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774500000096

第96章 辽东撤兵

就在庞帅返回山东的途中,关外正上演着一出精彩的撤退大戏。

在天启年十月,经过一系列的明争暗斗之后,孙承宗被阉党成功的拉下了马,而他空出来的位置则被阉党的高第填补。

说起高第,也是个倒霉的主。刚到任辽东经略,连手底下到底有多少能战之兵都还没了解清楚,就要忙着搞撤退实行坚壁清野的行动。因为阉党的身份和袁承焕的抗命不尊并成功击退老奴酋努尔哈赤而背上了昏庸无能和胆小如鼠的骂名。

由于高第不顾袁崇焕的劝阻,执意要撤,搞得“委弃米粟十余万。而死亡载途,哭声震野,民怨而军益不振。”——《明史》,袁崇焕传。

在这里,我先自我澄清一下,写这一章节,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为阉党洗白或者黑袁崇焕,只是简单的借助一些史料给大家科普一下宁远之战前的情况。

有看不惯阉党的人或许会疑惑,难道不是高第下的“尽撤关外”的命令吗?

虽然高第执行了撤退的行动,但是他可没有那个胆子自己下令撤退。

你们要知道一件事,在高第出任辽东经略前两个月,前辽东经略熊廷弼,就因为广宁之败后尽撤关外被杀,而且还被传首九边。虽然有阉党兜底,但是大原则面前,高第真有这么大胆子?不怕自己被传首九边?

是朝廷决议要撤?撤到什么程度?还是高第自己要撤?这都存在着疑问。

这就延伸到这章节的核心内容了。高第真的尽撤关外了吗?袁崇焕真的是抗命独守孤城了吗?

天启五年九月,此时柳河之战已经结束了,经略孙承宗暂时还没下台。兵部的兵科给事中李鲁生上了一个奏折,说:东方之祸害愈甚,望枢辅即出治军,集右屯、锦义之兵于宁远,与抚臣(辽东巡抚,喻安性)从长计议…坚壁清野,深沟固垒,遏贼不得西突。又招号残兵,扶伤吊死掩尸埋胔…庶重镇可守而神京无虞。得旨:柳河败衄(失败),皆繇轻信刘伯镪,亟宜断绝祸本,而期望枢辅(孙承宗)言言提醒,当必振刷一新,该部知之。——《明熹宗实录》卷六十三。

这些说的都是啥意思呢?后半段就不说了,很本章节内容没关系。咱们说说前半段,那就是集锦右之兵于宁远,而且后面天启的批示也同意了李鲁生所说的话。

这就有意思了,集右屯、锦州、义州之兵于宁远。啥意思?就是说,朝廷要是撤的了话,撤的也是锦州、右屯、大凌河、义州、松山、杏山这些地方,撤到哪里去呢?不是山海关,是宁远。

与此同时,时任兵部尚书的高第也上了一个奏折,说:自广宁弃后,蓟镇单弱,所赖以内护邦畿,外拒奴虏者,惟榆关(山海关)为扼要。近闻渡河取败,宜速挑选精兵,谨防山海。及查关上原设三部总兵,各有所营地方,分布驻防。不意今春夏间,三部兵马尽驱关外,昨日奴衅已开,目前报仇,都令欲逞,此何等时也,犹不思护内而防外乎……严谕枢辅,责成抚镇道将各官,各率重兵驻关,共图防守之策。——《明熹宗实录》卷六十三。

高第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柳河之战败了,应该谨防山海关。而关上原来设置的三部总兵,也各自有自己的驻地。但是今年夏天,这些人全部都跑到关外去了,这样减弱山海关防务的力量。之有人前去挑衅发动了柳河之战,建奴肯定会来报复。到了这种时候,这些兵马还在外面浪!必须赶快回归驻地防守山海关。

这封奏折全程都在强调把在关外的兵马调回山海关,加强山海关防御,但是并没有出现过要撤宁远的字样。

回头再看李鲁生的奏折,两人都认为建奴肯定要出兵报复了。李鲁生要求集右屯、锦州、义州之兵于宁远,而高第要求加强山海关防御。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要把右屯、锦州、义州的兵撤回来,分别派往宁远和山海关,提都没提“尽撤关外”的意思。

