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2900000004

第4章 、高瞻远瞩逐鹿中原(4)

当人们还沉浸在夺取汉中胜利的喜悦中时,诸葛亮又开始考虑新的行动步骤了。他认为,跨有荆、益是关系到将来北伐两路夹攻中原的大事,是隆中对战略计划最后实现的关键。因此,兵定汉中以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跨有荆、益的局面,诸葛亮又接连采取了三个措施。

第一个措施:进刘备为汉中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七月,刘备手下的大臣:平西将军都亭侯马超、左将军长史领镇军将军许靖、营司马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射援、军师将军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张飞、征西将军黄忠、镇远将军赖恭、扬武将军法正、兴业将军李严等一百二十人,向名存实亡的汉朝廷上了一道表章,请封刘备为汉中王。

这封表文是广汉人李朝的手笔,但其策划及立意却是诸葛亮。实际上,整个拥刘备为汉中王的事件都是诸葛亮的大手笔,它体现着诸葛亮的智慧,体现着诸葛亮的谋略,体现着诸葛亮对时机的准确把握,体现着诸葛亮高超的政治斗争艺术,体现着诸葛亮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时它寄托着诸葛亮的政治理想。而这封上奏的表文,是这篇大文章中的一个精彩段落。

按当时的形势,献帝形同虚设,汉廷名存实亡,有实力者称王称霸,无实力者成为强者之食。在这种情况下,刘备称王汉中不过是件简单的事。而刘备称王的过程也确实简单,奏表写完,无需批准,便在沔阳设坛场,陈兵列众,群臣陪位,将奏表一读,把王冠往头上一戴便就是汉中王了。

然而,就是这件极其简单的事情,却被搞得相当复杂。刘备称王前,不但群臣写了上奏表文,刘备称王后,又亲笔上书汉帝,除表明自己为群僚所迫正式即汉中王位的态度外,再次揭发曹操谋权篡位的罪行,以及自己决心重振汉室的宏愿。刘备这封上书,与他的群下的奏书没什么两样,甚至有些措词都是一样的。

同样的内容,为什么要反复说呢?汉献帝既然形同虚设,为什么诸葛亮发动这么多人向他上封刘备为汉中王的奏章呢?我们知道,此时的皇帝不过是曹操手中的政治玩偶,朝廷就是曹操,曹操就是朝廷。诸葛亮把奏书上给朝廷,实际上就是交给曹操。奏书中把刘备说成汉朝宗室的肺腑枝叶,说成是兴复汉室的中坚力量,公开、鲜明地打出灭汉贼、兴汉室的旗帜。

这在当时是很具有号召力的。刘备称汉中王之时,正是曹操代汉的准备工作接近完成之际。

但曹操代汉虽有相当支持,但也有很大阻力。在曹营内部,反对者就甚多。

这说明,尊奖汉室的正统观念在一部分人当中还是有市场的,在这种情况下,灭汉贼,兴汉室的旗帜就不会失去其号召力。

曹操代汉与朝中一些人保汉必然要发生尖锐矛盾,曹操在处理这个矛盾时是坚决的,不留情面的。琅邪王刘熙谋欲渡江投孙吴,曹操将其杀死。议郎赵彦曾为献帝陈言时策,曹操恶而杀之。献帝的皇后伏寿,亲眼见曹操因董承之事杀其女董贵人的过程。当时董贵人正怀有身孕,多次请求曹操留其性命,但终被杀死。伏寿见状,便给父亲屯骑校尉伏完写信,尽言曹操残忍地将董贵人逼死之状,令其父密图曹操。后来,此信被曹操发现,曹操大怒,逼汉献帝废掉伏寿,并派华歆、郗虑率兵进入后宫逮捕伏后。当时,伏后闭户藏壁中,华歆将她从屋中强拽出来,伏后披头散发,徒步跣行,哭着对献帝说:你身为天子,不能救我一命吗?献帝无可奈何地说:我的命都不知什么时候就没了,怎能保你?后来,伏后被杀,她生的两个皇子全被用毒药毒死。伏后的兄弟及宗族死者达百余人。诸葛亮在请求封刘备为汉中王的奏书中,列数了曹操的不轨行为,对曹操操纵汉帝,杀戮皇后,鸩害皇子的行为进行声讨,用以激起更多人对曹操的义愤,这是奏书的又一目的。

