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76100000004

第4章

一股混合着多种药材和各式古怪炼丹材料气味的古怪气味从丹房敞开的门里往外涌,隔着老远就能闻得到。

大鸿胪蔡邕本来是要面君的,被这股气味一冲,忍不住连打几个喷嚏。他远远地停住等了一会来适应这股气味,以免在君前失仪。等觉得差不多了,他继续低头朝前疾行,在门前青石板上下跪叩首,高声道:“臣大鸿胪蔡邕,奉旨觐见陛下。”

不多时,门里走出来一个高高瘦瘦的内侍,这是皇帝身边最受宠信的十常侍之一,中常侍张让。他尖着嗓子道:“陛下宣大人入内。”

蔡邕赶紧起身,先朝张让深躬行礼。张让也躬身回礼,他这才疾步朝丹房深处走。今上沉迷方术多年,往日里十之八九的时间是呆在这座丹房之内,几乎不上朝,偶尔会在这见几个亲信大臣。蔡邕就任大鸿胪已有五年,五年中面圣不过七八次,次次都在这里,对此地已然熟识。越过那座巨大的丹炉,左侧开有一扇小门,门内就是皇帝起居之所。

冀州太平教起事的消息传到的时候,皇帝正在此服用仙丹,猝然惊厥之后无人敢移动,只能令医官在此处医治。三天以前皇帝才醒来,但病势沉重,不能起身。此时洛阳城内局势微妙,皇帝随时可能大行,羽林卫全军戒备,卫尉更是连续数天一直守在宫中,宫内宫外无数双眼睛盯着这座丹房。但很少人知道,皇帝醒后第一道密旨是下给蔡邕的,而他此行正是缴旨。

蔡邕跪伏在地,透过玄色的纱帐只能看到床上一团黑色的影子。影子只是在他叩首之后抬起手挥了挥,周围侍立的几个内侍宫女都退了出去,只余下君臣二人。

皇帝一直没动静,蔡邕只好自己先开口:“臣进宫之时正遇到大将军,观大将军面有愠色,可是刚来见过陛下?”

榻上总算有声音传来,“何卿是来向朕汇报黄巾匪患的。”

“臣听说贼势虽浩大,却都是些鸡鸣狗盗之流,乌合之众,不足为惧。先前已派卢植,皇甫嵩,朱儁各引一军往击贼,均连连奏凯。想必不需多少时日,此乱即可平定。”

榻上只传来悠悠一声叹息。蔡邕继续道:“只是为何大将军面带不快?”

“无他,何卿进言,劝朕斥退诸常侍,朕未许。”

蔡邕心里一惊,但听皇帝语气,既没有愤怒,也没有忧虑,似是完全事不关己,便大着胆子道:“臣以为,大将军所言乃是正议,经年以来,灾异频仍,是天示以警。人言蜺鸡堕化,乃是妇寺干政所致,诸常侍名为内官,实乃是陛下之家奴,本来就不可授之以权柄。”

“卿所说朕也知道。可若不将权柄授家奴,朕该授予何人?何进么?卿可是忘了梁冀之故事了?”

蔡邕顿时噤声。这是个妖魔般的名字,出身外戚,顺帝之时即任大将军,此后把持朝政二十余年,前后立了三位皇帝,其中更是毒杀了其中之一。直到先帝年长,才联合宦官之力杀了他。现在的何大将军和这位梁大将军很多地方很相近,外戚,妹妹是皇后,都拜大将军,如今皇帝重病缠身朝不保夕,一旦驾崩,若何大将军再扶立幼主,那便是历史的重演。蔡邕不敢再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什么,说错一句都可能是族灭的下场。

榻上皇帝粗喘了几口气,问道:“朕让你找的人,你找到了么?”

