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4800000023

第23章 李后主之死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凡是识得几个字的中国人,都能背得出的。尤其心绪不佳,一脑门官司的时候,尤其倒霉的事情,总缠在屁股后边的时候,读这两句诗,能起到一点纾缓的作用。因为你发现,世界上有麻烦的人,非你一个。

记得当右派的晦暗岁月里,有时候,人之不被当人对待,挺憋闷,闷到无以复加,就常常于无人处,将李后主这两句,啸出来。山,很高,很陡,声音撞回来,也颇壮观,顿觉痛快。虽然此举很阿Q,但消解一下心头那股鸟气,也能得到片刻的轻松。这也是中国许多帝王中独能记住李后主的原因,就由于他的诗,其他凶的、坏的、王八蛋的、应该千刀万剐的,死了也就死了,谁记得住他们。

李煜要是始终只做诗人,不做皇帝,或许最后的结局,不至于那么悲惨;那样,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说不上中国第一,举世无双,至少其精品佳作的数量,能与东方的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西方的拜伦雪莱歌德普希金,不埒上下。可是,近人编辑的《全唐五代词》,只存其词40首,其中尚有一些存疑之作,实在是太令人惋惜了。

作为皇帝,他输得最惨,作为文人,他死得最惨,真是令人悲哉哀哉的事。

那个鸩死李煜的宋太宗赵炅,其歹毒,其残忍,也极其不是东西。从文学史的角度考量,他除掉皇帝事小,除掉诗人事大。皇帝这个差使,谁都能干,“黥髡盗贩,衮冕峨巍”,那么,阿猫阿狗,白痴呆虫,坐在金銮殿上,同样人模狗样,挺像回事的。而能留下璀璨篇章,千古传唱的不朽诗人,却不是随便拉一个脑袋来就能充数的。

可惜,他死时才四十二岁,今天看,只能算“知青后”一代作家。

在中国,皇帝写诗者,颇多,不过都是当上皇帝以后,附庸风雅,才做诗。李煜不然,他是先当诗人,再做皇帝。别看次序先后的颠倒,差别却是很大,先做皇帝,尔后做诗人,属客串性质,不过游戏而已;先做诗人,接着再做皇帝,就不能客串,不能游戏了。可李煜一直在客串,一直在游戏,当专业诗人,做业余皇帝,最后只有亡国灭命一途。

他全部的错,就错在这里。

诗人就是诗人,诗人的最佳生存方式,就是写诗,皇帝,是当不得的。凡诗人,其感情特点有三:一、沸点低,容易冲动;二、脆度低,容易沮丧;三、耐力低,容易泄气。把国家交到他手里,非砸锅不可。曹操就非常明智,他的诗写得绝棒,在皇帝诗人行列中,不排第一,也排第二。可他说什么也不当皇帝,孙权蛊惑他,老兄干吧,他说,得了吧,你要把我架在火炉上烤啊!所以,他虽然比皇帝还皇帝,硬是不上轿。李煜受命之初,也晓得自己不是这块材料,可他实在无可推托,同时,我估计此君大概也不想太推托,怎么说,皇帝也是个美差,于是,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宋蔡涤《西清诗话》载:“艺祖云:‘李煜若以作诗工夫治国事,岂为我虏乎?’”

赵匡胤的事后诸葛,看似有理,其实,这位大兵,还是不甚懂诗,不甚懂得诗人。一个真正的诗人,从头到脚,从皮到骨,甚至到骨头缝,到骨髓,都是诗人气质。也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说的那个“真”,他认为:“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所以,即使按艺祖所云,李煜悉心治国,不做诗,不做诗人,可他只要血液中诗人的“真”去不掉,就当不好南唐国主。

隔岸相望的赵匡胤,虽然纂了后周帝位,但却继承周世宗柴荣的遗志,一直厉兵秣马,要将南唐灭了。可南唐国主,诗人第一,皇帝第二,不是不知道处境危殆,而是知道了也无所作为。一不积极备战,二不养精蓄锐,三不奋发图强,四不全民抵抗,“日与臣下酣饮,愁思悲歌不已”(《新五代史》),沉湎于酒中、诗中、歌舞中、脂粉气中。如此这般,诗人啊,你不完蛋,焉有他哉?

