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35200000126

第126章 最后一个对手

随着吕不韦的倒台,另一个名叫李斯的人却在逐渐崛起。

李斯者,楚国上蔡人,早年在楚国地方担任小吏,而他与秦国的渊源还要从一件小事说起。

由于是基层公务人员,所以李斯经常要打入群众内部,因此他也就会经常看到一些身处高位的人看不到的情景,比如说厕所里的老鼠和粮仓里的老鼠。

正是这两个地方的老鼠,改变了李斯的一生。

他始终想不明白,同样身为老鼠,为什么厕所里的老鼠要在那么臭的地方吃那么脏的东西,并且每逢遇到人和狗来的时候还要被惊吓逃跑。而粮仓里的老鼠却可以住在大屋子里,吃着囤积的粟米,不用担心受到惊扰。

这问题困扰着李斯,但很快他就找到了答案,并且把这个问题延伸到了人身上来,于是发出了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一个人能不能成为贤才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看透了这一点,李斯便也明白,自己在这个小吏的位置上是不可能出人头地的。于是李斯果断放弃了公务员的铁饭碗,开始游学天下,很快,他便找到了一个出名的老师---荀子。

跟随荀子学**王之术,李斯很快便学有所成,现在就是大展身手的时候了,然而一个问题还是摆在了他面前---该何去何从?

是啊,天下之大,列国之多,李斯该前往哪个国家呢?

经过一番认真的分析,李斯觉得楚国已经是江河日下了,绝不能再回去,而山东诸国也是势衰力弱,灭亡恐怕也是早晚的事,只有秦国,有吞并各国之志。

于是李斯果断告别了老师荀子,走上了前往秦国的路。

来到秦国之时,正值秦庄襄王去世,秦国国政尽归吕不韦之手,明白了这一点,李斯便找到了吕不韦,很快便受到赏识,得到了一个小吏的职位。

转来转去,又转回了原点,这在秦国做小吏和楚国做小吏有什么区别啊。

别说,还真有区别,因为在秦国做小吏有面见秦王的机会,所以在一次面见秦始皇的时候,李斯说出来令秦始皇心动不已的话---扫平诸侯,成就帝业,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李斯的话深深的留在了秦始皇的脑海里,然而秦始皇此时的年纪还小,不能立马重用他,所以只能尊他为客卿。

而就在这时,秦国发现了一个名叫郑国的韩国人以在秦国修渠为名做间谍的事,于是秦国王族和大臣们纷纷上书,要求驱逐各国来秦的说客。

毫无疑问,李斯也在驱逐之列,于是就有了著名的《谏逐客书》。

最终,秦始皇听从了李斯的建议,废除了逐客令,而李斯也凭此升官来到廷尉之职。

廷尉,秦汉官名,九卿之一,为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长官,负责修订律令,总管全国刑法。

也就是在这个位置上,李斯构建了中国未来两千年的制度框架。

关于李斯的事迹,更多的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所以,我现在不讲那么多。总之,有了李斯的协助,秦始皇在他的王位上更是得心应手,很快便开始了他的统一步伐。

然而,在统一的过程,秦始皇还需要碰几次钉子,让人意外的是,这钉子还是赵国。

赵国精兵尽卒于长平,国都邯郸又被秦国围着打了将近两年,虽然勉强击退了秦军,收复了失地,但国力日落西山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现在欺负他正是最好的时候,燕王喜就是这么认为的。

于是,行动开始。

燕王喜四年(公元前251年),燕国派出他们的相国栗腹来到赵国,与赵国订立友好盟约,并送上五百金给赵孝成王表示祝贺。

不是说要打人家吗?怎么这又是订盟约,又是送礼的?

不要急,我们先看一下粟腹怎么说。

从赵国回到燕国,粟腹立马向燕王喜报告说:“赵王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赵王国内年轻力壮的人都战死在长平了,他们的孩子又还没有长大,现在正是进攻赵国的最好时机)。”

原来是去考察了,这礼送得有点毒啊。

听完粟腹的报告后,燕王喜当即召集群臣,商量伐赵之策。

本以为有了粟腹的报告,群臣一定会上下一致,统一赞成伐赵,然而,还是出乎了燕王喜的意料。

就在大伙议论纷纷之时,乐毅的儿子乐间站了出来,表示强烈的反对,说到:“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不可伐。”

乐间的意思很明白,赵国,打不得啊。

但燕王喜却有自己的想法,于是问乐间:“要是我们五个人打他一个人呢?”

