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1000000075

第75章

伤寒少阴证,六七日息高者死。息高见于六七日之间,明是少阴之证,而非太阳之证也。息高与气喘大殊;太阳之证乃气喘,气喘本于邪盛;少阴之证乃息高,息高本于气虚。而息高与气喘,终何以辨之?气喘者,鼻息粗大;息高者,鼻息微小耳。此乃下元之真气欲绝而未绝,牵连气海之间,故上行而作气急之状,能上而不能下也,最危最急之候。方用止息汤,熟地、人参各三两,麦冬二两,牛膝、破故纸各三钱,核桃仁一个,干姜五分,水煎服。此方大补关元气海,引火下行,绝不祛寒逐邪,庶几气可回而息高可平也。倘疑是太阳喘证,而妄用桂枝汤,杀人于顷刻矣。故必用止息汤救之,十中亦可望生五六。然必须多服久服始得。苟或服一剂而辄止,亦未能收功也。

伤寒少阴病,脉微沉细,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呕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能卧寐者,死证也。伤寒而脉微沉细,明是阴证,况欲卧而不欲动乎?汗已出矣,内无阳证可知。心中不烦,时欲呕吐,此阳邪已散而阴邪作祟,急宜祛寒为是。乃失此不温,至五六日而下利,是上下俱乱也。此时尚不烦躁,则肾中之真阳未散。今又加烦躁不得卧寐,明是奔越而不可回之兆矣,非死证而何?然而其先原因失治,以至于不可救,非本不可救而成此扰乱之证也。有一奇方名转阳援绝汤,用人参、白朮、炒枣仁各一两,茯神五钱,肉桂二钱,水煎服,一剂即可安卧而回春矣。此方用人参以救绝,用白朮、茯神以分消水湿而止下利,又用肉桂以温中而去寒,加枣仁以安心而解躁,用之得宜,自然奏功如响也。

伤寒脉迟,自然是寒,误与黄芩汤以解热,则益加寒矣。寒甚宜不能食,今反能食,病名除中。仲景谓是死证者,何也?夫能食者是胃气有余,如何反曰死证?不知胃寒而加之寒药,反致能食者,此胃气欲绝,转现假食之象以欺人,不过一时能食。病名除中者,正言其胃中之气,除去而不可留也。此病虽是死证,犹有生机。终以其能食,胃气将除而未除,可用药以留其胃气也。方用加减参苓汤,人参一两,茯苓五钱,肉桂、甘草各一钱,陈皮三分,水煎服。此方参苓健脾开胃,肉桂祛寒,陈皮化食,甘草留中,相制得宜,自然转败为功,而死者可重生矣。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夫伤寒阴证发厥,灸其厥阴之经,亦不得已之法,原不及汤药之神也。灸厥阴不道,听其死者,亦仅对贫寒之子而说,以其不能备参药也。倘以参附汤救之,未有不生者。一方名还厥汤,用白朮四两,附子、干姜各三钱,水煎服,一剂而苏。凡见有厥逆等证,即以此方投之,神效如响。盖白朮最利腰脐。阴寒之初入,原从脐始。吾利其腰脐,则肾宫已有生气,况佐之附子、干姜,则无微不达,而邪又安留乎?况白朮健脾开胃,中州安奠,四肢边旁,有不阳回顷刻者乎?

伤寒发热而能发厥,便有可生之机,以发厥则邪能外出也。然厥可一二而不可频频,况身热而下利至甚,如何可久厥而不止乎?其为死证何疑?盖下寒上热,郁结于中,而阴阳之气,不能彼此相接也。必须和其阴阳,而通达其上下,则死可变生。方用人参三两,白朮五钱,附子二钱,甘草、苏子各一钱,水煎服。此方通达上下,以和其阴阳之气,自然厥止而利亦止。厥利既止,而死可变生。倘服后而厥仍不止,则亦无药之可救,正不必再与之也。盖阴阳已绝,而上下之气不能接续矣。

