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72600000025

第25章

纤夫之责

——国库“借粮”放粥

1959年过去了。这一年,政治舞台风急雨骤,人人自危;这一年,天灾“人祸”两面夹击,民不聊生。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仍在办公室研究工作的路宪文和张树藩四目相对,似乎在问:新的一年能否出现新景象?对此谁也无法预料,但这是他们的渴望。

两人已经在办公室度过了两个不眠之夜。这两天,两个情况如两块巨石压在他们心上,一是饿死人的事情陆续发生,二是各处粮库被饥民包围。看着各县上报的死亡数字他们心如针刺,却又无可奈何,因为手中无粮啊。面对成千上万的饥民包围粮库的情况他们坐卧不宁,老百姓真要为了活命哄抢粮食,岂不是闹出大事。

信阳地委把本区有人饿死的情况汇报给省委并强烈要求放粮,省委迟迟不予答复。路宪文和张树藩急不可耐,要求面见省委领导,却被省委办公厅拒绝,二十四个小时中他们得到的唯一回话是:进一步查明情况,等待省委领导指示。

1960年的新年之夜,信阳地区的两个党政一把手身心疲惫,毫无喜悦之色。

电话骤然响起,路宪文渴望是来自省委的声音,因为此时省委的声音太重要了。他急忙抓起话筒,传来的却是光山县县长的怒吼:“路书记,今天又死十几个,八个老人,六个孩子!上面那帮龟孙也都饿死了?为啥到现在屁也不放!”

刚放下话筒,铃声又起,上蔡县急报:今天死了二十六个,明天可能还多,上面究竟管不管?!

张树藩的秘书急忙闯进,递上专员办公室接到的几个电话记录——

一录,信阳县县长在电话中破口大骂:我今天跑九个村,都在埋人!我操他八辈祖宗,问问上面那些王八蛋还是不是共产党的人,为啥不管群众死活?

二录,新县县长怒言:零点以后,又丢几十条人命,新年钟声难道是丧钟吗?!新县百姓跟着咱们打天下,一半人都死了,活下来的还要全饿死吗?咱们的良心、人性还在吗?!

所有县都向行署报告了死亡人数增多的情况。

张树藩表情沉重地说:“书记,死亡人数翻倍了,发展下去不得了,如何是好啊。”

面色灰暗的路宪文说:“下面的干部开始骂人了,火气很大。我也想骂人呀,你不想吗?你也一肚子火吧?我的火气比谁都大!可咱们骂谁?找谁发火?省委领导根本不接咱们电话。省委办公厅只会答复‘等待指示’,等了两天多连句屁话也没等来,等到的是多了一批鬼魂。这是共产党的天下啊,他们难道忘了吗?!”

路宪文说了这番话,眼里已经闪出泪花。他稳定下自己的情绪,又说道:“树藩,你把最新情况整理下,继续报告省委,等待指示。但不能傻等了,该想想咱们自己还能干点啥。”

张树藩觉察到路书记心情沉重,且一副疲态,便说:“书记,我立刻就办。您先回家好好休息一下,瞧您累得都睁不开眼了。”

路宪文说:“麻烦事都来了,哪还敢休息呀。得开个紧急会议,你马上通知常委,明早七点,都到我办公室。”

紧急会议上,路宪文表情沉痛地对大家说:“死人了,天大的事啊,咋办?粮库被围了,如果被抢,是更大的事,又咋办?都难办,都得办好。咱们一定要研究出个办法来啊。”

一名常委发牢骚说:我们的意见管用吗?从“放卫星”到“反瞒产”,啥时候听过我们的意见?早听大家的,就没今天的糟糕局面了。

这话明显是对路宪文来的,路宪文听后脸色变得非常难看,正想说什么,张树藩发言了,说:“同志们,目前的形势非常严峻,现在不是发牢骚的时候,过去谁是谁非已经不重要了,要紧的是赶快想招缓解局势。我相信,有党指引航向,有路书记掌舵,有大家共同拉纤,信阳这艘船沉不了!”

路宪文听了张树藩这番话,脸色顿时好看多了。紧急会议开到正午,并无良策,因为所有问题的关键是粮食,而地委不掌握粮食调拨权。

最终形成的方案是:路宪文负责处理死人的事,张树藩负责粮库安全问题,兵分两路即刻出动。原则是因地制宜抗饥饿、化解矛盾保粮库。

路宪文反复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权限、注意政策、注意请示报告。他之所以这样提醒大家,是担心常委中出现“擅自做主”的情况。这种担心并非多余,因为这些天他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干部队伍中积累着一种“宁愿丢官决不丢民”的情绪,若有谁再弄出个“开仓放粮”的事,局面就难以收拾了。他尤其担心的是专员张树藩,此人重民轻官又不畏上,最容易感情用事捅窟窿。

