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14200000034

第34章

瓜娃和芹菜喝了大枣酒,在炕上睡得正香,我扒拉了几下两个人不醒,我就朝两个人脸上喷凉水,两个人惊醒了,却还蒙蒙眬眬稀里糊涂,蔫头耷脑地打不起精神。我告诉他们奶奶马上要回去了,你们是跟上回去就马上起来走路,要是不想走就留在这里继续睡,今后就在这打虎沟当农人,或者跟着我爹当土匪。两个人马上爬起来,忙不迭地跟着我走了。

下山的路上,王先声跟奶奶聊我爹,话里话外就是想套我爹的路数,一会儿怀疑我爹是“八爷”,一会儿怀疑我爹是那个传说中的“大龙头”,奶奶“呸”了一声说:“洪铁柱啥都不是,就是一个刚刚拉了杆子的土匪,他要是八路或者你们说的那个大龙头,我就不姓洪了。”走了几步又说,“你也不看看他那几个伙计,哪有一个利索人。”

下了西山,来到武胜驿已经是下半夜了,小镇的街道清冷昏暗,若无偶尔几声犬吠,真会以为这里是一座没有人烟的空镇。武胜驿是一个小镇,两条青石条路一横一竖穿镇而过,在镇子中间交叉成一个小小的十字,路两旁是陈旧的木石结构的屋舍,每一间屋舍都是经历了烟熏火燎,无论外表还是内里,都呈黑糊糊焦色,让人觉得好像这个镇子每一家都被大火烧烤过。

据奶奶说,从海宛城上西山、奔北平、过黄河都要经过武胜驿。老年间武胜驿还真繁荣过,南来北往的客商旅人川流不息,后来修建了铁路,加上连年战乱不断,过往客商都不再取道武胜驿,这个镇子才衰落下来。

进了镇子,奶奶停下脚步,问王先声:“你们住哪里呢?”王先声说洪女士住哪我们也住哪。

奶奶冷笑:“你是要盯我吗?”

王先声连忙说不敢不敢,我们就是想相互有个照应。奶奶说谁也用不着照应谁,你们六七个人,说到这儿,奶奶神色一变:“你们的人怎么少了?”

我这时也才发现,周承甫和李云君没有跟我们一起回来。王先声略显尴尬,支支吾吾地说他们俩可能走得快,先回去了。

奶奶冷哼一声:“给你说清楚,他们要是盯柱子那些人,可不会有好果子吃,到时候不要怪我就好。咱们谁也别照应谁,都是能自己照应自己的角色,还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好。”

王先声只好领了他的人朝镇子里一家从外表上看还像个样儿的旅店走去,奶奶则领了我们沿着街道走到十字路口,然后左转,到了一家院落跟前,让我们等着,然后飞身越墙,片刻之后拉开了院门,把我们放了进去。

“都悄悄地,人家睡了,别打搅人家。”奶奶插好门闩之后,悄声叮嘱我们。

院落里照例是三幢房舍,正房和一左一右两幢厢房。奶奶推开西厢房的门,我们跟了进去,屋里没有什么摆设,只有一铺大炕,我们连夜赶路,此刻已经疲惫不堪,腿脚酸软不说,眼皮子虽然没有走路却也跟腿脚一样软塌塌地撑不开来,我们三个人爬到炕上横七竖八地瘫成一堆,瓜娃喃喃了一句:“累死了。”立刻发出了鼾声。

我入睡之前,听到奶奶出去了,我实在太困,门哐啷一响,我便已经沉入梦乡,奶奶什么时候回来的,我一点也不知道。等到我醒来的时候,嗅到了柴草焚烧的焦香,还有蒸窝头腾出的蒸汽夹带的粮食的芳香。窗棂白晃晃的,日头却没有把光芒刺进屋内,证明已经过了午时。外面传来了奶奶和人聊天的声音,炕上,瓜娃和芹菜还在酣睡,瓜娃摊手摊脚把自己做成了一个大字,芹菜蜷成一团就像一条遇到危险的菜青虫。柴草焚烧的焦香和窝头的香味立刻让我饥饿难耐,我爬起来跳下炕来到外面。

