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063100000006

第6章 机构改革(一)

朱允炆登基已经三天了。这三天来。朱允炆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什么也不懂,处理政务真的是一件超级麻烦的事情,偌大一个国家,乱七八糟的事情太多,永远处理不完。这三天朱允炆每天从五六点钟就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十点以后,感觉都要崩溃了。

“高中时候也没这么努力啊,就算高三也有偷懒的时候啊。”朱允炆哀叹,“这一天天的可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我那便宜皇爷爷怎么就把丞相给废除了呢,还不许后面的皇帝立丞相。”

对于想做出一番事业的朱允炆来说,权力要掌握在手中,但是事情要交给下面的人去做。官员临时需要什么权力,朱允炆可以让出去一点,但事情办完了还得收回来。

“不行,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做。内阁该出现了。”

想到这里,朱允炆说到:“来人,召四部尚书和五军都督前来议事。”

朱元璋早在洪武十五年就设立了殿阁大学士,只不过只是作为皇帝的顾问,一点实权都没有,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平时就跟在皇帝左右,回答皇帝的问题。段福均、范湖和古华三人这几天就一直跟在朱允炆旁边。因为朱允炆的经验实在太少,很多问题不得不问他们三人,可以说在朱允炆手下,殿阁大学士的权力已经增加了。

然而朱允炆不想一直这么下去,他的这三位殿阁大学士中了进士以后就进了翰林院做编修,做庶吉士,哪有什么从政经验呢。所以这三天休息来朱允炆颇感力不从心。虽然他的想法很多,见识也不少,但他的知识必须同现在大明的实际结合起来,否则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段福均三人不说是一问三不知吧,很多问题也是回答的不清不楚,或者是老生常谈,满足不了朱允炆的要求。

这些顾问不合格,朱允文就想直接成立内阁,殿阁大学士就取消好了。

不过说起来,朱元璋真的给后世子孙留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老朱既杀功勋将领,又杀士子文人。所以现在朝中大臣全都老老实实的,尤其是这帮子文人,变着花样的来舔朱允炆的臭脚,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朱允炆明生一直很好,跟文人走的亲近,这些文官希望提高文人的待遇吗。

历史上所谓的“文景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咸平之治”等,绝对有文人参与,而且文人参与程度很深。而汉朝武帝之后被称为昭宣中兴,因为文人认为武帝和武人把大汉朝败坏了,还是要文人来恢复国家的元气。后世明朝太祖,成祖时期就不是治世,后面对文臣非常友好的仁宣时期才是。反正从古至今文官们就这个尿性。

过了一会,就看到四部尚书和五军都督匆匆忙忙走进来了。而且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四位尚书和十位五军都督中间隔着一小段距离,五军都督在前,四位尚书在后。

行过礼之后,户部尚书郁新问道:“不知陛下叫臣等何事。”

“今天叫你们过来,是有几件事要说,首先,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一直空缺,不知你们可有推荐的人选?”

六部的事不归五军都督府管,都督们站在旁边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四个尚书则是互相看了看,都没有说话。现在他们拿不准朱允炆是什么态度,齐泰和黄子澄可都是跟着皇帝陛下的人,现在他们还都没有得到任用呢,还有朱元璋专门留给朱允炆的方孝孺,现在还在四川,虽然有先皇的遗训,也不知道皇帝陛下是否会重用方孝孺,又会给他安排一个什么职位。

大殿里四个尚书大眼瞪小眼,朱允炆看着他们也不说话,问题已经问了,如何解决,这几个尚书总要给出个章程来。

过了一会,他们似乎用眼神交流完毕了,刑部尚书暴昭往前迈了一步,说道:“起奏陛下,臣以为尚书之职关系重大,臣等不敢妄言,请陛下圣裁。”

得出这个答案,朱允炆也不意外,对他们来说,推荐谁也不合适,还不如不说话。但这也正是朱允炆头疼的地方,他对朝中的大臣不太了解,而且看《明史》实在是太累了,他可不想时间都花在这上面。

“如今的吏部左侍郎是谁?”