伤寒发热六七日不下利,忽然变为下利者,已是危证,况又汗出不止乎?是亡阳也。有阴无阳,死证明甚,何以救之哉?夫阳之外越,因于阴之内祛也。欲阴之安于中而不外祛,必先使阳之壮于内而不外出。急以人参三两,北五味一钱,煎汤救之可生。然而贫寒之子,安可得参?另定一方,用白朮、黄芪各三两,当归一两,白芍五钱,北五味一钱,水煎服。此方补气补血,以救阳气之外越,阳回则汗自止。汗止而下利未必遽止,方中特用当归白芍者,正所以止利也。水泻则当归是所禁用。下利非水泻也,正取当归之滑,白芍之酸,两相和合,以成止利之功。况又有五味之收敛,不特收汗,并且濇利。

伤寒下利,手足厥冷,以致无脉,急灸其关元之脉者,以寒极而脉伏,非灸则脉不能出也。今灸之而脉仍不出,反作微喘,此气逆而不下,乃奔于上而欲绝也。本是死证,而吾以为可生者,正以其无脉也。夫人死而后无脉,今人未死而先无脉,非无也,乃伏也。灸之不还,岂真无脉之可还乎?无脉应死矣,而仍未死,止作微喘,是脉欲还而不能遽还也。方用人参一两,熟地五钱,牛膝三钱,甘草、附子各一钱,名为还脉汤,一剂而脉骤出者死,苟得渐渐脉出可望生矣。

伤寒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猝时脉还而手足尽温者生,此亦用灸法而脉还者也。然亦必手足温者可生,正见阳气之尚留耳。倘脉不还,则手足之逆冷,终无温热之时,是阳不可返,而死不可生矣。今将何以救之哉?不知脉之不返者,因灸法而不能返也。灸之力微,终不及药之力厚,吾以人参三两灌之,则脉自然骤出矣。夫少阴下利,厥逆无脉者,服白通汤,恶脉之骤出;兹厥阴下利,厥逆脉绝者,用灸法欲脉之猝还。一死一生者,何也?一用灸而一用药也。可见用药之能速出脉,不于此而益信乎?吾所以用独参汤救之而可生也。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何也?盖下多亡阴,宜脉之虚弱矣,今不虚而反实,现假实之象也。明是正气耗绝,为邪气所障,邪盛则正气消亡,欲不死不可得矣。然则何以救之哉?仍补其虚,而不必论脉之实与不实也。方名还真汤,人参、白芍各一两,茯苓二两,水煎服。此方人参以固元阳,茯苓以止脱泻,白芍以生真阴。阴生而阳长,利止而脱固,则正气既强,虚者不虚,而后邪气自败,实者不实也。假象变为真虚,则死证变为真生矣。

直中阴经之证,乃阴寒之气,斩关直入于肾宫,命门之火逃亡,而将越出于躯壳之外,非用大剂补火之药,何以追散失之元阳而返其宅哉?方用人参一两,白朮三两,附子三钱,肉桂一钱,干姜二钱,水三碗,煎服一剂而愈。此方用人参、白朮,实有妙用。驱寒之品,而用此二味,且必须多加,而元阳始足可留于将绝之顷也。

伤寒火退邪散,则胃气初转,最忌急与之食,一得食而胃气转闭不可复开,此时即以药下之,则胃气大伤,而火邪复聚,反成不可解之证。不若禁之不与之食,则中州之地,自然转输,渐渐关开搬运,不至有阻隔之虞。方用陈皮、栀子、茯苓各一钱,白芍三钱,神曲、枳壳、厚朴、甘草各五分,麦芽二钱,水煎服。此方药味平平,似无甚奇妙。然而此证本不可以大剂出奇,得此平调,转能化有事为无事,然必待其饥饿之时,始可与服。若正饱之时服之,徒滋满闷而已矣。

伤寒愈后,邪已尽退,正气自虚,理宜补正。但胃强脾弱,多食补剂,恐能食而不能受,法当用补胃之药少而补脾之药多,尤不宜补脾之药多而补肾之药少。盖肾能生土,而土自能生金,金旺则木有所畏,不至来克脾土,然则补肾正所以补脾也。方用熟地一两,麦冬、白芍、白朮、薏仁各三钱,五味子五分,肉桂三分,白芥子一钱,水煎服。此方专补肾脾二经,不去通补各脏,而各脏无不治之也。

