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045800000003

第3章 曲礼下

本篇继续阐述“礼”的重要性和为人处世之道,记录日常礼仪、丧葬、祭祀礼仪、君臣之礼、军礼和记述天子、诸侯之礼以及相关职官制度、称谓,所举事例没有逻辑可循,和上部分的思想内容也没有什么较大差异,古人之所以将《曲礼》分为上下两部分,主要原因是本部分“简册重多”。

【原文】

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执天子之器则上衡①,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凡执主器,执轻如不克。执主器,操币②、圭、璧,则尚左手,行不举足,车轮曳踵。立则磬折③垂佩。主佩倚,则臣佩垂;主佩垂,则臣佩委④。执玉,其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

【注释】

①上衡:高于心脏的位置。

②币:指的是行礼时所用的束帛,大约有二十丈。

③磬折:弯腰的样子。

④佩委:指的是腰佩要垂到地上。

【译文】

凡捧东西的人要捧在当心处,凡提东西的人手要上屈到当带处。为天子拿器物要上高过心,为君王拿器物要与心平齐,为大夫拿器物要低于心,为士拿器物就提着。只要是为天子拿器物,即使拿很轻的器物也要像是重物一样。拿着主人的器物,或束帛之类,左手在上,走路时如同车轮滚过一样不张扬,拖着脚跟走。站立的姿势,要如同磬一样向前俯,腰佩悬垂。主人直立,腰佩倚附在身,那么臣的腰佩要悬垂;主人的腰佩悬垂,那么臣的腰佩要垂到地上。拿的是璧琮之类垫着束帛的玉器,袒衣相授受;拿的是圭璋之类没有垫的玉器,则披外衣相授受。

【原文】

国君不名卿老①、世妇,大夫不名世臣、侄、娣,士不名家相、长妾。君大夫之子,不敢自称曰“余小子②”;大夫、士之子,不敢自称曰“嗣子③某”,不敢与世子同名。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侍于君子,不顾望④而对,非礼也。

【注释】

①卿老:是上卿之意。

②余小子:是天子在丧的自称。

③嗣子:是诸侯在丧的自称。

④顾望:看看四周是否有比自己强的人。

【译文】

君王对上卿、世妇,大夫对世臣、侄娣,士对家相、长妾,都不能称其名字。

君王或大夫的子女不可自称“余小子”。大夫、士的子女不可自称“嗣子某”,任何人不能和天子同名。君主让士与宾客比赛射箭,士不擅长的话应以身体抱恙相推辞,说:“我背柴累病了。”陪侍君子,如果君子问话,不看看周围是否有胜过自己的人就抢先回答,这也是有失礼仪的行为。

【原文】

君子行礼,不求变俗。祭祀之礼,居丧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国之故①,谨修其法而审行之。去国三世,爵禄有列于朝,出入有诏于国,若兄弟宗族犹存,则反告于宗后②;去国三世,爵禄无列于朝,出入无诏于国,唯兴之日,从新国之法。君子已孤不更名。已孤暴贵,不为父作谥。居丧,未葬,读葬礼;既葬,读祭礼;丧复常,读乐章。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振书③、端书于君前,有诛。倒④侧龟于君前,有诛。龟、几杖、席盖、重素、袗绤(zhěn chī xì)⑤,不入公门。苞屦⑥、扱(chā)衽(rèn)⑦、厌冠,不入公门。书方、衰、凶器,不以告,不入公门。公事不私议。