像这种反问句,意思就再明显不过。

关于打仗这事,我没研究过,但关于打架这事,小时候就经常干,所以我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

据我所知,在个人实力差距不是很大的时候(职业选手与非职业选手),五个打一个,胜算是绝对的。五个人一起上,冒着挨拳头的风险,两人死死拉住一个人的双手,另外两人死死抱住这个人的双脚,剩下的一个人基本就可以自由发挥了,拖鞋、皮带、折凳什么的,直接上去招呼就是了,不会受到任何抵抗。因为一只手或者一只脚是不可能扭得过一个人全身的力量的(参考格斗技能十字固),当然,练过黯然销魂掌和九阴白骨爪的武林高手除外。不过,战国那会,像金庸先生笔下这样的武林绝学好像还没有问世。这一点,燕王喜好像很清楚,所以他坚信,五个人打一个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从这方面来看,燕王喜跟我想的是一样的。

但如果把打架换成打仗,我就不这么认为了。先不说打仗是会用兵器的,什么刀砍剑刺都算轻的,狠点的来个狼牙棒啊什么的,一招呼,基本就是连皮带肉掉一块了,还有长枪长戟啊什么的,人隔几米远,就被戳了个大窟窿,想想都恐怖。要是再来个弓箭,估计人没看到就被射穿了。

这些兵器一使出来,基本就没有机会去抱死人家大腿了。

并且,用兵器正面交锋的,还都算是讲道理的。像有些不讲理的,挖个坑,搞个埋伏,玩个什么檑木滚石之类,那就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打到那个份上,比的就不是人数了。

再说了,就算非要比人数,人家也不一定一次性拉出来跟你比。比如说你五万对人一万,按照燕王喜的逻辑,就是五个打一个啊,胜算稳稳的。但在实际战斗过程中,人一万往往不跟你五万打。他一般都会躲起来,然后再找你这五万人中落单的,要是找到两千,他就一万一起上,用你五个打一个的逻辑消灭你这两千,然后又躲起来,再找下一个两千人的落单小队。如此循环,五万人也就够人家玩个二十五次的了(当然,一般玩不到这么多次,有了个几次,基本就吓死了,不敢出来)。

所以我觉得,燕王喜作为一国之君,把打仗想成打架,是比较幼稚的。而乐间却不能跟着他幼稚,因此面对燕王喜的反问,乐间依然坚持自己,回答到:“不可。”

乐间强硬的态度立马惹怒了燕王喜,眼看这架势,双方都不好下台,这时燕国的大臣们赶紧过来解围,纷纷表示,赵国还是可以进攻的。

得到了群臣的响应,燕王喜也不再跟乐间计较,当即派出燕军兵分两路,一路由粟腹率领,进攻赵国的鄗城,另一路由卿秦率领,进攻赵国的代郡,而自己也亲率一支部队,随军出发。

燕军军威赫赫,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到达赵国的宋子(距离邯郸也就三百里的样子)。

收到燕军来犯的消息,赵国并没有如燕王喜所料的那样如临大敌,赵孝成王而是很镇定的任命廉颇为将,当即率军北上抗击燕军。很快,赵军便在鄗城打败了粟腹,而乐乘(乐毅族人)也在代郡打败了卿秦。

什么叫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比分零比五,看看燕王喜就知道了。

击退燕军的侵略,廉颇并不准备就此收手,而是一路追亡逐北,打到了燕国的都城蓟。并且,打到这里了还不准备退兵,而是顺势把蓟城围了起来,这一围还就围了两年。

这就比较麻烦了,说是去打人家,结果被人家把都城给围了,这面子实在没处搁。不过现在也不是考虑面子的时候了,人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想办法让廉颇退兵才是当务之急。

没办法,只能求和了。

于是,燕国派出使者来到廉颇的军营,表达了议和的请求,然而,廉颇却耍起了脾气,表示不答应。

这就完蛋了,难道等着亡国不成。

其实,灭亡燕国,此时赵国还是没有这个实力的,廉颇耍耍脾气,无非就是刁难刁难燕国,因为在廉颇看来,燕国有资格出来议和的人只有将渠一个(乐间在燕军进攻赵国的时候就跑到赵国去了)。

