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02800000003

第3章 黑夜月色

这是冬天的黄昏。

到了克图口的时候,许多穿着褴褛的农民正在小溪边汲水和饮牲口。这个地方,两位区长和战士们前些日子来过许多次,召集群众开会,宣传政策等。所以,这里许多人都认识王区长他们。可是根本闹不清天已经快黑了,王区长他们匆匆忙忙为什么要走路。他们只是默默地目送着他们远去。在克图口的最东头,王区长看见了刘家大叔。刘家大叔正在大门口用背篼装着草去喂牲口。这刘家大叔是个和气亲切的人。这时候他也看见王区长他们。

到了近前的时候,刘家大叔首先高声喊了起来:

“王区长,天快黑了,你们要去哪里呀?”

“刘家大叔,”王宏民也高声地应道:“我们有急事,走互助去,得过几天才能回来。”还没等刘家大叔应答,他又问道:“刘家大叔,走互助就是这条路吧?”

“对对对,”刘家大叔急忙回答,“沿着浩门河岸走,到了托拉口的时候打听一下,再到祁汉开沟的时候问一下,就快到了。王宏民他们马不停蹄,边走边打招呼:“好的,刘家大叔,……”没多久,他们远去的背影从刘家大叔的视野中渐渐地消失了。

这个刘家大叔,年近不惑。这个时候他侍候的是一匹老牝马及其小马驹。他带着老婆和十二岁的孩子,经不住一天碾场的劳累,现在已是精疲力尽。又过一会儿,在吃晚饭的时候,孩子早就累得睡着了。

天刚黑的时候,两口子吃过了晚饭。忽然,听见房背后的土路上响起了一阵“轰隆隆”的马蹄声。夫妇二人免不了感到一阵吃惊。刘大叔赶紧披上皮褂,提上马灯,到大门口去看个究竟。

“刘尕得,你出来一下。”这个刘大叔提着马灯,刚刚准备开门的时候,黑地里已经有两个骑马的人站在大门口。

“刘尕得,快出来。”

刘尕得出来了,满脸惊愕:“谁呀?”

“我是老马。”

马灯一照,刘尕得认识,那是尕米儿。尕米儿是邻村的。他们都斜背着长枪。

尕米儿问道:“老刘,问你个事儿。三区的那十几个共产娃看见了没有?”

“啥三区的共产娃?我不知道,没看见。”刘尕得一听,顿时明白了几分。他却装模做样的反问道。

“就是孔家庄三区的王宏民那伙人。”尕米儿说。

这时候,后面又过来了几个骑马的人,他们中间有人说:

“就是前几天,来这里开会的那个王区长一伙。”

“对对对,就是他们。”

刘尕得急忙说:“这伙人没看见,没来过。”

“快走。”尕米儿一伙正在跟刘尕得探问的时候,从那边路上疯跑的马队里传过来凶狠的吼声,“问个屁,他们不走这条路还能去哪里呀。不要再问了,快去追。”

一阵乱糟糟的马蹄声响过,尕米儿一伙调转马头,在乱吼乱叫声中跑的无影无踪。没一会,大路上疯狂奔跑的马队也走完了。刘尕得仿佛听得这群马队有二、三百人的样子。

现在刘尕得清清楚楚地知道,这伙土匪追赶的就是王宏民区长他们。

这时候,刘尕得觉得,王区长他们过去大概半个小时多了,人生地疏,好险啊。

王宏民区长一行十二个人,他们便是顺着浩门河畔径直往东奔驰。到了托拉口的时候,十二匹马驮着少许辎重和人员,早已是汗流浃背。可是到了托拉口这个地方,一条路却折向往北的一条山沟一这条山沟就是托拉沟。现在继续往前走,一边哗哗的浩门河,一边是陡峭的山崖。

没办法,只能沿着车路往托拉沟里走。天色已经完全黑了,只不过车辙深陷的一条马车路尚能分辨。

继续跟着马车路走呢,还是渡过河去沿着河岸走?可是这里根本没有渡口。

“走”王宏民区长说,“没有办法了,跟着马车路走,走进沟里面看看再说。”

在这个时候,一切由王宏民区长一个人自作主张。不容迟疑,他带领大家急匆匆直往托拉沟里奔去。

走了十几分钟,发现前面路边的地方,好像有一户人家。不大的一方窗户,从里面透出微弱的油灯亮光。到了近前一看,原来还有一圈低矮的土围墙。里面屋子里的说话声依稀能听得见。杂乱的马蹄声引起里面小狗的狂吠声。

