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46300000002

第2章 生命的最后时刻

2012年11月18日

直升机像海鸥一样在茫茫海天飞翔。

机翼下的海水颜色逐渐由土黄变为墨绿,再由墨绿变成深蓝。

“辽宁舰就在左前方!”随着领航员的声音,透过舷窗,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在万顷碧波间看见了一个长方形的“盒子”。飞行高度在逐渐降低,长方形的“盒子”慢慢变成了航空母舰的轮廓……

罗阳双眼一眨不眨地盯视着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只觉得有一股热流在心头翻涌,那是渴望已久的热流,那是积蓄已久的热流!

昨晚从珠海参加完第九届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飞回沈阳时,已经是夜幕四合、万家灯火。

十几天没有回家了,下了飞机,他给妻子王希利发了条短信,说自己连夜要去外地执行一项重大任务,今晚不能回家了。这么些年,妻子已经习惯了他的这种工作方式,只要他说“执行任务”,便知道是保密的,不会多问,何况这回他说是“执行重大任务”。王希利只回了三个字:“多保重!”

出了候机楼大厅,罗阳禁不住打了个寒战。离开珠海时,气温是零上十几度,到处荡溢着绿意。沈阳此刻却是寒风凛冽,滴水成冰。

接过司机小王递过来的大衣,罗阳说:“走,直接去基地!”

小王一愣,说:“您走了十几天了,不先回家瞅一眼?”

“今晚不行了,明天一早就要上舰。”

“我前天去看望老人,老人还问您什么时候回来呢,想儿子了……”

罗阳不言语了,片刻,又问:“我走的时候她感冒了,现在好利索了吗?”

小王答道:“差不多好了,能下楼走动了。”

罗阳默默无语。小王知道老总心里最牵挂的是老母亲。

小王掉转车头驶上高速公路,他通过后视镜看见罗阳斜靠在后座上,满脸疲惫,不久,便传来轻微的鼾声。太累了,小王十分心疼自己的老总,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车速,他想让老总好好休息片刻。

“小王,怎么这么磨叽?”后座传来了罗阳的声音。

“100多迈了。你睡一小觉吧。”小王打着马虎眼。

“别蒙我了,现在最多也就80迈。加点速,赵光亚他们还在等着呢。”罗阳说。

小王不得不轻轻地踩了下油门。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一个16000人的大企业的老总,有着永远操不完的心。更何况,他当老总的这五年,是多个型号新型飞机的研制现场总指挥。细心的小王发现,时间对于老总来说永远是不够用,这两年老总脸上的笑容少了,头发也稀疏了。

午夜,罗阳马不停蹄地赶到舰载机综合训练基地。沈飞公司派到基地的歼-15上舰保障工作组组长赵光亚总师助理和几位技师还在等待,罗阳详细地了解了参训飞机技术状态后,执意要去看看飞机。

机库里,停泊着几架米黄色歼-15,罗阳放慢脚步,从一架架战鹰前经过,两眼深情地注视着它们,再过几天,这些“空中飞鲨”将赴辽宁舰执行起降试验任务,此举成功与否,其意义不亚于去年辽宁舰首航。

罗阳又对赵光亚交代了一番,最后叮嘱说:“拜托了,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

11月18日上午,罗阳在“坚决完成歼-15飞机上舰任清晨,罗阳登上了飞往辽宁舰的直升机。

直升机继续在降低高度,一个“海上巨无霸”突然在左下方呈现。随着机身的大坡度转弯,罗阳觉得海面像要倒立过来似的,全身的血液都在往上涌……

直升机再次调整飞行高度,对着辽宁舰着落区飞去,几秒钟后,准确地在1号黄色圈内着陆。

歼-15总设计师孙聪那敦实的身材第一个出现在机舱口旁。孙聪拍着罗阳的肩膀,开起了玩笑:“宝贝‘女儿’马上就要出嫁了,等着你这当‘父亲’的来参加盛典呢!”