诸葛亮向汉帝上封刘备为汉中王的奏章,还有一个用意,就是向世人表明,刘备是受益州各类人拥戴的合法的汉中王。上汉帝表中,署名者有马超、许靖、庞羲、射援、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赖恭、法正、李严等。马超是新降附刘备的关陇人,许靖、庞羲、射援、法正、李严是刘璋的旧部,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赖恭是刘备的旧部。这三部分人非常具有代表性,这表明无论是新降附的外州人,还是过去刘璋的老部下,都已经和刘备的旧部合为一体,共同拥戴刘备。

这不是诸葛亮在虚张声势,他确实为了三种人的团结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让我们看下面几件事:

马超在刘备攻克成都中起了重要作用,受到刘备的重用。关羽听说马超归降刘备,便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才能可与谁相比。关羽有个毛病,不喜欢别人比自己强。对此,诸葛亮特别了解。怎样回答他呢?把马超说得太好,关羽会很不服气;说马超不行,既不符合事实,也会伤害马超的自尊。于是,诸葛亮便给关羽回了一封分寸把握得十分得体的信。信中说:

马超文武兼备,气概雄烈,过于常人,可称得上一世的豪杰,是黥布、彭越一流的人物,可以与张飞相提并论,但是赶不上您美髯公超逸绝群。因为关羽胡须很美,所以诸葛亮称他为美髯公。关羽见信后果然很高兴,没有与马超发生什么不快。为了维护新人与旧部的团结,诸葛亮在点滴小事上都是这样谨慎。

零陵蒸阳人刘巴,在刘备占荆州后就不顾诸葛亮的挽留,南下交。又因与交太守士燮不合,辗转来到益州,被刘璋重用。后来,刘璋想迎刘备入蜀,刘巴闻听,劝阻说: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纳也。当他听说法正已经带着刘备进入益州,又劝道: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因此,刘备对刘巴深以为恨。而诸葛亮则多次向刘备称赞刘巴的见识与才干,建议刘备重用他。在诸葛亮的称举下,刘备在攻成都时下令不许伤害刘巴,其有害巴者,诛及三族。刘备占领成都后,任刘巴为左将军西曹掾。但刘巴为人清高孤傲,张飞曾到刘巴那里,刘巴却连话都懒得跟他说,惹得张飞心中愤恨不已。诸葛亮听说后,便找到刘巴,对他说:张飞虽实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虽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不料刘巴却说: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仍我行我素。刘巴对张飞的态度使刘备非常生气,说:孤欲定天下,而子初(刘巴字)专乱之。其欲北还,假道于此,岂欲成孤事邪?诸葛亮便对刘备说: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若提鼓,会军门,使百姓喜勇,当与人议之耳。运筹帷幄,诸葛亮决不会不如刘巴,诸葛亮这样说,意在让刘备注重刘巴的长处,不要计较刘巴的傲慢。

南郡枝江(治今湖北枝江县东北)人董和,在刘璋任益州牧时任过牛革卑县(治今四川简阳县)县长、江原县(治今四川崇庆县东南)县长、成都令等职。他所治理过的地方,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后来,他又任益州郡(治今云南晋宁县东北)太守,清约如前。与蛮夷从事,务推诚心,南土爱而信之.对于这样一个有治理才干的人,诸葛亮建议刘备加以重用,刘备便任董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替可否,共为欢交。

上述三件事,第一件是如何处理刘备旧部与新降者的关系;第二件是如何对待刘璋旧部有小毛病却有大才干的人;第三件是如何对待刘璋旧部的人才。这三件事都得到妥善的处理,都浸透了诸葛亮的心血。

