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35200000079

第79章 霸主美梦

从一个不与中原文明交流,只知道砍柴种田的原始部落,到一个攻破郢都,降服越国,称霸一方的诸侯。吴国只用了四代人,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相比起动不动在中原杀伐征戮了数百年的诸侯,吴国可谓是后起之秀。

后起之秀有后起之秀的想法,吴国既然已然称霸东南,那么夫差的目光不免也就开始向北眺望了。

那里是数百年来无数雄主征伐的地方,那里是当初至尊天子号令群雄的地方,那里才是真正体现霸主地位的地方,这么一个地方,夫差不能不心动。

而就在夫差心动的时候,一个机会也来了。

吴王夫差七年(公元前489年),齐景公一年前去世的消息传到了南方的吴国。

齐景公一生未能达到霸主的最高峰,但他统略齐国五十八年,让齐国实力蒸蒸日上,在他的带领下,齐国征伐中原,威名早已远播。所以,当他的死讯传到夫差的耳朵里时,夫差认为阻止他北上争霸的最强敌已然消了失,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夫差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北上伐齐,然而此时伍子胥又一次站了出来:“勾践食不重味,衣不重色,在越国吊唁死者,慰问生者,这是在聚拢人心,想要以全民之力北上伐吴啊。勾践不死,必为吴国的大患。所以,现在越国才是吴国的心腹大患啊,大王您却没有重视,反而把兵力用在齐国身上,企图北上争霸,这是自取灭亡之路啊。”

伍子胥说话向来都是这么犀利,但从上一次在会稽山夫差没有听他的话就可以看出来---伍子胥在吴国的地位已远不如阖闾时代了。

夫差之所以还把他留在身边,仅仅只是给死去的阖闾留一点面子,作为一个聪明人,伍子胥应该是能看出来的。可是,他就是没有看出来,所以,他的结局也就已经注定了。

当然,伍子胥也可能看出来了,他之所以还坚持,那是因为在他看来,当年阖闾的知遇之恩远比他给的地位以及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但不管怎么说,伍子胥在夫差这里失去了信任是不争的事实。

而一个失去了信任的人,他的话是不可能让夫差有所改变的。于是计划不变,夫差毅然北上伐齐。

同年,吴齐两军大战于艾陵,夫差大胜。

夫差是一个好战的人,但他不是一个弱智的人。齐景公虽然已去世,齐国也已经败在了自己手下,但齐国的实力犹在。而要想真正降服齐国,夫差知道自己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所以,在再次挑战齐国前,夫差还要先做很多事。比如,如果能把齐国西南方向也就是吴国西北方向的鲁国收为小弟,让他为自己提供提供粮草,指导指导方向,跟在后面吆喝吆喝,壮壮声威。也许,齐国就会更好对付了。

因此,在再次向齐国发动战争之前,夫差把矛头指向了鲁国。

吴王夫差八年(公元前488年),携胜齐国之威,夫差继续北上,向鲁国和宋国挺进。面对强大的吴军,鲁国和宋国只能选择求和。于是,鲁哀公与吴国人会盟于鄫地。

这次相会,与其说是会盟,倒不如说是吴国收鲁国为小弟的仪式。在这次仪式上,吴国也丝毫不避讳,直接就开口向鲁国索要了一百牢(一头牛、一头猪、一只羊为套装的祭品称为一牢)的贡品。