再看大明的对手,建奴的史料:(天启五年)八月间,宁远、山海关之军来取河东之耀州城,彼军皆败,或落水而死,或被杀。——《满文老档》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那就是后来皇太极写给袁崇焕的信:我父汗曰:……汉人、诸申,各立为国,以安生业。遂未入山海关而还,自以为明或前来议和,侯之四载。然明乘修葺宁远,不肯罢兵,遂往征宁远。——《满文老档》

两相结合,说明了建奴发动宁远之战的原因,应该是对明朝发动柳河之战的报复。

再看看后世诸人普遍认同的观点,看看《明史》的记载怎么说宁远之战爆发的原因的。

“我大清知经略易与,六年正月举大军西渡辽河,二十三日抵宁远。”——《明史》,袁崇焕传。

而这记载在《明史》里的内容来源则是茅元仪的《督师纪略》(卷十二):(高第)乃自下檄文龙,令撤锦右、宁前之兵,弃关外四百里。崇焕、元仪力争之,元仪谓,奴三年不来,非天幸也,实以我兵势既张,畏而不敢尔。柳河之役,我损失不过四百人,中朝自欲张大其事耳。而奴实以船城之失过于是,且逼于沈阳,而心怀忧悸。如不撤兵,奴必不敢轻我而来。如撤即奴窥我之怯,其入犯也必矣。

茅元仪的意思,就是建奴怕孙承宗,所以孙承宗守辽期间,他看到明朝“兵势既张”,不敢轻视明朝,不敢来打。现在孙承宗下台了,上来一个叫高第的,据说是个废柴(也不知道据谁说的),高第上来就撤,于是建奴觉着明朝胆怯了,就发动了宁远之战。

这个说法也挺有道理。

再说说李鲁生为什么说撤锦右而不提宁远。因为宁远跟锦州、右屯这些地方不同,宁远和边关的关门一样都是“信地”,所谓的信地是指由朝廷委派文武官员并颁发了印信、堪合等文件,而且明确了官员的管辖范围和责任的地区。这是属于登记在册,有证可查的存在了,所以一旦开战,那是必须要与地方共存亡的。要是擅自撤离信地,可是要担责的。如果守地丢了,守官可是要砍脑袋的。

再看看宁远之战后高第的奏折:臣询问关外地势之险要,城垣之坚瑕。去关七十里有前屯城,系总兵赵率教所修筑,垣墉峻整,四面建空心台,平放火炮,使虏不敢近城下,可称要地。又一百三十里有宁远城,乃袁泰政、满总兵所督修,墙高四丈,周围新整坚固,足壮金汤。内以保障关门,外以捍御强虏,此为第一扼要。由此东如锦州城大而朽坏,松山、杏山、右屯城小而薄,皆前锋游哨之地。夏秋无事防护屯种,入冬遇大敌则归并宁远,以便保守。自岁前闻奴欲犯右屯,即行该道镇严为提备,腊月二十后道臣袁崇焕来关城面议,甚悉。以时势论,守四面之城易,守数十里之长城难。臣非敢急关门而缓宁远,以宁远之守着预定而不忙,关城之守着新议而未定也;非谓宁远不当援,以发援遽早无益于彼而反有损于此也。——《三朝辽事实录》,卷十六。

作者不要脸的给大家翻译一下,简单的来说,有四点。

一是宁远城城高固坚,向西可以保障关门,向东可以捍御强虏,是第关外最强的扼要,所以高第要留着它在前面挡炮。

二是宁远以东的大小城池,实力有限,冬天留在外面送菜不如撤进宁远加强宁远的防御。

三是袁崇焕在腊月二十日之后来山海关,跟高第见面商讨了很久。具体聊了啥,资料没记载。

四是就事论事来说,宁远城四面城墙城高易守,而连接山海关的数十里长城实在是难以防守。所以不是我高第不想救宁远,而是宁远的守备事宜都早已准备完毕,而长城的守备计划还没定下来。我派兵去援救宁远的话,并没有多少作用(因为宁远那点人已经够了)。而一旦出兵,长城的防御力量就会有所削弱。

