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5400000013

第13章 面朝苦海也有春暖花开(1)

苦海无边,请君自渡

甘苦酸辛咸合称为“五味”,既是食物留在口中的五种味道,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生百态的滋味,其中的苦味往往和痛苦、辛苦、艰苦、愁眉苦脸等词语相联系,而真正品尝过黄连的人会知道,内心这些与“苦”相关的情绪所带来的沉重感要远远大于嘴里的味道。

圣严法师认为,有愿望而不能如愿、外界变化而不能满足、生命无常而不可把握都会带来“苦”,它从我们出生时开始,并一直苦到我们死去为止。佛法虽不能为我们祛除痛苦,也不能将我们身心麻醉从而与苦隔离,却可以帮助我们将痛苦减轻。

通常情况下,人们用两种方式减轻自己痛苦:一是拒绝承认自己在受苦;二是不断反省以寻找补救的办法。但是由于对苦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因此往往适得其反,反而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佛教为我们指引了多种灭苦的修行方法,而事实上真正能救自己脱离苦海的,也只有自己;假如自己一直抗拒,又有谁能够将你从痛苦的深渊中强行拖出来呢?

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来到观音菩萨的像前,佛印禅师合掌礼拜。

忽然,苏东坡问了一个问题:“人人皆念观世音菩萨,为何他的手上也和我们一样,挂着一串念珠?观世音菩萨念谁?”

佛印禅师:“念观世音菩萨。”

苏东坡:“为何亦念观世音菩萨?”

佛印禅师:“他比我们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

菩萨也要念经,但不是念给佛祖,而是念给自己。常人去佛前发愿常常带着功利心,祈求佛祖菩萨能够保佑一家平安,带来滚滚财源,渴望金榜题名,热衷步步高升,可惜,这些都不是佛能给得起的。佛从修行开始,就心中慈悲,想要度尽世上可度之人,想要将受苦的众生都拉上解脱的方舟,皆入涅槃,但是众生又在哪里呢?佛常常是抓住一个契机,给人以点化,却不会拿着戒尺跟在众生之后,每走一步都要进行点拨。所以佛常常说自己没有度人;虽度尽了一切众生,他却说没有一个人是他度的,自性自度,个个都是佛,只要你踏实地去做。

自性自度,苦海需要你自己趟过,才能成佛,如果你还在等着别人来度你,那就永远也得不到解脱。一个人只有自己来承担自己,才能真正走上解脱之路。没有别的路了,你剩下的只有向你自己求救,打开自己的心门,点燃那盏心灯,让自己成为自己的避难所。

有一个信者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如何?”

禅师道:“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信者立刻走出檐下,站在雨中,说道:“现在我也在雨中,该度我了吧!”

禅师:“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

说完,他便扔下这个人独自走了。

自己有伞就可以不被雨淋,自己有真正的禅性,就可以不被魔迷惑。雨天不带伞想让别人帮助,平时不认识真正的自我本性,却想让别人度。这如同自家的宝藏不用,却专门想别人家的,怎么能称心如意呢?

自伞自度,凡事应该反求自己。大千世界气象万千,我们都在苦海中沉浮,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自救。别人递过来的一根稻草并不能承载起每个人的重量,裁衣尚需量体,又怎么能够期待万丈红尘之中,总有人能够救自己于危难之中呢?

释迦牟尼在涅槃之前曾经说过:“以自己为岛屿、为舟航、为明灯。”这句话正是对“自皈依”和自己拯救自己的力量的肯定。这也正是圣严法师所提到的我们应该回到自身,反求诸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肯定自己、提升自己、消融自己。

莲心禅韵:

八苦:苦是佛教的基本观念之一,也是四圣谛中最关键的一谛。佛教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盛。

