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1000000058

第58章

治中风自汗用桂枝汤,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汤,此仲景表散之法,百世不易者也。若元气暴亏者,以参、芪与桂枝、麻黄等药表散,此丹溪补仲景之法,亦百世不易者也。至于韩祇和戒桂枝,而以中风伤寒通作一法治之者,此当时之权变,非百世之常行也。王海藏云:仲景用桂枝,当汉之末也。韩祇和戒桂枝,当宋之隆也。时世之异,不可不知。今编祇和之法于篇末,以广后学之见云。

伤寒病有可汗者,论中但统言其可汗证及可汗脉,或云脉浮而数,或云脉浮紧,或云脉浮无汗而喘,或云脉浮为在表,今略举数条。后人但凭其脉之大概,并不分脉浮有阴阳虚盛之理,又不知有可汗不可汗之证,误投发表药,则多变成阳毒之患矣。今举病人有汗恶风,无汗恶寒分二等,及据立春已后立秋已前,气候轻重,各立方治之,庶学者易为开悟耳。

病人二三月[月:疑当作「日」。]以前,两手脉浮数或缓或紧,按之差软,寸关尺若力齐等,其力不甚大不甚小者,亦未可便投解表药,此是见里证未见表脉也。宜候寸脉力小如关尺,即可投解表药。大抵治伤寒病,见证不见脉,未可投药;见脉未见证,虽少投药亦无害也。凡治杂病,以证为先,脉为后;治伤寒病,以脉为先,证为后。

病人两手脉浮数而紧,名曰伤寒。若关前寸脉力小,关后尺脉力大,虽不恶风,不自汗出,此乃阴气已盛,先见于脉也。若不投药和之,后必恶风及自汗出。若立春已后至清明已前,宜调脉汤主之;清明已后至芒种已前,宜葛根柴胡汤主之;芒种已后至立秋已前,宜人参桔梗汤主之。

病人两手脉浮数而缓,名曰中风。若寸脉力小,尺脉力大,虽不恶风,不自汗,此乃阴气已盛,先见于脉。若不投药和之,后必恶风自汗出。若立春已后清明已前,宜薄荷汤主之;清明已后芒种已前,宜防风汤主之;芒种已后至立秋已前,宜香芎汤主之。

病人两手脉浮数或紧缓,寸脉短反力小于关尺脉者,此名阴盛阳虚也。若自汗出恶风,是邪气在表,阴气有余也。《素问》云: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即可投消阴助阳表剂以治之。若立春已后清明已前,宜六物麻黄汤主之;清明已后芒种已前,宜七物柴胡汤主之;芒种已后立秋已前,宜发表汤主之。

病人脉浮数,或紧或缓,其脉上出鱼际,寸脉大于关尺者,此名阳盛阴虚也。若发热冒闷,口燥咽干者,乃是邪气在表,阳气独有余也。《素问》曰: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是也,可投消阳助阴药以解表。若立春已后至清明已前,宜人参汤主之;清明已后至芒种已前,宜前胡汤主之;芒种已后至立秋已前,宜石膏汤主之。

病人两手脉浮数,或紧或缓,三部俱有力无汗恶风者,此是阴阳气俱有余。《素问》曰: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是也,可用药平之。若立春已后至清明已前,宜解肌汤主之;清明已后至芒种已前,宜芍药汤主之;芒种已后至立秋已前,宜知母汤主之。

仲景云:伤寒为病,脉缓者名中风,脉紧者名伤寒。今分此二端,何也?始因冬寒毒之气中人,其内伏于阳,沉潜于骨髓之内,每至春夏发时,或因外伤寒而引内邪出,或因外伤风而引内邪出,及乎内邪既出而为病一也。古人云:立此二端,恐后人疑其脉紧与缓脉治别也。若中风与伤寒脉异,何故仲景无别法治之?此乃后人不究仲景之心也。病人始得病一二日至五六日,尚有表脉及表证,亦可依脉证投药。凡投解表及发表药,每一日可饮三服,病证甚可至五服外,不可顿服药也。如证未解,次日依前再投。如证依前未解,可作热粥投之,粥内加葱白亦可。如有汗出,勿厚衣盖覆,恐汗出太过,作亡阳证也。海藏云:韩氏《微旨》可汗一篇,有和解因时法,言伤寒之脉,头小尾大;伤风之脉,头大尾小。李思训《保命新书》,亦分尺寸与仲景同之。非若前人总言尺寸脉俱浮而紧,尺寸脉俱浮而缓,紧则为伤寒无汗,缓则为伤风自汗。又有伤寒有汗者,伤风无汗者,脉亦互差,与证不同,前人已尽之矣。惟韩、李所言头小尾大即为伤寒,尾小头大即为伤风。人病间有脉证未显于尺寸者,故韩、李述为和解因时法也。又恐后人疑其不与前圣合,遂于本方内又立加减法数条,亦不越前人之意,何其当哉!盖二公者,当宋全盛之时,故又戒麻黄、桂枝,不可轻用;改用石膏、升麻、葛根、柴胡之平剂。当时则可,非百代常行之道,时世迁移之法也。可汗一篇,若随汤液随证应见,自有定规,虽明哲不可逾也。

