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791400000001

第1章 译者序(1)

纪德:一个不可替代的榜样

在20世纪法国作家中,若论哪一位最活跃,最独特,最重要,最喜欢颠覆,最爱惹是生非,最复杂,最多变,从而也最难捉摸,那么几乎可以肯定,非安德烈·纪德莫属。纪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的迷宫。这座迷宫迷惑了多少评论家,甚至迷惑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长达三十余年。

这里顺便翻一翻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老账,只为从一个侧面说明纪德为人和为文的复杂性,在他的迷宫里迷途不足为奇。比对一下法国两位文学大师,罗曼·罗兰(1866-1944)和安德烈·纪德(1869-1951),就多少能看出诺奖评委们的疑虑与尴尬。两位作家生卒年代相近,都以等身的著作享誉文坛,虽不好说纪德的分量更重,至少也算是等量齐名。然而,罗曼·罗兰于1915年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纪德却还要等到三十二年之后,直至1947年,在他七十八岁的高龄,才荣获这一迟来的奖项——是因其“内容广博和艺术意味深长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对真理的大无畏的热爱,以锐敏的心理洞察力表现了人类的问题与处境”。

获奖评语的这些作品,其实早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就已经问世,受到广泛注意,主要有先锋派讽刺小说《帕吕德》(1895)、散文诗《人间食粮》(1897)、冲击传统道德的记述体小说《背德者》(1902)、日记体小说《窄门》(1909)、傻剧《梵蒂冈的地窖》(1914)、日记体小说《田园交响曲》(1919)、前所未见的结构革命的创新小说《伪币制造者》、自传《如果种子不死》(1926)……至此,他的“文坛王子”的地位已经确立,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辞中所提到的作品,也都早已问世。可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还要花上二十多年时间,才写出这样一段评语,总算稍微摸清了纪德的路数。

按照通常的办法,以定格、定势、定型的尺度去衡量,给一个作家下定论,用在纪德身上显然不合适。纪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正如他本人所描绘的,就好像变幻莫测的大海:

没有定型的大海……惊涛骇浪向前推涌,波涛前后相随,轮番掀起同一处海水,却几乎没有使其推移。只有波涛的形状在运行,海水由一道波浪涌起,随即脱离,从不逐浪而去。每个浪头只有瞬间掀动同一处海水,随即穿越而过,抛下那处海水,继续前进。我的灵魂啊!千万不要依恋任何一种思想!将你每个思想抛给海风吹走吧,绝不要带进天国。

大海的这种动势、变势,可以说贯穿了纪德的一生及其全部作品。抓住瞬间的定型来论述纪德,那么在下一个瞬间,就必定会被抛到后面。因此,研读纪德的作品,就应该顺其势而动,顺其势而变,亦步亦趋,如影随形,这样才有可能辨认纪德错综复杂、变幻不定的足迹,摸清他那迷宫一般的思路。

让我们以纪德生活与写作的姿态,来阅读纪德的作品吧。

《帕吕德》写于1894年10月,是纪德第一部重要作品,于次年出版,标志着作家纪德的诞生。在这前前后后,青年纪德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纪德出身清教徒家庭,从小受到母亲严格的管教,酿成他叛逆的性格。纪德自道:“我的青春一片黑暗,没有尝过大地的盐,也没有尝过大海的盐。”纪德没有尝到欢乐,青春就倏忽而逝,这是他要摆脱家庭和传统的第一动因:“我憎恨家庭!那是封闭的窝,关闭的门户!”有母亲在,他既不能真正脱离家庭,也不能同他所爱的表姐玛德莱娜结婚,只好频频出行,游历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等国。《帕吕德》就是他旅居瑞士时,在孤寂中写成的。

