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206700000001

第1章 序

丁帆 王尧

在2017年的文化生活中,“大家读大家”无疑是关键词之一。我们和明哲文化公司策划的“大家读大家”丛书第一辑出版,有效促进了文学领域的“全民阅读”。这一辑中最早出版的毕飞宇《小说课》一时风生水起,随后出版的李欧梵、张炜、马原、苏童、叶兆言、王家新等诸位大家的作品与之相呼应,成为2017年的一道风景线。在这非凡气象的背后,我们又紧锣密鼓地策划了现在读到的“大家读大家”丛书第二辑。

“大家读大家”丛书的策划包含着这样两层涵义:邀请当今的人文大家(包括著名作家、某个领域内的专家)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外大家的名作;让大家(指普通阅读者)来共同分享大家的阅读经验。前一个“大家”放下身段,为后一个“大家”做普及与解惑的工作,这种互动交流的目的,就是想让两个“大家”来合力推动当下的“全民阅读”,使其朝着一个既生动有趣,又轻松愉悦获得人文核心素养的轨道前行。

在我们儿时并不丰富的阅读记忆中,《十万个为什么》或许是最重要的一套书。我们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获得了一些科普常识,萌生了探究世界的好奇心,潜移默化养成了我们看世界的视角。这是曾经的“大家”读“大家”的历史。我们常与一些作家、批评家同仁闲聊,谈起为普及科普知识,一些科学家绞尽脑汁地为非专业读者和中小学生写书但并不成功的例子,很是感慨。究其缘由,我们猜度,或许就是长期以来我们培养的科学家缺少人文素养的熏陶和写作技巧的训练,理性思维发达,感性思维欠缺,甚而缺少感性表达方式。没有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或者无法表达自己,是一种很大范围的文化危机。究其原因,多年来文学教育的缺失是其一,没有诗和远方,国民整体文学素养凝滞,全社会人文素质缺失。这是当下亟待克服的文化危机。

我们也在这样的危机中,又心怀拯救危机的理想抱负。百无一用是书生,但书生有书,读书,写书。倘若中国当下杰出的人文学者,首先一流作家和从事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换一种思维方法和言说方式,重返文学作品的历史现场,用自身心灵的温度和对文学的独特理解来体贴经典、触摸经典、解读经典,或许会奏出不同凡响的音符;在解读经典的同时,呈现自己读书和创作中汲取古今中外文史哲大家写作营养的切身感受,为最广大的普通作者提供一种阅读的鲜活经验……如此这般,作者和读者岂不快哉!于是,我们试图由文学阅读开始,约请创作领域里的著名作家和艺术家以及文史哲艺学科门类术业有专攻的优秀学者,分别撰写他们对古今中外名家名著的独特解读,以期与广大的读者诸君携手徜徉文化圣殿,去浏览和探究中国和世界瑰丽的文化精神遗产。

已经与大家见面的丛书第一辑,是一批当代著名作家的读书笔记或讲稿的结集。无疑,文学是文化最重要的基石,一个国家和民族可以缺少面包,但是不能没有文学的滋养。文学作为人们日常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人文营养补给,是人之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精神食粮。作为专家的文学教授对古今中外名著的解读固然很重要,但是,在第一线创作的作家们对名著的解读似乎更接地气,更能形象生动地感染普通的读者与大中小学的学生——这是我们首先推出当代著名作家读大家的文稿的原因。

