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523100000019

第19章 龙头升腾腰尾缠沙

结束了在电子设备制造商的技术转型升级,还没有来得及喘息,老贺就带着云栖前往下一家企业进行新的转型升级辅导。

在路上,老贺介绍说,这是一家很知名的科技文化品牌商。

一说到这家科技文化品牌商名字,云栖就知道。同时,云栖也很奇怪:这家科技文化品牌商都这么有品牌影响力,又是行业龙头企业,为什么还要进行转型升级呢?

“转型升级,永无止尽。”老贺淡淡的说。

到了这家科技文化品牌商所在的工业区,只见这家企业的办公楼设计得异常简单、整齐,显得俊朗而内敛,极具内力。后来,云栖才知道这也是请全球知名工业建筑建筑设计师设计的,很好的体现了创始企业家吕总的追求和诉求。

人力资源部何总监热情的接待了老贺和云栖,高兴的连声说:“太好了!太好了!你们这些转型升级专家过来,太好了!”

老贺和云栖友好的客套了一会。

“我们这里人才多,人才太多了,简直是人才济济!”何总监开始急不可耐的介绍起情况,“问题是我们这里都是专家,都是高手。”

“这不是好事吗?”云栖问。

“好事是好事,要是以前请这么多高人,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何总监深有感慨的说,“问题是这些专家和高手来自不同的背景,谁都不服谁,谁都不让谁。”

老贺深为理解的点了点头。

“这些专家和高手都是宝贝,都是我和我们吕总费了大功夫,花了大价钱请过来的,”何总监为难的说,“原本以为请了这些高手过来,赶紧干活,把企业的各种能力和水平再提升一个台阶,谁知道,刚来没多久,就开始内耗,自己人跟自己人干上了!”

“难道是现实版的‘一个人是条龙,三个人是条虫’?”云栖问,他更觉得这应该是老熊的话语风格。

“话虽不能这么说,但是实际情况也差不多。”何总监说,“这些专家和高手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那可是头头是道,但是一说到别人擅长的领域,马上就皱眉头。我们做管理的都知道要协调配合,不能光顾着单打独斗呀!”

“你们可以加强沟通,建立标准呀。”云栖建议说。

“是,加强沟通,沟而不通,”何总监再次为难的说,“他们这些高手都是来自不同背景的,即使说着同样的话,也代表着不同的意思,真难办!”

老贺来了兴趣,让何总监详细说说。

“营销部的赵总、研发部的孙总、制造部的李总都来自不同的背景。”何总监说,“赵总来自美资背景,孙总来自德资背景,老总来自日资背景,企业里还有其他背景的专家和高手,有国内研究所过来的,有国内知名大企业过来的,有竞争对手挖过来,可以说是各路英雄豪杰都聚全了。”

一说到这些高手的美资、德资、日资背景,老贺就笑了,他也大概知道这些高手之间的纷争了。

“每一个人都很有能力,很想把事情做好,”何总监说,“但是谁都得不到其他人的支持和协作,自己的新想法和新措施都出不了办公室的门。”

“他们都知道建立标准的重要性,”何总监对着云栖说,“但是每个人建立的标准根本得不到其他人的认可,就是废纸一张!你说着急不着急?”

“那你们以前也这样吗?”云栖问。

“这个问题你算是问对了!”何总监说,“我们以前没有这么多专家和高手,都是我们吕总带着干,协作特别好,效率特别高!”

“那你们为什么引进这么多专家?”云栖问。

“那是我们吕总志向高,觉得现有的水平还不够,原有的人员的能力还不够,需要再提高!”何总监说。

“可你们现在已经是行业龙头了呀?”云栖问。

“那是外人看到的表象,”何总监说,“要是放在行业里,我们的竞争很大,很严峻,行业里你追我赶,哪有固定的行业龙头?还有外资企业,他们只是在国内水土不服,市场效果没有我们好,但是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实际比我们强多了。”

云栖不禁敬佩这家企业的创始人和掌舵人吕总,看来他十分清醒,没有被表面的行业地位和市场业绩蒙住了眼睛。

云栖表达了这个意思,何总监笑了,说:“我们也是后来居上。以前,在我们行业也有行业龙头,可能就向你说的,没有注意行业潜在的强大对手,被一时的行业地位和市场业绩所蒙蔽,也许是他们自满知足了,也许是他们松懈了,就被我们超越了。”

“你们觉得他们可惜吗?”云栖问。

“可惜,很可惜!”何总监说,“我们不在意行业地位,而是要把客户服务好,这是我们吕总一贯的理念。竞争对手越强,就越能促进我们提升!”

