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227500000003

第3章 掘草充饥求生到马粪 为民请命纳税舍豚儿

我的历史,说起来是很可怜的,而且是很奇怪的。到现在为止,我的经过,是由大姑娘变成灾民,由灾民变成丫头,由丫头变成小姐,现在又要由小姐变成灾民了。这一段秘密,在我义父没有去世以前,我不能宣布。因为他很爱我,叫我爱惜羽毛。其实由灾民变成丫头,并不是我的罪恶。就是说出来了,也不至于有伤我的人格。只是我的义父,他不肯把将丫头收作义女的事暴露出来。我不愿他为了这小事伤心,我就竭力地隐忍下来了。现在,他已经死了。我那四位哥嫂,怕我外姓的人要分他们的财产,处处和我掣肘。我想我有我的故乡,我何必在他们面前讨厌呢?所以我突然变计,决定离开他们回到西北去。在回到西北去以前,我要把我的历史来说一说,设若我一去之后,或是死了,或是永无音信了,我的朋友可以把我的历史写了出来,当一篇苦情小说看。我这一段话帽子说完,现在可以言归正传了。

我是甘肃静宁县人,我的父亲叫杨守一,是前清时代一个师范学生。为了在隆德当教员,把我和我两个哥哥也都带到隆德县城来住。隆德和静宁,是邻县,旱路不过九十里,这也就算不得出门啦。在甘肃那地方,大概到现在中学校里,还是男女不同学的;至于小学校呢,在前六七年前男女同学,那也就是很少的事。不过我父亲是个师范生,我又只十岁左右,他和我母亲商量了几回,也就把我放在小学里读书。内地的小学,别的功课谈不到,唯有对国文一样,特别注重;而且我们不一定念国文教科书,《四书》《五经》,甚至于连《三字经》《百家姓》《五言杂志》这一类的书,都可以听学生的便;你爱念什么,先生就得教什么。所以我在小学里,也像在私塾里念书一样,平常的知识,可以说完全没有,不过糊里糊涂地,把国文这条路就撞得有一线光明,这也就是我能够到现在还能在南京这首善之区读书的一个原因了。

在我家移到隆德去的第四个年头上,大祸就临头了。我还记得:是在头一个冬天,下过两场大雪;翻过春天来,天上可没有落下整场的雨,偶然洒两阵雨点,连尘土也没有打湿。我虽年纪不大,但是听到随时随地都有人说:旱灾来了,不得了!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旱灾有多么厉害,依然天天念书,天天玩。由三四月里这样嚷到秋天,就有两件事让我知道旱灾实在有些厉害。

第一件呢,我们家里平常是过着极好的日子,虽不能够天天吃面条子,但是两天总要吃回黑面馍,其余也是吃锅盔。什么叫黑面馍呢?就是本地出的麦子,用土法磨出来的粉,这个叫黑面;本来也就黑,用这种黑面做的馒头,就叫馍。那馍并不是我们现时在馆子里吃的馒头既松又软,这馍可是又粗又硬的。但是甘肃老百姓吃着就是南方人吃肉了。什么叫锅盔呢?是用黑面在锅里硬烤出来的圆饼子,大概有碗口那样大,半寸来厚,烤好了放在家里,饿了就拿起来嚼着吃。这种东西,平常人家不大要菜,也不用什么油盐。我父亲是个念书人,吃得要考究些,常要炒一碟韭菜,再用辣椒粉浸上一点醋,又配上一碟。不吃韭菜呢,就是生萝卜切片蘸盐和辣椒醋吃。此外,我们还要喝点米汤,就是用一撮小米,煮上一大罐子水,又可当茶喝,又可以当汤喝。可是叫了几个月旱灾,这些东西,我们家里就一天比一天少。到后来一齐都吃不着,改了专吃油炒面。这种东西,出了潼关,就看不见了。是用像粟米一样的东西,叫糜子的,加上荞麦杂粮,磨成了粉,在锅里一炒,又焦又黄,干燥得像木头屑子一样。我们就拿瓦碗盛着,用手撮了吃。这倒不论顿数,饿了就吃。在那个时候,我虽做梦也想不到东南这样优美的生活,但是我天天吃那东西,把口里的津液都让这油炒面蘸干了。据我父亲说,粮食还是只管涨价,就是这种油炒面,将来也总有一天会买不起。这种东西没有得吃,还有什么可吃呢?我心里这就是第一件可怪了。第二呢?西北挖井原是难事,井里挖到三四十丈深,有时也只是打些黄泥浆上来。这只有隆德这个县城奇怪,有几口很好的清水井,我们将别个地方一比较,这里就是天上了。可是闹了几个月旱灾,这井水也就变浑了;并不是水也因为天旱变了颜色,乃是井里的水也慢慢干了。放下去的桶一直落了井底,把里面的泥也挖了起来。经过了这两件事,我才知道大家叫着旱灾来了不得了,那并不是吓人的话。

