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35200000060

第60章 小试身手

从三郤被杀,到厉公被害,再到悼公入朝,再到如今的韩厥执政。

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晋国经历了大起大落。

作为天下的霸主,晋国的每一个举动都牵扯着天下诸侯的神经。那些归附晋国的诸侯,他们盼望着晋国有一个稳定的政局,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最好的庇护。而那些背叛晋国的诸侯,他们则巴不得晋国越乱越好,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中作梗,然后坐收渔翁之利。

归附晋国的诸侯有很多,但都是小国。背叛晋国的诸侯很少,但基本都是大国,有的还是直接的争霸对手,比如楚国。

晋悼公回国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晋国朝政便被梳理得井井有条,晋国诸卿化内斗为外斗。这个改变,让身居南方的楚共王坐立不安。

虽然鄢陵之战的惨败还历历在目,虽然自己的一只眼睛已不再光明,但这都阻止不了楚共王想要再次北上争霸的决心。

于是就在晋悼公回国的同一年夏天,郑成公侵袭宋国,直达宋国都城的西北大门。

郑成公为什么突然发动对宋国的侵袭,毫无疑问,他是没有那个胆的,所以,这肯定是受了楚国指使的。

为什么这么肯定。

因为郑成公刚打完宋国的西北大门,紧接着,立马就跟楚共王汇合了,然后又攻打宋国的朝郏。与此同时,楚国的右尹子幸和郑国的大夫皇辰则在入侵宋国的另外一座城,城郜,接着又攻占了幽丘,然后再包围彭城。

彭城被围,孤立无援,被拿下是迟早的事,这一点,楚共王早就计划好了。所以,他这次来宋国还带了五个人过来,分别是鱼石、鱼府、向为人、向带和鳞朱。

鱼氏、向氏和鳞氏都是宋桓公的后代分支,所以我们统称他们为桓氏。桓氏五人之所以会跟随楚共王从楚国来到宋国,是因为当年他们在宋国的内斗中输给了戴氏(宋戴公的后代分支),因此流亡到了楚国去。

此次楚共王再把他们带回宋国,目的也是极其明确的,那就是要他们留在这里据守彭城,以为日后的争霸作起点。

安顿好桓氏后,楚共王便安心的返回楚国去了。

然而,楚共王是安心的,但是宋国可就不安心了。桓氏返宋,这一下就引起了宋国戴氏华元的忌惮。

革命好不容易成功了,可算把他们赶到楚国去了,现在他们又回来了,这算什么事。

华元很紧张,随即便派遣宋国的大夫老佐和华喜包围彭城。然而很不幸,收复彭城的战斗一开始,老佐就宣告壮烈牺牲。

老佐一死,华喜只能孤军奋战,这一打便是半年左右的时间。从夏天打到冬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喜的攻势虽然没有什么进展,但是,据守彭城的桓氏却有点支撑下去了。

不过,就在桓氏苦苦支撑之时,他们的救星终于来了。

楚国令尹子重携楚国大军来救彭城。

楚国大军一出动,宋国立马就收到了消息。

小小的一个彭城,打了近半年的时间都没有打下来,宋国的战斗力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当他们听说楚军要来了的时候,大多人的腿都是软的。还好华元动作快,在楚军还没有入宋的时候,他就已经遣使到晋国去了。

收到宋国的求救信号,韩厥只说了一句话:“成就霸业,抑制强楚,就从宋国开始(成霸、安强、自宋始矣)。”

韩厥的话是极具煽动性的,而晋悼公也正需要一个这样的机会。

既然天策良机,那就御驾亲征吧。

于是,晋悼公亲率大军发兵彭城。

这是出乎子重意料的,所以,当子重率领楚军于彭城附近的靡角之谷遭遇到晋军时,子重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撒腿就跑。

子重是聪明的,他退回了楚国。可晋悼公可不想退回晋国,他不仅不想退,他还想把事情搞大一点。所以,几乎就在他发兵彭城的同时,士鲂来到了鲁国。目的很简单,大家一起搞楚国!并且,除了鲁国外,齐国也收到了晋悼公的邀请。

