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72000000002

第2章 清朝的皇帝嘴脸

康熙二十一年(1682)正月十九,玄烨谕令,将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

这种发泄仇恨的奇特做法,堪称首创。如此高智商的皇帝,情急之下,做出这样的事情,只能证明他气急败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说白了,即使将其骸骨磨成齑粉,对死了四年之久的吴三桂,除了落一个笑柄外,又有什么意义呢?再说,将其骸骨分发各省,予以展示,更是匪夷所思。如此野蛮的报复手段,不但起不到警诫作用,反而使人徒增反感。

他为什么非这样做不可,因为这位皇帝差一点栽在吴三桂手上。

吴三桂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汉奸之一,如果他真赢了的话,我相信也没有几个中国人会高兴的。但是,康熙有相当一段时期,被这个吴三桂逼到墙角,老百姓还是觉得很开心,因为这个汉奸居然弄得他很丢脸。康熙当然知道汉人看他的笑话,你养了一条狗,你又惹了这条狗,这条狗转过屁股来咬你,活该!所以,他恨这个吴三桂,恨到极点。

他有“两个想不到”,一是想不到局促在云南一隅的他,挥师北上,来势凶猛。广西、四川、贵州、湖南、福建、广东诸省响应,江西、陕西、甘肃等省波及,让他不知如何是好。二是更想不到八旗子弟兵,尤其不成器。“观望逗留,不思振旅遄进,竟尔营私适己希图便安,或诿兵甲之不全,或托舟楫之未具,借端引日,坐失时机者。甚而干预公事,挟制有司,贪昌货贿,占据利薮。更有多方渔色,购女邻疆,顾恋私家,信使络绎。尤可异者,玩寇殃民,攘夺焚掠,稍不如意,即指为叛逆。不知怎样应对?”

《清通鉴》记他在永兴之战失利以后,“忧心忡忡,现于词色”,虽然,他最后险胜了,但是,这是一道最简单的算术题,谁都能算清这笔账。吴三桂死时已七十四岁,这年玄烨刚二十五岁,两人相差四十九,快五十岁,有足够的时间等到他自然死亡后,“三藩”肯定是树倒猢狲散的局面。何必打八年仗,生灵涂炭,满目疮痍?然而,年轻气盛的他等不及。自以为是天纵过人的他,不能等。康熙的道理非常简单,非常自信,朕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十六岁就不动声色地拿下辅臣鳌拜,独掌朝政大权。那么,朕二十岁了,还不撤除三藩,以去心腹之患,更待何时?

于是,康熙信心满满,志在必得,因为先前有决策权的大臣,如鳌拜等,不是被杀头,就是被打倒,再也无人阻挡、谏劝此事之不可为。玄烨遂在处置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位汉族藩王的策略上,改变多尔衮、顺治一直到鳌拜的利用之,收买之、尊崇之的同时,采用逐步消减之的手段。这班人未必喜欢这个为清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平西王,但是相信年龄不饶人,是个绝对真理,相信时间最后可以摆平一切,也是客观规律。

然而,康熙高估了自己,他以为能把拥有至高权力者,如四辅臣,如鳌拜等统统拿下,吴三桂岂在话下?可他没有仔细思量,鳌拜之流固然在朝廷里有党羽,有耳目,可都在陛下的视线之内,掌控之中啊!而吴三桂却远在南疆,鞭长莫及,何况那是有地盘、有军队的实力派?现在,你一纸谕令,要他和他的部属,撤出经营了十年之久的云南、贵州,再去驻防山海关,再去拓荒垦边,分明是激其生变,促其反叛。

别看如今对康熙的吹捧,甚嚣尘上,对盛世的渲染,离奇过分。其实,他不高明,至少在“撤藩”上,走了一步臭棋。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建国三十年后逼反功臣,引发内战,而且一打就是八年,是只有康熙这个太自信的笨蛋,才能干得出来的糗事。其狂妄,其愚蠢,其冒险,可想而知。

