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580500000177

第177章 匹夫有责

李渊听到陈叔达的话后,也是稍稍皱起眉头。他如今,是极为赞赏杜启的,更认为杜启这小子前途无量。如果边塞一行,使得杜启被吓到,那就不妙了。

封德彝听到陈叔达的话,眉宇间多了一抹阴翳。他没想到,陈叔达这老家伙,竟然站出来阻拦他的建议。

毕竟,这是李建成的托付。

封德彝必须要完成。

封德彝思索一番后,便反驳道:“陈侍中之言,下官却不敢苟同。杜启有才具,这样的小子,恰是需要历练。真金需要火炼,唯有能承受住考验,杜启才能真正成才。而这一次出使边塞,恰恰,也是杜启的机会。”

陈叔达闻言,意味深长的看了封德彝一眼,没有再多说什么。

李渊看向裴寂道:“裴卿,你怎么看?”

裴寂一张脸上,神情平静,他面对李渊的询问,不急不躁的道:“陛下,杜启是极具才华的小子。我们在这里讨论一通,说得火热朝天。可具体如何,也得看杜启这小子是怎么想的。所以臣的建议,召杜启入宫,当面问问他的意见。”

李渊听得眼前一亮。

这倒是不错。

他看向站在一旁的肖离,点了点头,就见肖离立刻去安排。原本杜启也就离开皇城不久,肖离安排的人快马加鞭赶路,短短时间,便追上杜启,传达了李渊的诏令。

杜启转身又往回走。

他入宫后,进入甘露殿,见到了李渊以及其余的一干人等。杜启还没有来得及行礼,李渊便摆手道:“杜二郎,行礼就免了。朝中诸公,你来一一认识一下。”

李渊伸手指着裴寂等人,一一做了介绍,杜启则是连忙行礼。只是李渊的姿态,落在裴寂眼中,裴寂的内心很是震惊。

他是极为了解李渊的。

裴寂熟悉李渊的秉性,见李渊直呼杜启杜二郎,还一一为杜启介绍,裴寂便清楚,这杜启在李渊的心中分量,不是一般的重。

李渊一一介绍后,便再度道:“杜二郎,刚才朕和诸卿提及了突厥人南下侵袭代州边境的事情,议定了要派遣使臣前往。封卿提及,长孙顺德为正使,你为副使前往。不过陈卿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你年纪小,不赞同你前往。你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态度呢?”

杜启眉头上扬,很是意外。

封德彝竟然提议他去。

这可是意外。

要知道,杜启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不仅如此,杜启还只是一个七品的宣义郎散官,身份不值一提。偏偏,封德彝却提议他去。

杜启脑筋急转,思索着封德彝的提议。他忽然想到了一事,历史上封德彝首鼠两端,在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摇摆的。

或许,封德彝突然提到他,是因为李建成的缘故。除此外,杜启还真想不到,封德彝一个朝堂上的巨擘,身为李渊器重的人,无缘无故的,让他出使做什么。

国家大事,怎么都不应该让他前往,和他不沾边的。

好在有陈叔达在。

陈叔达此人,虽说并非依附秦王府。实际上,陈叔达为人公允,是个极为正派的人,也是极为赞赏李世民的人。

这样的人,杜启颇为钦佩。

杜启内心思虑一番后,他已经有了主意,说道:“陛下,突厥人南下入侵代州边境一事。既然封侍郎提及,小子自是责无旁贷。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小子虽说年幼,但涉及到大唐的安危,小子年纪虽小,却也愿意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好!”