相舌秘法

伤寒病,凡见舌系白苔者,邪火未甚也,用小柴胡汤解之。舌系黄色者,心热也,可用黄连、栀子以凉之。凡见黄而带灰色者,系胃热也,可用石膏、知母以凉之。凡见黄而带红者,乃小肠膀胱热也,可用栀子以清之。若舌红而白者,乃肺热也,用黄芩、苏叶以解之。见舌黑而带红者,乃肾虚而挟邪也,用生地、元参又入柴胡以和解之。见舌红而有黑星者,乃胃热极也,宜用石膏以治之。元参、干葛亦可,终不若石膏之妙。见舌红而有白点者,乃心中有邪也,宜用柴胡、黄连以解之,心肝同治也。见舌红而有大红点者,乃胃热而带湿也,须茵陈五苓散以利之。盖水湿必归膀胱以散邪,非肉桂不能引入膀胱,但只可用一二分,不可多入。见舌白苔而带黑点,亦胃热也,宜用石膏以凉之。见舌黄而有黑者,乃肝经实热也,用柴胡、栀子以解之。见舌白而黄者,邪将入里也,急用柴胡、栀子以解之,不使入里。柴胡乃半表半里不可不用之药也。见舌中白而外黄者,乃邪入大肠也,必须五苓散以分水,水分则泄止矣。见舌中黄而外白者,乃邪在内而非外,邪在上而非下,止可加柴胡、枳壳以和解,不可骤用大黄以轻下也。天水加五苓亦可,终不若柴胡、枳壳直中病原。少加天水则更妥。或不加用天水,加五苓散亦可也。见根黄而光白者,亦胃热而带湿也,亦须用石膏为君,而少加去水之品,如猪苓、泽泻之类。见舌黄而隔一瓣一瓣者,乃邪热已入大肠,急用大黄、茵陈下之,不必用抵当、十枣汤也。若下之迟,则不得而用之。然须辨水与血之分,下水用十枣,下血用抵当也。见舌有红中如虫蚀者,乃水未升而火来乘也,亦须用黄连、柴胡以和解之。见舌红而开裂如人字者,乃邪初入心,宜用石膏、黄连以解之。见舌有根黑而尖带红者,乃肾中有邪未散,宜用柴胡、栀子以解之。见舌根黑而尖白者,乃胃火乘肾,宜用石膏、知母、元参以解之,不必论其渴与不渴,不必问其下利也。舌根黑而舌尖黄者,亦邪将入肾,须急用大黄下之。然须辨其腹痛与不痛,按之腹痛而手不可近者急下之,否则只用柴胡、栀子以和解之。见舌纯红而独尖黑者,乃肾虚而邪火来乘也,不可用石膏汤。肾既虚而又用石膏,是速之死也。当用元参一两或二两以救之,多有能生者。见舌有中心红晕,而四围边旁纯黑者,乃君相二火炎腾,急用大黄加生地两许,下而救之,十人中亦可救五六人。见舌有中央灰黑而四边微红者,乃邪结于大肠也,下之则愈,不应则死。以肾水枯槁,不能润而推送,此时又不可竟用熟地补肾之药,盖邪未散不可补,补则愈加胀急,适所以害之也。必邪下而后以生地滋之则可,然亦不可多用也。见舌有纯灰色,中间独两晕黑者,亦邪将入肾也,急用元参两许,少加柴胡治之。见舌有外红而内黑者,此火极似水也,急用柴胡、栀子、大黄、枳实以和利之。若舌又见刺,则火亢热之极矣,尤须多加前药。总之内黑而外白,内黑而外黄,皆前证也,与上同治,十中亦可得半生。惟舌中淡黑,而外或淡红,外或淡白内或淡黄者,较前少轻,俱可以前法治之,十人中可生其八。见舌有纯红而露黑纹数条者,此水来乘火,乃阴证也,其舌苔必滑,必恶寒恶水,下喉必吐。倘见纯黑之舌,乃死证也,不须治之。水极似火,火极似水,一带纯黑,俱不可治。伤寒知验舌之法,便有把握,庶不致临证差误耳。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妃常霸气:我是女神我怕谁