【注释】

①皆如其国之故:都还和在自己国家一样。

②宗后:指的是家族的后裔。

③振书:弹掉书上的灰尘。

④倒:把……打翻。

⑤袗绤(zhěn chī xì):穿细葛布和粗葛布的衣服。

⑥苞屦:草制的丧鞋。

⑦扱(chā)衽(rèn):指的是把上衣的衣边塞到裤子中。扱,与“插”同音。

【译文】

君子出使他国,不要改变本国的礼俗。祭祀的礼仪,守丧的服制,为死者哭泣的位置,都如同本国的旧礼俗。小心地遵循本国的礼法,审慎地实行。如果离开本国已经三代了,族中仍有人在本国朝廷做官,那么出入往来他国仍要报告本国君王。如果本国仍有兄弟和宗族在,遇有喜事或丧事仍要向本国的族长报告。如果离开本国已经三代,族中已经无人在本国朝廷做官,出入往来他国就不向本国君王报告了,只有在他国做了卿大夫的时候,才遵从新国的礼法。君子不幸去世父亲就不再改换名字,父亲死后即使大显贵,也不为亡父作谥号。守丧而未出葬,研读有关丧葬礼仪的书;葬后,研读有关条礼的书;除丧恢复正常生活,研读有关诗乐的书。守丧期间不谈乐事,祭祀时不谈凶事,公庭上不谈论妇女。在君王面前拂去书籍上的灰尘,或整理书籍,要受到责罚;在君王面前弄颠倒了苫草,或弄翻了龟甲,要受到责罚。龟甲、苫草、几、杖、丧车上用的席和伞盖、穿白色的衣裳、穿单薄的细葛布或粗葛布衣裳,不得进入宫门。穿草编的丧鞋、把衣襟按在腰带间、头带丧冠,不得进入宫门。记录宾客所赠送葬物的方版、丧服、丧葬所用器物,不事先报告,不得进入宫门。官府的事不得私下议论。

【原文】

大夫士见于国君①,君若劳②之,则还辟,再拜稽首③;君若迎拜,则还辟,不敢答拜。大夫、士相见,虽贵贱不敌,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客敬主人,则先拜主人。凡非吊丧、非见国君,无不答拜者。大夫见于国君,国君拜其辱。士见于大夫,大夫拜其辱。同国始相见,主人拜其辱。君于士,不答拜也;非其臣,则答拜之。大夫于其臣,虽贱,必答拜之。男女相答拜也。

【注释】

①国君:在这指大夫和士随本国国君出行时见到的他国的国君。

②劳:赏赐、慰劳。

③稽首:稽首礼是一种最正式、最重要的礼节。

【译文】

大夫或士遇到别国国君,如果获得了他的慰劳,要退身避开,俯首至地礼拜他;如果国君迎接先拜见,就要退身避开,也不用回拜。大夫和士相见,即使主客的身份不相当,主人也要尊敬来客,就先拜见来客;来客尊敬主人,也可以先拜见主人。大凡不是吊丧和朝见国君,就都要答拜。大夫见他国国君,国君回拜。

士见大夫,大夫也回拜。同一个国家的人第一次相见,主人回拜。国君对士不用回拜;不是自己的臣属,那就要回拜了。大夫对自己的家臣,即使他地位低下,也要回拜的。男女见面要相互拜。

【原文】

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①,士不取麛卵②。岁凶,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③,马不食谷,驰道不除,祭事不县④。大夫不食粱,士饮酒不乐。君无故,玉不去身;大夫无故不彻县,士无故不彻琴瑟。士有献于国君,他日,君问之曰:“安取彼?”再拜稽首而后对。大夫私行出疆,必请。反,必有献。士私行出疆,必请;反,必告。君劳之,则拜;问其行,拜而后对。国君去其国,止⑤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宗庙也!”士,曰:“奈何去坟墓也!”国君死社稷,大夫死⑥众⑦,士死制⑧。