要知道,这么多年来一直称霸中原的晋国向鲁国收贡品的时候都是十牢的。你吴国上来就是百牢,搞得鲁国倒吸一口凉气,不得已只能舔着脸试图砍砍价。

可是,吴国人可不吃这套,爱给不给,反正我们的大军已经出兵北上了。

面对强大的吴国,鲁国不得不选择了屈服,“心甘情愿”交出了一百牢贡品。

于是,鲁国正式成为吴国的小弟。

几乎与此同时,宋国也改头换面拜入了吴国门下。

而在收服鲁国与宋国之前,吴国还趁着楚昭王去世的机会顺便收服了陈国。

一连收服中原几个重要的诸侯,这标志着一个以吴国为首的联盟悄然成立,这也标志着沉寂东南数百年的吴国正式崛起,开始把触角伸向中原大地,企图称霸。

收了小弟,夫差信心大增,于是再次伐齐的计划也就开始付诸行动。

吴王夫差十二年(公元前484年),夫差准备再次北上伐齐,而就在夫差出发之前,一个老朋友来到了吴国---勾践。

作为早已臣服于夫差脚下的一个人,勾践定期到吴国来朝见,这本是他的日常工作。但这一次勾践选择在夫差出征前前来朝见,意义可能就不单是例行朝见这么单纯了。

与前几次朝见夫差时人影单行相比,此次勾践来吴可谓是声势浩大。当然,勾践并不是把越国的军队带过来了,相反,他这次带来的是没有任何作战能力的越国大小臣子。

勾践在做什么?要想知道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知道勾践在想什么。

而对于勾践在想什么,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当年的吴国,自吴王梦寿起,吴国的基本国策是没有变过的。跟吴国一样,越国自允常起,基本国策几乎也已固定,所以,勾践也就不会例外。

允常一心强大越国,目的就是不让越国受制于人,会稽山一战,勾践兵败,从此臣服于吴国脚下,这绝不是勾践心甘情愿的。所以,勾践的想法很简单:摆脱吴国,以报会稽之仇。

勾践把他的想法埋在内心最深处,这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也许这骗不了所有人,但至少能骗得了夫差。

勾践是要复仇的,但他知道,自己面对的如果是一个强大的吴国时,自己是没有机会的。所以他知道,要想完成自己的复仇,吴国的衰败就必须是第一步。

可是,要想吴国衰败,越国能做的少之又少,因此,勾践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好战的夫差身上。

战争,是一个国家兴盛的起点,战争,也是一个国家兴盛的终点。勾践深知这一点,所以,他非常期望吴国能够陷入常年的战争之中。而对于勾践来讲,在夫差出征之前,携越国大小臣子前来朝见,这对点燃夫差发动战争的欲望必定有推动作用。

果不其然,看着卑恭的勾践和他身后的越国大小臣子,夫差并不能察觉出这是勾践导演的戏,反而在这些恭敬的朝拜中,夫差品尝到了霸主的滋味。

勾践尽情的表演,然而,吴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跟夫差一样沉浸在霸主的美梦之中,比如伍子胥,他就是看得比较清楚的一个。

连年的征战,早已让吴国疲敝不堪,而在北上伐齐之前,勾践又携越国臣子前来朝见,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于是,伍子胥大声叫喊:“勾践这是在喂养吴国啊。”

伍子胥一语中的,然而此时的吴国已经没有人再愿意多听他一句话了,所以,他不得已找到了夫差:“越国是吴国的心腹之患,国土相连让越国对吴国充满欲望。现在他们表现的如此柔弱恭顺,肯定是有目的的。不如我们尽早下手,以绝后患。大王对齐国用兵,即便成功,那对吴国来讲也并没有什么好处。但如果我们重兵在齐,越国必然反叛,到时候吴国可就要灭亡了。”

伍子胥的耸听之言,夫差早就不想听了,但他对吴国有大功,自己又不能做得太过分。所以,为了不让伍子胥再在自己跟前叽叽喳喳,夫差给他安排了一份差事:出使齐国。

要说夫差也够绝情的,自己已经下定了征伐齐国的决心,现在又让伍子胥出使齐国,这不是让他去送死吗!

夫差是何用心,伍子胥可能不知道,但吴国在夫差的折腾下必将亡国,这点伍子胥是坚信不疑的。所以,在出使齐国的期间,伍子胥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鲍氏。