蔡邕赶紧回道:“臣已经找到云台山门武宗宗主,为免惹人注意臣没敢直接带进宫来面见陛下,只是宗主说他自有办法进到宫中来面见陛下。至于云台文宗……请陛下恕臣不力,无论臣如何查访,也找不到这一支的踪迹,似乎在百年前文宗就音讯全无了。”

“无妨,此时此刻文宗之力无关紧要,要扭转乾坤只能依靠武宗。蔡卿这几天辛苦了,先下去吧。稍后会有赏赐送到。”

蔡邕拜谢而退,丹房内只剩下了皇帝一个人。屋内一角燃着的香炉冒出缕缕青烟,从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这些烟不再飘散而是在香炉的顶上聚拢成团。不多时,烟气褪去,自其中出来一个人。这人慢慢走到纱帐旁边,只是躬了躬身,低声道:“云台武宗六代宗主,拜见皇帝陛下。”

帐中皇帝对他如此凭空出现不以为意,反而赞叹道:“朕早知云台武宗之主身怀异术,本领非凡,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陛下过誉了,些许末技,不足以匡扶社稷,拯救苍生。我云台武宗真正所长,乃万人敌之技艺。云台武英,足可决胜于军前,扶危匡乱。”

“朕一直知道。云台文英武英并出,可保我大汉江山万万年。只是文宗已很多年杳无音讯,不知宗主可有消息?”

“回陛下,文宗武宗平日里来往不多,个中详情,我武宗所知也不甚详细。陛下知道,文英治国,武英戡乱,自光武皇帝中兴以来,赖历代贤君治世,我大汉天下承平,只需文英在朝,不需武英出世,武宗一直避世而居,与外界往来不多。而据臣所知,文宗所培养的文英一直会隐瞒身份踏入仕途,协助历代君主治理天下。只是……想必陛下您也明白,文英虽身怀经纬之才,也需有识才用才之主。譬如一器,人君若运用得当自可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康;然而若弃之不用,文英亦无用武之地。恕臣直言,自和帝起,外戚宦官交替,国柄委于外人,小人充斥朝廷,贤能之士自保尚且不能,更无以一展抱负。文宗所培育的文英虽才能异于常人,想来也难于幸免,若连续数代文英在宦海之中覆顶,文宗一脉也就断绝了。”

帐内传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朕也早有预感。这些年以来朕曾暗自留心,如果文英真在朝中,朕早就该发现了,但只见朝中诸公,尽是些尸位素餐之徒,不能解朕心中忧愁。卿对于先帝朝时,于温德殿内挖出石碑之事,有何看法?”

“图谶之言,古来有之,不可尽信。陛下想必知道,武宗除了研究兵书战法以外,也研究奇术异巧,兼窥天道,臣研究此道数十载,于天道也略有心得,依臣看来,温德殿掘出石碑,只是上天向天子示警。若此后十五年间天子能体恤万民,勤修德政,灾祸不解而自消。而如今虽此灾已起,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只要选用良臣猛将,谋略得当,些许贼匪不足为虑。臣听说朝中派出的数路平叛大军连战连捷,黄巾贼虽然势大,却也不能再前进一步,可见上天依然庇佑我大汉社稷。”

“朕也是这么想,所以才请卿来此。如今天下纷乱,社稷倾颓,朕看来,正是云台武英出山的时候了,武英入朝,朕必委以重任,命其总揽平乱一切事务。”

帐外的人沉默了好一会,才用一种小心翼翼的口气回道:“臣……臣没明白陛下的意思。”

皇帝听得一愣,心中浮出些不好的预感,“朕说的不明白么?”

“不,陛下……”宗主连忙谢罪,“只是云台武英数年之前已然出山,陛下您……不知道么?”

皇帝闻言大怒,“云台武英只遵天子诏令,没有朕的命令,是谁命武英出山的?”

宗主慌忙跪在地上,“回陛下,武宗所遵的是先帝的遗命。先帝驾崩之前曾传诏至武宗,令武英出山,但当时新的武英还未出师,于是先帝便令武宗一等到武英学成,便遣其下山。大约在四年前,本代武英学成,就已经下山了。”

听到这是先帝的命令,皇帝也不好再发脾气,只得继续问道:“那武英下山之后去往了何处?”

“遵先帝遗命,武英被遣往侍奉陈王。”

帐内突然想起一阵短促而粗重的喘息声,宗主赶紧撩开帷帐,眼看皇帝面色发紫,显然急怒攻心,呼吸不畅。他不敢怠慢,赶紧扶皇帝侧躺,按揉他身上数个要穴。不多时候,皇帝脸上紫色褪去,嘴里吐出一口浓痰,眼中复见清明。他示意宗主扶他坐起来,嘶哑着嗓子喊:“张让!张让!”

张让慌忙从殿外进来,一眼看见殿中多了一个人,不由得大惊失色,正要出声,皇帝开口道:“你亲自带人,去给朕抓陈王,一旦抓住,当即给朕将他处死!”

