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1000000056

第56章

时气者,乃天时暴厉之气,流行人间。凡四时之令不正者,则有此气行也。若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此时行不正之气也。邪伤真气。若近秽气而伤真气,正如墙壁不固,贼乃敢入;若正气既盛,邪气难侵矣。其病势与伤寒相类。盖伤寒因寒而得之,时气乃感疫疠之气而得之。不可与伤寒同治,惟发散之药则同矣。凡发散汤剂,春感寒邪在肝,升麻葛根汤;夏感凉邪在心,调中汤;秋感热邪在肺,苍朮白虎汤;冬感温邪在肾,葳蕤汤、瘟疫败毒散。若表不愈者,用羌活冲和汤、正气散、冲和羌活散、芎苏散,选而用之。其疟痢等证,亦时行也,已开杂证条下。

冬温温毒

冬月非常之暖,名曰冬温,盖此即时气也。阳脉洪数,阴脉实木者,遇湿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此前热未已,又感温热者也。若发斑者,名曰瘟毒,亦时行发斑也。盖因冬月感寒毒异气,至春而发,表邪未解,毒气未散,故发斑也。其证心烦闷,呕逆咳嗽,后必下利,寸脉洪数,尺脉大,用元参升麻汤、人参化斑汤。又伤寒坏病,盖因前热多日不解,更感温热之气而为重也。若无汗,以三黄石膏汤;有汗,人参白虎汤;烦热错语不眠,白虎合解毒汤。表热甚者加柴胡;内实不大便者,大柴胡加芒硝下之。若斑出如锦者,难治。

伤湿中湿风湿

伤湿者,湿伤太阳经起也。中湿者,湿中太阴脾经或肾经也。风湿者,或先湿而后伤风,风湿相搏而后为病也。其证一身尽痛,不能转侧,额上微汗,恶风寒,不欲去衣,大便难,小便利,热极日晡而甚,治宜微解肌,但微微似欲汗出,濈濈身润者,则风湿俱去。不可大汗。若大汗则风去湿在,非惟无益,而反害之。宜羌活冲和汤。湿多身痛,小便不利,甘草附子汤。烦渴,小便不利,五苓散。外不热,内不渴,小便自利,朮附汤。缓弱昏迷,腹痛身重,自汗下利不止,白通汤加白朮、甘草。身肿满痛,微喘恶风,败毒散加杏仁。热而烦渴,(艹舌)蒌根汤。若误下之,小便必不利,五苓散。中湿小便不利,大便自利,甘草附子汤合五苓散。大小便俱利无黄者,朮附汤。身痛鼻塞,小建中汤加黄芩。太阳病关节疼痛,脉沉细者,此名湿痹,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小便也。湿病但头汗出者,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此丹田有热,而胸中有寒也。渴欲得水而不饮,则口燥烦也。若误下之,则哕为难治。若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也。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疼与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以瓜蒂散(口畜)鼻中,黄水出则效也。湿家为病,身尽痛,身如熏黄。凡伤湿必身重而不便也。

湿温

湿温寸濡而弱,尺小而急,素伤于湿,因时中暑,湿与热搏,即为湿温。其状胸腹满,目疼,壮热多汗,妄言,双胫疼,倦怠恶寒,朮附汤加人参、香薷、扁豆。若发其汗,使人不能言,耳聋,不知痛处,其身赤面色变,是医杀之也。且湿温在太阴,苍朮白虎汤加桂。湿气胜,一身尽痛,发热身黄,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茵陈五苓散。脏虚自利,朮附汤。脉大有力,烦渴自汗者,人参白虎汤加香薷、扁豆、黄连治之也。

风温

风温尺寸脉俱浮。素伤于风,因时伤热,风与热搏,即为风温。又发汗已后,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其证四肢不收,身热自汗,头疼,喘息,咳,发渴昏迷,鼻鼾语濇,体重不仁。慎不可汗,汗之则讝语,烦躁扰乱,目无睛光。病在少阴厥阴,葳蕤汤;未醒,柴胡桂枝汤;汗后灼热者,知母葛根汤;大渴者,(艹舌)蒌根汤;脉浮身重,防己汤;误汗风温,防己黄芪汤治之。

