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90200000018

第18章 如果幸福是一只被咬伤的苹果 (2)

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忍受幸福比忍受痛苦更困难。一个人遇到不幸、承受痛苦时,有强烈的倾诉欲望,可是想到别人的幸灾乐祸,话到嘴边还会打一个转。可是,一个人一旦与幸福沾上边,就会忘乎所以,想让全世界人都知道,并非是要与人分享快乐,而是想所有人都来羡慕他。否则就有“锦衣夜行”之憾。

艺人吴宗宪说过一句话:“爽只能放在心里,嘴巴说出来就很不礼貌啦!”房子、车子、票子、位子都是好东西,拥有这些,心里自然很爽。但是,在没有“这些”的人面前谈论“这些”,非但是不礼貌,简直就是伤害。听的人,会在内心不自觉地把自己跟你做个比较,你拥有的越多,他会越发感受到自惭和卑微。严重点说,让那些心理调节能力差的人活下去的勇气都受到影响。

如果这个世界还有水深火热,个人的一点幸福就不值得炫耀;如果当前社会还没有共同富裕,你就不必当众吐着吐沫数票子;如果别人在步行,你不必摇下车窗玻璃和人打招呼;如果他人站着,你不必撅着屁股,让人欣赏你的椅子。这是必要的良知和自律。人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你表达了优越感,你的爽造成了别人的不爽。幸福感是人人追求的目标,但是,有了幸福要独自品尝而不是急于炫耀。外国人比中国人要有钱得多,但国外的富翁都知道不把私人游艇停在公共码头。

所以,幸福来了,要学会对待幸福的方式,要像忍受痛苦一样去忍受,小心你的幸福刺伤别人。

传说中,乡间一位富人在造屋时造了一个很大的屋檐,好给穷人遮风挡雨。没想到,穷人站在屋檐下避雨时,人人心生怨恨口含诅咒。想积点小善的富人,闹不明白,怎么会这样?其实,我给他想通了:本来不平等是隐性的,现在不平等通过物质的格局,鲜明地呈现出来,形成强烈对比。屋檐下,穷人摸着脸上的雨水,一眼就瞥见了富人坐在太师椅上抽水烟。穷人会想,我家的房子还没有你家的屋檐大,凭什么?一下子,心里平衡就被打破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童音响亮,我黎明即起,早诵夜课。

父亲大悦,半部《论语》治天下,你这样读下去,查门有望矣。我心里想的不是“查门有望矣”,而是想讨父亲高兴,免一些棍棒。因为我心里很清楚,父亲爱“子曰”胜过爱“子女”。

父亲先读十年私塾,后读桐城中学,桐城师范。文革时“破四旧”,烧我家上千册线装书。遗落几本,父亲拾起来,一并扔进火堆。边扔边说,你们工作做得不仔细。放火的人很委屈,我是故意给你留几本。父亲很理解很配合,不用!不用!书都在我脑子里。

家贫,每天的菜肴都是白菜萝卜。父亲却很快乐,用筷子敲打碗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他的意思是鼓励我们大啖萝卜,见贤思齐。而最初,母亲以为萝卜烧咸了,把此“贤”理解为彼“咸”,还需再加一瓢水?我和姐姐则以为“贤哉回也”是萝卜的别称。放学回家,问姐姐中午吃什么,我姐姐说,又吃“贤哉回也”!那时最大的愿望是,如果有一头猪叫“贤哉回也”就好了。

父亲穷而好义。有一年春天,附近村子死了一头牛。父亲秤上一斤牛肉,扔下十元钱。说你们死了牛,是件大事,又赶上春耕,我十分心痛!那时牛肉只要三毛钱一斤。队长过意不去,夜里执牛头相送,父亲奋力地用瘦弱的双肩抵住两扇门,大呼“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我都说了不要找零了你还要送牛头来,我说话不算数今后怎么做人啊?“信”与“义”都是好东西,瞬间引爆了父亲瘦小体腔里的爆发力。他愣是把两扇门合并起来,并且栓上了门栓。