奶奶坐在窗沿下面小桌旁,一个看上去岁数比我爹大比奶奶小的男人坐在小桌的对面,穿着打扮不文不武不城不乡,实在猜不透他是干什么营生的。桌上摆着我此刻最向往的东西:热气腾腾的窝头、香气扑鼻的子粥,还有一碟切成丝的大头菜,味道告诉我,大头菜丝里拌了香油。

我觉得他们是在等我们起来吃饭,就征求奶奶的意见:“我能先吃吗?饿得不成了。”

我这个人从来是个不会耍虚套子的人,如果在家里,我肯定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抓了窝头把自己喂饱再说。可是奶奶是个讲究人,在家里规矩就挺多,比方说不准在人面前放屁,不准擤了鼻涕在裤子上抹手,不准吃饭的时候吧嗒嘴,不准吃菜的时候用筷子在盘子里搅,等等。如果在外人面前我做了失礼的事,奶奶更是不会轻饶了我,我明白,如果我擅自抓了窝头填肚子,那就是在外人面前最失礼的事儿,所以我得先请示奶奶。

奶奶朝屋里扬扬下巴:“那两个醒了没?”我说还没呢,睡得跟猪一样。

奶奶笑了:“那你就先吃,等他们醒了再吃。”

我伸手就抓窝头,奶奶却在我手背上打了一记:“洗手去。”

我问在哪儿洗,那个男人连忙说:“灶房的缸里有水呢,把水舀出来洗。”

他提示我不要直接在他们家的缸里洗手,好像我是一个啥也不懂的土鳖。他不说还好,他一说我反而要在他们家的缸里洗,我跑到他们家灶房,却没敢按照设想直接在他们家里的水缸里洗手,原因很简单:灶房里一个女人正在擀面条,见到我便放下手里的活,问我干啥,我说洗手,她就又说了一遍:“从缸里把水舀出来洗。”

我估摸这家人可能吃过那种亏,也不知道谁直接在他们家的水缸里洗过手,害得他们见了人就提示人家把缸里的水舀出来再洗手。

洗过手,回到桌边,这才能够吃饭了。我吃着才想起来问奶奶:“你咋不吃?”奶奶说她吃过了,那个人便表扬我懂得孝顺,自己饿了还记得问奶奶吃不吃。

奶奶这才想起告诉我那个人姓杨:“你就叫杨叔。”然后又告诉杨叔我就是三娃子。

杨叔大惊小怪地摸我脑袋:“长这么大了?一点都认不得了。”从他们的对话中我判断,这个杨叔过去可能见过我,但是我却一点也想不起来在什么地方见过他。

奶奶吩咐他:“安排个人到镇子上盯着些,国民政府的人还有柱子都不是老实货,不要闹出啥麻烦来。”

杨叔说:“柱子是咱自己人,能闹啥事情呢。”

奶奶说:“你不知道,柱子现在可不是原来的柱子了,我跟国民政府的人做了一单生意,柱子竟然想吃我的黑食呢。”杨叔惊诧地瞪圆了眼睛:“柱子想吃师姐的黑食?怕是师姐你自己多心了。”

“是不是要吃我的黑食,明天就知道了。”奶奶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流露出了一丝不安,我觉得她对明天我爹能不能如期把我们偷来的西药的一半交还给她没多大把握。

杨叔担心地说:“要是柱子真的吃了你的黑食,你准备咋办呢?”

奶奶没有吭声,过了片刻才长叹一声悠悠地说:“能咋办呢?总不能灭了他,大不了今后不来往了。”

杨叔真的担心了:“那咋弄呢?半辈子都滚过来了,啥事情能闹成这个样子呢?”

奶奶说:“你不要担心,你现在已经洗手了,这事情不能把你再掺进来。如果不是为了跟国民政府的人那些货分开,我也不会来打扰你。你只要安排人在镇子里盯着些就成了,国民党的人在客再来旅馆扎着呢,我担心柱子找国民政府那些人的麻烦。”

杨叔说:“我已经安排下人了,奶奶你放心,再说了,柱子也不至于为了吃你的黑食对国民政府的人动手,他不是那种人。”

奶奶显然不愿意纠缠这个话题:“昨晚上我们进来你们惊醒了没有?”

