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46500000014

第14章 报刊、出版、图书馆等事业的兴起

随着晚清社会的进步发展,报刊、出版、图书馆等社会事业也发展起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掀起了创办报刊的高潮。随着西方新式印刷设备和技术的输入,中国近代出版企业日趋发展成熟,商务印书馆成为历史最悠久、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印刷出版企业。随着晚清文化事业的发展,图书馆事业也逐渐走向近代化。

□近代报刊的创办

中国近代报刊最早是由外国人创办的,稍后才有中国人自办的报刊。维新变法时期,形成了创办报刊的高潮。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报刊,宣传反满革命,形成又一个创办报刊的高潮。

19世纪40~90年代的半个世纪中,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中外文报刊有170余种,主要有《万国公报》、《格致汇编》、《中西闻见录》、《益闻录》等。从16世纪60年代起,由外国人创办的商业性质的报刊迅速发展起来,其中以《申报》为典型代表。《申报》于同治十一年(1872)由英国商人美查集资创办于上海,到1949年停刊,历时77年,共出版约2.5万号。内容有论说、新闻、广告、货物价格表、轮船进口表等,所载近代史料极为丰富。此外上海的《新闻报》、天津《时报》、北京《顺天时报》,皆为外国人创办的商业性报纸。外国人还在中国创办了一些外文报刊,著名的当数在上海出版的《北华捷报》,道光三十年(1850)由英国人创办,每周一期,主要刊载时事新闻、商情、司法和领事公报。同治三年(1864)增出日报《字林西报》,作为《北华捷报》的副刊。后来随着《字林西报》发展,《北华捷报》反成为《字林西报》的增刊。

从19世纪50年代起,相继出现了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如香港有《中外新报》、《华字日报》、《循环日报》;汉口有《昭文新报》;上海有《汇报》;广州有《述报》、《广报》等。这些报刊多由进步知识分子所创办,向国人宣传了新知识、新思想。维新变法期间,中国人办报出现高潮。光绪二十一年到二十四年间(1895~1898),由维新派创办的各种报刊达30多种,其中《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知新报》、《国闻报》、《湘学报》和《湘报》等影响较大。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逃亡国外,继续从事政治活动,创办的报刊主要有《清议报》、《新民丛报》、《政论》、《国风报》等。这些报刊极力鼓吹君主立宪,主张保救光绪帝,反对暴力革命。与其主张相近的报刊,还有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外交报》和《东方杂志》,也主张君主立宪,但不像上述诸刊那样着重宣传政治主张,而主要是时事报道和时论选辑。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进行武装斗争的同时,也创办了许多报刊进行革命宣传。他们在国内各地以及港澳、日本、南洋、美洲等地,创办了约120多种报刊,其中日报60多种,期刊50多种。香港有《中国日报》,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00年1月25日)创刊,陈少白任社长兼总编辑。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第一份报纸,兴中会和同盟会的机关报。《中国日报》曾和香港的保皇派报纸《商报》展开论战。辛亥革命后,《中国日报》迁广州,成为国民党的宣传喉舌,1913年被查封。

辛亥革命前夕,在上海宣传革命思想的著名报刊有《苏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等。《苏报》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十六日(1896年6月26日)创办于上海,初以报道市井琐闻为主。光绪二十八年(1902)章士钊任主笔,渐成为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的机关报,第二年清政府勾结租界当局将《苏报》查封。《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世称“竖三民”,主要创办人为于右任。“竖三民”对辛亥革命及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均作了积极的报道和评论。

在日本,留日学生创办了一批宣传革命反满的报刊。光绪二十七年(1901)有《国民报》,二十八年(1902)有《游学译编》,二十九年(1903)有《湖北学生界》、《浙江潮》、《直(隶)说》、《江苏》,三十年(1904)有《白话》,三十一年(1905)有《醒狮》,三十二年(1906)有《洞庭波》、《云南》、《豫报》、《鹃声》,三十三年(1907)有《汉帜》、《晋乘》、《粤西》、《河南》,三十四年(1908)有《四川》、《夏声》等。其中尤以《民报》影响最大。《民报》的前身是华兴会所办的《二十世纪之支那》,光绪三十一年五月一日(1905年6月3日)创刊于东京。中国同盟会成立后,改名为《民报》,为同盟会的机关报,同年十月三十日(11月26日)在东京创刊。孙中山亲撰《发刊词》,第一次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公布于世。初为月刊,后改为不定期出版,共出26期。内容以政论为主,宣传革命思想,力辟保皇谬说,很受读者欢迎。