“老乡、老乡……。”王宏民朝着里面喊了几声。可是里面的灯光熄灭了,说话声也听不见了,小狗还在狂吠。

“不行,继续往沟里走。”无奈,王宏民又带着大家继续往托拉沟里面走去。

天色早就黑透了。就这样,他们摸黑又行走了二十分钟时间。这个时候前面又出现几个透着灯光的窗户。距离有灯光的窗户越来越近。

原来,这里是一个喇嘛教寺院,因为已经清晰地听得见喇嘛们洪亮的诵经的声音,还有清脆的铃杵敲击声。寺院也有一圈低矮的土围墙,还有一个高大的山门。

山门紧闭,诵经声悠悠。在里面的门廊里,可以看见两个喇嘛提着马灯在来回走动。

这时候的王宏民心情十分急切。在山门前,他“啪啪”地叩响了门环。听到门口的响声,有一个拎着马灯的小喇嘛快步走过来,打开了大门。

门开了,小喇嘛透过灯光看见了一队骑马的军人,不由自主的往后退了一步。

“佛祖保佑!”小喇嘛双手合十,小心虔诚地念叨了一句祈祷语。因为小喇嘛念叨的祈祷语是藏语,所以他们根本闹不清楚小喇嘛说的是什么。

“扎西德勒!”虽然如此,王宏民也虔诚地双手合十,说了一句到青海后学的第一句藏语。

“扎西德勒!”小喇嘛尊敬地回应道。

“喇嘛,”由于心情过于急切,王宏民就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我们问一下,去互助县的路怎么走?”

“哦,呀呀呀,大老爷们先等一等。”小喇嘛说完就一溜烟地跑回去了。

不久,里面众喇嘛的诵经声戛然而止。随后发生的事情,便是从里面出来了两位年长的喇嘛。小喇嘛跟在后面,用马灯照着。这时候,里面的诵经声又响了起来。

“佛祖保佑!”两位年长的喇嘛走到了门口,其中一位喇嘛走过来便祈祷着。可是他们谁也听不懂。

“扎西德勒!”王宏民又说了这一句藏语。

“扎西德勒!”那位喇嘛又回应道。随后喇嘛开始问道:“大老爷们走到了路头上,肚子饿了吧?”

“不不不,”王宏民虽然很焦急,但他还是很谦和地说,“喇嘛爷,我们要去互助县,现在迷路了。问一问互助怎么走?”

还是一直作应答的那位喇嘛说:“互助……互助……到底……。”不知怎么,喇嘛说话语无伦次。

“对对,”王宏民说,“就是互助。”

“互助……”喇嘛又说,“好,那我帮你们问问去。”

王宏民说:“谢谢!”

喇嘛却又说:“好,大老爷们,等一下,我去去就来。”说完几个喇嘛都匆匆回去了。

几位喇嘛回去之后,进入了灯光明亮的经堂。在经堂里,还有五位正坐在那里诵经的喇嘛。这边三位喇嘛进入经堂之后,走在最前面的喇嘛做了个停止诵经的手势,五位喇嘛即刻停止了诵经。然后,五位喇嘛惊异地看着方才走进来的喇嘛。

才走进来最前面的那位喇嘛,对着五位喇嘛中最上首的一位喇嘛叫了声“佛爷,”然后贴近佛爷的耳朵,低声地说了几句。顿时,佛爷的脸色陡变。佛爷五十开外,生的慈眉善目,发须开始泛白。

“佛祖保佑!”佛爷低声自语道。同时,佛爷开始一颗颗数着念珠。

“快快……”佛爷仔细看了一会儿念珠,随后神态异常紧张起来,“尕管家,慢不得、慢不得……”。

还没等佛爷把话说完,尕管家就慌忙答应着:“哦、哦……”贴近佛爷耳朵低语的喇嘛显然就是尕管家。

“快、快,”佛爷又继续说,“这些解放军千万伤不得,快叫周尕宝多装些干粮,带上他们快跑,走互助去……”。

“哦、哦……”尕管家只管答应,不问为什么。

佛爷又急促地说道:“土匪正跟在他们后面,就像过雨一样,马上就来了。”

一听到佛爷这番话,尕管家就紧张得要命。

“周尕宝、周尕宝……”。尕管家急急忙忙跑出了经堂,又跑进了东侧的厨房。在厨房里,周尕宝正在一盏油灯底下劈烧柴。周尕宝,二十来岁,长得敦实,他是寺院里放牛的把式。

“哦!”周尕宝一听到尕管家急促地呼唤声,马上应声出来了。

“快,”尕管家见到了周尕宝,就忙说:“你快取上马褡裢,多装些干粮,备上马。”

“做啥啊?”周尕宝问。

尕管家说:“门外面有十几个解放军,你赶紧把他们带上走互助去。要快,要快。”

“哦、哦、好、好、……”。周尕宝一边应声,一边就急忙跑进厨房取上马褡裢,多装了些干粮,然后跑去马厩里牵来一匹骅骝骟马,备上鞍子,搭上马褡裢。来到大门口,周尕宝和王宏民相互点头笑了一下,算是打了招呼。

周尕宝骑上马,又再问尕管家:“管家,我们出去托拉口过渡口走平路呀,还是过对面托拉河走山路呀?”