但是这还是第一步,困难的日子,慢慢地跟着来啦。在这年秋季开学的日子,同学忽然少了一半。父亲的薪水,每个月原是十块钱,渐渐地也有些发不出来。在学堂里教书的时候倒也无所谓,每日回得家来,就皱着两道眉毛,坐在椅子上,两手撑了他自己的大腿,低了头只管叹气。有时候,站在院子里向天空看看,就叹着气说:“咳!这个天!”这样的话,他每天也不知道说过多少次。天是让他越说越坏,每天抬起头来看,都是蓝的,一块桌面大的白云也没有。我听到说:小麦卖到两块一斗了。但是满城有二三百户人家,没有看到哪家是吃麦粉的,锅盔和黑馍都没有了,我们都是吃油炒面,可是这油炒面也贵得比以前的麦粉还要钱多。父亲没有进款,粮食倒贵起来,就是每天限制吃两餐油炒面也发生了问题了。先是父亲催校长,校长催县长,一个月还可以讨两三块钱回来;后来县长索性不给,把学堂停办了。要说是借钱的话,哪个不穷?就是人家有几个钱,也留着自己买面食吃。至于稍微有钱的人,早是让人家借得不耐烦,逃到别处去了。父亲本来无心教书,而且也没有几个学生,学堂停办了,倒死了这条心;留着我们在隆德,自己带了我十七岁的大哥,回静宁去想法子。去了半个月,还不见来。

我家里还剩娘儿三口啦,就只有几斤炒粉。这几斤炒粉,怎能吃半个月?我们餐餐用水和了煮着吃,一天只敢吃半斤;余外就是到城外山梁子上,挖点草根,用刀剁碎了,煮得烂烂的,和着炒粉一块儿吃。这可到了凉秋九月了,就是下雨下雪,也没有用;因为本年的粮食六月不下雨,就算收不着的。来年的粮食,有些是隔年秋天里下种,有些是春天下种。看看这情形,本年是用不着谈庄稼,都只好到来年再说的了。我们也是过一天算一天,谁也不望明年的事,只是天老不下雨雪,连山梁子上的草,都干死了,草根也不容易挖到好的。自然,我们这个日子没有别的事,天天都是想法子要怎样的把肚子弄饱了。

有一天,我娘儿三个,又到山梁子上去挖草根。那里天气是特别冷的,阴历八月底,就可以下雪。这年天气干旱,虽是稍微冷得迟一点,在这个日子,我们也是穿了老羊皮袄子出去。“皮袄”两个字是好听的,可是你们要看到那时我穿的皮袄,你会笑了出来。这皮袄就是把整块的羊皮,用几根细索,把来缝在一处,勉强算有衣裳的样子,不但没有面子,连纽扣也没有的,就是用根绳来捆在身上。我身上穿了皮袄,下身还是一条单裤。在山梁子上被西北风一吹,我全身发抖。平常的人,对于这种西北风,或者还能抵抗一阵;但是我们饿了半年多的人,可受不住这样的冷。我先想到家里的炒面粉,只剩半斤上下了,就是采了草根煮着吃,也只能吃两餐;若是再不挖草根,明天就要挨饿了。因此我咬住了牙,还是蹲在地上,用短锄子掘土。为了取点暖意,我是拼命地用力掘,但是我母亲已经把这情形看到了,她对我说:“你脸上都已经发乌了,我们先回去吧。”我真不敢勉强说不,两只脚在地上顿着跑回家去。

