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9200000012

第12章 精忠享誉千秋

庆历三年(1043),包拯44岁,官迁殿中丞,奉召入京。至次年十一月九日,经御史中丞王拱辰的推荐,进入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当了几个月监察御史里行,便正式被任命为监察御使。到庆历六年(1046)正月,包拯出使契丹,成为大国使臣;六月迁户部判官;七月任京东路转运使,赐五品服,成为朝廷五品官员。庆历七年(1047)四月,包拯又升迁工部员外郞、直集贤院、陕西转运使,已经成为朝廷的三品官员。那时候,新的章服还未做好,包拯赴任心切,穿着旧章服便匆匆上路,仁宗皇帝知道后,特别派遣使者,给包拯送去三品章服,此事在朝中一时传为美谈。包拯从端州至京都,不到五年时间,由从七品官擢升为三品,宦途畅顺。

庆历八年(1048)五月,包拯年届五十岁,改任河北转运使;六月又被仁宗皇帝召任户部副使。皇祐二年(1050)初,包拯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成为真正的谏议朝政阙失的谏官。这期间,他与翰林学士一起侦破假太子冷青一案,使冷青身份败露伏诛;六月至八月,又弹劾贪官郭承祐、酷吏王逵,并与吴奎、陈旭等人一起弹劾仁宗皇帝的岳丈张尧佐,成为铁骨铮铮一谏官。到了皇祐四年(1052),包拯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后又改任高阳关路安抚使,知灜州。其职务愈做愈高,声望也愈来愈大。

包拯在京任谏官时,最为人称道的事迹是七弹张尧佐。

张尧佐是仁宗皇帝的岳丈,张贵妃的伯父和养父。张贵妃自幼丧父,得伯父张尧佐抚养,由于相貌俊俏,性情乖巧,八岁便进入宫廷,成为杨太后的宫女,与仁宗多有接触,产生感情。仁宗皇帝即位后,把她升为才人、修媛、美人,直到册封为贵妃。张贵妃深知出身微贱,阀阅不高,于是不断请求仁宗提拔重用其伯父兼养父张尧佐,以提高自己的身份,巩固自己的地位。仁宗盼望张贵妃能够生个太子,以传大位,所以凡张贵妃有要求,仁宗都无不答允。张尧佐因此从一个开封府内的小推官,一下跳升为管理开封十八个县、二十四个镇的刑狱长官——提点开封界公事,接着又扶摇直上,一路升迁,先后任三司户部判官、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河东路转运使,吏部流内铨、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等要职。

庆历八年(1048)十二月,张美人被册封为贵妃之后,张尧佐也登上了三司宝座,掌控了财政大权。他竭力怂恿仁宗滥施赏赐,致使国库空虚。包拯接二连三上疏,苦谏仁宗“勿失天下之望,勿误天下之事”,希望仁宗迅速将张尧佐调离三司,改授闲散职务。奈何仁宗一味迁就张贵妃,对包拯的苦谏无动于衷。

不久,仁宗忽然下旨免去了张尧佐三司使的职务,但这并非包拯弹劾苦谏之功,而是张贵妃想将张尧佐拉进“二府”,跻身宰相行列,参与掌执国政。仁宗考虑到包拯等正直良臣必会激烈反对,就将张尧佐提为高于三司而又次于二府的宣徽南院使,再加上淮康军节度使、景灵宫使、同群牧制置使等四个职务。制命甫出,群议蜂起,包拯再次上书,仁宗置之不理。此时,御史中丞王举也决定行使御史中丞的权力,要与皇帝进行廷辩。他率领御史张择行、唐介和谏官包拯、陈旭、吴奎等人,当面向仁宗诤谏。在廷辩上,包拯当仁不让,犯颜直谏,措词尖锐,毫不留情,令满朝文武大惊失色。张贵妃怕仁宗偏向了谏官,对张尧佐更为不利,便暗中通知张尧佐主动提出辞去宣徽使和景灵宫使两个职务,事态才平息下来。

包拯七次弹劾张尧佐,最终形成了一次谏官的集体大行动,才夺去了张尧佐宣徽、景灵宫二使,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如果仁宗皇帝没有包容之心、爱才之意,包拯最终是绝不会有好下场的。一个“好”皇帝,成全了包拯的“竭忠死义”。

