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12200000070

第70章 纵横捭阖天下谋

西陵江夏太守府

宽敞明亮的正堂之上,因天气渐暖的缘故,堂间用以隔风的垂纱大多束起,春日温煦的和风便带着花香轻柔地吹拂而入,令人不觉沉醉其中。

屋子正当间,巨大的木屏前悬挂着绢帛绘制的《大汉乾坤堪舆图》,几乎囊括了大汉帝国以及周边各藩属国,如今各地群雄的势力范围可谓跃然其上,凭着商队探子出去探测,以及前人所绘舆图,方有眼前这内容详尽的地图。

身材高大,气度文雅的刘琚背负双手,望着此图上的荆州部分,目光随着诸葛亮手指的移动,而在各处或停留,或扫过。

随着建安十一年的到来,刘琚明白离曹操平定河北,挥军南下的日子越来越近,心中的焦虑可想而知。

自从袁谭与虎谋皮,使得曹军攻破邺城,袁绍二子袁尚袁熙趁乱突围逃往边陲之地乌丸苟延残喘,基本对曹操构不成什么威胁,而留下来的袁谭幻想着自己是曹操的乘龙快婿,必定无恙,却不知自己早已是刀俎之肉,而刘琚眼下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布局,为接下来数年的大战做出充足的应对。

他的虎目炯炯有神,逐渐地扩散至曹操势力范围之外的西凉马腾韩遂,汉中张鲁,西川刘璋与那远在辽东的公孙康。

关西大小诸侯林立,无法形成合力,马韩二人也不是一方雄杰,无开拓之志,相反马腾之子锦马超马孟起倒是野心之辈,可堪一用,可惜离马超上位还需不少时日,汉中张鲁以天师教起家,靠****的统治方式维护汉宁一郡之地,岂敢捋曹操的虎须?西川刘璋乃守土之犬,更加指望不上。

刘琚把目光投向了辽东公孙氏,眼神渐渐明亮,他前世熟知历史,知道这个时候,袁尚袁熙二人逃亡至右北平,妄图以乌丸为后援,以图东山再起,恢复昔日袁氏霸业,这是典型的苟延残喘,曹操在往后的北征乌丸之战便平复了叛乱,可是顾忌到新野的刘备,难得让曹操分心南顾,若再加上公孙康这个重要的筹码呢?天下合纵连横之局是否会重现?辽东公孙氏已历二世,政治清明,向东打得高句丽无招架之力,向北震慑一众游牧民族部落,人口数十万,称霸海东之地,乃名副其实的东亚霸主。

公孙康此人无雄才大略,畏惧曹操之威,历史上,曹操白狼山大破乌丸之后,威震漠北,逃亡辽东的袁氏兄弟皆被公孙康枭首,首级被送至许都,北方遂定,可见其人实无胆略。

若在此时,派遣使臣前往辽东,与公孙康建立贸易与合作关系,等时机成熟,再对公孙康陈说利害,晓之以理,让他与袁氏兄弟联合,让袁氏死灰复燃,让曹操后院失火,特别到时候曹军大举南下,能够在全局上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战略空间。

既然有对历史的先知先觉,却不趁势利用一下,实在说不过去,而前往辽东的使臣的合适人选无疑是江夏太守府主簿伊籍伊机伯。

想起伊籍,刘琚会心一笑,这是第一个跟随自己的士子,是老臣,而他向来以辩才著称,作为使臣也算施展其长处,至于郡县内的诸多政务就要落在长史诸葛亮的肩上,刘琚向来雷厉风行,眼下出使辽东乃当务之急,便有意召诸葛亮与伊籍前来商议。

正欲召见,诸葛亮与伊籍却联袂前来拜见,倒是剩下了不少麻烦。

待二人及至入内拜见过后,主簿伊籍有事禀报,遂将东吴孙权与江夏太守府拟定的议和文书呈上,望刘琚过目。

看着刘琚在上首看得聚精会神,主簿伊籍心中难免不解,此次议和刘琚本来狮子大张口,最后江东那边讨价还价,将条件圈定在两家互为友好之邻,江夏无偿放回东吴俘虏,东吴开放长江及内河互市,不得阻拦两家境内的商贸活动,江夏归还侵占的皖城等三城,作为补偿,江东交付十五万石粮草作为赎资。

然而就是这样一张议和文书,镇南将军府竟然同意了,而此中颇有主公刘琚之意,这可让伊籍百思不得其解。

憋着劲儿的伊籍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虑,从舆图前回到主座,刘琚不置可否,眼光看向身边的诸葛亮,此时他神态平静,举止雍容,哪里还有日理万机的疲态?