伍子胥不想让自己的香火断在吴国,但他知道,他自己必须死在吴国。并且,还会有一个人会成全他,太宰嚭。

太宰嚭与伍子胥素来不合,听闻伍子胥把儿子托付在了齐国,立马就抓住了这个机会来到夫差面前,说到:“伍子胥生性残暴,没有感情,猜忌多疑,且好嫉恨,他对大王的怨恨和不满恐怕迟早会成为大祸的。上一次大王准备征伐齐的时候,伍子胥就执意阻扰,但大王还是出兵向齐国发动了进攻,结果大获成功。伍子胥因为自己没能阻止大王,反而因此怨恨大王。现在大王准备再次征伐齐国,伍子胥又站出来进行拦阻,不惜诋毁和诽谤大王,一意孤行,他这么做只不过是希望吴国失败然后来证实自己的高明。如今大王准备亲自率领大军,出动全国军队去征伐齐国,而伍子胥由于没有成功阻止您,便不再来上朝,他假装生病而不跟大王一道北上,大王不可不防备呀!这个时候他要惹祸闹事可太容易了。况且我派人暗中监视着伍子胥,他出使齐国的时候,已经把他的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鲍氏。伍子胥身为吴国臣子,在国内不得意,便到国外去投靠,他自以为是先王的谋臣,如今不被重用,就常常心怀不满地怨恨大王,大王不能不及早采取措施啊。”

要问太宰嚭的话里有几句是真的,夫差当然知道,但当他听闻伍子胥在齐国已经把儿子都安排好了,还是暴怒而起。

随即便派人给伍子胥送去了一样东西:属镂剑。

看着这把剑,伍子胥知道,自己的一切都已经结束了,所以他没有选择反抗。而在自杀前,他还说了最后一句话:“把我的眼睛挂在吴国城墙上,让我看着越国是怎么灭亡吴国的。”

当初,阖闾还未立太子的时候,吴国诸王子纷纷争立,是伍子胥,毅然而然的站在了夫差的身边,这才让夫差在众多兄弟中脱颖而出,独得阖闾宠爱。

阖闾死后,夫差继位,面对在自己孤弱时毅然支持自己的伍子胥,夫差曾说过要把吴国分给他,是伍子胥主动拒绝了夫差的好意。

那时,伍子胥万万也不会想到,日后的夫差竟会听信他人的谗言而杀死自己。

命运总是那么无情,但对伍子胥来说,他已经够幸运了,而吴国未来的命运,就由夫差来承担吧。

伍子胥自杀后,夫差带着鲁国等一班小弟北上伐齐,结果毫无悬念,吴国再一次打败齐国。

而此时的夫差不会知道,吴国从这里来到了转折点。

吴王夫差十四年(公元前482年),吴国达到了声望的顶点,这一年,吴王夫差与鲁哀公、晋定公、单平公(周王室的代表)相会于黄池。

大佬们都出动了,肯定不是来吃瓜看戏的,所以,目的只有一个:举行会盟。

这次会盟,既没有十八路诸侯,也没有十路诸侯,就连八路都没有。所以说,要论规模的话,跟范鞅上次召集的诸侯会盟相比,确实是挺寒酸的。但有时候往往数量并不能代表质量,上次会盟,人是多,但大多都是各国的大夫卿士,就连主持会盟的范鞅也不过是晋国的一个中军将。而这一次会盟,虽说人数不比上一次,但看来的是什么人就知道,这次会盟规格绝对不同往常。

周王室和晋国同时出动,不可谓是不给第一次参加诸侯会盟的夫差面子。而周王室和晋国之所以这么重视这次会盟,这跟这几年来吴国的频频北上不无关系。所以,他们今天聚集到这里,是要确定一个问题的:谁才是今后真正的霸主。

会盟仪式正式开始,大家都知道,在这个仪式上有一个项目---歃血。

而歃血是有先后顺序,一般都是老大先歃,然后老二,再然后依次排序下去。正因为这个顺序,当年晋国跟楚国就因为谁先歃血的问题而僵持不下过,所以,今天会盟仪式一开始,吴国人就开口了:“于周室,我为长。”

哟嚯,知道你们吴太伯是文王的大伯,武王的大爷,想论资排辈来决定歃血的顺序是不是!

