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90200000043

第43章 冒犯之美 (1)

坐在候车室里,旁边有一张展开的报纸。不经意地扫了一眼。报纸上一则讯息吸引了我,那是一则某作家新书的书评。

微微欠了欠身子,我准备把它看完。要津处,忽然报纸哗地一声,让我吃了一惊。收回眼神,原来报纸的主人——一位时尚女士,已经怒目而视了。她显然很不高兴。愠怒的表情告诉我:我没经过她的同意,斜着眼扫读她的报纸,是冒犯了她。

她打量着我,我也打量着她。互相揣测对方的心里。她可能在想:我化钱买的报,凭什么让你阅读呢?而我在想:又不影响你的阅读,有什么不可以。估计她想看到我表情中流露一点歉意,可惜我白眼望天,不愿意浪费表情。

有些人,用私心狭隘地封闭了自己,在他们的身边,形成了蜗牛外壳一样的自我空间,不容他人指染。扫一眼她的报纸,那也是冒犯,会让她如芒在背的。

银行柜台钱,拥挤着许多顾客。我向一位先生借他手中的笔一用。不想,一开口,惹出了麻烦。他反反复复向我说明,这只笔是他自己的,不是银行提供的那只。眼神里流露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凛然之气。最后,我向他投降,向他解释,之所以产生了借笔的想法,是担心在这里折腾的时间太长,耽搁了去接放学回家的儿子。

他仍然不依不饶,切,你的时间是时间,别人的时间就不是时间啊?我不也有急事,一刻也不能等。不过,当我走出银行的大门,他正坐在沙发上,架着二郎腿悠闲地抽烟。只是见了我,有点不好意思。

小小的“冒犯”,其实没有一些人想象的糟糕。冒犯是美的,大多数情况下,它蕴涵着善意和信任。是陌生人羞怯地向你伸来的橄榄枝,表达沟通和友好的欲望。而有些人宁愿重门深锁,任凭自己的心灵庭院荒草丛生。

母亲指的是那只“钟山”表,戴了30多年了,我觉得根本没有修的价值。

从记事起,我父母就不停吵架,吵过之后又和好如初,而且每次母亲脸上都会露出欣喜的笑容。后来,我们探知了秘密,父亲吵过后总信誓旦旦地承诺,要给母亲买一只“钟山”表。那时,我只知道手表有两个品牌,一个是上海的“上海”,一个是南京的“钟山”,买表还要凭票供应。

母亲冷静下来,就清醒地意识到,我父亲根本就是在忽悠。她跟我们说,你父亲拿什么买啊?父母工资微薄,家里有四个孩子需要抚养,周围有一大批穷亲戚需要接济。不过,父亲的承诺让我母亲落下一个毛病——时不时转动手腕。

有天夜里,父亲神秘地回了家,一进门就让我们把灯熄灭。原来表买回来了,而且还是夜光表。静夜里,一家人聚拢在一起,表里微弱的声响,竟如锣鼓声般令人心动。后来,母亲说,父亲为此卖掉了老家一间老屋,又人托人弄到了一张票。

一年后,我父亲就去世了。父亲的去世,让母亲显得孤单。母亲的心里充满了“怕”,怕自己体质孱弱,怕儿女生病,怕世事变幻。她希望时间过得快点,更快点。因而下意识地时时低头看表。母亲给了我们一个承诺,谁的手腕粗得能戴上这只表,表就给谁戴。现在想来,这是母亲想鼓励儿女们快点长大。为了让手腕粗起来,我一有空就去跟伙伴们掰手腕。可是,表最终还是先戴在大姐腕上,接着是我二姐等妹妹将它完璧归赵还给母亲,我们都已经离巢而飞了。

如今,母亲常看着表问,你大姐说到怎么还没到啊?过一阵子,又看看表说,你二姐的火车该到站了吧?她的思绪跟着秒针一圈一圈地走,等待归巢的儿女。时光随着秒针的飞跑渐渐老去,母亲更显出对这只表的珍爱。一次,母亲怎么也找不到表,急得满头大汗。她认定是我妹妹收拾房间时将表弄丢了,忧心忡忡地找了一个上午。最终,在自己的右手腕上找到了。洗菜时,她把它从左手腕脱下来,戴到了右手腕