孔夫子认为,君子应该“放郑声,远佞人”。李煜恰恰相反,一方面,声色犬马,骄奢淫侈,缠绵后宫,荒疏政事;一方面,吟唱酬和,品评诗词,琴棋书画,赏鉴推敲,只顾忙自己的,将国事托付给只会坐而论道的文人学士。长江天堑,从来为江南屏障,赵匡胤攻打南唐,便有了在江上架桥的构想。南唐的君臣们,听到这个传闻后,不但毫无警惧之意,竟哄然一噱,看做天大的笑话。“煜初闻朝廷作浮梁,谓其臣张洎,洎对曰:‘载籍以来,长江无为梁之事。’煜曰:‘吾亦以为儿戏耳!’”(《宋史》)

这个一块儿跟着打哈哈的文人张洎,就是十足的害人精了。后来,城陷,他说他要殉国,大家等着看他如何杀身成仁,一转眼,他又不打算死了,他说,我要当了烈士,谁为国主写投降书啊!就是这位投降派,“为江南国主谋,请所在坚壁以老宋师。宋师入其境,国主弗忧也,日于后苑引僧道诵经、讲《易》,不恤政事,军书告急,皆莫得通,师薄城下累月,国主犹不知”(《续资治通鉴》)。

李煜,作为诗人,一流,甚至超一流,作为皇帝,三流都未必够格。说是庸君,对他客气,说是昏君,也无不可。他所干过的残害忠良,屠杀直臣,宠信小人,依赖奸邪的累累恶迹,不比历史上别的混蛋皇帝差。

不信,抄下面几段,以作佐证:

“南郡留守兼侍中林仁肇有威名,中朝忌之,潜使人画仁肇像,悬之别室。引江南使者观之,问何人,使者曰:‘林仁肇也。’曰:‘仁肇将来降,先持此为信。’又指空馆曰:‘将以此赐仁肇。’国主不知其间,鸠杀仁肇。”

“国势日削,用事者充位无所为,(江南内史舍人潘)佑愤切,上疏极论时政,历诋大臣将相,词甚激讦。”后因牵连,“国主疑佑之狂悖,收佑,佑即自杀。”

“时宿将皆前死,神卫统军都指挥使皇甫继勋者,年尚少,国主委以兵柄,继勋素贵娇,初无效死意,但欲国主速降而口不敢发,每与众云:‘北军强劲,谁能敌之!’闻兵败,则喜见颜色,曰:‘吾固知其不胜也!’偏裨有摹敢死士欲夜出营邀战者,继勋鞭其背而拘之,由是众情愤怒。是月,国主自出巡城,见宋师立栅城外,旌旗满野,知为左右所蔽,始惊惧,乃收继勋付狱,杀之,军士争脔割其肉,顷刻都尽。”

“遣使召神卫军都虞侯朱全赟以上江兵入援。全赟拥十万众屯湖口,诸将请乘江涨速下,全赟曰:‘我今前进,敌人必反据我后。战而捷,可也,不捷,粮道且绝,奈何?’乃以书召南都留守柴克贞使代镇湖口,克贞以病迁延不行,全赟亦不敢进,国主屡促之,全赟不从。”(以上均《续资治通鉴》)

“性骄侈,好声色,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新五代史》)

“八年春,王师傅城下,煜犹不知。一日登城,见列栅在外,旌旗遍野,始大惧,知为近习所蔽,遂杀皇甫继勋。”(《宋史》)

“江南李主佞佛,度人为僧,不可数计。太祖既下江南,重行沙汰,其数尚多,太宗乃为之禁。”(宋王泳《燕翼诒谋录》)

“江南李氏进贡中国无虚月,十数年间,经费将竭。”(《江表志》)

