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379000000009

第9章 没受过教育的女人(5)

“这不怪我,老贾,”伯尔尼说,“都怪照片。今天,每一个从那扇门走进来的客户都说想要照片——漂亮姑娘拿着汉堡包,或者百科全书,或者别的什么玩意儿。他们还想参与试镜,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这家公司现在只有我还在跟那些老板推销真画了。伟大的艺术品就是伟大的艺术品,我就是这么跟他们说的。而你,贾尔斯,就是伟大的画家。嘿,这些天你有空忙自己的事儿吗?”

这幅画就像迪克西·道格馅饼店里没了耀眼灯光陪衬的酸橙派——平平无奇。贾尔斯把它塞回了自己的文件箱。在回家的路上,箱子的重量不再像来时那样给他带来安慰了。自己的事儿?没有,伯尔尼。很多年都没有了。他在忙着一遍又一遍地画果冻呢。可无论未来色是什么颜色,都没人想要他的画。

14

斯特里克兰其实羞愧难当。小便在倾斜的地板上淌着,太多了。他只是想吓唬吓唬清洁工,他打算把今晚看到那件货物的所有人都吓唬一番。这是他在东京执行任务时从霍伊特将军那儿学来的小把戏。第一次和下级见面时,要让他们明白自己有多微不足道。当他看到那个黑人清洁工,那个白人清洁工弯着的背,那个小便池,就方寸大乱了。可是太恶心了。尿在地上,他只有在亚马孙才会那么干。他现在最渴望的就是清洁,可他却在这儿撒尿——字面意义,并非修辞。

他转过头,仔细地看了看那个小个子。她素面朝天,莱妮脸上的那些黏糊糊的玩意儿她都没有,而这让他感觉更糟了。他催促着自己赶紧把膀胱排干净,四下乱看,想找些话来说。电牛棒!毫无疑问,那两个女人都盯着它看呢,那是他离开巴西前,从一个农民那儿讨价还价买的。有些农民几乎不会讲英语,却管这电牛棒叫“亚拉巴马-侬好”。当那“东西”需要些激励来进出水池的时候,这东西确实挺管用。两个铜尖角,有一个上面沾着浓稠的、殷红色的血迹。血迹在白色的瓷砖上慢慢流淌。又要脏乱一团糟了。

他提高嗓门,好不再去想自己有多恶心。“这家伙是1954年生产的农场主-重30型,不是那种新奇但不中用的玻璃纤维什么的,钢轴,橡木把手,可调电压500—10000伏。你们可以看看,女士们,但是别摸。”

他的脸一阵发烫,好像正在聊的是自己的小丁丁。恶心!恶心!要是蒂米听到他这样说话会怎样?塔米呢?他爱他的孩子们,尽管他不敢碰他们,怕伤害到他们。他们只能凭借他说出口的话来评判他。他不由对这两个女人怒不可遏,因为她们目睹了自己的丑态。当然,她们在这儿也不是她们的错,但她们就不该干这份工作,不是吗?怎么能将自己置于这种位置?最后一滴尿落下去了,他想起了沾在“亚拉巴马-侬好”上面的圆鼓鼓的血珠。

斯特里克兰晃了晃胯,合上裤子,拉起拉链,发出哇哦一声。两个女人看向了别处。裤子上有没有溅上小便?他现在已经不是在丛林里了,他必须时时刻刻考虑这种事。他想逃出这明亮的房间,想逃离自己弄出的乱摊子。赶紧把这事儿了结,他对自己说。

“你们都听见实验室里那个人说的话了,应该不用我再重复了吧?”

“我们明白。”那个黑人说。

“我知道你们明白。我要检查一下。”

“好的,先生。”

“我的工作就是检查。”

“对不起,先生。”

这女人怎么把这事儿变得这么难呢?另外那个,那个漂亮得多的,看起来也温和得多的,怎么不说几句?房间里的空气很潮湿,肯定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肯定是。他的心怦怦直跳,伸手摸了摸腰际,但那儿已经没有砍刀了,而是“亚拉巴马-侬好”。它是个很不错的替代品,他渴望用手指握住它。他绷紧下巴,挤出一个笑容。

“哎,我可不是拥护乔治·华莱士的家伙。我认为黑人应该有自己的地位,真的。工作、上学,都应该拥有和白人一样的权利,但是你们真得多学学单词。你听到自己说的话了吗?你一直都在重复同样的词。在朝鲜时,我曾经和一个黑人并肩作战,结果他因为一件莫须有的事儿受到了军事法庭的审判,因为法官想听听事情的来龙去脉,可他却只会说‘是的先生’‘不是的先生’。所以,监狱里的黑人才会很多啊。我可不是瞎说的。我听说他们下个月要关闭联邦监狱了,那里面就几乎没有黑人。那可都是这个国家最恶劣的罪犯啊。这是你们种族的荣耀啊,你该自豪才是。”