但是,不可能。

所以,晋国人也开口了:“于姬姓,我为伯。”

论气场,晋国可没输过谁,也不去打听打听,这一百多年来,天下姬姓诸侯有几个不奉晋国为霸主的。

吴晋两国僵持不下,这可把随晋定公前来参加会盟的赵鞅急死了。

这霸主地位,虽说是晋国在争,但谁人不知,此时的晋国已政出私门。自晋悼公后,晋国历代中军将都在天下诸侯面前极力掩盖晋国的颓势,勉强保住霸主的头衔。

当然,虽然在勉强支撑,但晋国至少没有丢过这头衔。如果现在在赵鞅执政期间,这晋国的霸主地位被吴国抢了去,这赵鞅的脸上实在是挂不住的,并且,这对赵氏在晋国的口碑舆论也是不利的。

出于种种考虑,赵鞅找到了一同随来的晋国大夫司马寅,说到:“如果今天这会盟不能顺利完成,这可就是我们臣子的过错了。既然如此,今天我们两就算是战死,也一定要把这先后顺序给理清了。”

既然讲不清,那就动武。

赵鞅的意思,司马寅明白。但国君都在这里,贸然火拼,万一发生了点意外,到时候就没法收场了。

所以,司马寅决定,不如先去夫差那里观察一下形势之后再做决定。

很快,司马寅回来,然后,他就用了一个字对赵鞅形容夫差---墨。

墨也就是气色晦暗的意思。

而对于夫差为什么会气色晦暗,司马寅做了大胆的猜测。国家被人战胜了?太子被人杀死了?

在司马寅看来,除了这两件事,应该没有其他的事能让人如此,所以他对赵鞅讲:“请稍微等待一下。”

司马寅的猜测对不对,没法证实。但他让赵鞅等一等的决定是对的,因为没过多久,夫差就同意了让晋国先歃血。

此次北上争霸,吴国精锐尽出,由夫差亲自率领,夫差此举是对霸主之位势在必得。在出发前,夫差就已经做好了动武的准备,对于赵鞅的那点脾气,其实早就在夫差的掌握之中。然而,就在争霸进行到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时,夫差却主动做出了让步。

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有夫差自己知道---国内传来了战报。

趁着夫差携吴国主力北上争霸之际,沉寂了十二年之后,勾践终于开始了他的行动。

越国大夫畴无馀和讴阳奉勾践之命分兵两路,由南方向吴国都城进发,而此时留守吴都的只有太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以及大夫寿于姚一干人等。

越国来势汹汹,吴国的留守兵力又十分薄弱,对太子友而言,一边据城固守,一边遣使通报夫差,这也许才是生存之道。

最开始,太子友也是这么想的,但意外情况发生时一切就由不得他控制了。

当越国的军队越来越靠近吴国都城的时候,王孙弥庸看到了一面熟悉的旗帜,这面旗帜正是当年他父亲与越国作战时的旗帜,可惜现在已经改署越国了。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所以面对当年的杀父仇人,王孙弥庸哪里还管什么坚守城池的战略。于是面对太子友的百般劝说,王孙弥庸依旧不理会,二话不说,带着自己部属的五千人马就出城迎敌。

王孙弥庸的这一出,彻底打乱了太子友的部署---看着他出城迎战后,王子地也跟了出去。

在王孙弥庸出战前,太子友曾对他讲:“出战如果不能获胜,吴国将要灭亡。”

太子友说这句话是觉得王孙弥庸不可能战胜越国,所以他想用这句话吓吓他。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出战的王孙弥庸不仅战胜了,而且还俘虏了越国的大将畴无馀,并且,跟着他一起出去的王子地也获胜了,同样,讴阳也被他俘虏了。

以少打多,不仅胜了,还俘虏了越国两路大军的主帅,这个意外收获确实挺让太子友意外的。

然而,意外的还在后面。按说两路大军的主帅纷纷被俘,这越国的战斗力应该急速下降才是,可越国偏偏不是这样。就在他们的两位主帅被俘后,他们又立即发起了反击,不到一天时间,吴国都城就被攻破,太子友、王孙弥庸、寿余姚纷纷被杀。

都城被破,太子被杀。

还真给司马寅猜对啊。

于是消息很快传到了还在黄池争霸的夫差耳中,然而收到消息的夫差并没有急于回援国内,而是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亲手把身边七个知道消息的人杀死在营帐之中。

