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400600000001

第1章 自叙

吾友移席某市,相见称,彼处凡学历史者皆不治史,凡治史者皆非学史出身。闻言感慨万端,此实将近来学界的种种弊端一语道破。时下一些学人对本行现状多有不满,或归咎于故人,或借鉴于别科,于是赶超前贤,跨越学科之说甚嚣尘上。至于如何超与跨,无非以立异为创新,在本学科以不知为无有,在他学科以不懂为新奇。所欲超越者,多半为必不可少而尚未掌握的行规,则标新立异不过是越矩违规。此类言行,看似好标高的,胆大妄为,实则内里空虚,对已知不自信,对未知则盲从,究其实,还是学问未上轨道。

治学须在技术层面以上才能发挥个性,若以规矩为束缚,则门径已成局限。近年来不少学科的学人不安于位,愚意原因还在对本学科的基本规矩知之不深,所以易于动摇。以史而论,不知如何弄清史实,便欲纵论史识史鉴,如此不温故而欲创新,难免半桶水之妄。而无知者无畏,读书越少越放言无忌,与前贤读书越多越不敢说话适成反证。世风亦推波助澜,或自命权威,或诩为典范,以为站在侏儒身上便成了大师。又惟恐别人不认,复设立奖项称号,诏告天下,功成名就,以期不朽。为学者因而不在学术建树方面争久远,惟争一时名利之得失,关起门来水准越评越高,放之四海则难免每况愈下,自欺欺人之举在学术界或有泛滥成灾之虞。据说某市曾有“到本世纪末”引进和培养大师各10人的宏伟计划,如今新千年早已来临,大师却踪影杳然。

上述现象,晚清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以来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中学在与西学的冲突中日益失势至关重要。中学无本,则学术多由外来,本既在外,不易知其详,人类天性又趋易避难,学人复好新奇而畏艰深,加之传媒哄抬,学子风从,游谈无根之说自然大行其道。本来学问之事讲究天赋和训练,最不适于多数取决,必以此定学问之优劣得失,绝无政治民主的两害相权取其轻与纠错效果,只能在人多势众的喧闹中使民族的智慧流于平庸。

历史研究,政治史本为传统正史的主体,在欧洲近代学术变迁中,则是变革的主要对象之一。近代中国的新史学兴,正史自然受到冲击。到1924年,章太炎已经批评时人治史受日本东洋史学的影响,“重文学而轻政事”[1],“详于文化而略于政治”。[2]随着历次革命的凯歌式进行,政治史再度成为学人关注的重心,只是偏于事件。革命结束后,以革命史为中心和归宿的政治史又逐渐冷却。20世纪中国诸如此类的循环不仅随处可见,而且多次重复。至今恐怕很少有人回味渐入颓唐的章太炎的言论。由有学问的革命家退居宁静的学者,政治上逐渐淡出前台,思想上也趋于保守,学术的思考反而因此能够避免过度的情绪化,在西学大潮排山倒海般涌来之际,强调民族固有的特性,是非正误姑且不论,整体上可与新文化互补,当是不争的事实。研治中国史事,不能不受历史进程和资料遗存样态的制约,重政事适为表现之一。中国历史文化一以贯之,制度史自然受到格外重视。而在常态的社会史研究之外,重大事件和人物研究肯定会魅力永存。时下外行介入,主要即在这类领域。

治史学如弄文学,做什么固费斟酌,怎样做尤其重要。时人好从选题区分宏观与微观,其实做什么虽然具体,怎样做却能举一反三。治史目的首在求真,但在重建史实的过程中,所揭示的绝不仅仅限于史实的真伪。“讲宋学,做汉学”一途,最要在所做工夫均能体现微言大义,而又处处皆得征实。离开史学专谈史法,难免两面脱节,流于空泛。即使有必要建立新的解释框架,也应通过一定的具体研究表现出来。所以,同一题目出自不同人之手,格调品味,高下有别。以成果分,品类有四,曰不看也知,一看便知,看到即知,看也不知。