怨憎会苦:和冤家、仇人无法避开,每次见面都会心生厌恶或者苦恼。

爱别离苦:与至亲至爱之人分离而产生的苦。

求不得苦:用尽各种方法仍不能得到某种东西或实现某种理想而产生的苦。

五蕴盛苦:对个人身心过于执著而产生的苦。

幸与不幸,都只是过程

人生像一场梦,无定,虚妄,短促。

世人常常用“醉生梦死”来形容这原本无法用文字描绘清楚的一生。醉生,生如醉酒中,并非心神已经被酒精麻醉,而只是晕晕眩眩之中,不知怎样生来,生来为何;梦死,死如梦一场,灵魂消逝肉体枯竭,百年过去大多数人仍然如出生时一样孤独,死为何物,仍旧懵懂。这是芸芸众生的悲哀。世人都在这红尘闹市中隐忍地生活,相伴相随的苦并非一剂穿肠毒药,而是如武侠小说中的“情花”之毒,因为心中有情有欲,才会深受其苦。

佛陀把救众生脱离苦海当作自己必须主动承担的责任,并为此耗尽一生心力,而他从中感受到的,却都是快乐。这是佛的慈悲,佛的智慧。真正的禅修者应该在漫长的修行中摆脱自己内心的魔障,并且效法佛祖,以救众生为生活的目标。圣严法师曾在《空花水月》中提到:“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即使正在受苦,也不会觉得那么痛苦,因为对于他来说,已没有困难这回事。能不以苦难为苦难,这就是真正的灭苦。因此,消极的出世,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只有积极的知苦、体会苦,从苦难中成长,才可以真正的离苦得乐。”这才应该是世人面对苦难所应有的态度。从痛苦中穿行而尘不染衣,继续前行总会看到晴朗的天空,明媚的阳光,快乐的人群。

世间万事,来不可阻挡,去也不必挽留。生生死死,哭哭笑笑,一切的幸与不幸,都只是一个过程。

佛印正坐在船上与东坡把酒话禅,突然听到:“有人落水了!”

佛印马上跳入水中,把人救上岸来。被救的原来是一位少妇。

佛印问:“你年纪轻轻,为什么寻短见呢?”

“我刚结婚三年,丈夫就抛弃了我,孩子也死了,你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佛印又问:“三年前你是怎么过的?”

少妇的眼睛一亮:

“那时我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当然没有。”

“那你不过是被命运送回到了三年前。现在你又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了。”

少妇揉揉眼睛,恍如一梦。她想了想,向佛印道过谢便走了。以后,这位少妇再也没有寻过短见。

三年前少妇是快乐的,三年中有丈夫和孩子的相伴,她也是幸福的,而三年后一旦失去,却陷入了痛苦的泥潭,不能自拔。缘起缘灭,得到失去,都是人生中的一段经历。世人痴迷,三年前的快活犹在心中,却难以抵消三年后的苦恼。苏轼曾在赤壁慨叹,“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既是如此,又何苦执著?一切都将过去。

众生苦苦寻求,就是为了离苦得乐,然而,什么才是快乐的真正法门?圣严法师怜悯众生,为在苦海中沉浮的众生开示:“不要讨厌坏境界,也不要贪求好现象,只有不忮不求,才能无欠无赊,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命运弄人,它总是喜欢以玩笑来捉弄世人,那么,我们又何必太较真呢?有时候不妨也以游戏的心态面对,“游戏”不是态度,而是一种心情。逆境中要勇于承担,切不可自暴自弃;顺境中要谦卑恭谨,切不可得意忘形。

有一个人潦倒得连床也买不起,家徒四壁,只有一张长凳,他每天晚上就在长凳上睡觉。

他向佛祖祈祷:“如果我发财了,我一定会用这笔钱好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佛祖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个装钱的口袋,说:“这个袋子里有一个金币,当你把它拿出来以后,里面又会有一个金币,但是当你想花钱的时候,只有把这个钱袋扔掉才能花。”

那个穷人就不断地往外拿金币,整整一晚上没有合眼,他家地上到处都是金币。这一辈子就是什么也不做,这些钱也足够他花的了。每次当他决心扔掉那个钱袋的时候,他都舍不得。于是他就不吃不喝地一直往外拿着金币,屋子里装满了金币。

可是他还是对自己说:“我不能把袋子扔了,钱还在源源不断地出来,还是让钱更多一些的时候再把袋子扔掉吧!”