至和二年(1055),57岁的包拯在陕西出任转运使时,举荐凤翔盐税、柳州军事判官卢士安。后来卢士安出了事,包拯因荐举官员不当,受到降职降级处分,由刑部郎中降为兵部员外郎,由芦州知州调任池州知州。原来,仁宗并不想处分包拯,是包拯自己要求处罚。这是包拯进入仕途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失误。然时仅八个月,仁宗又恢复了包拯刑部郎中之职,由池州调到江宁府(今南京市),江宁是江南东路的政治中心,从池州小郡调到江宁,是很令人艳羡的升迁。虽然有翰林学士欧阳修、宰相文彦博等人的推荐,但从中也可以看出仁宗皇帝对包拯的信任和倚重。嘉祐元年(1056),包拯知江宁还不到半年,便又接到调令,权知开封府。

开封府号称“天府”,俗称东京开封府,天子脚下重地,绝非等闲之职,一向由亲王或有威望的重臣出任,宋太宗和宋真宗当皇帝之前,都曾经以亲王的身份当过开封府尹。因此,后来的大臣知开封府,前边都要加上一个“权”字,称“权知开封府”,以示不敢僭登先王之位。能够权知开封府,便成为朝廷执政官的人选,有望晋升宰执,成为朝廷股肱之臣。

开封府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廷下”,也就是说,申诉人不能直接走入大堂上递状纸,而必须先将状纸交给守门的府吏,由府吏转呈。是否审理、什么时候审理,要等候府吏通知。府吏有了这样的特权,便营私舞弊,敲诈勒索,贪污受贿,不送钱财便有冤难申。包拯到任之后,立即革除弊政,“开正门,径使至庭,直言曲直”,“民径自趋至尹前,无复隔阂”。这一做法给了百姓极大的方便,连儿童在街上玩耍斗闹,也到开封府说理去。

包拯在开封府并没有审理过什么大案要案,真正让朝野震动、让百姓熟识这位“包龙图”、“包待制”的,是他治理惠民河。

惠民河从蔡州流经开封,又称蔡河。由于“中官势族侵占河地,构筑园榭,致使河塞不通”,一遇暴雨便泛滥成灾,威胁京师。包拯上任之后,即令拆毁所有占地跨河的豪宅大院、亭台水榭,以通淤塞,以泄水势。这一雷厉风行的举措,让高官势族措手不及。他们明里不敢反对,便伪造地契,暗中勾结。没想到包拯早已派人丈量验证,分辨真伪,一本奏疏,直达朝廷。在确凿的证据面前,高官势族再也无话可说,只好接受惩罚。此举令包拯威名大震,“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也让开封“童稚妇女亦知其名”。街头巷陌童稚传唱:“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意思是说,谁有冤情没钱打官司,就去找包拯,包拯像阎王爷一样公正无私。因为阎王爷是黑脸,包拯的脸黑由此而来。

嘉祐二年(1057)三月,包拯权知开封府,嘉祐三年(1058)六月,提升为御史中丞返回朝廷,在开封府任职仅一年两个月。这短短一年两个月,开封府便成为包公传奇的批量产地,老百姓“御赐”给他“龙头铡、虎头铡和狗头铡”,让他去审郭槐,铡陈世美,斩鲁斋郎,还赋予他日能审阳、夜可审阴的超人本领,让他死后走上了神坛。

继包拯权知开封府的人,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欧阳修治理开封府的方法,与包拯大相径庭,截然不同。包拯是严刑峻法,以威严为治;欧阳修却是崇尚宽简,文雅细致。二人的政绩都十分卓著,史载:“二公之情性虽异,而辅世匡时,安民察吏,其公忠之心则一也。”后人在开封府门前照璧的东西两端,各建一座小牌坊,左书“包严”,右书“欧宽”,表示对两位北宋名臣的敬仰。

嘉祐四年(1059),仁宗欲任张方平为三司使,包拯随即弹劾张方平“身举大计,乘势贱买所监临的富民邸舍,无廉耻,不可处大任”。仁宗遂罢张方平,改任宋祈(宰相宋痒之弟),包拯又弹劾宋祈“在蜀燕时饮酒过度”,终使宋祈尚未到任,又被罢黜。仁宗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便干脆任命包拯为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包拯没有细想,竟然接受下来,引起了朝廷非议。此事受到了大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的弹劾。这也是包拯为官之后第一次受到弹劾,也是唯一一次受到的弹劾,而弹劾他的还是曾经推荐他出任江宁知州的欧阳修。