结果,这场仗,打了八年,吴三桂差不多打下了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其间,双方进行过六次殊死决战,吴军胜四,清军胜二,吴是占上风的。几年的仗打下来,吴的总兵力为清军的两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玄烨都不是吴的对手。因此,如果不是吴三桂病死,战争未必很快结束。既然战争还要进行下去,那么,他被吴三桂打败的可能是存在着的。至少还要再打上若干年,才能定胜负,正因如此,玄烨的赢,赢得有些忐忑。

“幸荷上天眷佑,祖宗福庇,逆贼遂尔荡平。倘复再延数年,将若之何?”这是发自他内心的话,说明他请得了神,而送不了神的尴尬,曾经也使他六神无主过。

在中国历史上,撤藩,是一种最高统治者不得不做,然而最好不做的危险游戏。因为涉及地方利益,所以被剥夺者通常要进行反抗,而剥夺者也就必然要进行“反”反抗。于是,剥夺者成功也罢,被剥夺者胜利也罢,双方都没有好果子吃,都得付出代价。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刘启用晁错计,削夺诸侯国部分土地,归中央直接管理,吴王刘濞、楚王刘戊与其他五位侯王,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反抗中央政府,史称“七国之乱”。刘启派太尉周亚夫、大将军窦婴率大军镇压,历时三月,叛乱平定。公元1399年,明惠帝朱允炆纳齐泰、黄子澄削藩之策,是年七月,驻北京的燕王朱棣,以诛齐、黄为名,举兵反。这一仗打了四年,朱棣攻入南京,惠帝下落不明,叔叔夺了侄儿的江山。唯有公元961年与969年的宋太祖赵匡胤的两次“杯酒释兵权”,算是一次成本极低的“削藩”行动。

看来,这位少年天子,并没有从中国历史上学到怎样使尾大不掉的各路诸侯,削权降格;使拥兵自重的地方军阀,解除武装;使功高震主的开国元勋,不再干政的事,而是一意孤行,非要逼吴三桂就范。结果,他自己也承认这场险胜,与失败无异。“伪檄一传,在在响应,八年之间,兵疲民困。”然而,掀起这场战乱的这个主谋,并不责备自己,却振振有词地反问大家:

忆尔时惟有莫洛、米思翰、明珠、苏拜、塞克特等言应迁移,其余并未明言迁移吴三桂必致反叛。议事之人至今尚多,试问当日曾有言吴三桂必反者否?(《清通鉴》)

听听,这等错了不认账,把责任都推给别人的口吻,多么无赖,又多么可笑啊!

雍正三年(1725)十二月辛巳,一位名叫汪景祺的文人被“弃市”。

那时在北京,只要“弃市”,就是押往菜市口杀头。雍正嗜杀,当然,康熙和乾隆也并不少杀,不过,雍正更残忍更可怕些,手段和花样,也更促狭更阴损些。这次杀汪景祺,大家原以为看一场热闹,随后作鸟兽散,回家喝二两,庆幸自己脑袋还在脖子上,也就罢了。谁知这次菜市口秋决,出了点麻烦,监刑官、刽子手,对着这具身首分离的死尸,直吮牙花子,不知如何办才是?因为一位刑部衙门的文案,指着这份将汪景祺斩立决的谕旨上雍正爷的朱批,有“立斩枭示”四个字,“立斩枭”遵旨照办了,还有这个“示”字,什么意思呢?臣僚们琢磨了半天,才明白陛下的意思,不光要砍下脑袋,还要把这颗脑袋悬挂在菜市口示众。示者,公示也,也就是公开展览。让大家看看,跟皇帝老子作对,会有什么下场?

枭首砍头,戮尸燔骨,这是康、雍、乾三朝时不乏见的场面,然而像雍正如此忮刻酷暴,将汪的头颅一直挂到他驾崩,也没说一句免了、去掉、拿下的话,在中国文人受迫害的全部历史上,还真是少见的暴虐。对知识分子恨到如此咬牙切齿,除了变态心理,哪里还有一点点当下文人鼓吹的“盛世”帝王的胸怀?整体看来,康、雍、乾三帝,一个赛过一个不是东西。