人多力量大,对付楚国,最好的办法,还是群殴,晋悼公是个明白人。

很快,诸侯联军就包围了彭城,这让据守彭城的桓氏傻了眼。

楚国的援军没看到,咋诸侯的联军倒是越来越多了,本来就快扛不住了,现在还要被轮番攻击,彭城吃不消了,投降吧。

彭城投降了,这代表着晋悼公的第一次军事行动是极其成功的。但晋悼公并没有因此自满,他没有忘记是谁挑起了这次对宋国的针对行动。

郑国,以为楚国跑了你就没事了,晋悼公可不答应。

晋悼公元年(公元前572年),夏天五月,韩厥和荀偃起晋国中军出兵伐郑,一直打到新郑城外,在这里,晋国中军击败了郑国的步兵。

击败郑国,这只是战略要求,晋悼公真正要做的是逼迫郑国收缩军事力量以帮宋国减轻压力。当这个目的已经达到的时候,晋国中军便扬长而去,随后来到了鄫地。

这这里,等待晋军的是齐国、鲁国、曹国、邾国和杞国等诸侯联军。

完成汇合,晋军便率领着诸侯联军开始了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楚国和楚国的盟友陈国。

面对来势汹汹的联军,楚国和陈国是大气都不敢出一口的,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联军掠夺焦、夷两县。

这里多说一句,焦、夷两县本是陈国的领土,但现在却是楚国的了。

当联军抢完之后,楚共王才缓过神来。

从来都只有我们楚国欺负别人的份,没有人敢欺负我们楚国,现在,我们本土竟然都遭到了诸侯联军的掠夺,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楚共王急命子幸出兵北上。很快,子幸带领着楚军来到了宋国。

子幸此次北上的目的是来救郑国,但他知道,要想救郑国,不一定非要到郑国去,来宋国也是一样的。

不一会儿,宋国的吕、留两地就被楚军包围。

看到老大哥一来,被打得快咽气的郑国突然又变得生龙活虎,于是为了配合楚国的行动,郑国抖擞抖擞精神出兵就把宋国的犬丘给攻占了。

随着子幸的到来,中原战场的局势发生了转变,本来处于下风的郑国现在在楚国的支持下又开始占上风了。看着这个转变,晋国有点无能为力。不过,晋国虽然无能为力,但是上天却有能有力。

晋悼公二年(公元前571年),本来生龙活虎的郑成公突然卧病在床。

国君一倒,郑国的大夫子驷就来到了郑成公床前,子驷此次前来,他是有话要说的:“郑国这些年来服从于楚国,楚国要求甚多,郑国已不堪重负,现如今,晋国势旺,我们不如归顺晋国以此来解除对楚国的负担。”

楚国要求甚多,郑国不堪重负,这肯定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子驷为什么要到郑成公卧病在床的时候才来说这个问题,我想他是有顾虑的。我们来看一些郑成公的回答就知道了:“楚共王因为郑国的缘故于四年前亲临鄢陵督战,才导致了他的一只眼睛被射瞎,他承受这样的灾难不是为了别人,正是为了我们郑国啊,如果我们现在这个时候背弃他,那将来还有谁会愿意跟我们结盟?我不想去犯这个错误,希望各位能成全!”

心里念着楚共王的恩,这便是郑成公,子驷肯定看出来了,所以,只有到了这个关头他才敢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郑成公不愿意背楚盟晋,子驷是不会强求的。很快郑成公去世,郑国的政务全交由子罕、子驷和子国(都是郑穆公的儿子)来处理。

听说郑成公死了,晋国立马就兴奋起来了,趁你病,要你命,随即派遣荀发兵攻郑。晋国的大军一到,郑国人就开始慌了,纷纷请求要归顺晋国。然而此时,子驷却站了出来:“国君虽然刚死,但是他的命令不可以改变。”

哟嚯,有骨气,既然如此,那就跟你玩玩。

荀也不着急,而是召集诸侯先开个会,在会议上,鲁国的大夫仲孙蔑发言:“虎牢离新郑仅十余里地,我们不如在那里筑一座城,以此来逼迫郑国。”

好主意,荀表示很赞同,但他并没有马上行动,因为他还有个小麻烦要解决。此次攻郑,荀携晋国上军而来,晋国各联盟诸侯也都有出一份力,但有一个诸侯除外。齐国,本也是晋国同盟之国,此次出征,理应出力,但是,时至今日,连齐国军队的毛都没看到一根。齐国没有来,这导致附庸于齐国的一些小国也都没有来。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比较大了,郑国是小事,齐国才是大事。

