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24400000008

第8章 吉鸿昌女儿:父亲最大的遗憾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1934年11月24日,北平大雪纷飞。吉鸿昌被带出了国民党北平陆军监狱,站在雪地上,他捡起一根树枝,以枝作笔,愤然在雪上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就义诗,然后,在刑场上从容就义,时年39岁。

就义前的半个月里,吉鸿昌先后被关押于天津法国工部局监狱、国民党五十一军陆军拘留所和国民党北平陆军监狱。从天津到北京,这条路他不知往返过多少次,然而1934年11月,他走完了人生中最后一段旅程。

“‘恨不抗日死’是父亲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已经80岁高龄的吉瑞芝在天津的家里向记者回忆起那段人生经历,声音低下去,眼睛望着窗外,一下子沉重了许多。

“在我父亲被关进监狱后,母亲也被关进一间密室,当时我太小,对那段经历没有什么记忆,但对我母亲来说犹如噩梦一般。母亲把父亲的悲惨故事讲给我听,我再告诉孩子们,让他们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父亲的精神我们永远不该忘记。”吉瑞芝对记者说。

“我是中国人,不做亡国奴”

“印象中,我父亲非常高大。”说到这里,吉瑞芝忍不住激动起来,“你想想,他身高一米九六啊!而且从来都是一身戎装,英气逼人。可在我的内心深处,他是一个慈父。”

出生于1932年的吉瑞芝,父亲牺牲时还未满3岁,对父亲的记忆也仅限于几件“小事”。1934年的夏天,吉鸿昌曾带着吉瑞芝到自己家附近的一家照相馆照相,“当时父亲并没有穿军装,而是一身长袍马褂的打扮”,时至今日,吉瑞芝还是不太理解父亲那次为什么那样着装,“他对母亲说带我去街上逛一逛,就拍下了那张像是普通家庭的父女的照片,那是我和父亲为数不多的几张合影之一。”

“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教我‘演讲’,一般都是他说一句,我学一句,内容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我是中国人,不当亡国奴’。”时隔70多年,吉瑞芝回忆这些往事仍历历在目,“所以,那时家里人都夸我说话好听,吐字清晰,不像一般小孩子那种稚气的童音,这要归功于父亲。”

从记事起,吉瑞芝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要远远多于母亲,甚至吃饭都是和父亲及他的副官、传令兵在一起,抱着一个小碗,“一个人吃馍、夹菜”,因为年纪太小而摔碎了不少碗,却从未受到父亲的责备,父亲还专门去给她买了一个搪瓷碗,从此“再也没有摔碎过碗了”。

正是和父亲的朝夕相处,使吉瑞芝从小养成了独立、自强的性格,她坦言自己“这一点非常像父亲”。在父亲牺牲后,她举手投足间时常流露出一些酷似其父的小动作,引起了母亲胡红霞对父亲的无限怀念。

归来报命日,恢复我神州

除了在性格上受到父亲的影响外,吉瑞芝更深的感触是“父亲对信仰的坚定”。

1895年10月18日,吉鸿昌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3年秋,这个不满18岁的大个子少年弃学从戎,到冯玉祥的部队里当兵。吉鸿昌因吃苦耐劳、勇敢正直,得到冯玉祥的赏识,被提升为手枪连连长,不久又提升为营长。1921年,吉鸿昌回乡探亲时,拿出全部积蓄,用一所破庙做校舍,创办了“吕北初级小学”。吉鸿昌立下规定:凡是贫家子弟,一律免费上学。学校规模一度壮大,曾被誉为“豫东第一校”。

在部队里,吉鸿昌虽不断升官,却丝毫没有改变“当兵救国,为民造福”的初衷,时刻铭记着父亲“做官即不许发财”的教诲,省吃俭用,兴办公益事业。他严于律己,也约束部队不许扰民。

