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6500000016

第16章 最后的长城:秦纮

弘治朝的名将们,王越过世了,外行王轼打了一仗,清官陈寿打了一仗。若问有谁军龄最长,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战斗在边关,那答案只有一个:秦纮。

这个人在前面亮过相了,在讲汪直专权的时候,秦纮拒绝与汪直同流合污,并且时常写奏折大骂汪直,然而汪直却对秦纮倍加赞赏,后来秦纮被人诬陷下狱,还是汪直出面营救,帮他洗脱了冤屈。饶是这样,秦纮照样鄙视汪直,在汪直专权的年代里,对他说骂就骂,骨头极其刚硬。

后人在说这段历史的时候,要么说汪直这个人不算太坏,要么说秦纮这个人实在是刚直不阿,敢爱敢恨。但是有一点:汪直为什么佩服秦纮,为什么对他如此推崇?

说佩服秦纮的品格,显然有些不靠谱。像秦纮一样的直臣那年头有不少,可别人统统遭到汪直的陷害,除了秦纮。说为什么?联想一下另一个被汪直佩服的名臣:王越,答案或许就呼之欲出了:他会打仗。

汪直是个军事干部(监军),士兵出身(后来当了战俘),心中怀着沙场横刀立马的伟大理想,他这一辈子,最佩服的就是会打仗的人,所以他可以毫不犹豫的给王越撑腰,可以不计较秦纮对他的态度,因为,会打仗的人,我服。

一个人,军事才能牛到超级军事迷汪直公公都佩服,得是什么水平。

用一个词来形容秦纮的军事水平就够了:长城。

要知道,在形容名将的时候,长城这个词是不能乱用的。古往今来,能称得上“长城”这个至高无上称谓的名将可谓少之又少。大明朝二百六十六年里,唯独被赞誉为“长城”的,是大明朝开国第一武将徐达。

那么,说秦纮是“长城”,他又有何德何能呢?还是看看他本人的里程吧。

秦纮,字世缨,生于明朝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山东广饶县人。

他和另一位名将王越同岁,而更巧的是,他和王越也是同一年参加的科举,都在景泰元年(公元1451年)高中进士,得到的第一份工作都是正七品御史,不同的是,王越是陕西御史,秦纮是监察御史。

两个人的履历如此相似,但毕竟是两个人。他们两人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呢?其实,最最不同的地方,从他们的第一份工作就开始了。

在他们的第一份工作:监察御史里,俩人都干了同样的事情——为民请命。王越在浙江弹劾地方官的时候,秦纮也在南京干得欢:弹劾太监。

当时南京的镇守太监非常不像话,成日里欺压百姓,霸占田产,可以说是无恶不做。像年少气盛的王越那时候一样,二十六岁的秦纮也愤怒了,愤怒完了就弹劾,弹劾完了就得罪人,得罪人以后,被弹劾的人照样胡作非为。

可秦纮的结果却比王越惨,王越只是被人穿了小鞋,秦纮却因为得罪了太监,被一撸到底,发到湖广的驿站里做了一个小驿丞。从七品的御史到没品级的小公务员,这跟头,摔得惨。

可秦纮没有丝毫怨言,该干什么该什么,努力干好本职工作,苦熬了六年,到了朱祁镇的天顺朝,又提拔成了河北雄县县令。一番沉浮,却没有磨灭他的性格,照样是嫉恶如仇。秦纮当上县令的第二年,明英宗朱祁镇的贴身太监杜坚来雄县出公差,借机会敲诈勒索不说,还因小事当街殴打百姓。这还了得,秦纮又怒了,下令当场绑了杜公公,板子飞舞一通责打。这一打可打出了马蜂窝,杜坚是跟随朱祁镇在南宫吃过苦头的贴身太监,患难交情。朱祁镇怒了,小小县令反了你了,治罪。可这下雄县百姓却炸锅了,好不容易盼来了清官,却要治罪!当下五千个百姓结队去京城告御状,闹得满京城风雨,最后在大学士李贤的劝导下,朱祁镇这才赦免了秦纮,改任河北府谷县令。然后,从县领到知府,从知府到右副都御史,从天顺朝到成化朝,一步步升上去。

官升了,脾气也不改。先是巡抚山西的时候,得罪了庆成王,又被成化皇帝朱见深治罪。最后查无实据,只好释放。后来又得罪了阁老万安,被发配到广西做参政,在广西刚干出点名堂,升为福建布政使,却又得罪了太监江雄,又被贬官……

为民请命的好官,历经苦难本色不改的好干部,又臭又硬不畏弓虽,暴的倔老头,这就是秦纮。这就是他和王越的最大区别。

理想面前,王越可以妥协,可以向太监下跪。同样是理想面前,秦纮永不妥协,粉身碎骨不怕,宦海沉浮多年依旧是本色不改,风采依然。妥协的王越是可以让人理解的;不妥协的秦纮,却也是让人敬重的。