虽然此君为帝,很糟糕,但比之历代穷凶极恶的独夫民贼,李煜属于既无大善,也无大恶的一个。加之大家对他的诗怀有好感,对他的死抱着同情,也就不咎既往。而且,为帝之初,大概还是做了一些不庸不昏的善政,陆游在《南唐书》里说:“境内赖以少安者,十有五年。”江南这块地方,只要不打仗,就丰衣足食,也许由于短暂的偏安小康局面,拿进贡的银子买来的和平,诗人又不安生了,领导潮流,别出心裁,异想天开,匪夷所思地兴起一股缠足之风。

饱暖思淫欲,也真是拿这位“食色性也”的皇帝无可奈何。

据清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考证:“裹足之事始于何时?《道山新闻》云:‘李后主窈娘以帛绕足,令纤小屈足新月状。’唐缟有诗云:‘莲中花更好,云里月常新。’因窈娘而作也。张邦基《墨庄漫录》,亦谓弓足起于南唐李后主,是为裹足之始。”由他始作俑,直到辛亥革命才终结的缠足陋习,据西方学者霭理斯认定,这是一种性虐待的变态行为。竟折磨汉族妇女,达一千年之久,这位诗人皇帝,按上海话讲,可就是真正的作孽了。中国出了三百多位皇帝,独他这个举动,是最格色的,最具其个人色彩的,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哪怕全世界的皇帝加在一起,也找不出一位用这样方法青史留名者。

上有所好,下必甚之,故尔“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中国人习惯了上面咳嗽,下面感冒,皇帝放屁,臣民就是五雷轰顶,诚惶诚恐。要是这位情圣兼诗人,不当这个国主,没有这份最高权力,会弄成举国皆小脚娘子,蔚然可观的盛况来吗?所谓群众运动,说到底,是运动群众。如果李煜仅仅是一位诗人,有这种变态心理,顶多骗骗几个没头脑的女孩。但他是至尊至贵的天子,发出史无前例的缠足号召,马屁精跟着起哄,御用文人跟着鼓吹,可怜的老百姓敢不雷厉风行吗?

所以,权力这东西,很怪,很可怕,它具有一种催化剂的作用,能将人性中的最本质的恶,释放出来。释小恶,则斤斤其得,孜孜其欲;释中恶,则不择手段,无所不为;释大恶,则恬不知耻,倒行逆施。这公式就是:“权力 诱惑=邪恶”。越大的权力,越大的诱惑,也就产生越大的邪恶。私欲膨胀到了极点,野心萌发到了极点,最后就成了晚期的癌症患者,转移扩散,不可救药。

李煜做一个纯粹的诗人时,顶多是优哉游哉的公子哥儿,石头城中的第一情种;可一当上惟辟作威,惟辟作福的皇帝,权力使他往昏君方向发展。提倡缠足,就是他的恶的一次释放。

老实讲,手中握有权力,是了不起的,神气活现,吆五喝六,前呼后拥,屁股冒烟,对有些人来讲,是祸,是福,还得两说着呢!这些年,冷眼旁观周遭的文人,当官当得八九不离十者,固然有,而当官当得声名狼藉,顶风臭四十里者,好像更有。小人得志,蝇营狗苟,欺世盗名,永无厌足,在权力催化下引发的人性畸变,哪里还有什么文人品位,一张肉脸上活生生写着名利二字,令人惨不忍睹。

继而一想,这班人写不出东西,不捞名谋利,又能干什么呢?