老何和云栖都很认可,这家企业能够建立起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与这些基本理念有很大的关系。

“在这一点上,我们吕总非常清醒!”何总监感慨的说,“吕总也在告诫我们说,不能大意,不能因为我们暂时超越了竞争对手就沾沾自喜,我们要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潜在竞争对手的刻苦努力,要攀向更高的高峰。”

老贺和云栖都很认可的点了点头。

“所以我们就引进了这么多人才,”何总监说,“我们原来那些具体办事的人也愿意让出位子来,给这些高手,结果出了这么个结果,真让人头疼!”

“那你们有没有想过是直接引进人才好,还是内部培养人才好?”云栖问。

“内部培养人才,我们当然想,现在也在做。”何总监说,“我们的底子还是弱,如果靠内部培养,没有三年五年是不行的,我们等不了那么久。”

“那你们的人才引进这么多,还是引而不化呀。”老贺说。

“是呀!这也是我们急于要解决的问题。”何总监说,“我们需要这些专家和高手,他们从短期内就能提高公司的专业能力,但是现在他们互相不卖帐,我们也是干着急!”

老贺定了点头,思考起来。

“本来是让你们也和我们吕总交流交流,可吕总现在外出学习去了,要不你们先和这些专家和高手聊聊?”何总监说。

老贺和云栖点了点头。

在何总监的安排下,老贺、云栖与这些专家、高管进行了一一的交流。他们中间有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有冲劲十足的青年才俊、有精明干练的职业高管。

他们每一位都能力很强,老专家资历厚、见解深刻;青年才俊行动力十足,带动性强;职业高管思维缜密,逻辑精准……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企业的见解,对企业未来发展的设想,而且都很深刻,但是如果把他们的见解和设想放在一起,就是一个大杂烩。

云栖知道,如果老熊在的话,他一定会说:“得嘞!满汉全席!”

但是光说风凉话不行,要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人确实都是专家,也很有责任心,想把事情做好,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程序,与其他人的程序不兼容,甚至是互相矛盾的。

而且正是因为这些人的水平很高,对别人的要求也高,一点达不到标准就要求返工,也加剧了他们彼此的对立。

时间久了,他们之间的个人主义、本位主义越来越强,从针对工作本身慢慢转移到针对他们彼此个人的能力和资历了。

公司曾经要求尝试进行两套系统同时做,但是执行的人觉得麻烦,推动的人对于另一套系统既不感兴趣,也不愿意花功夫,结果两套系统都效果不好,最后不了了之。

企业就在这些互不兼容的高手之间消耗着,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内耗,而公司创始人吕总对于这些不同的系统和方法暂时无法分辨优劣,难以下判断,无法取舍。

这家科技文化品牌商虽然在产品设计、品牌化营销、客户服务方面做得无可挑剔,但是在内部运营管理系统方面还比较薄弱,这些专家和高手带进来的运营管理系统尽管不同,对这家企业却是新的和极其有用的,都曾经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取得过极其成功的经验,要短时间内进行取舍的确很难。

在这样的局面下,谁也做不了事,大家都是干着急,甚至有的高管说出了极端的话:“恨不得这个时候出来一个强人,强硬的推行一个套路,先把事情办了再说。”

老贺和云栖看到这种局面也很着急。

“别的企业想人才、念人才,”云栖对老贺说,“这家龙头聚集了这么多人才,却系统冲突、程序冲突,真是难关。”

老贺点点头,说:“这不仅仅是企业实践的问题,也是理论问题。”

谈到了理论问题,云栖赶紧给老波打了一个电话。

老波听完以后,说:“你的问题太深了,不仅仅是理论问题,也是哲学问题。”

“那怎么解决?”云栖问。

“怎么解决?你看看现在管理理论中有多少学派就知道了!”老波也着急的说,“你们那里不是企业,简直就是管理系统研究院了!”

“德式的严谨传承、日式的精益改进、美式的宽松和注重创新,各有千秋,”老波说,“严谨与宽松,传承与创新,改进与传承之间是冲突的,但是也是相辅相成的。要把这个既互相矛盾又相辅相成的复杂系统理顺,那可不是一般的高手可以弄明白的,那可得高手中的高手才行!”