母亲常常看着空空的米缸感叹,世上的孬子都知道把米往家里讨,你们的父亲却把钱往外送。父亲走过来嘿嘿地笑笑:这正好说明了问题嘛,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其时,父亲工资只有四十五块五毛钱,一半要用来接济周围的人。偶尔,路过做红白喜事的人家,父亲摸摸口袋,惭愧地跟人家说,我确实没有钱送了,这样吧,我帮你们写写字。父亲一笔字,颜骨柳风,人家求之不得,事后都被收藏。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就这样奉“子曰”为圭臬,处处以“君子”的风范来自我约束。他的内心是宁静而充实的,而且充满了随时可以引爆的道德能量。秉持“子曰”之剑,剑锋所指,尽是世间的艰难、苦难与不公。时而显得强大,时而又显得脆弱。

一年秋天,西风漫道,黄叶纷飞,父亲病得很重。这是父亲最后一次说“子曰”了。探病者不胜其悲,父亲则从病榻上奋力抬头,说,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生死听于天命,还是不忧不惧为好。最终,他不忧不惧地走了。

离去多年,不知为什么,我现在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他,我知道他是个君子。时时祭起“子曰”大旗,风度凛然,离圣贤很近。这个想担当道义而又人微位卑的读书人,当理想与现实产生巨大落差时,一种强大的力量源自内心,他找到了犀利的应世武器,那就是神圣的“子曰”,因而“子曰”了一生。

11年前,美国黑人橄榄球明星辛普森因杀害白人前妻并逃脱罪名而轰动世界。日前辛普森再次成为焦点——出版自传《如果我做了》,以假设的口吻讲述杀害前妻及其男友的故事。舆论认为这是辛普森在书中承认他的罪名。

当年的法庭,辛普森没有认罪,美国的公众至今还对追捕辛普森的情景记忆犹新:天上飞满了直升机,道路上拥塞了大量警车,辛普森不紧不慢开着车,既没有狂奔也没有停下的意思,辛普森一直把车开到家门口才束手就擒。大量的证据都指向了辛普森,而且美国绝大多数公众都相信就是辛普森干的。

罪名是否成立,在美国的法律中,最终裁决权掌控在陪审团手中。在辛案的12名陪审团人员构成中,黑人就占了10名。加之警察取证程序上的漏洞。最终,陪审团判定辛普森无罪。这样的裁定让主审的伊藤法官痛哭失声。除了少数对“种族歧视”敏感的黑人,当时几乎大多数美国人都看到了辛普森双手沾满鲜血,唯独法律看不见。

社会心理学家戈夫曼说:“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被戏剧化了的事物。”十一年后的辛普森,终于在自传中自己把一切都认了。“我从查理(陪同辛普森到前妻住所的一位朋友)手中夺过一把刀不久后我发现自己的双手沾满鲜血,面前躺着尼科尔(辛普森前妻)和她男友的尸体。”只不过,辛普森的叙述是以虚拟的方式。可是,谁能相信这只是虚拟而不是现实呢?美国著名八卦杂志《国民问询》称其描写杀人场面——“真实得让人不寒而栗”。

为什么辛普森现在招了?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说:“一般而言,过去总不会完全消失,某些事物往往会留到未来。”恐怕辛普森始料未及,那双沾满鲜血的手,洗了十一年也未必能洗干净。恶行实施之时,良知必然在沉睡。时过境迁,就有了沉睡后的苏醒。他以假设的口吻为自己心理减压,是不是忏悔前的试探?

法律制裁可以逃脱,但是,“我做了”和“我没做”,心境绝然不同。生活同样在彼岸,如果“做了”,心灵的挣扎就像在黑暗中泅渡,时刻想捞根稻草作为横木以自救;如果“没有做”,坦然乘小舟迎风扬帆上岸。在“程序正义”重于“实质正义”的美国,即使作奸犯科的嫌犯往往也能侥幸地等来“罪名不能成立”,然而,道德的自我救赎却并不与侥幸的法槌一道轻松落下。

