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死了。在八国联军的无理要求和《辛丑条约》的巨大压力下,李鸿章心力交瘁,咯血而亡。
慈禧太后折损了心腹大将,为李鸿章恸哭悼念,称赞他为“再造玄黄”之人。
后人对李鸿章也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他走完了坎坷的一生,换来的是争论不休!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这个影响了中国半个世纪的军政大臣在北京贤良寺辞世。临终前,只有他的老部下周馥跟在他身边,聆听李鸿章最后的教诲,记下李鸿章的每一句话,许诺完成中堂大人最后的愿望,不让这个辛苦了一辈子的元老带着遗憾离去。
周馥是李鸿章的心腹,也是最理解李鸿章心情的人,后者把所受的苦难、冤屈、耻辱统统掩藏在心底,那种胸怀岂是凡人能拥有的。李鸿章曾这样概括自己的一生:“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遭遇不为不幸。”
李鸿章忙忙碌碌几十年,将热血和青春全部贡献给了大清。但是上天仿佛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就在古老的华夏帝国衰落的时刻,他出生了,历史的洪流不可逆转,即使李鸿章拼命改变也无济于事。
面对现代化技术的挑战,李鸿章苦苦挣扎,企图摆脱清朝的厄运。可是,历史早已注定,无情的锁链紧紧缠绕住他越发孱弱的身体,越是挣扎,缠绕得越紧。落后就要挨打,这是现实。
当时的清朝真正发现发展的弊端的明智之士少之又少,以至于到了最后只剩下李鸿章等人在努力奋斗,时局维艰,干戈不止,军事力量上的巨大差距早已决定了大清的失败,这一点李鸿章也无力回天,毕竟经济实力和技术都限制了清军的壮大,在列强面前就像渺小的蝼蚁。直到临死前,李鸿章还在考虑大清的国防问题,日后如何应对这些外国列强。
虽然李鸿章的人生十分不幸,但不幸中的万幸就是他善于抓住时机,巧妙地混迹官场,借助强大的淮军扫平了一条宽敞的仕途,从此一飞冲天,平步青云直上九天,直到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家重臣。但是如果没有如此高的权力和身份,也不会发生那么多不幸的事,有因必有果,倘若他只是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整日只为一日三餐忙碌,也不会承担巨大的责任。
李鸿章躺在病床上时,奄奄一息,虚弱无力,面容枯槁,此刻他只是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一个丧失了利用价值的可怜人。李鸿章心愿未了,但是他全身上下一动也不能动,最后只好口述一篇遗书,由周馥执笔:
“奏为臣病垂危,自知不起,口占遗疏,仰求圣鉴事。窃臣体气素健,向能耐劳,服官四十余年,未尝因病请假。前在马关受伤,流血过久,遂成眩晕。去夏冒暑北上,复患泄泻,元气大伤。入都后又以事机不顺,朝夕焦思,往往彻夜不眠,胃纳日减,触发旧疾时作时止。迭蒙圣慈垂询,特赏假期,慰谕周详,感激涕零。和约幸得竣事,俄约仍无定期,上贻宵旰之忧,是臣未终心事。每一念及,忧灼五中。本月十九夜,忽喀血碗余,数日之间,遂至沉笃,群医束手,知难久延。谨口占遗疏,烦臣子经述恭校写成,固封以俟。伏念臣受知最早,蒙恩最深,每念时局艰危,不敢自称衰病。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瞑。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计,处处可虞。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伏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庆亲王等皆臣久经共事之人,此次复同更患难,定能一心效力,翼赞讦谟。臣在九泉,庶无遗憾。至臣子孙,皆受国厚恩,惟有勖其守身读书,勉图报效。属纩在即,瞻望无时,长辞圣明,无任依恋之至。谨叩谢天恩,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谨奏。”
这封遗书是李鸿章断断续续完成的,期间不断喘粗气、吐瘀血,好几次险些永久闭上眼睛,拼着最后一口气,他支撑下来了,写完遗书后没过多久,李鸿章就没有了呼吸。从遗书内容来看,李鸿章是写给皇上和慈禧老佛爷看的,将自己身体的情况和当下的严峻局势告知两宫,并分析解决方法,这也是这位中堂大人最后一次向统治者表明忠心。
从这句话“庆亲王等皆臣久经共事之人,此次复同更患难,定能一心效力,翼赞讦谟。”可以看出李鸿章在推荐可用之人,帮助清政府发掘有能力的大臣,“至臣子孙,皆受国厚恩,惟有勖其守身读书,勉图报效”这句话则是表明了李鸿章对后世子孙的殷切期盼,并嘱咐他们将来继续为国家效力,从这两句话就能看出李鸿章对清政府未来的担心以及绵绵不绝的赤子忠心。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更何况一心为国、忠心耿耿的李鸿章,不管人们对他有什么评价,从遗书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的真情实感,句句发自内心,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