罗阳回了句:“有你总师在,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你们俩一个总师、一个沈飞研制现场总指挥,缺了谁都唱不成戏!”一旁,辽宁舰试验试航指挥部总指挥、海军副司令员张永义中将禁不住打趣。

什么是型号研制现场总指挥?型号研制现场总指挥是某型号飞机设计完成后,负责一切生产、调试、总装、试飞等任务的“行政总管”,它意味着,具体到一颗螺丝钉是否安装到位都需要他负责。

罗阳与张永义将军也是老朋友了,张永义第一次到沈飞公司考察时,歼-15一号机还在总装厂。这位飞行员出身的将军,围着一号机前后左右仔仔细细地看了个遍,禁不住满脸喜悦。他在提了几个非常专业的问题后,问罗阳:“罗总,你们航空人把航母比作勇士,把舰载机比作勇士手中的一把利剑。我们的航母即将下水了,你们什么时候把‘利剑’交到我们‘勇士’的手中?”罗阳说:“我们绝对不会拖后腿,一定按期完成任务!”将军问:“敢立军令状吗?”罗阳回答得非常认真:“军人面前无戏言!”

此时,在航母上与将军相见,罗阳分外喜悦,他说:“张副司令,航空人说话算数吧?舞台已经搭好了,接下来的大戏我们将配合海军官兵们把它唱好。”

“好啊,我们共同把这场举世瞩目的大戏唱好!”将军朗声应和。

11月19至21日

中央正式批准航母工程立项。此后不久,与航母配套的舰载机工程也紧锣密鼓地上马。

2007年,罗阳出任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历史将机遇与重任交给了沈飞公司,同时也交给了罗阳。还记得在被誉为“空中飞鲨”的歼-15舰载机的生产开工仪式上,罗阳情深意切地对员工们说:“……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型号,这是专门为我国第一艘航母量身定制的舰载战斗机。中华民族期盼航母已经整整百年,海军官兵等待这一时刻也已经等待了半个多世纪。今天,党和人民把这一重担放在了我们这一代航空人肩上,面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沈飞公司是共和国航空工业的‘长子’,既然是长子,就要勇于挑重担,敢于负责任,就要干出个长子的样子来!”

五年艰难拼搏!

五年殚精竭虑!

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降,历来被认为是航母形成战斗力的重要标志。在航母服役之后,舰载机的起降训练是航母训练的重中之重。舰载机的起降训练一般包括“通场试验”、“模拟着舰试验”和“实际着舰试验”。罗阳上舰之前,歼-15已经完成了数以千计的“通场试验”和“模拟着舰试验”,这一次,将进行“实际着舰试验”。

作为舰载机沈飞研制现场总指挥,在飞机已经完成研制工作并移交试飞中心后,罗阳原本可以不用上舰。但他放心不下自己的产品,如同母亲牵挂着自己的孩子。能否成功着舰是舰载机试验最关键的一步,罗阳想通过自己零距离的现场感受,为后续的飞机调试、定型、批量生产积累经验。

上舰后,舰上的副航空长李晓勇便带着罗阳走遍了航空部门的每一个岗位。他指着身穿不同颜色服装的舰面人员,告诉罗阳:“这些官兵头盔、马甲、长袖套衫的不同颜色以及后背不同的符号和图案,表明他们各自不同的战位和职责。比如,绿色代表起降和飞机维修战位,红色代表危险和安全管控战位,紫色代表燃油补给战位,等等。由于航母独特的环境,舰载机飞行员与舰面人员的交流,还必须靠特种动作来完成。仅起飞动作就需要65个流程,任何一个流程都容不得半点差错。”

李晓勇带罗阳来到起降电视监控室。视频记录监控员为罗阳放映了歼-15在“通场试验”、“模拟着舰试验”时的实时影像:海空之间,身姿矫健的歼-15,低空或超低空以排山倒海之势,一次次从辽宁舰的后部飞入并从空中通过甲板……看着视频上歼-15的各种起降状态及相应参数,罗阳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李晓勇在一旁赞扬道:“‘空中飞鲨’是个棒小伙儿,每个动作都近乎完美!”