汪景祺在年羹尧的西宁大营中,当过两年的幕僚,他的灾难,即由此而来。

一个文学家,最好不要跳上政治家的船,哪怕是最豪华的游艇,也要敬而远之才是。唐朝的李白,一开始是绝对明白这个道理的。杜甫《饮中八仙歌》就写过他“天子呼来不上船”。李白心想,我要登上皇帝的船,不被皇帝吃了,也会被皇帝身边的人吞了,岂是我能去的地方?可后来,估计酒喝高了,下了庐山,竟登上永王李璘的旗舰,检阅起水师,还大唱赞歌,“为君谈笑静胡沙”,结果好,永王失败以后,他也就充军流放到夜郎了。

这位汪景祺,号星堂,浙江钱塘人氏。康熙举人,小有文声,但仕途蹭蹬,一直不那么发达,萍踪浪迹,落魄秦晋,并无定处。清代的武官,粗鄙少文,地位较高的统帅,通常要礼聘一些文人为幕客。名气大的,为客为宾,起参谋僚属的作用;名气小的,为职为员,司管文书笔墨等事。年羹尧,康熙进士,内阁学士,一代鸿儒,也非等闲之辈。康熙年间,他西征噶尔丹、郭罗克、罗卜藏丹津诸役的赫赫战功,总不能自己动手撰文吹嘘。恰好,这位汪师爷,一心想上他这艘艨艟巨舰,于是,给年大将军写了一封信,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

盖自有天地以来,制敌之奇,奏功之速,宁有盛于今日之大将军者哉?仆向之所向慕,归往于阁下者,台阁之文章,斗山之品望而已。……朝廷深赖贤佐,天下共仰纯臣。朗若青天,皎如白日。夫是以宸翰宠贲,天子倚阁下等山岳之重也。今阁下英名如此其大,功业如此其隆,振旅将旋,凯歌竞奏。当吾世而不一瞻仰宇宙之第一伟人,此身诚虚生于人世间耳。(《西征随笔·上抚远大将军太保一等公川陕总督年公书》)

这样,雍正二年,此公被年羹尧延请入幕,聘为文胆。

其间所著《西征随笔》,在查抄年羹尧杭州邸宅时,被侍郎福敏发现,呈上。喜欢作批示的雍正在这方面有强烈的表现欲,在书上亲笔写上:“悖谬狂乱,至于此极,惜见此之晚,留以待他日,弗使此种得漏网也。”“此种”两字之间,也许雍正漏写了一个“杂”字,这个文人太招他的恨了。

我一直忖度,同案的钱名世,也是因年羹尧获罪的,同样,也是因写捧年大将军的马屁诗被参,但雍正并没有将他送往菜市口秋决,而是御书“名教罪人”匾额,要他挂在自家大门口,每日叩拜忏悔。虽然每天磕头,但保住了这颗脑袋。最滑稽的是,将钱遣返回乡时,雍正让朝廷所有官员,都写诗表态,认为钱罪该万死,幸皇上宽大为怀,令其居家思过。这部大批判集,故宫博物院作为文字狱一案,曾经印行过的。

雍正恨汪,胜于恨钱,道理很简单,汪和钱都拍年的马屁,但钱只止于写谀诗而已,而汪则参与机要,为虎作伥,出谋划策,助纣为虐,这是雍正早在储位的时候,就种下来的仇。康熙晚年选嫡,举棋不定,年羹尧的一票,起到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关键作用之时,雍正也对这位军门,殷勤致意,示好巴结,联络拉拢,不遗余力的。而汪景祺,对于这位功高震主的军事统帅,所能起到的左右作用,是非同小可的。这才使雍正始终戒之惧之,而留下刻骨铭心的影响,必狠狠报复而后快的。

这本《西征随笔》,让雍正逮了个正着。应该说,汪景祺不傻,他不是有小聪明而是有大聪明,不是有小野心而是有大野心,书中有《功臣不可为》一文,就是为年大总督写的,其意所指,年是会心的。不但会心,很可能首鼠两端过,雍正不会没有知觉。但文人从政,很难成气候,虽然他们喜欢染指权力,但十个文人至少有九个,在政治上属于无韬略无谋划的低能之辈。尤其稍稍得了点意的文人,无一不是狗肚子装不了几两香油,那张管不住的嘴巴,先就给自己挖好了墓穴。