“回陛下,是毛泰。”

“哦?此人如何?”

“此人做事颇有条例,为人忠义,这一年来吏部大小事均由毛泰处置,并无疏漏之处。”

“那众卿认为他是否当得这吏部尚书?”

说到这里,朱允炆已经有决断了,明史中对他的记载不多,唯一的一次记载是他不肯投降朱棣而被杀。如此忠义之人,又当了一年左侍郎而没有出差错,是个可用之才。

“陛下,臣等赞同,”

“那好,就这么定了。那兵部尚书呢?”

朱允炆刚问完就想起来朱元璋临终前曾命兵部左侍郎齐泰辅佐,那兵部尚书就是为他留的啊。

想到这里,也没等四部尚书回话,就说道:“就任命齐泰为兵部尚书吧。来人,宣吏部左侍郎毛泰和兵部左侍郎齐泰觐见。”

“吾皇圣明!”四人一同拜下。

“两部尚书之事只是捎带。朕一会还有更重要的事要说。”

朱允炆打了个哑谜,四位尚书站在那,暗暗猜测究竟是什么事。五军都督也在猜测朱允炆要说的事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对了。”朱允炆又想起来,六部只是政务部门,还有监察部门的老大没有叫过来呢,因此又吩咐道:“宣督察院左右都御史、大理寺寺卿。”

这时工部尚书严震直站出来了:“启禀陛下,据臣所知,自洪武三十年臣从督察院左侍郎迁工部尚书,右侍郎杨靖因罪死,督察院再没设左右都御史。另,大理寺卿于洪武二十九年被罢。”

“。。。。。”朱允炆发现他的皇爷爷给他留下的局面真是好啊,重要官职少了一半,全都需要重设,这样也好,一片白纸才更容易作画。

“既然如此,复设大理寺吧,其下属官员一应如故。”

说话间,小太监过来禀报,说毛泰和齐泰已经在店外等候。

“宣。”

待毛齐二人进殿行完礼,朱允炆道:“毛泰、齐泰接旨。”

毛泰和齐泰连忙又跪下听旨。

“毛爱卿与齐爱卿素来兢兢业业,夙兴夜寐,宵衣旰食,朕很欣慰,特任命毛泰为吏部尚书,齐泰为兵部尚书,钦此。”

“臣领旨谢恩。”齐泰对此早有所预料,毛泰确是收到了一个大惊喜,竟然哭了出来,所谓喜极而泣不过如此。

“毛爱卿,齐爱卿,希望你们不要让朕失望。”

“是。”

“好了,接下来该说说左右都御史的事了,这两个官职非常重要,若是没有他们,你们岂不是要反了天了。”

“臣等不敢。”六位尚书连忙跪下,五军都督也是紧随其后,督察院对军队也是有监察职责的。

“唉。”朱允炆叹了口气,这就是孤家寡人吧,“朕只是开个玩笑,众爱卿不必如此紧张,这大明还要靠你们呢,平身吧。”

有了这么一出,六部尚书更不敢说话了,站在那里唯唯诺诺,缄口不言。此事与五军都督无关,也不需要他们讲话

朱允炆看这架势,还是得自己来。

“不知陈迪陈景道此人众爱卿可熟悉?”

这时吏部尚书毛泰答道:“臣在吏部时曾听闻有人提起过陈景道此人,言语间多有称赞之语,称其倜傥有节操,且精通带兵之道,曾多次击败诸蛮叛乱。”

“他现在是何官职。”

“陈迪此人目前是云南布政使。”

“好,那就赶紧召其回京,除督察院左都御史。右都御史一职,毛爱卿可有推荐。”

“回陛下,督察院左佥都御史景清聪颖好学,不落俗套,可当右都御史一职。”

景清之名朱允炆也曾听说过,故事很有传奇色彩,而且为人刚正,的确是可造之材。

“行,朕允了,宣左佥都御史景清。”

“至于大理寺,与刑部和督察院并称为‘三法司’,负责审理天下刑狱案件,职责很重,然而大理寺卿一职却属正三品,与其职责不相符,因此朕决定大理寺卿提高两级,与尚书和都御史同级,均为正二品,你们可有异议?”

