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379200000001

第1章 自序

我写一点零零碎碎的记人文章,和做记者的积习有关。二十多年前,我在报社编《流杯亭》副刊,其中有个栏目涉及古今人物,属于打捞记忆的园地。没有稿子时,自己就得填空,于是留意类似的文章。好在有作家朋友的帮忙,甚至得到了黄裳、张中行、汪曾祺等前辈支持,栏目办了近八年,结识的作者多多,自己的趣味,也随之改变了。

从前读苏轼谈论历史人物的短章,觉得彼此不隔,好似炉前对话,趣味良多。但这个路数今人已经不再尝试,类似的文字似乎也难看到。五四之后的文章,学习西洋随笔者渐多,宋元以来的文脉断了,唯有京派文人还留有些许残迹,可惜已不能造成大势。因为大众的口味和作者的口味均已变化。是时风对于文人的影响大呢,还是文人对时风的影响大,一看就清楚了。

逸闻轶事中常常含有历史的本然之色。文化史的幽微之处,有时就在其间。教科书里的文章,是经过筛选的,许多重要的历史片段,无法进入文本。所以,读史与读人,还有另一类文字,那些“负暄琐话”类的闲言闲笔,就补救了某些不足。郑逸梅、张中行等人的文章一度风行,与此未必没有关系。而一些正史里的看法,也据野史笔记有所更改,这是后者的价值所在。

我自己没有考据的功底,历史感也稀薄得很,写这些文字,似乎也难逃附庸风雅的责难,只是自己的态度还算认真,所以不想去骗取读者什么。我对于近代以来的文人感受不深,谈论他们未尝不是隔靴搔痒。之所以还在那个世界停留很久,是为了寻找遗失的存在,看看它们对于今人是否还有意义。所得呢,也是喜忧参半,有时候也怀疑自己的选择,也许是在不断编织精神的幻影吧。

写陈年往事,今人有不同的方式。启功生前不太赞成作家一味地吐苦水,以为人生多姿多彩,有超脱的眼光才对。他看见张中行回忆里的苦状,就觉在记忆里浸泡过久,于是说,过去的就过去了吧。启功先生自己的文章,嬉笑怒骂都有,有时用幽默的笔触调侃一下众生相,遂又跑到庄子式的意境里了。但张中行不是这样,他要揪住历史的瞬间,放大记忆的底片,将其打印出来,给世间的过客们看:瞧,我们也曾有过这样的人生!他写蔡元培,写胡适,写北平胡同里的人物,好似有佛门普度之音,断不了的是慈悲心。对于古今人文脉络的处理,也未尝不是自己信念的折射。

有时看到一些人生前把记忆的痕迹铲掉,觉得很是可惜。像杨绛对于手中信件、日记的处理,对于研究者来说都是不小的遗憾。但杨绛的考虑也不无道理,有些远去的恩怨,纠缠下去实在不值得,清白好于浑浊,让世间更平淡才好。但有些记忆损失了也真的可惜。比如台静农对于鲁迅,是有独家心得的。然而他晚年在台湾写字画画,就不能触碰鲁迅。因为那是禁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后期,在台湾看不到鲁迅的书,倘谈论鲁老夫子,会有牢狱之灾。台先生最该写的文字没有出来,实在是一大憾事。这样的遗迹消失,是永远不能复原的。

我的老母亲八十六岁了,近年来渐渐失去记忆,每天都像个孩子似的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有一次我偶然发现她未完稿的回忆录,便读给她听,希望能够唤起她的记忆。当母亲被那些远去的战争声音叫醒的时候,眼里有点忧郁的神色,好像记起了什么不快的事情。然而很快又平静下来,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在记忆模糊的时候,她年轻时代留下的痛感也消失了。

这时候我感受到了失忆的母亲给自己带来的苦楚,当以往的时光与生命感受没有关系的时候,某些意义也在丧失。忽然记起一位熟悉的作家在一部小说里对于失忆者的描述,那些失去言说能力的人,掩埋了人世间许多的悲欣。这对于健全的人而言是一个遗憾,因为那些曾经的存在与我们未尝没有关系。

记忆研究是一门学问,内中的道理显然很深。私人记忆与群体记忆间的关系,梳理清楚也并不容易。有一次见到在东北插队的老友,谈及那时候的知青生活,场景的还原竟然完全不同。后来有人建立了微信群,时常谈及青年时代的往事,我发现,自己认为重要的,别人没有记住,而所能笑谈的,竟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花絮。于是我想,言说出来的,未必是记忆的本真,鲜活的人与事,还静静地躺在时光的深处。差异性的记忆,以及记忆的选择性,构成了精神的不同路向。这路向何以形成?每一种存在都有价值么?看来在基本问题上,我们还没有全弄清楚。