在后甲板,罗阳遇到了起飞区队长张乃刚和起飞助理陈小勇。

航母飞行甲板,是“世界上最危险的4.5英亩”。而在甲板上放飞舰载机的飞行助理,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作为航空专家的罗阳比谁都清楚,舰载战斗机在离舰的瞬间,一旦偏移起飞跑道,它所产生的巨大的尾喷,可将挨得最近的起飞助理吹进海里;而一旦高达上千度的尾喷流扫到人体,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因此,舰上在选拔飞行助理时有个规定:必须是本人自愿。李晓勇告诉罗阳,当初,舰领导问陈小勇:“你在考虑这项工作时,想过它的危险性了吗?”陈小勇沉着地回答:“我当然考虑过!自1986年以来,仅某大国就有28名起飞助理牺牲在岗位上……而且,我们的舰载战斗机还处于试验阶段,风险比国外同行更大。我很清楚,选择这一专业,便意味着将用自己的生命去探险,去为我们的航母事业开路!国家的需要,永远是我们航母舰员的第一需要!”

罗阳握着陈小勇的手,感动地说:“谢谢你们啊,小伙子!”

陈小勇连忙说:“不,罗总,首先应该感谢你们,是你们把这么棒的飞机交给了我们!”

那几日,白天,罗阳手里拿着小本子,逐个细致地检查航母上的所有监测点,不放过任何一个系统的检测;晚上,他又参加海试协调会,及时和参试人员沟通情况。罗阳还走访了海试指挥员、军代表和航空部门的官兵,询问他们对今后舰载机的发展需求和全寿命周期保障的要求,他为“空中飞鲨”后续保障工作提前在做准备。

11月22日

晚上的海试协调会是由张永义副司令员亲自主持的,足见其分量。军、地各方的代表一一走进会议室,大家只用目光彼此交流了一下,谁也不敢作声。

各方的汇报限定在5分钟内,言简意赅,皆是有备而来。

张永义神情严肃地听着,待汇报完毕,他站了起来,用鹰一般的双眼将会场扫视了一遍后,说:“明天上午9时,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起飞的大戏,将正式拉开大幕。这是第一代航母人期盼已久的一个日子,这是所有海军官兵和50万航空人期盼已久的一个日子,这同时也是我们中国人期盼已久的一个日子,它将载入共和国的史册。该说的话我都说了,最后我再送大家8个字:精心准备,万无一失!”

夜深了,罗阳却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张副司令员的话语又在耳旁回响:“这是所有海军官兵和50万航空人期盼已久的一个日子!”

是啊,三代航空人半个多世纪来创业图强、呕心沥血,为的就是这一天!

思绪飘荡,浮想联翩。此时,罗阳想起了一个长者——我国飞机设计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的叶正大将军。叶正大是先烈叶挺将军的长子,1948年东北解放后,党中央将叶正大和他弟弟叶正明以及李鹏、邹家华等20余名烈士遗孤,送到莫斯科留学。叶正大进入莫斯科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与制造专业学习。

1950年,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到莫斯科访问时,在中国驻苏联大使馆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接见了新中国首批留苏学生。毛主席逐个询问了他们所学的专业,他们中有学物理的、学电力的、学机械的,还有学经济的。毛主席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说:“我们刚刚诞生的人民共和国,百废待兴,正急需你们这样的人才啊!”毛主席听介绍说叶正大是叶挺将军的儿子时,连忙拉过他的手,问他的生活情况和学习的专业,叶正大自豪地回答:“主席,我是学飞机设计与制造的。”“哦,是学造飞机的,好啊!好啊!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要造飞机。”毛主席非常高兴。叶正大掏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笔记本,“主席,请您给我题个词好吗?”毛主席愉快地答应了,随即在本子上写下了“建设中国强大的空军”几个字。

1955年,叶正大以优异成绩从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后,立即投入到新中国的航空建设事业。他曾参与了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制造的喷气式军用飞机歼教1型飞机的设计工作,后又多年从事我国国产军用飞机的设计和领导工作。

2012年“八一”,罗阳在北京开会时,专门去看望了正在住院的叶正大将军。

尽管穿着病号服,但将军的腰身永远是板直的,一见面,他便问罗阳:“你们的‘空中飞鲨’表现如何啊?”

罗阳告诉将军:“已经飞了几千个起降了,目前正在进行‘通场试验’和‘模拟着舰试验’,按计划11月将进行‘实际着舰试验’。”

将军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说:“我们航空人苦苦奋斗了半个多世纪了,就等着这一天的到来啊,也只有舰载机成功起降,我们的辽宁舰才能说是一艘真正意义的航母。”

告别时,将军拉着罗阳的手,一再叮嘱:“任重道远,任重道远!”