王国维所说的“真”诗人,那是有“真”本事的。治国为其短,写诗为其长,打仗是其短,作画是其长。《珍席放谈》一书说:“江南李后主善词章,能书画,尽皆臻妙绝。”作者高晦叟,为宋代人,距李后主不远,有这个评价,足见诗人风流绝世,才华绝代,并非溢美之词。

公元962年(宋建隆二年),李煜继位之时,给赵匡胤打了个报告,他对他自己不适宜当皇帝,更适宜当诗人,很清楚地表明了内心的苦衷。“臣本于诸子,实愧非才,自出胶庠,心疏利禄,被父兄之荫育,乐日月以优游,思追巢许之余尘,远慕夷齐之高义……”(《宋史》)。本来,李煜毫无继位的可能,其父皇李璟之后,说好了的接班人,有两个“兄终弟及”的叔叔,还有一个立为太子的哥哥,怎么也轮不着他,注定要当一辈子闲云野鹤。所以,他思想上没有一点点储位的准备,也不存有丝毫觊觎皇位的野心,他一天到晚,美女,醇酒,吟诗,作画……享受生活,徜徉在诗歌和美学的王国里。

他排行老五,那龙椅根本轮不着他坐,他就成了金陵城内的王孙公子,风流情圣,桂冠诗人,快活神仙。但是,上帝爱给人开个玩笑什么的,很快,将其接位途程上的障碍物,一一请到了天国。阁下,你就等待着加冕吧!一个写长短句的闲散之人,偏要他去日理万机,“一种心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蝶恋花》),只好硬着头皮,在金陵登上帝位。

他喜欢南京,不愿意到他父王的都城南昌去。宁可在南京向赵匡胤称臣十五年,也不到南昌去当更独立一点的皇帝,这就是诗人的抉择,也许石头城钟灵毓秀,能给他更多诗的灵感。

我记得,八十年代中期,到南京去过一次。那时,张弦还健在,作为热情的东道主,定要陪着逛逛六朝故都,都是五十年代开始写作的老朋友,也就无须礼让的了。出发前,他说,客随主便,我不让你们看大家一定要去看的那些名胜风景,何况你们也都去过,我想领你们看大家几乎不到的一个地方,如何?

我们说,反正也已经上了车,只好悉听君便了。

车子出城,往栖霞山方向驶去。暮春三月,莺飞草长,柳枝摇曳,菜花吐黄,身后为巍巍钟山,眼前乃滚滚长江,真是好一派江南风光。我每到龙蟠虎踞的石头城,总能感受到一种生发出思古幽情的“场”,令我怦然心动。只要站在江水拍岸的土地上,只要稍稍掀起古老历史文化的一角,就会涌出“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的悲怅感。

忽然,张弦招呼停车,说到了到了。

在一片秧田中间,我们看到了一尊石马,孤零零地兀立在那里。

这是一尊南唐的石刻,张弦要我们注意,这匹马的秀美姿态,妩媚神情,以及清俊婉约的风彩,和行云流水般的动感,他若不说出来,也就一眼掠过,经他一煽情,果然有与常见的石翁仲截然不同。这尊骏马,通体洋溢出浪漫而又多情的南人气韵。

有人问,确实是李后主那时代的石刻吗?张弦说,这是经过文物专家鉴定的,但不知为什么,只有茕茕独立,形单影只的一匹,也许是一篇只写了开头,而没有写到结束的文章。

清人沈德符在其《敝帚斋余谈》中,为李煜抱不平:“南唐李昪,固吴王恪之后也,据有江淮,垂四十年,史家何以不以正统与之?”正统不正统,由史家推敲去,姑置勿论。营造帝王家的山陵,其工程之浩伟,往往要穷毕生之力。但即位后只坐了十五年江山的李煜,活着都难,遑顾死者?也就只能是这种虎头蛇尾,不了了之的结局。

事隔多年,旧事重提,难免有时光无情之叹,张弦早已作古,同行者也都垂垂老矣,但嫩绿秧苗中的那匹石马,也许就是《玉楼春》中:“归时休照烛花红,待放马蹄清夜月”的那一匹吧?却会永远兀立在那里。

远游归来,夜色朦胧,挂在女墙之上那一弯浅月,犹历历在目,真是“六代绮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鲁迅《无题》)。也许,往事总是不堪回首的,回忆那匹孤独的马,回忆那位被牵机药毒死的不幸诗人,总是禁不住对于这块土地上文人命运的思索。