到最后,他虚弱得没有把钱从口袋里拿出来的力气了,但是他还是不肯把袋子扔了,终于死在了钱袋的旁边,屋子里装的都是金币。

这个穷人之所以没有丢掉手中的钱袋,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贪欲作祟,还因为他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当贫困缠身时,他不能像圣严法师所言的那样,摆脱厌弃之心而奋发图强;而当幸运眷顾时,他却得意忘形,甚至因为这一时的幸运而完全迷失了心智。这样的人,真是可悲又可叹!他不仅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去做所谓的“有意义的事”,反而因此丢失了性命。一切都只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错就错在没有丝毫的享受之心,而只是一味地去关注结果。

人生就如善变的天气,有晴有雨,有风有雾。这既是莫测的苦,又是多彩的乐。从生到死,就像一场风吹过,走过春夏,卷过秋冬,走过悲欢,卷过聚散,走过红尘遗恨,卷过世间恩情,人生如梦梦如人生。生命尽头,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莲心禅韵:

佛印禅师(1032—1098):北宋名僧的法号,居金山寺中,名了元,字觉老。佛印三岁便能诵《论语》,五岁能诵诗三千首,被称为神童。与宋朝大文豪苏轼友善,苏轼谪居黄州时,佛印住庐山,常相往来。

魔障:佛家语,魔是梵语,指障害。恶魔所做的障碍,妨害修道,即为魔障。

生命的意义在于燃烧

自古以来,人生八苦中“死”是最让人惧怕的,所以秦始皇会派徐福出海寻药,一代枭雄曹操会慨叹“人生几何”。人生正如清晨的露珠,“去日苦多”,晶莹璀璨都只曾在瞬间绽放,微风拂过,生命就会陨落,阳光轻吻,生命便会干涸。生死常常就在一线之间,这一线,捆绑住了无数人的心,让他们无法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对生存的留恋。

人终归都要走向死亡,人死如灯灭,该熄灭的自然会熄灭。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生命规律。世人一晌贪欢,又有几个人能够领悟寂灭的境界?而圣严法师,则是早早地看透了生死的智者。

1938年,圣严法师刚刚8岁,南方地区雨水绵绵,长江决堤,很多地方遭受了严重的洪灾。大雨刚过停后,他跟随父亲去了灾情最为严重的村庄探望亲戚。到达目的地之后,眼前的一切让年纪尚幼的圣严法师大吃一惊:洪水还未退去,肮脏的水包围着村庄里仅剩的几间房屋,其他房舍大多已经被冲毁,村民们聚在房顶上等待着救援,水面上漂浮着人和牲畜的尸体,有的已经肿胀发臭。

这般景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候开始,圣严法师就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

后来,圣严法师在他的传记《风雪中的行脚僧》里写到:“当时我并无宗教信仰。但眺望着那江水,看着尸体漂过,我突然领悟到我们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能死亡。在那年纪,我已知道死亡来临时,我们什么也做不了,唯有接受……担心死亡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直至死亡来临,要活得充实。”

圣严法师对生死的参悟是透彻的,也正像另一位禅师所说:“生死,在一般世人眼里,生之可喜,死之可悲,但在悟道者的眼中,生固非可喜,死亦非可悲。生死是一体两面,生死循环,本是自然之理。不少禅者都说生死两者与他们都不相干。”生者寄也,死者归也。禅对待死生,比这个境界不知高多少倍。

佛教中将一切有生命意义的称为有情众生,这是生命的主体;而将植物、矿物等称为无情众生,这是生命的依托。无边苦海中的众生都逃不掉死的命运,这固然会引起人心理上的感伤,但却不应该成为生命的桎梏。不仅人是会死,连众生景仰的佛陀也会死去。那么,佛陀是怎样解释佛死后去的地方的呢?

人们总是问佛陀:“佛死了到什么地方去呢?”