杨叔嘿嘿笑:“师姐走动我们咋能惊觉呢,今天早上起来,我老婆听到西厢房里呼噜声一片,吓坏了,跑过来给我说,我就知道是你带人过来了。”

说话间,我已经吃饱喝足,听到屋里瓜娃喊奶奶,奶奶骂他:“醒来了就起来吃饭,喊啥呢?”

瓜娃和芹菜从屋里出来,两个人显然也饿急眼了,扑过来就要抓窝头,被奶奶照例打了回去:“洗手去。”

杨叔连忙又嘱咐:“水在灶房的缸里呢,从缸里把水舀出来洗。”

瓜娃和芹菜去洗手,我注意听灶房里的动静,果然那个女人又叮嘱他们俩:“从缸里把水舀出来洗。”

第二天天还没亮,杨叔就在外面敲窗户:“师姐,师姐,起来一下。”

奶奶起身,窸窸窣窣地穿衣裳,我也连忙爬了起来,奶奶看了我一眼,表扬了我一句:“三娃大了,知道操心了。”

我跟着奶奶来到外面,杨叔欣喜地告诉奶奶:“柱子来了,在镇子外头等你的话呢,没敢直接进镇子。”

“只能叫柱子过来,旁人都不要到你这里来,你现在不走这条路不吃这碗饭了,不要叫不相干的人知道你。”

杨叔点点头:“那我过去招呼他。”

杨叔走了,奶奶问我:“你真记不得这个杨叔了?”虽然这位杨叔身上有很多值得探究的东西,比如他曾经在什么时候见过我,或者说我什么时候见过他。比如奶奶为什么一到武胜驿就把他家当做落脚之处,而过去却从来没有跟我提及过他。再比如他为什么也把奶奶叫师姐,并且跟奶奶还有我爹都挺熟悉,而过去我的记忆中却从来没有这位杨叔叔……

尽管这位杨叔身上集中了很多疑问,他就跟我们这个砖头瓦块垒起来的家一样充满了谜题,我并没有打听他的来路,甚至对他没有想知道的欲望。这恐怕也是奶奶长期教训的结果,她最烦我打听这打听那,尤其是向她打听往事或者别人来路的时候,她马上就会指责我“事情多”、“麻烦多”,关门的话总是那么一套:“该你知道的我就给你说,不该你知道的别问,问也是白问。”

长此以往,我的好奇心逐渐被她磨灭了,潜意识里,主动向人打听事儿简直是人品中最不好的表现之一。可是,这并不妨碍她高兴的时候主动告诉我一些事情,就如现在,可能我爹如约送货过来,让他们之间彻底绝交的可能化解了,所以她心情很好,便主动给我说起了杨叔:“你小的时候,你杨叔还抱过你呢。那时候虽然师父师娘不在了,我们也逃到了关内,可是我们洪家班子还没有散,大家还在一起游走四乡八城,不管是撂地卖把势还是走财神,明里暗里正财偏财还都能养活人。后来日本人又打进了关内,人连命都顾不住,哪里还有心思赚钱糊口,洪家班子也就散了,最后只剩下我跟你爹还有你这个杨叔叔。”

我连忙插了一句:“我呢?”

同类推荐
  • 海葵

    海葵

    冬至清晨,杨远九岁的儿子在楼梯间消失无踪。民警发现其曾在失踪前一刻潜入邻居家中。可疑的邻居有着牢固的不在场证明,仿佛遥控一般操纵着一场密室逃脱的魔术。某日傍晚,袁午的父亲酒后猝亡。为了冒领退休金,袁午决定藏匿父亲的尸体,期间遭遇了幻觉和现实交织的恐惧,而又在无意间触及了另一个谜团。两个故事合而为一,故事又将重新开始。
  • 中国古代奇幻经典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十四)

    中国古代奇幻经典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十四)