【注释】

①掩群:追捕成群的猎物。

②麛卵:指的是鸟兽等动物未成形的幼卵。麛,与“迷”同音。

③不祭肺:古人以肺为食前祭礼所用之物,不祭肺指的就是不杀生祭祀之意。

④县:与“悬”同,是指悬挂挂钟之类的东西。

⑤止:劝告之意。

⑥死:为……而死。

⑦众:指军事之事。

⑧制:执行君王的命令。

【译文】

国君春天打猎,不能包围整个猎场,大夫不能猎取整个兽群,士不猎取幼兽和禽蛋。荒年,收成不好,君王用膳不杀牲,马不喂粮食,驰道不须整治,祭祀不设钟磬,大夫不再加餐稻粱,士在饮酒时不奏乐。国君不遇灾变,佩玉不离身;大夫不遇灾变,不撤掉钟磬等乐器;士不遇灾变,不撤去琴瑟等乐器。士献礼物给国君,国君不接受,后来国君问士说:“如何得到这些东西的?”士先稽首再拜,然后回答。大夫私事出境,一定要申请,同来必定呈献礼物。士私自出境,必须申请,回来要报告。国君慰劳,要拜;问起私行事情,先拜而后答。国君要流亡他国,就劝告他说:“怎能离开社稷呢?”大夫要离开国家,则说:“怎能抛下宗庙呢?”士要离开国家,则说:“怎能舍得祖宗的坟墓呢?”国君当为社稷而死,大夫应与士卒同存亡,士应为执行君命而死。

【原文】

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践阼(zuò)①临祭祀:内事②曰“孝王某”,外事③曰“嗣王某”。临诸侯,畛(zhěn)④于鬼神,曰“有天王某甫”。崩,曰“天王崩”。复,曰“天子复矣”。告丧,曰“天王登假⑤”。措之庙,立之主,曰“帝”。天子未除丧,曰“予小子”。生名之,死亦名之。

【注释】

①践阼(zuò):这里除指院子外,还指庙堂和郊坛等的阼阶。

②内事:指的是在宗庙祭祀。

③外事:指的是在郊坛祭祀。

④畛(zhěn):告诉之意。

⑤登假:升天之意。假,与“遐”同音。

【译文】

统治天下的人称“天子”。他朝会诸侯,分派官职,授予政务,委任事功,称“予一人”。登阼阶主持祭祀仪式,宗庙内的祝词自称“孝王某”,郊祭时则称“嗣王某”。巡行诸侯,向当地的神灵致祭祷告则自称“有天王某甫”。死,称“天王崩”;招魂时,呼喊“天子回来吧!”发讣告,称“天王登仙了”;神主附祭于祖庙,立牌位称“帝”。新天子即位未除丧时,自称“予小子”。活着时称“小子王某”,如果此时死亡也称“小子王某”。

【原文】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①。五官②致贡,曰享。

【注释】

①材:器材之意。

②五官:指的是公、侯、伯、子、男五等。

【译文】

有六种工匠受命于天子,分别为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他们各自负责用其所长制造器物。到了年末,五官会将他们这一年的成绩上报给天子,这叫“享”。

【原文】

五官之长,曰伯,是职方。其摈①于天子也,曰“天子之吏”。天子同姓,谓之“伯父”;异姓,谓之“伯舅”。自称于诸侯,曰“天子之老”,于外曰“公”;于其国曰“君”。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天子同姓,谓之“叔父”;异姓,谓之“叔舅”;于外曰“侯”,于其国曰“君”。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于内自称曰“不谷”,于外自称曰“王老”。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国,曰“某人”。于外曰“子”,自称曰“孤”。

【注释】

①摈:辅佐之意。

【译文】

五官之长称为伯,是主管国家某方面事务的重要官员。他们觐见天子时,负责通报的要称他为“天子之吏”。他们如果和天子同姓,天子就称为“伯父”,如果和天子不同姓,天子就称他为“伯舅”。对于天下的诸侯,可以自称“天子之老”。在他们的封国以外,可以自称“公”;在封国之内,自称“君”。九州诸侯的首领进入天子管辖的地界,自称“牧”。他们如果与天子同姓,天子就称为“叔父”;如果与天子不同姓,天子就称为“叔舅”。对国外自称“侯”;在国内自称“君”。散处四夷的诸侯首领,如其朝见天子,负责通报的人就称他为“子”。他们在国内自称“不谷”;在国外自称“王老”。至于散处四夷的小诸侯,进入天子管辖的地界,自称“某国人”。在国外自称“子”,在国内自称“孤”。

【原文】

天子当依①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诸侯未及期②相见曰遇,相见于郤(xì)地③曰会。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约信④曰誓,莅牲⑤曰盟。诸侯见天子曰“臣某侯某”。其与民言,自称曰“寡人”。其在凶服,曰“嫡子孤”。临祭祀,内事曰“孝子某侯某”,外事曰“曾孙某侯某”。死曰“薨”,复曰“某甫复矣”。既葬,见天子,曰类见。言谥曰类。诸侯使人使于诸侯,使者自称曰“寡君之老”。