他在说什么玩意儿?联邦监狱?这些清洁工肯定会认为他是个傻子,他一出这个门,厕所里就会爆出她们的大笑。他的脸上淌着汗,屋子仿佛越缩越小,一定有三百度了。他点点头,看见了那袋糖,便一把抓过来,掏了掏里面。他没洗手。偏偏是清洁工,她们肯定注意到了。恶心!恶心!他把绿色的小球扔进嘴里,最后看了一眼那两个目瞪口呆的女人。

“女士们,想不想吃糖?”

那绿色的糖球就像马似的咬了他一口,他自己都听不懂自己刚才问了些什么。噢,她们会笑话他的,随便吧。该死的清洁工。该死的所有人。他得对那些科学家严厉些,不能像这次这样搞砸了。奥卡姆和“约瑟菲娜”号并无不同,他要确保每个人都清楚,管事儿的是他斯特里克兰,不是那个五角大楼的奴才大卫·弗莱明,也不是那个好脾气的生物学家鲍勃·奥夫斯泰特。他转过身,地上很滑。他希望那是肥皂水,而不是小便。他咬碎了硬糖,这样就听不见自己湿哒哒的脚步声了。他从水池边抓起“亚拉巴马-侬好”,那些血珠可能滴下去了,清洁工会擦掉的,但她们也会记得这一幕,记得他。恶心!恶心!

15

斯特里克兰的糖果给这令人作呕的场面增添了几分病态的甜蜜。在大多数孩子都玩儿命渴求糖果的时候,埃莉莎就失去了对它的兴趣,即便是贾尔斯在迪克西·道格馅饼店硬给她点的甜饼,也会让她喉咙发腻。她以畏缩的心态来回忆自己不喜欢糖果这件事的根源,那时的她呆望着蛇发女妖般的成年人,那种神秘莫测的感觉就和斯特里克兰没两样。在她那些早期的看护者眼里,埃莉莎并不是残疾人,而是个蠢笨、顽固的家伙。那家孤儿院有个可爱的名字,叫“巴尔的摩小流浪者之家”,但住在那儿的孩子只将它简称为“之家”。而且讽刺的是,故事书似乎总与“家”息息相关:稳定,安全,舒适,欢乐,秋千,沙坑,拥抱。

年纪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带你到外屋去,给你看那些用来打钢印的设备,设备打出的字样是“之家”以前的名字:芬茨勒智障学校。埃莉莎被送到那儿的时候,档案将孩子们称为“先天愚型”“疯子”“身心残障”,入校的原因是“智力迟钝”“发育缓慢”“遗弃”。与附近的犹太教、天主教孤儿院不同,“之家”的任务只是让你好歹活下去罢了,所以当你到了十八岁这个门槛,就得去找一份卑微的工作,为上等人服务。

“之家”的孩子们应该联合起来,正如奥卡姆的杂役们也应该联合起来。然而,食物和亲情的缺乏,像咳嗽似的残忍传播着,每个孩子都知道对手的痛点。你被判归“之家”是因为你的家人住在贫民窟?那你就是饿鬼贝蒂。你的父母死了?那你就是坟地吉尔伯特。你是移民?那你就是红种罗莎、野人哈罗德。以至于很多孩子成年了、被赶出门去了,埃莉莎都不知道他们的真名到底是什么。

埃莉莎的绰号是“哑巴”,不过舍监更愿意叫她“22”。在这个满是不受欢迎的小孩的不整洁的世界里,数字能让一切显得整洁,所以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编号,所有分配给你的东西上面都标着你的编号,这样当你的东西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就能轻易地知道是谁犯了错。像“哑巴”这样受排斥的小孩更倒霉,对手们只要用他们的外套包住毯子,扔到外面的泥地里,标着“22”的标签就能被认出来——“哑巴”犯错了。

惩罚可以委托给随便哪个舍监,但女总管常常愿意自己出手。“之家”并不是她的,但她所有的也仅此而已。早在三岁时,埃莉莎就凭直觉发现,女总管把这群没规矩的孩子看作自己精神不稳定的体现,让孩子们遵守秩序,就等于让她自己保持理智。但这一点儿用都没有。她狂声大笑,把年纪最小的孩子都吓哭了,然后大笑变成了愤怒的抽泣,让孩子们更加惊惧。她随身带着抽打腿和背的树条鞭,手指间夹着戒尺,还有一瓶蓖麻油,用来强迫孩子们生吞。