云栖知道了老波的意思,牵扯到学派就难度大了,每一个学派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都有自己成功的经验,在短时间内难以与其他学派融合、统一,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企业等不起,或者企业自己需要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运行体系。

但是云栖也在思考:这家企业的底蕴和智慧够吗?

云栖把老波的话给老贺说了一下,老贺想了想说:“很有道理,我们找研发部的孙总聊聊吧。”

在研发部的孙总的办公室,云栖把严谨传承、精益改进、宽松创新的三种风格给孙总讲了一遍。

孙总听完,也想了想,说:“很有道理!我们以前光顾了引进高级人才,但是对于高级人才之间的相生相克却没有注意。”

“虽然这本来是人力资源何总监的份内的事,但是也与我有关,”孙总说,“我自己也深受困扰,我就斗胆多说几句。”

“严谨传承,讲究的是结构设计严谨,注重的是操作严守标准,不得轻易改动,常常都是上百年的技术企业,质量硬邦邦的,”孙总说,“但是,他们这个设计严谨、操作严守标准就与不断改进有冲突。”

“因为大家都是高手,要求都不是一般的高,哪怕是一丁点的通融都不行。”孙总说,“虽然是体系的原因,却也是在实际操作中种下了芥蒂。”

“另一边是精益改进,虽然注重设计,但是设计不是最终结果,在生产和运用的过程中不断改进,难以定型,把设计融入到生产、运用过程中,需要强大的文化支撑。”孙总说,“一个让改,一个不让改,标准不同,过程不同,孰是孰非,还真难判断!”

“到了宽松创新,更是大冲突,”孙总说:“首先,在风格上就是大宽松,松松垮垮,衣着也可能随意,全无严谨、精益的样子,简直就是不入流之徒,不值得与之讨论。”

“但是,这宽松只是外表,内在创新则是大改,甚至是颠覆,”孙总说,“令到设计严谨、精益改进完全没有料到,突然之间出现巨大的差距。”

“这宽松的外面和内在的颠覆,实在是差别太大,无论是严谨还是改进都难以接受。”孙总摇摇头说。

“对于我们研发而言,这三样,我都需要!”孙总说,“严谨、精益、创新,我们都需要,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环节体现,再合起来就是绝世神功!”

老贺和云栖都点了点头,知道孙总虽然身在其中,但是还是很明事理。

“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把这三者之间相生的部分发挥出来,却被这三者相克的部分弄得困窘不堪。”孙总说。

老贺和云栖都点了点头。

“我再想想,你们二位也再帮我们深入的辅导辅导。”孙总说。

“共同探讨,共同探讨。”老贺客气的回答。

孙总点点头,陷入了回忆和思考之中。

老贺带着云栖又和营销部赵总进行了沟通。

赵总听了这些以后,认同倒是认同,但是他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说:“是到是,也不全是,也有可能是个人的个性问题,比如有的人很强势,有的人很自我,有的人自省能力很差。”

“赵总,您的感受从何而来?”云栖问。

“在日常的工作中就可以感受出来,”赵总说,“我们做营销的,就是和人打交道,人是怎么回事,我们太清楚了,而且我们还知道什么人吃什么药?”

说这话的时候,一股强烈的压迫感向云栖压过来,赵总冲劲十足的个性暴露无余。

“请你们不要见外,我们做营销的就是要有股冲劲,”赵总毫不客气的说,“市场可不给我们讲什么理由!”

“有的人就是很强势,什么都得听他的,”赵总继续力道十足的说,“有的是就是十分自我,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有的人就是自省能力很差,明明是自己错了,就是不承认。”

说完,赵总停了下来,说:“你们也是为多少企业的转型升级做了很多工作,这方面的经验肯定也不少,我希望你们在人这方面再加深认识。”

与风头十足的赵总监的再次沟通就这样简单的结束了,这时候,云栖忽然想起了老瞻。如果是阅历丰富的老瞻,他会怎么处理这件事呢?他是不是会风度翩翩的说:“我也是做业务出身的,做业务的确要千人千面,认人要入骨三分。”

现实没有给云栖更多的假设的时间,老贺带着他又和制造部的李总进行了交流。

李总听完了宽松创新、严谨传承、精益改进之后,非常的认可,说:“这完全符合我们的实情,我们制造部就是在这三种情况之间转换,没有固定下来,给我们很大的困扰。”

“从我们制造部的角度出发,不论多难的制造工艺,”李总说,“只要研发部给我们固定的要求,我们都会义不容辞的努力去做,问题在于他们给我们的标准就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是严谨的,不允许有任何改动;有的时候,本身的设计就是不完善的,需要一改再改;还有的时候,原有的生产还在继续,突然来了一个大颠覆,全部推到重来……”

“我们是做制造的,不仅仅有工艺,还有机器设备、操作技能,”李总生气的说,“要进行改动,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一动要动一大串,但是没人在乎我们,都是提要求,又高又难的要求,关键是这个又高又难还经常变来变去!”

