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76100000010

第10章

温德殿中众臣分列两班,中间站着董卓,他旁边还立着一个年轻儒生。

大将军何进已死,十常侍也都已经伏诛,震动朝纲的一场大乱暂时算是划上了句点,但是否真能从此太平,决定权还在这个站在朝堂中央之人的手中。

少帝也注意到了董卓身旁的儒生,结结巴巴地问道:“董……董爱卿,你身侧……身侧之人是谁啊?”

董卓回道:“此人乃是臣军中的记室李儒,虽然年少,但文韬武略无所不精,臣处理军中事务只是,多有倚赖。”

少帝点点头,道:“宣旨。”边上一个小黄门捧出一道圣旨,展开宣读。圣旨大意是褒奖董卓勤王平叛的举动,晋董卓为司空,封源城亭侯,食邑三百户,其麾下众将也各有封赏。董卓冷笑着听完圣旨,先不忙着谢恩,转头对李儒说:“文优听到了么,晋我为司空……”李儒回答:“臣听到了。”满朝文武相顾骇然,正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董卓突然跪伏在地,叩头谢恩,而后不管天子反应,径直起身领着李儒扬长而去。

董卓与李儒信马走在洛阳街上,董卓问道:“文优,你说今天这道圣旨是出自何人之手啊?”李儒回答道:“天子年幼,拿不了主意,如今何进与十常侍都已经死了,商议国是,处置朝政的肯定是如王允袁隗这般老臣。这些老臣守成有余,进取不足,虽然知道主公您有大功于社稷,却害怕朝中再出现一个权臣,这才想出这么一个办法。晋封您为司空,封亭侯,名义上示以尊宠,实际上都是些不懂不痒的处置。主公若是接受,他们必然会慢慢剥夺主公的兵权,等到天下安定,朝廷重掌大权之后,再慢慢算擅自回师攻击洛阳的大罪。等到那时候,咱们西凉一系可就全都死无葬身之地了。”

董卓冷笑点头,道:“这些朝臣的计划不光你我能看出来,就算是个三岁小孩也能看出来,不知道他们如此这般掩耳盗铃,究竟是要瞒谁。”

“他们必定是算准了即便主公看出来,也不得不接受。主公领兵毕竟是来勤王的,如今十常侍伏诛,天子正位还朝,洛阳之乱已然平定,即便主公对封赏心存不满,也无计可施。主公若擅动兵戈,则师出无名,转眼就会成为大汉的叛臣。到那时候,不只是四方诸侯都要出兵讨伐,就连西凉军内部也会有很多兵马心向朝廷,不为我们所用。依臣看来,这不是一条阴谋,实在是一条阳谋。”

“那依文优之见,我们该如何破局啊?”

李儒笑道:“破局之法其实很简单,想必主公心中已经有定论了。”

“你且说说看。”

李儒神色不变,嘴中轻吐两个字:“废立。”董卓闻言大笑,“文优之见,甚合我意。”

“欲要破局,最简单莫过于废一帝,立一帝,其利有三:一,主公若废天子,立新君,即是伊尹、霍光,新君朝中第一人,大权独揽;二,西凉众将到那时候都是从龙定策的功臣,各得封赏,自然死心塌地追随主公,主公也可以趁机任用心腹,掌握朝中要津;三,新君既立,前朝旧臣该退的退,该贬的贬,有反对废立者更可以逐出朝廷。而且少帝继位不过数月,内有外戚重臣与宫内中官互相攻杀,外则剿灭黄巾不力官军连遭大败丧城失地,本来就该退位让贤。我看陈留王沉静内敛,机敏好学,正是新君不二人选。”

“文优说的是,此事宜早不宜迟,回营之后立刻召集众将安排行事。”董卓突然仰头长叹,“可叹陈王不愿随我入京。若是陈王在此,立他为帝顺理成章。大汉若是有此一帝,定可如光武大帝一般重新振兴。”

李儒却摇头说:“依臣之见,陈王或许是大汉所需的新帝,却未必是适合主公扶保的新帝。我虽然见陈王次数不多,但也曾耳闻其作为。此人胸有城府,暗怀大志,坚忍不挠,可与其共患难,却不易与其同富贵。主公您刚强易折,不善韬晦,创业伊始尚可以相安无事,一旦大事定,君臣便难以相安,善始易,善终难。”