李渊听到后,露出赞许神情。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这说得太好了。

李渊原本就欣赏杜启,如今看着杜启,更是赞赏,那老脸上布满了笑容。

裴寂眼中,也是掠过一道精光。

杜启之名,他早有耳闻。

甚至于三国演义一书,裴寂也读得津津有味。相反封神演义,裴寂看得很是无聊,没什么兴趣。裴寂清楚杜启是神童,才学出众,但如今,听到杜启的话也是赞许。

萧瑀捋着颌下的胡须,点头颔首,倒是没说话。

陈叔达不掩饰自己的欣赏,赞许道:“杜家二郎,的确非同凡响。抛开你此前的种种,今日一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老夫佩服你。”

杜启道:“陈侍中赞缪了。”

封德彝却是眉宇间,掠过了一丝的冷色。他虽说知道杜启的才名,也知道杜启的才学,但是对于杜启,没怎么放在心上,不过是一个小孩子罢了。如今杜启在李渊面前的应对,让封德彝也是警惕不已。

杜启这小子不简单。

封德彝却没有说话,因为杜启如今已经答应了,那么杜启出使北方突厥,他就完成了李建成的托付,甚至于杜启离开了长安,能否安全返回,那都是未知之数。

李渊盯着杜启,再度道:“二郎,你当真考虑好了?”

此话一出,众人震惊。

李渊是皇帝。

他先前称呼杜二郎,而不是直呼杜启的名字,便已经透出和杜启关系的亲近,让众人都是颇为震撼。如今,李渊改了称呼,直呼二郎,宛如称呼自家儿子一般。

这样的一个情况,这样的一个关系,令众人都再度审视杜启。

因为他们发现,以常理揣度杜启和李渊的关系,那绝对是不可行的。杜启和李渊的关系,差距着实有亲近。

杜启心知这一次,东宫请了封德彝出手,如果拒绝,那就还会有下一次。更何况,涉及到东突厥,即便北边危险,杜启也想去看一看。

杜启正色道:“陛下,小子愿往!小子曾当着陛下的面,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小子不曾飞黄腾达,但小子略有薄力,既然朝廷有需要,小子愿意走一遭北境。”

李渊道:“好,好,好!”

李渊一连说了三个好字,脸上的赞许,更是不可抑制的流露出来。

李渊环顾众人,感慨道:“生子,当如杜二郎啊!”

此话一出,一个个看向杜启时,已然有些麻木。因为杜启如今,又得了李渊的称赞,在杜启的身上,已经笼罩了一层一层的保护光环。

只要杜启从突厥安全归来,那么杜启将来,飞黄腾达那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同类推荐
  • 异世文明系统

    异世文明系统

    当穿越到‘唐宋元明清’五朝同空的时代,我能做什么呢?纨绔子弟?富贵闲人?可身为小国的皇子必须成为治世能臣或沙场名将不,这些我都想做我想要盛世繁华我想见识青莲与霞客的仗剑同游易安与东坡的把酒言欢少陵与稼轩的悲国悯世诗与词的碰撞;书与画的交织百业千工的兴盛;国家与民族的富强。
  • 汉颂

    汉颂

    公元前138年春,河水决,溢于平原,大饥,人相食,也正是此时,郎官张骞应募出使西域。被窦太皇太后掣肘的刘彻郁郁寡欢,进入终南山射猎解闷,自称“平阳侯”,践踏农田,民皆呼骂,如跋扈子。刘彻嫌不尽兴,又建上林苑,傍南山而西向,周袤三百里,设离宫七十所,苑中饲养百兽,供他秋冬射猎。七月,闽越攻东瓯,告急于汉,是时刘彻欲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故国家急需人材。首战告捷,此后刘彻更改制,新建期门,任命卫青,建立起一支忠于自己的骑兵。这一年汉使穿行大漠,这一年武帝拔雾见日,这一年将星小试牛刀,这一年,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四有青年,以独特的身份开始了他的新征程……
  • 大唐科学家

    大唐科学家

    他,最年轻的物理学家,号称有着堪比爱因斯坦的脑袋,有一天他驾着汽车回到古代……她,最生活化的小人物,带着神器——储存了海量生活信息的电脑回到古代……原本如同平行线般的两人相遇在大唐,一个立志创办大唐的牛津剑桥,一个立志建立大唐的罗斯切尔德家族……大唐在他们的努力下变成什么样?是沿袭历史的车轮?还是改道而行,向着未知的方向发展……
  • 在希望的汉末