【注释】

①依:与“康”通假,类似屏风之意。

②期:指的是事先约定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③郤(xì)地:两国的边界之地。

④信:条文、书面的东西。

⑤莅牲:面对神灵杀生。

【译文】

天子背靠绣有斧钺纹的屏风,面南而立,诸侯面向北拜见天子叫“觐”。天子站在殿门与屏风之间,面向南,诸公面向东、诸侯面向西而拜见天子,这叫“朝”。诸侯在约定的日期之前相见叫作“遇”。诸侯在两国交界处相见叫作“会”。诸侯之间派遣大夫互访叫作“聘”。订立彼此必须信守的条约叫作“誓”。书面订立条约,在神灵面前歃血宣读叫作盟,诸侯朝见天子自称“臣某侯某”。诸侯与本国百姓讲话自称“寡人”。诸侯丧服未除,相礼者对吊宾称诸侯为“嫡子孤某”。诸侯主持祭祀,如果是祭宗庙中的列祖列宗,就自称“孝子某侯某”;如果是祭天神地祗,就自称“曾孙某侯某”。诸侯死,史策上应记为“薨”。招魂时应呼其字,高喊“某甫回来吧!”已葬之后,继位的诸侯在丧中朝见天子叫“类见”。继位的诸侯为去世的诸侯请谥叫“类”。诸侯派使者聘于诸侯,使者自称“寡君之老”。

【原文】

天子穆穆①,诸侯皇皇,大夫济济②,士跄跄③,庶人僬僬(jiāo jiāo)④。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夫人自称于天子,曰“老妇”;自称于诸侯,曰“寡小君”;自称于其君,曰“小童”。自世妇以下,自称曰“婢子”。子于父母则自名也。

【注释】

①穆穆:威严的样子。

②济济:庄重的样子。

③跄跄:走路有节奏的样子。

④僬僬(jiāo jiāo):匆忙紧张的样子。

【译文】

天子深沉肃穆,诸侯显赫轩昂,大夫稳重端庄,士舒扬自得,庶人急促慌张。天子的配偶称“后”,诸侯的配偶称“夫人”,大夫的配偶称“孺人”,士的配偶称“妇人”,庶人的配偶称“妻”。公、侯有夫人、世妇、妻、妾。公侯夫人自称为“老妇”,称诸侯为“寡小君”,称自己的国君为“小童”。世妇以下的都自称为“婢子”。在父母面前子女直接称自己的名字。

【原文】

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自称曰“陪臣某”。于外曰“子”,于其国曰“寡君之老”。使者自称曰“某”。天子不言出,诸侯不生名。君子不亲恶①。诸侯失地,名②;灭同姓,名。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③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注释】

①恶:指有罪恶的人。

②名:史书记载时,要记录他的真名。

③逃:离开之意。

【译文】

各诸侯国的大夫,进入天子国内称“某士”,自称“陪臣某”;国外人称他“子”,国中之人对国外人说话,称他“寡君之老”。出使之人自称“某”。天子的活动在史书上都有记载,不可用“出”字,否则就意味着他犯了失去天下的大恶;各诸侯生前的活动在史书中都有记载,不能直接呼唤他的名字,否则就意味着他犯有什么大恶。对于犯下的这些大恶,在记入史册时君子是不会手下留情的。如果失去了国土,这算诸侯的一种大恶,史书上就会称呼他的名字;灭掉同姓之国,这也算诸侯的一种大恶,史书上也会称呼他的名字。作为臣子的,不当众指责君主。多次劝阻君主仍不听从,就要离他而去。子女服侍双亲,多次劝阻而不听从,就号啕大哭,听任他们所为。君王有病,服药时侍臣先尝。父母有病吃药时应子女先尝。如果医术不精、不是医学世家的大夫,他的药物不要随便服用。