荀随即上报晋悼公,并且当着众诸侯的面撂下了狠一句话:“再给齐国一次机会,他要是再不来,此次作战就将发生在齐国。”

荀是什么意思,听见的人都懂的。也就是说,齐国要是再不来,我晋国要打的就是齐国了。荀说的话够狠,传播的速度也够快,我相信,荀说完没多久,应该就传到齐灵公的耳朵里了。

齐灵公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招惹晋国于自己无益。于是,荀第二次召集诸侯会议的时候,齐国大夫崔杼赫然在列,与崔杼一同前来的还有滕国、薛国和小邾国的代表。

人到齐了,那就按仲孙蔑的主意开始干活吧,很快,一座城邑就出现在了虎牢郊外。

不是出来打仗吗,你们怎么还开始搞土木工程了,郑国有点看不懂。但是,他们还是看明白了,这是要打持久战的打算啊,这样搞下去还得了。

郑国夹在楚国和晋国之间,本来就够难受的,现在倒好了,诸侯联军直接在距新郑城十余里的地方筑城,日防夜防也防不住啊,干脆投降吧。就这样,荀未打一仗,就将郑国收服。

郑国一投降,楚国只能干着急了,他们也没有办法,因为自己家里的事还顾不过来呢。

晋悼公三年(公元前570年),春,楚国令尹子重组织了一支经过精挑细选的军队出兵伐吴,吴邑鸠兹(安徽芜湖)沦陷,直达吴国衡山(安徽当涂)。楚军势如破竹,但吴国人并没有坐以待毙,他们奋起反抗,在吴国人的攻击下,楚将邓廖被俘,楚军三千人,逃回来的仅剩十分之一。

虽然攻克了吴国的一座城邑,但楚国的损失也是比较惨重的,然而子重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回到楚国后,子重大搞凯旋仪式,一连喝了几天的酒。而就在子重通宵饮酒的时候,吴国的报复也随即而至,很快,楚国的架邑落入吴国之手。

架邑是楚国的上等城邑,丢了架邑,楚国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他们纷纷开始责怪起子重来,子重对此愤怒不已,不久,便因此搞得神经错乱而死。

子重一死,最高兴的当属晋国,为了表示对吴国的感谢,晋悼公还专门派人送上了锦旗一面。

郑国降了,子重死了,楚国一时半会没有了北上的勇气。晋悼公就此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高潮。

就在这一年,天下诸侯会盟于鸡泽,共奉晋悼公为天下盟主。

会盟的时候总是快乐的,但在这时,一件不太快乐的事发生了。

晋悼公在鸡泽举行会盟,他的弟弟扬干却在晋国军中扰乱军队纪律。有人扰乱军中纪律,这时作为主管军队纪律的司马就该出场了。大家如果还记得的话,对魏绛应该会有点印象,此时的他正任职于中军司马。

魏绛二话不说,站了出来就要把扰乱军纪的人斩首,但他一看,这是晋悼公的弟弟啊,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把扬干的车夫给杀了(心疼车夫一秒钟)。

魏绛是聪明的,晋悼公的弟弟不好杀,但不杀个人又不好交差,所以只能委屈车夫同志了,不过很可惜扬干没有理解魏绛。我们都知道,在以战车为主要作战方式的春秋时期,车夫的地位是极高的,看着自己的车夫被杀,扬干很生气,于是就跑到了哥哥那里去告状。

听说自己的弟弟受到了羞辱,晋悼公顿时火冒三丈,这边跟诸侯们刚开完会立马就往晋国军营里赶过来。人没到,话就已经先到了:“回合诸侯本是引以为荣的事,但是我的弟弟却在这时受到羞辱,有比这更可恨的吗!我一定要杀了魏绛,刻不容缓。”

晋悼公是认真的,但是魏绛却命不该死,因为这时有个人站出来说了一句话。只见晋悼公身边的羊舌赤说到:“魏绛并没有二心,身为中军司马,有些事他也不能避免,当然,果真有罪了他也逃不了。所以,他应该会自己来解释的,何必国君亲自动手呢?”

