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宋国,降服郑国,子重暴毙,魏绛入卿,会盟鸡泽。
共历时三年时间,晋悼公为自己的第一次行动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此时,晋悼公不满十八岁。
看着年轻的他,不禁让人联想到晋国的未来,这未来犹如清晨之旭日。
晋悼公充满了活力,晋国充满了实力,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因此而弯曲自己的膝盖臣服于此。比如许国,他就是个认死理的,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他都不会改变唯楚国马首是瞻的基本国策。
许国不肯降服,那就打到他服为止,于是,在鸡泽会盟的同一年年冬,荀率师伐许。
都这时候了,许国还依然坚持着亲附楚国的政策,这是真爱,我想,楚国肯定是非常感动的。
不过,楚国是很感动,但是他却开心不起来,因为,前阵子还亲附他的陈国,现在却转头跑到晋国的阵营去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着忠贞不渝的许国,再看看陈国,楚国气就不打一处来。你说,都是附庸于我楚国,看看人家许国,你陈国咋就那么没出息呢!
陈国没出息,楚国拿他没办法,所以只能打他。
晋悼公四年(公元前569年),一开春,楚国就率兵驻扎到了蔡国繁阳。来繁阳干嘛呢?当然不是来旅游的,而是为了来干陈国的。这一点,陈成公肯定看出来了,看着繁阳黑压压的一片楚军,陈成公不免心生焦虑。
人啊,心里一急啊,命就不长了。春天还没有过去,楚国也还没有进攻,陈成公却扛不住了,三月,就一命呜呼了。
陈成公一死,其子陈哀公继位。此时,楚国正准备起兵攻陈,但是,当他们听到了陈成公的死讯后便停止了准备进攻陈国的军事行动。
毕竟人家家人死人了,现在这个时候再去打他,确实不好。这一点,楚国还是很有人情味的。
楚国停止了进攻,这便给人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利用这时间,陈哀公迅速向晋国发出了求援信号。
收到陈国的求援信号后,韩厥第一个陷入了深深的担忧。不过,担忧归担忧,韩厥并没有因此急于出兵。
看着晋国不为所动,这让刚开始还有点顾虑的楚国彻底就放开的手脚,随即便派遣楚将彭名出兵侵陈。
彭名来打陈国,陈国是扛不住,但也没有倒下,打了近一年的时间,陈国依旧挺立在那里。
武力既然不行,那就用嘴巴来说吧,于是,彭名大声责问陈国为什么要背叛楚国。
估计是被楚国打烦了,看到楚国停止了进攻,陈国也就看到了希望。于是,一副可怜的样子回答:“贵国令尹子幸侵害小国以满足自己的私欲,小国不堪重负。”
都这样了还不忘打小报告。
原来如此,彭名随即上报楚共王。
楚共王是个做事干净利落的主,听说新任令尹子幸还有这一手,随即大发雷霆,下令彻查子幸。很快,晋悼公五年,子幸被杀,子囊(楚庄王的儿子)继任令尹。
子囊接过了子幸留下的摊子,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子幸没有完成的任务,子囊势必要完成。于是,子囊加强了对陈国的进攻。
本来就扛不太住了,你还加强进攻,陈国真没法活了。好在这时候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以晋国为首的诸侯正相会于城棣商量救陈之策。
那好吧,既然你们都准备来救我了,那我就咬咬牙再扛一段时间。
陈国在死扛,然而,扛了一年多的时间,依旧没有等到救援的诸侯联军,而是等到了一个来自晋国内部的消息。
晋悼公七年(公元前566年),韩厥告老,荀上位任中军将。为避免中军成为荀氏的私人武装,荀偃改任上军将,范匄接任中军佐。
陈国危在旦夕,子囊来势汹汹,说实话,这个时候韩厥选择告老让荀接任,这是一个不明智的决定。我不是不相信荀的能力啊,只是在权力交接的时候,也是最让敌人乘虚而入的时候,子囊就非常清楚这一点。
晋国高层换位,迟迟不出兵救陈,这让苦苦支撑了一年多的陈国人感到了绝望。于是,趁陈哀公外出参加诸侯会议的时候,陈国大夫庆虎和庆寅私下里找到了子囊,并告诉他:“我们会让陈哀公的弟弟公子黄到你那去,到时候请你拘捕他。”
庆虎和庆寅准备搞什么名堂?一时半会让人看不懂,但是子囊却一下子就听明白了。招呼打好了,于是,随便给公子黄一个出使楚国的任务,公子黄就来到了楚营。一看到公子黄,子囊二话不说将其拿下。