为啥高第会表达长城防线会被削弱呢?因为他负责的不仅仅是一座山海关,而是从山海关开始的几十里长的长城,山海关只是长城东边的一个关隘,而往外延伸的长城防线上还有很多关隘需要防守。

既然撤退的命令已下,不管是啥内容,高第肯定不会自己去亲力亲为的忙着组织撤退,因为他的第一要务是组织长城几十里的防御工作。

那是谁负责组织撤退关外的一切事宜呢?你猜?

在说说袁崇焕抗命独守宁远的事。

天启六年正月,老奴酋努尔哈赤即将带兵出征的时候,又有人上折子说辽东防守的事,内容如下:兵部尚书王永光疏言,据高第塘报,奴贼本月十八日过河,请令经略,严谕哨探前锋各营,并宁前各城堡,一意坚守,贼来奋勇堵剿,如有蓄缩不前,望风先退者,无问将卒立斩以狥。一面料理关门守具。得旨:奴报紧急,即著总督王之臣同经略高第守关,共议行事,其道镇等官,或出关防御,或调兵固守,俱著相机策应,同心戮力,务保万全。仍飞骑传与毛文龙袭后捣巢,果能灭贼雪耻,朕岂爱通侯之爵以赉劳臣。——《明熹宗实录》卷六十七。

这个王永光表达的意思,是让宁远必须坚守,否则就斩。而天启的回复是在坚守宁远的前提下,再飞骑传毛文龙,让他则机偷袭建奴后方以策应。

再看看《明史》,袁崇焕传的记载。崇焕曰:我宁前道也,官此,当死此,我必不去。

说的倒是大义凛然的,但这不应该是他应该做的吗?

不管谁带兵撤退,不管谁带兵坚守孤城,庞帅只知道,老奴酋带兵一但在宁远吃了瘪,肯定是要转移目标找回场子的。

觉华岛准备好了吗?

同类推荐
  • 震惊世界的科技发明(上)

    震惊世界的科技发明(上)

    本丛书把传统的教育和未来的展望有机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当代中国人顺应悠久古老的中华文明融注世界发展的现代潮流。
  • 郭威传奇

    郭威传奇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自古乱世出英雄,在王朝大厦将倾的岁月里,一位普通的少年因一位老者的出现而被迫卷入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变革中。请诸位看官跟随主人公郭威一起进入那段令人难忘的热血岁月。牧童初出茅庐——一心想要做一番事业效忠帝国牧童勿忘初心——打击不法权贵捍卫黎民百姓利益牧童卷入是是非非——身心疲惫备受打压牧童心有所属奈何天不遂人愿——雪夜梅花牧童左迁苦寒之地——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牧童惊悉佳人远嫁和亲——肝肠寸断初露不满牧童守土一方闻天下变乱——伺机而动牧童养精蓄锐十几载——群雄逐鹿牧童大梦一场——梅花香自苦寒来
  • 故里回头无长安

    故里回头无长安

    有个人,原来想着从家里面逃了,就能不受控制了,很开心。也想着躲了一个人,更开心了。最后呢,虽然没有自己心里想的那么开心,但是总感觉遇到了一个所谓一生的人。什么都让着她,什么都不想让她承担,一个人独自扛了很多,但是还是没有让她能理解吧。不过,一直都挺好的呀,见了她爸妈,也和自己最亲的人讲了呀。但是吧,最后的最后,就是有人占了心中最重要的位置,然后再也扔不下她,也容不下任何人。缩的更紧了其实我存过你的照片你喜欢听的歌我也有去听过所有你感兴趣的一切我都去尝试过我远比你想象的更喜欢你只是我没说我们的故事以我的打扰开始那么就以我的多余结束吧所谓的念念不忘,其实就是自作多情,慢慢的我也懂了日久真的能生情吗,还是说对方只是权衡利弊,觉得你是好的选择而已或许吧,在一起生活久了哪怕没有感情也会有的,但是我却不知道这种感情究竟是什么,爱情?亲情?还是友情?抑或者只是两个可怜虫之间的惜惜相依?
  • 武御本纪