“我们制造部本来就是一个执行部门,按照他们的标准要求做就行了,”李总无奈的说,“但是在这种变来变去的情况下,我们也适应不了,还老是背黑锅,久而久之,我们也开始推责任,不关我们的事一律推开,有可能惹出麻烦的事一律踢开,怎么也不能再当背锅的!”

老贺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

“你们这个宽松创新、严谨传承、精益改进非常好,”李总说,“希望你们多和其他部门协商,把这三个部分分清楚,输入一个标准给我们,我保证按要求做到!”

李总的表态很好,让云栖又看到了和谐解决的希望。

本来老贺打算带着云栖再和人力资源何总监交流一下,何总监说吕总过两天就回来了,到时候一起交流吧。

过了两天,吕总果然回来了,何总监带着老贺、云栖来到了吕总的办公室。

吕总简单听了何总监的汇报,说:“引而不化是我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企业必然要走过的阶段,无法跨越的。从‘引而不化’到‘引而化’的过程是我的责任,看我的功力够不够?道心够不够?”

吕总的话让云栖很受用。在云栖过去的经验中,很多企业的老板会把责任推到各位高管、职业经理人头上,说职业人才不成熟,认识偏颇,能力有缺失,才导致了这些问题,只有职业人才加强职业修养,自我自律才能解决问题等等。

而作为老板本身是没有任何责任的,是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的,然而很多时候问题就出在老板自己身上。

“我也简单我们企业的历史讲一下,”吕总说,“让两位老师多了解一些。”

“我们企业以前也是做配件的,曾经也做到了行业龙头,”吕总回忆说,“但是,那时的企业的技术实力不强,产品的可复制性很强,没有什么门槛,于是遭遇了强烈的价格战,我们当时很无奈,压力很大。”

“经过了痛苦的思想斗争,我们觉得进行产业转型,”吕总说,“我们当时考察了很多行业,说实话,很多行业都是饱和的,都是价格战为王,我们就刻意避开这样的行业,直到我们看到了我们现在这个有一定技术壁垒的行业。”

“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前,我们也反复评估了一下自己,”吕总回忆说,“这个行业当时有龙头企业,也有行业三甲,我们再进来能不能活下去?能不能站稳脚跟?”

“向强者挑战,向强者亮剑,不仅仅是考验我们的勇气,也是考验我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考验我们的担当,”吕总说,“看我们能不能承担这样的使命,把客户真正服务好?”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考察了半年,思考和准备了两年。”吕总说,“两年中,我每天都在痛苦和煎熬中度过,比现在的局面苦多了,那时心里没有底了,毕竟是跨行,又是和行业龙头过招,一旦失手就没有回头路了。”

“经过周密的思考和研究,我们觉得自己还是有机会,”吕总说,“原因并不在于行业龙头能力和运作有缺陷被我们抓住了,那只是术的问题,而是他们没有服务好客户,这是道的问题。”

“以当时行业龙头的能力,他们完全有能力和资源把产品做得更好,把客户服务的更好,但是他们忽略了,只在业绩上、市场份额上锱铢必较,那仅仅是术的问题。”这时候的吕总显得非常果决,他说:“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下决心了,进入这个行业,承担起更好为客户服务的使命。”

“那时的我,为了实现这一使命,进行了数千人的调研,详细的了解客户的不满意,在技术层面的,在使用体验层面的,在服务层面的,”吕总说,“经过了这几千人的调研,我心里有底了。”

“但是,要想实现客户调研结果的落实,又是一个新挑战。”吕总说,“我那时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有时候吃住都在实验室,天天都钻到技术开发里,想着怎么让客户用的满意?”