公子黄一被子囊拿下,庆虎和庆寅就开始了表演,只见他俩赶紧跑到陈哀公的会议上告诉他。
听说自己的弟弟被楚国人抓了,再看看庆虎和庆寅那紧张的表情,陈哀公预感大事不好了,于是,连招呼都来不及打,就从诸侯会议上逃回陈国去了。
大伙正在这里开会研究怎么去救你陈国呢!你倒好,自己却跑,那好,不救也罢。
陈国被战略性放弃,陈哀公傻了眼,没办法,只能将计就计的归顺楚国了。
然而,这边刚消停下去,那边又开始热闹了。
就在陈国归顺楚国的同一年,郑国的子国和子耳突然起兵攻打归附楚国的蔡国,并且还俘获了蔡国的司马公子燮。
郑国为什么要起兵攻蔡,我想子国和子耳可能嗑药了,要不然不可能有个科学的解释。就连子国的儿子子产都没有搞明白,看到老爸这么一搞,他不禁发出感叹:“从今以后郑国至少四五年不得安宁了。”
子产在低声嘀咕着,不小心被子国听到了,于是把儿子痛骂一顿。
然而,把儿子骂一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楚国听说自己的小弟被郑国没事干了一顿,心里一万个不爽,你把我当空气了?同年冬天,子囊率兵伐郑。
子囊一来,郑国立马就怂了,于是,子驷、子国和子耳就开始把再次归顺楚国的计划提上了日程。
有人提意见,就有人反对,比如这次,子孔、子蟜和子展就不想归顺楚国,他们觉得跟着晋国混也挺好的,不如就等等晋国的救援。
有辩方和反方,接下来就是辩论会。春秋那会的辩论会,大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无非就是一些礼啊、信啊、义啊之类的。辩论会的内容没有意义,但是结果还是有意义的,因为那会关系到郑国的生死存亡。这一次,子驷嬴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就嬴了:“请顺从楚国吧,我来承担责任。”
既然有人愿意承担责任,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那就归顺楚国呗。
自家人好说话,但是晋国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这一点郑国人也是知道的,所以他们赶紧派出了个使者前去晋国讲明一下原因。当这个使者来到晋国后,他使出了他的杀手锏---忽悠,接着忽悠。
郑国的使者来到晋国,开口就说:“贵国命令敝国准备战车,保持戒备,讨伐叛乱。他们蔡国人不顺从盟主,所以敝国就集中了全部兵力去攻打蔡国,并且还俘获了他们的司马公子燮,正准备献给盟主呢。没想到半路杀出个楚国来,质问我们为什么讨伐蔡国。面对楚国的逼迫,我们郑国山穷水尽,无处逃避,所以只好跟他们讲和了,当时都不敢来报告诶盟主,到了今天才来。”
郑国的使者声情并茂的讲着,然而,晋国人可不是好忽悠的。
荀立马派人就去回了郑国使者的话:“郑国受到楚国的讨伐,为什么不来向我们求援,而是马上就归顺了楚国,恐怕这正是你们的目的吧!咱啥也不讲了,请你们做好准备吧,到时候我们会率领着诸侯联军与你们相聚与郑国城墙下的。”
人狠话不多,这就荀。
晋悼公九年(公元前564年),晋国回合诸侯,十月十五,晋悼公命令各路诸侯修整战械、备足干粮,把老人和小孩送回去。二十一日,晋国起诸侯之兵攻打郑国。鲁国、齐国和宋国跟随荀和范匄率领的中军攻打新郑城东门,曹国和邾国跟着荀偃和韩起(韩厥的儿子,继韩厥入卿)率领的上军攻西门,腾国和薛国则跟着栾黡和士鲂攻北门,杞国和郳国则跟着赵武和魏绛把路边的树给砍了。(可能是为了开路,也可能是为了做攻城的器械)
自此,诸侯联军对郑国形成包围之势。
一看这架势,郑国人又开始害怕了,于是赶忙求和。郑国一求和,晋国内部就又开始了讨论,首先荀偃说话:“完成对郑国的包围,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楚国来救郑国,到时候我们再跟楚国交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让郑国真正的降服。”
从理论上来讲,荀偃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荀还是有话要说:“我们应该先同意郑国的求和请求,然后撤兵,到时候楚国来了听说郑国已经跟我们结盟,他一定会率兵攻打郑国,到那时候我们再分兵攻打楚国。楚国跟郑国作战一定会消耗部分实力,那时候我们出击,楚国肯定吃不消,这样的话我们就不用跟楚国拼死拼活了。”
郑国已经求和了,那就不用再打了,这正是诸侯们的心声,于是大伙都同意了荀的方案。
既然如此,那就搞个结盟仪式,然后各回各家呗。
好的,就这样吧!