而他运气好,几次大难,都逃过一死,也终于等到了弘治朝,这片给他机会和舞台的天空。

在这片天空下,秦纮扮演的角色只有一个:救火队员。

所谓救火队员,就是要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哪里最需要往哪里钉,最苦最累责任最重大的工作,都要担在他身上。

弘治元年,为千堆麻烦摇头的朱祐樘,第一次从礼部尚书王恕那里听到了秦纮的名字,大感兴趣,这么好的人才,该安排个什么工作呢?看看空缺的岗位,似乎样样都需要他,朱祐樘犯愁了。

可紧接着一封边关加急文书就让他不犯愁了。先去宣府吧,就任宣府巡抚。马上!

原因是鞑靼又进犯了。达延可汗频繁侵扰,宣府是和大同并列的北部边境重镇,最近受到的侵扰最严重,急缺领兵人才,就他了。

秦纮火速赶到了宣府,鞑靼人立刻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到任的第二天,巡抚屁股还没坐热的秦纮,就看到了鞑靼肆虐后留下的惨景。

抢都抢完了,还能咋样?忍辱负重重新建设吧。

可秦纮却偏不信这个邪,他当场下令,全军集合,火速追击。

这道命令可把大家吓了一跳,没吃错药吧?咱们刚打了败仗,要追击?再说了,人家马快,现在估计早跑出几十里了。

秦纮却不慌不忙地解释,鞑靼人时常来抢掠,每次都轻易得手,对我们已经存了轻视之心,绝对想不到我们现在敢去追击,而且他们驼着大量掠夺来的粮食财物,行动必然迟缓,我们轻骑简从,瞄准他们的后续辎重部队打一下,准行!

大家还犹豫,秦纮不紧不慢地补充了一句:谁不去,军法从事。

没辙了,这老头子的狠劲大家都是听说过的,死在鞑靼人手里总比死在他手里好,横竖是一死,好赖还能追认个名分。三千骑兵就这样在秦纮的带领下半信半疑地出征了,一疑能不能追上敌人;二疑追上了,打不打得过敌人。

果然,前面隐约看到了战马的影子,是鞑靼人。冲锋!秦纮匹马当先,身先士卒,全军士气大震,奋勇砍杀……结果,之前还耀武扬威的鞑靼人大溃败,丢下财物狼狈而逃。此役斩首敌人数十,不算多,意义却不一般。被蒙古人侵略憋屈了很长时间的宣府,这次总算出了一口恶气!

正当秦纮挽起袖子,准备继续在宣府打几个大胜仗的时候,调令却来了:调任秦纮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督办漕运。

这正是朱祐樘经济大改革的一部分:漕运改革。一是要降低漕运成本,二是要抓漕运的贪污,三是要保障漕运的效率和畅通。设想是邱浚提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老百姓负担,增加朝廷收入。但是要做到,需要挑选一个合适的人。

这个人需要有刚直不阿的精神,需要有卓越的工作能力,在官员中间有极高的威望,对待士兵能够体恤,对待贪污行为能够严查,不怕得罪人。这样的角色,当然非秦纮莫属了。

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几乎关系着整个弘治朝中国的经济稳定。江南是国家税收的重点,漕运是国家税收运输的重点,这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所在,而看护这个命脉的任务,交给了秦纮。

秦纮走马上任了,果然是不负众望,他严格执法,体恤运军,为官清廉,不贪一针一线。当然,人更没少得罪,从敲诈漕运的官员,到投机倒把的皇亲国戚,逮到谁办谁,毫不手软,连朱祐樘的大舅子,张皇后的哥哥张延龄,都因非法倒卖国家物资被他逮住,狠狠地修理了一顿。

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京杭大运河终于重现生机,漕运发达,政府财政收入上升,秦纮不负众望,办得漂亮。

办得漂亮就要升官,朱祐樘大笔一挥——两广总督,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官升半级,封疆大吏。

没想到这一次升官,却升出麻烦来了。

因为这一次去的广东,有一个地头蛇:广东总兵柳元景。

这个人是朱祐樘的奶奶:周太皇太后的亲家,论起辈分来,朱祐樘还得管他叫声姥爷。

可这位“姥爷”却不是什么好东西,多年以来在广东贪污军饷,虐待士兵,鱼肉地方,欺压良善,民愤极大。秦纮到任后没用几天,件件都查的一清二楚,气得直哆嗦,太不像话了!