“也曾经失败了无数次,无数次想放弃,”吕总说,“但是不论头一天多累,到了第二天清晨的时候,我都跟自己说重新开始吧。”

“道不远人,”何总监这时补充了一句,“人远道也。”

“那时候的认识还没有这么深,就是一股劲。”吕总说,“经过两年的艰苦充分准备,我们的产品上市了,因为前期调研和研发工作做得非常足,一上市就大受欢迎,也让同行们来了一个措手不及。”

“当然,同行不是泛泛之辈,他们很快反应过来,对我们这个后来之辈围追堵截,尤其是当时的行业三甲,”吕总审慎的说,“有的同行快速推出新品,有的同行模仿我们,还有大量的假冒仿制的产品。”

“我们一方面花大力气打假,一方面继续深入调研客户,”吕总说,“我们始终把握住这一点,我们能在这个行业站住脚跟不是我们能力有多强,而是我们能承担为客户更满意的使命。”

“在这一点上,同行跟我们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何总监又补充说,“他们有的请营销策划大师,有的花大价钱引进研发团队,有的直接开打惨烈的价格战。”

“是,同行的前两招花了大成本,没有实际的效果,”吕总继续回忆说,“就祭出了价格战的法宝,试图在低价格上把我们打垮!”

“当时,我们的销售全线告急,”吕总叹了一口气,说:“销售员告急,经销商告急,连续几个月销量下滑,回款降低,我自己的压力也非常大!担心撑不过去!”

何总监也跟着叹了一口气。

“那时候,我也在问自己:是坚持道,还是坚持术?”吕总说,“到底是道胜术,还是术胜道?”

“当我思考到这个层面的时候,我就不着急了,”吕总松一口气,说:“无非是看我有没有真正承担起服务好客户的使命?”

“到了这时,我就下了一个决策,不要再管销量和回款,全力服务好已购买客户,为期一年时间。”吕总说,“如果过了一年,企业还没有挺过去,所有销售员、经销商的损失按照去年的同期水平,公司予以赔偿。”

“这样就安定了人心,销售员和经销商也渐渐不再追问销售量和回款,又都专心去服务好客户去了,”吕总说,“果然过了半年,进行价格战的企业撑不住了,材料低廉、做工粗造的问题开始大量暴露,投诉频发,存货堆积如山。”

“这一次价格战的胜利更加坚定了我坚持道和坚守术的信心。”吕总说。

“但是,过了这个坎,企业大发展,人才的问题就极为突出,出现了大量的人才缺口。”吕总说,“我们为了应对这么大的人才缺口,引进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但是我们也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于是出现了你们看到的人才争斗的现状。”

“新引进来的人才在术上很强,有些技术专家、职业高管在本领域是圈内一顶一的顶级高手,但是他们现在在道上的修为还不够,这是一个大问题。”吕总遗憾的说,“他们对于企业的理解还太浅,现在我们还是把他们当老师的时候,还不是让他们向我们学道的时候。”

“当时,说服老员工把位子让出来也很不容易。”何总监说。

“是的,现在的客户口碑、品牌影响力、企业规模也都是老员工一点一滴的努力拼出来的,”吕总说。“要让他们把位子让出来给这些新进来的人,他们当然不愿意。”

“我们后来还是从道和术的角度来分析和处理这件事。”吕总说。

“说服老员工让位,也是道和术的问题?”云栖问。

“是的,经过深入的思考,我认为坚持在本位上,只是术的体现,能不能服务好客户才是道的体现。”吕总回答说,“刚开始老员工也不理解,我们就进行换位思考,在我们的行业,我们是后来者,在我们以前有行业龙头,有行业三甲,哪里有我们的位置?”

“我们能在这个行业活下来,站稳脚跟,不是靠我们的术,而是我们的道,”吕总说,“就像我们行业曾经的龙头企业想一直留在龙头的位置,但是他承担了道吗?他持续让客户真正满意了吗?”

“这样一说,员工思想慢慢就通了,”吕总说,“他们也慢慢知道,承担不了持续让客户满意的道,想尽办法赖在这个位子上是没有用的。”

“这个想尽办法就是术,”吕总说,“即使他们这些老员工把术用的再好,偏离了道,还是会出现问题,甚至把企业拖垮。”

“慢慢的,老员工很理解,都主动让贤,自己加强学习,我自己带头在顶级学府学习,他们也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提高。”吕总总结说。

云栖听完之后,很高兴,说:“吕总,你们也是转型升级的高手呀!”