“臣等谨遵圣喻。”

“大理寺卿一职你们也推荐一个人选,吏部尚书。”

毛泰只好又站出来。“陛下,右军都督府都指挥佥事铁铉性情刚决,聪明敏捷,可任大理寺卿一职。”

铁铉朱允炆也知道,的确是性情刚决。因此朱允炆没有犹豫:“就这么定了。”

现在的文官是真的听话,还没从太祖皇帝的白色恐怖中恢复过来,皇帝说什么是什么。

解决完了政府这边的人事,朱允炆揉了揉脑袋,看向了在后面的一群都督。文管的事好解决,军人的事就难了,洪武时期武人的地位比文官要高,五军都督都是正一品,都督的副手都督同知是从一品,再下面才是二品的都督佥事,和六部尚书一个品级。

军队不能轻易动,又不能不动。朱允炆才登基三天,要改革军队的确是有点操之过急了,但要组建内阁,文官和军官必须都有,而且必须达到平衡,十位正一品的五军都督实在是太多了,比尚书高两级也不利于文武协调。所以朱允炆必须把都督的品级压下去,人数减少,这样形成的内阁才不会出大乱子。但是军队更不能出乱子,所以此事必须温和不能引起五军都督的反对,起码不是坚决反对。

当前军队中的利益集团还不是很牢固,蛀虫也不多,改的阻力还小一点,等到卫所制度慢慢腐烂的时候,谁改谁死。

朱允炆半天没说话,下面的大臣们就等着他发话。等朱允炆回过神来,才发现已经是正午了,也不知道过去了多长时间

“先吃饭吧,今天中午你们就留在乾清宫。”

“谢陛下!”

同类推荐
  • 异时空火器时代

    异时空火器时代

    经济困难:本人代办代开发票,黑车洗白,黑钱洗红,洗头,搓澡,按摩,刮痧,拔火罐,算命,背黑锅、打架,挨打,讨债……最后一项:替人坐牢(主营!)价格面议!量大从优!批发更优!预订从速!以上不是广告,而是方明在含冤致死,又莫名生还前数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具体内容:套路、俗套……的异时空战争故事,不过某自以为还是能看的,请列位看官自评。(另,郑重宣布:本文只是架空Y文,各路砖家叫兽,请勿拍砖吼叫,以免吓坏诸多小朋友!)
  • 重生之我叫杨九郎

    重生之我叫杨九郎

    现代大混混杨九在一次帮派火并中装逼扮忠义,不幸被误中丧命。带着不甘的怨气穿越到北宋初年,正好被杨继业收为第二个义子,俗称杨九郎。这一年,雍熙北伐刚刚开始,宋太宗赵光义火急火燎的挥军北上,势必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一年,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正在草原上玩断背山。刚刚熬死了辽景宗的韩德让一脚踹开小皇帝,钻进了萧太后的被窝里。这一年,杨家将血染金沙滩,全军覆没。只剩一个杨六郎和一群老婆媳妇。这一年,八贤王赵德芳还在青楼里鬼混,寇准正在闷头考进士,卖烧炭的包拯还是小白脸一个。这一年,王小波在四川起义,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直逼京都。“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金匮之盟”的导演,宰相赵普先生经过一番左思右量,决定“精忠报国”。大混小混,且看杨玖如何在大宋初年混得个风云涌动,惊天动地;掌大宋国运,定天下太平。
  • 华夏帝国征服史