在夫差看来,什么事都没有比争霸更重要,哪怕是儿子的命。

所以为了不走露消息影响争霸的形势,他必须这么做。

然而,死去的亲人,破败的都城,这些事实不会因为消息的隐瞒而有任何改变。终究,夫差还是败在了自己手里,难掩于形的晦暗之色出卖了。而当心里的防线被彻底击破后,夫差做出让步也就是必然的了。

而在最后一刻做出了让步,把唾手可得的霸主之位让给了晋国,这标志着吴国的争霸大业彻底落下帷幕。

当然,吴国虽然最终未曾染指霸主宝座,但自吴王梦寿起,吴国历代君王奋发图强,至黄池会盟止,这一段轰轰烈烈的奋斗史,也将成为春秋史书的绝唱,供人敬仰。

黄池会盟草草了事,夫差便急匆匆的火速赶回吴国。途中路过宋国的时候,夫差还想趁机打一仗,虽然在太宰嚭的劝说下终究放弃了,但夫差好战狂徒的名声是怎么也丢不掉了。

回到吴国,夫差不得不面对都城被占太子被杀的现实,直到这时,跟着夫差北上争霸的几万精兵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大王会做出让步,草草结束会盟。

真相对吴兵士气的打击是巨大的,看着垂头丧气的士兵,夫差也不得不一改往日好战的性情,派人携带厚礼主动向勾践求和。

而勾践也自知此时自己也并不能完全灭吴,于是顺着夫差的台阶也就下来了。

同类推荐
  • 汉当兴

    汉当兴

    “天不绝炎刘,汉祚当复兴!”—大汉刘氏皇帝禅书友群:954206046
  • 战国铁骑

    战国铁骑

    这是一个穿越成原赵国太子的故事。金戈铁马、刀光剑影、战旗猎猎,但不管是魏国称霸,齐国披靡还是燕国扬眉,在大秦铁蹄下都黯然失色。大秦自商鞅变法之后便不断显示出猛虎下山般威武,振落了中原诸国一身的傲慢。沧海沉浮、风云变幻,巍巍大秦何人能敌?身为燕赵人,想尝试写一本以赵为主的书。
  • 大汉定远侯

    大汉定远侯

    定远侯威行西域,其智勇已然是历史名人中的顶尖水平了,率三十六人平三十六国,更是开挂般的战绩。若是再为之随便开点儿外挂,那会变成怎样的情景呢?
  • 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历史到底遗留给人们哪些未解的谜团?本书为你做了全面而深入的解析,从远古传说开始,一一讲述了恐怖预言、民族之根、被历史遗忘的文明碎片、大地奇观、世界历史大事件的另一面、权力围城中的那些事儿、宫廷秘闻、政界名人趣闻追踪、文化名人逸事寻迹、政治名人离奇死亡、文化名人离奇死亡、被历史误读的英雄、弥漫硝烟下的历史玄机、谍海迷踪、离奇巧合、古墓丽影、沉睡在历史角落的宝藏、千年古尸所诉说的秘密、神秘信仰、文化传承的谬误、文学作品中的秘密、艺术作品背后的秘密、自然灾难、人为之祸、失踪事件、奇异风俗、玄秘民族、超时空的科技谜团等世界各个方面的未解之谜。
  • 中国历史惊天迷案

    中国历史惊天迷案

    经典谜案追踪,科学视角推理。打开尘封绝密卷宗,导入现代探案手法,解构经典历史谜案,还原真实第一现场。
热门推荐
  • 遥知清影遍南州

    遥知清影遍南州

    万峰横玉立,谁为此山留。邂逅一欢须共惜,年年长记今秋。平生江海恨飘流。元龙真老懒,无意卧高楼。云凉,自洪荒时期证道的位面之女,天地间仙神都得叫她一声“仙王”。漫天神佛皆是她的弟子,神兽妖兽皆为她坐骑,寰宇一切,尽在她掌握之中,天地共主,不过如此。终有一天,云凉厌倦了这无聊的生活,通过幽冥司转世去往了凡界北宇国振国大将军谢岚之家,成为了谢岚数十个庶子庶女中最不起眼的那一个……那一天,整个北宇国差点被天火烧光。
  • 异世之封神大陆