皆大欢喜,皆大欢喜,然而,晋悼公不高兴了,叫你们去搞郑国的,就带了个本本(结盟书,很可能是竹简)回来?
晋悼公不高兴,事情等于白干,结盟书作废。
十二月初五,晋国率领着联军又来到了郑国,这一次废话不多,上来就是干,一干就是五天。然而,五天下来,晋国一无所获,郑国龟缩在城里就是不出来,你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就比较尴尬了,打嘛,打不下来,退嘛,又没面子,这可怎么办。晋悼公没办法,这样耗着也不是个事,没面子就面子吧,退。
晋悼公走了,郑国就安稳了?我想不是的,之前郑国跟晋国结盟的消息传到楚共王耳朵里了,二话不说,上来又是一个干。晋国走了,楚国又来,话也不说,上来就打,郑国那个委屈啊。但是,委屈又怎样,难道你委屈就不打你了吗?不可能的。
楚国来打,郑国能想到的唯一对策还是讲和。没办法,那会的战争就是这个样子。
郑国一准备讲和,楚国立马就同意了。准备订立盟约,不过,现在可不行,楚共王有事得先走了,因为,从楚国国内传来了一个消息,楚共王他妈去世了。
晋国撤了,楚国走了,郑国终于迎来了一段安宁的时光。但是,晋国却没有闲着。
晋悼公十年(公元前563年),春,晋悼公来到了柤地,一同来到这里的还有宋平公、鲁襄公、卫献公、曹成公、腾成公、邾宣公、薛献公、杞孝公、小邾穆公以及齐太子光。
来这么多人,排场这么大,我们都知道,这里肯定要开一个重要的会议了。确实也是如此,不过,相比以往开会就是为了干架,这次就有点不同了。各路诸侯国君相聚于柤地,他们是为了迎接一个人的,吴王梦寿。
一十三年前,也就是晋厉公五年(公元前576年),诸侯会盟于钟离,这一年,吴国第一次派出使者参加中原诸侯的会盟,自此,吴国打开了通往中原的大路,巫臣得以功成名就。七年前,也就是晋悼公三年(公元前568年),我们都知道,在这一年天下诸侯会盟于鸡泽,正式确立晋悼公的盟主之位。本来,鸡泽会盟的时候,梦寿就说要亲自来参加的,晋悼公因此还专门派了荀会到淮水北去接他,只是,由于某种因素,梦寿放了鸽子。不过,晋悼公并没有因此生气。晋悼公五年的时候,梦寿为鸡泽会盟的爽约特地派了使者前来解释并表示歉意。
梦寿的每一个举动都在表示着吴国愿意与中原诸国交好,直到晋悼公十年,梦寿本人出现在柤地。这表明着,吴国已经彻底融入中原诸侯大家庭。
从晋景公十六年(公元前584年)巫臣第一次代表晋国出使吴国,到晋悼公十年(563年)吴王梦寿第一次参加中原诸侯会盟,晋国用了二十一年的时间,找到了一个可靠的盟友。
梦寿有心与中原较好,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但是,为什么花了二十一年才走上这条路呢?这一点,还真不能怪梦寿,他也没有办法的。吴国地处东夷之地,与中原路途遥远,并且,楚国又从中阻扰,说真的,梦寿能来到中原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当然,时间是有点长,不过晋悼公也表示理解,并且,为了让吴国以后来往中原可以畅通无阻,晋悼公决定派兵打通这条路,而这个任务自然就落到了中军将荀的头上。
横在吴晋互通道路上的有一座叫偪阳的城,这座城很小,按常理,是禁不住晋国进攻的。然而,当荀率领三军来到这里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这座城很小,但是,它很坚固,所以,就算我们攻下它,也算不上勇猛。但是,如果我们攻不下它,那就是耻辱了!”