【原文】

儗(nǐ)①人必于其伦②。问天子之年,对曰:“闻之:始服衣若干尺矣。”问国君之年:长,曰能从宗庙社稷之事矣;幼,曰未能从宗庙社稷之事也。问大夫之子:长,曰能御矣;幼,曰未能御也。问士之子:长,曰能典谒③矣;幼,曰未能典谒也。问庶人之子:长,曰能负薪矣;幼,曰未能负薪也。

【注释】

①儗(nǐ):比拟。

②伦:身份地位之意。

③典谒:主持宴请宾客之事。

【译文】

在和别人做比较的时候,需注意的是只有和同类的人才有可比性。若有人问天子的年龄,应该回答说:“听说开始穿很长的衣服了。”若问君王的年龄,如果君王年长,就回答说:“能主持宗庙社稷的祭祀了。”如果年纪较小,就回答说:“还未到主持宗庙社稷的祭祀。”如果问起大夫之子的年纪,如果君王年长,就回答说:“能驾驭马车了。”如果年纪较小,就回答说:“还不能驾驭马车。”如果问起士之子的年纪,如果年纪较小,就回答说:“可以接待客人传话了。”如果年纪较小,就回答说:“还不能接客传话。”如果问起庶人之子的年纪,若其年长,就回答说:“能负薪了。”如果年纪较小,就回答说:“还不能负薪。”

【原文】

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在床曰“尸”,在棺曰“柩”。羽鸟曰“降”,四足曰“渍”。死寇曰“兵”。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寿考①曰“卒”,短折②曰“不禄”。

【注释】

①寿考:正常的老死。

②短折:夭折而亡。

【译文】

天子死称为“崩”,诸侯死称为“薨”,大夫死称为“卒”,士死称为“不禄”,庶人死称为“死”。死人在床称为“尸”,死后躺在棺内称为“柩”。飞禽的死叫作“降”,走兽的死叫作“渍”。在战乱中死后称为“兵”。祭祀去世的祖父称为“皇祖考”,祖母则称为“皇祖妣”,父则称为“皇考”,母则称为“皇妣”,丈夫则称为“皇辟”。活着的时候,要用“父”“母”“妻”这些字眼,不幸去世以后,要分别改用“考”“妣”“嫔”这些字眼。对于有品德而未曾出来做官的人,如果是年老自然死亡,就比照大夫称为“卒”,如果是短命夭折的,就比照士称为“不禄”。

【原文】

天子视不上于袷(jié)①,不下于带;国君,绥视②;大夫,衡视;士视五步。凡视,上于面则敖,下于带则忧③,倾则奸。君命,大夫与士肄(yì)④。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朝言不及犬马。辍朝而顾,不有异事,必有异虑。故辍朝而顾,君子谓之固⑤。在朝言礼,问礼对以礼。

【注释】

①袷(jié):指的是衣领。

②绥视:视线向下。

③忧:拘谨。

④肄(yì):研习之意。

⑤固:无礼的样子。

【译文】

臣子看天子,目光上不超过其衣领,下不能低于腰带。臣子看国君,目光应在其面部以下、衣领之上。大夫的部下瞻视大夫,目光可以平视,直视对方面部。士的部下瞻视士,可以旁视士的左右五步。只要是瞻视尊者,如果目光高过对方面孔,就显得傲慢;如果目光低于对方腰带,就显得自己忧心忡忡;如果目光游移,眼珠左右滚动,就显得心术不正了。君王命令欲做某事,大夫与士要事先演习。若君命涉及版图文书,就在官商议;若君命涉及宝藏货贿,就在府商议;若君命涉及车马兵甲,就在库商议;若君命涉及政事,就在朝商议。在议政之处不可言及犬马,否则有亵朝堂。已经散朝还回头看,即表明此人有别的事情欲讲未讲,对议定之事另有想法。所以,散朝以后还回头看,是粗鄙无礼的表现。在朝廷上要言必称礼,问话要有礼节,答话也要有礼节。