温疟

温疟,伤寒坏病,前热未除,其脉阴阳俱盛,重感寒邪,变为温疟。寒热往来,口苦胸满者,小柴胡加桂枝芍药汤。寒多倍桂,热多倍柴胡;热甚烦渴者,人参白虎汤;痰多热盛者,小柴胡合二陈汤;食少胃弱,加白朮;心满者,加枳实、黄连;渴者,去半夏加(艹舌)蒌根。若寒邪结里,大便不通,大柴胡下之。若已变正疟,又当补而截之。

温疫

经曰:阳脉濡弱,阴脉弦紧,更遇瘟气,变为瘟疫也。此先因伤寒前热未除,更感时行瘟气,而为瘟疫,治之当与温疟同也。

中暑中暍

凡中暍者,即热也。盖热伤太阳经,与伤寒相似,故曰中暍也。中暑热伤心脾二经,而不在太阳,故曰中暑也。动而得之为中热,静而得之为中暑。经曰:太阳经中热者,即暍是也。其人必汗出身热烦渴,宜人参白虎汤。若身重而疼者,人参败毒散加黄连、香薷主之。中暑者,其证面垢自汗,烦躁而渴,身热脉虚,或伏或迟,洒然毛耸恶寒,口开前板齿燥者,人参白虎汤加连、薷、扁豆。或背恶寒者,盖暑伤心,心不受邪,则包络受之,包络相火,此火助火,则热盛而昏不醒也。大抵清利小水,黄连香薷饮,浸冷服之;烦渴热甚,自汗

者,人参白虎汤加竹叶。若烦渴小便不利者,香薷饮合四苓加木通、滑石;若大便泻而小便少者,亦以此汤主之。内热心烦者,加姜炒黄连、山栀调辰砂末,虚者倍用人参。若呕吐头疼泻利胸满或腹痛者,藿香正气散加香薷、扁豆名二香汤。若小便不利而大便自利者,以正气散合五苓散,转筋者加木瓜。大抵不可作伤寒妄治。所谓夏月有四证,伤寒伤风,脉证互见;中暑热病,疑似难明。若脉紧恶寒,谓之伤寒;脉缓恶风,谓之伤风;脉盛壮热,谓之热病;脉虚身热,谓之伤暑。以此别之也。

寒疫

寒疫者,乃天之暴寒为病也。四时之中,天令忽有暴寒之作,若感冒即病者,名曰寒疫也。其证与正伤寒同,但暴寒为轻耳。若病初起,头疼发热,憎寒拘急,或吐逆恶心,中脘痞满,或饮食停留不化,或腹中作痛未发热者,宜藿香正气散加减治之。若已发热者,十味芎苏散汗之。若身痛骨节疼发热者,羌活冲和汤加紫苏主之。若有汗不可再发汗,宜加减冲和汤主之。若邪热不解,传入里变证者,宜从正伤寒条内治之。

霍乱

伤寒霍乱,呕吐泻利,头疼体痛,恶寒发热,腹痛或吐利止而发热,挥霍撩乱,其脉或伏或绝,此名湿霍乱。若不吐利而腹痛甚者,此名干霍乱。为内因所伤,邪物不得出,壅塞正气,阴阳隔绝,升降不通,死在须臾。急用皂荚末、麝香、盐汤调一碗服,探吐用鹅翎吐出所伤之物,最为良法。莫与米汤服之,即死,是谷气反助邪气也。若吐泻多而元气虚脱者,方可少与清粥汤,以助元气。若热多渴甚饮水者,五苓散。中暑霍乱,加香薷、扁豆、葛根、姜汁炒黄连。若寒多或吐泻腹痛不饮水者,理中汤。手足厥冷脉伏者,加附子;呕吐者,加藿香叶、陈皮、半夏、厚朴,名藿理汤。泻多小便少者,理中合五苓散,名理苓汤。若脐上筑筑然动者,藿苓汤加姜炒黄连、干葛。若泻不止,倍用苍朮、白朮炒、用升麻少许。脉虚加参、芪,转筋加木瓜,寒痛甚者加茱萸。若厥冷脉沉细,或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者,用附子理中汤。若吐泻发热,汗出恶寒,四肢厥冷拘急者,四逆汤。若吐利止小腹复痛,大汗出,或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绝者,四逆汤加猪胆汁。若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者,四逆汤加猪胆汁。大抵霍乱邪在上焦,吐而不利;邪在下焦,利而不吐;邪在中焦,既吐且利。如夏月霍乱脉虚,不用姜、附,盖非真阴寒则不可也。