夜海茫茫,罗阳的思绪依然在茫茫夜海中穿行……

他想起了几个年轻人,一个星期前,在珠海参观航展时邂逅的几个年轻航空发烧友。

当时,罗阳正在俄罗斯展区的一架苏35战机旁观望,几个年轻人围了过来。

一个细高个小伙子问:“您是沈飞公司的罗总吧?”

罗阳反问:“咦,你怎么知道的?”

细高个小伙子说:“我们在网上早看过您的照片了。”说罢,从背包里取出一张照片,说:“罗总,请签个名留念吧。”

罗阳接过照片,他有些奇怪,对方怎么会有自己的照片。

一旁的胖小伙子说:“网上早有您的照片了,罗总。”

罗阳笑着说:“好啊,小伙子,要是在过去,你就是个‘间谍’了。”

胖小伙子说:“罗总,我们关心祖国的航空事业,不好吗?”

“好!好!我们国家的航空事业需要有更多的人关心,特别欢迎年轻人加入到我们队伍中来。”罗阳说。

这时,几个小伙子面对罗阳,七嘴八舌地提开了问题:

“罗总,歼-15什么时候正式上辽宁舰?”“歼-15能与美国的F-18相对抗吗?”

“罗总,听说我们的四代机已经上天了?”

“罗总,我国隐形战机发展前景如何?”

……

有些问题罗阳给予了回答;有些问题出于保密原因,不好作答。

细高个小伙子又问:“罗总,您怎么评价我们国家航空工业与西方航空强国之间的差距?”

罗阳想了想,说:“我借用我们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的话来回答你们这个问题吧。林总说:如果说过去我们与西方航空强国相比是望尘莫及的话,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到2005年前后可以说是望其项背,而今天,我们正在向着同台竞技努力!”

小伙子们听得非常带劲和兴奋,他们说:

“罗总,我们期待着国家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

“罗总,我们愿意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出力!”

多可爱的年轻人啊,罗阳在心里赞道……

睡意全消,罗阳索性起床,穿过走廊,顺着梯子,来到舰岛平台上。

已经许久没有如此真切地仰望过夜空了,或者说被污染了的都市的夜空根本无法真切地仰望。今夜,一轮明月悬挂半空,清辉如瀑,衬托着航母雄伟、威武的轮廓。

身后传来了轻轻的脚步声,罗阳觉得有几分熟悉,紧接着,一个身影出现了,罗阳喊了声:“孙聪!”

“你怎么在这里?”孙聪迎了过来。

罗阳说:“睡不着啊,上来吹吹风。”

“紧张了吧?”孙聪调侃道。

“你呢,你怎么也不睡?也紧张了?”罗阳笑了。

“不是紧张,是激动!”孙聪纠正道。

罗阳应声:“对,实在是无法平静!”

孙聪与罗阳二人有着不平常的交情,他俩被戏称为“四同”:同年出生;毕业于同一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几乎是前后脚进入同一个工作单位——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同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共过事。以此计算,他们已经有着整整30年的深厚情谊。尽管2002年罗阳调离沈阳所,出任沈飞公司党委书记(2007年改任沈飞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但这两个主机厂、所的工作任务,依然是紧紧相连、密不可分。特别是近五年来,孙聪是歼-15的总设计师,罗阳是该型号的现场试验总指挥,一个负责设计,一个负责生产,共同的任务和使命更将他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就如同没有相同的绿叶一样,他俩的性格也完全不同。罗阳稳重、低调、内向;孙聪直率、热烈、睿智。罗阳经常说:“孙聪,你们怎么设计,我们就怎么生产。”而孙聪最怕的是接到罗阳请他“坐坐、吃顿饭”的电话,罗阳请他“坐坐、吃顿饭”,一定是某个设计环节或细节与生产发生矛盾了,又要修改了,罗阳却又不直说。摸透了罗阳的脾气,再有这样的电话,孙聪便会说:“你是哥,我是弟,哪有哥请弟的,我来请,我请你吃饭。”有时罗阳还会耍“赖”:“孙聪,这一处无论如何得修改,反正你满脑子都是智慧,你想招儿吧!”