董卓闻言,若有所思。

日渐正午,数十支骑兵自西凉大营之中奔驰而出,占据洛阳城各个关卡要道。城中百官得到消息,心中都是惶恐不安。朝中众臣暗自聚到一处,却不知道董卓究竟要如何,商议良久毫无对策,只能散去,约定明日朝会之上相机而动。

一夜只听到四处街道人马嘶鸣,诸大臣难以入眠,好不容易捱到清晨,才整理袍服上朝去。起初朝堂上并不见董卓身影,百官议事议到一半,有小黄门来报,说董卓领兵朝后宫去了。众官正不知为何之时,董卓顶盔掼甲,亲领数百精兵闯进殿中,拔剑在手,高声道:“当今天子暗弱,不足以继承大统,君临天下。我今尊奉太后旨意,废其为弘农王,改立陈留王为帝。百官若有不从的,一概格杀勿论!”

众军已将百官围拢在中央,拔剑在手,同声高呼。文武百官事先毫不知情,猝不及防,又都惧怕于董卓武力,大都哑口不言。唯有一人大呼“不可”,这人乃是后将军丁原。丁原道:“当今天子乃是先帝嫡子,继位日浅,未闻失德。你本是外州刺史,擅行废立,难道是要造反!”董卓冷笑不言,旁边两个军士上前将丁原拖出殿,丁原一路叫骂声不绝。又有尚书丁管,见状也要上前,暗地里却被司徒王允拉住袍袖,低声道:“多说无用,无非多送一个首级,都不够钝了董卓的刀。且静观其变吧。”

董卓见众官默然无声,便令人将少帝扶下宝座,请陈留王座上,董卓领百官向着新君叩拜行礼。新帝登基,大赦天下,改元初平,以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董卓废帝的消息传出洛阳,各州郡官吏士民无不切齿痛恨。多位致仕老臣奔走呼吁组织勤王之师讨伐董卓,一时间四处豪杰纷纷响应。然而很奇怪,新君继位已经三个月,勤王之师依然没有影子。逐渐众人都看明白了,除了几位老臣出于真心在四处奔走之外,四方诸侯多是口头呼应,实际上却没有任何行动。随着朝廷为这些人加官进爵,便连呼应之声也寥寥了。董卓又安抚了何进的旧部,授予他们官职,就连趁乱逃走的袁绍也被任命为渤海太守。曹操则被调离了羽林卫,新任为典军中郎将。

消息传到了幽州,刘关张三兄弟正在涿郡招兵买马。自董卓领兵赶往洛阳之后,黄巾军卷土重来,卢植等人所率官军连战连败,损兵折将,丧城失地,山东各州大半落于黄巾贼之手。朝廷无奈,将卢植等三人免职,拿回洛阳论罪,并诏令各州郡牧守以及地方豪强招募义军,自行抵抗黄巾军。卢植临走之前,将此前董卓所赠金银布帛交还玄德,并写信给幽州牧刘焉,推荐玄德到他帐下效力,在幽州地界组建义军。玄德已经到了涿郡几个月,召集兵士两千余,日夜操练。听说董卓废帝新立,翼德骂道:“亏我还以为董卓是个好人,若是早知如此,在邺城的时候就该一刀杀了他。”玄德叹息道:“董卓虽然是奸贼,但如今远在洛阳,我们也无能为力。乔玄等诸位老臣连着奔走数月号召各州郡起兵勤王,却无人响应,我们虽有心杀贼,奈何实力太弱。当务之急还是得先平定眼前的黄巾之乱,壮大自己,然后徐图发展。”

云长道:“大哥说的有道理。我们如今粮草足备,军容颇整,只是骑兵不足,缺少马匹。听说从此往西十余里有一个小城叫西城,黄巾贼在那里养了数百匹马,我们不如趁机袭取西城,夺取马匹。”

三人于是整顿兵马,夤夜出兵。黄巾守军不多,突遭袭击瞬间大乱,玄德大胜,夺得马匹三百匹,斩首近千。玄德一面点算战利品,一面派人向幽州牧刘焉表功。使者刚派出去不久,刘焉的使者就到了,告知刘焉领兵在渔阳以南被黄巾军围困,如今情势危急,命周边各军赶紧前往支援。玄德赶紧点齐兵马,奔渔阳方向去了。