诸葛亮姿貌甚伟,虽然位居长史之位,庶务繁忙,如今娶得襄阳习氏女为妻,新婚燕尔,却未陷入温柔乡,如今气质却很从容,有一种出离凡尘的味道,好男儿志在四方,岂肯沉迷于儿女情长?

诸葛亮并未直接回答伊籍的问题,而是轻摇羽扇,缓缓道:“近些年来河北局势日益明晰,曹操东征西讨无往不胜,河北已成他俎上鱼肉,任他宰割。河北既定,曹操自是厉兵秣马,意图南征荆州及江东,一统天下,然北有乌丸与匈奴等虎视眈眈,未有数年难以平定。”

刘琚颔首,示意诸葛亮继续说下去,实际上,正是因为看到这些情况,他才有未雨绸缪的急切心态,欲远交辽东公孙氏,在敌后牵制曹操。

“自东吴使臣鲁子敬前来,主公招待并无不周之处,处处以礼相待,但也仅此而已,并无格外亲切之意。何也?既是以示荆州似无图取东吴之意,也是以避襄阳人言,以免授人口实,常言道:国之兵者与邦交,常常皆乃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能而示之不能,以求迷惑于敌国,一击制敌。”诸葛亮自信地侃侃而谈道,“亮素闻吴主英明,麾下文武咸服,为之用命,其中不乏张纮,周公瑾,鲁子敬等智能之士,今若东吴使臣亲至,主公待之以重礼,处处表示交好之心,必适得其反,误会我等有欲图江东之心,反而不美,加深两家间隙,为远图计,主公开诚布公,以示诚意,实乃高瞻远瞩,亮实不及也。”

他继续道:“前番主公接见东吴使臣鲁子敬,开出议和条陈,皆是咄咄逼人,不肯相让,他处处透露出对东吴的轻视之意,丝毫不顾及两家邦交,而今却步步退让,颇为宽容,看似粗鄙,实则深谙主公与东吴虚以委蛇之道。即不刻意亲近,不刻意疏远,不过分轻视,也不过分重视,眼下主公初领江夏,百废俱兴,郡县内盘踞的黄氏残党尚未剿除,根基未固,实不宜妄动干戈。”

伊籍凝神思索着,半响之后问道:“军师既然用了虚以委蛇四字,足见我江夏对东吴尚别有他图?”

伊籍能从自己话里的细节发现异常之处,让诸葛亮很赞赏,他道:“如今主公无偿释放江东军俘虏,一来释放议和诚意,二来赢得东吴民心,缓和荆州与东吴世仇,皆为往日大计。”

伊籍寻思着嗯了一声,“既如此,那开通长江与内河互市又是何故?倒不如向东吴讨要些钱粮为好。”

诸葛亮表示赞同,他想了想,“此事看来,亮亦百思不得其解,便劳主公为我等解惑也。”

“锵——”刘琚霍然起身,踱步至舆图前,拔出腰间佩剑,“两位先生且看。”

言讫长剑从夏口的长江一划,划了一个圈,北上直指辽东,道:“只要开通长江与内河互市,一来可互通有无,兴商贾百业,二来可在此自长江东渡入海,直驱北上至辽东。”

二人正在侧耳倾听,刘琚话已至此,诸葛亮听得异常认真,最先反应过来,道:“依主公之计,欲遣使臣前往辽东襄平,拜见公孙康,行合纵之策,合公孙康,袁氏余孽与乌丸三家之理击曹操于后,使得曹操顾此失彼。”

“然也,本将军欲遣使出使辽东,与公孙康结为联盟,共抗曹贼。”刘琚自信道,

“主公,此策虽妙,倘若与乌丸等蛮夷为伍,唯恐为天下人所不齿,对主公人望不利。”伊籍头脑清晰地提醒道,

“机伯此言差矣,我等只是与公孙康开通海市,互通有无,缓解江南无马之窘境,又非与乌丸互为盟友,至于公孙康若与袁氏,乌丸为伍,我等岂敢妄加置喙?至多客居彼处,以供献策而已。”刘琚淡然道,