所谓不看也知,其选题便不能成立,堕入学术陷阱,即使自圆其说,也离事实真相愈远。一看便知者,能将所见材料排列,或叙述人事之大体,或分析问题各方面,虽无新意,尚不越矩。此类切忌以前人尚无系统专门研究等语自我标榜,因所说已为前贤分别道出,或在意料之中,虽无专篇,或系唾余。看到即知,指其专以新材料研究新问题,又有上下之别,上焉者以新材料贯通旧材料,识一字成活一片,开创新解,纠正陈说。下焉者乘空蹈隙,求新奇而偏一隅,以琐碎为发现。看也不知者,所用虽常见材料,其大能够融会贯穿,通方知类,其小可以读书得间,力透纸背,均能发人未发之覆。极高明者,甚至将所用材料一一列出,亦看不出所以然,必经其人讲解论述,指点迷津,方能豁然开朗。除第一类外,其余均在水准之上,但最后一类若不写出或讲出,则重复发明可遇而不可求。或以为学人著述不在乎多一本少一本,一般而言固然,至于做到极高明者,才识机缘,均赖天成,如不在为己之后为人,则不知何时能有继起者悟出,实为学界难以弥补的损失。学术之事,能增加量的扩张已十分困难,要在质的提升方面有所建树,谈何容易?

入门以来,便与孙中山研究剪不断,理还乱。近25年来,适逢孙中山研究经历由“险学”而“显学”的转变,进展显而易见,成果的量极多,面极宽,要找一规模合适又有深度的方向已成棘手难题。但所谓盛极而衰,祸福相倚,中兴里潜伏着危机。其一,从冷变热,吸引了不少学人的关注,也不免成为争食的饭碗,而在量的扩张的同时,质便做了牺牲,低水平的重复不在少数。其二,碗小而僧多,要不断扩大容量,容易流于偏斜,如红学之末流。其三,凡附加许多社会责任之学,往往有些不堪重负,学人反而视为畏途,不愿虚耗精力。如此一来,流品混杂,学术难免等而下之。

平心而论,尽管孙中山研究硕果累累,整体上仍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倒不是用国际拿破仑研究已有传记千余种作为参照,这样的杰出人物无疑会不断成为史家乃至社会重新认识的对象,就学术言,至少有几点可以讨论:一、迄今为止,无论国内抑或海外,已出的孙中山全传中尚无一种得到学界的公认。撇开观念的差异,仅以深入程度论,后续各书恐怕还不及史扶邻1968年的《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二、既有成果中误读错解孙中山思想言行者即使不能说比比皆是,也为数不少,还有相当多的部分虽有论点,论据却未经过严格检验,或者只是按照后来的外在观念,为孙中山重塑金身。三、已有的资料很多地方读不懂,当然不是指字面的意思,而是相关的人事及所指,强作解人不过是望文生义。随着新史料的问世,识一字成活一片的情形随时可见。凡此种种,均说明相关研究尚属幼稚。

棘手与幼稚,看似相悖,实则相通,这也正是人物研究的特性。据说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中国学界中,凡找不到适当题目又想有把握获得博士学位者,就会以人物研究为捷径。其实,人物研究上手较易,做好却极难。因为不能仅仅描述外形,还要对其言行具了解之同情。这种所谓了解同情,绝非时下等而下之的心理分析之类,用后来的外在观念妄度前人,而要以实证虚,通过了解前后左右的人事及其内在联系,具体掌握其每一言行的殊境、思维、潜意识甚至无意识,不以一人之是非为是非,以免诛心臆测。更有甚者,或认为要了解历史人物,须在相关的知识和智慧方面超越对象,否则难以返其本心。孙中山这类人物,时间跨度大,经历事件多,交往联系广,又兼具政治家、思想家等多种品格,经验与智慧均为常人所不及,为人行事往往逸出常轨,要具了解之同情,是对学人见识与功力的极大考验。非有极高天赋,良好机缘,优越条件,并对此情有独钟者立志潜心,十年磨剑,难以奏功。可惜主观条件适合者别有天地,又不愿趋时逐流,偶以余力,只得片断。