可是太晚了,我已经中了寒,回家之后,头重脚轻。就倒在炕上,人事不知,我父亲没有回来,我母亲是个旧式女子,是不必说了。西北的旧式女子,自己都叫着屋里人。屋里人,就只管屋里的事,要她出去找钱找粮食,那是不行的。因为她平生就不和男人说话,怎好去做求人的事情呢?这时,她为了我病倒了,不忍我再挨饿,把炒面粉煮作汤,完全留给我吃,她和我二哥就只煮草根吃。我二哥也只十五岁,不脱大孩子脾气。叫他顿顿吃草根,他有些不能受,捧了碗,常是哭起来。我们家里就只有一间长方形的屋子,一头是土炕,一头挨着土墙,有一个土灶。所以在屋子里煮草根,吃草根,我躺在炕上,都可以看得见的。有时候二哥哭醒了我,见他抱一只瓦碗放在大腿上坐着,眼望着碗里,眼泪像沙抛一样流下来,右手拿了筷子,并不挑草根吃,只横了手臂去揉擦眼睛。我母亲抱了大腿,坐在土炕边,看看炕上,又看看我二哥,她也是哭得转不过身来。我就是年纪轻,看了这个样子,也要心里难受。我就对母亲说:“把炒面粉分一点给二哥吃吧,我害病的人,反正是吃不下去。”我母亲说:“并不是我要格外待你好些,只因为你这病也不知道要害几天,城里又没有个医生,这点儿炒面,也应该留着冲水给你喝,好救救你的命。”我二哥也说:“我并不是想吃那些炒面粉,吃下去也就只好饱一餐罢了。我是说:爸爸还不回来,回来了也好想个法子,我们也不能够在这里等死呀!”早两个月,隆德县城里还可以买到粮食,现在有钱,人家也不肯拿粮食卖给人;爸爸就是弄了钱来,也是不得了。我想着就哭了。诸位你看,这个日子,我们怎样过呢?我是病了,我母亲和二哥又在吃草根。

到了第二日,还是二哥想出了一点办法来。什么办法呢?说起来你们又会好笑的,就是在马粪上着想。你们倒不必吃惊,以为我们饿疯了,连马粪也要吃;其实我们是把马粪去掉调换粮食。

马粪怎么样可以调换粮食呢?原来到了我们甘肃,老百姓都是睡暖炕的。我们那里绝少木柴,平常做饭,是烧生煤末子。这种生煤末子极不容易烧着,非拉风箱不可。暖炕是成天成晚烧着的,谁能够去成天成宿拉风箱?而且煤火火力大,睡在坑上的人也是受不了。因此我们都是在平常的时候,把牲口拉的粪零碎收集起来,存在一个地方;有了整担的粪量,就摊在太阳地里去晒,晒得干而又干的时候,把筐子装好了,就留到冷天来烧。我两个哥哥虽然跟着父亲念书,常是出去捡马粪,家里倒收藏得不少,算一算,足过两个冬天。可是在这年夏天以后,牲口杀的杀了,卖到外乡的卖到外乡去了,马粪缺少起来。有些人家没有马粪烧暖炕,也是很恐慌的。要知道甘肃人整个冬天在暖炕上过活,要不然,会冻死的。因为这样,我二哥就挨家去问,可有要马粪的?愿意拿些出来换粮食吃。他跑了半天,居然做好了两笔生意。日里挑了两担马粪出去,晚上背了炒面粉回来。为什么晚上背回来呢?就因为白天背回来说不定会让人抢了去的。这个时候,成了那句俗话:“事急无君子。”谁也不肯望着粮食挨饿的,这已算好了。