同类推荐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 陶渊明诗文选集

    陶渊明诗文选集

    陶渊明在中国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陶渊明的诗歌冲淡平和,他的散文与辞赋也独具有一种朴素自然的情致。陶渊明的诗文代表着一种文化,代表着温润清逸的自然风、田野风,在历代燥热的或刻板的主流文化之旁,给人们的心灵带来几分舒适和自由。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致同治1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尽管曾氏著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 读点经典

    读点经典

    本书所选录的内容主题可分为操守、修养、为政、勤学、交友、爱情、亲情等几方面,其目的就在于进一步提高读者(尤其是公职人员)的文化修养和行政素质。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22号公寓

    22号公寓

    刚刚被炒鱿鱼的孙大可贪便宜住进了22号公寓,原以为捡了天大的便宜结果从此与山精鬼怪同一屋檐下……地仙,神兽,转世大咖,
  • 傻笑

    傻笑

    (在初中时代混的风生水起的青城小子周志诚,在中考过后来到沧市一中就读高中,不久结识同窗好友穆秀林,顿感相见恨晚,从而在以后的岁月里,并肩而行,踏如一片未知……)“我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有多聪明,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但我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我有自知之明而又足够勤奋,”周志诚轻笑一声,对着麦克风侃侃而谈,“所以,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能够学有所成我只能说,我更好更充分的利用了上天给我的资本……”
  • 有爱轻轻燃过

    有爱轻轻燃过

    她走的时候为什么只听到窗台的花寂寞的绽开角落里他吝啬到不愿说一句对白夜光柔软空乏暗长她仅仅只看到一只飞鸟在空中远去的恐慌怀念,是一件很漫长的事。生命里,总会有段如花般破碎的时光,总会有个人,守着记忆的废墟,凝成苍白的流年。原地,细数着陌生的思念,让悲伤一点点,似水流淌。
  • 真情为谁放送

    真情为谁放送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神级成就系统

    神级成就系统

    叶浪得到一个神级成就系统,苦逼or幸福的命运开始了。唯一主线任务:成为全球任何一个领域之中的无冕之王!无冕之王?那么成为亿万少女心目中的唯一情人怎么样?叶浪心里美滋滋问道。后宫三千,行帝皇之乐,当然可以!于是,在系统成就任务的带领下,网红、校花、警花、护士、空姐、总裁,大明星等等,众多娇艳鲜嫩的美女们,叶浪一个都不放过!
  • 星际大佬的掉马生活

    星际大佬的掉马生活

    【新文:丧尸小奶狗他不乖】【星际+掉马+机甲,前期掉马,后期强上加强,女主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夏之,一个来自低级文明的蓝星人,自小单亲家庭长大,性格古怪不与他人交流,因母亲去世,被星际联盟未成年法强制打包给了在上层社会的父亲。传闻她不学无术、潜力废材——“你确定?那SSS级潜力神级人物是谁?”夏之点点头(严肃脸):没错,是我。传闻黑客界大神zero神秘、强大,技术顶尖——夏之点点头(严肃脸):没错,还是我。传闻隐匿消失的联盟科学院五大宗师之一苍凉接单了——夏之再次点点头(严肃脸):是我是我还是我。众人皆惊,那……霸榜五年星网大赛的NO.1(Z神)呢???夏之眯着眼眸,骨子里透着遮不住的邪气,“啧,猜?”###后来啊,当虫族来犯、战乱四起,生灵涂炭时。世人都记住了一个神圣、伟大、震撼的名字。她就是历史上的长河————夏之——夏之:“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罢了。”蔺也:“遇见你以后,我总是想走在你前面一步。”【有男主,1V1,女强男强,言情略少。喷子慎入。书友群:793986199】
  • 酷少的媚骨哑妻

    酷少的媚骨哑妻

    嫁给他三年,她容忍,退让,不胡搅蛮缠,一个彻彻底底的安静的妻子,她因他而哑,因他而婚,却因他,彻底地践踏在脚底,情人,情妇,花边新闻,他比比皆是,毫不忌讳,别人问她,为什么要继续忍,她笑了笑,爱了,她怎么收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没有被感染真意外

    我没有被感染真意外

    一颗陨石带来了的灾难让一个阿宅的人生轨迹全部改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