“傻瓜,”听周尕宝一问,尕管家几乎急疯了,“你胡说,想走平路,托拉口已经出去不得了,土匪要从那里马上到来了。快去过对面的小河沟,翻山去走捷径吧。越快越好,快走吧。”然后尕管家对他们打了个快走的手势。他们就调转马头,朝着前面的小河沟奔去。周尕宝招呼大家一声“快走。”

临走时,王宏民转回头来对尕管家说了一声:“管家。”然后然后抱拳对他做了一个表示谢意的手势。

“佛祖保佑!”目送着他们离开后,尕管家一边祈祷,一边提着马灯返回了经堂。经堂里,佛爷和喇嘛正在诵经。

“走了吗?”进去之后,佛爷问尕管家。

“走了。”尕管家回答。随后尕管家也坐在佛爷的旁边开始诵经。

“佛祖保佑!”佛爷在祈祷。他边祈祷边缓缓起身走出了经堂,又走进了灯火辉煌的佛堂。佛堂里,供奉着三尊神像。神像前,点燃了无数的宝灯,这些宝灯照亮了整个佛堂。

佛祖保佑!

佛爷一边祈祷着,一边又点燃了九盏宝灯。

“咣咣咣,咣咣咣。”这时候,门外突然响起了门环撞击门扇急剧的响声。

“哦哦哦。”还是先前那个小喇嘛,他拎着马灯小跑着去打开了大门。

门一开,小喇嘛看见门外面围了一大群骑马背枪的。“哗啦哗啦”地一阵枪械撞击声响过后,好些人从马上跳了下来。

这些人就是大老马他们一伙。

“马团长,三区的人肯定来过这里。”那个尕米儿抢先这样说道。

“尕喇嘛,你们寺院里刚才有什么人来过没有?”大老马牵着马、背着长枪,气势汹汹,他对门里边神色惊愕的小喇嘛问道。

“来了来了。”还没等小喇嘛回答,背后却传来了尕管家的声音,“就是那几个共产军吧,刚才来了。”

“就是那十几个。来了就好,在哪里?叫他们出来。”一群人几乎同时凶狠地吼叫起来。有些人把马牵进了寺院里,长枪已经提在手中。

“哦,尕管家来了,话好说。”其实,这座寺院里管家、佛爷,这些人大多数都认识。

“哦,原来是老马呀。”尕管家也认识其中一些人。

大老马说:“尕管家,现在他们在哪里?”

“别忙,别忙,”尕管家慢条斯理,不慌不忙,“他们路根本不熟,没地方去,只有死路一条。”

大老马一伙迫不及待,问道:“他们在哪里?尕管家。”

尕管家不慌不忙地说:“我让他们先驻扎在对面山上的林子里。我答应他们,天亮后我给他们送饭去。”

“走,过去全部抓活的。”好些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了出来。

“我叫你们别忙,”尕管家说,“现在大家都饿了,先吃一顿肚子再说。”随后他对身边的小喇嘛说:

“宫保才让,你赶紧叫那些长工去抓五只大羯羊来。”

“哦哦,”小喇嘛宫保才让应声后,快步就走了。

一听说要吃羊肉,大众匪徒就嘴馋了。

“也好,现在正好肚子饿了。”一群人,又是异口同声,“寺院里吃一顿羊肉再走”。听说要吃羊肉,众匪都显得非常高兴。

“别忙别忙,他们路不熟,天一黑,他们就没地方去。林子里一晚上,冻也冻个半死。”尕管家一边转身往里走,一边自语着。

“尕管家,五只羊不够吧,”有人跟在尕管家后面说,“我们差不多一百八十个人哩。”

“不够就抓六只。”尕管家随口说道。

小喇嘛宫保才让叫了几个长工,很快就抓来了六只大羯羊。

看见羊拉过来了。众匪一片乱糟糟的气氛。他们把马都拴在寺院外面的树上或木桩上。在他们乱喊乱叫声中,很快就把六只羊都宰了。

在厨房门口,佛爷和尕管家正在对长工和喇嘛高声吆喝着:

“把锅收拾得干干净净,多劈些烧柴。等羊肉一下锅,就用大火把肉煮熟。”

就在大老马他们宰羊的时候,尕管家又进了厨房。在厨房里,他又对几个长工和喇嘛低声说:“羊肉一下锅,你们就慢慢煮,火不要烧得太旺,尽量拖延时间,知道吧。”

长工们都在点头:“知道知道。”

羊肉剁碎以后,他们拿进厨房里来了。他们一个个都斜背着长枪。厨房里的灶台上,有两口很大的锅铁,足以能装下六只羊肉。羊肉很快就下到锅里。大老马站在旁边,他粗声粗气地对几个长工说:

“你们几个把火烧旺,抓紧把肉煮熟,知道吧。”

“知道知道。”几个长工说。

看见肉一下锅,尕管家就对大老马说:

“老马,你们人多,这里就不要聚拢了。外面有一个大柴垛,你们取些烧柴,去外面烤火吧。”

于是,大伙人蜂拥而出。在寺院空地上,很快燃起极大堆篝火。在熊熊燃烧的篝火旁边,他们嘻嘻哈哈,大吹大擂。

在厨房里,尕管家正在指使长工们煮肉。肉锅里的水快要开了,可是尕管家又对煮肉的人们低语说道:

“肉锅里的水快要开了,你们赶紧把热水舀掉,再把生水添上。慢慢儿磨蹭。”

在尕管家的指使下,几个煮肉的人就照着做。生水已经换了两次了。可是他们在第三次换生水的时候,宫保才让正提着木桶把热水倒在墙角下,正好让走进来的大老马给撞上了。大老马顿生疑窦,就粗声大嗓地嚷嚷开了:

“干啥?干啥?怎么把热水倒掉了?”他正在说这话的时候,从外面呼啦啦冲进来一群人。

“那是肉锅里的热水吧。”大家都叫喊起来。

“怪不得老半天见不到煮熟的肉。”

“不行不行,还是我们自己煮肉。”

“看,”尕米儿进来揭开了锅盖,“锅里还是凉水,一个多小时了。就是这几个家伙搞的鬼。”

“滚,滚,滚,我们自己煮肉。”他们气急败坏,把几个煮肉的长工推推搡搡撵了出来。

尕管家来了

“你们这可不行,这是寺院的厨房呀。”尕管家说。

大老马眼睛瞪圆了:“尕管家,‘你好,你好’。你是寺院的管家,你也啥都别说了我们全清楚。”尕管家只好摇着头走了。

就这样他们把灶火用大火烧起来了。大概又过了一个小时。才算把肉煮熟了。肉煮熟了,一群饕鬄之徒就开始你抢我夺,狼吞虎咽。一顿羊肉下肚,他们才开始趟过寺院对面的小河,去追赶王宏民一行去了。

其实,大老马一伙吃完羊肉的时候,将近过了两个多小时。这时候的王宏民他们,在周尕宝的带领下已经走远了。

当时周尕宝他们离开寺院以后,趟过托拉河水,顺着盘山的羊肠小道,绕上山梁的时候,月亮开始冉冉地升起来了。紧跟在周尕宝后面的就是王宏民,其次是任副区长,再后面就是战士们一个个跟着。

月亮一升起来,就方便多了。他们沿着山脊时而疾走,时而小跑。在山脊的地方,树木稀疏。这个时候大概又走了一个多小时,又是沿着一段盘山的羊肠小道开始下山。

走到了山脚下,面前横着一天大河一这是浩门河。

浩门河水流到这个地方,就变得河幅狭窄,水流湍急。周尕宝骑着马在岸边来回地观察着河面,显得有点焦急。

“周尕宝,”这时王宏民叫了一声“周尕宝,”是因为在寺院里他听尕管家叫的。所以他记得这个名字,“我们赶紧渡河吧。”

周尕宝说:“这里的渡口不好找,我两年没来了,河水又深又急,下面礁石又太多,看不见危险呀。”

王宏民说:“我先骑马下去试试吧。”

“那怎么行?”周尕宝说,“急不得,这里的水势你们不懂,下面礁石太多。只有一处可以过往的通道,能够避开礁石。”

周尕宝笑了一下,“对了,你们也知道我叫周尕宝呀?”

“那是呗,”王宏民也笑了,“寺院里的喇嘛不是这样叫你的吗?”他往手上哈着热气。

周尕宝说:“跟我来,再往上一点就是渡口。”他往上游走了十几米,大家跟了上来。

“渡口就在这里。”周尕宝说。

“那赶紧渡河。”王宏民说。

周尕宝边下马边说:“大家先下马把鞋子脱下揣在怀里,再把裤管子缩起来,过了河在穿上。要不然,过了河,这大冷天还不得活受罪呀。”

按照周尕宝说的,大家开始渡河。

“大家跟在我后面。慢慢走,不要着急。”周尕宝说。

周尕宝骑马开始下了河,王宏民带领大家顺次跟进。一开始,汹涌的急流拍打着马腿的时候,马匹急进,急流开始够到马腹部的时候,步伐越发稳健。

虽然河幅狭窄,水流湍急,但由于周尕宝熟悉水势,他带着大家小心翼翼,避开所有礁石,顺利渡过了浩门河。

过了河,大家放下裤管穿上鞋。周尕宝带着大家蹄蹄踏踏地又奔进河南岸的一条山沟。在这个山沟口,三三两两住着几户人家。每个院内都有狗。听见奔驰的马蹄声,一片乱糟糟的犬吠声响了起来。

离开这几户人家,犬吠声渐渐地远去了。进入了山沟,小路两旁全是粗壮的沙棘树和高大的柳树;哗啦啦的山涧曲曲弯弯。这时候的马队始终穿行在溪水和乱石之间。此时除了急促地马蹄声和不间断的流水声,还能听见两面山上的松涛声,还有森林中的猫头鹰的哀鸣声和野狼的嗷叫声。

马队正在前进的当口,最前面周尕宝的马突然停止了脚步。月光下,周尕宝环顾四周,他往后推一下狐皮帽子。

“周尕宝,”王宏民催马上前问道,“怎么不走了?”

“大老爷……”

“周尕宝,你别叫我们大老爷。就叫我们同志,要不就叫我老王。”

“那不好吧,我们管吃粮人叫大老爷叫习惯了。”

“我们与马家军不一样,不叫大老爷。再不行叫我王区长吧。”

“你就是王区长?”周尕宝一脸惊讶。

“就是。”王宏民随口答道。

“你就是孔家庄三区的区长吗?”