治史初窥门径以来,就在以孙中山研究为主业的机构,所谓在商言商,陆续也做了一些功夫。尤以在陈锡祺先生主持下编辑《孙中山年谱长编》,受到的训练最大,而且得益不限于孙中山研究。凡治一人事,如有长编、纪事本末和考异为基础,必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要做足这些功夫,一人一事亦戛戛乎其难。今人有一绝大误会,以为近代史料易读,治学难度较古代史为低,其实大谬不然。以史料言,陈垣力求竭泽而渔,而近代史料浩繁,无法穷尽。以史学言,陈寅恪治中古史重在制度文化,治晚近史则深入心境,要以实证虚,艰辛也在信而有征之上。所以,编过《长编》之后,愈知不可轻易出手。其时有一撰写孙中山传的计划,得几位师友相邀,分工合作,即主张规模宜稍大,详尽之后,继以简约,则判断才不至于偏误。所承担1895年至1911年一段,写到庚子,已逾十万言。后来这一计划因故搁置,心得分别写成单篇论文,或融入其他著述。十年来治庚子勤王史事,实由此发端。本书的几章,亦为副产品。同样受编辑《长编》的影响,关于孙中山与同盟会成立的过程,也是关注的重心之一。

治史切忌为成见所囿,先入为主。从定义出发,或以某人立场为据,均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正道。而人物研究中,上述正是较为常见的偏弊。有时论战双方看似针锋相对,或维护,或翻案,其实背后的思维认识方式基本一致。有关《孙中山与庚子勤王运动》和《陈炯明事变前后的胡适与孙中山》的讨论,很想由前后左右的关系入手,把握当事人的言行,避免以主观设定的标准衡量评价。从历史本身的复杂性中看出所谓规律,远比牺牲史实得出概念化的论断来得重要。

本书收录的各文,或已经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陆续发表,或成稿有年,未曾面世,或为近期写作。已刊者当时或有手眼不到,因而致误之处,此后材料多见新出,随时有所签注,认识也有局部调整,汇集时均做程度不同的增改订正,有的增加篇幅较原来多出数倍,几近重写。这倒不是悔其少作,故意毁尸灭迹,而是想反映自己认识的进展。其中《孙中山与同盟会的成立》和《信仰的理想主义和策略的实用主义——孙中山的政治性格特征》两文,颇为犹疑。前者为与人商榷之作,章开沅师后来曾教以治学宜正面立论,不宜对面争论,虽然不一定针对此文,却无异于当头棒喝。凡对面争论者,其始既为对方制约局限,其终往往意气用事,走向偏激。双方论点针锋相对,唇枪舌剑,而观念和认知方式如出一辙。后者则因为稍前史扶邻教授在台湾的一次研讨会上提出过论点相同、论证较略的论文,限于条件,当时未曾寓目,加以论证方式与目前信守的办法略有出入。另外,《孙中山与新加坡华侨》本来是为一本孙中山与华侨的专书所拟的一章,其体例要求不用注释,后来因故搁置。现尽量补回注释,疏漏在所难免。

本书各文在搜集资料、研究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中村义、狭间直树、久保田文次、吕芳上、王学庄、容应萸、朱英、胡波以及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所各位师友多方面的帮助,谨此致谢。

注释

[1] 章炳麟:《救学弊论》,《华国月刊》第1卷第12期,1924年8月15日。

[2] 章炳麟:《劝治史学并论史学利弊》,《新闻报》,1924年7月20日,引自《北京大学日刊》第1526号,1924年9月24日。

同类推荐
  • 恶魔下场

    恶魔下场

    本书分为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三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流落维也纳街头的三流画家、摒弃俸禄投身政治的高级掮客、年少轻狂多次被驱逐出境、武士道造就的狂人军官等。
  • 华人十大科学家:钱学森