如今,许多大学的文学院或中文系都相继引进了一批知名作家进入教学科研领域,打破了“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摇篮”的学科魔咒。在大学里的作家并非只是学校的“花瓶”,他们进入课堂的功能何在?他们会在什么层面上改变文学教育的现状?他们对于大学人文教育又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些都是绕不过去的问题。其实,这是中国现代大学的一个传统,我们熟悉的许多现代文学大家同时也是著名大学的教授。这一传统在新世纪得以赓续。十年前复旦大学中文系引进王安忆做创作专业教授的时候就开始尝试曾经行之有效的文学教育模式。近些年许多大学聘任驻校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主持的国际写作中心;苏童调入北师大,阎连科、刘震云、王家新等也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在策划这套丛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做了一个课堂实验,在南京大学请毕飞宇教授开设了一个读书系列讲座,他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去解读中外名著,效果奇好。毕飞宇的课堂教学意趣盎然、生动入微,看似在娓娓叙述一个作家阅读文本时的独特感知,殊不知,其中却蕴涵了一种从形下到形上的哲思。他开讲的第一篇就是我们几代人都在初中课本里读过学过的名作《促织》,这个被许许多多中学、大学教师嚼烂了的课文,却在他口吐莲花的叙述中画出了一道独特的绚丽彩虹,讲稿甫一推出,就在腾讯网上广泛传播。仔细想来,这样的文本解读不就是替代了我们大中小学师生们都十分头疼的写作课的功能吗?不就是最好的文学鉴赏课吗?我们的很多专业教师之所以达不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只有生搬硬套的“文学原理”,而没有实践性的创作经验,敏悟的感性不足,空洞的理性有余,这显然是不能打动和说服学生的。反观作为作家的毕飞宇教授的作品分析,更具有形下的感悟与顿悟的细节分析能力,在上升到形上的理论层面时,也不用生硬的理论术语概括,而是用具有毛茸茸质感的生动鲜活的生活语言解剖经典,在审美愉悦中达到人文素养的教化之目的。这就是我们希望在创作第一线的作家也来操刀“解牛”的缘由。

丛书第一辑的作者,都是文学领域的大家。马原执教于同济大学,他在课堂上解读外国作家经典,讲稿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还有王安忆和阎连科也是如此。这两位作家的书稿原本也在第一辑出版,因为体例和内容原因,王安忆老师的书稿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另行出版了。阎连科在当代作家中是个“异数”,他的小说和散文,都以独特的方式创造了另一个“中国”。如果读者听过阎连科的演讲,就知道他是在用生命拥抱经典之作。他对世界文学经典的解读另辟蹊径,尊重而不迷信,常有可圈可点之处。我们期待有机会出版阎连科的文稿。哈佛荣休教授李欧梵先生,因学术的盛名,而使读者忽视了他的小说家、散文家的身份。李欧梵教授在文学之外,对电影、音乐艺术均有极高的造诣,其文字表达兼具知性与感性。收录在丛书中的这本书,谈文学与电影,别开生面。张炜从九十年代开始就出版了多种谈中国古典、现代文学,谈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读书笔记,他融通古今,像融入野地一样融入经典之中,学识与才情兼备。才华横溢的苏童,不仅是小说高手,他对中外小说的解读细致入微,以文学的方式解读文学,读书笔记如同他的小说散文一样充满了诗性。叶兆言在文坛崭露头角之时,就是公认的学者型作家,即便置于专业人士之中,叶兆言也是饱学之士。叶兆言在解读作家作品时的学养、识见以及始终弥漫着的书卷气令人钦佩。王家新既是著名诗人,亦是研究国外诗歌的著名学者,他用论文和诗歌两种形式解读国外诗人,将学识、情怀与诗性融为一体。我们这些简单的评点,赢得了读者的认同。我们将陆续推出当今著名作家解读中外大作家的系列之作,以弥补文学阅读中理性分析有余而感性分析不足的遗憾,让更多的普通读者也能从删繁就简的阅读引导中走进文学的殿堂。

我们现在读到的“大家读大家”丛书第二辑,收录了夏志清、王德威、白先勇、宇文所安、孙康宜、胡晓真、田晓菲、张小虹几位大家的书稿。他们无论身份是作家、学者,还是学者兼作家,几乎都是文章高手。用英文写作的宇文所安,是海外研究中国文学的大家,在他即将从哈佛大学荣休之际,出版他的大作,也是向他致敬的一种方式。值得注意的是,白先勇先生、胡晓真女士、张小虹女士,他们或有祖国宝岛台湾的生活经历,或长期在台湾的研究机构和大学从事教学研究,一样的母语写作,但有不完全一样的表达。彼岸学者、作家的阅读经验和修辞方式,自然而然丰富了我们汉语的表达。夏志清、王德威、孙康宜(她的部分文章是英文撰写)、田晓菲兼具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背景,他们的阅读和写作,为我们提供了多元文化背景的参照。无疑,不少从事文学研究的学者也擅长生动的语言表达,他们对中外著名作家作品的解读在文学史的定位上更有学术的权威性,这类大家读大家同样是重要的。但我们和广大读者一样,希望看到的是他们脱下学术的外衣,放下学理的身段,用文学的语言来生动地讲解中外文学史上的名人名篇。

