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5700000004

第4章 解读弟子规(四)入则孝之三

画外音: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父母都是非常疼爱自己子女的,但是当父母不喜爱我们的时候,我们做子女的应该怎么办呢?俗话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所说所做的一切难道都是对的吗?如果父母犯了错,子女又应该怎么办呢?针对这些父母和子女之间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弟子规》究竟给了我们哪些好的建议呢?

钱文忠:

《弟子规》接着讲到的是“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这段话是相当明白易晓的,长辈很爱我,那么我孝敬长辈有什么难的呢?长辈很爱我嘛,那么我也回报长辈以爱,没有什么难的啊!“亲憎我,孝方贤。”如果尊长不喜欢你,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讨厌你,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对长辈孝敬,这是显出你的贤明。“亲有过,谏使更”,如果尊长有一些过错,有一些过失,有一些做得不当的地方,你应该劝谏,让尊长有改过的机会。但是在劝谏的时候要“怡吾色”,你不能板着脸,用批斗的态度去跟尊长说话,这不行,你要笑嘻嘻地跟尊长进谏。“柔吾声”,声音要放低一点,轻柔一点,柔和一点。不要这样,这个不行,这是《弟子规》的规定。

我们知道,长辈对孩子的爱实际上是普世的,什么叫是普世?并不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全人类很少有,几乎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这个很少,也几乎没有不爱孙辈的祖辈全世界都很少。在不同的文化里面,在不同的传统里面,这种爱的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但是基本精神是一样的。有一个人叫刘墉,一位作家,他里面提到一段早期爱斯基摩人的习俗,爱斯基摩人我们都知道,生活在北极圈附近,爱斯基摩人有一个什么习俗大家知道吧,一旦孙辈出生,孙子、孙女生下来,而爷爷奶奶上了年纪了,大家知道爷爷奶奶会怎么办呢?会默默无声地走向冰天雪地的荒原深处,干什么?结束自己的生命。为什么呢?因为那里的自然环境太严酷,没有那么多食物,没有那么多粮食,养不活那么多人。这是一种什么爱?牺牲自己的爱。当然这是早期的爱斯基摩人,所以在爱斯基摩文化当中,它表现得更极端一点,因为由于它的自然环境的限制。

中国,在今天我们大家都知道,是以计划生育为我们的基本国策。三十年前,第一批领独生子女证的有多少人大家知道吗?有六百八十多张独生子女证;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独生子女已经超过一亿。而现在“独二代”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上了,因为独一代都三十岁了,那独二代可不就有了吗。一般而言,一个孩子起码有六个长辈宠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对一个孩子,所以我们知道,真的是六双手捧着怕掉了,六张嘴含着怕化了,所以现在的孩子都非常宠。“亲爱我”,在今天应该不是个问题。长辈爱小辈,在今天怎么会是个问题呢?但是也恰恰是在今天,孝的缺失却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如果按照《弟子规》讲:“亲爱我,孝何难?”长辈爱我,我孝敬他有什么难的?但是恰恰在今天,好像孝敬变得很难,这里面就有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画外音:

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父母都是非常疼爱自己子女的,那么父母疼爱我们,我们做子女的当然也要孝敬父母,但是如果父母不喜爱我们,甚至讨厌我们的时候,我们做子女的还应不应该孝敬父母呢?

钱文忠: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哪都不用找,很容易找,《二十四孝》的第一孝,现在《二十四孝》大家都不太知道了,在传统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第一孝是什么呢?孝感动天。这是谁的故事呢?舜的故事,舜是传说中远古的帝王,五帝之一,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和他的继母还有一个异母弟弟叫象,四个人组成一个家庭生活在一起。而这个瞽叟是一个傻不愣登的人,而这个继母和同父异母的弟弟象几次想害死舜,比如舜修补谷仓时,这几个人在下边放火,那准备把舜给烧死,结果舜就拿着两个斗笠从谷仓上跳了下来,这个有人说是降落伞的最早形态,现在有发明史上说谁最早用降落伞?是舜,因为舜要逃命,拿这两只斗笠从谷仓上跳下来,而舜在挖井的时候,他的亲生父亲和他的同父异母弟弟就在上面,他不在底下面挖井吗,就在上面把土倒下去,那就准备把舜活埋了,而舜很厉害,他顺便挖了个道逃掉了,挖了一个“U”字形,他往下挖井一看土下来,他就顺便挖了逃掉了。但是舜依然对父母非常孝顺,对异母弟非常慈爱,所以舜的孝行感动了天地。在中国的传说当中,舜在厉山耕种,大家知道谁来帮他耕地吗?大象,舜在耕地的时候,突然来了几只大象帮他耕地,鸟代他除杂草。这个都感动天,鸟来了把杂草都给吃了,而尧帝听说了舜的这种德行,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并且把帝位禅让给了他。舜在做了天子,依然对他的父亲还有很很憎恶他的继母依然恭恭敬敬,确守孝道,而且还把他这个异母弟封为诸侯。这就是“孝感动天”,舜的故事。

