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179200000040

第40章 重视土地的人们

很快张家玉就知道为什么郝尚久会选择放弃增城县。来自东莞县郑成功的亲信来到增城县找到了张家玉。

“你们真的是忠孝伯郑成功郑将军的亲兵?忠孝伯当真从厦门前来援助我等?”张家玉本不寄望位于厦门、金门一带的郑成功会南下几百公里增援他,不料郑成功竟然如约到来,还重新收复了东莞县。

“我们主公听闻张大人率领义军流落于增城县,所以派我等前来接应张大人,请张大人移步东莞县城与我们主公合兵一处,共同收复广州城。这是令妹托我等送来的家书,上面应该已经明言东莞县城近日之事。”郑成功的亲信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交给张家玉。

张家玉拆开信件,里面是张石宝娟秀的字迹,在信中告知他郑成功已经收复东莞县城,人心安定之事。

“看来当初我令家妹前去南澳岛求援果然是没有做错,至少她还活着。”张家玉看完信件之后颇为感慨,他为当初的派张石宝去求援感到庆幸,相当于保住了自己的妹妹性命。

“张大人,不知道您的回复如何?”

“请容我好好想想。如果此刻我还没有打下增城县,我自然会回到东莞县与郑将军合兵一处。但是现在我率领众人打下增城县,此地比东莞县更加靠近广州城,可与顺德陈邦彦、南海互成犄角之誓,我不能够放弃增城县。这样吧,我亲自前去东莞县找郑将军,与他洽谈收复广州城之事。”

张家玉在内心稍作权衡,便同意单独前去与郑成功会面。

张石宝在信中对郑成功的评价颇高,而且提及郑成功拥有红夷大炮、佛郎机炮以及大明本土的火炮,这让张家玉深感振奋。

清将郝尚久从增城县撤退的时候将火炮这种利器全部带走,张家玉在东莞县搜集的火炮也在与李成栋交战的时候丢失,他严重缺少火炮。

冷兵器与火器混用的时代,投石车基本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火炮成为攻城略地必备的器械。缺乏火炮就只能够用人命来堆,还不见得能够攀登到城墙之上。

“我等愿意为张大人带路!”

“请几位暂时在增城县稍作停留,等在下安置好部众,防止清兵重新夺回增城县,我便与诸位前去。”

张家玉让郑成功的派来的亲信住下,而后他忙于安抚增城县的居民。

一时之间广州府的义军占据了一半的县城,郑成功、张家玉、陈子壮、陈邦彦四股势力收复了五座县城,东莞县、增城县、南海县、新会县、顺德县,形势大好。

郑成功在等待张家玉前来与他会合之时也没有闲着,他还要好好经营自己收复的第一座县城,为讨伐李成栋做准备。

他发现此地的县民和周边村落的村民日子并不好过,或者说日子过得紧巴巴。除了交给官府的税赋还有用以养家糊口的粮食以外,此地的百姓基本上没有多少积蓄,即使有也被当地的官吏还有乱兵收缴。

东莞县的县衙按照郑成功的吩咐,派人到各个乡村重新丈量土地。

为了防止此地的官吏与里长、族老、地主相互勾结,继续隐瞒新增的田地,所以郑成功派出了戴着黑色肩章的督战队,他们跟随官吏下乡,作为监督。要是发现有隐瞒的田地没有上报,那么等待他们就是锒铛下狱。

虽然郑成功同情他们的遭遇,但是该交的税赋还是要上交,这可是他用以收复其他失地的钱粮来源。

但凡是乱世,各地都有大量隐瞒的人口和田地,以躲避税赋和兵荒马乱,同时官府没有能力清点人数。郑成功打算每收复一处地方,便重新丈量土地、清点人口,重新恢复当地的秩序。