即将出版的“大家读大家”丛书第三辑,内容集中在外国文学。在解读世界文学名人名篇之时,我们不但约请学有专攻的外国文学的专家学者执牛耳,还将倚重一批著名的翻译大家担当评价和解读名家名作的工作,把他们请进了这个大舞台,无疑是给这套丛书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新文学百年来翻译的外国作家作品可谓是汗牛充栋,但是,我们的普通阅读者由于对许多历史背景知识的欠缺,很难读懂那些皇皇的世界名著所表达的人文思想内涵,在茫茫译海中,人们究竟从中汲取到了多少人文主义的营养呢?抱着传播世界精神文化遗产之目的,我们在“大家读大家”丛书里将这一模块作为一个重头戏来打造,有一批重量级的学者和翻译大家做后盾,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近几十年来,许多史学专家撰写出了像黄仁宇《万历十五年》那样引起了广大普通读者热切关注的历史著作,用生动的散文笔法来写历史事件,此种文章或著作蔚然成风,博得了读者的喝彩,许多作家也参与到这个行列中来,前有余秋雨的文化大散文《文化苦旅》,后有夏坚勇的历史大散文《湮没的辉煌》和《绍兴十二年》。我们试图在这套丛书中倡导既不失史实的揭示与现实的借镜功能,又有笔墨生动和匠心独运的文风,让史学知识普及在趣味阅读中完成全民阅读的使命。这同样有赖于史家和作家们将春秋笔法融入现代性思维,为我们广大的普通读者开启一扇窥探深邃而富有趣味的中外历史的窗口,从中返观历史真相、洞察人性沉浮,在历史长河中汲取人文核心素养。

哲学虽然是一个枯燥的学科,但它又是一个民族人文修养的金字塔,怎么样让这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灰色理论变成绿叶,成长在每个读者的心头呢?这的确是一个难题,像六七十年前艾思奇那样的普及读本显然已经不能吊起当代读者的胃口了。我们试图约请一些像周国平那样的专家来为这套丛书解读哲学名家名作,找到一条更加有趣味的解读深奥哲学的快乐途径,用平实而易懂的解读方法将广大读者引入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名人名著的长河中,让国人更加理解哲学与人类文化休戚相关的作用,从而对为什么要汲取人文素养有一个形而上的认知,这恐怕才是核心素养提升的核心内容所在。

艺术本身就是有直观和直觉效果的学科门类,同时也是拥有广大读者群的领域,我们有信心约请一些著名的专家与创作大家共同来完成这一项任务,我们的信心就在于许多作者都是两栖人物——他们既是理论家,又是艺术家,在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等艺术门类里都有深厚的人文学养和丰富的创作经验。

“大家读大家”丛书的策划、写作和出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我们将用毕生的精力去打造它。我们希望这套丛书成为我们民族人文核心素养提升的一个大平台,为普及人文精神开辟一条新的航道。

非常感谢译林出版社和明哲文化公司为“大家读大家”第二辑所付出的心血,使得本丛书顺利出版,以飨读者。

向写作的大家致敬!

向阅读的大家致敬!

同类推荐
  • 陌上花开缓缓行

    陌上花开缓缓行

    人世韶光,何其忽然?人生际遇,何其偶然!与其独自向隅,击磐敲钟,以生的快乐作修束,去叩问佛祖苍天,谋求来世幸福,不如好好的活在当下,珍惜所得,珍惜拥有,感受现实和现世的欢乐。入山参禅,出山归凡,如此,则幸福无处不在。
  • 奥威尔书评全集(下)

    奥威尔书评全集(下)

    “承认现实的恐怖,以这种方式将它消解。葬身鲸腹——或承认你就在鲸腹中。”——乔治·奥威尔。【作者简介】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传世之作《一九八四》、《动物农场》脍炙人口,历久弥新,被誉为“一代英国人的冷峻良心”。【内容简介】奥威尔可谓是20世纪最发人深省且文笔最为生动的随笔作家之一,他以过人的精力和毫不妥协的语言,用笔和纸与其时代的偏见进行抗争,也因此而闻名于世。本书收集了迄今所能搜集到的奥威尔在不同报刊、文集中发表的长短书评,横跨奥威尔的整个创作生涯,其中包括《查尔斯·狄更斯》、《在鲸腹中》、《评》等多个名篇,以近百多万字的篇幅,呈现奥威尔书评的全貌。本书为三卷本套装的第三册。
  • 奥威尔散杂文全集(套装共6册)