他做县令的时候就敢打朱祁镇的贴身太监,现在做到总督了,官职在变,年龄在变,脾气却一点没变:这个祸害老百姓的东西,我就法办定了。

查,先从贪污查起。录口供,查账目,一件件证据都弄清楚,然后就要参他,奏章要写得狠,要让这小子罪有应得。秦纮踌躇满志,一件件的落实,却忘记了一个事情:时间。

他要弹劾柳元景,是要向朱祐樘报告的,可是柳元景是皇亲国戚,可以直接给太皇太后写信,你要找证据,动手当然慢,人家已经告你的刁状了。

果然,深宫里的周太皇太后收到了柳元景充满血泪的控诉信,控诉了秦纮在广东依仗权势打击他的故事:一个编出来的故事。周太皇太后勃然大怒,找朱祐樘理论,你眼里还有没有你这个“姥爷”,还有没有我这个奶奶。

毕竟是自己的亲奶奶,朱祐樘不好说什么,立刻下令逮捕秦纮问罪。而同时,秦纮已经查清楚了柳元景所有的罪状,已经将柳元景捉拿,准备问斩。就在这时候,钦差来了,刀下留人……

结果是秦纮坐着囚车,押解到京城。

可秦纮毕竟是有声望的,消息传来,群臣都震怒了,王恕、马文升、刘大夏等人都争相为他说话,朱祐樘亲自审理,秦纮有理有据为自己辩护,竟然连旁听的周太皇太后都哑口无言,最后审半天,还是证明秦纮无罪。这可难办了,周太皇太后的面子要给,秦纮这样的忠臣要留,怎么办呢?只好折衷一下,让他升任南京户部尚书,去那里先养老吧。

弘治六年,六十九岁的秦纮暂时结束了风风火火的官场生涯,去南京养老。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秦纮这辈子的政治生命算是到头了,却未曾想,七年以后,他又重出江湖了。

重出江湖的原因当然还是因为边患。王越去世以后,北部的达延可汗持续骚扰。延绥有陈寿守着,可一个陈寿不能当两个人用,而且陈寿并非是一个可以担负起整条防线的人。能够接替王越承担三边总制的人,非秦纮莫属。

在大学士李东阳的竭力推荐下,朱祐樘终于同意,秦纮就任三边总制,兼右都御史。

歌里唱着:最美不过夕阳红。三边总制任上,就是秦纮最后的夕阳红。

风尘仆仆的秦纮来到了三边,面对鞑靼入侵的局面,他迎难而上了,先是抚恤阵亡士卒,亲自主持仪式,并写了催人泪下的祭文,接着拨出大笔专银,用于安置阵亡士卒家属的生活。一时间,军队士气大振。

可秦纮深知,边防边防,不能有边无防,振奋士气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要恢复三边的繁荣。

秦纮一样一样动手了,先是整顿军囤。这些年卫所的土地流失严重,谁霸占的,霸占了多少,三军上下的军官,一个一个清查,太后我都敢得罪,还怕得罪你?再三重申,现在退了就不追究,否则我追究起来,你可没有好日子过。柳元景的榜样在那里呢,一番严打,被霸占的军囤大部退回,失去了土地的士兵们重新有了生计。

不合格的守将要撤换,严格考核,凡是考核不合格的,别怪我端你饭碗。结果,四分之一的守将被换了,一批新的拥有卓越才能的年轻军官提拔了起来。

最重要的却是防务问题。蒙古人年年来,仗着是他们的机动性强。既然如此,就要针锋相对,仅仅在防御阵型上互相依托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建立足够的预警机制和缓冲地带,仅仅修边墙更不够。在秦纮的主持下,长城以北,明军修筑了大大小小共14000座小型堡垒,这些堡垒既能起到瞭望观测敌情的作用,更能起到第一时间缓冲敌人进攻,坚守待援的作用。蒙古人要是来进犯,但突破这些堡垒,就要花上老鼻子力气。

这绵延六千四百里的一万四千座堡垒,不但成为了明军抵御蒙古入侵的据点,其中的一些堡垒,还成为数百年后,长城沿线的游击队,抵抗日军入侵的堡垒……

这是秦纮的伟大贡献。

而秦纮的苦心没有白费,自他到任后,数年以来,蒙古军始终不敢进犯。三边大地,商旅繁荣,人口增长,重现繁荣之相。不战而屈人之兵,秦纮用事实做到了。

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年迈的秦纮终于无法承担繁重的工作,上表辞职,回到了山东老家,次年九月病逝,赐谥号“襄毅”一个人,要坚持本色,在这多变的人生里不可谓不难,但是秦纮做到了,以他铮铮的铁骨与坚韧的执着。