人头税被郑成功下令取消,原本人头税应该征收的数额被平摊到土地上。假如一个村落有两户人家,每户人家都有5个人,原本的丁银每个人要上交1两,该村落合计要上交10两白银。摊丁入亩后,村落还是要上交10两丁银,却是按照每一家的田亩数分配,有8亩地的家庭需要交8两白银,而2亩地的家庭交2两白银。哪怕两家人数一样,交的丁银却不一样。

这只是一个不准确的估计。

税收的总量看上去没变,但实际上简单的分配调整却可以提高实收的税赋和减缓贫农的负担。

华夏文明向来是注重多子多福,以抵挡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贫农之家的人口与不比地主要少,真要按照一刀切的人头税进行征收,贫农不但难以缴纳税赋,而且他们勉强上交税赋后吃不饱肚子就会起义,尤其是荒灾之年更加严重。地主的经济情况稍好一些,他们能够承担更多的丁银。

郑成功在东莞县对田赋丁银的变革多少触及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总体税赋不变,他们却要额外承担一部分贫农的丁银。

丈量土地也侵犯了部分开垦了新的田地而没有上报官府的地主和农民,只要官府不知道他们新增的田地,他们就可以节省下部分田赋。

总之土地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来说就是一切,土地问题很棘手。

郑成功自认为已经不那么激进的变革仍然引发了不少村落的抗议。

好在郑成功有着南明隆武帝生前册封的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的大义,如果反对郑成功的做法就是对抗朝廷。再加上郑成功新败清廷任命的广东提督李成栋,在东莞县名声大振,信息闭塞的人们仅仅凭借一两场战斗的胜负就认为郑成功率领的王师能够击败李成栋一次,就能够将其彻底打败、收复广州城,所以他们对郑成功既尊敬又畏惧。

凭借手中有兵马,东莞县的各个村落这才在抗议后勉强屈服,他们按照新法缴纳田赋。

发号施令的郑成功得知其中的曲折后哭笑不得,他现在是大明伯爵、大将军,又有击退李成栋的战功,才能够勉强让东莞县的乡村族长、地主们屈服。如果换一个其他人,想要做到这样一件事还真不容易。

同类推荐
  • 重生之晦明

    重生之晦明

    大明盛世,仁宣之治,兵民久不识干戈。土木堡一战,大明从此由盛转衰。大战前夕,一个叫唐骁的人悄悄来到这个时代,吹皱了一池春水。他的到来好像并没有使原有的历史轨迹,或许,也改变了一些。
  • 唐——梦回千年的盛世华章

    唐——梦回千年的盛世华章

    本书内容有: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各族“和同为一家”;对外开放与交流;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光耀千古的唐诗;全面辉煌的艺术领域等。
  • 王者遗风

    王者遗风

    传说中,天上的每一颗星辰都代表着一个欲界生灵,或大或小,或明或暗,或闪或定,皆是这个生灵的表现,古人观星象而知天下,殊不晓,可怜身是眼中人。
  • 大国公传

    大国公传

    贫寒小子登顶人生巅峰,掌握帝国命运。操纵三国走向。
  • 夺隋霸唐

    夺隋霸唐

    隋末,天下大乱,农民暴动此起彼伏,烽火连天。草莽英雄、边疆大吏,纷纷举事,意图霸业,一场中原逐鹿的乱局再次出现。~~~老套的穿越……老套的穿越故事……是力挽狂澜,保大隋王朝不倒?是跟随大势,割据一方,择机争霸天下?欲知详情,就请各位读者接着望下看……(对隋唐感兴趣的朋友可加群:9696358,一起交流)
热门推荐
  • 武修圣道

    武修圣道

    神州大陆御九州,九州苍穹乾坤中,苍穹下,乾坤巅,道法万变间;窃阴阳,感生死,悟造化,混沌虚合鸿蒙间…少年白渊,偶得星源之力,炼不灭星体,掌星源,通鸿蒙,统御九州……
  • 武道刺青