当初燕王喜准备进攻赵国的时候,除了乐间外,将渠是另外一个出面制止的,甚至一度拉着燕王喜的腰带不让他走,结果被燕王喜一脚踹开。

拒绝了燕国的第一次求和,廉颇表示,只有让将渠出面,自己才接受议和。

没办法,只能让他上了。于是燕王喜任将渠为相邦,命他前往赵营议和。

随着将渠的出面,廉颇随即解除了对蓟城的包围,撤军回国。

本想趁人病要人命,没想偷鸡不成蚀把米。燕国可算栽了个跟头,但对赵国来讲,这就是翻身之仗了。

接连打败秦国和燕国,一扫长平之战的阴影,赵国又站了起来,而这也成了廉颇最后的辉煌。

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45年),一生战火不断的赵孝成王去世,其子赵偃继位,是为赵悼襄王。

赵悼襄王一继位,便立即解除了廉颇的职位(搞不懂为什么),用乐乘代替他,这一决定引起了为赵国征战一生的廉颇不满,当即率兵攻打乐乘。

乐乘没办法,只好逃走。而打完乐乘之后,廉颇也知道,自己肯定在赵国是待不下去了,于是投奔到了魏国的大梁。

但是,在大梁住了很长时间,魏国却始终不重用廉颇。

这就不太好了,没仗打浑身难受啊。而就在廉颇居住大梁的这段时间内,赵国却是接连受到秦国的进攻,在上党和太原相继沦陷后,秦国依旧向东逼进,大有灭亡赵国之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悼襄王才再一次想起了廉颇,于是派人前往大梁看望赵国昔日的功臣。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了。

就这样,赵国彻底放弃了他们的军事支柱---廉颇。

而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无所事事,当即派人去把他接了过来,准备让他发挥一下光和热。

来到楚国,廉颇再次拿起了他的将军大印,但始终毫无建树。最终,春秋战国名将榜排行第九的廉颇老死于楚国的新都寿春(从陈县搬过去的),临终前留下了一句话---我思用赵人。

赵国送走了廉颇,那它是如何成为秦始皇的钉子的?

是因为一个人。

在春秋战国名将榜的大榜单中,还有一个战国四大名将的小榜单,他们分别是白起、王翦、李牧、廉颇。

这四个人与大榜单中的其他人有不同的地方---他们的排名是靠一系列战争打出来的。不像孙武、吴起、孙膑、乐毅、田单和赵奢一样,就打了一两场著名的战争。

关于战国四大名将是什么级别,别的不说,光这榜单中有白起,大家就应该知道。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还没有出场的李牧。

李牧者,赵国人,他的名将生涯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在赵国北境抗击匈奴,第二个阶段才是向西抗击秦国。

在第一阶段,李牧主要驻守代郡和雁门郡一带,在这里,李牧经常自己设置官吏,并且还把代郡和雁门郡当地的赋税收入自己的幕府,俨然是一个当地军阀。

这样的行为,显然会让邯郸方面很不爽。

但李牧却依旧我行我素。

当然,他把当地的赋税收入了幕府,也不是供自己开销,而是当成了军费全部用在了边境防御上(这可能就是邯郸方面虽然不爽但也一直没有对他动手的原因)。

并且,李牧也非常善待士兵,动不动就给他们杀牛吃。

有这样的领导,士兵们当然也很卖命。

但是,让士兵们卖命也不是李牧防御匈奴成功的秘诀。

赵国北境几年来风平浪静,这还得益于李牧的一条命令: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这条命令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一旦发现匈奴来袭,立即龟缩营区自保,有胆敢出去捕虏敌人的,杀无赦。

这看似是一条胆小怯战的命令(又是让邯郸方面很不爽李牧的一点),实则却是李牧在与匈奴打交道多年来才总结出的最好策略。

游牧民族居无定所,擅于骑马射箭,来去自由,速度极快,机动性极强,这样跟他们对打是很吃亏的,所以对付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躲在长城后面。

这里需要普及一下历史知识,很多人一说起长城就会认为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那样子,由砖头砌城的,有烽火台,有射箭的孔,有掩体的高大坚固的防御体系。

确实,这是长城,但只是明长城,而不是先秦长城。

先秦时期,由于生产落后,根本造不出这样宏伟的长城。

那先秦时期的长城是怎么样的呢?