“陛下,这……”张让还想说什么,就听到皇帝一声愤怒的嘶吼:“还不快去!”

“是是是,奴才遵旨。”张让赶紧连滚带爬地冲出去。待他离开了,宗主才开口道:“陛下,武英出山实在是先帝遗命,不关陈王的事,还请陛下不要迁怒于陈王。”

“朕自有处分。”皇帝余怒未消。

“况且……若陛下杀了陈王,武英将终生与陛下为敌。”

皇帝眼睛瞪了过来,“那便命他效忠于朕。”

“回陛下,在武宗之内,武英的身份尚且高于宗主。武英虽不能命令臣,臣也不能命令武英。而武英一旦出山,终身不事二主,这在武宗教导武英的时候是放在第一位的。毕竟武英之能万人莫敌,若轻易就会背主,他能如何扶保大汉社稷,就可能如何破坏大汉社稷。”

皇帝怒气渐渐消了,问道:“那依卿所见,该如何是好?”

“依臣之见,若陛下仍想用武英,则可将平叛之任委以陈王,若不想用武英,则只需要软禁陈王。臣以为即使没有武英,黄巾匪患也可以平定。臣返回武宗之后,即刻将着手培养下一代武英。”

“需要多久?”

“培养武英最关键的是找到最具有潜力的人,若一切顺利,十年到十五年后下一代武英就可以下山了。”

皇帝皱皱眉头,“这么久?武宗之内没有别的可用之人么?”

“武宗的每一代都会着重培养两个人,一个是云台武英,一个是武宗宗主,武英着重学习武技骑术,兵法谋略,入朝则可为将帅,武宗宗主则重杂学,用以经营与保护武宗。武宗在最初先选出两人,以同样的方式教育多年,选出稍胜者为武英,稍逊者为宗主,此后两人所学才有所侧重,所以武英能做到的,宗主大致也能做到,只是稍逊。但本代有些特殊,在一开始新武英与新宗主身份即已确定,本代武英几乎不会什么杂学,而臣的那个继任者几乎没学过兵法战阵,无法为将效命于陛下。至于臣这一代,武英已亡故,臣也是老朽,不堪用了。”

“罢了,”皇帝再次长叹一声,“卿退下吧,新武英之事,此后再议。”

“谢陛下。”宗主俯身叩拜,起身后想了想,还是说道:“臣以为先帝命武英下山侍奉陈王,必有其深意,还请陛下慎思,不负先帝遗命。”

皇帝在帐中无力地摆摆手。宗主再拜,重新化为一缕青烟,消散不见了。

同类推荐
  • 大隋崛起

    大隋崛起

    这是一个残破大隋崛起的故事,有热血争霸,也有红颜暧帐。杨广:“炎郎,你要什么就跟朕说。”杨倓:“孙儿要李靖做我的侍卫,李秀宁做我的婢女,长孙无垢做我的王妃,还要做太子。”杨广:“太子先等等,别的朕都准了。【读者群:336845887】欢迎来撩。
  • 杀闪三国

    杀闪三国

    误入三国杀系统,历尽不一样的三国故事,原来刘备是猥琐的卖草鞋大叔,曹操父子是掘坟的盗墓贼,而孙权只是个糊里糊涂的富二代,至于其他猛将,于禁神技毅重,万年老乌龟,张飞咆哮,是个暴力狂,原汁原味还原三国杀系统。行文荒诞,不喜勿喷。
  • 兰亭之俯仰一世

    兰亭之俯仰一世

    日本侵华期间,一份古墓地图被发现,传闻墓中埋藏着一件绝世国宝。日本人想夺宝献给天皇,被几个侠士得知,舍身护宝,引出了一场围绕着墓中国宝的纷争。在那硝烟弥漫的年代里,生命异常脆弱,人性的善与恶显露无余。究竟是什么样的情能让人铭记一生?什么样的义能让人舍生相许?什么样的恩能让人结草衔环?什么样的仇能让人不共戴天?蒋介石、戴笠等国民党高层,卢永祥等北洋军阀,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等上海滩大亨,板垣征四郎等日军头目,甚至还有温韬、李嗣源这些五代时期的政客,乃至于王羲之、谢安这些东晋风流名士,这些人之间有什么交集?发生过怎样的故事?时光荏苒,人生如戏。不求名垂千古,但求俯仰一世,无愧于天地!
  • 名剑奇缘

