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564600000013

第13章 深致乃优美

“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正中词品,若欲于其词句中求之,则“和泪试严妆”,殆近之欤?

“画屏金鹧鸪”、“弦上黄莺语”、“和泪试严妆”这三句词细细读来,便会觉得其实有着深意蕴含在里面。“画屏金鹧鸪”,画屏上的用金丝银线绣的鹧鸪,极尽华美,却是难以展翅而飞,犹如一枝塑料花,外表好看,却是用生命才换得的,尽管美丽,它却是没有生机的。

“弦上黄莺语”,鸟语花香的俏丽,声声入耳,清新自然,每一声鸣叫,都是来自生活的歌声,它是鲜活的生命。

“和泪试严妆”,强颜欢笑,尽管外表极尽华美,内心却是凄苦磅礴,这样的情感深重得多了,它不仅具有生命,还有浓重的情怀,欲笑实哀,欲舒实郁。

“画屏金鹧鸪”是温庭筠词里的一句,王国维觉得这句话适合用来形容温词的风格;“弦上黄莺语”是韦庄[8]诗词里的一句,王国维觉得这句话最适合用来形容韦庄诗词的风格;“和泪试严妆”恰恰适合用来形容冯延巳词的风格。

辞藻运用以率性、堆砌的方式,将大量精美绝伦的意象呈现在人们面前,没有一丝生命的流露与绽放,正如画屏上精致的鹧鸪一般,极尽华美,却难有展翅而飞的灵动。

不得不佩服王国维的功力,他的眼睛似乎总是能够明察秋毫地发现这些风格相似的词人不同的地方。他好像一位经验丰富、老道的鉴宝大师,对每首词都能一语中的点出它的贵气。

更漏子

温庭筠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纤柳细长,情丝万缕,春雨如娑,细细密密。花外的更漏声一声重过一声。雁起,城乌,画屏上的金线织成的金鹧鸪。燃起这熏室之香,薄薄的烟雾缭绕,透过了帘幕,青烟袅袅。这满满重重的惆怅啊,这谢家池阁啊。红烛啊,尽情地燃烧吧,而这绣帘轻轻地垂下,似乎已经在说夜已深沉,人快睡去。长长的梦中,对你的思念,君能否知晓呢?

温词所选用的意象没有按照女子的情感流露来写,反而它是率性的、堆砌的,一大堆精美绝伦的意象在你眼前,没有明确的感情的线索在其左右。他没有情感的细腻描绘,他就用一些意象,让你从这样的意象里客观地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个女子在哀伤。他没办法叫你去身临其境地体味悲伤,只是隔靴搔痒地看见悲伤。

这也是花间词的风格,华美浓丽却少真性情,温词是里面最具代表性之一。造就温词特色的还有一个很显著的原因就是,温庭筠写词之时,正是词初起之时,那时候的词不过就是歌姬酒女的唱曲,而且作为一个外表粗犷,实质上又不愿在外人面前流露情感的人,他所写的词有这样的风格也是很正常的。

温庭筠也写过感情外露的词,但是读起来还是觉得温词将情感隐藏起来。比如那首很受世人争议的《忆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洲。

朱光潜曾批评过此首温词写情过于显。也就是说,诗词一般写景要更多地贯穿自己的情感,而如果是单独的抒情,那么情感不可过于外露,要让读者自己在字里行间细细品读出。那么温词的这首《忆江南》的最后一句“肠断白洲”就将其情感表达得过于明显,给人弄巧成拙之感。读起这首词来,前面的“过尽千帆皆不是”中的“过尽”已有惆怅之意,后面的一句点实的句子“肠断白洲”。的确有将其悲伤之韵味嚼尽之意,也确实觉得温庭筠将情感表达得过于实在,觉得失去了美感。读起来的感觉就如同一个沉默冷峻之人,突然热烈,教人回不过神来,没有感动,只是尴尬,所以温词中的抒情,还不如他始终站在词外做一个冷眼看客般写的“画屏金鹧鸪”来得自然。

菩萨蛮

韦庄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红楼的告别之夜哪里能够忍受这惆怅,香灯尽管点燃,半卷诗书兀自读着,这装饰着流苏的睡帘之帐也轻挽着。残月照着我的恋人出门,那么月圆的时候他便会回来了么?美人满眼斟泪,却还要向他辞行。“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昔日这美色美音,一声声地催促着这远离之人早日归家,绿窗下的等待的人儿似花。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这两句与“画屏金鹧鸪”其实读起来都微微有华美之感,但还是觉得前者灵动自然,充满清新之气。