现在,我要去完成母亲的重托了。

在另一个城市,午后的阳光,照在一条小街修表匠的摊位。老修表匠小心翼翼地打开表的后盖。那一瞬间,我觉得过去的时间一下子被哗啦啦地倒了出来。后盖像小圆镜一样反光。我拿起一看,上面有一行字“赠周玉英同志:生活不会停下来——查雨时1976年夏”。我的心头一震,无法抑制自己的泪水。字是用小刀刻的,是我父亲的字体。时光回到1976年的夏天,我父亲买下这块表时,卸下后盖,刻下了这行字,表达出对生活的眷恋和对我母亲的爱。

昔日的情景重回心间,一切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望着温暖的人流,我想起了父亲和母亲。30多年的沧桑,被风雨打湿的人生,因为有一种隐藏的支撑而倍增坚韧。

十几年前的一个寻常夏天,我枕戈待旦地准备参加这一年的高考。

在那样一个年代,高考直接决定着一个青年一生的命运。而我的情况更特殊,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是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带大。苦难中的母亲,眼巴巴地盼着我能高考得中。我也想,如果能在这一年如愿以偿,正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能减轻母亲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压力。

但竞争是残酷的,同学们悬梁刺股,焚膏继晷地苦战。在学习成绩上你追我赶。高考一个月前的预考中,我意外地遭到惨败。我很清楚,巨大的精神压力起了很大的负面作用。

母亲见我面容憔悴,很心疼。我家离校不远,她就跟老师说情,说寝室里吵闹。让我回家住宿,好早晚料理我的生活,给我增加营养。

那段时间里,她杀光了家中三十几只仔鸡,想尽一切办法,想让我恢复以前的体质。

然而,母亲的一切努力收效甚微,我还是日复一日地消瘦下去。我房间的后窗正对着屋后的一方池塘,时值燥热的六月的夜晚,一池塘的青蛙,唧唧呱呱,呼朋引伴,发音格外响亮悠远。一池的蛙声就这样紧紧缠住我一双不幸的耳朵。此伏彼起地一次又一次将我惊醒。

母亲去了一趟学校。回来后,高兴地告诉我,即使考不上,班主任已答应让我复读一年。第二年,老师说,他保证我能考上。

渐渐地,蛙声不再吵闹了。每夜都有香甜的梦。但是,母亲却变了,日日坐在椅子上打盹。一天,隔壁的大妈偷偷地拉住我,悄悄跟我说,你母亲为了让你睡好觉,夜夜替你赶青蛙呢。

我将信将疑。但是,第二天夜里,月光下塘埂上,我真的看见了我的母亲。

母亲手拿一根长长的竹竿。她用竹竿轻轻地敲打池塘边的每一处草丛,做得认真又虔诚。她绕着池塘一圈圈小心地走着,一遍遍用竹竿仔细地敲打着每一处草丛。有时她停下来,站一会儿,轻轻地咳嗽几声,用手捶捶背。月光把她的白发漂得很白。“母亲!母亲!!”我大声喊。母亲听不见。她全神贯注于手中的竹竿,生怕遗漏一处蛙声

一直到现在,我仍然坚信,有一种爱,能唤起一个人内心潜在的力量,帮助你去战胜一切困难。这一年高考,我被高分录取了。很多年已经过去,蛙声也一点点远逝。可是,我又觉得它时时都在我的枕边。一声声,像不倦的提醒和教诲。给我许多的人生激励。

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小时,日子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而且,母亲要让手从繁忙的家务中解放出来,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让我周身流遍慈爱。

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星期五,明天不用上学了。妻子回家我问妻子,妻子说,今天18号,好像是星期五,有《同一首歌》。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他们还会记得?儿子的生日只有母亲记得。因为几十年前的那个寻常日子,一个生命的诞生,对其他人无足轻重;而对一位母亲来说,却惊天动地。