    名剑奇缘

    破晓,苍穹,飞雪,冰霜,烈焰,长歌,鱼殇,泰阿,归尘,承影。此为名剑谱上十把绝世名剑。这十把剑或天地浑然而成,或出自铸剑名师。每把剑的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传言,得此十把剑,便可纵横天下,一统江湖。也传言,得此十把剑便可永存世间。秦始皇陵墓的设计图纸被盗墓世家盗走,能够阻止王陵被打开的只有这十把名剑。这个任务只有他可以完成——追风。他手中的残阳剑是一把魔剑,这把魔剑被誉为“第十一把剑”。这把剑就是天下名剑的终结者。为救天下苍生,追风毅然踏上搜寻天下名剑的道路上。前面的道路没有方向,只有杀戮,只有死亡······
  • 大周文皇帝

    大周文皇帝

    神魂穿越成为大周文皇帝宇文泰;经过努力奋斗,终于击败尔朱荣、高欢、陈庆之、高敖曹完成天下三分鼎足霸业;经历生死间关,终于突破四十九岁的历史寿限;外平大齐如拾芥、横扫南陈似卷席;终于一统天下,改变历史车轮,却发现岁月洪流,正制造新的敌人......屠帝狂魔宇文护、篡国小儿杨坚、左右逢源韦孝宽以及朝廷内部的荆州帮逐渐崛起;本欲用制度与温情一统天下为万代法,却不得不用峻法与铁腕行大诛杀......
热门推荐
  • 我在天庭送快递

    我在天庭送快递

    齐天大圣说:金生,能不能把你的摩托车给俺老孙骑骑。猪八戒说:金生,帮我给嫦娥写封情书好吗?唐僧说:金生,我拿袈裟给你换,你告诉我西游记里有多少难好吗?金生说:好!等我找到了吴承恩,让他也把我写到西游记里去,我就答应你们。屌丝金生在一次送快递中,偶得天庭快递证,从此给天上各位神仙送快递,五指山,唐朝明朝,天庭龙宫一路通行无阻,从此逆袭,走上人生巅峰。
  • 那年夏末秋初恰巧遇见

    那年夏末秋初恰巧遇见

    初中三年,青春懵懂,恰巧遇见了那个爱笑的少年。
  • 吾欲证道颠覆乾坤

    吾欲证道颠覆乾坤

    当黑暗来临的时候,每个人都显得那么无力。但看我将这乾坤颠倒,颠覆这个黑暗,证道。
  • 骑猎

    骑猎

    入此门者自当抛弃一切希望入此门者自当自报姓名左右帷幕,请君出入
  • 我们的婴儿十六七

    我们的婴儿十六七

    小说以张伟达的高中生活为主线,描写了他三年高中生活的方方面面。小说塑造了奶奶、明磊明华等家长形象,反映了当今社会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态;还塑造了张伟达的形象,他原本有一些想法和主见,可在家长的“爱”中,他被逼成了学习机器,百事可以不问,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是唯一要务,这反映了呵护式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不利影响。文稿应该能够引起人们对“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升学”的应试教育的反思。小说风格质朴,是现实生活的比较形象的艺术再现,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描写比较生动,有一定的可读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魔同修

    仙魔同修

    自古仙魔不两立,我为这天下苍生仙魔同修!
  • 北梦木兮南拥夏栀

    北梦木兮南拥夏栀

    在我们那些青涩又懵懂的岁月里,有多少爱和恨交织在一起,而最终繁华落幕,我们还是归于平静。
  • 月影涟城

    月影涟城

    为男定天下为女祸江山这句话将她死死困住她迷茫困惑却又无能为力他有一个好兄弟可有一天水声潺潺肌如白丝圆润香肩倾世之颜你你你.......不是男的!
  • 生活这道经

    生活这道经

    生活就是难念的经,爱生活,记录生活琐事。
  • 逆天从复制开始

    逆天从复制开始

    林天养带着PS软件穿越了,无论是什么东西,他只需要看一眼,便能完美复制,甚至还能进行改良!“林大师!我的功法已经是天品了!”“给我看一眼,神品的要不要?”“……”世人感慨:“天养天养,这般混蛋果真只能天养,人怎么可能养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