明月不知什么时候躲进了云层,几颗星星在天顶闪烁。

“尽管从来没有打过仗,不过,现在我也已经感受到当冲锋号即将吹响时,趴在战壕里的战士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了……”孙聪像是自言自语。

“亢奋、热切,同时又充满着必胜的信心!”罗阳说。

“不过,这可不是一场普通的战斗,它关乎国防的强大与国家的声誉!”孙聪在袒露自己的心怀。

“是的,我们这是为国家与国防而战!”罗阳激情澎湃。

“哗——哗——”

“哗——哗——”

涨潮了,可以听见浪头拍打船舷发出的令人激奋的涛声……

11月23至24日

雪霁初晴,朝霞满天。

辽宁舰劈风斩浪向预定海区驶去。

罗阳和几位航空专家早早就来到舰岛三层的连廊上,这里距离甲板上的飞行跑道只有三四十米。罗阳觉得自己像是一位走进高考考场的考生,他是代表50万航空人来填写这份答卷的,心情难免无法平静……

“各部门注意:03号试飞员驾驶333号歼-15战机,已于起飞,预计临空!”飞行塔台的广播响了。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起飞惊天大戏的帷幕拉开了,被称为是“刀尖上的舞蹈”即将开演。这的确是一场“刀尖上的舞蹈”:高速飞行的战机,必须精确地降落在后甲板跑道上的4根阻拦索之间。

此时,辽宁舰的飞行甲板上,各个岗位的官兵都已经就位。虽然是寂静、有序的场景,然而从官兵的神色中,人们感受到一种无形的紧张。

舰载机的试飞员不仅是“舞”者,更是勇士。

选拔首批试飞员堪比航天员,某些条件甚至更为严苛。他们年龄在35岁以下,飞过至少5个机种,飞行时间在1000小时以上,其中三代机飞行时间超过500小时,且多次执行过军兵种联演联训、重大演习任务。

第一架歼-15交付海军后,沈飞公司便派出了保障工作组,为舰载机提供维修、保养服务,罗阳也多次深入基地,向首批03、05、07、09、11号等试飞员和着舰指挥官了解飞机使用情况。

低空大速度、失速尾旋以及上舰技术攻关和实现首次着舰……试飞员们面对技术风险和安全风险的双重压力,一次次向极限发起挑战!

一次,罗阳在基地做调研,正好赶上大速度挂索试验。

03号试飞员启动飞机,滑跑、加速,以200公里的时速向前冲刺。当时,机场尚未开放,跑道两旁的堆积物还没清理,一旦试验失败,飞机冲出跑道将直接威胁飞行安全。

为确保试验安全,指挥部决定滑跑抬前轮,采用两点钩索的方式进行。试验时,03号试飞员按下旋钮,飞机放下尾钩,挂索!一瞬间,他只觉得浑身热血往头部涌,眼前一片模糊,仿佛撞在了厚厚的“棉花墙”上。很快恢复意识后,他发现飞机已经停在了跑道上。陆地大速度挂索试验成功!

为了这个试验,03号试飞员已经挑战了无数次的生理极限。

罗阳曾万分感慨地对员工们说:“舰载机不仅仅是我们生产出来的,它同时还是试飞员们用自己的生命‘飞’出来的。”

“各部门注意:333号即将临空!”

飞行塔台的广播又响了。

罗阳手搭凉棚向右前方瞭望,其实他不是在瞭望,而是在侧耳细听,随着从远处传来的熟悉的低沉的轰鸣声,海天之间一个黑点儿,正在朝航母移动。就像熟悉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一下便判定那是“空中飞鲨”。

轰鸣声越来越大,已经可以看清楚“飞鲨”矫捷的身影。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03号试飞员娴熟地操纵着战机,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进入“下滑道”,迅速下滑……

罗阳觉得自己的心揪紧了,热血一个劲儿地在翻滚。他知道03号试飞员这一“着”,不仅在考验试飞员的心理素质与技能,同时也在考验舰载机的性能与质量。

9时08分,惊心动魄却又精彩万分的一幕出现了:

500米……300米……100米……

在震天动地的轰鸣声中,“空中飞鲨”的两个主轮在触到航母甲板的同时,机腹下的尾钩牢牢地钩住了甲板上的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飞如箭的“空中飞鲨”,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平稳地停了下来。

“成功啦!”