    武道刺青

    武道刺青,他开创了武道的黎明,创造了无数的武道强者。哥帮我刺个青,好不好。对不起,哥是正人君子,不给女人刺青。看武道刺青,让热血沸腾,让单身狗解决人生问题。
  • 糖尿病家庭自疗法

    糖尿病家庭自疗法

    本书从居家自疗角度出发,让你充分认识糖尿病,从食疗、药物治疗、心理疗法、运动疗法入手,指导血糖监测、治愈糖尿病等。
  • 唯识二十论述记

    唯识二十论述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能武士抽奖系统

    全能武士抽奖系统

    穿越时空到了一个剑与魔法的世界里,成了一个一级小武士,最底层的那种。被虐?开什么玩笑……作为一个穿越者,咱有福利啊,知道这个抽奖系统有多牛逼吗?什么魔导师圣骑士的……我呸!大炮,机枪,坦克,火箭筒……简直就是吊打,见谁灭谁,更别提还有那些强大到爆炸的各种功法和神奇的小玩意儿了。指针刷刷刷的转,给个伯爵都不换啊!这样的人生,想不牛逼都难!只是……某人黑着脸问系统:“喂喂喂,像我这样器大活儿好的,你给我两颗蓝色小药丸……你还能更不靠谱一点吗?”
  • 小经验大财富

    小经验大财富

    本书将作者本人在生活、经商、学习、旅游中遇到的一些与经营管理、职场生涯密切相关的真实故事,再现在读者的面前。作者通过这些故事,把自己经商的所遇、所想、所悟、所乐、所苦……进行了一下盘点,其中有经验、有教训、有快意、有辛酸、有感叹、有思考……
  • 云落的时候,谁也没来过

    云落的时候,谁也没来过

    我本是人人捧在手心里的尚书府千金,却在红梅绽放的雪夜里与他遇见,那个温润的少年活在了我后来所有的年少。一句惹人心动的“本王送你回家!”开始。一句令人心碎的“我宁愿与你,从不相识……”结束你说,若是你没将我认错,我们是不是就不会错过?后来的你说着爱我,可你却把这世上对我好的,我爱的,全部都毁了,你还要我怎么怎么继续爱你呢……你看,冬日里的红梅又开了,这次我一定告诉你我是谁家的丫头,可你何时送我回家
  • 消失的都市

    消失的都市

    存在与不存在的命题,虚假与现实的交织你见或不见,它就在那里,如附骨之蛆,死亡的尽头是重生,离去的尽头是相逢。善恶只在一念,暴虐疯狂的血红,热情活跃的鲜红,恐惧绝望的灰黑,怨毒邪恶的墨黑....而此时的你,又是什么颜色呢?
  • 盛夏恋语

    盛夏恋语

    夏凝雪和紫依儿从美国转学回国,转到了夏凝雪的双胞胎弟弟夏洛轩就读的贵族学校,认识了一个冰山美男寒沫熙,和一位花花公子冷翼,还有一位可爱女生羽心灵,他们的邂逅会檫出怎样的火花呢?
  • 校园资本主义制:我的极品男友

    校园资本主义制:我的极品男友

    17岁,井笙冰被追债,在环城公路上初见了18岁的孟朝西。“欠了我的钱,就得用劳动来还。”少年富有磁性的声音在她耳边生根。他只对她好,陪在她身边做她的小太阳。19岁,她拿着匕首附上自己的手腕,“你要她,还是要我?”他冷着眼,声音冷淡,“你这样做,受伤的只是你自己。”留给她一个潇洒绝决的背影,她失去了她最好的朋友和最爱的人。她才知道,他所有的好,都带着残忍的目的。六年后她留学归来,与他重逢,天气明媚,微风不噪,对他甚如陌生人。他却对她死缠烂打,紧追不舍。“孟先生,我们不熟。”“没关系,慢慢就熟了。”她以为他终于懂得她的重要性,才发现,原来他的身边早在几年前就有无法取代的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