    武御本纪

    刘槊带着《三国志》系统都城城基,穿越东汉末年。重振汉室,扬威九州。金戈铁马,武御天下。犯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原名《汉武御》,作者毅力不足,正努力克服中,需要鼓励,谢谢。
  • 唐中有术

    唐中有术

    于岸一脸懵逼,穿越到另一个平行世界的唐朝。后靠茅草屋,前面一条河,难道他要白手起家?
热门推荐
  • 疯狂的厨师

    疯狂的厨师

    隋末唐初,局势动荡,身处乱世,英雄辈出。张一鸣,从地球穿越而来,从一个211高等院校毕业生变成了张家堡的一名厨师。拿起菜刀是厨师,握住笔杆是书生,下海经商是富贾,玩起阴谋是政客!不怕厨师会做饭,就怕厨师有文化。知识改变命运,厨师也可逆袭!
  • 假面骑士新生

    假面骑士新生

    如果上天能给我一次机会,我绝对要改变这一切。所谓假面骑士,便是奇迹。
  • 雷厉风行烈士

    雷厉风行烈士

    雷厉,普通小孩风行,富家子弟他们2个人会弄出什么火花让我们一起在这神奇的世界寻找吧
  • 致命罂粟

    致命罂粟

    她是警司局长千金,虽不嚣张,但也傲气!他是黑帮大少,风流不羁,冷酷个性!本是八杠子打不着的两人,却因一次意外事故走到一起!奈何天生是冤家,一言不合,拳脚相向!这到底是冤家宜解不宜结?还是有缘千里来相会?他们自己也混乱了!
  • 快穿之我只想成神

    快穿之我只想成神

    (无CP)最弱的垃圾组合?No,No,No,分明是强强联手。一次任务也过不了?No,No,No,就是你们过不了我们也能过。说我们颜青成不了神?呵,所有人睁大眼睛看着!So,“带你成神带你飞”系统了解下?
  • 枯木又逢春

    枯木又逢春

    侠走五湖四海,武入境里乾坤,用武的精神侠的豪情致敬一辈又一辈的武学奇才,探寻天地间触不可及武侠世界
  • 全职太子妃

    全职太子妃

    他霸气,他野蛮,他粗鲁,他脾气如暴风雨,他像街头卖肉的屠夫,但是在她面前,拥有显赫家世的他,却只钟情于她一人。有一天他突然对她说,陪我睡一晚吧?“我会爱你到银河系消失。”他宠溺地抚摸着她的头发,清澈如秋水的眼神中饱含温柔,“直到地球毁灭了以后,我仍爱你爱得不知天高地厚……”(本书是绝宠甜文,大家可放心收藏啊!)
  • 系统异界

    系统异界

    一个每个人都有系统的世界?一个每个人都有系统的世界?
  • 无名小妖的成神之路

    无名小妖的成神之路

    无中生有一生万,万法归一诞九州。名山广泽觅行迹,寻仙问道忘封侯。小楼饮对黄昏月,清风何笑痴儿酒。妖世恍然浑如梦,一支毛颖写春秋。志在乾坤难度量,关山苍冷月如钩。比翼齐飞梧桐顶,白凤一唱几人愁。天下英杰汇钟山,万玄宫上风云斗。高堂座下七贤聚,一见烛龙万事休。千载万世女娲仙,匡正扶道美名留。年年岁岁未敢忘,五义名仙守妖都。回眸一笑百媚生,青丘狐后似水柔。望穿秋水千年梦,一张红贴送仙州。云梦八仙会天阁,青山碧水垂云柳。散仙莫言天下事,逍遥随意四方游。风过东山蓬莱岛,三十六洞各相谋。消嫌弭怨同心日,相逢一笑泯恩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