    华人十大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男,汉族,浙江杭州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1995年5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原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更名为钱学森图书馆,江泽民主席为之题写了馆名。2011年,上海交大也建成钱学森图书馆。同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钱学森》由童苏平、邢娓娓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读文人传说故事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许多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令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文人传说故事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当然读文人传说故事最大的收益是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斗智斗勇,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与僧侣、道士之间的友谊与纠缠,这些传说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当时那些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也更全面,比真实历史更能使我们得到教益和收获,也是更能令我们感动的活教材。
  • 起点不决定终点—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0封信

    起点不决定终点—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0封信

    我相信个人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个人对生命、自由和幸福权利的追求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我相信权利之中必包含责任,机会之中必包含义务,拥有之中必包含职责。我相信法律皆是由人所制定,而非人被法律所掌控;我相信政府是人民的仆人,而非人民的主人。我相信人因为工作会变得高贵,不管是用脑力还是体力;我相信世界会给予每个人谋生的机会,但它并不对人类之生存负有义务。
  • 一本书读遍中外名人

    一本书读遍中外名人

    精选古今中外近百位在人类历史上做出杰出贡献并有着巨大影响的名人,涉及到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每一位名人的小传不仅概括性地介绍了其生平、影响、成就以及后人的评价,还收录一两则极具代表性的趣事轶事,立体展现名人的个性气质与人格特征。《一本书读遍中外名人》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史料力求详实,内容全面,侧重于展示名人的进取精神,为人们了解名人,走近名人提供了一扇最便捷的窗口。
热门推荐
  • 朱弦已为佳人断

    朱弦已为佳人断

    ——什么叫做虎落平阳被犬欺——如果不是帝倾寒扯着千代无忧的衣角,欠欠的为了丰衣足食喊了一句“爹地”,她怎么可能让这个衣冠禽兽缠上?!“小寒,给师父捶背,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来了,师父。”“小寒,给师父揉肩,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来了,师父。”“来了......”帝倾寒一听赶紧逃,回到魔帝山画个圈圈诅咒自己——你为什么要惹这个千代闷骚?!————
  • 讲诡

    讲诡

    那一天,我站在一个土包前,天上有两个月亮,就像一双眼睛,隐约之间,我好像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 仁与参

    仁与参

    本作品主要讲述一些青春里的故事,道同,即使远在天边,也近在眼前“你能否看见我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看着你。”
  •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中所选的诗集与散文集均是作者在宁夏工作时,对这第二故乡的感慨与寄托。例如书中的《火车上有十个上海姑娘》一文描述的是作者初到宁夏,在从兰州到银川的火车上,所缔结的友谊;《银川制药厂的故事》记叙了作者在银川制药厂工作时面临困难时期的过程;《雨后的早晨》、《钻天杨》、《银川春景》这三首诗描绘了当时银川南门外的景物;《给三个生产上的标兵》等歌颂了工人忘我的劳动和崇高品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夜莲觉

    夜莲觉

    夜雨哭枝如墨黯,莲生蓬蕴花结梓。冬生非雨一梦觉,瀚雪无霜宛如七?妖族,魔僧。人族,神使。更有两大阵营之上的神魔……直到有天,一个少年出现,打破天,两个巨人之间的天枰,一切将变得不在太平……
  • 摄政王妃别跋扈

    摄政王妃别跋扈

    她是司徒大将军的小女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女人,他是堂堂摄政王,冰冷的心,可是这个女人却成了他的软肋,相爱相杀,互虐互爱
  • 左心房叫醒悲伤

    左心房叫醒悲伤

    我想说一个女孩蜕变的故事首先要从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一段说不清开始更荒唐结束的初恋也许故事并不美还带着些许狼狈
  • 各位师兄好

    各位师兄好

    自从踏入了宗,他就踏上了作死的路PS:新书
  • 元气大陆之崛起

    元气大陆之崛起

    林天,元气大陆上一个小家族的少爷,在得知自己离奇的生世后毅然踏上了争霸之路,期间经历各种困苦和茫然,但凭借其过人的毅力和才智,冲破重重障碍,一飞冲天,独霸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