    《三宝太监西洋记》,又名《三宝开港西洋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简称《西洋记》。明万历廿六(1598)戊戍年三山道人刻本,廿卷一百回,题二南里人著。作者将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七次奉使“西洋”的史实敷演描绘成神魔小说,希望藉此激励明代君臣勇于抗击倭寇,重振国威。本书描写明代永乐年间太监郑和挂印,招兵西征,王景宏为其副手,共平服39国。郑和七次奉使“西洋”(指今加里曼丹至非洲之间的海域),经历40余国,为历史事实,但《西洋记通俗演义》却非历史小说,此书多述降妖伏魔之事。按序,二南里人即罗懋登,字澄之,明万历间陕西人,作有传奇《香山记》,并注释传奇多种。
  • 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由杰克·伦敦具有代表性的12篇北方故事短篇小说系列组成。包括《热爱生命》、《北方的奥德赛》、《赶路的智慧》、《一块牛排》等。这些故事发生在北极附近,寒冷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天冷、地冷、生命冷,连他的用词都冷,因此把生命和人性写出了硬度和韧性。北极、淘金、印第安人、探险,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幅壮观的图画,恢宏的原野画面感,我们看到的是脆弱的生命和顽强的力量。
  • 嫁祸

    嫁祸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睡美人(上)

    睡美人(上)

    一个叫杜林的小镇,成了这种新型全球性传染疾病的重灾区。这种疾病被称作“奥罗拉流感”,只有女性会被感染。它的症状是:被感染的女人睡着时会被包裹在像茧一样的黏糊糊的薄纱里,宛如一大团棉花糖。更糟的是,如果有男人因为害怕而破坏了这层薄纱,他的母亲、姐妹、妻子或是女儿就会变成攻击他的杀手。必须有人在这种疾病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之前,找到疾病的源头,以及解决的办法。谁是那个被选中的人?只有一位女性——埃薇,没有被感染。她和别人不一样,她能和动物交谈。她仿佛冥界的使者,只身走进了男人们的世界。她是谁?为什么没有被感染?世界还能回到正轨吗?
热门推荐
  • 奥特曼之守护者

    奥特曼之守护者

    我是守护者夜白,宇宙意志的执行者,负责保护宇宙中善良的人们和清除邪恶力量。——————以上内容全是扯淡,信你就输了
  • 愿为五斗米折腰

    愿为五斗米折腰

    飘飘,你怎么这么爱钱?徐飘看着眉头紧皱的陆财主,笑着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就是愿意为五斗米折腰啊陆宁无奈道,你愿为五斗米折腰,为何却连对我低头都不肯。
  • 八年长的守候

    八年长的守候

    最初八年前的他们,彩虹见证过的誓言,可惜却被那最亲密的人所拆开,怨恨,淹埋不住,可只有离开才能真正忘却,那无时不刻的想念,最终成为了寥寥无几的尘埃,最后决定:我的世界没有最初只有最终!守候着她那玻璃做的心。
  • 不可一世的岁月

    不可一世的岁月

    今日的我们,乎风可改雨今日的我们,不可一世太嚣张只是因为年少轻狂只是因为我们在一起,呼喊:别动老子的人!一个不起眼的学生走进一个改变他人生的圈子,这个圈子有哭,有笑,有情,有义他慢慢得开始蜕变,慢慢得开始接触那些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人或者事情。为了兄弟开始蜕变成让人害怕的学‘霸’为了女人开始蜕变成让人羡慕的情’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医毒无双神农女帝

    医毒无双神农女帝

    地球在2502年突然遭受了一场极端恶劣的环境,彼时人类以科技力量来抵挡这一次,却发现灾难难以阻挡。本书穿越玄幻类小说,女主前世为“人造神”,今生带着前世的异能:神农之力。转世来到一个名为风鸣大陆的地方,开始修炼之旅......
  • 古武王者在都市

    古武王者在都市

    身为古武者的龙天,以一种《丹经》在手,天下我有的姿态,行走在红尘都市之中!济世救人是他的崇高理想,惩恶扬善是他的修行之道!且看神农之子如何成就他的传奇人生,实现他的霸业之梦……
  • 篮球之玫瑰帝国

    篮球之玫瑰帝国

    一次意外,醉酒的丁敬业回到了2013年,成为了刚和热火队签约成功的奥登。蝴蝶煽动了翅膀,NBA又将会掀起什么样的风暴?
  • Heidi

    Heid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柔软的一团

    柔软的一团

    《柔软的一团》是短篇小说怪杰劳马继《潜台词》之后精心创作的一系列优秀短篇集。内容包含当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角色各式各样。作者以惯有的幽默、犀利之笔,将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层层剥开,让人在笑中体略一种辣呛的味道,发人深省。正所谓“带泪的微笑,含笑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