“成功啦!”

舰岛上发出了一片万分热烈的欢呼声。

有人在拥抱,有人将工作帽高高地抛向天空。罗阳和孙聪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非常完美!”

“完美收官!”

忽地,孙聪把手抽了出来,说:“你的手心怎么全是汗?”

罗阳说:“你不看看自己的手心,不也是汗淋淋的!”

两个人一起摊开手掌,都笑了。

机舱门打开了,03号试飞员发现了人群中的罗阳和孙聪,便竖着大拇指,对他俩说:“孙总师,罗总,‘空中飞鲨’太棒了!感觉好极了!”

半个小时后,779号试飞员驾机滑行至起飞位。

位于机位右侧的两位起飞助理,拉着弓步,右臂指向前方,发出了起飞指令。第二天,这个利索、潇洒的动作通过电视被国人争先模仿,演绎成风靡全国的“航母STYLE”!

779号试飞员驾驶着战机冲向舰艏,以雷霆万钧之势,跃过滑跃14平台,猛地仰头拉起,直插云天……

50分钟后,又有一架“空中飞鲨”在辽宁舰着舰,并滑跃起飞。

17时,罗阳参加了航空口的例会。

他拿到了厚厚一摞数据表,将关键数据记在小本上。机械系统,正常!航电系统,正常!液压系统,正常!他高兴地在心里说了声:“行!”

24日,精彩的“刀尖上的舞蹈”还在海天间继续,又有3架“空中飞鲨”在辽宁舰着舰,并滑跃起飞。

令人魂牵梦萦的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滑跃起飞,这是我国海军和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航母工程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下午4时15分,罗阳给妻子报过平安,挂断电话后,精神一放松,他突然觉得真累了,胸部也隐隐发闷。他慢慢走回房间,靠在床上,摸摸嘴角,不知道什么时候,嘴上竟然长出一大片口疮。

平日晚饭后,罗阳都要与大伙到甲板上吹吹海风,散散步。当晚,甲板上没见罗总的身影。

大家却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11月25日

上午8时,快离舰了。

住在罗阳隔壁的中航工业沈阳黎明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孟军,整理好行李后,忽然想起早晨好像没看见罗阳去吃早餐。他走到隔壁,推开虚掩着的门,只见罗阳斜靠在被子上,右手搭在胸前,脸色发黄,微微闭着两眼。

孟军吓了一跳,连忙迎上前,问道:“罗总,你怎么啦?”

罗阳轻声回答:“我有些不舒服,胸口发闷。”

“要不要请舰上的医生来看看?”孟军关切地问。

罗阳摆了摆手,“这时候大家都忙,不要麻烦人家了……”

此时,码头上传来了阵阵锣鼓声和欢呼声,人们在等待迎接英雄凯旋。

孟军还是觉得不放心,又说:“还是请医生来看看吧?”

“不必了,马上靠岸了,上岸以后再说吧。”罗阳坐了起来。

孟军说:“罗总,你别动,我去喊人来帮你提行李。”

片刻,孟军和两位同事一起来到房间。他们要扶罗阳,却被罗阳拒绝了。

上舰这些日子来,罗阳他们上甲板,一般都是顺着梯子走,可这次罗阳自己提出来要乘电梯。

人们实在是太疏忽了!

后来,孟军愧疚万分,他说:“如果当时我坚持把医生请来,或许悲剧有可能避免……”

也有医生分析,那个时候,罗阳的心脏已坏死百分之七八十,他是以钢铁般的毅力在做最后的坚持。

电梯将他们送上主甲板,阳光明媚,罗阳看见沈飞公司的谢根华书记和一些职工代表,正在码头旁朝自己招手,他只能努力回应疲惫的微笑。

罗阳的双腿像灌了铅似的,拖着沉重的身子,一步一步慢慢地走下舷梯。

谢根华在舷梯旁迎候。几步外正在摄像的摄像师提醒道:“拥抱,拥抱啊!”罗阳却连拥抱的力气都没了,只能勉强与谢根华礼节性地握了握手。

最了解罗阳的莫过于几年来一直并肩战斗的谢根华,他见罗阳面色苍白,嘴角还有一片口疮,忙问:“太累了,不舒服吗?”