“主公所言甚是,臣多虑了。”伊籍释然道,

“主公深谋远虑,南人善舟楫,习水战,战马不多,骑兵甚少,若与辽东互市,我军可得战马,则铁骑可成军,翌日北上与曹军争衡,又可使公孙康与袁氏,乌丸结盟,成曹操心腹之患,即便来日为曹操所破,也可使得曹操元气大伤,正可谓一石二鸟之计,何乐不为?”诸葛亮轻摇羽扇,颔首微笑道,

伊籍眼前一亮,对刘琚放眼天下的合纵之策深表敬佩,随即又沉吟道:“主公,然海路凶险,海上气候变幻无常,从未耳闻有前人自江南渡海至辽东的先例,若无航海经验丰富之船员为向导,便如无头之蝇,茫茫东海之中,犹如那沧海一粟,若遭遇海上风暴,必全军覆没,如此实在得不偿失。”

伊籍所言甚是,又不是历史上的孙刘联盟,乃唇寒齿亡之理,江夏距离辽东数千里,算是天南地北。

辽东公孙氏发家于公孙度,他治理辽东期间,才是辽东强大的起点,换而言之,公孙度与小霸王孙伯符一样皆是定鼎基业之雄主。

如今公孙康主政期间,辽东已经很强盛,带甲数万,然而也有弱点,便是辽东乃关外之地,地广人稀,战争潜力不高,虽然公孙氏屡次出兵痛击高句丽与北方蛮族,然而掠夺过来的人口也不过杯水车薪,故而粮草更是掣肘辽东发展的瓶颈,若与辽东互市,用粮草与其交换马匹,算得上各取所需。

眼下虽然交易粮草让刘琚颇为肉疼,然而数年来,刘表治理荆州有方,成为与冀州一般的富庶之州,粮草自足自给有余,此举关乎全局,舍小利而顾大局,不得已而为之。

伊籍的担忧很有道理,刘琚颔首道:“然则辽东等地虽大多地贫,亦非无良田,虽物资匮乏,亦非无铜铁矿藏、农业之利,辽东乃关外之地,东濒海东诸国,边地固然战事频繁,也不乏安宁之地可通互市,以粮草锦帛换取战马,实为各取所需,且不言北上翦灭曹贼,中兴汉室,退则可保荆州无虞,大有可为!”

刘琚手中剑锋所指于舆图上,指着辽东至青州一线,豪气道:“二位先生且看,昔日辽东太守公孙度曾遣部将柳毅横渡渤海直入青州,设立州郡,徒置官员,而不少青州流民因为了逃避战乱,渡舟跨海去往辽东,足见海路之行必可矣。你等有所不知,本将早已暗中命人打造好海船,商队之中这些年也网罗了不少奇能异士,其中便有海东上的东洋大盗,对东海之事知之甚详,有此人为向导,则可顺利前往辽东。”

二人皆未曾想到刘琚筹谋之深远,事无巨细地考虑周全,非心思缜密之人可为,刘琚却肃然道:“走海路势在必行,自古以来,成大事者无不富贵险中求,如此瞻前顾后,何以成事?然此行固然凶险,非有辩才与胆识之人可兼任,舍你其谁?不知机伯是否愿赴此任?事成之后则名垂青史,乃自江南跨海北渡第一人。”

怔了怔,伊籍深为刘琚一席话所折服,言中所露决心和远见让人闻之意动,他本见识非常之辈,固知要成此事千难万难。

但若事不难,焉有他伊机伯放开手脚,大展宏图之机?易事人人皆可为,然大艰难大作为之事,非有不世之才兼有坚韧不拔之志者不能为之,好男儿立于当世,不就以期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吗?

而这正是伊籍所求,他少时寒窗苦读十多载,面对惶惶乱世,沉浸经世之学,后又孤身南下依附刘表,千难万险前途犹未可知,而一往无前,此岂是胸无大志之人所能为?

他向刘琚表达决心,“主公此举,若能功成,定叫天下风云变色,臣必从之,为主公鞍前马后,九死不悔!”

见伊籍明表志向,刘琚上前执其双手感动道:“有机伯竭力相助,此事已成三分,海路凶险,本将自会安排你乔装为商贾,随商队前往辽东,面见公孙康,暗中结为盟友,开通海市,至于合纵事宜,则可便宜行事,望你一路保重,本将自在此相侯,来日为你庆功。”

伊籍伏地拜倒道:“臣必不辱使命!”