众人才到大兴山,迎面就撞到大股黄巾贼军。在黄巾乱起之初,随从作乱之人大多都是市井平民,田间农户,没什么战力,官军在与黄巾贼对垒之时,只要指挥得当,以千人就可以破黄巾贼万人。但黄巾贼贼势极大,随从起事的足有数百万,一时间无法完全扑灭,等乱势绵延数月,贼兵多身经数战,阵前不再畏惧刀剑,又因为受太平道蛊惑,战力已经不在官军之下。官军主力连遭数败,几乎在冀幽两州全军覆没,大量器甲军械、粮草马匹落在黄巾贼手中,张角张宝就挑选健锐士卒,武装起来,称为“力士军”。除此以外,张燕的黑山军,杨奉的白波军等等数支贼军战力亦在官军之上。玄德帐下这两千人马是新募集的,战力还不如官军,如今见黄巾贼军漫山遍野而来,连忙结阵固守。贼军见玄德兵少,未多作停留,只是留下一部约三千人与玄德纠缠,大部继续朝南边去了。

两边对峙,云长远远瞧见贼军首领骑着一匹灰马,独自一人站在一个小土坡上,便拍马舞刀直取此人。贼将大惊,未及举枪,就已经被一刀劈到马下。几个小校看见云长出阵正要来援救,人还在半坡,贼将便已经被杀。众人见状一声大喊,纷纷四散逃跑,玄德挥军衔尾追杀,而后重新聚拢部队。经过此番大战,众军都已疲惫,无奈只能在原地扎营。

休息一天之后,玄德整军重新上路。才走到一半,迎面败兵就到了。玄德询问之下,得知刘焉已败,只余数百人突围而出,正在身后。玄德赶紧把刘焉迎到军中,全军朝代郡方向撤退。

刘焉年老体衰,遭逢大败,又连日奔波,近于油尽灯枯,卧病不起。众人到了代郡三日,延医问药,好不容易才将其救回。刘焉醒后,召玄德近前,握着他的手流泪道:“我老朽矣,有负朝廷所托,不能保境安民。我之前已经向朝廷上表请罪,求朝廷派员接管幽州诸事。玄德年少有为,屡立大功,是栋梁之才,我已经为你请功。愿你再接再厉,剪除贼顽,光复大汉!”

玄德心中忧愁,但不方便在刘焉面前表现,只能连声答应。卢植此前推荐玄德来此之时并没有说明他的真实身份,只拿他们编造的假身份告知刘焉,因此刘焉才会派遣玄德回故乡涿郡来募兵。但这道请功的奏疏一上,朝中别的人不知道,如今把持朝政之人可是董卓。董卓是知道玄德身份的,当他未返回洛阳之时,玄德的身份于他是个助力,但如今他废帝新立,已经是大权在握的相国,玄德对他而言不仅不是助力,反而是一个威胁。若玄德名字再出现在他眼前,他是否会赶尽杀绝犹未可知。即便在关张赵保护之下他能逃得性命,余生也只能隐姓埋名,浪迹天涯。

玄德心中惴惴不安,数日之后,朝廷旨意终于下达了。刘焉年迈,不堪重任,调益州牧,授太尉,以示恩遇;以北平太守公孙瓒署幽州事;起三辅屯军十二万,并西凉军五万,前往山东继续平定黄巾之乱,统军大将为后将军李傕,征东将军张济副之,丞相东曹贾诩为行军司马;至于刘备,被封为平原相,翊军将军,所部暂受北平太守公孙瓒节制。

玄德从这个任命中没看出什么异常,便先接受了,整顿兵马,等待大军到来。

数日之后,哨骑探报,大军已过黄河。先锋大将华雄,领兵三万,已到冀州境内。

同类推荐
  • 误闯春秋变霸主

    误闯春秋变霸主

    一场车祸,让西九龙重案组高级督察邹子华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变成了晋国二公子重耳。那是一个群雄争霸的年代,晋国在外有秦、齐等国虎视眈眈,在内有骊姬和荀息阴谋不轨,还有心术不正的晋国三公子夷吾,再加上胸怀坦荡的世子申生。莫名其妙来到这个时代的邹子华,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命运,而努力去拯救晋国的命运。假途灭虢,平冤案,斗骊姬,出使楚国,代晋献公参加葵丘之会,蒲城斗秦军,流亡天下,杀夷吾夺回晋国,称霸中原……一幕幕精彩的故事接踵而来都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改变历史,也不能创造历史,但是因为邹子华的意外出现,会不会让历史上所记载的春秋和现实发生一点点改变呢?(稗官小说不求实事与正史相合,学者通人不必深究。)
  • 国士