1895年,《帕吕德》出版这年,又发生一件大事,纪德的母亲去世。纪德时年二十六岁,终于实现了他母亲一直反对的婚姻。他生活的最大羁绊消失了,思想上又接受了尼采主义的影响,全面扬弃传统的道德观念,宣扬并追求前人所不敢想的独立与自由,于是写出了他的第二部重要作品《人间食粮》。这是他过了青春期焕发的第二个青春,而这久埋多时的青春激情,一直陪伴纪德走完一生,也贯穿他创作的始终。《人间食粮》被誉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经》”,是纪德宣泄青春激情、追求快乐的宣言书。这部散文诗充斥着一种原始的、本能的冲动,记录了本能追求快乐时那种冲动的原生状态;而这种原生状态的冲动,给人以原生的质感,具有粗糙、自然、天真、鲜活的特性,得到青年一代的认同。著名作家莫洛亚就指出:“那么多青少年对《人间食粮》都狂热地崇拜,这种崇拜远远超过文学趣味。”

《帕吕德》就是他在生活和思想发生剧变的这一时期写出来的。这是一本既迷人又奇特的书,法国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娜塔丽·萨洛特、克洛德·西蒙,以及罗兰·巴特,都把《帕吕德》视为现代派文学的开山之作,预告了五十年后兴起的“怀疑时代”和“反小说时期”。贯穿全书的独特的幽默,暗讽当时的生活百态和文坛现象。那片沼泽地象征他的家庭,也直指当时的社会。遵循传统道德的世人,伪造生活还以“完人”自居,演绎着最荒谬的悲剧。当时活跃在文坛的两大流派,象征主义诗人如马拉美等,完全“背向生活”,而天主教派作家,又以一种宗教的情绪憎恨人生,更多的无聊文人则身负使命,极为掩饰生活。总之,在纪德看来,恪守既定人生准则的世人,无不生活在虚假之中。

纪德的文学创作自《帕吕德》始,就坚决摈弃“共同的规则”,绝不重复自己,更不要走上别人的老路,不写别人已写出或者能写出的作品。因此,他的每部新作,都与世上已有的作品,与他此前的作品迥然不同。他的许多作品,甚至模糊了体裁的界线,究竟是随笔、散文、诗歌、小说、叙事,还是别的什么,让批评家无法分类,傻剧又是小说,不伦不类。《帕吕德》结构巧妙,自成循环,叙述的多视角、空间的立体和层次感,都是前所未见,尤其“戏中戏”“景中景”,作者自由往来于现实与虚构之间。这种小说套小说复杂而奇妙的结构,是小说创作的一次革命,到后来他称之为“唯一小说”的《伪币制造者》,更是发展到极致。

纪德的第三部重要作品《背德者》出版之后,有一个短篇《浪子归来》值得注意,篇幅很短,但是寓意颇深,几场对话充满禅机。浪子回到父母身边,并非痛悔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他还鼓励并帮助小弟离家出走,则别有深意。细细品读,可以进一步认识纪德思想的复杂性。阿尔贝·加缪看了纪德的《浪子归来》,觉得尽善尽美,立即动手改编成剧本,由他执导的劳工剧团搬上舞台。

以《田园交响曲》为终篇,同《背德者》《窄门》组成的三部曲,从1903到1919年,历时十六载,记述了纪德追求快乐和幸福的历程,但也是追求快乐和幸福的痛苦历程。在三部曲中,《田园交响曲》篇幅最短,却获得了巨大成功,持续一版再版。截至作者去世时,已发行上百万册,还被译成五十多种语言,在法国和日本分别被拍成电影。

《田园交响曲》同另外两部小说一样,是寻求生活快乐而酿成的悲剧。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一名乡村牧师出于慈悲,不顾妻子的反对,收养一个成为孤儿的盲女,不仅对她关心备至,还极力启发她的心智,引导她逐渐脱离蒙昧状态,领略她看不见的美妙世界。然而,牧师从慈悲之心出发,一步步堕入情网,给妻子儿女造成极大痛苦,却又不敢面对现实,只是一味拿基督教教义为他对盲女的炽烈感情开脱,认为没有任何违禁的成分:“我遍读《福音书》,也没有找到戒律、威胁、禁令……这些都出自圣保罗之口,在基督的话中却找不到。”盲女错把感激之情当成爱情,可是她治好了眼睛才看清,她爱的是儿子雅克而不是于她有恩的父亲;她也看清这种爱无异于犯罪,会给收养她的一家人带来痛苦和不幸。于是,她别无选择,唯求一死,假借采花之机失足落水……