羊舌赤的话刚说完,魏绛就来了,不过,他并没有开口,而是给晋悼公的传事官递了一封信,随后,便准备自杀,还好,被眼疾手快的士鲂和张老给拦住了。

晋悼公打开书信,只见上面写到:日君乏使,使臣斯司马。臣闻师众以顺为武,军事有死无犯为敬。君合诸侯,臣敢不敬?君师不武,执事不敬,罪莫大焉。臣惧其死,以及扬干,无所逃罪。不能致训,至于用钺。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昔日国君缺少部将,派我任司马一职。我听说军队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以宁死不犯军纪为荣。您会合诸侯,臣下岂敢不敬?国君的军队有不服从命令的,将领有不执行军法的,没有比这更大的罪了。我害怕自己因为没有严格执行军法而犯死罪,所以才处死了扬干的车夫,这罪过我无可逃避。没有事先进行军纪教导,以至于到现在来动用大刑。这就是我的罪过啊,哪有敢再不服从刑罚而使国君发怒!所以,我请求回到晋国死在司寇那里。)

看完魏绛的书信,晋悼公的内心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他深深的感觉到了这封信的重量。于是,坐在军营里的晋悼公连鞋都来不及穿就跑了出去,找到魏绛,握着他的手深深的表示歉意:“我刚才说的话是出于对弟弟的关爱,而你杀死扬干的车夫是在执行军法。我有弟弟却没有教育好他,使他犯了军纪,这是我的过错。所以我恳求你,不要再加重我的过错了。”

这回晋悼公也是认真的,就这样,魏绛逃过一劫,并且,还因此获得了晋悼公的额外赏识。回到晋国后,晋悼公立马对晋国的八卿做出了一个调整,魏绛得以入卿。

此时,晋国八卿分别是中军将韩厥、中军佐荀偃、上军将荀、上军佐范匄、下军将栾黡、下军佐士鲂、新军将赵武、新军佐魏绛。

魏氏自魏犨随文公周游列国起,自今日悼公止,近百年族人无一入卿。今日,魏绛打破了魏氏的禁锢,这个卿位奠定了魏氏的将来,一个左右晋国命运的家族就此诞生。

同类推荐
  • 大明柱国

    大明柱国

    柱国,擎天之柱的意思。而天已不是大明的天。沈浪要埋葬这个大明。资本战争看不见硝烟弥漫,俯视之下却是血流成河。胜利者权杖上的红宝石摇曳着嗜血的光芒,却不见王座之下尸骨累累。沈浪要让大明万代传......PS:粉丝称号:青衣卫。那个...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创建(姚明脸),哦豁≈
  • 汉末之逆臣贼

    汉末之逆臣贼

    重生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王莽的傻儿子,王安不想成为炮灰,
  •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研究的中心在中国,优秀的清史专著,应该出自中国历史学家之手,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这也不排斥了解和有选择地汲取外国学者研究中的积极成果,及时地介绍和评析海外清史研究的学术思潮、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和重要成果,加强海内外清史研究学者的交流。
  • 三国之董卓霸业

    三国之董卓霸业

    公元2086年,中国秘密情报组织'黑龙'组织为追查李超人后代李囿霆窃'司母戊鼎'一案,派出了特工郭凌起暗中调查,不曾想这来自商朝的文物却含有着撕裂时空的能力,偶然一次机会,当凌起触及其底部时,一阵眩光袭来.....................
  • 大明最强妖孽

    大明最强妖孽

    新书《大唐农王》已发,求收藏!······他是咕,他也是王伟,所以他叫王咕行。他来自其他时空,他也来自现代,他们在明末相遇。驱逐鞑子,那只是小儿科。重建大明?天下读书人都傻了,皇帝都疯了,还重建什么大明?何去何从?未知……PS:已有两百万字完本老书《大唐幻游》,人品保证,请大家放心!
热门推荐
  • 日月星辰之千月传