雍正的情治系统,其效率之高,野史演义,多有记载,早把年大将军与另一可能接班对象允禟,在西宁的来往,密报上来。雍正三年四月,这位陛下最初发难,谕责年羹尧僭越之罪时,无心之言,泄露天机:“朕曾将御前侍卫拣发年羹尧处,以备军前效力,并非供伊之随从也。然伊竟将侍卫不用于公务,俱留左右使令。”这些侍卫,其实就是雍正安排在年羹尧身边的“克格勃”,而汪师爷的一言一行,岂能逃脱这班皇家特工的眼睛。于是,这一年的十二月十一日,赐年羹尧自裁。一周后,雍正就将这位年府首席文人,枭首示众,那身躯和脑袋分别挂在菜市口的通衢大道上,任其鸦啄蝇聚,风吹雨淋。而且株连家小,“其妻发黑龙江给穷披甲人为奴,其期服之亲兄弟,亲侄俱革职,发宁古塔,其五服以内之族亲现任、候选及候补者俱革职,令其原籍地方官管束,不得出境。”

这个雍正,近年来被奉为盛世之主,小说写过,电视演过,但是,从他对汪景祺这样一个文人的刻薄歹毒,以致那尸骸骷髅,在菜市口一挂十年,这位陛下的小人嘴脸,还不昭然若揭了吗?

公元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去世,乾隆(1711—1799)继位,这年他二十五岁,正值年富力强之际。不过,他的老子临终嘱托里特别交代:“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将来二臣著配享太庙,以昭恩礼。”这让刚坐上龙椅的弘历,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朝天子一朝臣,任何一位新皇帝,对前朝老臣都不会太欢迎的。

鄂尔泰(1677—1745),为满洲镶蓝旗人,任过广西巡抚,云贵总督,雍正朝授保和殿大学士。雍正十年,为首席军机大臣,备受器重。雍正还为皇子时,曾拉拢他作为私党,被断然拒绝,没料想雍正反而对他肃然起敬,为帝后立授重任。鄂尔泰力主西南诸省的少数民族地区,施行废土司、设府县、置流官、驻军队的“改土归流”政策,此举对于巩固边疆,起到很大作用。

张廷玉(1672—1755),汉人,因授课皇子,得雍正赏识,擢礼部尚书,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并调户部任职。雍正对他十分信任,先后授文渊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以表其辅佐之功。雍正八年,设立军机处,交张廷玉全权规划,厘定制度,订立章程。由于其擘画周详,设计完密,深得帝心,倚为股肱。据说,有一次张廷玉告病假,雍正坐卧不安。近侍趋问安详,他说:“朕连日臂痛,汝等知之否?”众人惊讶不止,他说:“大学士张廷玉患病,非朕臂痛而何?”

鄂尔泰比乾隆长34岁,张廷玉比乾隆长38岁,对这两位等于父辈的前朝老臣,第一,能不能驾驭得住?第二,他们会不会买自己的账?让年轻皇帝有点郁闷。乾隆是个强人,强人的特点是他替别人做主,而绝不接受别人替他做主。现在,父皇强加给他两位老臣,而且几乎找不出来什么破绽和瑕疵,可以退货。更何况,他的老子不但考虑到两位生前的安排,连死后哀荣也想周全了。遗嘱里说得清清楚楚,还要配享太庙,给予帝国的最高荣誉。弄得这位刚上台的皇帝,一是毫无作为;二是无法作为;三是不敢作为,只有接受既成事实,能不教他恼火窝心吗?