纪德认为,在人生的道路上,最可靠的向导,就是自己的欲望:“心系四方,无处不家,总受欲望的驱使,走向新的境地……”他那不知疲倦的好奇心化为生生不息的欲望,他同欲望结为终身伴侣。他一生摆脱或放弃了多少东西,包括家庭、友谊、爱情、信念、荣名、地位……独独割舍不掉欲望。一种欲望满足,又萌生新的欲望,“层出不穷地转生”。他行进在旅途上,首先不是寻找歇脚的客店,而是干渴和饥饿感;他也不是奔向哪个目的地,而是前往新的境界:“下一片绿洲更美”,永远是下一个,要见识更美、更新奇的事物,寻求更大的快乐。直到去世的前一个月,已是八十二岁高龄的纪德,还在安排去摩洛哥的旅行计划,可见他的旅途同他的目的地之间,隔着他的整整一生。他随心所欲,究竟要把读他的人带到哪里呢?读者要抵达他的理想,他的终极目的,就必须跟随他走完一生。

《忒修斯》是纪德最后一部重要作品,是他文学创作的终结之篇,于1946年在纽约首次出版。从《帕吕德》到《忒修斯》,这一开一合,一放一收,横跨半个多世纪,我们可以看出,纪德的文学创作组成一个大循环,终点又回到起点,而每部重要作品又自成一个循环:《帕吕德》《人间食粮》《田园交响曲》《背德者》《窄门》《伪币制造者》……直到《忒修斯》,莫不如此。在《帕吕德》中,作者与书中人物于贝尔讨论《帕吕德》的写作,就提出一种“蛋”的概念:

“一首诗存在的理由、它的特性、它的由来,难道你就始终一窍不通吗?……对,一本书,于贝尔,像一只蛋那样,是封闭的,充实而光滑的。塞不进去任何东西,连一根大头针也不成,除非硬往里插,那么蛋的形态也就遭到破坏。”

同类推荐
  • 孤独落地的声音

    孤独落地的声音

    孤独的人都是如此,明明孤独,却深深隐藏,认为那样才会不受到伤害。他们习惯用冷漠的眼睛来看这个纷扰的世界,他们躲藏于尘世的背后,淡看人间繁华。
  • 纳兰性德全集04其它

    纳兰性德全集04其它

    《纳兰性德全集》汇集了纳兰成德全部著述,囊括了其诗、词、赋、杂文、渌水亭杂识、书简和经解诸序及书后七部分,共分为四册,是第一套简体横版纳兰容若全集。内含史学大师张荫麟撰写的《纳兰成德传》,助你了解纳兰多情而短暂的一生;还有闵泽平老师的独家纳兰词赏析,带你走进纳兰容若的内心世界,轻松读懂纳兰词。他是人间惆怅客,匆匆三十载便一去永不回,但他留下的刹那光华足以照亮世间的污浊与阴暗,穿越时空,温暖你我。翻开此书,让我们在缕缕凄美与缱绻中邂逅最美的纳兰容若。
  • 东溪乡

    东溪乡

    书中分《青春寄语》《诗歌习作》《灯下漫笔》《夜读辑录》四部分。
  •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册)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册)

    上世纪80年代,有识之士提出了现当代文学的整体观问题,并力图贯通曾被政治意识形态“阻隔”的现代与当代文学的历史。“整体观”或者“20世纪文学”的构想是带革命性的,它使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掀开了新的一页。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却发现,在获得了一种宏观学术视野的同时,或者在被输入了一个新思维框架的同时,我们并没有真正获得如何“贯通”和将整体观“具体化”的途径,整体观也还没有真正渗透进文学史的骨骼和血脉之中。因为我们需要追问:究竟在哪些重大问题上,现、当代文学原本就是贯通着的?对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来说,这就形成了一个有待于不断发现的学术空间。
  •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热门推荐
  • 宅男大改变

