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39900000027

第27章 一个杀手的老去(1)

逃家(十二月二十一日)

“人不应该在享有一切年轻的生命之后,到老年来怨老。因为‘老’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包括恐惧与病痛,你必须独自承担。”

“派蒂不见了!”

接到老婆的电话,说昨天早上发现派蒂的罐子空了,一定是夜里脱逃。她和女儿找遍屋里的每个角落,又把每盆花的叶子翻开来看,怕派蒂藏在叶子下面,结果都没有。

“纱布盖得好好的,她又咬不开,为什么会脱逃呢?”我问。

老婆迟疑了一下,说:“从她生完蛋,好像就不如以前那么精神了。你不是说螳螂下完蛋就会死吗?所以我前天喂她吃完东西,就只把纱布盖上,没用橡皮筋绑起来。谁叫你的螳螂那么鬼,才一个晚上没绑好,就溜掉了。”

“说不定顺着墙,爬进了暖气口,暖气一动,就烤死了。”我说,“她走,也不一定是要越狱,说不定是该死了,不愿意死在我们面前。”

许多动物似乎都有独自面对死亡的个性。从小到大,我养过许多猫狗。每只狗都死在眼前,死前还睁开眼睛看看我,却没有一只猫,是在我眼前死掉的。

其实我爱猫甚于爱狗,那些猫天天跟我一起睡,还坐在我腿上陪我做功课。可是为什么它们都要偷偷跑掉,死在一个我不知道的地方?

对此,我母亲曾有个解释,说猫不死在家里,知道自己要死,就会独自跑出去。只是我一直想不通,它们到底跑去了哪里?为什么让我找不到?

我也曾怀疑,是大人把它的尸体藏起来,免得我看了伤心。可是自从经历我最疼爱的一只大黄猫的死,我就相信“猫会独自面对死亡”这件事。

那只黄猫叫“刘猫”,是我用眼药瓶装牛奶喂大的。冬天睡在我和妻的脚下,夏天睡在我们的枕头上。但是它死那天,只在半夜对着我的房门大叫了几声,我的母亲还特别对它说:“我们知道你生病不舒服,快睡吧!”然后它就一连几天,不再出现。屋子关得很紧,我相信它一定躲在房子的地板下,或死在了什么地方。

日本式的房子,有一百多平方米大,下面全是空的,我怎么找呢?我决定试着翻开一片榻榻米,再撬起下面的地板,找找看。在撬开地板之前,我祈祷:“刘猫,你要是死了,就死在我撬起的这块地板下面吧,不要让我太为难。”

地板撬起来,它的尸体正僵僵硬硬地躺在下面。而那里,恰巧是我的床边。

我后来常想,猫真是有灵性的动物,它们或许会死在一个你找不到的地方,但是它的心灵总与你相通。“长相左右”,或许每个死去的宠物的心灵,都会与我们“长相左右”。于是,我现在想,派蒂会不会也自知将死,而不愿死在主人的面前?

宠物有两种不同的个性,一种像狗,是你的爱人,总听你使唤、与你温存,它们愿意死在你的怀中。另一种像猫,并非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它们有自己的个性,活着的时候,很独立,死的时候,也很独立。它们默默地离开,独自面对生命的大限。

人何尝不如此?有些人重病,会希望老朋友去探望,会要亲人日夜守在身边;又有些人,会拒绝会客,宁愿留给大家最美的印象;还有些人,不愿等到昏迷,被当作植物一般抢救,显露出自己临终的丑态,竟主动地投入死亡,或一个人藏起来,偷偷地死去。

川端康成、张爱玲、三毛……不都是这样吗?