“就是。”

“哦,知道了,现在全知道了。”

王宏民说:“好吧,那我们还是抓紧赶路,走吧。”

周尕宝却说:“前面有三条路,哪一条通往互助,两年了,我有点恍惚。”

“嗯?”王宏民有点心慌。

“王区长。”突然后面任子义副区长说道:“右边半山腰上有亮光。”

于是大家往右边山上望去,果然有亮光。

“哦,对了,”周尕宝往右边半山腰上一看,“那里从前就有个烧炭的炭窖。你们等等,我去问问。”他话音刚落,马已经朝着那边奔驰而去。没过多少功夫,周尕宝就回来了。

“怎么样?”王宏民急切地问道。

“别急,区长大人,”周尕宝说,“我们走的是中间那个山沟。”他说着,跳下马来,从马褡裢里取出些干糧粮,每人递给两块。

“现在我们大家都饿了,我们边走边吃。”周尕宝说。

“好的,现在真饿了。”王宏民说,“周尕宝,以后你就叫我王区长。大人、老爷,这些不能叫。解放军与马家军不一样。”

周尕宝有些高兴地说:“知道了,王区长。往后我们就是朋友了。”

王宏民也很高兴:“对,我们就是好朋友。”

这时候天虽然冷,可是大家听着他们二人的谈话,心里都感到暖融融的。

一边吃着干粮,一边就走进了中间的山沟。蹄蹄踏踏的马蹄声大概惊动了路边树上的马鸡。马鸡拍打着翅膀,发出呱呱的叫声。就这样匆匆忙忙中奔跑了大半夜,现在已经人困马乏。在溪水乱石之间,小路稍微开阔了一点,周尕宝和王宏民骑马并行。

大家吃着干粮,干粮是夹着葱花油馅儿的,挺好吃。

“你们寺院里的葱花饼不错呀,”王宏民说。

周尕宝说:“那是呗,寺院里一有了经事,就烙这个饼。现在吃点,我估计土匪已经追不上了。再过两三个钟头,就可以过了达坂哑豁口,互助就到了。”

王宏民问道:“土匪中那些人都熟悉这条路吗?”

“土匪可能全是上面川子里的人,川子里的人我估计,没有几个熟悉这条路的。”周尕宝说。他顺手从屁股下面的马褡裢里再取出干粮,转手递给后面的人。

王宏民说:“只要我们一到了互助,就好了。”

“周尕宝,”王宏民又说,“我问你,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呀?”

周尕宝说:“有个老母亲,再就是婆娘娃娃。”

“到了互助,”王宏民说,“你想不想跟我们去当兵?要是去当兵,过不了几天,我们就能回来。到那时,你就回去家里看看。”

“那恐怕不行。”

“为什么?”

“恐怕不行。”

“过不了几天我们就要回来,回来后你就去看看你母亲和婆娘娃娃呗。”

周尕宝说:“恐怕不行,我每天早晚都得照顾家里。母亲老了,身体不好。”

王宏民问:“你在寺院里干什么事?一年能挣多少?”

周尕宝说:“放牛,我在寺院里放一群黄牛。除了管吃,一年还给我四石青稞。”

“你婆娘在家里干啥呀?”

“种了寺院的三亩田,用的耕牛也是寺院里的。”

“三亩田能打多少粮食?”

“年成好的话,租子交清,还能剩两石多青稞。”

“哦,原来是这样,”王宏民说。他又问道:“现在我们走到哪里了?这里是啥地方?”

周尕宝回答说:“这条山沟就是祁汉开沟,离达坂哑豁口不远了。”

“这条山沟有多深?”王宏民问。

“大概有二十公里。”周尕宝说。

“快六点钟了。”这时候王宏民取出怀表看了一下时间,又抬头看看天色,“哑豁口要是不远,估计天亮前就可以翻过去。”

达坂哑豁口虽然不远了,可是天亮前气温愈发降低了。只有周尕宝穿着厚皮褂,戴着狐皮帽子,感觉不是很冷。王宏民和战士们衣着单薄,一阵阵冷风飕飕吹来,冻得脚指头仿佛都麻木了。

松涛声在不停地响着,猫头鹰的哀鸣声和野狼的嗷叫声还在不断传来。

“嗯,”周尕宝说,“天亮前差不多就翻过去了。”

就这样,在人马极度疲乏的状态下,走完坎坷的小路,又沿着一段盘山的陡峭路在行进,而且山路越来越陡。因为山路陡峭,有些人早已下马行进。这时候,所有的人都已经下马爬坡。

这会儿,天色已经开始蒙蒙亮了。盘山的小路在稀疏的松树林中转来转去。走过最后几棵松树之后,哑豁口出现在眼前。

“王区长,”首先是周尕宝喊了起来,“哑豁口到了,天也快亮了。”

王宏民说:“好的。翻过哑豁口就好了。后面的土匪恐怕再追不上来了。”

距离哑豁口只剩下最后一段路程了。这时的山路越来越陡,走的人马非常吃力。

然后又盘来盘去转了几下,总算爬到了哑豁口。到了哑豁口,天也亮了。

一踏上下山的路,走得就轻松多了。人和牲口自然地加快了步伐。这边还是盘山小路。

“周尕宝,”这时王宏民问道,“翻过哑豁口是不是就到了互助县了?”

