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87500000054

第54章 名将白起之死

通计长平之战,前后斩首虏共四十五万人,连王龁先前投下降卒,并皆诛戮,止存年少者二百四十人未杀,放归邯郸,使宣扬秦国之威。

“长平之战”前后秦军共斩杀赵国士兵40万人。消息传到赵国,赵国举国震惊。此次战役使赵国元气大伤,基本上丧失了与秦国对抗的能力。不知赵国存亡如何?

一日平原君赵胜在门客面前叹息道:“大王不听忠言,执意要赵括去代替老将廉颇,恐怕会葬送赵国四十万大军的。”宾客都以为然。

话说赵孝成王初时接得赵括捷报,心中大喜,已后闻赵军困于长平,正欲商量遣兵救援,忽报:“赵括已死,赵军四十余万尽降于秦,被武安君一夜坑杀,止放二百四十人还赵。”赵王大惊,群臣无不悚惧。国中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孙,妻哭其夫,沿街满市,号痛之声不绝。

惟赵括之母不哭,说:“自括为将时,老妾已不看作生人矣。”赵王以赵母有前言,不加诛,反赐粟帛以慰之。又使人去请廉颇回来。赵国正在惊惶之际,边吏又报道:“秦兵攻下上党,十七城皆已降秦,今武安君亲率大军前进,声言欲围邯郸。”

赵王问群臣:“谁能退却秦兵者?”群臣莫应。

平原君归家,遍问宾客,宾客亦无应者。适苏代客于平原君之所,自言:“代若至咸阳,必能止秦兵不攻赵。”平原君把他的话转告赵王,赵王拿出大量金银财宝,资之入秦。

苏代往见应侯范睢,睢请他上坐,问他说:“先生到这里来是为了什么事?”

苏代说:“为君而来。”

范睢说:“为什么为我啊?”

苏代说:“武安君已经杀马服的儿子赵括了,是吗?”

睢回答说:“正是。”

代说:“现在白起率兵围困邯郸,是吗?”

睢又应说:“正是。”

代说:“武安君用兵如神,身为秦将,所收夺七十余城,斩首近百万,虽伊尹、吕望之功,不加于此。今又举兵而围邯郸,赵必亡矣;赵亡,则秦成帝业;秦成帝业,则武安君为佐命之元臣,如伊尹之于商,吕望之于周。君虽然现在身份高贵,到时候也不能不居其下也。”

范睢心想:苏代说的很有道理,白起现在已经有点盛气凌人了,我可不能让他以后骑在我的头上。于是便对苏代说:“我当然不想位居其下,你说我该怎么做呢?”

苏代说:“现在天下人都很仇视秦国,秦国如果灭亡了赵国,赵国北部的百姓就会逃往齐国,南部的百姓会逃入韩国和魏国,最后愿意服从秦国的百姓也没剩多少了。所以还不如趁此机会停止进攻,不要让白起建立更大的功勋,同时还可以逼迫韩赵两国割让一部分土地来讲和,秦国的实际利益也没受多在损害。”

范睢听了,觉得这的确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遏制了白起,又没有损害秦国的利益。他便听从了苏代的建议,对秦王说:“秦国的军队连年征战,已经很疲劳了,请您允许韩、赵两国割让一部分土地来讲和,也好让士兵们休息一下。”秦王采纳了范睢的意见,下令撤回秦军,韩、赵两国也将七座城池割让给秦国。

于是范睢复大出金帛,以赠苏代之行,使之往说韩、赵。韩、赵二王惧秦,皆听代计。韩许割垣雍一城,赵许割六城,各遣使求和于秦。秦王初嫌韩止一城太少,使者曰:“上党十七县,皆韩物也。”秦王乃笑而受之,召武安君班师。

白起连战皆胜,正欲进围邯郸,忽闻班师之诏,回国后知道出于应侯之谋,乃大恨。

自此白起与范睢有隙,白起宣言于众曰:“自长平之败,邯郸城中一夜十惊,若乘胜往攻,不过一月可拔矣,惜乎应侯不知时势,主张班师,失此机会。”

秦王闻之,大悔曰:“起既知邯郸可拔,何不早奏?”乃复使起为将,欲使伐赵,白起当时有病不能行,乃改命大将王陵,陵率军十万伐赵,围邯郸城。赵王使廉颇御之,颇设守甚严,复以家财募死士,时时夜缒城往砍秦营,王陵兵屡败。

时武安君病已愈,秦王欲使代王陵,武安君奏曰:“邯郸实未易攻也,前者大败之后,百姓震恐不宁,因而乘之,彼守则不固,攻则无力,可克期而下;今二岁余矣,其痛已定,又廉颇老将,非赵括比,诸侯见秦之方和于赵,而复攻之,皆以秦为不可信,必将‘合纵’而来救,臣未见秦之胜也。”秦王强之行,白起固辞。

秦王复使应侯往请,武安君怒应侯前阻其功,遂称疾,秦王问应侯曰:“武安君真病乎?”应侯曰:“病之真否未可知,然不肯为将,其志已坚。”秦王怒曰:“起以秦别无他将,必须彼耶?昔长平之胜,初用兵者王龁也,龁何遽不如起?”乃益兵十万,命王龁往代王陵,王陵归国,免其官。

王龁围邯郸,五月不能拔,武安君闻之,谓其客曰:“吾固言邯郸未易攻,王不听吾言,今竟如何?”客有与应侯客善者,泄其语,应侯言于秦王,必欲使武安君为将,武安君遂伪称病笃,秦王大怒,削武安君爵士,贬为士伍,迁于阴密,立刻出咸阳城中,不许暂停。