第二个措施:打通汉水。

广阔的汉中平原,有一条著名的河流从西向东穿过,这就是汉水。汉水的上游又称沔水,它像一条绸带,蜿蜒曲折在鄂西山地中,把汉中和襄樊联系起来。

在刘备取得汉中之后,立即派刘封、孟达东西夹攻汉中的东三郡西城、上庸、房陵。

曹军败绩,东三郡落入刘备之手。

占领东三郡,是为了打通汉水,因为东三郡都与汉水有紧密的地理联系。三郡地处襄阳之西,均有水系与汉水相联。占领了三郡,就打通了从汉中到襄阳这段的汉水。打通汉水,正是为了贯彻隆中对的战略意图。诸葛亮的隆中对指出,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若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率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备则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实行对中原的两路夹击。占领汉中,使北进秦川有了可靠的根据地,而要实现率荆州之军以向宛、洛,攻占襄阳则是必要的前提。襄阳在刘表时曾是荆州的州治,曹操退出荆州后,留下重兵把守襄阳,对刘备集团来说,占领襄阳绝非易事。刘备集团占领三郡,打通汉水,一个重要战略意图,就是从西部策应由江陵北上攻打襄阳的关羽军。

第三个措施:派关羽北攻襄阳。

继打通汉水计划实施之后,关羽也率军从江陵北上,发动了攻打襄阳的战役。

从刘备夺取汉中以后一系列军事行动看,攻打襄阳很可能不是关羽的擅自行动,而是刘备、诸葛亮进一步完善跨有荆益待机夹攻中原战略行动的一部分。

有两点可以证明这个推断。

第一点,刘备汉中称王后,以汉中王的名义,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铖.假节铖,是当时帝王给臣下的一种权位极重的待遇。假节铖者拥有代行帝王旨意、掌握生杀的特权。当时关羽正积极准备北上攻打襄阳,此时给他这种待遇,显然是为了让他在此战役中,更大限度地发挥指挥和统帅作用。

第二点,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刘备占有汉中,大约六月底打通汉水的战役胜利结束,七月初关羽率荆州军北上襄樊,这三次战役如此紧密相连,一环扣一环,显然绝非偶然的巧合,而是实行完整地跨有荆益的整体战略的统一安排。

看来,攻打襄樊之战,是得到刘备的命令而发动的,是诸葛亮整个战略计划中的一部分。

诸葛亮发动攻打襄樊战役,从军事角度看,是抓住了战机。当时,西城、上庸、房陵三郡已经攻下,从汉中直抵襄阳的汉水已经打通,从西、南两路进攻襄阳的军事态势已经形成。在曹操政权内部,拥汉势力反对曹操代汉的斗争也驱于白热化。曹操统治地区的百姓也对沉重的徭役深怀不满。就在襄樊战役发生头一年的十月,南阳郡治宛城发生了兵变,守将侯音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据城自守。侯音反叛是顺民心,举大事,远近莫不望风,可见南阳民众对沉重徭役是何等不满。这次兵变虽然在关羽攻打襄樊前就被平定,但它说明了曹操内部的不安定。这正是关羽进攻襄樊的大好时机。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关羽进军襄樊。襄樊若失,曹操的许都就会直接暴露在关羽的兵锋之下。有鉴于此,曹操闻讯后,立即增派精兵良将,大力加强襄樊的防卫工作。

面对曹军严阵以待,关羽深感兵力不足。在这时候,他得知东吴的陆口守将吕蒙因病回建业休养,新换的守将陆逊,年轻资浅,不足为虑,便决定抽调江陵的部分守军,开赴襄樊前线增援。

一切准备就绪,关羽在包围襄樊的同时,首先对樊城外的于禁部发动了进攻。关羽与于禁交锋,一时难分胜负。时至八月,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汉水骤涨。大水漫过河床,一股脑地向樊城北低洼之处倾泻。于禁驻军之处,平地水深数丈,顿时变成一片汪洋,七军皆被淹没。曹兵纷纷登至高处避水。关羽利用水军优势,率众登上大船,对被洪水包围的曹军发动猛攻。

于禁抵挡不住,束手就擒。

而于禁的属将庞德,却进行了殊死抵抗。双方从早晨一直打到太阳过午,庞德部下几乎全部投降。庞德无奈,只得同麾下乘小船往樊城退却。不料途中翻船,被关羽军活捉。庞德宁死不降,最后被关羽所杀。

樊城外围之战,关羽大获全胜,紧接着对樊城展开了进攻。

关羽紧围樊城的同时,又派将领围困襄阳守将吕常。曹操所设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都投降了关羽。在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县民孙狼等起兵杀害县主簿,依附关羽。关羽给孙狼官印,给他增加兵众,让他回到陆浑南长乐亭,与南部的关羽遥相呼应。

关羽节节胜利,步步紧逼。

曹操惊慌失措,甚至打算迁都。

关羽名声威震华夏.