严格来说,是由泥巴、石头、木材、甚至是茅草混合搭建的障碍物(都是就地取材),高只有两三米,没有掩体,没有箭孔,平平无奇,就那样延伸在防线上。

很多人就会问了,这样的长城有什么用啊,随便一个梯子就能翻过去,身手好点的,徒手都能过去,这还怎么防御。

确实,这种长城防不住人,但它可以防住马。一匹马想跳过这种长城,基本是没有可能的。

而这就是先秦长城的真正作用,游牧士兵如果放弃他的马,只身翻过长城,驻守边境的士兵是根本不怕他们的。

射箭?谁不会啊。

拿刀对砍?我们人多,也不怕你,我们还可以搞搞偷袭,弄弄埋伏什么的,就怕你不来。

当然,很多人肯定又会问了,那人过去了再把马弄过去不就行了吗。

想法很好,但是操作起来很难。

在没有吊车和叉车的年代,徒手把一匹马弄到三米高的城墙上。

怎么弄?硬弄?

几个人站在城墙上,拿绳子套着马,硬把它拉上来?然后又拉下去放到另一半?

先不说这样的效率低,体力消耗巨大,四五个人拉一匹马都要拉半天。单单说边境的防御者,你搞这么大动静,当人家死人啊。

言归正传,李牧正是凭借着不在长城外与骑马的游牧士兵正面交锋,才让代郡和雁门郡几年来财物无所损,人马无所丢的。

说实话,这也是中国农耕民族几千年来对付北方游牧民族最好的办法,像汉武帝那种主动追出去打的,几千来能有几个。并且,要是大家能知道汉武帝为了打匈奴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估计也不一定会赞同他的做法(从百姓的角度来看)。还有,像朱元璋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豪气云天的在《喻中原檄》中喊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的口号后,最终不也是对蒙古人采取安抚为主,清剿为辅的策略了。后来Judy(朱棣)不信邪,非要去打蒙古人,打着打着怎么办,把自己都搭进去了,最后有明一朝两百多年不都还是采取朱元璋那样的老策略了。

历史啊,走来走去,又走到了原点,唯一进步的只有科学技术。

又跑题了,还是说回李牧吧。

成功抵御匈奴,按理说功劳不小,但李牧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匈奴人认为他胆小怕事,每天嘲笑他,估计给他编了不少段子。而他手下的官兵也觉得他很怂,背地里也是纷纷议论他。

对于背后的声音,李牧可以不理,但来自邯郸方面的声音,他是没有办法的。赵王多次责备他,李牧依旧不改,所以只好把李牧召回邯郸,由别人替代他。

也好,不给别人试一试,他们永远不知道匈奴怎么打。

听说李牧调走了,匈奴人差点就放烟花庆祝了,于是果断攻打代郡和雁门郡。并且,打一次还不过瘾,一年多的时间,只要有空,全家老少就出发,麻袋箩筐什么的,全部带上(抢劫的时候好装东西)。

接任李牧的将领,就是奔着打匈奴来的,所以每次匈奴来袭,他都会率军迎击。毫无疑问,每次也都会失败,并且是伤亡极多的那种。

关于“每次”这两个字,我是很怀疑的,一次两次的还可以怪运气不好,每次都伤亡惨重,难道他就看不出什么名堂来吗?

哎,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反正自从把李牧调走后,赵王也是挺烦的,一会传来战报,一会传来战报,还是战败的那种,谁受得了啊。并且这一年多来,代郡和雁门郡在匈奴人的袭扰下,连正常的种植和放牧都没办法进行了。

妨碍了生产,就这动了国家的根本了,没办法,赵王只能去找李牧。

而这时李牧脾气却来了,不用我的时候就把我踹一边,用我的时候又来求我,不干。

最后,在赵王的多次哀求下,李牧才答应再次出山,当然,是有条件的: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命。

大王想要用我,那我就跟以前一样,不然我不去。

行行行,谁让你有本事呢,于是李牧再次来到代郡和雁门郡,负责防御匈奴。

同类推荐
  •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长治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长治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长治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大宋提钱官