我们家里有了这几斤炒面粉,又可以过几天了。这一回子,我母亲把这几斤面粉,看得比金子也贵重,在院子墙角落里,挖了一个坑,等到黑夜里,把一个瓦罐子将大部分的炒面装了。然后放在坑里,用土来埋着。为什么这样呢?让我后面再说这个原因吧。没有埋起来的炒面粉,我母亲分作了十几份,用纸块包着,东塞一包,西塞一包,免得让人家搜了去。每餐拿出来一包,将开水煮了吃。我们已经是整个月不吃盐了,我母亲说是人不吃盐,就没有力气。为了这缘故,又叫我二哥挑了一担马粪,去换了二两盐回来,冲水给我喝。人真是贱骨头,假如我现在害了那样中寒的病,就是给医生的汽车费,也要两块钱,可是那个时候我就靠了这二两盐冲水喝,煮炒面糊喝,在暖炕上出了两身汗,我病就慢慢地好了。不过病是好了,已经不敢再出门去挖草根吃。而且我病后的食量,更是宽大。母亲二哥两个人吃得,比我吃得还要少。

所幸在这个时候,我父亲也就回来了。他进得门来,一句话也没说,就放声大哭,我大哥也哭。我们娘儿三个,倒是奇怪;又没有短少一个人,何以进门这样的伤心呢?他爷儿俩哭完了,才由我父亲说:回到静宁去以后,本来那饥荒也是一样,原想是把产业都卖了,好换点粮食。这个日子,还说有人置产业,那不是一桩笑话吗?但是我父亲有我父亲的打算。他有一个把兄,原也是学生,那时可在山里头做一头大王。他有二百来杆枪,五六百名灾民。你说他是土匪,他依然在乡下做老百姓,而且也不知是什么人委任了他保卫司令,你要说他是良民,带了那些人和那些枪,他和人家要什么,人家就得给什么。所以,人家都是过荒年,唯有他依然有吃有喝。我父亲过得没有法子,就冒了险,把田产地契送到他那里去,和他押借一些钱。他笑说我父亲成了书呆子了,这年头,田地根本不能种粮食,买了何用?再说:他坐在家里,自然有粮食送进门来,买那死东西做什么?为了吃饭,那不要紧,就在他那里当一名书记好了。你想我父亲可肯当土匪呢?

只说是抛不下妻室儿女。他也不勉强,就送了我父亲一担荞麦五只羊。因为这些东西,当土匪的人,也是看得累赘,一天官兵追来了,他也带不了走,落得做个人情。我父亲也不敢再和他要钱,父子两个你挑麦,我赶羊,轮流着把这两样东西向隆德县带来。

但是这路上,也不能平靖,沿路都有保卫团;那保卫团看到这些吃的,怎肯放过去?把五只羊完全留下了。我父亲哀求他们,说是卖了田换回去救命的。他也说得好:救命只有吃杂粮,还有吃羊肉的吗?你若多说,将你当土匪办。这是念你把羊送了来的,所以把这担荞麦放了过去。老实说一句,你这担荞麦,也未必能挑回家。我父亲也不敢多说,只好挑着那担荞麦走了。果然的,第二回碰到的,并不是保卫团的人,是十年前军阀时代很有名的军队。反正这是过去了的事情,也不用提他是谁了。他们的口号是为民造福。可是当兵的人,他只能练成打仗的本领,可不能练成撑住肚子不吃饭的本领;而且他们天天拼死命去上操,更是不能挨饿。当我的父亲挑了那担荞麦,经过一个小小镇市,遇到了他们,几个人就把我父亲拦住,说是要引去见长官。我父亲早被他们的标语政策打动了,有了那先入为主的毛病,觉得这为民请命的军队,总是很好的,就跟了那两个兄弟,挑了那担荞麦,进了他们的团部。他们的团长,就不是我父亲理想中那样和蔼,他先板了脸道:“老乡!你这担粮食是哪里来的?”我父亲说:“是在家乡押借来的,挑到隆德去养家小。”那团长冷笑了一声,说我父亲这话骗三岁孩子也不信。这个年月,谁有整担的粮食可以借给人?分明是贩卖粮食的奸商。这样荒年,还想在粮食上来剥削平民,这罪还小吗?念你是初犯,放你一条活命,不过要关起你们来,也没有许多闲饭给你们这种人吃。滚吧!那团长总算大恩大德,将我父亲和大哥放了。可是那担荞麦,没有再挑回家来之理。所以他爷儿两个一进门就哭。不但回家去了整个月空手回来,而且在路上走着,没有吃一点东西下去,只是找着了有水的井,喝了两饱水。幸而到家路不多,要不然,就得饿死在路上了。