周尕宝说:“对,王区长,现在就算到了互助县地界了。”

王宏民这时候感到很兴奋:“好了,好了,这下就好了。”

突然,周尕宝和王宏民正在说话之间,不知从下面的什么地方,窜出两条凶恶的黑色藏獒,汪汪地咆哮着,朝着上面的人开始冲来。

这边的人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藏獒的后面又露出一个人的脑袋。

“回来,回来。”一听到后面主人的招呼声,两条藏獒便耷拉着脑袋,乖乖地原路返回去了。藏獒返回去的时候,它的主人便拄着根棍子慢慢地往上走来。

“回去。”主人又吼了一声,两条藏獒就呼哧呼哧地跑得无影无踪。

“老哥,上来。”看见藏獒的主人走上来,这边的周尕宝就愉快地打招呼起来。来人约摸是个四十岁的汉子,身上披了件破皮褂。

“哦,老哥,你们去哪里呀?”那个人问道。

周尕宝说:“我们去互助。”

“你们是从门源来的吧?”

“就是。”

“这么早,你们就过来,是打土匪的吧?”

“哎,”那个人走到了跟前,一下子认出了周尕宝,“什么老哥老哥的,这不是周尕宝吗?”

“原来是我的尕顺哥哥吗?”周尕宝也认出来了。

“你跟解放军在一起,还真想都想不到。”那个尕顺说。

周尕宝接着就问:“尕顺哥,这山下面村子里有没有土匪呀?”

尕顺说:“哪还有什么土匪啊,土匪全叫解放军给打光了。”

“解放军有没有?”

“解放军多得很。下面村子里全是解放军。”

周尕宝高兴地说:“全是解放军,那就好了。”

周尕宝又问:“我的阿舅还好吗?”其实尕顺是他阿舅家的隔壁。

“好,好。我放的羊就是你阿舅家的。”尕顺说。

周尕宝说:“阿舅家的羊也多了,现在有多少只了?”

尕顺说:“羊上五百只了,还有牦牛八十头。”

周尕宝说:“天这么冷了,你还坐圈吗?啥时候回去?”

“今天就回去,等会你阿舅就来搬圈了。”

“太冷,该回去了。”

“对了,”尕顺又忙问道,“你跟解放军在一起,你当兵了吗?”

周尕宝说:“没有。他们来互助路不熟,我给他们带路来的。”

这时,周尕宝转身对王宏民说:“王区长,现在没事了,下面村子已经不远了,你们自己去吧,我该回去了。”

“那也行。”王宏民说,“你再考虑一下,跟我们去,行不行?”

周尕宝低下了头:“恐怕不行,我得回去了。”

“要是可以的话,”王宏民说得也十分真诚,“就等几天可以回来,到那时我随你去看你的母亲。”

听着他们二人的对话,那个尕顺也弄清了事情的眉目。随即,他也开始插话了:

“我说尕宝,这也是好事呀。你跟上他们,以后就可以吃皇粮了。”

“尕顺哥,你别说了,我要回去。”周尕宝说着,表情显得很难过。

看来事情勉强不过,王宏民就说:“那好吧,你先回去吧。到时候我来看你。”

在这里,周尕宝与大家分手了。王宏民,这是一个久经沙场的三十三岁的山西汉子,他与日本鬼子拼刺刀,未落过泪,与国民党军队拼得你死我活,未落过泪。可就在这样的场面,他的两眼噙满了泪花。他无声地走过去,抱住了周尕宝,“周尕宝,过几天,我来看你……。”

“王区长……你们走吧……。”周尕宝的声音有点哽咽。

王宏民说:“那好,我们走,周尕宝你回去吧,这里不能再耽搁了。”

临走,王宏民把自己的马缰绳塞进周尕宝的手里:“这匹马你拉回去,可以种田。”

“我不要。王区长,我不要你的马……”周尕宝推搡着。

王宏民说:“尕宝,听话,不要犟……,回去等着,过几天我就来看你。”

就这样,王宏民一行下山了。尕顺拄着棍子跟在他们后面。周尕宝默默地目送他们往山下走去。等到他们转过几道弯,看不见的时候,周尕宝牵着两匹马,开始原路返回了。

正当周尕宝再一次登上哑豁口的时候,眼前的情景着实让他惊出一身冷汗。

一大队人马拖拖拉拉布满了下面的山路,他们正在往哑豁口这里爬上来了。

“这些就是追赶的土匪。”周尕宝小声地自语着。

这一群人都牵着马,斜背着长枪。最前面的人距离哑豁口只有几十米了。他们正在艰难地往上走着,“呼哧、呼哧”地都在喘着粗气。

“上面哑豁口有人。”走在前面的人,已经看见了周尕宝,叫了起来。

“哪里?谁?”听到上面有人,那些人都警觉起来。走在最前面的人就是尕米儿,跟在他后面的就是他的阿舅大老马,再后面就是马团长……。

“一枪打掉,”尕米儿一看见周尕宝,就扯开嗓门叫起来,“那些共产娃肯定是他带走的。”