“我们当时没有意识到这是转型升级,”吕总谦虚的说,“还好没有转歪,也没有太多大的风浪。”

“但是,很多企业在老员工让位,新人才引进上出现很多问题,甚至是歪门邪路,以至于企业内乱不休,十分可惜。”何总监又补充了一句。

老贺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

“或许是这些企业本身的道就不清,道就不强吧?”吕总轻轻问了一句。

“所以让邪术滋生,争斗不止。”何总监又接了一句。

大家听了这话,都沉默了一会,各自都有自己的见识,各自都有自己的听闻。

过了一会,吕总轻轻的说:“内修道,外修术,正本清源,才可以清清朗朗。”

大家都点了点头。

云栖又说了“宽松创新、严谨传承、精益改进”的三种风格及其之间的冲突。

“相生相克。”何总监说,“这三种风格都是我们需要的,但是我们现在被这三种之间的冲突面所困扰,还没有得到我们期望的和谐面。”

吕总低下头,想了好一会,然后抬起头来,说:“宽松创新、严谨传承、精益改进这三种风格是当今世界工业界的翘楚,要把这三种风格融合起来,肯定是有难度。”

“我想我们能不能从道和术的角度来重新认识这三种风格?从道来说,追求什么?从术来说,有什么差异?”吕总进行了探讨。

“吕总,您的思路很好,但是,您刚才不是也说了,现在这些顶尖高手进来,还不是融合道的时候。”何总监提醒说。

“他们是没有到时候,我们可以先小范围探讨,”吕总说,“顶尖高手有顶尖高手的独特优势,也有些眼里容不下异己的问题。”

“这也是相生相克呀!”何总监说。

吕总点了点头,继续探讨说:“从道的角度来说,这三种风格都是追求做得更好,持续让客户满意,这与我们的理念是一致。”

“我们引进的这些顶尖高手也是这么做的。”何总监说。

“只是在术的层面,差异太大。”吕总说到这里,摇了摇头。

“创新、颠覆、改进、传承?”吕总反反复复在掂量这几个词,在来来回回的咀嚼。

“还是改进、传承、颠覆、创新?”过了一会,吕总又把顺序颠倒过来,反反复复的掂量。

过了好一会,吕总也没有理出头绪,他不得不停下来。

“这个问题难度太大,我们短时间可能无法解决,我再想一想。”吕总说,“但是,我们至少有一点把握住了,我们请的这几位顶尖高手都不错,是从事的角度出发,而没有从人的角度出发。”

“也没有,吕总,”何总监提醒说,“刚来的时候,大家真都是从事的角度出发,时间久了,现在已经有点从人的角度出发了。”

吕总的脸色猛地变了一下,他又陷入了沉思。

过了好一会,吕总才从沉思中脱离出来,说:“看来是上天在考验我们,到底是志同道合,还是术同利和?”

何总监深为叹服的点点头。

“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要冷静,越是要理性。”吕总告诫何总监说,又好像是在对自己说,“我们不急于解决问题,让问题自然发展,看看我们各自的道行吧。”

“是的,内心的道行自然会分辨。”何总监赞同的说。

吕总又问起其他行业的转型升级、其他企业的转型升级,云栖把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基本发展道路,旧理论、新实践再到新理论的过程讲了一遍。

吕总深深的点了点头,也思考了一会。

老贺把技术规划、技术预研、专业与研发人才梯队建设的事情讲了一讲,吕总深为欣赏的认真听完。

“听贺老师这样讲,我感觉我们在技术预研上还是做的不错,”吕总说,“从开始进入行业的时候,我们那时就已经算是技术预研了,只不过那时我们自己没有这样的认识。这也说明前瞻性的技术预研多么重要!多么有价值!”

说到这里,吕总停了一下,感慨的说:“真是心中有道,上天赐予的!”

大家都认可这个说法。

吕总又对云栖说:“你说到的旧理论、新实践、新理论的过程,我非常认同,关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的发展过程,还是偏向于术,你有没有思考过:如果从道和术的角度来看,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你会有什么新认识?”

这个问题,云栖完全没有想过,但是他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题目。

吕总浅浅的笑了笑,说:“你可以思考一下,我们再找时间交流。”

谈到这里,大家都感到愉悦,身心舒畅,十分惬意。

大家还沉浸在这愉悦的感觉中,正在慢慢喝茶的时候,吕总秘书急匆匆跑进来,低声说:“不好了!销售部赵总和研发部孙总干起来了!”