死本来就是只能自己面对的事,没有人能够帮你接受死亡,更不曾有人能真正告诉你死后是什么样子。死是我们从出生就每时每刻“走向”的,也是我们经常思想、好奇,并恐惧的一件事。死是一扇门,望着、望着,望了一辈子,只见别人进去,不见人出来,终于有一天轮到我们自己。它多像一个谜底揭晓或彩票开奖、真相大白的时刻!只是,当我们知道死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我们已经死了。

所以我们可以说,死是“最大的痛苦”,也是“所有痛苦的结束”。我们一生的痛苦,到这一刻都结束了。如果死后有另一个世界,死就没什么好恐惧,因为那只是进入另一个空间。如果死后就完全消失了,也不会造成什么痛苦,因为已经没有了感觉痛苦的生命。

我很欣赏罗素(BertrandRussell,1872—1970)说的——

“一个老年人,已经了解了人生的喜乐与悲哀,也已经达成了他分内的工作,如果还存在对死亡的恐惧,是相当卑贱的事。”(摘自《如何过老年人的生活》)

罗素用“卑贱”这个词,是有些过分。因为人难免恐惧死亡,我相信罗素自己也会。所以我认为那句话应该改为:“人不应该在享有一切年轻的生命之后,到老年来怨老。因为‘老’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包括恐惧与病痛,你必须独自承担。”

在面对死亡这件事上,我更推崇梁实秋先生。他活着的时候,很积极、很浪漫,也很实在。当有“道行”的人说可以为他打开“天顶”,使他的灵魂能进入更高境界的时候,他拒绝了。而当他的死亡逐渐接近,他只是淡淡地在遗嘱里写:“劳劳一生,命终奄忽,草此遗嘱,不胜凄怆。”那文句中虽然有伤痛,但是“自伤自痛”,没什么怨尤。

生与死,都由不得我们。有生就有死,得到身体也就得到病痛。因为有“得”,才会有“失”。既然先得到了,有一天失去,又有什么怨尤?

愈是强者,对生死愈能无怨无悔;愈是英雄,愈敢独自面对死亡。他们甚至会主动地投入战斗,死在战场上。

求死得死,就是求仁得仁。“死有重于泰山”,我们可以用泰山的力量,去牺牲、去战斗、去死;“死有轻于鸿毛”,我们可以用鸿毛的虚空,来面对死亡,轻轻地、淡淡地,咽下最后那口气。

生之限(十二月二十五日)

谁敢说有一天去动物园,不会是黑猩猩在门口收票?

圣诞夜,打电话回纽约。女儿在那边大声叫:“派蒂回家了!”

失踪整整五天,原以为派蒂一定死掉了,没想到二十三日晚上,又在画室的地上出现。

“幸亏开了灯,又走得慢。”老婆说,“她就站在桌子旁边,稍不注意,就一脚踩死了!”

女儿的老师也在看了小丫头的日记之后写:

“真幸运,没有人把她意外踩死,在地板上很可能会看不清的。”

圣诞夜,宠物店居然还开门,老婆冒着风雪,去买了蟋蟀,给壮游归来的派蒂吃。她一次扔下去五只,派蒂吃下四只、咬死一只,可见派蒂有多饿。

由这件事可以知道,螳螂即使在很干的环境,不吃不喝许久,还能活得好好的。也可以证明,一只母螳螂在产卵之后,仍然可以活上一段时间。

记得我在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去兰屿,那里的人对我说,在兰屿因为卫生条件差,营养也不足,平均寿命只有五十岁。当时我吓一跳,心想,距离台湾岛那么近,又是台东县的一部分,为什么寿命要比本岛差那么远?

早死二十年,这是多大的损失?二十多个年头,能看多少美丽的事物、吃多少好吃的东西。对本岛的人而言,五十岁还是壮年;对兰屿的雅美族而言,却已经垂垂老矣。

记得当我一九七五年再去兰屿的时候,他们还过得很苦。学校的营养午餐只是一个馒头和一碗野菜汤,野菜是由学生轮流带去的。那里的老师对我说,他们在菜汤上淋一点猪油,孩子们常盯着自己的碗里看,数谁的“油星”比较多。

我也记得带着摄影记者,一起坐在海边吃便当,吃完,把便当放在身边。蹲在旁边看的一个兰屿男人,用眼神问我,我说我不吃了,他就把剩下的便当抓去,立刻送到自己的孩子嘴里。