陆陆续续地,他们都上来了。

“别乱开抢,”大老马说,“我们先问问再说。”然后他对后面大叫到:

“快上来,还想追共产娃,自己都走不动。”

他们一个个累的上气不接下气。最先上来的大老马几个人,径直朝着周尕宝走来。周尕宝只管往前走着,与他们擦肩而过。

“小伙子,停一停。”突然大老马叫住了周尕宝。

“问个清楚。”尕米儿在旁边极力怂恿。

周尕宝停住了,心里免不了发毛。现在,这伙人的来历他完全明白。这时候上来的人越来越多,将他围在中间。

“你们……要问啥?”在这些人中间,周尕宝极力镇定着自己。

“你是干啥的?”大老马问。

“走路的。”周尕宝说。

尕米儿又问:“这么早的天,你为啥走路?我真想给你个拐子。”

周尕宝说:“我给互助的阿舅放牧坐圈。今天阿舅要来搬圈回家去,我也就回家。”

“你是哪里人?”大老马问。

“门源人。”周尕宝说。

“我来问你,”大老马说,“今天早上天刚亮时,三区的那些人从这里走过去,你看见了没有?”

周尕宝装模作样,一脸懵懂:“啥三区四区呀?我不知道。”

大老马又说:“就是十几个共产军从这里过去,看见了没有?”

“哦,”周尕宝好像恍然大悟,“看见了。一共十三个人,最前面带路的是一个门源人。我们的狗追过去还咬坏了他们的一个人。”

“你家在哪里?”大老马又问。

“门源仙米。”周尕宝回答。

“你阿舅家的羊圈在哪里?”

“就在这下面。你们要是不信,我可以把羊圈的狗叫上来。”

于是周尕宝大声地吼了一声,随后又喊了一声“尕顺哥。”那两条凶恶的藏獒狂吠着拼命开始往上冲来。

有人开始惊呼:“两个大狗,两个大狗。”

“慌什么。”大老马和尕米儿同时说,“两颗子弹不就解决问题了吗?”好多人早就卸下了肩头上的长枪。

“回来。”两条藏獒才跑了没多远,就被主人招呼回去了。

这时,尕顺的头又冒出来了。他站在那个地方,一声“回去,”两条藏獒有事无影无踪。

“尕顺哥,阿舅来了没有?”周尕宝朝着下面喊道。

“还早着呢,你怎么还没回去呀?”尕顺朝着上面喊。

“我这就回去了。”周尕宝又喊。

“喂,”这边大老马又对周尕宝说:“小伙子,下面的村子里你去过没有?”

周尕宝说:“阿舅家我常去呗。”

“山下面村子里有没有共产军?”

“现在村子里驻的全是解放军。”

“你拉的那一匹马怎么回事?”这时候尕米儿又冲到前面来了,“马上备的鞍子是怎么回事?”尕米儿就指着那匹马上面的那个鞍子问道。

的确,那个鞍子跟当地的马鞍子样子大不一样。

周尕宝说:“这匹马,本来我也不要。天还没大亮,他们就来了。我们的狗不是咬坏了他们一个人吗,我过去把狗赶回来的时候,他们问我山下村子里有没有解放军,我就告诉他们村子里全是解放军。然后他们叮嘱我,后面有人要是问他们,就说不知道,我答应了他们,他们就给了我这匹马。”

这时,大老马转身对马团长说:“马团长,完了,他们跑掉了,追不成了。”

马团长也累了,长叹一口气:“跑了,这几个小杂种就算命大。过几天还会回来。狗日的,下次还能跑掉?”

马团长又接着说:“大家都累了,休息一下,吃顿干粮再回吧。”就这样,这群疲乏的众匪就乱七八糟地在山路两旁的松树上斜靠着,取出了干粮。

这时候的周尕宝,牵着两匹马,从那些人马中间穿行而过。翻过了达坂哑豁口,然后骑上马,沿着盘山小路得得地开始下山,径自朝着祁汉开山沟口走了。

同类推荐
  • 三陆传说

    三陆传说

    多人,多视角,不言情,不穿越,不种田,不动辄飙古文,不动辄闪瞎人眼的体质,也不会百战百胜,没主角,所有人都不一定活到最后。
  • 汉末三好青年

    汉末三好青年

    我叫卫忠,一个不小心就穿越到了东汉末年,还带了个高冷系统。但是与其他穿越者不同的是,我一开始就差些无敌了。开局魅力值点满,爹娘替我背黑锅,蔡琰是我老婆,曹操是我小弟。袁术憎我,刘备恨我,董卓恨不得生吞活剥我,但是他们注定只是历史长河中的配角,成为我垫脚石的内种。我也在为有生之年能吃上波士顿龙虾而努力着……————这是一个优秀的男主拳打汉末各位名人脚踢世界诸国最后让华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的轻松快乐且温暖的故事。
  • 三国雷神