画外音: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中国自古就流传一句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但是《弟子规》却提出“亲有过”,认为父母也会犯错。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所说所做的一切究竟是不是都是对的呢?如果父母犯了错,做子女的又应该怎么办呢?

钱文忠:

而在《弟子规》当中有些话我们是一读就会滑过去的,读古书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想当然。为什么呢?这么一句话就很容易滑过去,叫“亲有过,谏使更”,尊长如果有过错,那就要加以劝说,使长辈可以改过。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六个字,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不是一度认为中国传统当中讲“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好像我们传统有这句话,爹妈都是对的,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我们是不是也一直听说,比如中国传统很不人道,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我们是否把这些说法当作儒家的传统?当作中国的传统?拼命地批判,我们曾经一度都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弟子规》告诉我们,这可不是中国真正的传统,什么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中国传统里没有这个话的。中国传统里的话,恰恰是《弟子规》讲的,“亲有过”,也就是说尊长也是可能犯错的。换句话说,父母也不见得是全对的。碰到这种情况,你就要“谏使更”,为什么用劝谏的“谏”字,因为儒家是讲长幼有序、尊卑有序的。尊长,小辈可以批评尊长,但是因为你是小辈,所以你对尊长的批评要格外地注意方式方法,应该采取谏的方式。什么叫“谏”?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标准解释:用言语规劝君主或尊长改正错误。一般来讲态度要尊敬,语言要婉转。而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现在比较多看到的是什么?小辈有时候,长辈确实有做的不妥的地方,小辈给长辈指出来时往往我们发现小辈不注重场合,不注重态度,不注重方法,不注重言语,上去就是一通指责:你岁数这么大了,怎么还不懂道理啊?

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在传统文化当中是不允许的。传统文化当中承认尊长可能犯错,传统文化当中也承认小辈有权利,甚至是应该向长辈指出他的错误。但是同时,小辈必须注意自己的态度,注意自己的言语,考虑到自己的身份,维护尊长的地位和威信,这是传统要求。而这一方面我们往往不注重。所以《弟子规》要求小辈首先要做到“怡吾色,柔吾声”。你的脸色不要铁板一块,铁青着脸跟长辈说话,不好,你还是要笑嘻嘻地、轻轻松松地、婉转地向长辈进谏。而且你这个声调也不要太具有刺激性,太具有针对性,不太好。而在这方面,我倒注意到,有一次非常有意思,我碰到过一件事情,有的时候我们还真的要向一些小孩子学习。

我有朋友,一对夫妻,这对夫妻非常好,有个儿子,但是这对夫妻性子都急,两个人动不动就掐架在家里。发生了一件事情,很有意思,两个人又吵架在家里,你一句,我一句,你不让我,我也不让,都没有做到“怡吾色,柔吾声”,大家掐起来了,吵得不亦乐乎。这个时候,他们的儿子很胖很好玩,他以为他们的儿子睡着了,哪知道这小家伙没睡着,坐起来在床上,看着他爸爸妈妈吵,爸爸妈妈不知道还在吵,结果一会儿这小孩子在旁边鼓掌,父母一看孩子醒了,结果这孩子还不大会说话,就听这孩子说:加油加油,爸爸加油,妈妈加油。这么一弄你说爹妈还吵得下去吗?吵不下去了,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怎么会有深仇大恨?一家人嘛。从今往后他们家就形成一个非常有趣的习惯,就是夫妻两个刚想掐架,一般爸爸瞪着妈妈,妈妈瞪着爸爸,刚要掐的时候,突然就说:要不咱们再加次油?也就不再吵了。其实倒是这个孩子在“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他做得最好。