在中国同样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出租车司机,二十年前拾到了一个遗失在车上的装有四万元的钱包。当时千方百计地躲过了警察的讯问和失主的找寻。一切都风平浪静、相安无事。二十年后,他出人意外地把这笔钱交了出去。四万元钱被他作为一个包袱背负了二十年,而且越往后心里压力越大。尤其是当儿子长大了,他需要担负起对儿子的道德情操教育,每每这时,心虚和愧疚更让他无地自容。

人想以“人”的方式活着,必然要求以一种道德(与“人”这个定义相匹配的道德和尊严)的方式存在。在内心,恶行终将等来忏悔,这只是时间问题。当法槌落下来,我可以瞬间无罪。可是,如果我做了,我将很难逃避良知对自己一生的追捕。

同类推荐
  • 在日本,我忍不住又笑了

    在日本,我忍不住又笑了

    本书是著名旅日工程师、作家萨苏在2011年的最新力作。作者用中国人独有的乐天情怀和京味调侃,爆料自己初到日本的各种笑话,与妻子上演的国际文化“冷幽默”,以及自己经历过的各种趣事。用真实细腻的笔触,描述草根的动人生活情境,让日本再也没有隐私,展现日本从未有过的阳光面。
  • 楼王之谜

    楼王之谜

    《楼王之谜》是一部另类的现实题材图书,从另外一个角度,对房地产开发题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现代社会的道德伦理,社会安全和谐进行了关照,这种关照是准确的,明晰的。它采取的表现手法是智慧的、悬疑的。它的情感表现是有浓度的、真实的。这是一部用全新的视角演绎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 郁达夫散文集

    郁达夫散文集

    本书是郁达夫的散文精选集,收录郁达夫的散文作品五十余篇。郁达夫的散文具有独到的个性特征,他在作品中对个人的思想、生活进行详细地描写,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文字,将自己透明坦荡地展示给读者,自叙传色彩浓郁而强烈。这些与作品中秀丽、隽永的山水景物交融在一起,以情遣笔,寓情于景,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艺术功力。从思想内容方面来说,可以通过这些作品理解郁达夫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可以看出他不少畸形和病态的情思,也正是被这社会阴狠和暴虐地迫害所致,至于从艺术技巧方面来说,则可以极大地有益于读者审美情操的陶冶和升华。
  • 赵瑜散文

    赵瑜散文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赵瑜散文的首次集结。赵瑜向以纪实文学力作震荡文坛。其实,他的散文同样深厚、独特而有趣。面对时下散文的疲软与苍白,赵瑜的叙述有现代气象,有北国古风,因事而作,有感而发,是将泥土夯实之后烧制而成的一块块沉砖。我们能体味到作家心灵的率性和真诚。
  • 中国近代文物事业简史

    中国近代文物事业简史

    《中国近代文物事业简史》共分为七章,第一至五章按照编年顺序,依次记叙晚清时期、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文物事业;第六章记叙台湾、伪满洲国、华北、华中等沦陷区的文物事业;第七章记叙中国近代文物商业亦即古玩业的发展简史。此外,《中国近代文物事业简史》附录还原文辑选了1912年至1949年民国政府、日伪政权和中国共产党颁布实施的主要文物事业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42件,以方便读者研究参考。
热门推荐
  • 机械布谷鸟

    机械布谷鸟

    一台双卡录音机,占领了三十年前的某个午后。它整体泛黄,按键局部脱漆。置于高处,借用通道里的少许光摸索向前,伴随一系列咔嗒声,机械不情愿地张开嘴,吐出坚硬内核,装入新的内容,结尾处的制动干净、潇洒。随后,在颠簸节奏里,齿轮欢快咀嚼夏日的凉爽……布谷鸟突兀的叫声也在那个午后不断重复。这就是本集诗歌名字的由头。本集中的诗歌主要择优选自《风月少许》、《脚手架上的日记》、《泥泞集》、《机械布谷鸟》和《必要的通感》等作者未曾面世的作品集。
  • 我的捉鬼手册