虽然,历史的经验告诉他,他的祖父康熙登上大位后,处心积虑,搞掉了碍手碍脚的前朝老臣鳌拜;他的父亲雍正登基以后,马上就出重拳,将前朝老臣年羹尧,打入十八层地狱。现在,轮到他主政,却拿这两位被强行安排的左膀右臂无可奈何。再说,皇帝要除掉大臣,并不需要理由,一般都是利用其出错,革职查办;或者,诬其叛逆造反,彻底铲除。但是,姜还是老的辣,雍正显然不愿意大清王朝的江山,一下子落在这个年轻人肩上时出现什么交接班的问题。其实,这还真是雍正为他儿子着想:首先,刚坐江山,定然执政经验不足;其次,千头万绪,难以把握轻重缓急;再其次,也许是知其子莫如其父,也许是为父的确切了解其子,乾隆有做大事之决心和野心,但并无做大事之本领和功夫(他的一生也证实了这一点)。所以,给他派定两个政治辅导员,扶上马,送一程。

当然,乾隆横下一条心,硬要干掉他俩,也许并非难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脸一抹,什么下作事做不出来?雍正似乎预知他的儿子会有这想法,提前给这两位老臣打了政治上的保票,“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写在遗言中并公诸于世。这就是雍正的厉害了,如果小子你真要将鄂、张二人如同鳌拜、年羹尧那样除掉,也就等于向世人宣告,你老子说的话等于放屁。雍正想到这里,心里说:谅你这小子也没这份挑战的胆子。于是合上眼睛,撒手西去。这样,在太和殿的登基大典上,两位老臣,一左一右,跪在他面前,低头偷着乐,而乾隆,却好像心头堵着两块石头。

然而中国人窝里斗的劣根性,根深蒂固,积习难除,两位老臣在雍正朝就互不相能,到乾隆朝,更针锋相对。各自划分势力范围,大小官员逐一排队。鄂尔泰树大根深,其追随者为封疆大吏,为地方督抚,为带兵将帅,为满洲要员。因曾“节制滇南七载,一时智勇之士多出幕下”,所以,执掌内阁以后,更获雍正帝的眷注恩渥,授首席军机大臣一职,权倾天下。于是,在他周围,形成一个以满臣为中坚,包括一部分汉臣在内的政治集团,主要成员有庄亲王允禄、军机大臣海望、湖广总督迈柱、河道总督高斌、工部尚书史贻直、巡抚鄂昌、总督张广泗、学政胡中藻等,人称“鄂党”。

张廷玉长期经营,其拥护者为府院高层,为六部长官,为文化名流,为门生子弟。尤其张氏一门登仕者达十九人,其弟廷璐、廷璩,其子若霭、若澄、若淳均为朝中高官,可谓显赫世家,顶戴满门。张著文自诩“近日桐人之受国恩登仕籍者,甲于天下”,“自先父端而下,三世入翰林者凡九人,同祖者二人,是廷玉一门受圣朝恩至深至厚”。如此广通的关系网,如此深厚的软实力,自然是朝中举足轻重的政治组合,人称“张党”。

鄂尔泰具有居高临下的满洲背景,骄横跋扈;张廷玉具有精通汉文化的精神优势,闻声遐迩。鄂尔泰背后是颐指气使的满族豪贵集团,气焰嚣张;张廷玉身边是炙手可热的汉人精英分子,极具人脉。于是壁垒分明,不相水火。由此也证明,中国人是不能太成功的,成功而不清醒,必得意,得意而不谦谨,必忘形。忘形之人,哪里还会有警惕之心,自省之意?这两位老臣最晕头之处,最混账之处,就是没有把这位有点轻浮,有点虚荣,有点小聪明,有点小才华的年轻皇帝,真正放在眼里。他们很自信,你老子我们都侍候过来,还摆不平你?

乾隆是什么人?自负、记仇、心狠,翻脸不认人。一直等着两位老先生,出格、犯规、惹事、闯祸,有个什么闪失,好来收拾他们。他通过一系列的案件:一、乾隆元年,鄂党张广泗、张党张照,先后出兵贵州的相互攻讦案;二、乾隆六年,鄂党仲永檀、张党张照,泄密受贿彼此揭老底案;三、乾隆十三年,处死鄂党张广泗兵败金川案;四、乾隆十五年,张廷玉姻亲涉及吕留良文字狱被罚巨款案,以及发动朝臣攻击张廷玉不当配享案;五、乾隆二十年,胡中藻的《坚摩生诗抄》文字狱案发,因系鄂尔泰门生,虽死也遭清算案。极尽打打拉拉,拉拉打打之能事,极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之手段,终于将他俩修理得体无完肤而离开人世。