母亲犹豫了好长时间,她有些急切,又有些迟疑。终于,她拿出了一块玻璃。我不知道她这是干什么。母亲说,把它放在你的电脑前面,兴许能挡挡辐射。这是一块普通的窗户玻璃,边角已被母亲用砂轮磨得光滑如水。这才回想起,母亲一段时间以来,不断向我打听有关电脑辐射的知识。

我日夜坐在电脑前写作。母亲却不知从何处听说,电脑辐射对人体有伤害,“伤害”被紧张和担忧无限夸大。而她又一直认为她的儿子是何等的粗心大意。能想象出,多少个不眠之夜,母亲冥思苦想,才想出了这个“高招”。母亲的心,像敏感的雷达,小心地捕捉着可能对儿子构成伤害的蛛丝马迹,母爱无微不至也无所不至。

同类推荐
  • 中国经典文学书系(套装共66册)

    中国经典文学书系(套装共66册)

    本书包括《死水微澜(上下)》、《庐隐选集》、《火焰》、《大波》、《闲书·寂寞的春朝》、《茑萝行》、《屐痕处处·感伤的行旅》、《花开旅程·游记平生》、《孤独人生·零余者》、《风雨故人·送仿吾的行》、《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碧浪湖的秋夜》、《最后的幸福》等,共66册。《死水微澜》是一部具有浓郁巴蜀文化地方特色的小说。小说将时代风云与人物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时代的特征及变化渗透到整个故事情节中,因而具有史诗性的特点。小说还借助对主人公的描写,具体展现了当时闭塞的四川地区一潭死水的社会中潜藏的深刻危机。小说最大的成功是借人物命运的变迁来展现时代政治、经济生活领域里的变化,真实地塑造出了"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小说还结合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细腻地写出了人物活动环境的民情风俗、起居服饰、地方特产等,从而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大波》是作者以巴蜀地方特色语言叙与的一部小说。内容为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夏之时、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却遭到血腥镇压,在百姓中引起轩然大波,由此,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的革命运动。本书在上层官僚与历史人物之间着力,再现了19世纪初在四川发生的保路运动,向我们生动地描写了清末政府统治下的众生相。
  •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是一位艺术修养全面的艺术家、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颇有造诣的才子。在俗39年,在佛24年,谜一样的李叔同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感慨和话题。本书内容包括: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度量如海涵春肓,气概如乔岳泰山;宁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等。
  • 张值诗选

    张值诗选

    真正好的诗歌,完全就只是一种纯个人的文本。纯个人文本的含义指向有二:一是文本的个人趣味;二是指个人的文本意图。就具体的写作而言,在创作欲出现的当下,诗歌写作形而下地表现为码字、分行、标点应用甚至字体选择。写作过程中的“诗意”更大程度上表现为各种要素因偶然组合而展露出来的可遇不可求的生趣。我常常对那些故意玄化诗歌写作的理论或经验嗤之以鼻,一些人在描述写作经验时总是把写诗搞得像行为艺术。某种意义上,写作过程中文字和其他元素随机组合呈现出的可能性才是诗人的鸦片。而书写时的直觉、语言惯性和临场处置能力就成为决定诗人段位高低的最可靠的标准。
  • 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温情卷)

    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温情卷)

    《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温情卷)》,微茫尘世,我们总是会遇见那么多普通甚至是卑微的人、事与物,却从未真真实实的体会温暖并感动我们的存在。我们总是喜欢抬头仰望寻找什么,却忘了,其实最澄澈和繁华的美丽,就在脚下。只要静心聆听,只要如水一般柔软和善良,那么,身边的一切都会成为诗意而灵性的,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生命财富。
  • 诗词赏析七讲

    诗词赏析七讲

    本书稿是一本关于古典诗词赏析的指南性读物。本书作者在本社出版有《诗词创作日谈》,本书是其姊妹篇,创作与赏析兼备,对读者更好地体味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好意蕴有着很大的帮助。书稿包括七个部分:识字、知人、论世、诗法、会意吟诵、比较,从赏析一首诗需要了解掌握的七个层面为读者详细解读了如何才能很好地理解感悟一首诗,体会诗歌的艺术美,享受人生的快乐。
热门推荐
  • 铁与剑