妇人伤寒

凡妇人伤寒,治法皆与男子相同,惟经水适断适来,热入血室,与胎产伤寒则不同治。

热入血室

妇人中风发寒热,经水适来而得之,七八日热退而脉迟身凉,胸膈满如结胸状,讝语者,此为热入血室,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当以小柴胡加生地、丹皮、归尾、枳壳、香附、干姜,少用红花,去黄芩。

妇人伤寒发热恶寒,经水适来,昼则明了,夜则讝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中二焦,必自愈也。犯胃气则谓攻下,犯上焦则谓发汗,犯中焦则谓取吐也。是以不可汗吐下,必待自愈。故设小柴胡加生地、丹皮。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当用小柴胡加生地、丹皮以散血结也。

妇人阳明经病,下血讝语,此为热入血室,用小柴胡加生地黄、丹皮。男子阳明经病,下血讝语者,亦是热入血室也,轻用犀角地黄汤,重用桃仁承气汤下之。男女俱有此血气,亦俱有此冲脉,何但妇人有之耶?

妊娠伤寒

凡妊娠伤寒,须要安胎为主,兼伤寒药为当。不可独用发表攻里之剂,恐伤胎气。若有表证宜汗者,用羌活冲和汤加柴胡、当归、芍药、苏叶、葱白,即四物冲和汤汗之。有气满喘急,加香附、砂仁,去生地。外用护胎法,最效。若里急实热证,大便不通燥渴者,当用大黄转药,不必疑矣,须酒制用。有病病当之,无病胃伤之。经云: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上无殒,令无害其母;下无殒,令无害其子。妊妇设患真寒证,脉伏厥冷者,当用姜、桂、附子,不必虑也。姜、桂、附虽热炒制无害,必加黄连、甘草兼制沉香坠之。

产后伤寒

产妇患伤寒,不可轻易而发汗下也。盖恐产时伤力发热,有去血过多发热,有恶露不尽发热,有三日蒸乳发热,或早起劳动发热,或饮食停滞发热恶寒,一概状类伤寒,要在仔细详审,不可便用发表攻里之剂,实因产后之气血空虚。若汗之必郁冒,筋惕肉瞤,昏迷不省,或入风手足搐搦不定,或大便秘结而难通;若下之则利不止,亦变肉瞤筋惕,郁冒昏沉厥逆等证,此皆为害非小。凡有伤力发热,有早起劳动发热,或去血过多发热,脉必虚大无力,内无痛者,此热非有余之热,乃阴虚不足而生热耳。用四物去芍药,恐其酸寒,伐生发之气,必加参、朮、茯苓淡渗其热;如大热不止,必加煨干姜神效。夫干姜之辛热,能引血药入血分以生新血,引气药入气分补气,有阳生阴长之义。非元机之士,岂能知此妙乎?

凡产后恶露不尽,亦有发热恶寒,必胁肋胀满,连大小腹有块作痛。凡产后腹痛者血也。腹满者非是食,即是瘀血而作也。宜用四物汤加灵脂、丹皮、桃仁、红花、延胡索、香附、青皮、干姜、肉桂,酒水各一锺,黑豆一撮,后磨木香,入童便、姜汁温服,取下瘀血为效。后以四物汤加参、朮、干姜、茯苓、陈皮,少佐童便炒香附调理。

若饮食停滞发热,必有噫气作酸,恶闻食臭,胸膈饱闷,右关脉紧盛。一般发热恶寒头痛,必用治中汤,加山楂、神曲、砂仁、炒黄连、川芎当归佐之。

若产后蒸乳发热恶寒者,必乳间胀硬疼痛,令产妇揉乳汁通窍,其热自除,不药而愈矣。

大抵胎产数证,俱有发热恶寒头疼,实非伤寒也,若误治之,杀人甚速。且夫产后虽有寒热骨痛,及口眼喎斜,手足搐搦者,盖血虚所致,不可作中风寒证治之。乃若果因产后不谨,虚中入风者,当以四物汤加防风、荆芥、白芷、人参、香附、乌梅、僵蚕、干姜治之。