应该说,乾隆前期的治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两位辅导员,承续着雍正时期“澄清吏治,裁革陋规,整饬官方,惩治贪墨”(章学诚语)的大政方针,“励精图治”。我估计,“前朝是怎样办理的?”“宪皇帝是怎样教导的?”肯定是这两位执政大臣,一天到晚挂在嘴边的辞令。而且,我还估计得到,其实挺小人、挺小气、挺记仇、报复心挺强的乾隆,一定会对这种使他耳朵生茧的训诲,打心眼里起腻。也许越是说这种类似“按既定方针办”的话,年轻的皇帝越是反感,也就越发加大收拾二位的力度。

显然,两位老人家没料到这位年轻对手,竟是“鹬蚌相争”的得利渔夫。多年以后,乾隆笑谈这两位老臣的不识时务,不知进退时,以调侃的口吻说:“朕初年,鄂尔泰、张廷玉亦未免故智未忘耳!”这话说得有点阴,有点损,什么叫“故智”?即“玩不出新花样的老把戏”,即“起不了大作用的老手段”,这种如同耍猴戏似的,挥鞭驱使的主宰语气,这种完全在其掌控之中,跳不出掌心的从容口吻,也可窥见乾隆绝非善类的嘴脸一二。

同类推荐
  • 宋朝我最牛

    宋朝我最牛

    九零后大学生意外穿越到北宋末年,债主来了,没事,随便搞个发明就能用钱把债主砸死。方腊来了,没事,随便搞个发明就能把你打得哭爹喊娘。金人来了,没事,随便弄出个东东让他们开开眼。大宋有我张九言,从此就不一样喽。
  • 明朝官二代

    明朝官二代

    青铜型:泡妞把妹么么哒白银型:吃喝玩乐自在哒黄金型:规规矩矩安稳哒白金型:开拓进取棒棒哒钻石型:贤臣良将威武哒大师型:篡位开国霸道哒王者型:主角的故事你不懂
  • 东土传教士

    东土传教士

    决定我们一生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这是一个关于东土传教士的故事。
  • 赤铃刀

    赤铃刀

    战国乱世,孩子赤条条来到世上,如同雏鹰破壳。雏鹰展翅,临乱世而出英雄,面对身为领袖的敌人们,面对身为敌人的豪杰们,从没有轻易的胜利,从不会有天生的军神。历史从没有金手指,战争从来就是无义。天雨阴霾,怎可能阻挡诹访湖畔的雄鹰展翅翱翔。鸣啼长空,舍性命换回太平天下。
  • 三国重生之汉献中兴

    三国重生之汉献中兴

    这是一本YY的作品。与其他三国题材的小说不同的是,主角是汉献帝刘协。看多了许多在三国时统一天下的故事,以能臣猛将的名义。可是对于汉献帝刘协这个三国时期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我们关注太少。本来“聪敏好学”的他,具备成为一个明君的资本。可命运开了个玩笑,他成了一个傀儡。这次,历史从李傕、郭汜叛乱的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开始。来自21世纪、重生至三国为刘协,是否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热门推荐
  • 盗天

    盗天

    歌颂铁血史诗,杀入苍天炽路,超凡之心,踏破无情。圣地尽灭,传乘尽毁,山河尽碎,世间尽剩一副遥远的空白历史。万物共存,邪魔称尊,灭世劫难,应有尽有。苦修,兽修,剑修,灵修,道修……因何而立。……天际有一子,闪烁道中蓝……广告语:奇幻仙侠,崭新境界,2014。你不容错过的低神小说。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历史最富有的美国人究竟是谁?世界有名财经杂志《福布斯》曾给出了答案——他就是约翰·D.洛克菲勒(1839~1937)。福布斯排行榜所引用的个人资产总额均为上榜富豪顶峰期的数据,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出他们对于美国经济的影响,《福布斯》对照当时的美国靠前生产总值(GDP),将所有人的个人资产转化为2006年的美元标准。因此,如果约翰·D.洛克菲勒今天仍然健在,他的个人资产将是比尔·盖茨的数倍。
  •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稿以时间线索为经、空间线索为纬,纵横交织。纵向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其根基,以清末第一批少年出国留学为起点,分四个阶段(清末—辛亥革命;辛亥革命—1949年;1949年—1978年;1978年—当今),全面检索大时代、大交融、大潮流、大变化背景下中华少年成长的总体特性与普遍规律。本书稿将思想性、功能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体,宏观描绘与个案解剖结合,既有生动叙述,又有思想深处的共鸣。
  • EXO月迹之皇诺