临散会,路宪文又对大家发出一番感慨,他说:“刚才树藩同志那个比喻好啊,咱信阳就好比一艘船,船上坐满了人民群众;我们共产党人就好比纤夫,套在身上的纤绳就好比我们的责任。眼下遇到风浪了,纤绳不能松啊,一松劲就要翻船,船上的人民群众就要遭殃。我们征服不了风浪,就会被风浪打翻。因此我想提醒同志们,下一步工作,在不违背上级指示精神前提下,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克服困难,如果等不到省委下拨粮食,还能眼看着群众饿死吗?要想招啊,都动动脑筋吧。”

在到会的其他常委听起来,路宪文的这番话或许等于“理论”,因为谁也不是孙悟空,能变出粮食,况且超出“上级指示精神”的任何行为都有可能触及政治风浪,有办法也只能是“想得出做不出”,“心热胆怯”已成众相。

但张树藩却从中发现了契机,他一是感到路宪文面对群众的生死存亡心急似火了,判断这种情况下路宪文有可能不再死抱“上级指示精神”不放,这就给各县搞“政策变通”提供了机会;二是感到路宪文渴望大家“都动脑筋”无异于提醒各级领导“各显神通”,凡有利于“救命”的办法,只要不出大格,就不会惹出大麻烦。

如此契机令张树藩精神一振,他对大家说:固始的《拉纤号子》就一句:“伙计们拉纤要出力”,剩下就是“哎嗨哎嗨”的声音了。言语不多,出声就是爆发力。路书记比喻得好,纤绳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责任感,眼下大家不要想太多,只记住“要出力”,拉紧纤绳就是胜利。

散会后,张树藩回到自己办公室,立刻把路宪文的那番话通报给各县领导,并提醒大家“大胆领会,策略行船”。

下午,张树藩带领一干人马奔赴东线。进入潢川县境,他看到成群结队的人拿着布袋、提着篮子、挑着担子缓缓前行,停车问道:“老乡,这是干啥去呀?”

老乡答道:“去公社粮站,听说要分粮啦。”

张树藩又问:“哪来的消息呀?”

老乡说:“说不上,反正大家都在传。估计也差不多,都饿死不少人了,再不分粮毛主席能愿意?”

张树藩正要上车,老乡反问道:“能坐小车,你肯定是不小的官吧?快分粮吧,再饿死人多了,小心毛主席杀你们头!”

张树藩猛然一愣,对司机说:“去公社粮站。”

粮站大门口人山人海,饥饿的人们仍在不停地涌来。公社书记看到专员到来,神情有点紧张,急忙汇报情况说,已经三天了,群众每天一早就在粮站门口聚集,天黑才散。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总感觉要出事,公社领导每天都到现场劝大家回去,可咋也劝不动。为防意外,眼下正组织民兵看护粮库。

张树藩对公社书记说:“群众盼粮救命,谁也劝不回。大冷的天,忍着饥饿坐这么长时间,又冷又饿更容易出人命。你们的任务是赶快支起几口大锅,煮稀饭!”

公社书记为难地说:“手中无粮,拿啥煮?”

张树藩说:“办法你自己想,想不出办法你就别再当这个书记!”

张树藩的秘书余德鸿把公社书记拉到一边,悄声说:“站在粮站门口想不到办法?你可真是个榆木疙瘩。”

这时,张树藩走到人群中间,大声说道:“乡亲们,我是行署专员张树藩,我代表地委来看望大家!面对乡亲们,我不知说什么好,因为拿不出粮食,说什么也没用。大家一坐就是一天,挨饿又挨冻,老人孩子吃得消吗?我这样说绝不是想劝大家回去,因为我知道,大家坐在粮站门口等粮,会增强活下去的信心,谁也不能破坏这种信心!明天再来,大家带上碗,吃不到稠的,喝碗稀饭也能扛一阵子。地委已经向省委申请粮食,请乡亲们放心,挨饿的日子很快就会过去!”

在发表这番讲话之时,张树藩已决心率先“行船”了。当然,风险依然存在,只不过面对眼前这些饥饿的百姓,张树藩已做好了日后承受政治风浪打击的准备。

张树藩一路向东,连看了几个粮站,都是围满了饥饿的群众。每到一处,他都要对当地领导强调不允许驱散群众,并要求设粥棚济民。

傍晚进入光山县境,张树藩又查看了一个粮站。这个粮站前出现的一幕惨景,让他心惊肉跳。

饥饿的人们正陆陆续续离开粮站,突然人群中传来阵阵惨叫。张树藩闻声而至,看到三个老人躺在地上,两个已经断气,另一个奄奄一息。张树藩脱下大衣盖在那位奄奄一息的老人身上,急忙吩咐粮站站长,赶快煮碗稀饭救人。

稀饭端来了,张树藩拿着小勺喂老人,老人却闭嘴拒绝进食,望着张树藩,断断续续说:“我认识你,张专员,好官。村上老人已饿死大半,老了,不争食,救孩子们要紧。”说完指了指身边一个八九岁的孩子,那是老人的孙子。

这时孙子又捧起饭碗,哭着喂爷爷。老人微笑着,对孙子说:“你先喝,留几口,带给小妹妹。”