“有点累。”罗阳只是淡淡一笑。

罗阳随后上了面包车,向宾馆驶去。

谢根华刚刚忙完迎接舰上返回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便见办公室主任匆匆跑来,说:“谢书记,罗总说自己有些不舒服,不能参加下午的庆功大会,请您安排一下后续工作。”

“不对劲!”谢根华心里顿时一愣,以他对罗阳的了解,罗阳是不会轻易说出“不舒服”的。再者,庆功大会这么重要的事情,作为沈飞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作为舰载机沈飞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怎么会主动提出缺席呢?一定是出了什么严重的情况了。

谢根华越想越觉得有问题,便放下手头的事情,急忙赶到宾馆,进了房间门,只见罗阳斜躺在床上,脸色发黄,表情十分痛苦。

谢根华半俯下身子,问他哪儿不舒服,罗阳用手指了指胸口,说“胸口有些闷”。

谢根华一听,意识到情况严重,果断地说:“我们立即去医院!”

谢根华扶着罗阳下到宾馆大堂。

罗阳像是突然想起来似的,他交代谢根华,这次上舰,舰长送了几顶辽宁舰的舰帽做纪念,放在他的手提箱里,一定别忘了到时候送一顶给某研究所的所长,某研究所也是歼-15攻坚团队的一个成员,因为舰上的舱位有限,这次他们未能上舰,但好事我们不能忘了别人。罗阳就是这样,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心中依然想着他人……

小王紧急启动车子,快速往离宾馆最近的大连友谊医院急驶。

罗阳靠在后座上,脸色苍白,闭着双眼。

秘书小任不断地说着:“……快到了……马上……马上……”

罗阳费力地睁开双眼,深切地望着小任,像是要交代什么,嘴角轻轻动了动,却欲言又止。片刻,或许为了分解大家的担忧,罗阳轻声说:“……今天大连怎么不堵车?”

小任告诉他:“今天是周末,罗总。”

罗阳轻轻叹了口气,“唉,我都不知道星期几了……”

这是罗阳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500米……200米……100米……当离医院不到50米时,罗阳几乎已经停止了呼吸……

小王和小任从车上跑下,声嘶力竭地喊着:“医生……医生……”

谢根华他们将罗阳抱到担架上,来不及进急诊室,在门诊大厅里,医护人员对罗阳实施紧急抢救……

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闻讯,以最快的速度赶来了;

海军副司令员张永义赶来了;

罗阳的同事们赶来了。

……

门诊大厅里,抢救在继续……

大家都不敢往坏里想,大家都不愿往坏里想,大家都在期盼着奇迹的出现。

秘书小任的手机打爆了;

谢根华的手机打爆了;

在场的所有人的手机都打爆了……

中午12时48分,罗阳由于突发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多方抢救无效,因公殉职,英年51岁。

“才见虹霓君已去,英雄谢幕海天间。”

苍天垂泪,大海呜咽……

辽宁舰震惊了!

各级领导震惊了!

中南海震惊了!

国人震惊了!

同类推荐
  • 蒙田随笔全集上卷(英文版)

    蒙田随笔全集上卷(英文版)

    《蒙田随笔全集》共107章,100余万字,于1580—1588年分三卷先后在法国出版。此后,该书再没有绝版过。《蒙田随笔全集》卷帙浩繁,旁征博引,文采斐然,娓娓动人,与培根的《人生论》和帕斯卡尔的《思想录》(已经收录于“最经典英语文库”),并称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之作。从此,随笔(essay)作为一种文体确立下来。《蒙田随笔全集》创作的背景正是法国内战期间,宗教战争的残酷深深刺痛蒙田的心,家国离乱的悲哀与痛楚,贯穿随笔创作的过程中。然而,思想者的身份使他在创作中尽量保持一种理性和深沉,他将愤懑之情化作清新激扬的文字,通过谈自己而谈人类、谈世界,侃侃而谈中,引导人们去体会文字间蕴含的人生真谛。
  • 大伟品水浒

    大伟品水浒

    本书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明星警察王大伟编著。从现代法律的视角品读古典名著《水浒传》,解析《水浒传》中的相关法律问题,破解犯罪密码,是一部预防犯罪的宝典,加强个人防范的手册,为人处事的百科全书。
  • 混血时代