    大宋提钱官

    人民银行的大佬们看过来,商业银行的兄弟们看过来,保险公司的伙计们看过来,证券公司的兄弟们看过来,这是个金融学霸穿越到宋朝金融强国的故事!宋朝国泰民安,生产力飞跃发展,之所以没有千秋万代,可能只是缺了金融这一块转头。银行小职员,金融真学霸,正人君子杨哲,就是要凭借自己的金融知识,享受纸醉金迷的大宋,拯救委屈求全的弱宋!
  • 潮山聚义

    潮山聚义

    相传东汉末年,汉灵帝刘宏乱度无章,不理朝政,整日弥乱于后宫。奸臣贼子当道,政局不稳,宦官专权,外戚当政,徭役兵役繁重,民不聊生。民间以张骄为首的一群英雄才杰提刀而上,不顾生死,聚义起兵的故事…
  • 朝宋

    朝宋

    “吾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只钓王与候。”效子牙往事,立八百年煌煌大宋!
  • 吕布回忆录

    吕布回忆录

    很多年以后,吕布回忆起自己充满奇幻色彩的传奇经历,丹青笔墨,洋洋洒洒在纸上写下下面几个字:“我的一生都献给了人生最壮丽的事业——为改变大汉所有人的命运而斗争!”然后他忘词儿了。
热门推荐
  • 易烊千玺之玺幻你

    易烊千玺之玺幻你

    我真的好喜欢你,不知何时何年何地。我真的好爱好爱你......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若似轻风陌上琉

    若似轻风陌上琉

    她本是高高在上、天资卓绝的巫族圣女,却因躲避仇杀跌入三重天,与他相遇、相识、相知、相爱。他愿为她自废筋脉,她亦愿为他成魔。再一次遇见,她已是光芒万丈、威名远扬的魔皇,而他却成了十重天上的神帝……本该站在对立面水火不容不共戴天的两人,却成了这样:“神帝殿下?”她挑了挑眉。“哈?谁?什么东西?”他佯装不解。“这些神?”她指了指他身后正蓄势待发,只待他一声令下便群起而攻之的神兵神将。“这是在下派来提亲的队伍……”他心虚道。“那么……”她眉梢一挑,“回宫吧。”
  • 一剑系统

    一剑系统

    比比东,一贱。凯莎,一剑。如来,一剑。神,一剑。魔,一剑。美女,一贱...我有一剑可斩天地万物。欢迎大家入坑QQ群732523007,多多参与讨论。
  • 玄青志

    玄青志

    七步成诗的三公子不是政治白痴。曲误有顾的俏郎君雅量非常。真正的主人公不用等到第三十八回方才出场。这是一个在新世界发生的熟悉故事。
  • 认定的此生不换

    认定的此生不换

    一个平凡的女孩经历了很多让她心痛的事。如果换成别人可能抑郁,可她却依然选择面对。因为她知道命运都在自己手中。可是她也改变不了,她也是个普通的女孩啊。为什么她就受了那么多的心酸。她用自己的泪水换回了别人无数的开心,可她却不曾知道也有人为她默默流泪。
  • 超次元杀阵

    超次元杀阵

    无限流网游作品,画风多变,玩家可以穿梭在无数个时代背景迥异的世界:生化危机、命运守护夜,零,血源诅咒,终结者,电锯惊魂,猛鬼街,噬神者,魔法禁书目录......温馨提示:本书属于比较核心向的小说,主线剧情含有一定的本格推理元素,试毒前请做好心理准备,不适应画风切换的一定需谨慎。
  • 神境丹师

    神境丹师

    从小丹田堵塞,无法修炼,却奇遇神秘精灵将丹田“打通”,又学会炼丹,成为一代丹神,后领悟圣阶,晋入神境升神,成为了一代人民心中的榜样。(新书开张,希望各位书友,给点推荐票,月票,打赏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戏精嫡女追夫记

    戏精嫡女追夫记

    我,沈梦溪,居然穿越在我的游戏角色上―喜欢舞刀弄枪的侯府嫡女!!什么弱鸡少爷,什么邪魅皇子,都给本小姐闪开!我就想做个温柔的女孩子有那么难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