同类推荐
  • 风雨狮子庙

    风雨狮子庙

    三娃的一生虽然记载了太多的苦难,单纯憨厚的他却没记住多少,反而幸福的往事却经常回忆在脑海中。家产被分,被叔伯兄弟欺负,性格变得胆小怕事,畏手畏脚,经常被取笑被捉弄,然而幸福也经常围绕在他身边,幸运之神总是光顾到他身上,惹来了更多的羡慕和嫉妒,三娃知道那是上帝的眷顾。直到有一天,美丽的新娘子成为大家族的主事,三娃的命运才开始改变。而那些欺负他、捉弄他、取笑他的那些人,命运捉弄没有一个不贫困潦倒。而善良的三娃并没有记住仇恨,而是用善良和包容对待他们。傻人傻福,好人好报是永恒的主题。
  •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是一部风格独特的中国近代史作品。这本书主要写的是1840年到现在我们国家的建设情况,并以此为主轴,穿插着写了中、美、俄三国斗法的趋势。本书试图告诉读者,我们国家能从1840年被英国狠揍一顿后,发展到现在逐渐走向昌盛的原因。
  • 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历史(两汉卷):秦至东汉

    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历史(两汉卷):秦至东汉

    本套书旨在帮助青少年轻松了解中国历史,选材上以历史大事件为主,兼有一些充满话题点的趣味历史;叙述上简单生动,让青少年有兴趣阅读;内容与中小学生课堂教学结合,是不错的历史辅助读物。本书为两汉卷,作者以轻松的笔调引领读青少年者走进历史现场,亲历汉王朝四百年的沧桑历程,再现汉王朝的风风雨雨。书中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科技等方面,不仅为青少年读者还原历史的真实与人物的生动,呈现一幅鲜活的两汉画面,还引领青少年多方面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学习相关知识,从中受到启迪。趣看两汉:一代暴君秦始皇功在千秋?西楚霸王自刎乌江,咎由自取?官三代汉武帝败家?汉朝女人专权,都是“明君”?
  • 春秋左传

    春秋左传

    《春秋左传(最新图文普及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是学习、研究先秦历史、文学、哲学和语言必读的典籍。它在历史散文的地位上是上承《尚书》、《春秋》,下启《国策》、《史记》的桥梁,是战国时代最优秀的历史散文作品。
  • 铸晋

    铸晋

    简介:永兴元年八王之乱动摇江山,匈奴、鲜卑、羯、羌、氐趁势而起,铁骑横扫中原,司马家规避江南,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公元366年,少年秦虎不幸来到这个乱世。面对如此悲惨之景,他是随波逐流,还是奋勇向前。看他寒门庶子如何突破世家门阀的重重,重铸中华之魂,一揽江山与美人。
热门推荐
  • 都市妖夜谈

    都市妖夜谈

    蒸汽时代的到来,导致人类对鬼神的恐惧慢慢减少。钢铁森林中的魑魅魍魉,一位死宅与几个鬼朋友之间的热血之旅
  • 我们说好的幸福

    我们说好的幸福

    我们都希望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一个人,可事实往往是,我们遇见了一个人,才迎来了最好的年华。从小是孤儿的林思楠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被袁妈妈收养并带往意大利,长大后,她为了报恩回国帮妈妈寻找多年前遗失在国内的儿子袁靖宸。当她一步一步按计划接近靖宸时,才发现耀眼如王子的靖宸却从小被心脏病折磨,让她痛心不已。随后两人在日渐的相处中产生了深刻的爱意。正当思楠鼓起勇气想要冲破尴尬身份的障碍来争取这份爱情时,却意外得知自己身患绝症。而此时,靖宸也同样被困在病房危在旦夕。上天真的这样绝情吗?连一点幸福的权利都不舍得施舍?那些爱过的感觉都太深刻,我都还记得。你等不了,我们说好的幸福呢?
  • 血舞长天

    血舞长天

    这是一个悲剧的穿越男被老天一玩再玩的故事。这是一个不屈不挠要打破禁忌问长天的故事。且看他如何破强敌,杀蛮兽,揭开重重迷雾,看清千万年之局
  • 回梦上

    回梦上

    2018年X月X日是夜,带走了不可思议的事情,消失在了沉睡中,意外成为植物人,探索了不可思议的大千世界,等待她的是爱情还是危险? 欢迎来到——梦的世界 我是您的智能系统003,你的任务是完成配角与反派的逆袭,改变他们的命运。 第一个世界:拯救自己计划(感情篇) 第二个世界:大佬的弟弟(末世篇) 第三个世界: 第四个世界: …… 前所未有的穿越,未知的危险,即将开始,身为学霸的她将如何化解危机,回到自己原来的生活呢? 某女:准备就绪!
  • 原想种朵白莲花