    三国雷神

    青梅煮酒论英雄,遥见神龙隐苍穹!汉末风云乾坤改,逆转三国因我在!凭三寸不烂之舌搅乱各路诸侯家,借呼雷引电之力声名鹊起闯天下!忠肝义胆收拢名臣猛将马首是瞻,左右逢源尽享娥皇女英齐人之福!江东双璧竟有断袖之癖!洛神惨死更是另有幕后黑手!河北之王手握《三国演义》!大贤良师竟是穿越先人!最具脑洞的三国同人,最熟悉的陌生历史再现!逆转三国,迎来属于自己的乱世大业!权谋、家斗、美女、名将、战争,一切尽在《三国雷神》!特别提示:本文慢热!!!!!读者群:467550324
  • 乱世悲秋

    乱世悲秋

    这是一个混乱的世界,也是一个混乱的时代,想要避开是不可能的。他想,既然无法独善其身,那就让我用手中刀,来结束这悲哀的时代……
  • 三国之东汉大陆

    三国之东汉大陆

    乱世之争,群雄逐鹿。袁本初雄据冀州,俯视中原。董仲颖横霸雍州,手握西凉雄兵。公孙瓒盘亘幽州,率兵北击胡人。又有刘玄德汉中崛起,与益州刘焉遥遥相望。还有袁公路屯兵江淮,携孙氏之力,相争中原。谁知,曹孟德壮心不已,引宗族之亲席卷中原,素有鲸吞天下之心。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乱世,在这片群星璀璨的星空下,究竟是谁主沉浮?
热门推荐
  • 一个人的创世纪(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品历史)

    一个人的创世纪(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品历史)

    作品以性意识为中心讲述了一个60后从孩提时期的性启蒙到成家立业之后的性成熟的过程,是一部男孩残酷的成长史。因为作者的农村成长经历以及特殊的时代背景,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既可笑又可悲的故事。作品文笔凝练,内容详实,作者用紧凑的结构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在闭塞的山村、闭锁的年代长大的男孩性心灵史,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 快穿之宿主被迫谈恋爱

    快穿之宿主被迫谈恋爱

    作为一个恋爱系统,初出茅庐就碰了壁!小七表示不服,它一定会让宿主谈恋爱的!而作为第一任宿主,也就是所谓的试验品,叶玲珑也表示不服,她就是不想谈恋爱!睡觉,吃饭它不香吗?奈何系统太强大,她还是谈起了恋爱。哪曾想,等一切揭晓,不过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表白而已。这是一个爱到自卑,小心翼翼的男人,为了救自己心爱的人,以及奢望心爱之人能喜欢自己,创造了个恋爱系统,和心爱之人互相追逐的沙雕小合集。
  • 十三残月

    十三残月

    上古神界回归,各族蠢蠢欲动。一场满是贪欲的战争就此爆发。他和她,不过都是这场战争的牺牲品。“息翊,你骗我!”“对,不起。”当她躺在床榻上,静静等待死亡时。“求求你们,救救她,救救她。”他第一次放下自尊,苦苦哀求他们救她。当规则降下惩罚,她带着失忆的他踏上报恩之路。“你怎么不说你明明是个神,偏要扮凡人。”“你不懂。”贪欲让神不珍惜眼前的幸福。完成报恩后,战争再度开始,他们分道扬镳。可他终是放不下。“我来抢亲。”“你放肆!”他不是神,是人,他会学着珍惜。但是,她,会回头吗?“残月?”“嗯?”“我,爱你。”
  • 笑傲虚游

    笑傲虚游

    所有的一切都将逝去,只剩下—你尽管输得一无所有,甚至没了赌下去的本钱,尽管生活困苦,经历过多少颠沛流离,我能做到的这些就是胜利绽笑颜。
  • 除魔者

    除魔者

    某年盛夏,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又迎来一批登山爱好者前来挑战,然而就在他们近乎登顶之时却意外发现一具被冰封躯体。复古的装扮、依旧红润的面庞,还有那一柄紧紧握在手中的长剑,特别是裸露出来部分手臂上的诡异鳞片,这一切令人觉察到这具躯体的与众不同。但是就在千辛万苦将这具躯体搬运下山后,在当天晚上,躯体却不翼而飞,任凭如何寻找也再没发现半分踪影。
  • 我写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我写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开局一个键盘,女友,别墅,豪车全靠敲。敲就完事儿了,奥利敲!!!
  • 封神从穿越开始

    封神从穿越开始

    哪咤∶我有乾坤圈,风火轮,火尖枪。申公豹∶我有魔方!杨戬∶我有三尖两刃刀,七十二变。申公豹∶我有魔方!雷震子∶我有风雷翅,我会飞。申公豹∶我有魔方!元始天尊抽着嘴角说∶咱能不能不拿魔方说事!申公豹∶行,不拿魔方说事,我拿魔方打你!
  • 百年仙途

    百年仙途

    我命由我不由天,天命降诅的少年,誓要与天争命……年少不惧修行路纵横三界援伊人三魂残缺当立誓百年成仙逆天命
  • 丧尸侵袭

    丧尸侵袭

    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如洪水一般蔓延全球,末日来袭,危机四起!
  • 神宠圣界之魔力主宰

    神宠圣界之魔力主宰

    年轻的国王柳云峰穿越来到异世界,在这里,魔力就是主宰!就让他在这片新大陆开始传奇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