金翠羽是琵琶的装饰物,后面跟着的弦上黄莺语,或许可以理解为,离别之际,美人手执琵琶,清歌一曲,如黄莺之语般地歌未唱完,却早已双泪垂。也或许,这柄琵琶就是两人曾经花前月下的常用之物,所以后面的“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也是接得极其自然。君需怜我似怜花,王国维就有诗云:“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再来比较“画屏金鹧鸪”,也就是一个姿势摆在那里,只得其外,不知其内,好像一件奢侈品,只能观赏,无法感受,因为它的美犹如展示厅里的摆设,只是词人的客观描绘。所以对比起来,我更喜欢前者:“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轻轻读一下便是极有感觉的,如初发芙蓉,明亮纯净,自然不做作。

分析了温词和韦词,我们再来细细地分析冯延巳的词。因为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对于三者的比较,对冯延巳似乎更多赞誉。

菩萨蛮

冯延巳

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

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和泪试严妆,落梅飞晓霜。

娇媚的发鬟只是堆积在枕上,无心梳理,凤钗横陈。杨花一梦,溶溶春水,芳心流沛。红烛流泪,眼中难掩悲伤,看着翠屏上一片晓寒烟波。锦壶空催画箭,那个佩戴着玉佩的人远在天涯。涂上艳妆,愿能掩饰这怕人看穿的哀愁。轻落之梅恰若纷飞的晓霜。

读完韦词,再看冯词,似乎觉得更进一步。韦词写的是一个男女之情的别离故事,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些许情节。但是冯词,只是一读,你便知道是女子在思念男子。若说韦词是带有情节的故事,而冯词就是一个十分生动的细节刻画。冯词就是抓住这一点——女子闺怨的“怨”字。

我们读韦庄的《菩萨蛮》,可以知道讲的是男女分别了,女子思念男子,并且盼望男子回去,男子回忆此前两人的恩爱,于是想到离别之时,女子对男子的叮咛,你一定要早点回来啊,等待你的人正如花一样,期待你的欣赏。而冯词里面的情节全无,就是一个内容,全是思念,由思及怨,怨而至哀,已是哀怨断肠,却还要遮掩,抚泪强欢。

所以冯词和韦词相比起从客观的角度来抒写情感的温词来,冯词和韦词更多的是从主观的角度来抒写闺怨题材,抒发情感。所以前两者更生动,情感充沛,是活的。不像温词,虽然辞藻华丽,却无情感的滋润,是干瘪的。

同是从情感的主观角度抒写,韦词宽阔,冯词比之韦词,又更细腻,更精致,外在浓丽,却是极尽哀愁。

然而这是王国维读这三人词后,在这三人的词中拈出一句做这三人词风格的概括。大致可以这样理解:温词华美却客观无个性;韦词清丽较为主观重写情;冯词主观外浓丽内哀愁。

尽管他所推崇的是冯词,实质上,在我看来,我读冯词,更多的是读出了冯词的氛围。这里暂且不多谈,后文会详细分析。

此时对于韦词,我却是偏爱一首,这一首韦词,我觉得针对冯词的外浓丽内哀愁,却是有胜之而无不及。而明白了这一首,也就明白了韦词的境界,也就能够明白为何韦词会居冯词下位的原因了。

本质上词还是跟写词人的心境是一样的,也就是跟前文的王国维先生的境界之说有关联。

菩萨蛮

韦庄

劝君今夜须沉醉,樽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此首词意思浅显,不过是喝酒的时候,主客之间劝来劝去。但是最后一句“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细细一读,也还能读出几分“和泪试严妆”之感,两句都是遮掩自己情感的意思。

“遇酒且呵呵”就是在觥筹交错之中,自己强颜欢笑。“和泪试严妆”也是用浓丽的妆饰来掩饰自己的悲伤。可是“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中的“呵呵”二字,读起来十分的口语化,更无辞藻上的精致,却是叫人心中不胜悲凉。整句表达的就是俗世喧嚣、内心寂寞、人生苦短、强颜欢笑。所以,此首韦词,我觉得是能够胜却冯词的。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中朴素的字眼,正是冯词的浓丽,即便是浓丽中的哀愁也是无法企及的。正所谓:“朴素之美,莫之与争。”而所谓的境界也是由此而出。

同类推荐
  • 胡兰成自传:今生今世

    胡兰成自传:今生今世

    《今生今世》是胡兰成散文体自传,叙述其传奇一生。作者身处民国乱世,人生遭遇跌宕起伏,对世景世情,感触深入、独到。虽是颠沛流离,却以翻转生命的姿态、欢喜的笔调总结和反省一生。在其笔下,一路展开的,尽是悠悠人世的美丽风景。
  • 珠宝的前世今生