1930年4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之间的中原大战爆发,吉鸿昌奉命参加讨蒋大战。9月,冯玉祥的西北军战败。吉鸿昌为了保存实力,接受蒋介石改编,就任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兼第三十师师长,不久被蒋介石派去进攻鄂豫皖苏区。吉鸿昌对进攻苏区十分反感。他“托病”到上海与共产党取得了联系,随后又化装到鄂豫皖苏区进行了考察,思想上受到很大触动,随后组织部队起义参加工农红军,但没能成功。蒋介石发现吉鸿昌有“谋反”之意,便解除了他的军职,逼迫他出国“考察”。

1931年底,刚到美国,吉鸿昌就接连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毕恭毕敬。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写上:“I am Chinese!(我是中国人!)”

在国外期间,吉鸿昌通过接受记者的采访,以事实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并谴责英国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和蒋介石对日妥协的丑恶行径。在德国时,吉鸿昌曾多次要求到苏联进行访问,遭到使馆的百般刁难,不予签证。悲愤之下,吉鸿昌挥笔疾书:“归来报命日,恢复我神州。”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吉鸿昌闻讯立即回国寓居天津,秘密与中共华北政治保卫局联系。不久,他整理出版了《环球视察记》,借以抒发他忧国报国的热情。同年4月,吉鸿昌在北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爱国的旧军人转变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从此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不久,根据党的指示,吉鸿昌秘密赶赴山东联络冯玉祥出山组织武装抗日,随即毁家纾难,变卖家产6万元购置枪弹。

1933年5月26日,吉鸿昌同冯玉祥、方振武等抗日将领在张家口宣布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吉鸿昌战至10月,因弹尽粮绝而失败。

为信仰献出生命

1934年5月,吉鸿昌回到天津,组织成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他被推为主任委员,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在他家三楼一角,设立了一个秘密印刷所,出版了机关刊物《民族战旗》。他的住宅也成了党组织的地下联络站,因而被党内同志称为“红楼”。6月,吉鸿昌秘密与西安的杨虎城将军取得联系,并得到杨虎城的援助。吉鸿昌积极筹资购买武器,进行武装抗日反蒋的准备工作。

1934年11月9日晚,吉鸿昌在法租界秘密开会时被法国工部局逮捕,随后被引渡到国民党北平军分会。11月23日,北平军分会举行了一场所谓的“军法会审”。吉鸿昌在法庭上义正词严地说:“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由于党的教育,我摆脱了旧军阀的生活,而转到为工农劳苦大众的阵营里来,为我们党的主义,为全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这正是我的光荣……”11月24日,所谓的“军事法院”以“叛国罪”(多次煽动兵变)和“叛党罪”(脱离国民党加入共产党)判处吉鸿昌枪决。

“可以说,父亲接触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是救民救国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了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党后,就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一辈子都没改变,临终的时候还高喊着‘抗日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他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人。”吉瑞芝回忆说。

“父亲的一生从参加北伐,到退出军阀混战,再到拒绝内战,坚决抗日,这一路走来,他都在追寻救国救民的真理,最终他是找到了,这对他来说是没有遗憾的。”吉瑞芝感慨道,“为一个坚定的信仰而终身奋斗,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我的父亲做到了。”

给妻子改名“红霞”

在吉鸿昌多年的军旅生涯中,吉鸿昌将军的夫人胡红霞给予了丈夫最大的支持。“说起妈妈,我心里就很不好受,她一辈子吃了很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罪。”已经满头银发的吉瑞芝在说到自己的母亲时,眼中泛起了泪花。

1926年6月下旬,时为冯玉祥部十八师第三十六混成旅旅长的吉鸿昌率部到达兰州。经人介绍认识了出身书香门第的兰州女子师范学校的高才生胡兰英。“所以,我父母的爱情一点都不浪漫,并不像某些电影和文学作品上写的那样。”吉瑞芝笑着说,“那毕竟是艺术需要,可以加工塑造,但事实不是那么回事,父母是通过媒妁之言走到一起,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使两个人逐渐找到了共同语言,成长为一对人人称赞的革命夫妻。”