武安君叹曰:“范蠡有言,‘狡兔死,走狗烹’吾为攻下诸侯七十余城,故当烹矣。”于是出咸阳西门,至于杜邮,暂歇,以待行李。

应侯复言于秦王曰:“白起之行,其心怏怏不服,大有怨言,其托病非真,恐适他国为秦害。”

秦王乃遣使赐以利剑,令自裁,使者至杜邮,致秦王之命,武安君持剑在手,叹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沉思良久,若有所悟,又说:“我固当死。长平之役,赵卒四十余万来降,我采取欺骗的段把他们全部活埋了,也许是触怒上天了吧。”乃自刭而死,时秦昭襄王之五十年。

同类推荐
  • 清韵

    清韵

    每个朝代都有兴衰盛亡。兴盛之时尽显文治武功国风民俗,然封建制度总归是封建的。即使祥和盛世,歌舞升平也遮掩不住繁华背后的黑暗。因病而逝的现代人李辉却莫名其妙转世到清康熙年间,从小喜欢历史的他将亲身经历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崛起。他是如何用自己的方法来改变这个封建的王朝呢?怎么让200以后的悲剧不再上演呢?辅政还是夺宫?观新生华夏,赏清风清韵。《清韵》交友群:125809513
  • 穿越三国之平民奋斗

    穿越三国之平民奋斗

    啊,我好像穿越了。为什么还是我自己,怎么就没穿越成王公贵族,这让我怎么开局?投黄巾?归董卓?我是要称雄乱世,还是匡扶汉室?
  • 舞唐刀

    舞唐刀

    正是盛唐贞观,柏化误打误撞穿越成了他的祖先,从小身在边疆,保家护国,成年奉皇命进宫任职,凭借着现代记忆在朝中混得风生水起……
  • 乱世蛟龙

    乱世蛟龙

    如果豪迈的左宗棠和大气的曾国藩作为对手的存在,孰优孰劣?文武双全的石达开在战场上碰到勇猛的李秀成,最后的胜利者会是谁?李诚有幸见证了他们碰撞出的璀璨火花!
  • 明存时王

    明存时王

    看着手中的后膛连发枪,澹台铭扭头问道:这是大明?平行世界中一个延续下来的大明朝故事。
热门推荐
  • 穿成嘤嘤怪拯救世界

    穿成嘤嘤怪拯救世界

    外刚内怂的妩媚女炮灰vs外热内冷的病娇男配。在这个世界活了十几年的墨樱樱突然某一天得知自己是穿到了一本被男配灭世的书里,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担忧。从此不得不委身于BOSS身边,怕他一个不乐意就灭世。总之这就是一个拯救与被拯救之间的故事。
  • 一本书读懂商业常识

    一本书读懂商业常识

    商场如战场,不论何种创业项目,但只要你准备投身于商业大潮之中,一些商业知识与经营之道都是必须要提前具备的。否则,很多时候为失败所支付的“学费”会让你承担不起。那么,为什么我们不从成功中得到教益,让“教育成本”更低一些呢?
  • 妖瞳剑姬录

    妖瞳剑姬录

    医科大学毕业生赵夜弦因车祸穿越,却穿越到一具身患天绝脉绝症的身体上,开启自救之路。踏入修行界的主角因绝症无法走常规修炼路线,不得不走上剑意之路。藏天剑意锋利无匹,但无形则无御,主角攻击虽强但防御低下,不得不寻找剑侍保护自己。牡丹花仙沈卿黛、伯爵之女慕容千雪、水云宗首徒顾烟岚,谁才是那个守护剑姬?
  • 恶魔的七号赔心霸宠

    恶魔的七号赔心霸宠

    堕入一场换萋游戏的圈套,她赔尽了所有,包括自己的身子。隐忍到了极限之后,必须爆发!三年前,她被蒙脸献给他,五年后,穿着婚纱的她身后是三个忐忑不安的新郎,她会选择谁,是他,还是他。
  • 作家龙鋹在浦东

    作家龙鋹在浦东

    短篇小说《作家龙鋹在浦东》讲述了作家龙鋹在豪门千金徐媛和网络主播任思思的帮助下,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写手成长为浦东地区知名的作家。
  • 破晓之上

    破晓之上

    一场离奇的飙车,让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来自地球的人类少年呐,要理直气壮地对那个世界说:“你们都在我的菜单里!”
  • 菊与刀(中英双语版)

    菊与刀(中英双语版)

    这是一本探讨日本何以成为日本民族、日本人的为人到底遵循什么样的内部逻辑的书。是研究日本的经典著作,被日本学术文化界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美国人类学家的这份“旁观者清”的研究报告,曾被翻译成二十余国文字,总发行量超过一千万册,被无数的读者一读再读。大米书坊,诚意奉献中英双语版,双语阅读,重新认识日本,深度发现东瀛。
  • 穿越之盛开在角落

    穿越之盛开在角落

    你好,欢迎来到时空安全局,不管你是古穿、未来穿、书穿、平行世界穿还是黔驴技穷穿,你都会被送往时空安全局,在这里,你将接受到最体贴的关怀,最人性的服务,以及最坑爹的人生设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替嫁之神医世子妃

    替嫁之神医世子妃

    她是被家族牺牲的庶女,他是王府里重病不治的世子,一场错嫁让两人纠结在一起!家族内的勾心斗角,朝廷上的尔虞我诈,一步错,步步错,该如何在这异世的烦扰中生存下去?且看现代女医师如何在异世混得风生水起!
  • OMG!老公,不要了

    OMG!老公,不要了

    她,是万人瞩目的千金。他是冷酷无情的太子爷。他对外界冷酷无情,对她宠爱有加。他比她大5岁,他总在”做事时“为难她..........................又是一部宠文啊,虐死单身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