    混血时代

    《混血时代》是由作者阿库乌雾所创作的散文诗集。该作品由《虚构血脉》《解码血族》《献祭血城》三部分构成,共六十五篇散文诗。《混血时代》作者将这个时代命名为“混血时代”。在时代洪流的作用下,作者表现出对文化混血、族群混血的充分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其对本民族失落的焦虑与挣扎。除此之外,在《混血时代》中,作者还表述了自己乃至世界各地各族人文知识分子所应该关注并予以严肃思考的命题,即关于种族变迁,关于信仰危机,关于人性变异,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等主题。由此,《混血时代》是一部作者对世界万物的观察、解释,也是反映彝族传统文化的民族志。
  • 冰心散文集(名家经典文集)

    冰心散文集(名家经典文集)

    本书是现当代作家冰心的散文精选集,收录了《童年杂忆》《寄小读者》《樱花赞》《往事》《小橘灯》等多篇文章,共分为五辑。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冰心充满“爱的哲学”的散文风格。本书中冰心以行云流水的文字,倾诉着自己对祖国、故乡、家人、大海的眷念,表达着自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以及探索人生的惆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
  • 长沟流月去无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本书在诗歌的解读上,并不注重逐字逐句的解释,而是在介绍完作者、作品的基本情况后,用散文化的笔法描绘出诗歌的内容,同时还注意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尽可能地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热门推荐
  • 归剑之路

    归剑之路

    剑之所指,万夫莫敌,一剑祭出,天地红装,剑既已出,但鞘,又在何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眼道瞳

    天眼道瞳

    混沌之初,日月不兴。阴阳交错,五行相生。在开天辟地之后,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万千鸟兽虫鱼之中,唯人为天地之灵,顺天道,究寰宇,敢于日月争辉,遂与天地并称三杰。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在格物穷理之际,在一片灵气充盈的大地上,上古之人竟寻到了修习五行之力的法门,于是乎,这个世界成了五行的世界,世代修习,流传至今。在无尽的岁月中,在每一片土地上都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故事,而我们的故事将从一个极其平凡、简单的地方开始……
  • 我真不是卡师

    我真不是卡师

    每当有人说起自己是卡师的时候,秦明真的很无奈,我真的不是卡师啊!请看秦明带着无良系统,探索这个奇异的世界!
  • 气御九重天

    气御九重天

    十万年前极宇仙朝灭尽宗门,断绝炼气士传承,大兴仙道,征伐诸天,成就十万年的鼎盛繁华。十万年后,一个叫莫少离的小混混在这个世界重生成为气宗最后一根独苗,承宗门遗泽逆天改命,觉醒先天混元圣体,修成亘古第一气功。
  • 金铁交鸣

    金铁交鸣

    正月十五中秋节,这个本该家人团聚的日子居然发生了一起灭门惨案。是江湖纠纷还是仇人陷害,本地帮派与官府联合共同揪出其中真正的凶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创世星之人类新纪元

    创世星之人类新纪元

    23世纪,地球走向灭亡,外太空一个新的“地球”——创世星,成为了人类新的集聚地。新的经济,新的法律,新的秩序,新的生活方式。人类面临新一轮挑战。主角白念怀揣信念在未知新世界探寻真理。创世星的冒险现在开始......
  • 魅世狂女

    魅世狂女

    灵族雪女,可救天下,亦可弑天下!拥有至尊之权,唯情不可动!这是宿命?还是诅咒?本以为只是偶然,一切都是巧合,后来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是一个局,她不过只是一个暂时的替代品……当一切谎言都揭穿是她该如何抉择?当命运掌握在她的手中时,她又该何去何从……我本无错你们一个有一个的逼着我走向绝望,我背负着所有罪名,却发现自己就像一个身处困境的小丑,还再做一些无谓的挣扎……本就是一场赌局却不知是谁先动了真心,又是谁先坠入深渊……秋花落,枫叶残;汝不知,吾心念;愿困寒山,完汝愿;却不知相见再是何事年……
  • 盘魂

    盘魂

    北斗星域战士的轮回转世,出生于乱世之中,妖兽肆虐,灾难频发,人类处于水深火热,身负天命之子,面对使命的召唤如何踏出艰难的步伐,征伐在宇宙的星河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