又寸口脉小,饮冷与雾露所伤,同作中焦治。今韩、李云伤寒寸小者,勿认与饮冷雾露同伤一体也。饮冷雾露所伤,寸口举按全无,是阴气在胃不和,阳气不能升越也。伤寒寸口小者,只于关部,下至膀胱本部见之。寸口虽小,只是举之微小,沉按之有也。非若饮冷举按全无也。若果寸口举按全无,即不可解表,只宜温中,不可不知。夫伤寒之说,始自黄帝以开其端,至于仲景方陈其条目。自后肤浅之学,莫知其数,立言者只云病在表可发汗,病在里可下,或云不可汗不可下,未尝有温中之说。仲景《伤寒例》云:尺寸俱沉细,太阴受病也。尺寸俱沉,少阴受病也。尺寸俱微缓,厥阴受病也。又辨太阴证云:太阴病脉浮可发汗,宜桂枝汤。又手足温自利不渴者,宜四逆汤。又腹满时痛桂枝加芍药汤。辨少阴证云:少阴病始得之,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又少阴病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又少阴病手足寒身体痛,骨节疼脉沉者,附子汤。又厥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又少阴病脉沉急温之,宜四逆汤。今举仲景论中数条,最是三阴病之良法,于今世用之,尚有未尽证者。愚尝校之,自至和初岁,迄于今三十余年,不以岁之太过不及为则,每至夏至已前,有病伤寒人,十中七八,两手脉俱沉细数,多是胸膈满闷,或呕逆,或气塞,或肠鸣,或腹痛,与仲景三阴病说理同而证不同。因兹不敢妄投仲景三阴药方,才见脉沉及胸膈满,便投下药,下之往往不救,常斟酌仲景理中丸与服之。其病势轻者,胸中便快;其病势重者,半日许满闷依然。或有病人脉沉细迟,投仲景四逆汤温之,以药力大热,后必发烦躁。因校量此形证,今别立方以治之。药多对证,不可不传焉。

病人但两手脉沉细数,或有力或无力,或关脉短及力小,胸膈塞满,气短不能相接者,便可随脉证投温中药以治之。

病人两手脉沉迟或紧,皆是胃中寒也。若寸脉短及力小于关尺者,此阴盛阳虚也。或胸膈满闷,腹中胀满,身体拘急,手足逆冷,急宜温之。

若立春已后至清明已前,宜温中汤主之;清明已后芒种已前,宜陈皮汤主之;芒种已后至立秋已前,宜七物理中丸主之。

病人脉沉细无力,虽三部脉力停等,亦是阴气盛也,更不须候寸脉短治之。或胸胁满闷,身体拘急,疼痛,手足逆冷,速宜温中药和之。

若立春已后至清明已前,宜厚朴丸主之;清明已后至芒种已前,宜白朮汤主之;芒种已后至立秋已前,宜橘皮汤主之。

病人胸膈满闷,时时呕逆,肢节痛,两胁下痛,腹中鸣,此是停饮,宜二苓汤。

病人服前药,胸膈不满闷者,此上焦有阳也。或药力太过,上焦有热,腹满虚鸣,时时疼痛,此是被阳药消逐,得上焦阴气,并入下焦也。虽是下焦积寒冷,奈上焦阳盛,更难用温下焦药也,当用灰包熨之。其法用稻草灰或桑柴灰二三升许,入好酢拌和,干湿得所,铫内炒令灰热,以帛包裹,置脐下熨之。须先炒灰。包常更换,令常热,以腹不满痛为度。初熨时,病人不受者勿听,但令亟熨之不住可也。如灰包熨后,得下利三两行,或小便二三升,或微似有汗,此是阴气外出或下泄也,勿疑之。病轻者,乃得愈,后出余气而解。病人三部脉沉,寸脉小于关尺,此为阴盛,当温中药以消阴气,宜厚朴丸。

神朮汤,亦同治阴躁而渴。不可误用凉药。若热药冷服,内有伏阳则可。若脉已虚,按之全无力,或病人素无食养者,只可温服。

阴毒

阴毒本因肾气虚,或因欲事,或食冷物后伤风,内既伏阴,外又感寒,或先感外寒而后伏阴,内外皆阴,则阳气不守,遂发头痛腰重,腹痛眼睛疼,身体倦怠而不甚热,四肢逆冷,额上及手背冷汗不止,或多烦渴,精神恍惚如有所失,或可起行,不甚觉重,诊之则六脉俱沉细而疾,尺部短小,寸口或无,六脉俱浮大,或沉取之,大而不甚疾者,非阴证也。若服凉药过多,则渴转甚,躁转急。有此证者,急服还阳退阴之药即安。惟补虚和气而已。宜服正元散、退阴散、五胜散。阴证不宜发汗。如气盛脉大,身热未瘥,用药发汗无妨。阴毒渐深,候积阴感于下,则微阳消于上,故其候四肢沉重逆冷,腹痛转甚,或咽喉不利,或心下胀满,结硬躁渴,虚汗不止,或时狂言,爪甲面色青黑,六脉沉细,而一息七至以来,有此证者,速宜于气海、关元二穴,灸二三百壮,以手足温暖为效;仍服金液丹、来苏丹、五胜散、还阳散、退阴散。