汉中尊王,打通汉水,挺进襄樊是刘备集团占领汉中后诸葛亮进一步采取的三个措施。三个措施互相联系,同指一个敌对目标--曹操。汉中尊王是在对曹斗争中的政治攻势,打通汉水和挺进襄樊是对曹操的军事攻势。这三个措施要达到的目标,不是隆中对的最终目标--收复中原,刘备汉中称王后回到成都,而没有出兵秦川就是明证。三个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仍是隆中对提出的阶段性的目标,即完整地跨有荆益,以便进一步待机夹攻中原,最后恢复汉室。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即位魏王,并于该年十月代汉称帝,改国号为魏,改元黄初.曹丕废汉献帝而自立为皇帝,此举使身处益州的刘备和广大官兵万分震怒,他们认为只有刘备具有汉家宗室血统,有资格继承王位,如今曹丕竟自立为帝,那刘备更应称帝才是,由此,诸葛亮等文武百官共同上书,请求刘备称帝。最后,刘备以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为由,也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即皇帝位,国号仍为汉(史称蜀汉),改元章武,立长子刘禅为太子,拜诸葛亮为丞相,总理国务大事。从此,三国鼎立之中已有魏、蜀两家称帝。诸葛亮作为蜀汉国的开国丞相,挑起了定国安邦的历史重任。

事实表明,诸葛亮的战略意图都是靠他一步步的、稳扎稳打的智谋才得以逐步实现的。

8.统揽全局,联吴制曹

诸葛亮胸中纳天下,43岁便担当起治蜀复汉的政治使命,审时度势,继续与吴国联盟,牵制曹操以图大业。

建兴元年(223年),也是魏文帝黄初四年,刘备去世,43岁的诸葛亮,便承担起治理蜀国、恢复汉室的重大使命。身为清流派的后裔,这个难以达成的政治理想,却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刘禅即位不久,益州的最南方郡县,便不断传出少数民族首领起兵反叛的消息。

东方的孙权,虽在刘备死后,立刻派信都尉冯熙前来吊丧,与其是说想复归和好,不如视之为前来探询蜀中的情势。

南方叛乱的豪族也有不少和孙权互通声息,孙权一概接纳,还封给官号。虽然仅是在精神上给予支持,但却使成都新政权备感压力。

孙权袭取荆州后,将原驻于公安的前益州牧刘璋迁移到秭归,仍任益州牧,以随时准备代替现有的成都政权。虽然刘璋在刘备东征时病死于东吴,但在刘备兵败后,孙权又以刘璋之子刘阐为益州刺史,并进驻交州和益州交界处,以作为孙权和益州叛变少数民族首领的联系桥梁。显示孙权对蜀汉仍抱有相当不友好的态度。

北方的曹魏政权,在刘备去世的讯息传来,便强烈显出敌对国的态度,举国欢腾庆祝,只有黄权一人闷闷不久,面露哀戚。不过曹丕倒颇为体谅,未作任何的责问。但曹丕听说孙权又和蜀汉来往,非常不高兴。前往蜀汉吊丧的使者冯熙,再奉命到洛阳解释时,便受到曹丕当面责难,并将他扣留下来,冯熙日后死于魏国。

同类推荐
  • 流年碎影

    流年碎影

    中国百年沧桑变迁的冷峻思考,国学大师坎坷人生的心路坦言。自然,人有大小,事有大小,我的人和事,都小而不大,但是江河不择细流,为史部的库藏设想,作为史料,多一些总比少一些好吧!
  •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天纵神武:李渊

    天纵神武:李渊

    李渊是中国封建制时期功业卓著的有为帝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毁誉参半的帝王之一。他奠定了彪炳千秋的二百九十余年的盛唐霸业,并因之得到了后人的褒扬;他也因无力阻止亲生骨肉的相互残杀,无奈地被其子李世民“请”下了丹墀,而令后人悲叹与哂笑。李渊是唐朝开国创业的军事统帅,善于决断、既富远见、又善施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纵观李渊的一生,他有着因势借力、先取关中、后图天下的兴兵起事思想;军政兼施、各个歼灭群雄、统一全国的战略指导思想;正确料敌、集智用长、先胜后战的作战指导思想;因势定制、严明赏罚、用人所长的建军思想。
  •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在这些被选的宰相中,有的直言敢谏,有的阿谀逢迎;有的胆识非凡,有的才识平庸;有的清廉刚正,有的卖官鬻爵;有的千古流芳,有的万世遗臭。
  • 郑子瑜传稿