我们听了这些话,既是可怜他们,整个月的希望也成了空想,不由得也跟着哭了起来。母亲可怜他们是行路人,到底煮了些炒面粉给他们吃了。我父亲捧着碗,才想起并没有放着多少粮食,何以家里三口人吃了这些天还没有吃完?这可有些奇怪。问起我们,是用马粪掉了来的,他又想起了心事。他说:“今年天气冷了,不是在家里烧着暖炕可以过冬的,非要出去找粮食不可。我们能够就吃这点东西,过这个冷天吗?至少还有八个月呢。我看,我们一齐回静宁去,跟了王傻子去干吧。”他说的王傻子,就是送羊和荞麦给他的那位司令。我母亲说:“你疯了吗?不怕砍头!”我父亲说:“砍头是死,挨饿也是死。事情迫得来了,叫我怎么办?”我大哥是到过司令那里的人,知道那里非常地舒服,立刻高兴起来,跳着说:“好的,好的,我们明天就去。”我父亲望了我大哥,半天没有作声,然后流出眼泪来说:“孩子!我有一番痴心,是想把你们培植起来,替甘肃人做一点事情的。那样一来,把我一番痴心埋没了,把你们终身大事也误了。我不过是气头上的话,当土匪哪里是出路?拿脑袋去碰饭碗,那是死路呀!大家都去当土匪,吃现成的,现成的从何而来?这是提倡不得的。真是没有东西吃,我和你娘都可以饿死了。你们来日方长,不可以死,只要有一口气,尽管向东走出了潼关,到了河南地方,就可以讨饭度日了。那时,你们和人家当奴才当丫头,也要读书,然后学点知识回来救救甘肃人。甘肃人苦惯了,不知道这是地狱;外面人没有来过,不知道这是地狱,只有甘肃人到了外省去过,然后回来,这才知道甘肃这地方苦,非挽救不可的了。我是很愿替甘肃人做些事,可是我学问不够,年岁又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眼巴巴地只望着你们长大,和我完成这个志愿。可是老天和西北人为难,这样大旱,我是眼前顾不到,难说将来了。但是我有一口气,我一定教你们做好人的。”我父亲说的这一番话,我到于今,还是清清楚楚记在脑筋里的。所以我这次要回西北去,也就是为了父亲那话。到了东方,学一点知识回去救救甘肃人。

现在我还是归到本题,我大哥人是很忠实的,在那个日子,国文也有点精通,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也就是国文而已。但是和二哥比起来,却还差得远。他就对父亲说:“你这个志愿是很好的,就怕我们晚辈办不到。既是父亲望我们到东方去求生路,在家里又没有东西吃,迟早是一走,我就先走吧。我读书本来不大聪明,前途也没有多大希望,死了就拉倒。”我父亲听了这话,没有作声。我母亲说:“为什么你一个人先走呢?要死也死在一处。”说着,她就哭了。本来,这时陕西旱灾,比甘肃还要厉害。到东方去,总要穿过陕西,走过这样一条灾荒的地方,恐怕是讨饭都无处可讨呢!我父亲心软下来了,把这话就没有跟了往下谈。

可是从这日起,我们埋在土里的那些粮食,又多了两个人来吃了。这可是一件很恐慌的事。到了第二日,我父亲就四处奔走,访问他的一些朋友,看看他们可有什么法子?其实他们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好法子,都不过是借贷押卖,弄几个钱,到乡下去,秘密地买一点存粮回来吃。这里有些人,比我父亲经济好些的,也就接济我们一斤半粮食。这个时候,我们的紧缩政策,那又更进一步了。一斤半面粉,常是吃四五天。所谓吃粮食,不过是一个名;我们吃的,那时就是玉米芯那种东西。本来是吃玉米的人,将它丢掉了的。乡下人收着很多玉米的时候,将玉米剥了下来,挑了新嫩的玉米芯,用刀剁碎了,再和些杂粮,一齐煮了,这才可以喂猪。但是我们哪里有杂粮来拌?就是把这玉米芯磨得碎碎的,再去煮了吃。这一种滋味,虽然是很苦的,但是比煮草根的滋味,那就好多了。因为草根是自己掘了来的,玉米芯可是拿钱买了来的。既然还值钱,当然比草根好些。我们在饱尝过草根之后,有玉米芯吃,却也心满意足。同时,我父亲还是继续地去想法子。