画外音: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弟子规》指出,如果父母有过错了,子女应该和颜悦色、态度诚恳地规劝父母改正,但是有时即便我们好言劝谏,父母也不一定就会接受。那么如果父母非常固执,不听我们的劝说,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钱文忠:

《弟子规》接着讲到的是:“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如果你进谏了,尊长不听,你等时间过了尊长心情好一点了,你还要劝谏。如果劝谏还不听,那小辈就不惜哭谏,你要哭:爸爸,你这样不对,妈妈,你这样不对。哭“号泣随”,紧上着就来这一手。而假如把长辈惹恼了,揍了你一顿,因为你经常烦嘛,长辈揍你一顿的话,你还要无怨,“挞无怨”。《弟子规》是这个要求,这个要求大家别忘了,不是随便说说,《弟子规》的话都在历史当中有依据的。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号泣随”,这故事历史当中有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鼎鼎大名的李世民,唐太宗。只不过那个时候他还不是太宗。他还没有当皇帝,在隋唐之际,我们知道李渊,李世民的父亲率军东征西讨,儿子李世民是他手下最重要的将领和最重要的助手。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这全部是见于非常可靠的史籍的,李渊起兵的第一仗,李渊从哪里起兵?太原,李渊是太原留守。第一仗碰到的第一个劲敌就是一个叫做宋老生的人,在这一仗刚要打的时候碰到阴雨连绵,道路泥泞,军粮匮乏,这一仗很难打。而这个时候又传来一个消息,说另外一个对头叫刘武周居然和突厥联手,和北方的突厥联手,准备抄李渊的后路。那么这个仗还怎么打?前面放着个对头,但是下雨连粮食都运不上来,后面还有人抄你的后路,那么李渊和很多人就决定退兵,退回太原,而李世民判断刘武周要抄后路的消息是讹传,靠不住的,李世民就认为应该坚定军心,攻灭对面的这个宋老生。李渊不听,断然地拒绝了李世民的劝谏。李世民劝谏了几次,李渊都不听。那怎么办?晚上马上就要下军令撤军了。李世民就来到了李渊住的帐篷门口,怎么办?“号泣随”,虽然你是儿子但是守卫的亲兵也不让李世民见李渊,李渊已经拒绝了很多次了,李世民就在帐篷外面号啕大哭,哭声震天,这一下把李渊给哭醒了。李渊说怎么回事?你为什么哭成这样?来来来进来谈谈,最后一次努力,李渊接受了李世民的建议,不撤军而坚持打下去。这一仗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如果没有这一仗,后面有没有唐朝很难说的。这个“号泣随”的故事,也叫哭谏追师。

画外音: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弟子规》要求我们劝谏父母,除了要做到“号泣随”,还要做到“挞无怨”,也就是即使父母责打我们,我们做子女的也应该毫无怨言地接受。然而在当今社会,父母责打子女的情况已经很少了,那么在古代如果父母责打子女,做子女的又是否能够做到《弟子规》里要求的“挞无怨”呢?

钱文忠:

在今天没有几个尊长会对小辈动刑的,这没有几个,但是在中国传统当中是真有这个例子的,叫韩伯俞泣杖,这个故事很有名。韩伯俞是汉代梁州人,汉代的人,生性孝顺,非常孝顺他的妈妈,但是妈妈很爱这个儿子,当然爱了,但是对他很严厉,希望他成才,只要韩伯俞做错事情,这个妈妈就用手杖揍韩伯俞,打韩伯俞。因为古人,这个观点今天不对了,(古人)一般认为不打不成材,或者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个是中国传统的某些观念,在今天是不行的。那么这位老太太韩伯俞的妈妈,看到儿子做错事就拿手杖打他,而这个时候,韩伯俞都是低着头、躬着身乖乖地挨打,不申辩,也不哭,直到母亲打完了,消气了,他才“怡吾色,柔吾声”向母亲解释,比如不一定是儿子做错了,可能是你老人家误解了等等,一定要把妈妈转怒为喜,韩伯俞才高兴。那么这样母亲也老了,韩伯俞也成材了也年纪大了。有一次,他又做了一件什么事又惹老太太不高兴了,老太太又要揍他,老太太拎起手杖教训儿子,儿子像过去一样不声不响地低着头、躬着身让妈妈打。但是打着打着,打了两下以后,突然发现韩伯俞哭了,哇哇哇地哭。妈妈一看很震惊:小时候我打过你很多次,你从来不哭,说怎么今天你突然哭了?是不是妈妈把你打疼了?妈妈心疼了,哪知道韩伯俞说:不是,母亲,以前挨打的时候,你是打疼我的,但是虽然我感到疼,但是我知道您身体健康,有力气,所以我内心还很庆幸,妈妈您的身体好,而今天您打我,一点都不疼了,我就知道您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了,所以我才哭啊。这就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叫韩伯俞泣杖。韩伯俞的故乡在今天的安徽,而在他的故乡的村后今天还有一个祠堂的遗址,这个祠堂就叫什么?泣杖祠,泣杖,哭杖,泣杖祠,所以这个故事今天还是民间的佳话。