那个时代,虽然身为记者,也不敢多说,只能把画面呈现给观众,要所谓“文明世界的同胞”一起思考。告诉人家,兰屿人是我们的同胞,要我们去爱护、去保护,而不只是把核废料往那里扔。

前几年,去九族文化村。看到模仿兰屿的建筑,真是太像了,让我仿佛一下子飞回二十年前的野银村。细看,都是参考早期日本人类学家的资料建造的。

据说日据时代,特别保留兰屿,不去开发,使那里成为一个原始民族的“样本”,供他们研究,也因此留下许多珍贵的田野报告。

只是多年来,我常深思,凭什么这世界上有些人就要被用作样本?难道他们没有改善生活的权利,我们又没有改善他们生活的义务?

前几天,我左邻的门口张灯结彩,原来是她的狗过生日。

“几岁生日?”我问。

“十岁大寿。”邻居说。

“对狗而言,十岁相当老了。”我说。

她居然一扬眉,大声说:“你错了!现在营养好,跟人一样,狗的寿命也比以前长多了。”

可不是吗?过去五十年来,人类的平均寿命增加了多少?宠物的寿命增加了多少?如同体育界好奇的,什么是人类体能的极限?什么又是人类生命,或猫狗生命的极限?寿命能不断增加,极限能不断被突破。

我养派蒂,尽一切力量,要使她长寿。我私下有个目的,是证明这世间的一切生命,都可以因为改进生活条件,而增长寿命,甚至增加智能。

英国珍·古道尔(JaneGoodall)博士,在坦桑尼亚观察黑猩猩的生活,发现黑猩猩居然懂得把草秆插到白蚁洞中,再拉出来,吃爬在上面的白蚁。于是有人怀疑,会不会是在某个巧合下,曾经有人“示范”了这种技术,被黑猩猩学去。

大黑猩猩(gorilla)已经被人们带进实验室,教会了许多手语和单词;海豚的语言也被人类分析出来,而能与它们进一步沟通。猴子被训练得可以照顾残障人,海豚被训练得可以参加军事行动,猫能学会上人的厕所,狗能导盲和做搜寻。这些动物的智能都提高了,寿命也增加了。谁敢说有一天去动物园,不会是黑猩猩在门口收票?

同类推荐
  • 曹禺剧作论

    曹禺剧作论

    《曹禺剧作论》是国内全面、系统研究曹禺剧作的第一部专著,而且观点鲜明,分析细腻深刻,颇有独到之处。是田本相先生多年研究工作的结晶。其中某些篇章在刊物上单独发表时,就获得同行的好评。《曹禺剧作论》的出版,是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戏剧研究领域的一个可贵的收获。作者对曹禺剧作研究有年,功力较深,故而在本书中显示了自己的特色.
  • 城市器物

    城市器物

    中国历来有“诗的国度”之称,诗歌能让人们感受到最好和最美的中国文化元素。德国作家歌德就特别欣赏中国诗词,他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所展示的山水花鸟和姑娘明朗的笑声,神往中国迷人的典故、古老的格言,尤为崇尚中国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道德和情操。每一次欣赏好的诗词,都是一次重新发现的航行。李永才先生这部诗集《城市器物》,用自己的心迹引领读者走过城市与乡村,在时光与岁月的车辙中找寻自我的归属,体会生命的从容。正如诗人所说“从诗歌中获得一种恒久的力量”
  • 惊涛骇浪

    惊涛骇浪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选取了世界海难史上十个著名的海难事件,以事件发生时的史料为基础,挖掘海难背后的故事,力图表现人类在面临灾难时所呈现出来的人性光辉。并附1912年以来主要海难事件概览和遭遇海难自我避险小贴士,使读者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得到灾难避险的知识。
  • 残霜天(兰月川作品集)

    残霜天(兰月川作品集)