□商务印书馆

在中国近代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应首推商务印书馆。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正月,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4人集资3750元,在上海开办了一个小印刷厂,因为以承印外商商业文件为主,故名为“商务印书馆”。光绪二十六年(1900),商务印书馆收购了日本人在上海办的修文书局,接收了日商先进的印刷机器。这使商务印书馆的生产能力和印刷能力都大大增强。光绪二十七年(1901),夏瑞芳邀请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张元济参加创业,正式成立商务印书馆,并于该年改组为股份公司,由夏瑞芳任总经理。次年,由于大量兴办新学,急需教科书,商务印书馆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将主要业务转为出版学校用书。光绪二十八年(1902),商务印书馆始设编译所和发行所,成为一家出版、印刷、发行全能型的新式出版机构。光绪二十九年(1903),张元济正式任编译所所长。编译所分国文、英文、理化数学和辞典等部,分别编辑出版了《帝国丛书》、《地理丛书》、《华英音韵字典集成》、《英文汉诂》、《原富》、《自然科学小丛书》、《新字典》、《辞源》等书。同时,张元济还广延人才,组织教科书的出版,光绪二十九年开始出版《最新教科书》,为商务印书馆出版各类教科书奠定了基础。另外,商务印书馆还辑印了一些珍本、善本古籍,如《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续古逸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以后商务印书馆规模逐渐扩大,在全国各地主要城市设30余处分馆,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一家近代化印刷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的建立与发展,开创了中国出版事业和印刷事业的新纪元,不仅对中国的社会进步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近现代出版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对新式民营出版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继它之后,文明书局、开明书店、广智书局、小说林、群学社等新式出版企业先后创办。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上海成立第一个书业商会,有22家新式书刊出版机构参加。

□近代图书馆的创建

鸦片战争以来,外国传教士相继在上海等地建立了几所教会藏书楼和图书馆,著名的如徐家汇天主教藏书楼、上海图书馆、圣约翰大学图书馆和格致书院藏书楼等,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伴随着中国旧式的藏书楼日益衰落,晚清出现了几位著名的大藏书家及藏书楼,如浙江陆心源的“宋楼”和丁丙的“八千卷楼”,山东杨以增的“海源阁”,江苏瞿镛的“铁琴铜剑楼”,其丰富的藏书逐渐向社会公开,藏书楼也逐渐转化为近代性质的图书馆。

同时,一些开明士绅、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人士都十分重视创建近代图书馆。徐继畲、王韬、马建忠、郑观应等人的著作中,都倡议建立近代图书馆;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人士纷纷成立学会,创办了一批附属于各学会的公共藏书楼。

20世纪前10年,新式图书馆纷纷成立,各省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私人图书馆都有不同程度地发展。光绪二十九年(1903),常州图书馆成立,系由私人藏书楼改造而成。光绪三十年(1904)商务印书馆图书室成立,宣统元年(1909)定名为涵芬楼,即东方图书馆的前身。光绪三十二年(1906),中国第一个省级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建立。宣统元年(1909)国立京师图书馆开始筹建,其余各省的图书馆也加紧筹建。到民国前夕,各省省级图书馆基本建立。

新式文明浪潮中的社会风貌

同类推荐
  • 海盗为王

    海盗为王

    一个王牌间谍回到了清朝康熙初年。作为今世一个海盗的儿子,面对着满族皇帝中最为强大的康熙,是远遁海外?还是揭竿而起?凭借西沙群岛中一个小小的海盗基地,能够抗衡即将剿灭三藩、统一大明的康熙吗?他拥有超越这个时代400年的知识,面对后世那些所谓“砖家教兽”口中的千年一帝康熙皇帝,能够绝地重生吗?一切精彩尽在本书《海盗为王》中。新人新书请求支持,多多点击,多多投票,多多收藏,谢谢!
  • 汉末辽王

    汉末辽王

    现实世界的穷小子烂屌丝,在一系列悲催悲催再悲催的情况下,穿越到了当时被称为极北苦寒之地的辽东。“老子刚被甩就穿越啦!”“什么?这是汉末乱世!”“靠!我家祖坟让人给刨了?哪个王八蛋干的!”“好吧,弄不过人家只有脚底抹油了,但为啥要上棒子那去避祸啊?”本书,是小人物的天下!看猪脚带领着一群历史中的无名之辈,踩扁那些猛将、谋士、雄主!占辽东,平幽州,败袁绍,杀曹操,霸中原,威震华夏。
  • 明末海商集团