    异世之封神大陆

    艾维尼亚万年前人类古语意为:封印的神灵,万年之后,古语早已被无数的人类忘却。封印的神灵也早已随岁月的流逝而泯灭,而大陆的枷锁仍未解开。光明神殿终究忍耐不住蠢蠢而动,妄自成神。封印的开启,众神流放的种族回归!主角穿越而来,错综复杂的异世大陆,洛林又该何去何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们在一起,等于全世界

    我们在一起,等于全世界

    沈蜜不经意间与少女时代的男神肖逸重逢。一场变故使肖逸从众星捧月的医学院学霸沦为鬼屋工作人员,而家道中落的沈蜜从不可一世的千金小姐变成一名不文的穷人,缠着肖逸请她吃饭。肖逸因当年的一场误会对沈蜜怀恨在心,趁机恶整了她一番,让她吃尽苦头。当误会解开,两人冰释前嫌,肖逸因内疚而对她照顾有加,渐渐地两颗漂泊的心有了依托。肖逸堪称完美男友,总在花式秀恩爱。肖逸为了给沈蜜一个有保障的未来,重考医学院,多年后成为一名男神医生,而沈蜜凭着自己的厨艺开了一家受欢迎的餐厅。爱情使他们变成最好的自己。
  • 天赋星辰

    天赋星辰

    天赋星蕴百阶登神冷酷少年萧逸尘身负国仇家恨毅然踏上登天之道,向百阶的目标前进敌人,想要阻挡他的步伐,下场是魂归星辰魔族,想要阻挡他的步伐,下场是血溅七步诸神,想要阻挡他的脚步,下场是天地悲歌直到千百年之后,大陆上依然流传着萧逸尘的传闻萧逸尘被人们冠以一个新的名字——星辰战神。
  • 倾尽天下:魔王追仙妻

    倾尽天下:魔王追仙妻

    堂堂神界之主被爱人所杀,结果转世重修。体质不好,咱可变好,家世很好,没人疼,咱可自己创个势力啊。可是,为什么一向跟自己敌对的小子一直跟在自己身后要娶我,身份竟然还是新一届魔界之主,自己可是神界之主。
  • 光明圣神

    光明圣神

    我叫甘弃,来自青山城。我曾天赋无双,一城之人皆知青山城甘弃之名。开灵仪式后,我却变成了一个废物,一个万中无一无法修炼的废物。曾经的红颜知己露出白骨般狰狞的面孔,世间之大,何处是我的容身之所?
  • 一见钟情0a

    一见钟情0a

    "老婆,请你嫁给我吧?”“小恒同志,现在挺好的,还没有到那个时候。”他是j.w.集团总裁,面对他人是冷血无情,视他人生命为垃圾,但面对她就温柔似水,连撒娇都出现了。有人说他的求婚仪式不够诚意,他把全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摆在她面前,可是她却说,没有真心真意地去求婚。小恒同志都快要疯了,孩子都生下了,怎么还是没名没分呢?内容有稍微的改动,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作者本人还是个大学生,所以更新会比较慢。本书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斗罗之龙剑传奇

    斗罗之龙剑传奇

    一个叫风尘的少年,为了救一个小孩,牺牲我自己。意外穿越到斗罗大陆,但是武魂觉醒是一株小草。好吧天赋不够,系统来凑热。第二武魂把第一武魂吞噬后,第二武魂进化了。从此,风尘站在了大陆的顶端。
  • 母亲的私心

    母亲的私心

    简介:道德伦理******QQ516659288妈妈对所有的儿女都能十指连心?我有不同的看法!做妈妈的也要有公平之心,不要自认为生下儿女,所有儿女都会去对母亲负责。实际上许多的家庭矛盾是母爱偏颇造成的,关键时刻最能体现母爱对儿女价值的,是房产和财产的分配。作为妈妈不能生下某些儿女,因为私心的偏爱一个儿女,却让另一位没有得到母爱的儿女负责到底,这是没有理由的。妈妈对儿女是需要一定的感情平衡互助,让母爱与儿女孝心的上下连接,母爱要固守给予的母爱,而做儿女的才能返还以普天同庆的孝心回报。一旦母爱在儿女之中失去平衡互助,得到的将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