诡异的是,女总管也带着糖果,因为她太依赖诸如恳求、哭鼻子一类的反馈,所以最喜欢发不出声音的“哑巴”。“不可救药的小怪物”,她这样叫她。一种秘密的心照不宣。更糟的是女总管一反常态的日子,她把灰白色的头发扎成难看的马尾辫,逼问埃莉莎到底想不想玩洋娃娃。当女总管问有没有哪个坏女孩儿又尿床了,埃莉莎就只能害怕地装装样子。这时候,她就拿出了糖果。“把秘密告诉我,没关系的,”女总管这么说,“只要指出来到底是谁,我就能修理她们了。”埃莉莎觉得,这像个陷阱。就是个陷阱。和揉弄玻璃纸的斯特里克兰先生一样。这样或那样的糖果,其实都是毒药。

埃莉莎渐渐长大,十二岁,十三岁,十四岁。她独自坐在饮水器旁边,躲着其他女孩儿,偷听她们聊喝酒的事儿,她杯子里的水喝起来有一股肥皂味。她听她们聊舞蹈课。她用冰激凌碗把手冻僵,这样就不会想跳舞了。她听她们聊接吻,一个女孩儿说:“他让我觉得自己很重要。”埃莉莎想这句话想了好几个月,“觉得自己很重要”到底是个什么感觉?突然间,自己不仅存在于自己的世界里了,还存在于另一个人的世界,是吗?

她跟在其他女孩儿后面到处走,其中一个地方名叫“华盖影院”,她从来没去过里面。她买了一张票,等着有人来轰自己走。她花了五分钟挑选座位,仿佛在选人生道路。也许的确是人生道路:那部电影是《鹿苑长春》。尽管多年后,她和贾尔斯会拿电视播映画面里的伤感风开玩笑,但那确实是她从未有过的宗教体验,和坐在教堂长凳上的那种感觉全然不同。这是一个幻象胜过现实的地方。这里漆黑一片,看不到伤疤,沉默不但是被接受的东西,而且还是引座员手持探照灯要求所有人执行的。在这两小时零八分钟里,她是完整的。

她看的第二部电影是《邮差总按两遍铃》。那是一种肉欲的、性与暴力的狂热泡沫,虚无主义,是在“之家”的图书室里绝不会出现的东西,是大人们从没有告诉过她的东西,女孩儿们的八卦闲聊也没能让她准备好接受它的冲击。“二战”刚刚结束,巴尔的摩的街道上挤满了衣冠楚楚的士兵,回家的路上,她换了一种眼光看他们,而他们,她想,也用不同的眼光看着她。然而,她与他们的互动失败了,那些年轻人对手指传递出的情意没什么耐心。

据她自己统计,在“之家”生活的最后三年里,她曾偷偷溜进华盖影院一百五十多次。那时候,影院的生意还不错,灰泥还没有从天花板上往下掉,阿佐尼安先生还没有绝望地开始7×24小时不间断地放映影片。这是她受教的过程——真正的教育。《美人计》里,加里·格兰特和英格丽·褒曼贪婪地吮吸着对方的气息;《蛇穴》里,奥利维娅·德哈维兰挣扎着逃离那些疯女人;《红河》里,蒙哥马利·克利夫特在层层尘幕中徘徊。终于,埃莉莎在偷偷溜进去看《对不起,打错了》时被引座员抓住了,不过那不重要了。还有两个星期就到“之家”为她选定的生日了,她马上就要到十八岁了,她会被赶出去,被迫找个地方,自己想办法生活。想来可怕,却又令人向往:她可以自己花钱买票,寻找可以与之吸吮气息、或惊惶逃离、或仅是行走其间的人。

那位女总管和埃莉莎进行了离校面谈,她抽着烟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对埃莉莎竟然能活到十八岁感到愤慨。当地的一个妇女组织为“之家”的毕业生提供了一个月的房租和一只装满二手衣服的手提箱。埃莉莎穿了她最喜欢的那件带口袋衬裙的深绿色羊毛连衣裙,而她最最需要的是一条可以遮住伤疤的围巾。她在心里那已然满满当当的需求清单上又加了一条:买围巾。