孙子仍哭着叫着喂爷爷,老人仍然微笑着,决不张口。片刻,老人张下嘴巴,瞪大眼睛,咽气了。

三位老人饿死在粮站门口,此情此景看得张树藩心里无限酸楚,禁不住流下眼泪。这泪水不仅仅是悲痛,更包含着万般愧意。

一位公社干部向张树藩介绍说,这位老人1938年入党,是老村支书,老模范。

同类推荐
  • 安那般那

    安那般那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剑走偏锋

    剑走偏锋

    赵素雅是一个具有反传统意识、受革命思想影响的女青年,她冲出旧礼教的束缚,毅然走上革命之路,成为一名共产党的谍报人员。故事围绕她而发生——离奇而曲折,即有刻骨铭心的爱,也有痛彻肺腑的恨;有轰轰烈烈的战斗场面,也有鲜为人知的谍报内幕;有人性的善,也有人情的恶……
  • 雾锁龙山寺

    雾锁龙山寺

    因为身在徽州,所以自然会对徽州文化生起了兴趣。这个明清四大商帮之一徽商的发源地,拥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遍地是国宝的古老的地方,曾经发生了多少神奇的故事呢?
  • 女娲石

    女娲石

    女娲石是海上独啸子创作的明清小说,主要讲述中国有个女史,姓钱,名挹芳,由于国难当前,虽有报国志向,可是难于付诸行动,于是想用文字号召国人,唤醒国人。
  •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一个网名叫做“痞子蔡”的男孩与一位网名叫做“轻舞飞扬”的女孩的网恋故事。两人由网上相识、相恋,却在彼此感情日深的时候,痞子蔡忽然得知轻舞飞扬患了绝症。她终于离去。而这病情轻舞飞扬是早已得知的,她预先在网络的bolg上留下了与痞子蔡相识以来的日记,记录下对他的点点滴滴,让痞子蔡去读,去回忆。这部小说的语言非常之诙谐幽默,而情节又是非常之伤感,尤其是结局,这就造就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味道。
热门推荐
  • 小花鼠

    小花鼠

    帝流浆,奇异果,血月照,万兽朝!小花鼠,神武兽,叶灵裔,行天下!实力划分:普通,精英,首领,领主,王者,皇者,帝者,圣者,准神,下位神,中位神,上位神,合道神!品质划分:平庸,精锐,完美,史诗,传说,神话,永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捡只神兽去修仙

    捡只神兽去修仙

    白虎,朱雀?我还青龙、玄武呢!!看学霸女主由现世转入神灵之界,和软萌白虎一起,穿梭于众神之间,成为保护人界的御兽师,踏上升仙之路。
  • 燕来昭华

    燕来昭华

    她,忍辱负重没能换来安宁;她,自强不息获得家庭事业双丰收。刘燕平是如何蜕变成为新时代女性的代表人物,这要从她自身先立起来说起······
  •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本书从历史、经济、文化等视角多侧面、大跨度、全景式地记述了中国国企波澜壮阔的大变革,反思了中华民族工业化进程中的教训和遗憾,展示了突破重围的契机和出路。
  • 别闹了,总裁大人

    别闹了,总裁大人

    “慕容哥哥,这个棒棒糖分你一半,给你。”这是凌楚楚第一次见他。“你好,我是凌楚楚,慕容、哥。”这是凌楚楚第二次见他。“站住,离开他,”当他意识到她在他生命中重要地位时,她却已经和别人去登记结婚了。转身,将她拉进了民政局。“不准去酒吧”“不准和别的男人过于亲密”“不准离开我”这是席慕容的三不准。“兜兜转转,最终我们还是在一起了,对吗?”(第一次写小说,所以也有不好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武行时代

    武行时代

    很多年前,当人们第一次意识到体内的神秘物质可以使用后,由习武者们组成的名为江湖的世界就开始渐渐有了雏形。时至今日,习武的风潮已经渗透到了大陆每个角落。习武者的大量涌现,武宗的蓬勃发展,为这个时代盖上了名为“武”的印章。
  • 冰雪南极颂

    冰雪南极颂

    1911年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第一个踏上南极——这个地球上最神秘的一块大陆。百年之后,一支人类秘密武装再次降临。一场月下屠杀之后,潜伏于暗流之下的黑暗力量一个接一个破冰而出,笼罩住南极大陆。凶猛雪兽,神秘冰人族,万米冰层下到底隐藏着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十三水晶骷髅,万象无界灵犀,玛雅圣言背后又尘封着一段怎样的种族恩怨情仇?权力、仇恨、阴谋、背叛……死神唱起颂歌,谁能主宰命运?
  • 花都医圣

    花都医圣

    神医传人刘乐,为救富商之女下山,却意外接触到花都的暗涛汹涌,自此,霸道女警花,娇媚女总裁,傲娇女明星……纷至沓来,百花争艳。刘乐弱弱的举手,可不可以全都做我的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