欧阳修在《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中,并非认为包拯不能胜任三司职务,而是认为包拯先否定了张方平,再否定了宋祈,自己却不思回避,有“蹊田夺牛”、“整冠纳履”之嫌。欧阳修在《上书》中指责仁宗皇帝说,“朝廷贪拯之才,而不为拯惜名节”;批评包拯不避嫌疑,“逐其人而代其位,虽初无是心,然见得不能思议,此皆不足怪。若乃嫌疑之迹,常人皆知可避,而拯岂独不思哉”。欧阳修虽然理直气壮地指责仁宗、批评包拯,却对包拯的为人为政充分肯定。在《上书》中,他也直言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于朝廷”。“知拯才能资望,虽别加进用,人岂为嫌?其不可为者,唯三司使耳。”他认为论包拯的才德,出任更高的官职,人们都无异议,唯独三司使这个位置坐不得。仁宗选不到合适的人选,而且御旨已下,不好更改。

包拯自觉确实欠缺思考,便回到家里,闭门谢客,等候仁宗裁决。直到一年之后,仁宗督促到任,包拯才到三司履职。

有专家评论说,将包拯与欧阳修比较,在理论分析方面,前者不及后者,而在求真务实方面,则后者不及前者。这是十分中肯的评价。包拯处事实在,不拐弯抹角,条分缕析。想得不够周到是有的,可说包拯打击别人,为自己谋牟利,凡了解包拯者,包括欧阳修,都不会下这样的结论。嘉祐五年(1060),包拯在权三司使任上,授命与右谏议大夫吕居简、户部副使吴中复等负责“详定均税”。十一月,根据包拯奏请,仁宗录范祥孙范景为郊社斋郎。包拯在三司任上,还改革“科率”、“和市”,政绩卓著,人人称道。

包拯离开端州进入京师之后,出任监察御使,严劾贪官污吏,谏议朝廷阙失,成为铁骨谏官。他曾经作为大使,出使辽国(契丹),也曾经挂帅领兵,驻守边疆;还曾经出任计相执掌财权,跻身二府掌执国命。嘉祐六年(1061)四月二十七日,包拯升任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的职务,妻子董氏封为永康郡夫人。

嘉祐七年(1062)五月,包拯在枢密院视事时突然病发,五月二十五日卒于开封邸舍,为官三十六年,享年六十四岁。仁宗皇帝亲自至邸舍吊唁,谥号孝肃,赠礼部尚书,宣告停视朝一日。“京师吏民,莫不伤感,叹息之声,闻于衢路。”

包拯一生铮铮铁骨,耿介威严,整顿吏治,革除弊政,竭忠死义,为国为民,成为千古传颂的后世楷模。包拯去世之后,庐州太守张环为包拯写了颂词,足以总括其一生功绩:

龙图包公,生平若何。肺肝冰雪,胸次山河。报国尽忠,临政无阿。杲杲清名,万古不磨。

同类推荐
  • 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

    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

    本书从历史的角度描绘女主人公和三位罗马人交往的过程。这个让世界为之心动的女人不只是一段伟大爱情的完美化身。也是一位身兼多种角色——情人、母亲、战士和女王的不朽传奇。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希腊语意为“种族之光荣”,她比大多数女性更具有女人的气质。也比大多数男性更拥有力量和决心。这个无与伦比的女人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美艳和智慧,保全埃及的独立,重现古老王朝的辉煌。由传记大师艾密尔·鲁特维克创作的这部传记。从古人质朴且细致入微的记录中探寻历史真相,并通过对与女王命运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三个罗马男人——恺撒、安东尼和屋大维的描述与分析,厘清克娄巴特拉的生平轨迹。心理活动资料的缺失。
  • 日本首相评传

    日本首相评传

    每一个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本书将为你揭示日本首相的故事。
  • 林散之

    林散之

    本书包括:奋发的青壮年时代、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七年流浪、高潮和衰退、灿烂晚年等篇章,介绍了林散之的一生。
  • 一代天骄马拉多纳

    一代天骄马拉多纳

    阿根廷,南美洲的足球王国,在辉煌与没落半个世纪之后,一个足球“神童”终于横空出世,这就是迭戈·马拉多纳。他6岁开始踢球,特异的球技让“神童”闻名遐迩,但艰难的家境使他只能捡破烂打零工挣钱……一个偶然的机缘终于让命运出现了转机。9岁时,他开始接受正规的训练,日后的坎坷人生也由此开始。1960年10月30日,世界足坛继球王贝利之后的第二代球王马拉多纳,在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诞生了。马拉多纳的诞生,为阿根廷这个古老的“足球王国”带来了一段举世瞩目的足坛辉煌岁月。不过,在马拉多纳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之前,阿根廷的足球运动早就名声在外。在现代足球史上,位于南美洲大陆顶端的阿根廷,早就同它的近邻巴西和乌拉圭一样,被世人誉为“足球王国”。
  • 汪精卫的元首梦