    铁与剑

    在这平静的水面之下,欲望与复仇正在滋长、蔓延,一步步将每个人卷入旋涡之中。或许,是天与地已经厌烦了这种无谓的游戏,才将那邪恶黑暗的力量释放进这旋涡之中。
  • 大佬她又去做兼职了

    大佬她又去做兼职了

    温忆,当年年少气盛和家人打了个赌,只要在二十五岁之前将一件事业做的出色了,就可以过她想过的生活,既不用继承家产去,也不用联姻去。于是温忆便开始了她的到处求职生涯。那一年她刚从国外回来,在机场偶遇了一个星探,星探说她那一张脸绝对会让她红到大江南北都认识她。温忆微微一笑,从此踏上了励志要走上娱乐圈人生巅峰的道路。可谁知道一切都是她那个“好”闺蜜的阴谋,她的确是大红大紫了,却是红里透黑,黑里透红的那种。温忆决定反击的时候,她已经被那好闺蜜给黑的找不着北了。温忆再次微微一笑,如同刚开始踏上娱乐圈那条路时一模一样。敢暗算她了?要不出去打听打听她温忆有多少兼职!
  • 伴生异魂

    伴生异魂

    这是一个奇幻的世界,有的人生下来就自带异魂;有的人为了成为异魂者,去猎杀魂兽,夺他人之魂成就自己。芸芸众生,没有谁规定天生即最强。
  • 暖风拂蜜老公甜甜宠

    暖风拂蜜老公甜甜宠

    小地方来的萌系女主带着满满的期待来到大都市想要闯荡一番,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不仅工作有成果,交了很多朋友,在这过程中还顺带和帅气霸道专情多面的总裁谈了个搞笑甜蜜的恋爱,一路升级打怪,最终立足都市收获满满~
  • 无限穿越之系统总坑我

    无限穿越之系统总坑我

    唐烟穿越到了《斗罗大陆》。拥有了金手指系统。可是这个系统却是……的系统。第一个世界任务全部完成了,但是第一个世界没有系统,但是有着不一样的金手指。然后又无限穿越了。然后在第二个世界他有了一个系统。系统很胆小。 但也喜欢坑人。请看他怎么这是天下闯出一番事业。后期我会将主角的名字改了。跟女星唐嫣一个读音。我想用语音打字都打不了。太麻烦了。我会把他的名字改成唐若锦。以后的世界主角就叫这个名字了。 (作者我呢,也就是第一次写。所以我写的不好,不要骂我。这本书是我拿来练手的。
  • 零翼永恒

    零翼永恒

    重生?重生?重生or重生?不不不,这一切都是假的,不要太在意简介。
  • 遇见你就烂漫了

    遇见你就烂漫了

    萧晴曾在姐妹们面前信誓旦旦地说,嫁人不能嫁势头涨太快的热门股,涨得快肯定不长久。也不能嫁一直下跌的冷门股,亏得你想跳楼。要找就找支潜力股,前程一片大好,未来一片光明。可是,潜力股实在太难找,所以萧晴心安理得闯荡着江湖,完全不考虑婚姻大事。某天,她遇到了一支潜力股,突然说要娶她。
  • 等待叶落

    等待叶落

    等待系列的第一部等待叶落叶何时能落?叶早已落下。西风起,落叶归,知秋至,念初时,怀江南。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 我家神奇便利店

    我家神奇便利店

    东大财经系高材生林海意外获得神奇系统,却被迫回家“继承”便利店:“15点信用点购买寻物手仗!”“100点信用点购买初级功法:太极拳!”“1000点信用点购买哈利波特的凤凰魔杖!”未来不可预测,可有了强力系统,林海的都市生活一夜之间变得与众不同……
  • 女帝的后宫日常

    女帝的后宫日常

    当不学无术的吃货被告知是女皇陛下。“爱卿啊爱卿,谁是本国最有权势的人?”“是陛下您。”“爱卿啊爱卿,谁是本国最劳累的人?”“是臣。陛下,臣想请个假!”“不准!”“臣想告老还乡!”“太傅!朕错了!朕这就起床早朝……”流落民间三年的女帝重返朝堂,她却失忆得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