    明末海商集团

    开局十几条人马七八条枪。“狗儿。”“干啥?”“我背痒,你帮我挠挠。”“掌柜的,咱们正经点好不?”......“九儿。”“什么事?”“有人骂我。”“骂你啥?”“骂我生儿子没屁眼。”“我觉得吧,你一定招惹别人了。”......唉,人心散了,队伍没法带啊。
  • 帝有光辉裂变

    帝有光辉裂变

    一部帝王史,太后辅佐三代帝王,谁为帝王,谁是世间最美的情郎,谁就是受万民拥戴的王。
  • 重生之大唐宰相

    重生之大唐宰相

    杨云被坤沙设计害死,重生到大唐圣历二年,时值武则天驾崩,韦皇后乱政,民不聊生,无意中救了身为临淄王的李隆基,被邀请进京任职。他运用智慧和谋略,帮助李隆基对抗韦后,铲除太平公主,平定内忧外患,发展军事经济。刁蛮任性的公主,野蛮泼辣的侠女,温文尔雅的仙子,阴险毒辣的魔女,他不想要,可不得不要。且看两世为人的他,如何帮助李隆基开创开元盛世,荣登相位。
热门推荐
  • 情倾浮生:我本痴狂

    情倾浮生:我本痴狂

    ☆她出生没多久,就被天选成神柱,成了东璃国守护神——红炎的共生,从此终身侍奉神明,直到迎来三十岁的寿命终结。韶华短暂,最终以一纸黑字,草草几笔,便成了此生——她心有不甘。于是她抗拒这样的命运,一心逃离,生已久远,气终尽也,只为此生无憾。落花时节,她邂逅了少年青枫,如海洋般湛蓝的双眸令她痴醉,他承诺倾尽此生,换她韶华自由,却不知背后有人悄然而立,桀骜的红炎双眸氤氲,微风轻拂,却拂不走销魂黯然……☆“红炎大人,我无意做您的笼中鸟。被折断翅膀的鸟儿,只有死路一条。”☆“我只想自掌命数,不愿此生只作那点点黑墨,封存在这阴暗的阁楼中。”☆“你听,这风声——那是自由的声音……”
  • 神者悲心

    神者悲心

    为了那个目标,她铤而走险,为了妹妹,她放弃了无数希望,走上了不归路,她看上去那么柔弱,却扛起了那么多……
  • 学园都市的金色之闇

    学园都市的金色之闇

    不会简介……总之,基本上介绍都在标题里了小暗在学园都市的生活
  • 长歌觉萧

    长歌觉萧

    凌小河本是江湖威望极高的沈氏后人沈萧河。得知南风氏恩将仇报,为了报沈氏灭门之仇,凌小河躲藏枫叶林10年,向凌复行学习暗器。十八岁的凌小河,终于走出枫叶林,结识好友,找到心上人,步步完成自己的复仇之路……
  • 因为爱—画地为牢

    因为爱—画地为牢

    人生若只如初见,倾世覆过,我便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
  • 邺中记

    邺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当青春逝去你是否还在

    当青春逝去你是否还在

    他们,是青梅竹马。在上了高中后距离却也越拉越远。他们,是否还能回到从前?
  • 琥珀人

    琥珀人

    考古专业的小刀因毕业后未能找到工作,故而转向自己喜爱的琥珀专业,再一次偶然下遇到了自己的多年的好友,在另一次经历中,与一个女孩儿发生了一夜情,又在另一次经历中,偶遇了一对自己曾经得罪过的兄弟俩,而后,有偶然间看到了父亲的日记,此后,离奇而又惊险的故事一次又一次的上演,小刀在一步一步的前进,想要看清未来在等着自己的是什么,结果发现,身边的人,渐渐脱下了自己的面具,变得陌生起来……
  • 苍天道路难平

    苍天道路难平

    于异界打响的灭霸一指,引着少年携起无限力量纵横天下。
  • 冒牌首富

    冒牌首富

    黄富翁:“儿子,我给你三条路走。”第一:在半年之内花光三百亿,要你亲手花,不能送人,不能存,不能……,能满足我的条件吗?第二:在半年之内,只要你愿意和美女结婚,生一个孙子,我给她一亿,生一个孙女五千万,不设上限,能满足我的条件吗?第三:半年之后你要是能继承我的产业,我就让你继承,能满足我的条件吗?第四:最坏的打算就是把钱全部捐了,我也是无能为力呀。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情节不跟现实搭边,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