荀的意思很明白,这座城没有任何攻打的意义,不如我们班师回朝算了。然而,范匄和荀偃却不同意,他们觉得,既然是奉了国君的命令出战,那就一定要有所作为,这座城非打不可。
既然中军佐和上军将态度这么坚决,那荀也只好下达进攻的命令了,于是,在这里,晋军遇到了他们意想不到的抵抗。
晋军包围了偪阳,然而,却久攻不下。就在这时,偪阳人自己却把城门打开了。偪阳人在干嘛,没人知道,但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趁着偪阳人打开城门的一瞬间,晋国率领的诸侯联军疯狂的涌入偪阳城,而当他们进入到城里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自己上当了。
偪阳城有外城和内城之分,当诸侯联军涌入外城的时候,城闸门迅速放下,就这样,夹在内城和外城中间的联军动弹不得,只有被偪阳人轮番攻击的命。好在这时,诸侯联军中出了个大力士,鲁国人叔梁纥。
只见叔梁纥双手托着外城闸门,联军见状,便迅速撤离偪阳城。
这里顺道说一句,叔梁纥者,子姓,孔氏,名纥,字叔梁,宋国公室后裔,因避战乱,流亡到鲁国。偪阳之战后十二年,年近七十的叔梁纥老来得子,取名丘,字仲尼,不过大家都喜欢叫他孔子,儒学派创始人。
联军死里逃生,但偪阳城却毫发无损,望着这座小而坚挺的城邑,荀头皮开始发麻。
荀头皮发麻,可偪阳城里的人却幸灾乐祸,站在城墙上的他们看着城下的联军无可奈何,时不时的又想到了一个点子来逗他们玩。
只见偪阳城里的人把布匹从城墙上垂下来,鲁国人秦堇父见状便想顺着布匹往上爬,可是当他刚要靠近墙顶的时候,偪阳人果断把布匹割断,秦堇父就这样从城墙上跌下来,不过,并没有摔死。
见秦堇父这么好玩,偪阳人又一次把布匹垂下来,秦堇父再次顺着布匹往上爬,刚要到墙顶的时候,偪阳人再一次把布匹割断,秦堇父又一次从城墙上跌下来。当然,这一次,他依旧没有摔死。
就这样循环好几次,秦堇父被率了好几次,当然,他还是没有率死。
偪阳人玩得很开心,但晋国人却一点都不开心,从柤地会盟到这里来已经很长时间了,然而事情一点进展都没有。范匄和荀偃就有点想打退堂鼓了,于是,他俩找到了荀说:“雨季就要来了,到时候怕不好回去,要不你现在就下令退兵吧!”
攻不下偪阳城,荀已经很恼火了,现在听完范匄和荀偃的话后,更是怒火中烧,直接抓起东西就朝他俩扔过去。然后从他俩中间走过去说到:“你们把偪阳城攻下了再来跟我讲话。当初我觉得没必要攻打偪阳城,你们俩执意要攻,好,为了避免军令不一,我就依了你们。现在呢,已经请示国君了,诸侯联军也来了。攻不下来,你们又想回去?还叫我下令撤兵?是不是我下令撤兵后,回到国君面前你们就说是我执意要撤兵的?嚯!锅都我来背?你们就屁事都没有,当我傻子啊?你们要我下令是不是?好,我这就下个令给你们看看。七天之内,攻不下偪阳城,拿你们的人头来见我!”
荀的话响彻云霄,范匄和荀偃大气不敢出一声。没办法,硬着头皮上吧。于是,范匄和荀偃亲率步兵攻打偪阳城。
第一天,没打下来。
第二天,继续,依旧没有打下来。
第三天,还是往前冲,可是还是没有打下来。
就这样,范匄和荀偃冒着城墙上滚下来的石头和箭冲锋在第一线,直到第五天,偪阳城顶不住了范匄和荀偃的进攻,宣告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