他,并且死心塌地的住在白暮的家中。一向不会爱,表现无所谓的白暮,逐渐展露内心情感和脆弱的一面。
  • 画肆

    画肆

    在祁宅的六个咒术师各个天赋异禀,在异变世界中为普通的咒术习者探寻未知领域
  • 离怨是泡沫

    离怨是泡沫

    你曾经幻想过你最爱的那个人会是和你走进婚姻殿堂的人吗?好朋友是不适合做情侣的,如果适合,不是应该开始就在一起了吗?慢慢我们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我们所经历的事情,得自己慢慢去接受,没有人会身同感受。比起友情、爱情带给我们的伤痛,家庭带给我们的伤痛,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需要我们用一辈子时间去消化。我们走走停停,迷失了最初的自己,我们又得到了什么?
  • 且折一枝黄

    且折一枝黄

    山河无恙,人间可安。【你,可否幻想过给你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你会选择改变什么?但是根本没有这个机会,因为不可能。当你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有人生来即富,有人生来即贫。这世间没有公平可言,乃是惨无人道。你永远是自己的主宰者。】
  • 阿尔萨斯之新的救赎

    阿尔萨斯之新的救赎

    阿尔萨斯在一个陌生世界的睁开了双眼,新生的他开始了新的旅程,作别往世,圣光再次眷顾,阴影中的低语依然在徘徊,他是否能摆脱命运的诅咒,完成自己新的救赎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