    妃常霸气:我是女神我怕谁

    当一个会计、化学双学位的天才穿越到侯府嫡长女身上,姨娘庶妹滚边去,贵妃奸臣都去死什么,世族嫡子嫡女想害我?朝廷重臣想压我?我会做炸弹,会查假账,会赚money还有一个给力的侯爷哥哥,你们统统滚边去!某重生男一脸宠溺:你还有我呢。某女:我们熟嘛?某男:你把本王都看了个遍,算不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少爷的校花娇妻

    腹黑少爷的校花娇妻

    K市花花公子突袭妹妹校园,一场乌龙事件让四个人牵扯在一起,两个家族背后的秘密关系浮出水面,面对爱情亲情他们何去何从?“我在你手上画心,是因为我动心了。”吴军握着玉佩说着,多么害怕她失足落水。“吴少有钱有势,我要不起你的爱。”她后退着哭泣着说。“你如果从这里跳下去,我就与师哥来场商业的进争,你说是他有事还是我有事?”他得意的笑着,他觉得自己赢了。陆盼儿握着肚子坐在湖边,他心急的过去抱起她送到医院里。医院里……护士递过来药单笑着说“先生恭喜你,你妻子怀孕了。”他接过眉头紧蹙的看了一眼,还在床上昏迷的陆盼儿。他拿着手机接通电话………美国华盛顿………他们本是未婚夫妻,却只是电话联系……他用邻居的身份守护她,试探她……她天真的爱上邻居身份的未婚夫,却又什么都不知道的离开………他回国寻找她的身影,他以为的爱人是他一直追逐的师妹,是他追了三年又用三年忘记的那个人………有些人真的死心了,不在他身后的时候他才明白……他转身看着她娶了她,告诉他自己是她的未婚夫是时,她何等凄惨…………
  • 男神只爱我

    男神只爱我

    傲晴是一个很冷血的人,在大学时她遇到了男神,一直对别人不理不睬的她,又会与男神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呢,还事依旧冷漠呢?大家敬请期待吧!【冰点朵朵有话说:这是本人的处女作,其实也不算啦,以前写过好多,但是没发表,这是第一个我发表的作品,大家多多支持哦,多多的给推荐票哦,谢谢大家啦(大家也可以去看下白金金的小说,我很喜欢的,但是也不要忘了我哦),O(∩_∩)O~】
  • 花都无上帝君

    花都无上帝君

    一代帝神降临地球,开始了一段逍遥自在的生活。绝世功法?不值钱。极品丹药?太普通。霸王兵器?一甩一大把,从此各路女神接踵而至。任你武力高强,难挡我拂手一挥,天上地下,没有我帝无伤不可去之处,告诉我,我怎能低调!
  • 对不起,我们分手吧

    对不起,我们分手吧

    文笔不好,只是爱好。这应该算是《那人那诗那女孩》的姐妹篇。
  • 柠檬香水

    柠檬香水

    才刚回国的林婉婉竟然不明不白的和国名酷奶盖墨斯渊领证了!“我……内个要搬过来吗?”某女孩小心翼翼的看着自己面前的男人问到,“随便你,我不是经常在家。你搬过来也行”男人看着手机心不在焉的回了一句。“那行。”本来打算是蹭蹭热度却没想假戏真做!“老婆你身上的柠檬味哪来的”某人撒娇到,“嗯?墨斯渊你今天没事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英女传

    英女传

    她从云端跌落到谷底,从温暖幸福变成了一无所有。亲情、友情、爱情,一一离去。在任何人都无法相信的世界里,一个孤女又如何一步步走向那无人之巅。在这残忍决绝的世界里,她又如何守住她身边出现的一丝丝温情。
  • 童年的真实故事

    童年的真实故事

    一个完全真实的童年故事,可能与你一样的童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