    奥威尔散杂文全集(套装共6册)

    完整收录迄今所能搜集到的奥威尔一生中所创作的全部散杂文作品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传世之作《一九八四》、《动物农场》脍炙人口,历久弥新,被誉为“一代英国人的冷峻良心”。奥威尔可谓是20世纪发人深省且文笔最为生动的随笔作家之一,他以过人的精力和毫不妥协的语言,用笔和纸与其时代的偏见进行抗争,也因此而闻名于世。本书收集了迄今所能搜集到的所有奥威尔一生中所创作的散杂文作品,囊括了多个脍炙人口的奥威尔名篇。奥威尔散杂文全集由《奥威尔杂文全集(上,下)》《奥威尔书评全集(上,中,下)》《奥威尔战时文集》共六册组成。
  • 中国审美文化焦点问题研究

    中国审美文化焦点问题研究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具有若干复杂而深刻的核心问题,其中一些话题具有非常强大的延伸能力,旁浸其他领域,演变成为一种贯穿各个文化层面的内核。《中国审美文化焦点问题研究》选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九个焦点:道法自然、技道两进、玄圣素王、在事为诗、马乘飞燕、以形媚道、文心智术、吟咏涵泳、典型境界,展开充分的研究和讨论,以期推动传统审美文化精神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 朱湘全集·译作卷(一)

    朱湘全集·译作卷(一)

    译作卷(一)收录了朱湘翻译的《路曼尼亚民歌一斑》(1924年,北新书局出版),《英国近代小说集》(1929年,北新书局出版)。朱湘的翻译注重音韵和节奏,其特点是在不脱离原诗意境的前提下表现自己对原作品的独到见解,本卷翻译作品全面展示了朱湘深厚的翻译功力与优美的翻译艺术。
热门推荐
  • 神魔葬歌

    神魔葬歌

    狱塔镇魔,魔威不可敌,天渊锁神,神姿耀古今。不朽王朝论帝路,山海界主慑天下。帝尊一出,谁与争锋?是千年的等待,还是宿命的轮回。少年手执‘孤’,于黑暗中寻找光明,带着满腔滚烫的热诚,赴一场生死相依的约定。神有眼泪,是因为魔有感情,人若心死,可悲天意,银铃的知悔,沧海的哭泣,不曾聚,何来失去。。。
  • 我不做大仙儿

    我不做大仙儿

    修仙大学冒出个跳大神儿的,他还妄想得道飞升!?别开玩笑了!且看他如何作妖耍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下嫁鬼公主

    下嫁鬼公主

    修仙路上十四载,还停留在练气境的大师兄萧扬竟然被鬼公举看上?鬼公举真的瞎眼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男婚女嫁

    男婚女嫁

    她与他缘起演习,相处的过程更是一场真人对战,红蓝交战,战利品是她的心。且看英俊的汉子怎样一步一步攻占漂亮女军医这块“高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复仇四公主的复仇之路

    复仇四公主的复仇之路

    她——之钥腹黑,毒舌,冷酷无情,她——之星成熟,做事果断不留痕迹,她——之晨活泼可爱却很腹黑,她——之曦妩媚,拥有魔鬼般的身材,却很残忍。一场事故使她们相遇分别说出了自己的故事,十年后,她们回来复仇,可复仇的路上,她们会和王子们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
  • 吸血姬的契约物语

    吸血姬的契约物语

    Kyubey君的书还需要简介吗?为什么我会变身成为吸血鬼妹子啊喂!……“闭嘴,这可是血族至高无上的恩赐!汝等应该为这份契约感到荣幸!征服世界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优雅地吸血!”“……”书群群号:4.6.4.8.0.6.2.1.7各位童鞋可以加一下
  • 划破天际的金乌

    划破天际的金乌

    鸟嘴巴总是唧唧咋咋,鸟舌头总是隐藏在了尖锐的嘴巴里,乌鸦有着一双红色的眼睛,它们站在了树枝上,从来没有吉祥。
  • 狐妖情缘

    狐妖情缘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灵狐族,她们族内如果没有妖气就只有死。而有一天灵狐族族长的夫人生了俩个女儿。姐姐没有妖气妹妹有妖气正因如此姐姐平安的度过了五百年。但纸始终包不住火这件事还是让她们的母亲知道了。她的母亲让她离开让她不要在回来。当青依准备离开时却被带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是谁把青依带到哪个地方的?她以后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