这样吃玉米芯过日子,我们还是担心害怕。原来也不知道由什么地方,开来了一营军队。这一营人,并不曾带了粮秣同来的,只好到了本县以后,和县长要吃的。县长也不能在家里预备下这些吃喝,来供给整营的人,只得派了卫队,挨家挨户地硬要。在两个月以前,这些卫队,就到我们家里来过了,那不过是看到吃的,就拿起来走,不看到的呢,自然是算了;看到了,就要拿起走。说是这样的荒年,你们家里还存着粮食,那不是好人。也是他们搜查得惯了,所以这回子县老爷一点也不费事,就派了他们来,合了那句成语,就是“以资熟手”。自然这城里的老百姓,连男带女,一齐并合起来,不过可以编一营人罢了。这些人,大概是吃了上餐,也不知道下餐有没有问题,于今添了一倍的人来要吃要喝,如何担负得下来?这些来的人,又等着要吃,县老爷就是要下乡搜刮也来不及;所以这些卫队,今天在城里发了急,到了一家,无论是好的歹的,总要些粮食才肯走。

我还记得:那一天下午,太阳带了淡黄色,照在院子里,不但没有一些暖气,而且还有些阴惨惨的。我们家是和另外两家人家共住一所院子的。我们这一间屋子,外朝了院子开着两扇板门,恐怕两扇门还抗不住冷,又在门外,用麻布袋拆开来并了一个门帘子,挂在大门口。我一家人都围在炕上坐着,大家唉声叹气。正说着要怎样去找出路呢,忽然那门推了开来,拥进来四个卫队。那破帘子也让他们扯下来了,可想到他们进门用力之大。他们一进门,就喊着我父亲说:“今天你们一定要拿些粮食出来,不论是什么,我们都要。你若不拿出来,就同我们一路去见老爷。”我父亲跳下炕来对他们说:“我家特别穷,谁不知道,叫我拿什么出来呢?”卫队说:“你前几天远出门一趟,没有弄了钱回来吗?没有粮食也可以,你家出五块钱,我们可以替你去买粮食交差。”我父亲说:“有钱?你看我一家人饿成什么样子了!”卫队说:“你家没有粮食,谁也不肯信的。难道你这一家人都是捆了肚皮过日子的吗?你们上餐吃的什么,现在拿什么出来就是了,决不能那样巧,上餐把存的粮就吃光了。”我父亲简直没话可答了,就说:“我们差不多是找一餐吃一餐的。”那卫队说:“好吧,就算你说得是真话,下午一餐,你们也该快做得吃了。这样吧,你们是打算下午吃什么,就把下午要吃的东西给拿了出来。”我父亲到了这时,只得低声下气和他说好话,因道:“各位!住在街上,都是天天见面的人,何必逼得这样厉害?要找吃喝……”

卫队不等我父亲说完,四五个人就满屋去搜。这时,我们家以为这玉米芯是人家不大吃的东西,用个瓦罐子装着,放在炕头。那卫队看到,将带来的一只空口袋,也把来倒了去。我大哥就跳起来说:“你们也太不问良心了,我们家就是那一点东西,你把它全倒了去,我们吃什么?”卫队向我大哥横了眼睛,对我大哥说:

“我不看你年纪轻,一巴掌打脱你的头!”我父亲说:“你们也太势利了,军队来了,你们卖了命去巴结;我们老百姓,快饿死了,你还这样欺侮。粮食你拿去了,我们也要说两句话出口气。”卫队说:“要了你们的粮食那还不算,你等着!”他们抢了粮食,倒骂了出去了。这一下子,把我父亲那一股子倔拗脾气,可就勾引起来了,在屋里高声大骂:“什么为民造福,这真是要把我们老百姓的命都请了去啦。”他这样乱骂,自然邻居家里都也听得见,那些卫队都在隔壁如何不听见?这一下子,种下了祸根。