从1927年结婚到1934年吉鸿昌将军英勇就义,在共同相处的8年时间里,他们相敬如宾,恩爱无比。在婚后,吉鸿昌见妻子忠厚贤淑,知书达理,谈吐不凡,特意将妻子的名字“兰英”改为“红霞”,寓意妻子有“霞光万道”之美。胡红霞更是对丈夫一片深情,在吉鸿昌英勇就义后,国民党特务不许家属领回烈士遗体,悲愤至极的胡红霞一头撞在了铁栏杆上,鲜血直流。胡红霞以鲜血向敌人表示了最强烈的抗议,并最终用居住多年的“红楼”做抵押,赎回了丈夫的遗体。吉瑞芝说:“母亲在与家人、友人商议后决定将父亲的棺木运回河南老家下葬”。

1935年春,吉鸿昌的灵柩运至故里,家乡父老2000余人,自发洒泪迎灵。

“1951年,我第一次陪着母亲回河南老家去给父亲扫墓,母亲一路上除了给我讲述父亲的故事外,偶尔也提及他们的爱情。”吉瑞芝回忆,“特别是在父亲的墓碑前,母亲泣不成声,这让我感觉到在父亲牺牲那么多年后,母亲一直都将她对父亲的爱藏在心底最深处,父亲牺牲时,她才28岁,这对她该是多大的一个打击,此后她又拉扯着我东躲西藏,艰难度日……”

1934年11月24日,吉鸿昌在临终前曾写遗书与夫人胡红霞,言道“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分伤悲,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吉瑞芝和母亲也受到了党组织的照顾,开始了新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胡红霞曾作为吉鸿昌的遗孀参加了开国大典,当年17岁的吉瑞芝也见证了这一历史事件。

1971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吉鸿昌同志由旧军人出身,后来参加共产党,牺牲时很英勇,从容就义,很有必要把他的事迹出书”。晚年的胡红霞,在天津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开始收集、整理关于吉鸿昌的史料,并在女儿吉瑞芝、女婿郑慈云的帮助下陆续出了几本关于吉鸿昌的书籍。胡红霞所著的《吉鸿昌就义前后》为后来《吉鸿昌》电影的拍摄提供了蓝本。此后传承革命精神的任务落到了吉瑞芝的身上。

“我小时候,来家里找我姥姥讲故事的人特别多,有记者、编剧、作家、党史研究专家等等,我就在一旁听着。”吉瑞芝的女儿郑吉安告诉记者,他们兄妹三人从小都是在姥爷的故事熏陶下长大的,大哥郑吉平是天津广播电台的高级编辑,从事了30多年的媒体工作;姐姐则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虽然工作不同,但都不同程度地承担着传承姥爷革命精神的使命。郑吉安在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担任领导工作,不管多忙,她都要抽出时间替母亲承担宣讲、编写外祖父事迹材料、编辑出书等工作。

“我的女儿是天津师范大学新闻系的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她一直热心于公益服务工作。”郑吉安说,每次看电视的时候,只要看到有关姥爷的,母亲就会把自己的女儿还有侄女、外甥叫过来。总而言之,姥爷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是精神财富,这是无价的,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对于我们来说,就是鞭策和鼓励。一想到外祖父,都不能不努力工作。

郑吉安笑着说:“这么多年,母亲工作之余就一直到处宣讲外公的故事,沿着外祖父的足迹走访当年的知情人和亲历者,收集资料编辑写书。到现在都80岁了,腰和腿都不灵便,她就在家里讲,还把家里布置成姥爷事迹展览馆,只要去人就讲。她几十年如一日地这样做,我也是随着年龄越大才越理解,她就是为了让姥爷的爱党爱国爱民的精神传承下去,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笔珍贵的财富,并不只为我们一家所有。”(撰文:赵雪浩)