    原想种朵白莲花

    这年头,家里蹲也不安全,过劳猝死的她掉进了鬼畜文。她顶着九岁的小壳子,养了个小崽子,带着崽子求生存,挑BOSS,打副本,最后把养成的崽子笼到了自己窝里!可是……崽子,说清楚你的黑化是怎么回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被男神罩着的日子

    被男神罩着的日子

    某年仲夏,正值中考的乡村少女王梨花倒霉地错过了中考,更倒霉而让她没的选择的是顺了母命进城当了一名小小的修布工人。“你上学期预考分数超过重点高中线那又怎么样!你爸腿受伤就等于半瘫痪,你还有妹妹和弟弟要我操心呢,难道你这个老大闺女也要让我不省心吗?”乡重点初中就在距离王梨花家骑车十五分钟的路程内,而那个生了她不怎么善待她的懒惰妈故意拉着她进了深山去拾头发菜把中考硬生生地给耽误了。在王家是母系权威,虽然这个当妈的没有什么本事。即使是王梨花性子倔,因为中考错过而不吃不喝三天,甚至跑着跳河寻死偏偏那条河很浅她没死成还回来被王母打的生不如死。“我想念高中……”王梨花心里默念了很多遍的话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人对她回应了。“我的生活能力供你上个高中绰绰有余,但你答应我,要对你自己未来好好地负责。”说这话的人是牟志远,王梨花修布的工厂对面艺术学院的美术系男神。牟志远一个城市大学生,家境不错,个人谋生能力也强,那些年一他是怎么排除外人非议往返城乡面见王梨花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二十年后实力派老戏骨牟志远身边千帆过尽之后,在他身后挽着他一起出席华丽盛会的正是当年那个被他资助长成的女孩王梨花。
  • 秦末为王

    秦末为王

    穿越三国的小说不胜枚举,而秦末汉初的小说却很少,不知为何。一个历史系的研究生李代在参观了西安兵马俑时不幸坠落兵马俑一号坑内,醒来之后发现自己竟穿越到了秦朝,而且还是大秦位居三公丞相李斯的小儿子,也叫李代!且看他会尽秦末英雄,这其中有着有贤明之称的公子扶苏。有三代为将、痛击匈奴,修长城、建直道的忠信候蒙恬。有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有以泗水亭亭长出身,一举得到大秦天下的刘邦。有那“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却又柔情似水的西楚霸王项羽。有那“战必胜,攻必克”之称的一代战神韩信。横刀立马,铁血大秦,且看李代如何挥军统一天下,成就一番霸业。秦末为王读者群:414991540,欢迎加入探讨
  • 大神的可爱又溢出来了

    大神的可爱又溢出来了

    本书又名《今天也是大佬跪晶骨板的一天》、 认识宁若的人都知道她有一棵看得比自己命还重要的小树苗……有人说宁若的小树苗被偷了,于是宁若砸了办公室,最后抱着掉了一片叶子的小树苗哭了一整天………………………………………………………………………………… “我曾经骗别人说我心悦你” 宁若有些忐忑地看着眼前这位大神。 “嗯,略有耳闻” 男子抬了抬金碧色的眸子,看向她,淡淡回道。 “可我现在发现,我真的心悦你” 这么多年的情分,应该不会被揍吧… 他挑了挑眉,开口 “哦?愿闻其详” “?!” ……………………………………………………………………………… 宁若看着紧闭的房门,淡定地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晶骨板,跪了下去,身为大佬……她才不会跪搓衣板,要跪也是跪最好的晶骨板……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在宁若心中,大神一直都是高贵神圣,不可亵渎的,直到某天,她才发现自家大神还是一个小可爱?本书超甜,不甜不要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市战龙

    都市战龙

    杀手圈里有一个保险公司,退休的杀手们都会给自己买个保险。这个保险,神秘强大,有了它,绝对保证老而无忧,安度晚年。不信,你看。杀手保险公司的业务员窦战龙来了。只是站在那里,整个城市,便在他的脚下颤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