吕总和何总监立刻起身,急速快步走了出去。

同类推荐
  • 韩娱之草莓公主

    韩娱之草莓公主

    本书是以孙彩瑛为主视角展现TWICE的出道前和出道后的一些小故事,第一次写,喜欢的收藏,不喜的点X。
  • 超级学生败家子

    超级学生败家子

    一个杀手,因一个女人,杀死高官之子,却重生。小学五年级,TMD,老子身上十个亿。你说学生不可能败家?那我就让你见识见识,超级学生败家子!你是全世界500强企业?那好,我出你们5倍现资金收购你们!让你们得罪我!你是技术全世界500强企业,国家担保?我出激能武器,让国家不保你们!让你们得罪我!
  • 从武林高手到全民偶像

    从武林高手到全民偶像

    获得惊奇系统后的雷泰可以通过收集人类的惊奇情绪获得诸多技能和武功,但是一心想要闯荡江湖的他却意外参加到了一档街舞类的比赛当中,用奔雷手化作甩手舞一举成名……从这以后,雷泰发现自己的人生道路跑偏了,从娱乐行业到体育、学术、科研等领域,全部留下了他的足迹……从此,这个武林高手逐渐成为了全民偶像……
  • 吾爱一生,提伴一世

    吾爱一生,提伴一世

    一部言情小说,可能有点乱,智商低的看不懂
  • 当生活开了外挂

    当生活开了外挂

    我承认了,简介无力,尴尬中……备注:无种马,无后宫,不喜勿喷!
热门推荐
  • 此生终相遇

    此生终相遇

    简介:本是宰相府嫡女,父母宠爱万千,却被自己家庶妹害得家破人亡......
  • 凤凌天下之红颜如画

    凤凌天下之红颜如画

    她是云州城的落魄家族的嫡女,一天沿街乞讨被人欺辱而死,天现异象,已死之人竟睁眼复活。五年后,云州城门下经过一支军队,带头的马背上坐着一位丑颜将女。她正是当初那个被欺辱而死的落魄嫡女!欺她者死,辱她者生不如死,红颜将女‘冷血无情’传遍了整个云州城,正当她报复一切时,一道赐婚的圣旨突然而来……
  • 随风乱世记玉缘

    随风乱世记玉缘

    他推开封闭已久的门,里面只有她的味道,却是曾经。摇椅吱吱呀呀的摇晃着,依稀记得,有个女人,温婉柔媚的走进他的梦里,她夺目的微笑,只是一霎那,阳光变得阴沉,她,逐渐消失……猛地坐起。轻捧日记……对不起……我又想你了……
  • 重生万妖之主

    重生万妖之主

    叶轩因为两只坑货无奈重生了,被坑的很惨的那种!
  • 海贼之掀翻大时代

    海贼之掀翻大时代

    意外来到海贼王世界,获得称霸海贼王世界的系统。罗斯不想称霸海贼王世界,也没有那个野心,他只想做一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普通人。可那傻帽系统不允许,如果他选择做一名普通人,系统将会抹杀宿主。好吧,最后罗斯只能选择妥协,站上了时代的顶点……
  • 炮台东外

    炮台东外

    感谢您的关注,可先读*号章节,再通读全书。
  • 科技炼金师

    科技炼金师

    一个物理系博士生穿越到了异界,在弱肉强食的世界没有法力和斗气的他靠着自己的科学知识展开了征服异界的征途。在这里他拥有了在地球得不到的东西,靠着自己的科学知识,做出了很多奇怪的东西。被封为科技炼金术师。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提供的免费封面支持zzsck点com
  • 网王重生之樱花盛开之时

    网王重生之樱花盛开之时

    “倘若能重新来过,我宁可从未遇见过你。”
  • 月眠公主传

    月眠公主传

    大楚的公主中了蛊师的蛊毒陷入沉睡,唯有真心能将其唤醒。辽国皇子,前朝帝族,权贵士子,江湖豪侠。重根儿很犹豫,他到底该挖谁的心呢?
  • 穿越之刑侦民国

    穿越之刑侦民国

    罗益文是一位喜爱刑侦的记者,在一次暗访中意外穿越到了民国,靠自己的知识以及不属于那个时代的高科技产品屡破大案。在不断侦破各种诡异案件的过程中,他进入了警界并获得升迁,但也招来同僚的嫉妒,遂不停的挖坑打压,最终在侦破一桩离奇案件的过程中,他遭受报复追杀无奈远遁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