    我热情似火,冷漠如冰。内心敏感,外表强大,有点外表大老虎内心小老鼠的感觉。喜欢折腾,越蒙越折腾,不折腾出三五六九不罢休。说白了,骨子里不认输,灵魂里却温柔。不怎么好,也不怎么坏。纯属芸芸众生中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女人。以前的五十年,无论怎样,都成曾经。感恩五十年来所有的经历,所有发生的,都是该来的,不再想“为什么”。追梦的过程总是惊奇而壮丽的,让自己活得更接近心中的那个自己。别了,我的前半生,既有惭愧,也有自豪。你好,我的后半生,我会努力,尽管仍有缺陷,请宽恕我的平凡。
  • 沧桑看云:不应忘记的人与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沧桑看云:不应忘记的人与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活跃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坛大师们在文革中的遭遇,以及他们各自的人生轨迹,文字沉着、冷静,带着深痛的思索。作品充满了一种苍凉之感。
热门推荐
  • 遗憾的青春

    遗憾的青春

    对于未来根本不用烦恼,即使,现在眼前一片漆黑,在前方终究会有一个出口,我不喜欢桂花,因为它最终在树叶间枯萎,我要像樱桃花一样,在开的最灿烂的时候,和其它的花一起随风飘走,我们在对方的花季里,欣赏着自己的璀璨与惋惜。
  • 艺术感觉论

    艺术感觉论

    自从文艺理论研究从刻板的研究教条中解放出来之后,几乎每一个具有艺术良知和理论能力的人,都觉得自己有资格从任何一个微观方向或角度对文艺理论重新进行审视。正是如此,大多数人已经不再轻易地将艺术感觉视为先验唯心主义或主观唯心主义,而力求多角度、多方向地作出论证。但我依然觉察到,相对于纷纷攘攘的艺术理论研究成果,对于艺术感觉的研究却未免粗浅。这种现象不得不使我企图开辟另一个研究方向:将艺术感觉作为一种特定的“感应”方式,并且将它的结构和功能纳入形成艺术感觉过程的“选择”和“建构”的图式之中。
  • 五大陆一万三千国

    五大陆一万三千国

    规则,就是在既有世界存在的原始的东西;就是原本就有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几千年下来我们发现了世界很多的既有规则,以此我们的科技飞速发展,这就是规则在人之外;同样,如果我们发现了世界的规则,不考虑人之外,让这些规则作用在人本身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 快穿之你总是凶我

    快穿之你总是凶我

    苏黥是一个上古神兽,力大无穷。因为早年把冥界的幻境打破,被关在结界里,每天都在遭雷劈。是一个永生不死的存在。直到她被选到三千世界拯救黑化少年阴狠摄政王:喜欢我好不好?高冷学长:在跑我就把你的双腿打断,不走好不好?…(双洁)
  • 风不知从何起

    风不知从何起

    你本在黑暗之中,光却向你而来。这是一段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恋爱而已。
  • 快穿之整治渣男计划

    快穿之整治渣男计划

    在亦一昏迷的时候被签订契约,要求她帮被渣男伤害的女孩儿报仇。亦一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当然是义(非)不(常)容(乐)辞(意)的答应了
  • 快穿之我只想好好做任务

    快穿之我只想好好做任务

    我就是一个平凡人,然而,我遇见了系统,我以为我要就此开启我的非凡人生时,我发现我还是个平凡人,就这样子,没了。
  • 妃来吃货

    妃来吃货

    想我段锦书,颠沛流离半辈子,好不容易熬到大学毕业,本以为春天到了,没想到直接一个车祸,给撞死了。好了,穿越了,按照穿越套路,第一夜应该和帅气的男主么么啪。她倒好,新婚夜被要求跳了一晚上舞,这就算了,第二天,老公都还没捂热,就被阉了。我想着反正慕昔舟已经不行了,就天天扭着小蛮腰,在他跟前晃。然后就被压了,腰酸背痛腿抽筋。究竟是谁乱传谣言,说慕昔舟被阉了的,给我出来,看我不打死你。
  • 网游之无尽世界的旅途

    网游之无尽世界的旅途

    一睁眼,何无忧重生至三年前,没有惊讶与彷徨,只有再活一次的热血。ps:简介啥的不知道怎么写,等以后文笔好了再来改。ps2:本书是伪无敌流,主角作为重生大神基本一路碾压。
  • 仙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