从历史版图来看,充满浪漫色彩的南人,与信奉现实精神的北人交手,从来没占过优势。正如那匹孤独的江南石马,秀丽中透着柔弱,清癯中显得单薄,文雅中未免过分温良,跃动的神态中,缺乏男性的雄壮。所以,南部中国的统治者,有过多次声势浩大的北伐,几无一次是绝对胜利的。相反,金戈铁骑的北人南下,从来不曾折戟沉沙过,这也是石头城断不了在漩涡中求生图存的缘由。南人浪漫,势必多情,多情则容易把事情往好里想。北人尚实,自然作风严谨,一步一个脚印,很少感情用事。赵匡胤家住山西太原府,他的领导核心,也都是柴世宗的北周人马。他们按部就班,步步进逼,就在窈娘娉娉婷婷为李煜跳金莲舞的时候,把金陵城包围得严严实实,水泄不通。

曹彬兵临城下,李煜只好投降,举家迁往开封,大兵出身的宋太祖,封他一个谁知是抬爱,还是侮辱的“违命侯”,我想:接到这纸任命状的诗人,一定啼笑皆非。这有点类似千年以后,我曾当过的右派分子那样,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与他这个先“违命”,再封“侯”,打个巴掌,给个甜枣,在感恩戴德这一点上,有异曲同工之趣,想想,倒也不禁莞尔。

现在,读李煜的作品,相隔千年,情景迥异。但是,他那可怜,那但求苟活,命悬一丝的可悲,那瑟缩颤抖,永远不安的心灵,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破阵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乌夜啼》),“多少恨,昨夜梦魂中”(《望江南》),“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浪淘沙》)等诗句中,还是能够深切体会,感情相通的。宋太祖虽不喜欢他,留他一条命在,等到宋太宗上台,李煜也就活到头了。四十二岁生日那天,送去一壶御赐的鸩酒,“亲爱的诗人,Happy birthday to you,干杯吧您啦”!一口吞下,毒性立发,在长时期的痛苦熬煎以后,饮恨而毙。

中国皇帝平均文化水平较低,而且大部分出身农民,这也是中国文化人屡遭皇帝蹂躏的原因。据说,外国皇帝拿破仑被库图佐夫打败,火烧莫斯科往西撤退时,还关照副官,把从巴黎带来的诗人再带回去,免得断了法兰西诗歌的香火。副官报告,队列已经排序完毕,没有安排这班摇鹅毛笔的家伙。来自科西嘉的矮个子说,将他们编入骡马牲口队伍里,不就行了吗!要遇上中国皇帝,对不起,连与骡粪马屎一起的资格都不具备。

这位诗人,被虐杀的痛苦程度,在中国非正常死亡的文人中,大概要算头一份了。我至今弄不懂赵炅出于什么动机,要如此狠毒地收拾他?一定要用牵机药将李煜一点一滴地耗死?想来想去,惟一的原因大概就是女人了,谁教李煜有一个美艳绝伦的小周后呢?就是那首《菩萨蛮》中“花明月暗笼轻雾,今朝好向郎边去,剗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的昭惠后之妹。她太爱这位诗人了,追随到汴京后,偏偏被行伍出身的宋太宗相中了。经常一顶翠轿,将她抬进大内,一住旬日,才放回来。

倘非如此,就是他的诗写得太好,遭到嫉恨了。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凡皇帝,都有爱做诗的毛病,有点墨水者写,胸无点墨者也写。连还未坐稳龙椅的黄巢、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等革命同志,也会诌两句顺口溜,让人笑煞。亭长刘邦,当上皇帝后,居然无师自通,吼出来“大风起兮云飞扬”,那挺胸凸肚的场面,一定很滑稽。

于是,我觉得那个科西嘉小个子相当可爱,也许他只写情书,不做诗,便对诗人有了一份雅量,一份宽容,让他们跟骡马一队回来,不致冻死在西伯利亚。如果想到耶稣也是诞生在马槽里的话,说明波拿巴还是很高看这些拿着竖琴的天使。中国皇帝患有诗癖者,都觉得自己是块料,坏就坏在赵氏兄弟,偏偏也会写两句歪诗,所以,对写得比自己好的李煜,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于是,连违命侯都当不成了。