这一本书也算是历史碎片的一种,都与自己多年关心的话题相连。那些行走在我们前面的人,常常让身后的人看不见他们的表情,能发现的仅仅是路上之影、风中之音。近代史曲曲折折,说它是一条苦路也不无道理。路苦,而影子却印出形体的曲张、开合,让我们窥见了精神的刻画过程。我们因一种思想的承接而寻觅前人,其实想知道的是自己应如何走路。人的一生相同的地方很多,最不同的一个是走别人的路,一个是走无人走过的路。后者更悲壮,也更能体现创造力,然而尝试者殊少。看看前人的一些选择,自己总有一种惭愧之感,文化语境相隔过远,我们与前人就天各一方了。如此说来,写作也是搭桥,为的是弥合陌生者之间的鸿沟,我们还是应该跨过它,不要相互隔膜为好。

二〇一八年六月十二日

同类推荐
  • 河山寂寥

    河山寂寥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河北南部的城市地理;山脉与河流;原始的村庄,疏散与聚拢;北河沿;垴顶山等。
  • 橡子豆腐

    橡子豆腐

    金波的《橡子豆腐》所选作品,有对现实生活的冷观和深思,又有虚拟生活的夸张和幽默;既有对作品深度的努力挖掘,又有对作品可读性和大众化的不懈追求。其作品入选中高考试卷、教辅资料的有十数篇,如《永远的账单》,入选黄冈市2005-2006学年初三语文练习、2010中考语文先读后写教练等十几种试卷;《给你一个教训》入选冀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等。
  • 梨园忆旧——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自述

    梨园忆旧——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自述

    本书讲述了音乐、戏曲、影视等领域的表演艺术家的学艺经历、表演的体会心得、人生与表演的交融及其酸甜苦乐。
  • 茴香

    茴香

    茴,草头底下一个“回”。孔乙己说“回字有四样写法”,小凌由此联想开去,把《茴香》分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风和日丽聚集“凌”家,和风习习,温温暖暖。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可在小凌那里,她总能排除负面信息负面影响,像一棵向日葵,向着光明,要么在风和日丽中,要么等待日丽风和,显示着正能量。但这一部分,不仅仅是正能量,还有趣味,还有生活的味道。孩子小时,趣味在夫妻的争执上,《孩子像谁》,孩子哪点好,夫妻各说孩子继承的是自己的基因。到了《女儿的作家梦》《想当小队长》,再到《给90后的小棉袄@正能量》,无疑,女儿是小凌心中的宝。
  • 晚清·想象·小说

    晚清·想象·小说

    本书以二十世纪初期中国非写实性小说为研究对象,内容涉及喧闹的非写实小说、意向的背后、晚清非写实小说的叙事特征等,多角度地、全面地论述了非写实小说对文学现代化的推进。
热门推荐
  • 暗夜:死亡之神

    暗夜:死亡之神

    知道什么是心计什么是猜忌不知道什么是友情什么是团结战火纷飞有罪与无罪邪恶与正义我只知道你与我同在
  • 最强丹神

    最强丹神

    他是大陆天级最强炼丹师叶子锋,受人尊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怎奈一代天骄,死于非命!重生后,他成了叶府的超级废柴,受尽凌辱,绝美未婚妻也吵着上门退婚。两世为人,饱尝人情冷暖,事态炎凉!他日重回巅峰、问鼎天下之时,誓要将世界踩在脚下!重塑最强之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曦晨伴薄暮

    曦晨伴薄暮

    她是第一黑客—M、画家尔宸、音乐家余归,她是人尽皆知的学霸,失踪三年,跳级上高中……他是电竞大师、医学派继承人……
  • 穿越之龙凤呈祥

    穿越之龙凤呈祥

    当一个女人遇到许多男人的时候,是该自叹倒霉还是好好享受温存?
  • 逍遥邪少闹都市

    逍遥邪少闹都市

    老大傻,老二奸,家里有个坏老三。阳博就是那个坏老三。让我联姻?谁看上那女的谁娶,别往我身上推!给我安排好了前程?对不起,不伺候,我的未来我做主!让我拯救世界?有好处没有?没有?爱谁谁!
  • 杳杳钟声晚之雏凤涅槃

    杳杳钟声晚之雏凤涅槃

    “你可知道,我只心悦你一个人,无论你是男是女,哪怕你是只畜生,我也只要你……”“那么…尊贵的林三公子,你…可愿入赘钟家?”痴情犬系吃货剑修小哥×又皮又怂的机智符修妹看错拿男主剧本的女主如何查灭门案,捉鬼斗邪,谈恋爱换马甲。书友交流群:741874292
  • 独角兽的异界生活守则

    独角兽的异界生活守则

    穿越恒久远,yy永流传。当今世界穿越已是家常便饭,重生也早就不是什么稀罕事了,重生之后成为兽人,恶魔,甚至虫子也不是什么新闻了,在这里,讲述一段重生之后成为漂亮的独角兽的故事,一起经历一段香艳刺激,而又简单平淡的异界生活。看一个性情淡泊而又有些恶趣味的主角的重生生涯。ps.本书没有太多的战斗情节,躲在描写主角的生活和旅行细节,旨在创造一个完整真实的异世界。
  • 三国风起云扬

    三国风起云扬

    一个现代人回到汉末,会在滚滚历史长河中涟漪不起还是风云骤卷?尽在三国风起云扬,书写不一样的三国。
  • 你的存在于我而言

    你的存在于我而言

    你的存在于我言。(为什么简介非要二十个字,你这样我很难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