同类推荐
  • 永不放弃:特朗普自述

    永不放弃:特朗普自述

    在漫长的从商生涯中,特朗普遭遇过无数高潮和低谷。在《永不放弃》中,这位全世界最有名气的生意人将向你真诚地讲述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挑战、低谷和斗争,以及他是如何将所有这些挫折转化为成功的。特朗普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众所周知。他在早期从事房地产时就明白,每项过程都会遇到无法预计的延期、阻碍和问题。他对逆境毫无畏惧,总是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准备。这样的态度能够给你克服困难的力量,并最终帮助你取得成功。本书每一章都包含了一个特朗普职业生涯中的励志故事及其心得,其智慧的行事哲学将帮助你更好地处理自身的缺点和失败。通过对自己各种戏剧性的故事讲述,特朗普给出了职场成功的几点经典建议:从失败与挫折中伺机反击;将巨大的挑战转化为更大的机遇;将敌人与对手变成朋友和盟友;利用暂时的失败激励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相信自己,尤其是在面对风险和恐惧的时候,这是帮助你战胜逆境、实现梦想的金钥匙。有创新意识的生意人都应该知道,逆境与成功总是相伴而行的。
  • 李自成第一卷:潼关南原大战

    李自成第一卷:潼关南原大战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八年,与各路农民军首领聚会河南荥阳(一说无此会),共商分兵定向之策。
  • 华盛顿

    华盛顿

    华盛顿,美国国父、将军、政治家、第一任总统。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奠基人,华盛顿的名字家喻户晓。他开创了一个至今美国人依然遵守的先例,那就是和平移交政权。美国“建国之父”乔治·华盛顿,具有灵活的头脑和超人般的毅力,他一生的作为带给美国人民永无休止的启示,两百多年来,这已成为美国社会进步的无穷动力。华盛顿不是一个像托马斯·杰斐逊、詹姆斯·麦迪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本杰明·富兰克林及其他一些当代美国领袖那样有创意的、敏锐的思想家。然而,他却比任何一位思想家都更为重要。对于华盛顿来说,无论是在战争中,还是在和平时期,他都起了至关重要的领袖作用,如果没有他,任何政治运动都不可能成功。
  • 中国大艺术家的故事

    中国大艺术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8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8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热门推荐
  • 盛世嫡妃之步步惊华

    盛世嫡妃之步步惊华

    ★本文1v1,双洁!互宠!【大型瞎编现场】:她是大魏最尊贵的公主,位比亲王,冠盖惊华。辣手摧白莲,撸袖虐渣渣。人若有欺我者,一脚飞之!辱我者,一口喷之!背叛我者,一刀杀之!魏怀襄淡淡撇了眼灰头土脸栽在地上的白莲花:“跟我作对,好歹先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内容简介:】上古龙腾印记是否真的拥有倾覆江山,逆转天命的神力?少时的爱人,遗忘的过往,诡异的案子……魏怀襄一路披荆斩棘,抽丝剥茧只为寻找真相。战场之上,金戈铁马。她一骑绝尘,挥洒着满腔热血,只为守住大魏的江山。是谁迷了谁的眼,又是谁入了谁的局?且看一代天之娇女,谱写盛世华章!!男强女强,强强联手!——————————【文艺版】魏有一公主佳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夜有一太子才俊,雪衣玉颜色,风华倾山河。——————————大千世界,人海茫茫。我之所求,仅你而已。————分割线————【瞅啥瞅,一个华丽的大坑就在你面前。莫要犹豫,眼睛一闭,两腿一蹬。】跳啊!!欢迎入坑!!(??ω??)?
  • 倾城毒妃

    倾城毒妃

    她家族被灭,含冤入狱,被亲夫毒害,转世重生。一切重新开始,面对熟悉的人和事,她擦干眼泪,一朝伴在储君侧,柔情蜜意是她复仇路上的慰籍,虽走上了复仇之路,再不是从前任人欺凌的女孩,却只对他温柔如水。密友叛变,虽做事果断,冷面铁血,却只对密友优柔寡断。复仇路上,多生祸事,谁说命运由天定,今日她就掀了这命运轮盘,胆敢伤她所爱,触她逆鳞者,强诛不留!【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权掌天国