又产后血虚昏沉不省者,用四物汤加参、朮、干姜、香附、茯苓治之。若有瘀血冲上,昏运不省,又当如前惠露不尽方内治之,吞下益母丸最效。

又有产后不谨,感冒伤寒,发热恶寒,头疼骨痛,脉浮紧,表证宜汗者,用四物汤加羌活、苍朮、白朮、干姜、苏叶、栀子,少佐葱头,用水煎,取微汗为效。若自汗去苍朮、苏叶,加白朮;热甚者可加软柴胡、干姜少许,加炒黄芩佐之。若热邪传里口燥渴,大便不通,脉沉实或热甚讝语,宜下之,轻则蜜导法,重则四物加柴胡、炒黄芩、枳壳、熟大黄微下,就用四物汤加干姜少许,大用参、朮以温补其血气。若热邪传至半表半里证,寒热呕而口苦,若脉弦数者,以四物汤合小柴胡主之。若产后妄用汗下吐法太过,遂变郁冒昏迷,肉瞤筋惕者,必用四物汤合四君子汤加减治之。茯苓、干姜乃为主药,不可少也。经云:胎前宜养血安胎,产后须大补气血,虽有杂证,以末治之。此诚格言也。予虽不专产科,但恐各证与伤寒相似有误,故并开明以备缓急耳。

痰证类伤寒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唐足球

    大唐足球

    闯东宫,宿青楼,泡公主,整足球……整个大唐的女人都为他尖叫!可他终究还是个处男……
  • 如花的人

    如花的人

    属于90后的青春,在现实当中寻找仅存的那一丝真情。
  • 夏至倾城

    夏至倾城

    你说你是夏沫,可是你却在这个夏末消失不见。我用十年的时间去爱你,却留不住我与你在一起的卑微瞬间。夏沫,我一直都在,纵使寂寞开成海。——周闵凡闵凡,终于,我能在回忆里,看到最为真实的你。如果当初不懂爱,那么,请不要忘记,天还蓝,而我还在……——夏沫内容概述:总能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你的背影,孤傲,冷俊,孤寂......童年时的那段记忆,本以为会消逝人世,却不料成为她青春岁月里的梦魇。那段不敢开口的爱情,是否一直与世长存,还是,只被封印在回忆里?那温暖的触觉,慢慢地爬上纤细的手指,回荡在空洞的心中。记忆的碎片经不住时光的考验,总在我们之间悄然离去。我们总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相遇,错过......可能,等待是最美好的结局......
  • 王俊凯—飘雪承诺

    王俊凯—飘雪承诺

    重生后的再次相遇,不过短短几个月,再次分别,十年间悄然过去,是该做个了断,是该勇敢些了,懵懂女孩,痴情男孩,该何去何从
  • 冷艳女杀手的复仇之行

    冷艳女杀手的复仇之行

    五年前,一次任务失败,四个挚友葬身于机关重重的丧尸地下室,只有她一人幸存了下来,面对挚友们的意外离去,几乎接近精神崩溃,消沉了一段日子,她誓死要找到当年制造地下室丧尸事件的凶手,最后化身成为各个地下黑组织听到名字都感到唏嘘的冷艳杀手,自由、独来独往、不需要任何伙伴、拿钱替人办事就是她的作风,在复仇的道路上她将会有什么样的邂逅,而几个合作上的伙伴将会带给她什么样的改变,当年丧尸地下室的凶手最后能否找到..........
  • 你有我来守护

    你有我来守护

    他,神秘的身份强行介入她的生活,不介意他的病躯,她的漠视,她的排斥,二人从相识,冲突,到相知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沉传

    仙沉传

    他只用了三千年便成就了仙王,更是仙界战力第一,可他却苦恼着找不到一生挚爱,为此他不得不沉落凡间,去寻找自己的……有缘人
  • 空白无常

    空白无常

    在空白中创造世界却被空白世界改变神秘的空白世界。这部小说,是由很多类型的长篇小说合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