在三天之后,那卫队带了十几名军队,跑来对我父亲说:“现在城里要出一百名壮丁,派你们家里出一名,你们哪个去?”我父亲看到带了枪刀的人在后跟着,心想:这个样子,分明是卫队引了来的,和他们说那是无用。看了那军队里面有一个人像官长的样子,就向他说:“我家是念书的斯文人,没有气力投军。”那军官倒说出一篇道理来,他说,他们是为民请命的好军队,既是受过教育的人,那更要出来帮忙。你不肯出壮丁也可以,你拿二百块钱来,纳壮丁税,我们可以替你代雇一个壮丁来充数。我父亲说:“二百块钱,那除非要命!”那卫队更不由分说,拿出绳索来就要把我父亲捆上。我和母亲,吓着都哭起来了。我大哥这时就跳上前对他们说:“你们既是抽壮丁,为什么带我父亲去?他是四十多岁的人了,那还算是壮丁吗?”他们看了我大哥这样子,就说:“那很好,带你去吧。”立刻就把绳子来捆我大哥的手臂。我父亲看到,也跟着哭了。我大哥说:“爹!你哭什么?这是我一条生路。现在家里,一粒粮食也没有,留我在家里头不过是多一个人饿死罢了。我现在若到军营里去,至少是不会挨饿。爹!你养我这么大了,我什么事也没给你做,那是猪狗不如。我走了,你只当跑了一只猪,别舍不得。”他说这话不要紧,可是我那时是小孩子,也哭得心如刀割一样。其余的人,自然是更不必说;就是那几个卫队,也有点心软,不能下手了。可是后面跟来的那几个拿枪的,他们倒说得有理,他说:“当兵是好汉做的事,哭什么?我们都不是人家的儿子吗?走走走!”他们口里喊着走,把我的大哥就拉了去。只听到我大哥说:“爹!妈!别念我,我走了。”最后我就只听到这种声音,不见他的人。到于今,我在文字上看到“为民造福”四个字,我就想到那可怜的大哥。然而,这还是惨剧的开场罢了。

同类推荐
  • 选美小姐

    选美小姐

    比杜拉拉更能够励志,比郭海藻更值得深思。情感与背叛,单纯与阴谋,签约与签约,权、钱、欲的三角关系……一场残酷的商业战争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她们品貌绝伦,才华横溢;她们借梯上位,游走于复杂人事之间;美丽的背后,一场商战却在悄悄进行着。不仅仅是选美,选的,也不仅仅是美……
  •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

    本书为哈佛经济学家推理系列第四本。刚成为新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亨利·斯皮尔曼受邀至蒙特维斯塔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一开始,校内先是发生了离奇的艺术窃案,之后原本打算教授“艺术与经济学”的课程他,却被迫要面对据传是自杀的驻校艺术家特里斯坦·惠勒案件。在斯皮尔曼客座讲学的课堂上,学生们与斯皮尔曼激荡思考着亚当·斯密的比喻,艺术品的供需以及定价与一般商品的有何不同,又有哪些因素影响会影响供需与价格。在斯皮尔曼欣慰于学生们对经济学这个迷人领域正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断思考成长时,他没想到,这个课堂也逐渐让校园谋杀案的情势逐渐明朗后背后潜伏的强敌与谋杀凶手得以浮现。斯皮尔曼将再一次出马寻找真相。
  • 小弟的魂灵在说话

    小弟的魂灵在说话

    一个因看不得年轻人生龙活虎的人瞎指挥,让一个开小四轮的人把骑摩托车的年轻人撞死了,让开小四轮的人与受害者父母悲痛欲绝,可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瞎指挥的人因也在小四轮车上,受了内伤,等到把年轻人的案子办完后,瞎指挥的人也死掉了。
  • 我也很想他

    我也很想他

    当抛弃你的“绩优股”忽然变成了“垃圾股”你会怎么做?敲锣打鼓外加放鞭炮庆祝?!NO!她砸锅卖铁,典当所有家产,眼巴巴的把卡送到他面前!谁知道他大少爷大手一挥,把她扫地出门。理由,她不爱他!“纯恋小说”代表作家李李翔潜心大作,呼喊一段逝去的爱恋,想念一个我们曾经深爱的人……
  • 在世界的另一端等我