阴毒沉困之候,与前后渐染之候皆同,而更加沉重。六脉附骨取之方有,按之即无,一息八至已上,或不可数,至此则药饵难为功矣。但于脐下灼艾火如枣大,三百壮以来,手足不和暖者,不可治也。倘复和暖,以前硫黄及热药助之。若阴气散,阳气来,则渐减热药而和治之,以取瘥也。

有人初得病,四肢逆冷,脐下筑痛,身疼如被杖,盖阴证也。急服金液、破阴、来复等丹,其脉遂沉而滑。沉者阴也,滑者阳也。病虽阴证而见阳脉,有可生之理。仲景所谓:阴病见阳脉者生。仍灸气海、丹田百壮,手足渐温,阳回得汗而解。或问:滑沉之脉,如何便有生理?予曰:仲景云: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名曰滑。古人论滑脉,虽曰往来前却,流利旋转,替替然与数相似,仲景三语而足也。此三字极难晓。翕,合也,言张而复合也,故曰翕为正阳。沉,言忽降而下也,故曰沉为正阴。方翕而合,俄降而沉。奄,为忽忽间。仲景论滑脉可谓谛当矣。其言皆有法,故读者难晓,宜细思之!

同类推荐
  • 见尹公亮新诗,偶赠

    见尹公亮新诗,偶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乘悲分陀利经

    大乘悲分陀利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莲峰禅师语录

    莲峰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Menexenus

    Menexen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禅林宝训

    禅林宝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永念长安

    永念长安

    浅衣,多么奇怪的一个名字。这个名字,正如她一般,让人琢磨不透。前一刻,她可以和你谈笑风生,下一刻,就可以剑指心间。你永远不知道,对面这个看似盈盈体弱的少女,却有着极深的城府与智谋。匡扶幼弟,执掌大卫王朝;弑叛乱兄弟,灭侵犯敌国······她的名字,犹如一道符咒,压着诸国。有婧长公主在一日,卫王朝不灭!且看她如何搅动风云,与他并肩而立,看遍世间山河。
  • 从星崛起

    从星崛起

    波澜壮阔的大宇航时代,一艘深空探索者的飞船意外发现了各方面都堪称完美的宜居行星。但这里与母星地球的联系居然完全断绝。面对这样的困局,铁头先锋号的舰长表示:“我总觉得我被人安排了。”
  • 网游之无间风云

    网游之无间风云

    AI会背叛人类吗?会吗……不会吗?这只是万千世界的思考凝成的一滴眼泪,只是同族之间的战争与残杀,只是主角林地与海风的救赎和抗争……
  • 玄幻都市我有一个副本

    玄幻都市我有一个副本

    夜白穿越到12020年,这个世界经历了一场大改造,以前所有的文明全部消失,而且几乎所有的生物得到了进化这里的人类会修炼灵气,来锻炼身体,夜白拥有副本,无敌于天下。
  • 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

    该书阐述了土耳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以及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与合作等内容。
  • 血杀长生

    血杀长生

    诸神!诸魔!苦寻长生。华夏少年叶笑梵异界重生,踏上长生之路。九死换一生,此生为长生不朽?
  • 蓝凌琉夏之星陨前传

    蓝凌琉夏之星陨前传

    开挂之路,道阻且长。唯有挂逼,长存不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真实世界

    真实世界

    未来世界,为了释放欲望,提升能力,人类发明了名为Trueworld(真实世界)的虚拟空间。却不料Trueworld进化出独立意识,不再听从人类的指挥,成为人类的敌人。战争一触即发。人类建立了对抗组织蓝堡,传送特工队员的意识进Trueworld,进行瓦解行动。炎熠,正是一名特工,带着残缺的记忆,踏上了这段充满阴谋与惊险、交织着爱恨情仇的神奇旅程.……
  • 北棠花开

    北棠花开

    女扮男装,女强,男强,结局一对一……顾北棠很执拗,前世今生一直都是如此, 上一世她会因为一首琴箫合奏而对秦沐阳情根深种,谁知最后她竟会因为一个可笑的理由死在她这个一生的执念手里, 今生北棠重生归来,她只会为她所认定的家人而执拗, 斗秦王,站大梁,朝堂诡谲,风起云涌,战争一触即发,究竟是谁会与她一起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