    权掌天国

    11世纪,在一个欧洲偏僻的赫尔纳亚大陆上,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情形如同黑死病般爆发了:大陆上本来唯一的赫尔纳亚王国在一连串的政变、阴谋与兵谏后,一分为三,和平的情形被打破了。然而,北方“冰雪大陆”的两个多神教国家乘战舰趁机入侵了大陆,仅五年内,骁勇善战的他们就夺去了大陆的半壁江山,以及大陆东部的格里亚岛。幸好,在名存实亡的赫尔纳亚王之指挥下,南方列国暂时合作,与北方人对抗。然而,他们都已经盯上了,那位于国度赫尔纳尔中光耀夺目的王位...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也许是贵族后裔,也许是草民流寇,也开始对那宝座垂涎三尺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一个偶然的机会,位于中国西部骊山脚下的八千兵马俑破土而出,这一旷世奇观立即震惊寰宇,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经过考古人员几十年的努力探寻,秦始皇陵园地下殉葬品的神秘面纱被层层剥去。本书真实地再现了这支庞大的地下军团被发现、发掘、珍藏、展览的全过程,并以兵马俑军阵和陵园内外陆续出土的铜车马、百戏俑、石铠甲、文官俑、青铜仙鹤等珍贵文物为线索,全景式展现了大秦帝国的风采。同时对这些国宝出土后发生的盗窃与侦破、人事纠葛与恩怨是非,作了较为翔实的描述。这是秦始皇兵马俑发现以来最为精彩动人的一部纪实力作。
  • 孤傲狐狸:前世今生

    孤傲狐狸:前世今生

    前世,我是你救下来的狐狸;今生,你是我救下来的忌子;虽然你有冷的外表,冷的表情,冷的眼神,但是这一切都被你火红色的眼睛出卖;我无法阻止你受伤;但是,我会在窗口等待,每次受伤的你归来。
  • 长腿叔叔

    长腿叔叔

    每个女孩子在看了《长腿叔叔》后都希望自己变成一个孤儿,羡慕那种无拘无束和自由放任的生活,幻想着也能够遇到自己的白马王子——长腿叔叔。给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亲笔写封信,无论他们远在天涯还是近在咫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也就达到了我们出版这本书信体小说的目的了。
  • TFBOYS说好的不分离

    TFBOYS说好的不分离

    一次偶遇然他们见面,后来被家长相亲所认识,他们会摩擦出什么样的爱情火花呢?我们拭目以待。
  • 花千骨之愿君永相陪

    花千骨之愿君永相陪

    若当来世,你,真的不会爱上我了么?真如她所说,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结束。不过,却不是她当初所说的那样。再遇,瑶池会上一见钟情,殊不知,是谁对谁的一见钟情。长留,六界,天下?不,他都不要!他只要她,只要她能好好的!新婚之夜,他一席红袍拖地,烈艳红唇勾唇一笑,勾人心智,摄人心魂。花千骨内心咆哮:md,她相公那么勾人,万一哪天被人勾走了怎么办?于是,她果断决定立刻扑倒,让他只能是她一个人的,谁都不能强!谁抢了,她就跟谁拼命!不过,人是顺利扑到了,不过只维持了一秒,立马被某人反压,吃抹干净……
  • 间谍宝宝:嫁掉丑女妈咪

    间谍宝宝:嫁掉丑女妈咪

    去夜店谈生意,他看见极尽风骚周旋于男人间的她。该死,那女人是白天那个老处女吗?他邪眸燃火,蠢蠢欲动。六年后,奔三的她是五岁宝宝的妈妈。宝宝人小鬼大,四岁已是圈里有名间谍。母子俩“狼狈为奸”,一起拿下N多赚钱的案子。却想不到这次任务是潜伏在总裁身边,伺机刺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