    华夏帝国征服史

    排队枪毙的春秋战国,17世纪的华夏征服史。一个理科男来到一个奇怪17世纪,一个燧发枪时代的后战国时代,一个与白种人争夺话语权的时代,一个殖民与征服的时代。民族的荣耀并不全在残酷的战争,靠一场战争而崛起的只能是野蛮的游牧民,那种崛起是一种顷乎即灭的虚荣,如狂风掀起的巨浪。剑匣与枪炮之外,科学与文明才是坚韧的山石。他所追求的,是从堪察加的冰原到黑非洲的荒漠、从椰林苍翠的吕宋到海盗横行的加勒比、从遍地黄金的恒河畔到浩瀚苍茫的五大湖,到处都能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服章之美谓华,礼仪之大谓夏!他所盼望的,是从测量世界的尺规到计算弹道的函数,从认知宇宙的物理到改变世界的化学,每一个用起这些公式的人都会想到中国人的名字。他所欣慰的,是启蒙与愚昧的交锋,是人权与皇权的争斗,是主义与思想的辩论。
  • 乱世倾城之七朵

    乱世倾城之七朵

    战国期间,七雄争霸,七位美丽的女子身份各异,于乱世之中相识各自的英雄,君王、将军,才子,战争、恶魔、前世,他们究竟会有怎么的遭遇
  • 南宋晚年当皇帝

    南宋晚年当皇帝

    嘉定十年。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年代。成吉思汗已经崛起。残金推行北损南补政策,即将南征。南宋朝廷虽然意识到蒙古的威胁,却不得不被历史的车轮推着走向灭亡。而在绍兴的一户农家之中,几年后即将登基为帝的赵与莒正在做着自己的事情。。。
热门推荐
  • 风的逆长

    风的逆长

    圣诞夜的那天,一位乡村的老人被杀,警方通过线索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之后接连发的好几起命案,都是跟杀死老人的凶手有关……
  • 逃之恋:皇帝,我们复婚吧

    逃之恋:皇帝,我们复婚吧

    张义勋,一个少年却牵动了整个武林,他有傲人的武功,绝顶的智慧,为找寻父母而揭开了一桩惊天秘密!是谁要杀他,又是谁要救他?连环的谋杀,五毒教惊变……是谁在冥冥之中操控着这一切?
  • 造神计划

    造神计划

    我以蚂蚁的视角俯视整个世界。
  • 恨妻:豪门老婆夺夫

    恨妻:豪门老婆夺夫

    她以为他是她的幸福,却原来她是他的仇人!一边说爱,一边伤害,孩子没了,幸福完了。再见面她依偎在另一个男人的怀里,脸上带着幸福美满的笑意。他才发现自己竟爱她如此之深!只是失去的一切他要如何挽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友谊与成长(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友谊与成长(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友谊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情感。它与交往活动中所产生的一般好感是有本质区别的。友谊是一种来自双向关系的情感。即双方共同凝结的情感。友谊。以互相尊重为基础的崇高美好的友谊。深切的同情,对别人的成就决不恶意嫉妒。对自己培养一种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
  • 爱情公寓神级天王

    爱情公寓神级天王

    主角不巧赶上车祸,穿越到爱情公寓的世界,开始了写小说之路
  • 现在恋人

    现在恋人

    莫小楼与丈夫婚姻七年,却突然有一天在街上看到丈夫和其他女人,莫小楼直接把老公踹掉,逛街路上遇到遛狗狗的孟凡晨,偶然的相遇让二人在日后擦出了爱的小火苗,此时老公又回来找莫小楼寻求原谅,新欢旧爱身边绕,莫小楼只想说,我只爱我现在的恋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爷请你看看我

    王爷请你看看我

    高洛洛为了报复二太太嫁给王爷袁枫,不知不觉爱上袁枫
  • 暗卒

    暗卒

    一个蕴涵着特殊意义的游戏,在一开始,就迎来了一个特殊的玩家!一段相濡以沫的爱情,还没来得及开花,就要备受风雨的摧残。在游戏中,他创造着神话和传奇;在生活,他奉行着平凡和真诚。他只是一个失去家人的孤儿,却有着太多太多的故事;他只打算做一个职业玩家,却被国家看中要重点栽培。磨难,也是一种幸福,只是他不知道,何时,他所渴望的幸福才会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