    日月星辰之千月传

    月遥十三年,映月国主幸得一女,出生当夜群星坠落,明月无光,被誉为是月神转世的宫翎千月,亦是被誉为改变三国命运的关键人物,于是,一场被酝酿20年的腥风血雨于旨天大陆帷幕之下波涛暗涌。一个是温润如玉,如沐春风的辰。一个是邪魅妖冶,热情开朗的日。一个是细致入微,誓死不弃的星。何为真心,何人假意?一个谎言被揭穿之后是用另一个谎言弥补,亦或是天涯海角,用我一生为你洗净铅华?“月儿,我今生非你不娶,说到做到。”“你注定了就是本王的女人,往哪逃?天涯海角,你逃到哪本王也能把你找出来!”“殿下,等着,我会让你知道这世上谁才能与你并肩而立,谁才配得上你。”
  • 没有更好的遇见

    没有更好的遇见

    我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未来是什么?我在做加法还是减法,我只知道每天都是新的。
  • 十里疏影叹风华

    十里疏影叹风华

    当杀手界的至尊被背叛来到玄幻的异界,家族残害,那就报复回去。宗族追杀?当她是土捏的啊!小露一手,分分钟变渣渣。啥?太子、少主都喜欢我?呵,对不起,我没心。不过身后这个人是怎么回事,你不是个傻子吗?某帝邪魅一笑,呵,娘子你逃不掉的!婚后,某帝跪着搓衣板,咬牙切齿盯着某女怀里的团子,某女一个眼神,某帝立刻可怜兮兮看着某女。“娘亲,爹爹欺负团子,爹爹坏,我们不要他了,去找流月干爹,好不好?”某团子抱着自家娘亲道。某女凉凉地看了眼某帝道:“好啊!”某帝一听,这还了得,直接起身来到二人面前,伸手把团子一扔,抱着自己媳妇就回寝殿扑倒。然后第二天……“帝九尘,接下来一个月,你就去睡书房吧!”某女咆哮道。某帝立马苦着脸。角落里,某团子笑得一脸阴险,哼!让你不让我靠近娘亲!
  • 在下战二请多指教

    在下战二请多指教

    英裔华籍女法医VS叱咤风云商圈大佬!有一天,某人心血来潮搂着自家先生的脖子问:“你当初为什么选择倒在我家门口?”某资本家笑了笑说到:“为了你啊。”
  • 斩神之魔

    斩神之魔

    谁说我还不行?,来十斩十,神来斩神!魔来斩魔!所过之处,无一处不血流成河!!这是一个因杀戒过度而成魔的主人公!一部新颖的修真流小说!
  • 重生之时空错爱

    重生之时空错爱

    陆小白,陆氏企业的千金大小姐,虽然表面上对于经营管理不感兴趣,但是默默的在爸爸的公司上班。陆氏因为一场民事纠纷而被竞争对手大正陷害陷入困境,但却出现了解围者,提出想要联姻的条件,陆卓被迫妥协。陆小白不满被父亲陆卓安排的结婚对象,而做出在逃婚的举措……却不幸在路上发生事故,被撞成脑死亡……然而,陆小白睁开眼睛,却那个发现自己置身在二十年前父母的时代,而且自己却变成了男儿身……新作希望大家喜欢,简介无能,但是内容很有趣,有兴趣的可以加QQ:1334877223
  • 面相100问(人生运势500问)

    面相100问(人生运势500问)

    脸上的秘密,从一张脸上,你能看到些什么?中国有句古话叫“相由心生”,即一个人的个性、心思与作为,会通过面部特征表现出来。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利奥波德·贝拉克博士说:“面孔是一个人内心情感和生活经历的永久习惯记录,它就像一张地图,不仅能反映人的气质和性情,通过对它的正确解读,还可以改善各种人际关系。不要把解读面孔看做是一种算命,而是把它看做一种识别他人品质的工具。”
  • 古国神都

    古国神都

    华夏神州是一个从来就不缺少奇迹的地方,千年古国是一个从来就不能以常理推断的地方。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娇阳向我

    娇阳向我

    时娇,在校大学生刚毕业准备找工作却不料被当了一回人质,认识了段向北这位大公无私(太帅太完美)的警察。嗯她不要脸的开始追了,没想到命运总是颠簸,每回碰到段向北都是在追嫌疑人。她死皮赖脸的跟去了还能帮个忙。段向北问她“你大学学的什么专业?”修电脑包扎伤口都会,更有过目不忘的绝招,“没学过!”时娇这话噎住段向北了。爽文!当然第一次写文如果哪里写的不好的都要说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