画外音:

韩伯俞泣杖的故事告诉我们,古人确实能做到《弟子规》所提出的“挞无怨”,然而这种“挞无怨”,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还是有些难以理解,难道说让父母随便地责打,这就是孝顺吗?

钱文忠:

儒家当然绝对不是一味地认同尊长对小辈进行鞭挞体罚,我们过去讲过,儒家有一个规矩的,叫什么规矩呢?“小杖受,大杖走”。这是儒家的一个规矩,这个话很简单,这个小杖的小,这个大杖和小杖不是棍子的大小,而是指打得重和打得轻,儒家强调,如果长辈轻轻地打你几下,你就熬一熬,让长辈的气散一散,但是如果长辈暴打你一顿,你要逃的,你要赶紧逃掉,不能让长辈打。这样的这个要求也是有依据的,为什么儒家会有这个呢?说明第一,儒家对体罚绝对不是完全认同的,儒家从来没有完全认同过长辈可以随意对小辈体罚的,而这个体罚是有一定限度和节制的。在传统中,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儒家圣人级人物身上就发生过故事。我们知道《孝经》谁写的?《孝经》我们一般认为是曾子写的,曾子是儒家的宗圣,也是圣人,孟子是亚圣。

有一次曾子的爸爸认为曾子做错事了,所以就拿起一根棍子,大杖伺候,打得很狠,劈头盖脸地打过去。这就是大杖,打得很狠,而曾子这个大孝子不躲避,他认为自己很孝顺,结果被老人家一棍子给打晕了,曾子给打懵了,摔下去了,打在头上摔下去了。过了不久,曾子醒过来了,头上顶着一个巨大的包,被打了一棍子,跑去看孔子。他满心以为孔子会表扬自己,你真孝顺,老爸这么揍你,你都不逃。他以为孔子会表扬他,哪知道孔子狠狠地教训了他,孔子说:你以为你这个是孝?我告诉你,应该小杖受,大杖走。爸爸火气这么大,这样打你,你不走,万一老人家失手把你打死了呢?万一老人家不知轻重把你打傻了呢?你还不跑,你这不是让你的父亲担上杀人罪名吗?这难道是孝吗?

这是儒家非常经典的故事。换句话说,你这个时候要采取躲的方式,逃的方式,以免你父亲因为一时火气大杀人和伤人。如果让你父亲背上了这样的罪名,你这做儿子的反而是不孝。所以我们现在很多人在讨论,在传统文化当中很残酷,长辈可以随便打小辈,小辈怎么都不能反抗,这个话是不对的。《弟子规》的“挞无怨”也是有界限的,不是说怎么打都无怨,而是说小杖、轻微的、不伤害身体的、这样惩戒性的惩罚是可以的,你不要怨。但是如果是大杖,你要走。

画外音: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弟子规》要求我们孝敬父母,要做到“挞无怨”,然而在当今社会,是不提倡父母打孩子的,那么对于今天的孩子,还有必要要求他们做到“挞无怨”吗?