“到圣诞节的时候你就变成妓女了。”女总管信誓旦旦地说。

埃莉莎瑟瑟发抖,但这威胁吓不到她。为什么呢?她看了太多好莱坞电影,知道所有妓女都有金子般的心灵,迟早有一天,克拉克·盖博、克里夫·布洛克,或是莱斯利·霍华德会注意到这光芒的。当天晚些时候,她没去妇女之家,而是去了这个世界上她最喜欢的地方:华盖影院。或许正是那种沉思把她带到那儿去的。她没钱看英格丽·褒曼主演的《圣女贞德》,却一心想沉迷在海报上说的“演员上千,阵容宏大”之中——就像她现在身处的庞大的巴尔的摩,只不过前者被安全地限制在银幕里。

她觉得从钱包里摸出四毛钱实在是太任性了,于是低下了头,刚好看到了那个不起眼的牌子,上面写着:吉屋出租,入内洽询。没什么可犹豫的。几个星期之后,她收到了房租账单,眼看就保不住这个地方了,又刚好看到了一则广告:奥卡姆航空航天研究中心招聘清洁工。她写了应聘信,约了面试时间,花了一整个早晨熨烫那件深绿色的连衣裙,还研究了公交车时刻表。但就在她要出发前的一个小时,悲剧发生了:大雨滂沱而至,而她没有雨伞。她惊慌失措,努力地忍着没哭,这时她听到华盖影院的另一间公寓里传出轰隆隆的声音。她从来没见过那个男人,尽管他总是在附近出没,似乎有点儿宅。现在她没资格拥有“谨慎”这种奢侈品了,于是她敲响了那扇门。

同类推荐
  • 一座城堡到另一座城堡

    一座城堡到另一座城堡

    法国当代有名评论家·索莱尔斯曾写道:“塞利纳凭借着自己炉火纯青的技艺留下了许多部杰作,譬如《一座城堡到另一座城堡》和《北方》,在我看来,这两本书超过了《茫茫黑夜漫游》和《死缓》。” 在《一座城堡到另一座城堡》中,塞利纳娓娓讲述自己穷困潦倒、备受诅咒的作家和医生生涯,他从巴黎的寓所逃往维希流亡政府所在地德国锡格马林根,以及在丹麦西部监狱里的种种遭遇和贫病交加的生活经历,用幻想的手法和黑色幽默的笔调描绘了包括贝当元帅、赖伐尔在内的“附敌分子”和“德国鬼子”滑稽可笑的众生相,同时也对戴高乐等政治人物,萨特、阿拉贡、罗歇·瓦扬等法国文坛主流作家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鞭挞。像《茫茫黑夜漫游》一样,作品真切展示了一个阴森可怖、冷酷无情的鬼魅世界,深刻揭露了战争的残酷、疯狂、对生命的戕害和对人性的摧残。 《一座城堡到另一座城堡》既不是纯粹的小说,也不是纯粹的回忆录,它跟真实一直保持着距离,但又拒绝接近虚构,这正是塞利纳“德国流亡三部曲”的一大特色。此次出版的中译本,为靠前首译。
  • 张旭旭跳槽记

    张旭旭跳槽记

    大学毕业的张旭旭,攥着大学文凭长期游荡在各种招聘会上。从无合同、无保险、无福利的“三无公司”,经过一次次的跳槽后终于来到了心慕已久的知名外企,成了一名高级白领。一次次的跳槽让他笑话百出,每次的跳槽都经历不同的冒险,当来到令人神往的外企后,却遇到了一大堆想象不到的办公室战争……经历了诸多来自职场的压力之后,他变得坚强了,成熟了,最后迎来了职业生涯的春天。本书由作者的真实经历所改编,用诙谐搞笑的语言讲述职场中的酸甜苦辣,带读者玩一次职场里的过山车,感受最真实的职场现状。
  • 玛格丽特的秘密

    玛格丽特的秘密

    “这是一个奇异的故事。上海美术馆里展出一幅16世纪的法国油画,画里就是著名的玛格丽特王后。林海是学法语的大学生,当他看见这幅油画时,竟突然昏迷。更离奇的是,当晚他去图书馆查找玛格丽特的史料,遭遇一名神秘男子在他手心写下一行法文,意为“救救我”!林海心存恐惧,在老屋阁楼夹层里发现一卷手绘羊皮书,上面写满了晦涩难懂的中世纪法文。林海找到了悬疑作家“我”。法国伏尔泰大学的奥尔良教授也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力邀“我”带着羊皮书赴巴黎鉴定。然而,浪漫之都等待着“我”的却是惊心动魄的昼夜。”
  • 执法检查