    国士

    一次意外的穿越却成了婴儿,熟悉而又陌生的历史,看罗宇一步步成长,如何使用现代知识和古人斗智斗勇。
  • 大唐一字并肩王

    大唐一字并肩王

    “什么,现在是贞观十六年?”李慎满脸难以置信地喊了起来。“什么,我当今太子李承乾……”“什么我谋反失败了,被李二陛下打入天牢之中。”…………李慎彻底不淡定了,看来得想办法逃出这皇宫之中才行,按照历史记载李承乾这基友,好像被流放出去没有多久就嗝屁了……
  • 回到上海之誓不低头

    回到上海之誓不低头

    ——打败胡雪岩————脚踩上海滩——想知道“肥海少”是如何将这十个字演绎得完美无暇,呈现给我们晚清上海的原色和生命的本真!让我们在黑暗中看见深远处的光明和寻找光明的顽强力量。
  • 永不褪色的记忆

    永不褪色的记忆

    本书是为庆祝华东铀矿地质局建局50周年而作,主要内容是以老照片的形式来回顾华东铀矿地质局过去所走过的历程。一张照片即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所有的照片收集在一起,如同一颗颗美丽的珍珠,闪烁的是华东铀矿地质局历史上涌现出的光辉故事。
热门推荐
  • 断蛟刺虎

    断蛟刺虎

    盛极年间,纷乱渐起,王室衰弱。定安王和安元王趁乱起兵,天下大乱。各种隐世家族渐渐出世,各方势力浮躁不安。时盛极24年,苏卿云穿越。在这乱世之间,她坚持本心,女扮男装,以“断”为号出世。
  • 周丞

    周丞

    巍巍老矣,暮色将至,梦回西周,辉煌依旧,纵使心老,奈何身不老。一个老人如何穿越到西周,再回巅峰。
  • 战神之都市星辰

    战神之都市星辰

    一个默默无闻,不放光彩拼搏在都市中每天迷茫和度日如年的过。只为自己而活为挚爱的亲人爱人而活。而他不知道他从生下来脖子开始胸前有北斗七星一样排列的痣脖子下第一颗叫做瑶星瑶星有一个战神叫做破军张龙因被人欺骗绝望中涅槃重生开启新的人生路,尊纪守法?不我的世界从此我做主新人写书可能不是很好但我用心写出生活的真实现象和生活中作为自己的主角心里的变化
  • 一指天崩

    一指天崩

    天本不是天,地本不是地,就如同世间本没有路。天外有天,地内有地,又如同人外有人,山外还有山。九天之上,九幽之下,在下李洪荒,敬请赐教!
  • 黑翼之绝世帝霸

    黑翼之绝世帝霸

    举世无双的绝世天才觉醒远古血脉,一生无敌造就绝世帝霸,一统江山!
  • 笑话王中王:幽默调皮小故事

    笑话王中王:幽默调皮小故事

    《笑话王中王》系列收集了大量的幽默故事,一则笑话能够让我们感到快乐喜悦,一则笑话可以使我们获得轻松解压。只有在一个轻松幽默的环境下,我们才能笑口常开,才能笑对人生。
  • 兔子喜欢胡萝卜

    兔子喜欢胡萝卜

    兔子天生喜欢胡萝卜,可是呢,在这篇小说里,也就只是这个世界里,在风云学校里,一个初一三班的教室里,有着十三岁的女生“兔子”——琳兔紫。和十四岁的男生“胡萝卜”——胡罗博。(注意“胡萝卜”是留级了哦!)他们在青春的时候,发生了生么?有着怎样的故事?好,现在,就和我一起来到这个世界里,来到风云学校里,来看看这个凄惨而又美丽的故事吧。
  • 过去,你曾说的不在意

    过去,你曾说的不在意

    每个故事都有一个泪点,每个人都有一段过往。当生活进行到转角,总会等到你要等的人,心灵鸡汤的东西总是短暂,用心感悟生活才能发现原来你还在这里。小说断了了很久,但故事还在继续。我是三晓,继续我的故事,继续我的小说
  • 先驱长歌

    先驱长歌

    赶在世界灵气复苏之前,踏上修行之路的主角,带着小伙伴引导整个世界走上进化之路!
  • 踏天之道

    踏天之道

    一个现代浪荡子带着他的邪恶理念穿越到了上古大陆,他在这个追求天之道的年代,踏破宇宙洪荒,凝炼天地玄黄,开天辟地,誓问谁与争锋?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芸芸众生,唯我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