    在世界的另一端等我

    《在世界的另一端等我》,是马溪悦作者的长篇小说作品。共包括了一百二十六章内容。马溪悦,3岁起开始童话创作,8岁时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并荣获中国少年作家杯个人作品集金奖。至今已经创作3部长篇小说和上百个中短篇童话、小说,近百万余字,并多次获得国家级文学赛事一等奖。本书中讲述了平凡的精灵女孩儿水无奈丽芳被家人抛弃后来到了人类世界,误打误撞地加入了反叛组织REDSKY,在这里结识了神秘主人公Sonoko,从此开启了不平凡的人生,一个又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就此展开。
热门推荐
  • 不灭之旅2

    不灭之旅2

    天地玄黄,世上万物都逃离不了其掌控,转眼间,便已过了无数岁月。江宏证得太虚之祖也有几百万年。经过上次大战,始者或是佛祖还有虚者都安稳了下来,除潜修寻找材料,偶尔出游一番,倒也自在。
  • 洛雨痕

    洛雨痕

    在人妖共存的世界,洛雨拥有使人死而复生的能力,她满怀仇恨报复抛弃母亲的狐王,在一步一步走向报复的同时看尽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也邂逅了许多有个性的朋友与敌人。
  • 梅花易数

    梅花易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维尔纽斯传:琥珀之城

    维尔纽斯传:琥珀之城

    从14世纪传奇的发端直到二十一世纪,本书通过作者作为维尔纽斯本地人和其他富有洞察力的外国访客多视角介绍立陶宛首都的历史。除了运用传统的历史调查手段,参考大量的资料外,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大量引用了多层面旅行者的记忆——从文学巨匠(如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托尔斯泰、司汤达、巴赫金和布罗斯基)到政治人物(如德国将军鲁登道夫、拿破仑皇帝和亚历山大大帝),再到同样引人注目却被遗忘的历史小人物。
  • 和七仙女在一起的日子

    和七仙女在一起的日子

    一个男人和七个女人的故事
  • 这个裁缝很神奇

    这个裁缝很神奇

    唐州市商界尔虞我诈,凶机四伏,而该市春华巷一个貌似不起眼的小裁缝店却秉承着一股清流,如站立漩涡中心的礁石。你狂任你狂,清风拂山岗,你横任你横,明月照大江。这一切都是从周臻接手爷爷的裁缝店开始的……周臻本意只想安安分分做个小生意,不曾想树欲静而风不止,春花巷面临拆迁,各路心怀鬼胎的人马盯上了他。也许是上天眷顾,一个源于织女星系的系统将他和店铺绑定,种种不可能将化作可能。超人红内裤?神奇女侠小内内?古堡白衬衫?拥有隐藏属性的衣裤鞋帽纷纷出炉……从此周臻的生活就充满了各种奇趣,各种不可思议,各种鸡飞狗跳!#####这是一本节操碎碎,但是有趣,有趣,有趣的书。
  • 重生之胖子也很忙

    重生之胖子也很忙

    梁辰觉得他这辈子最倒霉的事,不是走在路上掉沟里死了,而是重生后听到的第一句话居然是“爸爸,我要喝奶”……重生后带着个小包子也就算了,大不了他辛苦点把小包子养大,可身上这堆肥肉是怎么回事?什么?居然还有人包养他这个胖子?谁这么重口味啊!重生后的梁辰很忙,他要养包子,要发展自己的事业,还要减去这一身的肥肉,没时间去谈感情。还有,谁再跟他说包子是他生的,他抡死谁!
  • 重生之嫡妻不好欺

    重生之嫡妻不好欺

    她是嫡妻却混得连小妾都不如,只因侯爷心中另有所爱,她水婉俏是个插足者,意外落水,身在魂移浴火重生,一切形式逆转!她不在像原来的要隐忍。骂她蠢?她就是蠢才嫁入了公孙家!她毒?那就让她真正毒给他们看!
  • 海桑文集

    海桑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旧爱新欢

    旧爱新欢

    台湾作家[夏彤]的免费全本小说《旧爱新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