同类推荐
  • 天权志略

    天权志略

    山人于旧书堆中偶得一古籍,密密麻麻皆为蝌蚪之文。幸有批注对照,遂译成此本。先人笔意,余笔力不殆,故作文言白话二式,但不敢妄加涂抹,唯评点一二。蓬莱海上多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去华瀛万里,有一扶桑之界。此间数国,有一国风若汉唐,自号“天朝”,此籍传抄至天朝某年,有数篇万言,洋洋长歌。
  • 姜子纪年

    姜子纪年

    凡间多少事,多是苦轮回。获利者总是真理,苦难者终是浮萍。纪国君临天下,其中多少恩怨情仇未能化解,这天下共主的宝座如何才能坐稳?明争暗斗,刀剑难防,这看似繁荣的盛世实则暗流汹涌,天下何时才能真正恢复平静安宁…………
  • 秘密战线

    秘密战线

    1939年,军统上海站策划对76号行动处处长何墨盛的刺杀行动因为叛徒的出卖而失败。随后,上海站站长李仕瞻一步步踩进何墨盛布下的陷阱,整个上海站遭遇灭顶之灾,李仕瞻只身幸免,但是何墨盛的阴谋却让李仕瞻陷入更大的困境...
  • 顺鼎

    顺鼎

    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大顺军兵至京畿。十九日,京师城破,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明亡。鼎革之际、风云变幻,时代浪潮之下暗流涌动,华夏命运又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也恰逢此时,一位后世来客意外置身于这一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就此开始了一番波澜壮阔的征程。时人有云:明失其鹿,群雄共逐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极品穿越之路

    极品穿越之路

    逗比的大学生莫名其妙的来到未知的楼兰国度,看他如何安于乱世,嬉戏万花丛中。
热门推荐
  • 至极武神

    至极武神

    一觉醒来,林隐重生十八岁。来不及高兴的他,突然发现这个世界多了太多不该存在的东西!竞争激烈的六大武院、宽广辽阔的异空间,神奇诡异的奇物,以及一个月色下吞噬尸体的女友!这不是屌丝逆袭文,这是恐怖玄幻文!
  • 水璃阁

    水璃阁

    一人一狐一鬼机缘巧合开了一家古董店,实际上却是处理各种在人类看来的灵异事件,水璃阁之主沈语璃,美艳狐妖师兄炎墨,古玉之鬼玉骨,三者受人之托来到灵异古宅却发现,本以为破败的宅落繁丽无比,美丽得不似真人的少年,桃花落尽满眼残红,究竟是谁的梦境?隐约传来的绝望呼唤引出了一段被遗忘却无法逃离的缘债,这前后的因果似乎与沈语璃有关。缘起缘灭,只有如血的桃花漫山飞舞······而这一切只是开始。
  • 仙行九天

    仙行九天

    听说这片土地很辽阔,神仙都要九天才能走遍。
  • 谛亡

    谛亡

    望当世风起云涌,忆曾经沧海桑田。在这风云时代,留下属于过客的脚印,见证着、存在着......
  • TFboys之过客

    TFboys之过客

    曾经在摩天轮下许下的诺言,下初雪时原谅的谎言,是否在一瞬间全部破灭。我们曾经说好的一生一世,你是否早已忘记。如果有来生,我一定不会和你分开;如果有来生,你一定不要把我丢掉;如果有来生,那时候,你不来我不老。
  • 雪又白

    雪又白

    本书作者为中国金融作协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金融作协副主席,诗人生长于新疆伊犁,那里天山飘雪;工作于陕西西安,那里古城厚重。本诗集收录了作者多年的精品诗,分作十章,有亲情爱情的热烈忠贞,有历史名胜的独到感悟,有节日节气的回顾畅想,有古城生活的细腻感触,有原生作物的诗意升华,有故乡亲人的深刻思念,有佛家性情的顿然开悟,有大道众生的高度关怀,更有着对雪花飞白的终极诉说。雪花轻灵纯澈打开诗人的诗眼,北疆伟岸巍峨铸就诗人的诗魂。雪又白,飞白流韵,贯穿全集,诗意人生,人生诗意,本诗集实为现代诗之佳品,应共诗意人来品鉴。
  • 仙家有条皮小龙

    仙家有条皮小龙

    据小道消息,那个搅得三界不得安宁的神君又回来了!先生:跟我回家。敖清:不,我要皮。众人:(暴风式哭泣
  • 法师的世界观察日记

    法师的世界观察日记

    一个和蔼可亲,乐善好施,助人为了的法师,大概吧,在战斗中收到时空乱流的波及,来到了一个似是而非的地球。这个世界为什么不魔法。且看一个法师,挖掘潜藏在看似安稳世界背后的真相吧。
  • 花开在爱的季节

    花开在爱的季节

    爱情最初的样子,就是满眼都是星星的你。想花朵般美丽的你,开在我爱你的季节!
  • 礼器

    礼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