钱文忠:

至于“挞无怨”,就是如果长辈要打你、要揍你,你不要心怀怨恨,这样的一个要求在中国传统当中是视作理所当然的,当然在今天不一样了,今天哪个长辈拎着个棍子追着小辈跑?一般没有的,不舍得啊。现在我们是完全强调不能,比如说长辈对小辈、老师对学生是不能实行体罚。实际上体罚这个问题不能很简单地看,我告诉大家两个例子,“挞”问题。第一,2006年英国通过一项决议,议院通过的,什么决议呢?允许教师在合适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方式强制学生遵守纪律。什么意思?这就是英国的法律,拗口的很,允许老师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方式,换句话说,不排除可以动手的。比如大家今天到新加坡去旅游,大家到新加坡的中小学的教师里去看,大家都不会注意,每一间教室的墙后面挂着一把戒尺,新加坡一把戒尺挂着的,但是轻易不用。它用这个戒尺有好多严格的规定,比如要有两个教师在场,比如只许打孩子的手心,你绝不能打头,那违法的。所以“挞”的问题很复杂,我们如何理解它,实际上是需要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情况,要非常慎重。

我给大家再讲一个真实的例子,又是我朋友的例子,我告诉大家打孩子有多难,谁?台湾著名作家,现在也被很多人认为是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张大春。张大春有一儿一女,儿子也就是哥哥叫张容,妹妹,也就是女儿叫做张宜。那么这个张宜,这个女孩很可爱的,非常可爱,但是有一个毛病,什么毛病呢?经常丢东西,不爱惜东西经常丢,连续丢了三根直笛,台湾的小学音乐课可以选修直笛,连续丢了三支直笛,而最后一次这个女儿把哥哥的那只直笛借过去也丢了。张大春想,不对,我要管你这个事情。张大春突然想起来,自己小时候也经常丢东西,他讲,小时候只要不是长在身上的东西我都会丢掉,就手,鼻子不丢的长在身上的,别的都丢。他怎么改的呢?张大春的尊翁,他的老太爷狠揍了他一顿,那时候五六十年代,那个时候家长教育孩子的手法比较单一,揍了他一顿,张大春说,从今往后不长在我身上的东西也像长在我身上的一样,从今往后再也没有丢过东西。所以张大春就觉得,不行,他说,我今天要准备动“大刑”,对女儿要动大刑,所以他就在家里犹豫了半天,做了非常详尽的布置,做好各种心理准备,像上战场一样准备了一根比直笛粗一倍的棍子,拿在手上准备等女儿回家。怎么等呢?他下决心要教训女儿一下,在家里女儿还没回家,他一个人在家拿着这根棍子怕把女儿给打疼了,先试试轻重,就右手拿棍子打自己左手几下疼不疼,我右手劲儿太大了,换一个手,左手捏棍子打自己右手再打几下子,女儿还没挨打,爸爸自己把自己先揍了半天在家里,就练习这个棍子轻重,而他下定决心,下午我女儿回来我要咬定牙关,一定要挞她几下,打她几下教训教训。那么他还不断地说服自己,省了棍子坏了孩子,一个不知道爱惜东西的孩子,将来很麻烦,他不断在家里说,劝自己下得了这个手,,反正女儿还没回来,自己已经挨了半天揍了,拎着棍子在这儿等,总算等到女儿回来了,他还下不了决心动手,先跟女儿进行说理教育,他就跟这女儿讲:你认为你一而再、再而三地丢东西该不该打?就问这个女儿,张宜看着他,摇摇头:不该打。爸爸一下就晕了,他原来满心指望女儿说该打,那么他心安理得轻轻打两下,女儿说不该打。张大春就问他女儿:那么我这样问你好了,你以为爸爸喜欢打你吗?他要说明我不喜欢打你,我不舍得打,但是我必须打,因为这是必须的。哪知道这女儿笑着看爸爸说:喜欢,你就是喜欢打我。那把张大春搞晕了,过了一会儿,张大春连那根棍子都找不到了。打不下手顺手一放棍子都找不着,所以大家看,实际上父母要下决心真的要打孩子,那都得下多大的决心啊!得说服自己说半天。

所以我们讲,《弟子规》里面的“挞无怨”在今天实际上是基本谈不上的。

《弟子规》充分地考虑到了尊长和小辈之间相处会出现的各种场景,《弟子规》接下来就考虑到当尊长老了以后,当尊长身体不好、生病以后,小辈应该怎么样对待尊长。而这样的内容请大家听下一讲。