王銍《默记》载:徐铉原为南唐李煜臣属,归宋后任给事中职。一天,赵炅对他说,何不见见你的旧主子?于是,徐铉奉太宗命往见。“顷之,李主纱帽道袍而出,铉下拜,遽下阶,引其衣以上。铉辞宾主,李主曰:‘今日又安有此礼?’铉引椅稍偏,乃敢坐。李默然不语,久之,忽长吁叹曰:‘当时悔杀了潘佑李平。’铉既出,有旨召对,铉不敢隐,遂有秦王赐牵机药之事。牵机药者,服之头足相就前却,有如牵机状也。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故致祸云。”

诗人死在了他的诗上,这就是做皇帝的诗人,和不做皇帝的诗人,都有可能遇到的下场。但是,李煜不玩政治,不握权杖,不做皇帝,多活上几年,会给文学史创造多少绝妙好诗啊!

皇帝有闲情逸致,是可以当一回诗人的。但真正的诗人,决不能当皇帝。李煜是至“真”之性的诗人,他只能做诗,只能燃烧自己的生命,去创造人间绝唱。虽然他活得窝囊,死得痛苦,虽然他未能给这个世界更多的诗,但是,他的名字,就是诗和美的同义词,他的作品,就是汉语言臻于精绝的顶峰。

只要还有人类存在,他的诗,会永远被吟哦,因此,他也得到了不朽。

同类推荐
  • 谁是互联网下一任帮主:亚马逊CEO贝索斯传

    谁是互联网下一任帮主:亚马逊CEO贝索斯传

    本书是亚马逊CEO贝索斯的一本传记。IT界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贝索斯就是这个奇迹,无论是英雄造时事,还是时事造英雄,贝索斯就是这个英雄,而如今这个IT时代便是时事。无论是比尔·盖茨、马克·扎尔伯格还是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这位贝索斯,每位都英雄出少年,凭着一个想法、一个主意创造一个帝国。除去英雄和时事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两点,一是创造力,二是对技术的执着力。曾经有一个教授说过:在知识领域,最关键的是创新速率和探研深度。他们的成功就是这个道理。
  • 战争教父李靖第1部:乱世将星

    战争教父李靖第1部:乱世将星

    躲得过战场刀剑无眼,却难躲官场人心无情:被隋炀帝钦点守边练兵,顶头上司王仁恭却将其精锐抽尽,只留给他一千老弱;满怀一腔报国热情,请朝廷派李渊抗击突厥,却被未来皇帝记恨在心;因告发李渊谋反,隋亡之际,差点被李渊斩首;幸得一命,却又在南方为唐朝征练新军时,遭到皇帝和太子的双重暗算……
  • 扶棺谏君——海瑞

    扶棺谏君——海瑞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向前进

    向前进

    这是一个关于理想、奋斗和成长的故事。“傻根”“阿炳”“许三多”,谁才是真正的王宝强?一个农村孩子八岁时的梦想,在十六年后变成了现实。这不是传奇,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少林寺学艺六年。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北影厂的门口蹲候三年,只为有一个说台词的角色。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工地上搬砖、运沙,挥汗如雨。为了这个梦想,他和所有一样有梦想的年青人一样,离开家乡,走在奋斗、成长的路上。他用十六年,完成了这个青春时代的奋斗史。他用不抛充不放弃的精神制造了一个喧器时代的梦。每个梦想皆能成真。王宝强独家陈述关于命运,关于机缘,关于成长,关于情感,关于亲情的全方位思考。
  • 约翰·牛顿传:真正福乐,永久财宝