    汪精卫的元首梦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热门推荐
  • 这个人爷罩着的

    这个人爷罩着的

    他将她壁咚在墙上:女人,我喜欢你。凉予:你喜欢我关我什么事,这是你的思想,又不是我的思想。衍墨:…… But,来自于他最后的倔强,开始实行每日一撩,终于征服了女王。于是,画风便变了。“爷,梁小姐带人围堵云少。”“炖了。哪个不知死活的狗子,竟然敢动我的男人。”【神逻辑霸道女王x会打会撩霸道大少】【男主一点也不弱鸡!!!欢迎观看两个霸道之间的互撩】【感谢你那么可爱还喜欢我的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柯南之来自华夏的少女

    柯南之来自华夏的少女

    纯属脑洞不喜勿喷!生于华夏,生如夏花。华夏之繁华,夏花之绚烂。
  • 系统非要我谈恋爱

    系统非要我谈恋爱

    沈清梦死了,然后又复活了,复活的同时还附送一个赠品,一只名叫恋爱达人的系统。系统:我命令你,立刻跟沈星河生猴子!沈清梦:你、你说谁?是那个万千少女的老公,老少通杀的男神,当下最火的大明星沈星河?系统老怀安慰:看来你很了解他嘛!去吧皮卡丘!我看好你哦!沈清梦:我去你大爷!沈星河真的很讨厌沈清梦,这个大小姐似乎脑子不太好,最重要的一点是:她把他灌醉,又不和他睡!沈星河对着自家镜子发了个骚:我这个行走的荷尔蒙是不好使了吗?
  • 武破仙国

    武破仙国

    项云,一个被家族排挤,早早是去父母疼爱的落魄少爷,却因为悉心照顾一个瞎老爷子,继承了远古武神的武魂,以武者之荣耀,坐拥美人,驰骋天下。聚武魂,炼神体,武破苍穹仙朝,身怀惊天技艺,任尔修为通天,法术彻地,实力冠绝仙国,我自有远古十二武神之武魂武技,踏破伪善仙国,掌控最强力量。武神出世,霸绝天下!仙国通缉榜上永远的赏金传奇!
  • 芦荟开满了半山

    芦荟开满了半山

    文化与人生的相遇,中华民族乡村的文化内核,以及文化对人自身精神世界的渗透。四川的自然乡村,质朴的川话,纯真的四川风情,以及川人热情而内敛的性格。芦荟真的会开花吗?
  • 位居第二

    位居第二

    俗话说,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其实不然,只是我没发话罢了,只要我发话,别说五更,再活十年都行!
  • 心态决定人生

    心态决定人生

    曾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甲、乙二人是两个多年不见的中学同学,在火车站相遇,他们在候车室里闲聊。甲原打算去上海,但当他听到别人说“上海人精明,连问路都要收钱”时,心里立刻打起了退堂鼓;而对“北京人厚道,即使什么都不干也不会让你饿着”的环境心存向往。而乙的想法恰恰相反,认为在上海给人带路都能赚钱,那干什么不能赚钱呢?于是,甲提出与准备去北京的乙交换车票的要求,乙欣然同意了。
  • 乌龟也嚣张

    乌龟也嚣张

    “我是谁?”舒悦木然,“医生啊,我只是磕着头了,不傻,认得字,你的名字是祖珩。”祖珩:“……”突然失去五年的记忆,舒悦整个人的心性、经历等,都变回了五年前。祖珩本是个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人,只是,突然发现自个儿那缩着脑袋缩着腿儿的媳妇儿,竟然慢慢将自己的小脑袋伸了出来。(虽然失忆这个梗烂大街了,但是故事却是新的。)
  • 说话办事有分寸

    说话办事有分寸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说话太直、太过等有失分寸的原因,导致了许多不该有的损失;因为办事太死、太乱等无视尺度的原因,许多本该成功的事马上化为乌有……所以,说话办事得有分寸意识。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从“说话不要太直、太过、太软、太硬”等方面谈起;第二部分从“办事不要太死、太乱、太慢、太僵”等方面阐述。本书内容夹叙夹议,透彻明了,读后能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