    执法检查

    小小的市场执法队,有人决定整顿市场秩序,清洁市场环境;有人要从执法活动中获得非法收入。顺藤摸瓜,市场上的假货背后,竟然有政府官员进行权力寻租;制假贩假者,竟然是执法人员的亲生兄长。造假、腐败、执法、权力寻租。百姓的食品安全,谁来保护?
  • 错爱青春

    错爱青春

    在某个美好的清晨,当萧晨诺从美梦中醒来的时候,却看见父亲的旧情人带着她们的儿子闯进了自己的家,而她的妈妈早已不知所踪,年幼的晨诺顿时跌入愤怒、惶恐、绝望的深渊。在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萧晨阳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之下,她逐渐走出阴影,却跌入更加痛苦的深渊——她爱上了自己的亲哥哥。萧晨阳祈盼了好多年,终于可以回到爸爸身边,还意外拥有一个可爱的妹妹,他发誓自己一定会竭尽所能去爱护她,却发现自己的爱偏离了正常的轨迹。于是他不惜伤害她,甚至害她险些丧命。他以为终于可以远远的看着她平安长大,可是命运既然安排了这场绝望的青春际遇,又岂会让他们那么轻易就逃离。
热门推荐
  • 债务海啸

    债务海啸

    中国债务总水平,已达无法承受的极限,而且还是在社保投入严重亏空情况下。债务危机再也不是其他国家的事,这和我们息息相关。政府的债务就是每个人的债务!对中国人来说,债务危机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只有透彻理解中国债务本质,我们才能把握财富未来。
  • 虎啸玄灵

    虎啸玄灵

    本书已断更,重新上传新书了------:岳上九天,希望大家支持!
  • 锦瑟嫡女策

    锦瑟嫡女策

    我白欣苒,天生凤格,万众瞩目。幼年丧母,大病,逐体弱多病,更患有心疾。为避豺狼,养病山庄。一朝回京,众人本不以为意:体弱之人,又有何惧?待我初露锋芒,将算计我的一一驳回,将十五年来的一笔笔旧账一一清算。终于,他们慌了,乱了。在皇城上演场场闹剧:尚书血案,侍郎卖女,夺嫡之战……乱世之中,怀满腹经纶,是福是祸?我将西陵皇城搅成一锅粥,又以一己之力将乱世恢复成太平盛世,是妖女还是凤女?他是谢家公子,谢景瑜。一个我等了十年的少年郎。十九岁那年平南王府灭门,从此他便没了家。我放在心尖上的人儿,从此收敛了笑,徒留一身戾气。曾亦是建安风流郎,现却是皇城鬼见愁。他道:“娇娇,我无家可归了。”“有我。”他道:“娇娇,二公子又摆脸色。”“有我。”他道:“娇娇,五姑娘被退婚了。”“有我。”他道:“娇娇,没有人心悦我了。”“有我。”他道:“娇娇,我娶你可好?”“……好。”我只愿你,笑容如初,对我道声:娇娇,我心悦你。我护着的公子,无需一人背负所有,我会陪你一起,我们共同征战乱世。谋它个太平盛世,谋它个锦绣未来!
  • 小时候的拳皇

    小时候的拳皇

    小时候玩拳皇的开心快乐长大我他就是因为怀恋
  • 死神归来之醇意盎然

    死神归来之醇意盎然

    神,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每次提到死神,所有人都有一种想要避讳的冲动,但是,有些死神,并不代表着黑色。苏醇,死神中排行第一,代表着爱与宽恕。
  • 许你古道青云

    许你古道青云

    尹上玄乃玄黄女帝,叛军谋反,杀害她相依为命的弟弟,要夺她的璇玑之石,她力敌百万大军,千钧一发之际她被救了?还重生了?被她从来没放在心上的小石头救了?带她回到她应该在的地方,没有身份?被欺负?她可忍不了,不论是她的弟弟,还是家人她都要守护好!经历了很多,原来重生什么的原来是一场阴谋,她要夺回她的亲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亟》

    《天亟》

    三生誓,三生石。命中注定,谁人知。因爱,因背叛而跳崖重生的少年,看他在异世搅动风云主宰天地。
  • 山河异闻志

    山河异闻志

    世界观很大很大,有鬼怪仙侠,有神兵法宝,随着男主人公一起去看看吧
  • 天有云雨

    天有云雨

    刑天天爬山时失足死亡,居然穿越成了一个老头,有了儿子和孙女不说,还有个柳树上下来的女人竟然说要认他当宿主,刀光剑影,武夫术法,更有稀奇古怪的妖怪,这是个什么世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