    约翰·牛顿传:真正福乐,永久财宝

    本书是约翰·牛顿的同事理查德·塞西尔根据他的书信编写,是其它牛顿传记的资料来源。前半部分是牛顿的自述,讲述了他前半生的传奇经历;后半部分是作者根据各方资料以及自己对牛顿的了解撰写,讲述了他成为国教牧师之后事业,尤其是他协助废奴运动的事迹。约翰·牛顿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浪子回头的表率。他曾是无赖一样的人物,不学无术,放荡形骸,后去非洲闯荡,吃尽了苦头。父亲派人将他找回,但回国的船遇险,跌跌撞撞才返回英国。这趟旅途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他认识到人生的短暂,自己从前是多么地不堪,痛改前非。
热门推荐
  •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
  • boss总裁:乖乖就寝

    boss总裁:乖乖就寝

    一个17岁的冷漠女学生竟然已经接手了3年!还无人见过她的容貌!她整天都打扮个假小子,竟然也没有人认出她,这正是让她好好调戏女人的感觉是怎么样的,不料,这小子竟然抢她的女人…她的身世是否真实呢?
  • 俊帝

    俊帝

    阴阳化,日月轮,开封建业,踏足乾坤。迎朝日,唤夕阳,一壶浊酒,不足眸倒。只为那十印九珠,七山六岭,五湖四海,二泉一人。仇当洗了。只看那水尽鹅飞罢,日暮人皆散。江山,如此多娇。君王,何顾宵小。时光催人老,唯此丰碑不倒,唯此美人常笑。
  • 傲娇总裁追妻记

    傲娇总裁追妻记

    这是一场旷世的骗局。他骗着她,哄着她入局,成为他掌中的猎物,看她哭看她笑,看她为了他生不如死。从来没有爱过,从来没有在一起过,又何来的离弃。他们之间,从来没有开始,一切都只是他给的另一个梦,噩梦而已,他将她困在那个噩梦中,无法醒来。她日渐沉默,看着周围的纷纷扰扰,狠心将自己抽离,她看着他将自己狠狠踩进尘埃,那么恨那么残忍,她手足无措,忘记了反抗,只木然看着他将她的心剜走。她哭着说:“程灜,我爱了你八年,什么都给了你,为什么你不能放过我?”蝴蝶的记忆只有十秒,她惟愿自己是一只蝴蝶,只恋着他十秒钟,不用再记得该如何忘记他。
  • 一条田园犬的命格

    一条田园犬的命格

    狗:“我不是人,但是一些人是真的狗。”格木:”你上辈子是条狼灭.“
  • 双生莲:绝色天下

    双生莲:绝色天下

    为了你连命都不要,宁可魂飞魄散也要护着你,是不是爱?可如果转身就忘了你将别人拥入怀中呢?初相见,他是雷音寺的金童,她为盗得修罗刀将他胁持下界,天上弹指一挥间,她和他已经相处几个月,他为化解她满心黑暗仇恨倾心相待。缘去缘来,是他教她懂得了爱。她心灰意冷被囚禁千年,却终究不舍得就这样放弃,当她再次站在他面前,他已将她忘记,有了心爱之人,隔了千年时光,只有她还留在原地。是谁在她遇到危险的时候一次次挺身而出,是谁在她受伤时将她抱紧,又是谁以血肉之躯投入火海,抵消了一切杀业罪孽,换得天下太平?为什么知道的人都不告诉她,重生之后的他还有个同胞兄弟?她凭借容貌认出他,最后才知认错了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触碰的白夜

    触碰的白夜

    这是一个多变的世界,叶凡穿梭在精灵,龙族,诸神之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若与你只如初见

    若与你只如初见

    青春只有一次,但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如果一切都能重新开始,你是会选择把青春重新来过,还是服从命运的安排,亲情,友情,爱情我只希望我和它能只如初见那般……重新来过
  • 网游大神你别跑

    网游大神你别跑

    乔涵是个校花,嗯......最后成了个笑话。被游戏老公抛弃,小三上位,号里的东西一洗而空,嗯?你说啥?虾米!大神要和我结婚!偶买噶!打脸文,不喜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