佛陀总是微笑着,保持沉默,什么话也不说。

同类推荐
  • 星云日记42:检查心念

    星云日记42:检查心念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四十二册。收录星云大师1996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检查心念”、“拥有一切”、“开发心田”、“包容力”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当代人间佛教思潮

    当代人间佛教思潮

    本书包括:绪论、现代思潮与东亚佛教的“人间化”、当代中国佛教思潮、人间佛教的诞生与太虚思想、人间佛教的崛起与印顺思想等11章内容。
  • 舍得:星云大师的人生经营课

    舍得:星云大师的人生经营课

    星云大师为方外之人,冷静观察,对社会上的人和事有很多的感悟,本书从心之得失到人生得失的判断,涉及财富观、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多方面,提出诸多启发性的哲辩思语,以使读者在工作、生活的同时在心灵上获得教益和抚慰。
  • 道教基本常识

    道教基本常识

    本书包括教义规诫、宗派传承、道门宗师、道教经典、神仙体系、名山宫观、科仪方术和生活常识等方面内容。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热门推荐
  • 仙梦无限

    仙梦无限

    天地初始,万族繁衍。仙路将启,大世初现。域外生灵,降落世间。落魄少年的坎坷道路就此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听闻糖人很甜

    听闻糖人很甜

    糖人街。不是街,是杭州西湖边一家古老的店,店里卖了上百年的糖人。有的时候,我会经常做一个梦。梦里总是有一个男子悲伤地唤着我的名字。每每梦醒,泪水总是沾湿了枕头。我想看清他的脸,却怎么也看不清。他是谁?他和我又有什么关系?「我拼尽全力留在这世间,只为不错过下一世的你。」
  • 小姐斗夫

    小姐斗夫

    赫连家一贫如洗,全家都挤在一间破屋里!赫连家的伙食一年到头都没荤腥!赫边家的人都要下田干活!看看,这就是狠心的爹给她找的破落户!明知她视钱财如命还要她嫁给那穷小子,这不是要她小命嘛。这小子人前斯文老实敦厚,背后却是奸诈邪恶无比。难道他是双重人格耍她玩?哼!她就不信斗不过他,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 麓遇

    麓遇

    废柴女作家陆昭昭宿醉醒来,就已经身在自己两年前断更的一部小说《顾遇》里了,而将她从现实世界带到她自己架设出来的全新世界里的人,就是她只更新四十二章就弃文了男二号——栖玄山上仙沉钰。在原本《顾遇》的设定之中,女主角陆知然会在男主角顾少恒的阴谋中国破家亡,逃到栖玄山拜沉钰上仙为师修行,为日后报仇雪恨和复国大业做准备,而沉钰上仙也会在朝夕相处下爱上自己的徒弟陆知然,可惜被封印了七万年的魔君涂涯即将重现人间,沉钰上仙注定会为了帮助心爱的小徒弟而牺牲。但陆昭昭的《顾遇》只更新了前四十二章,魔君涂涯即将重现人间,在她弃文之后故事里的世界还在进行中,沉钰上仙千百次试图封印涂涯都失败了,于是乎就把创造了这个世界的陆昭昭带回到了故事里的世界,协助他诛杀涂涯。从《顾遇》衍生出来的新的故事,《麓遇》正在进行中......
  • 农家媳

    农家媳

    林雪一觉起来发现自己到了古代,不但成了亲还有两个娃,丈夫包子,公婆偏心,叔嫂算计,还有两个小姑子吵着要嫁有钱人,面对这一切林雪表示压力很大。“姑娘,不知道你是否成亲。”一男子问道,林雪指着后边抱娃的男人说,“本姑娘已经名花有主,若有意,下辈子请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遇见你以前离开你之后

    遇见你以前离开你之后

    我的小说一大部分是来源于生活,很多都是真实经历,描述我从懵懂少年到后面成为一个心理强大的女性,如何从一胖得自己都嫌弃的丑女到大家都羡慕的人生。心理活动和对话都比较真实,女主不是一味地善良,有时候也有暗黑的想法,整体风格不拖沓,情节会越变越快,尤其是后面,惊喜一直在后面,希望大家一定要看到最后,你一定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也一定会给年纪尚小的你带来人生启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类衰荣录

    人类衰荣录

    当文明进化到一定层次,便可以创造外星生命,然后你就成为了他们的神。女娲和伏羲,正是这样利用科技干涉了人类的进化历程,人类迈入崭新的纪元,开始探寻地外生命,女娲和伏羲按时回归,他们带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和阴谋,人类该如何面对这宇宙的丛林法则?人类是否能脱颖而出赢到最后?丢掉你的圣母心,别再说什么人性至上,善良解救了人类之类的话,因为结局肯定不是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