    宅男大改变

    宅男与神秘女孩的相遇··········
  • 异界神选者

    异界神选者

    我,来到异界了?这是某少年的疑问,“还获得了神选者的资格?”“这是,这身体。这外貌,怎么看也是个女孩吧?”“纳尼?这性别是女~!!”
  • 饕餮的娃

    饕餮的娃

    修道成仙何求难道是那纷纷扰扰红尘千般万种不若留得童心一片一个懵懂而贪吃的胖娃儿,因为一场老道士与狐妖的斗法,而意外的与哥哥一起踏上了修行之路。仙途之中他结实了诸多的小伙伴,并与大伙儿一起走过山山水水,历经各种艰难险阻。斗僵尸,驱猛兽,斩厉鬼!惊险刺激的旅程却是伴随着童趣,看那些稚嫩的娃儿如何在残酷的修仙界保有一分初心。《饕餮的娃》书中自有萌妹子与萌宠,情节却绝不狗血。为各位展现一个最为真实的修仙界!
  • 乱世红颜之曦妃传

    乱世红颜之曦妃传

    古代战国,战火纷飞,群雄逐鹿,割据领地,百姓生活颠沛流离,苦不堪言!生逢乱世,弱肉强食...猎户李彦武为躲避乱世纷争,携妻子敏氏,及幼女李卿蕊,小名虎儿,隐居深山,过着以打猎为生的日子!李卿蕊相貌出众,机敏果敢,能文善武,性格活泼坚毅,乐善好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全家虽生活清贫,但也宛若置身事外桃源,其乐融融!然而几年的安定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劫难摧毁......李卿蕊突然丧母,父亲又落下病根而无力养家糊口,她生逢乱世,为了生存与复仇,她屈身于梁国二皇子惠王千机璟,在后宫嫔妃众多的惠王府,收敛锋芒,蓄势待发....
  • 炎黄儿女之难以磨灭

    炎黄儿女之难以磨灭

    神龙轮回,命运奔腾,未来浮屠苍生塔!战略少年,我本苍天一浮尘,堕入炎黄为(第四声)哪般?!我本母躯一泪弦,堕入此世将为(第二声)谁?!
  • 那些年我们曾走过的青春

    那些年我们曾走过的青春

    十七岁的我们曾不只一次的疯狂过,在父母口中叛逆这两个字成了家常便饭,当我们再次回首往事还会如此吗?
  • 回归小镇

    回归小镇

    【无限流】【末世向】只不过是因为无聊而参加的“回归小镇”游戏公测,没想到在公测结束之后却帮了苏钰很大的忙。什么?一觉醒来“回归小镇”降临现实了。什么?小镇可以是玩家所有了。什么?小镇里出了一个牛哄哄的大佬和一个战不败的小队。苏?牛哄哄?钰表示不知道自己如此出名。小?战不败?队也表示不知道自己如此出名。升等级、学技能、采集、种植、垂钓、挖矿、养殖,多管齐下。为了活下去,冲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想和你有个未来

    我想和你有个未来

    你其实就是我最想要的简单的幸福,如月光清辉一般皎洁又幽静的光芒,仿佛从亘古一直穿越射破到我面前,明亮闪烁得我几乎睁不开眼睛。
  • 萧大大的妖孽人生

    萧大大的妖孽人生

    作为主角,收保护费,被女友抛弃这都不算什么!可耻的是这家伙不思进取游手好闲油嘴滑舌,在学校被树立成标榜“我为自己代言!”可能是上天眷顾他是孤儿吧?意外下载支付宝却收获超级会员,而且还有50000的额度!简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一键扫描获取对方所有全新资料,看到小妞一键扫描“小妹妹,哥哥爱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