    我的捉鬼手册

    <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本是千金小姐,一场阴谋,几十年的算计,一朝沦落弃女。阴差阳错之下,看见这世间妖魔鬼怪。本以为从此斩妖除魔,保卫正道。却又动情,伤了心。到头来却不过是人生一劫……爱与恨,到了最后,也不知道是哪个更多一些……师父说,“情劫不渡必成死劫!”徐青杭只想问,“你爱过我么?”只要那人点头,死又何妨,天下苍生又与我何干!“徐大师,本将军从不曾爱过你!”萧末想,你是注定名留青史的大师,我怎能用自私地用儿女情长束缚你!一切苦难,一切痛苦,都让我来承当吧!
  • 将行客

    将行客

    我的刀可裂天,可断地。刀之纵横唯我无敌!唯我生者,便不畏死,人定胜天!不为蝼蚁!
  • 最燃全能系统

    最燃全能系统

    李轩十八岁那天获得了血液里父亲遗留的下来的全能系统,系统:“我可是全能的,可以穿越异界、网络小说、电视剧、电影,可以抽取异能等等之类的,我是你父亲临死之际留给你的,功能已全部被开启。”于是,李轩到各种异界、小说里.....
  • 非好感天后

    非好感天后

    童语,二十六岁,自十六岁一首自弹自唱的原创歌曲《雨迷》出道至今,已有十年光景,如今稳坐歌坛天后宝座,可她的光环已不再是出道时的清纯才女,近年来私生活混乱、耍大牌、助理殴打歌迷等等丑闻中,童语还是俨然成为了演艺圈名副其实的“非好感天后”。丁汉,二十一岁,演艺圈新生代小生,出演名导陈一凡的《同学》电影走红,无论是戏里细腻温润的文艺小青年还是戏外亲和萌态的小鲜肉,丁汉,无疑是轻易虏获了万千观众和同行的好感,并毫无疑问将成为新一代男神。丑闻缠身的非好感小天后和鲜嫩多汁的新晋小生,歌坛和电影圈,貌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却暗中有一根无形的绳子,不断牵引着他们……各位亲们,八卦心雄起吧!
  • 中学生的那些事儿

    中学生的那些事儿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青春,中学时代,是我们最美好的青春记忆。本文以六名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讲述了新时代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看00后中学生如何上演“校园大战”!
  • 王俊凯都不曾忘记

    王俊凯都不曾忘记

    王俊凯四年了,当初最好的我们已经消散了,如今你还好么-by林羽倾
  • 天才丹药召唤师

    天才丹药召唤师

    大明星安若宇拍摄现场意外身亡?什么?死了就死了吧?居然穿越了?这拖家带口的弟弟妹妹是怎么回事?谁来解释这一切?片段一:“鬼帝,小女子钦慕你很久了”“滚,本帝不是你能肖想的”片段二:“哼,安若宇,你个废物,可敢与我一战?”“有何不敢?”片刻后,某人不敌.....放出魔兽......众人惶恐,某男得意。安若宇挥挥手,一片魔兽大军.....某男双腿打颤.....万年药材我有?神级魔兽臣服?什么?还有超神兽?仙丹是他家兽兽零食?从此,各大世家吩咐下面的人看到安若宇绕着走,看到他的家人更要躲开
  • 在初中:过像疯子一样的那三年的生活

    在初中:过像疯子一样的那三年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初中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有欢笑有悲伤有爱情还有许多许多,希望在这里,可以让大家回想起,自己的那三年的时间,没错我们都是疯子,都是一群快乐的疯子........现在就让我们回去,让我们回想那三年的初中,过得像疯子一样的三年!
  • 紫衣凤逆:陌上鸳鸯

    紫衣凤逆:陌上鸳鸯

    新帝登基,改国号为陌允,起国名为姓氏离陌。新帝皇恩浩荡,天子大赦,百姓安居乐业,一番欣欣向荣。崛起的离陌王国成了大陆王国各国的眼中钉,手中刺,口中食。三年选秀成了各国权谋的斗争,纷纷派出各有千秋的女眷混入其中,以示与其国交好。又是春日,明媚的太阳,草长莺飞,这是腥风血雨前的片刻宁静。深宫各奇女子把皇宫掀得昏天黑地,永无宁日。爱情的朦胧,家族的使命,王国的地位,未来的期盼……各路女子踏上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