同类推荐
  • 探究隐秘世界的努力:中国当代文艺心理学研究反思

    探究隐秘世界的努力:中国当代文艺心理学研究反思

    本书以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研究为反思对象,梳理了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成绩,,总结了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规律,就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展开背景、核心问题、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以及研究主体的心路历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反思,对文艺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 纳家户历史人文调查

    纳家户历史人文调查

    中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长期聚居,多种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多样的文化体系,文化资源富集,文化积淀深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突出特色,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把文化力转化成经济力,加快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走一条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宁夏作为回族自治区,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中阿经贸合作论坛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突出回族文化资源特色和优势,大力推进回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化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 姓名学(历代经典文丛)

    姓名学(历代经典文丛)

    中国人的名字,不仅是用来区别彼此的符号,而且还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无论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名字,还是名号、小名、浑号、笔名、艺名等等,无不含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要想取个好名字,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是完全有必要的。
  • 中华典故(中)

    中华典故(中)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求实创新(下)

    求实创新(下)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的进步代表人物的道德修养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芳。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生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
热门推荐
  • 先生别逞强

    先生别逞强

    他,玩世不恭,花花大少,躲不开是花边新闻的男主角。她,高冷傲慢,拒人千里,逃不掉是别人眼中的私生女。他从未想过会遇到这样一个女人,这个女人给自己加上厚厚的保护壳不许任何人靠近,表面高冷得要死,内心却无比缺乏安全感,她的一颦一笑都牵动着他的神经,尽管是远远的看着她,都会有想要冲过去抱住她的冲动。她也从未想过会遇到这样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尽管她冷嘲热讽恶言相向都赶不走他,前脚说着老死不相往来的话,后脚又继续不计前嫌死皮赖脸的粘着她,她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时候这个男人走进了她的心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国杀传奇之卡牌游戏

    三国杀传奇之卡牌游戏

    非常无聊的你是否想去创作,或者去剽窃一个有意思的游戏然后去看着许许多多的人在这场游戏中为之奋斗的场景呢这本书就是这样的故事这本书就是描写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这或许是不一样意义的三国杀传奇,但它诠释的会是让许多人为之慨叹的传奇一个充满了少年色彩的故事如果有时间,就来读读吧PS:本想参加征文,但无奈上一个作品发错了,没参加,只能换一个名字重新发一次了
  • 我的职专回忆

    我的职专回忆

    回忆我在中专的生活,也许平凡,但还是快乐的,也像一部分人一样,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
  • 三界分界线

    三界分界线

    我憎恨妖,确又成为妖!我杀过妖,确又护着妖!妖真的坏吗?
  • 软萌少女的恋爱

    软萌少女的恋爱

    太阳温暖万物享受孤独月亮却有星星救赎呆萌少女碰上高冷腹黑竹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周罗

    周罗

    云梦水泽即将迎来大菏泽时代,万物凋零,灵气匮乏,妖兽肆虐,被封禁的岛屿即将苏醒。而我们的男主沐无双将在贫瘠中强大,逆境中崛起,开启一段寻找“周罗”的旅程。万物皆有炁,而我独据之。
  • 将乱世

    将乱世

    当乱世将来,谁也没有想到,一名身份卑微的少年将是揭开乱世的豪杰。当少年看到帝国旗帜:如果你想建立一番功业,彪柄千古,那就来帝国黑血铁骑吧!当他义无反顾地参加了黑血铁骑,谁也不曾预料帝国引以为傲的铁拳将会亲自击垮帝国千年的基业。
  • 青梅竹马:竹马男神快表白

    青梅竹马:竹马男神快表白

    她,冷酷、淡漠,是学校众人所知的完美公主,他,温柔、腹黑,是学校众人所知的温柔王子,他们,是青梅竹马,是天生一对,他们从小就有好感,却因为好强,一直在感情的迷宫中游荡,终于有一天,他把她扑倒在床上,咬着她的耳朵说道“你赢了。”
  • 三国之殖民海外

    三国之殖民海外

    新书《伐清与殖民》求新书投资人,看这本更新情况就知道包你赚。 新书求票票,求收藏,求评论,各种求。 谢谢,我需要你们的支持!谢谢!书友群13235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