    珠宝的前世今生

    每一枚珠宝的后面都藏着一些传奇,一些故事。那些围绕着珠宝展开的爱情与战争,无不说明珠宝的魅力不在特洛伊战争中的海伦之下。在故事的流行色彩后面,珠宝知识被轻松而愉悦地娓娓道来。时尚、知识、传奇,尽熔铸于作者精悍幽默的行文之间。
  • 曾经爱我和我爱过的人

    曾经爱我和我爱过的人

    给感情一把尺无论何时,月光都会将皎洁的亮色洒向大地,不管它是高是低;无论何地,蒲公英都会把种子撒向大地,不管它是贫瘠还是肥沃;身处“非典”病房的白衣天使们,更是在每个人心里种上了一棵“爱心”树,不管他是敌是友;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该给心灵、给情感一把尺,别让感情的亲疏迷乱了你我的良知……
  •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是著者张琳和李正荣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方面解析释迦牟尼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让读者在探知佛祖内心世界的同时,感悟佛教的博大精深。本书从释迦牟尼的出生、成长、修炼、悟到成佛、思想体系成形、传法旅程,到最后涅?,生动地记述了佛祖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世界上最经典的128篇哲理美文

    世界上最经典的128篇哲理美文

    人生最美,就是一路行走;一路拾捡前人散落在草丛里的思想瑰宝,观一颗从暗夜里醒来的露珠,赏一株在悬崖边绽放的花朵,装一襟从时光隧道里吹来的轻风,然后染一身智慧的芬芳。篇篇美文,段段经典,字字珠玑,句句金玉,润泽心田,激励人生。
热门推荐
  • 天狼帝国

    天狼帝国

    一个宇航员意外钻入黑洞,来到神武世界,修炼神武功法,最终成为绝代高手。
  • 夏日武林传

    夏日武林传

    江湖中,六个人的恩恩怨怨引起了一阵风浪。归根到底是友谊挽救了一切,友谊的力量跨越了时空,跨域了观念。
  • 快穿之女主是龙套

    快穿之女主是龙套

    (新书:我有一座愿望屋)摊上一个爱说谎又健忘又不靠谱的系统,徐晚生无可恋,可是生活还要继续,人生还要逆袭,她只能逆流而上,穿梭于无尽世界,翻转无数悲惨人生。(不为虐渣而虐渣,不为打脸而打脸。本文无cp,【小世界有男主~但男主和女主没有半毛钱关系~】女主一心向......奖励!)
  • 皇后不想死

    皇后不想死

    宫中都传,她是一国之母,本该人人羡慕,却因挡了皇上心爱之人的路,受百般冷落,万般刁难。冷宫中,一女子对着隔壁院中的男子,“那边的帅哥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冷宫外皇上的脸黑如墨汁。
  • 我能看到属性点

    我能看到属性点

    能看不能吃,和能撩不上床一样,有个蛋用!能看不能吃,和能撩不上床一样,有个蛋用!能看不能吃,和能撩不上床一样,有个蛋用!
  • 大明宫之盛世悲歌A

    大明宫之盛世悲歌A

    这本小说讲的是初唐与盛唐交替时,发生的故事。自神龙革命后,一代女皇武则天被迫退位,传帝位给三子李显。由此武周倒台,李唐复归。但是,李显登上帝位以后,李唐朝廷内部各种政治势力暗流涌动,各色政治人物粉墨登场,李唐政局动荡不安。本书正是以在这种动荡不安的政局之下,先后发生的唐隆政变和先天政变为历史背景。描绘了在这两次政变发生前后,那些政治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这些政治人物最终的命运结局,试图解读出困扰中国历史在“一治一乱”中交相更替的根本原因。本书在构思上是以真实的历史人物李隆基为主线,另外虚构了三个主要人物李鉴、刘江玉、林妍儿。
  • 混沌之血

    混沌之血

    ……,换个地看一下效果,原地方是菠萝包轻小说
  • 夕景

    夕景

    我独自走过童年,慢慢的感受岁月,轻轻慰问爱情,世间所谓的情感,要如何体会得来?
  • 盛夏的小阳光

    盛夏的小阳光

    路痴四叶草,带你走过整个青春。送给每一个四叶草,愿你们能像黎菲一样,越来越棒
  • 不管早晚冷暖

    不管早晚冷暖

    要高富帅?有!要冷峻?有!要二货?有!要暖男?有!要白富美?有!要淡然?有!要蠢萌?有!要霸气?有!这是一个包含了音乐,冷暖,早晚的温馨故事。简介无能,唯有正文。此书高能,各位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