    郑子瑜传稿

    本书记录和评论了郑子瑜一生坎坷的经历以及对华夏学术诸多方面的原创性贡献。全书共六章。
热门推荐
  • 撒旦总裁的下堂妻

    撒旦总裁的下堂妻

    他是堂堂的大总裁,他有心爱的女人。她只是成长在单亲家庭的弱女子,她品学兼优,聪明美丽。只因婆母的喜爱,她嫁了他。他心爱的女人不是她。伤害她是他唯一的乐趣。
  • 冉年若是时温存

    冉年若是时温存

    千络冉曾经追了一个男孩子三年最后还是什么都没得到范荏温表示:“幸好那男人眼瞎,不然也轮不到我。”千络冉摸摸他的头:“就算他看上我了,我最后还是会把他甩了和你在一起的。”
  • 蓝焱神雀

    蓝焱神雀

    苏寻放弃帝都优渥的生活,作死一般来到一个贫困县做起教师,每天调戏调戏校花,戏弄戏弄美艳校长,一脸屌丝模样,当黑夜来临时,学生眼中屌丝老师的苏寻成为他们唯一的光,他们忘不了那高傲的蓝焱,焚尽一切……华夏道门四神君,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青龙失踪,被视为华夏中兴希望的的朱雀战死。蜀山避世不出,茅山没落百年,教廷百年议会重开,东瀛扶桑西渡来华,古国内暗流汹涌,沉睡千年的凶兽苏醒,龙渊剑出,蓝炎灭世。程子落继承了他的意志,他的一切,成为了新一代朱雀……
  • 从一匹狼开始吞噬进化

    从一匹狼开始吞噬进化

    九州世界,唐家废物少爷,新婚之夜被绝美娇妻杀死。意外觉醒嗜血之狼吞噬系统。只要不停杀戮,吞噬血液,便能变强。从此唐宁成就一代令人闻风丧胆的嗜血魔帝!
  • 权臣的黑莲花

    权臣的黑莲花

    穿越后苏芙要求不高,有钱有闲游遍天下。可她偏偏父母双亡流落街头,为了将来的幸福生活,苏芙苦心筹谋,整日里奔波劳碌,忙着自己的养成大计。仗着年纪小,撒娇撒泼,连坑带骗……生生地把自己逼成了一朵极品黑莲花。所幸她终于得偿所愿,当上了躺吃躺喝的富贵闲人一枚,只是,怎么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某只腹黑病娇男暗里偷笑,咱俩到底谁谋算了谁啊。
  • 仙途之录

    仙途之录

    本有着帝王之姿的武国四皇子齐毅,在昭仙殿上见到了仙家道者,毅然放弃了凡世王朝中的诡云算计,尔虞我诈,最终走上了浩瀚仙途……神秘的血脉,来自上界的修仙传承,看这凡世皇子如何走出一段不一样的仙途!
  • 快穿之养成手册

    快穿之养成手册

    一个提早的试炼。一份真挚的情感。一个幻想的梦=?'?'?
  • 神级银行卡系统

    神级银行卡系统

    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系统;我能给你无数的钱,不过.....我给你的任务必须完成,如果失败的话,失败有什么惩罚?惩罚就是你会变成人妖。
  • 佛说甘露经陀罗尼

    佛说甘露经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者修罗

    玄者修罗

    “杨天我想要那个包包”一个坐在停车场门口怀中抱着一个包包的少年,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自己的女朋友在自己身边撒娇的场景。少年任由那倾盆大雨打在自己的脸上自嘲的说你不是要包包吗,我打了整整半个学期的临时工,极力的压榨着自己的生活费,好不容易攒够了钱,买了包包后你却走了!啊~杨天向天奋力一吼的大喊道“我不就是穷吗!至于对我这样吗”后就晕倒在大雨之中,眼角留着血泪。一道红光进入到杨天的脑海中回荡着一句话“无血泪,不修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