    EXO月迹之皇诺

    “我,究竟是都暻汐,还是Q?”青梅竹马,搭档鹿晗:“十二年的搭档,我的心早已不属于自己。只是,我们有缘无分。”高冷校草,同桌边伯贤“同桌的魅力就是大啊,让我,变得不再像自己。”冷血杀手,金钟仁“地狱又怎样?有你便好。”【男主暂时三个,其他的看情况谢谢!】学业紧张,暂时停更!望大家理解!
  • 许我一笔墨绘你倾城颜

    许我一笔墨绘你倾城颜

    “怪我太懦弱不敢向你告白只因为那一丝丝的有可能拒绝。”林爱;“我从未放弃过爱你只是从浓烈变的悄无声息。”林爱;我一直婉拒别人的情义,只为个不确定的你。林爱。
  • 废材逆袭:冷酷王爷追宠妻

    废材逆袭:冷酷王爷追宠妻

    “喂,对面那个人一直盯着我睡觉干嘛?我的脸上又没有东西有这么好看吗?”古颖惜气鼓鼓的问道。那个男子,看到古颖惜醒来后,发现自己一直看着她被揭穿了,也不慌张,直径一跃就到了古颖惜那棵大树上。“首先,我不叫喂,我有名字。”想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告诉她真名,“我叫暗夜木黎,你可以叫我木黎,也可以叫我黎,后面这两个你随便叫,没关系,我不介意。”古颖惜头上略过三条黑线,哪里有这么自然熟的人,虽然你长得很好看,是个妖孽,但是也不会是这个样子的吧!.....
  • 半沫秋水凉

    半沫秋水凉

    前世,她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女王,有属于自己的江山。人人都说她拥有一切,金钱,权利,美貌。可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一路走来与人之间,只有利用。她失去了人最珍贵的情感。一次意外,她重生到一个普通学生身上,她决定好好品尝人间烟火,但也不会忘记创造辉煌。(系统女强男强甜宠一对一异能校园电竞黑客运动微科幻娱乐圈二次穿越玄幻武侠音乐)
  • 阴阳鬼图

    阴阳鬼图

    白慕,一个普通的阴阳先生。他当阴阳先生的初衷,只是为了给父母报仇。但是,越来越多的谜团奔涌而来。为了一一解开谜团,身为半吊子的他只好真正的踏入诡异的阴阳界。为了寻找一张藏着秘密的鬼图,斗僵尸,斩鬼邪。渐渐走上了一天不归路。而命运的齿轮,才刚刚开始转动……
  • 快穿之反派君快躺下

    快穿之反派君快躺下

    九暮是一个魔女,人人得而诛之的大魔头。一天,一个快穿系统找上门来,大放厥词:“九暮小可爱,只要你跟着我混,我家的反派君随你挑!!”反派军阀霸主:“暮儿,想活着,可要抱紧我的大腿啊。”反派王爷:“暮儿,跟着我让你母仪天下。”反派影帝:“暮儿,你是我一辈子等待的人,可不能让我失望啊。”反派将军:“暮儿,本将军让你当军师,仗打输了,你就完了。”反派……处在反派堆里深受反派茶毒的九暮:“都给老子靠边站,说好的只要助反派君走上巅峰就可以了,怎么还一个个都窥视老子的肉体!!”深藏功与名的系统:“这是我该做的,反派爸爸,不用客气。嘿嘿嘿嘿……”
  • 在北大听的12堂管理课

    在北大听的12堂管理课

    作为享誉百年的世界名校,北京大学获得了世人的一致赞誉,能够参加北大的课程学习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1994年,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正式成立,至今不到20年的时间培养了一大批在管理上独当一面的优秀毕业生。正因如此,学习一下北大的管理课,对很多身在职场的人来说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