    在希望的汉末

    徘徊在绝望的汉末,迷茫、喜悦、悲伤以及愤怒,每种情绪背后的故事,编织出贾诩完整的人生。他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却从来不是舞台中央的天命主角。游走在无垠的黑暗里,他找寻着希望的曙光。贾诩相信,都会好的,总会有的。
  • 玄朝纪事

    玄朝纪事

    一个人的天下浪荡之旅,江湖、皇族、道门、儒家,吾所求者,小舟泛五湖,沧海寄余生。自由而已。
热门推荐
  • 夏天夜半花开

    夏天夜半花开

    她原以为可以成为他眼中的光亮,却不曾想自己是他永远的黑暗
  • 劫念

    劫念

    血色之劫的预言现世,偏居东南的商盟崛起,对抗强大帝国的侵袭。念力天才金小金,只为“不下跪”的念头,玩命的奋斗。
  • 网游之救赎仙界

    网游之救赎仙界

    凌驾于众生之上的神邸再次降临世间......一场由虚拟网游开启的圣战,诸神众仙之间的对决,这是诸神的黄昏之前的预兆,还是众仙灭亡的源头?跨越千年的对话开启了一场只属于一个仙帝的辉煌时代。命运的齿轮在不断的转动,时空的传承仍在继续,仙帝的到来能否拯救这即将沉沦的一切那?各种火影迷,网游迷敬请期待。
  • 短简

    短简

    本书收录作者在报刊上公开答复读者的书简、散文16篇。正如作者所言,“近一年来有许多不认识的年轻朋友写信给我,他们把我当作一个知己友人看待,告诉我许多事情……我也曾尽我微弱的力量回答那些充满信任与热情的来信。我的话都是十分平凡。但我写的全是我所真实地感到的,全是我知道得最清楚的,全是从我的狭隘的经验里得来的”。此书可以看作他与读者坦诚交流的记录。本书于1937年3月由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初版,现根据《巴金全集》本排印。
  • 万界大军阀

    万界大军阀

    一场意外,主角获得一个意想不到的奇遇,一段传奇就此开始(简介就这样了,大家将就一下@( ̄- ̄)@)
  • 非你不可之世界逮捕

    非你不可之世界逮捕

    严肃的办公室里,一群黑衣人站在办公桌面前,空气里弥漫着无声的硝烟。突然,叮铃铃,坐在办公椅上的男人拿起了电话“小甜心,老婆,你想去哪?”电话那头的女人“浪迹天涯!”男人勾起了嘴角,对着面前的黑衣人缓缓说了一句“世界追捕少夫人。”“是!”
  • 这个妖女超级凶

    这个妖女超级凶

    (新书《盗墓之长生秘术》已发布)来自镜面世界的妖气泄漏,让陈不凡结识了史上最凶女人,从此爆笑降妖,各种解秘,周朗墓,洪王陵,本书不是在搞笑就是在探险的路上,你,准备好了吗!
  • 娇华

    娇华

    荣冠天下的定国公长女替兄死于西北战场,天下恸然。两年后,一个女童在乱世中苏醒。她卧雪而去,踏血归来,除了我自己赴死,这天下谁能杀我?
  • 曾彦修访谈录

    曾彦修访谈录

    这是一部口述实录。曾彦修讲述了大半个世纪以来自己的经历:三十年代初在延安马列学院所受的教育,跟随张闻天到晋西北调查,亲历延安整风;解放后调北京任人民出版社社长,五十年代被打成“右派”。文革结束后调回人民社等等,极具史料价值。在个人经历之外,对重要问题有理性的背景分析和独特见解,对相关领导人物有亲身接触的直觉感受,是一部能引发人思考的有分量书。
  • 重生之从1997开始

    重生之从1997开始

    苏文一不小心重回1997年,这是最好的时代,他可以从头再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